《渴望春天》
2024年《渴望春天》说课稿

2024年《渴望春天》说课稿《渴望春天》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春之声》的第一课时,春是四季之首,她在人们的艺术创作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莫扎特所创作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本节课我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学唱、欣赏、朗诵描绘春天景象的艺术作品,使学生感受并体验音乐与大自然,与文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及音乐自身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以“春”为主题,使学生通过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赏春天的乐曲,来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悟春天。
2、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发学生体验在清新流畅的音乐中焕发的青春气息,唤起学生对音乐、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能够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知识,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4、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在音乐的启迪和感染下,产生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做到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
难点:歌曲准确、有感情的演唱及情感的表现。
四、说学情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阶段,加上十三、四岁的年龄正处于变声期,所以我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歌唱方法,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开阔音乐视野,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五、说教法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所以本节课我设计并运用了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创新实践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听、多唱、多想、多讨论、多创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真正体验快乐音乐的宗旨。
渴望春天莫扎特钢琴曲

渴望春天莫扎特钢琴曲《渴望春天》是莫扎特在1785年创作的一首钢琴奏鸣曲,也被称为K.571,它是莫扎特晚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这首曲子以其欢快的旋律、巧妙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力而受到广大乐迷的喜爱。
作曲始于莫扎特19岁时,他当时正处于音乐生涯的巅峰时期。
这首曲子延续了莫扎特早期作品的典型特点,既有活泼欢快的部分,又有沉思抒情的片段。
整首曲子共分为两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一个快板,以G大调为主题,展现了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曲子一开始,旋律轻快而欢快,仿佛在嬉笑跳跃,展现了春天的热闹景象。
音乐逐渐变得激情洋溢,琴键上下跳动,仿佛春风拂过花丛,带给人们无尽的期待和希望。
第一乐章的高潮部分展示了莫扎特与众不同的魅力,他将旋律构建得如此精妙,以至于让人沉醉其中。
该乐章以一个欢快的尾声结束,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终将到来,带来温暖与希望。
接下来的第二乐章是一个慢板,以c小调为主题。
在这个乐章里,莫扎特像是展示了内心的思考与情感的流露。
他以悲伤和温柔的音调展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带给人们深深的触动。
这个乐章显示了莫扎特的情感表达能力,音符间的交织与组合,犹如在心灵深处喃喃呢喃。
曲子的中段部分将音乐推向高潮,琴键间散发着对春天的无限向往,仿佛告诉人们,无论黑暗与寒冷持续多久,春天永远在向我们招手。
最后,乐章以柔和的旋律缓缓结束,仿佛让人们在寂静中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整首曲子无论是旋律还是结构,都彰显了莫扎特伟大的音乐才华。
他运用了多样的曲式形式,将欢快和悲伤、忧郁和希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这首曲子不仅展示了春天的美好与新生,更表达了莫扎特的音乐天赋和对未来的向往。
《渴望春天》是一首具有独特魅力的钢琴奏鸣曲,它以其华丽、热情和充满感染力的旋律,打动了无数听众的心灵。
莫扎特通过这首曲子传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希望的力量,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愿望。
无论是在当时的莫扎特时代,还是在现代的乐坛上,《渴望春天》这首曲子都被视为经典之作。
《渴望春天》教学设计

《渴望春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渴望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春之声”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创作的一首抒情歌曲,深受儿童的喜爱;以儿童纯真的稚气,活泼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满目春色、繁花盛开、小鸟齐鸣的春天到来时的心情;歌曲采用D大调,6/8拍子,歌曲的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以分解三和弦与级进音调实行的旋律为基础,配合着活泼、跳跃的6/8节拍,流畅清晰、优美洗练、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表现了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的愉悦心情。
二、教学设计思路以“感受春天(创设情景)——体验春天(歌唱春天)——表现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唱歌曲《渴望春天》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从整体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演唱抒情、愉悦的特点,体验并将自己融入春天的怀抱中。
三、教学目标1、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2、能够用甜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3、知道莫扎特在音乐上的主要贡献。
理解变音记号和倚音。
四、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五、教学难点:歌曲情感的表现。
六、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八、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欣赏门德尔松的《春之歌》,创设情景,帮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走近莫扎特。
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
二、新课导入听赏童声合唱《渴望春天》,使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
三、学唱歌曲1、聆听《渴望春天》初步熟悉旋律,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自己感受到的东西。
以一流的音乐本身去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演唱的热情。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歌曲《渴望春天》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及其音乐风格,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内容。
技能目标:通过欣赏《渴望春天》,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尝试模仿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
1. 理解歌曲《渴望春天》的背景和意境《渴望春天》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歌曲,创作背景源于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期盼。
这首歌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歌曲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如花开满园、绿草如茵、鸟儿欢唱等,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愉悦。
歌词中透露出对春天的渴望和期盼,表达了在寒冷冬季过后,人们对温暖春天的向往和期待。
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的情感,理解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渴望。
《渴望春天》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明快和弦丰富,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通过欣赏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音乐特点,了解歌曲的结构和风格。
在理解歌曲背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和理解。
2. 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歌曲《渴望春天》的基本旋律和节奏,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唱水平。
歌曲基本旋律的学习:首先,让学生聆听完整的《渴望春天》歌曲感受其旋律的优美和动感。
随后教师可以分段教授歌曲旋律,让学生跟随琴声进行模仿和练习。
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中的高潮部分,以及每个乐句的换气点和情感表达。
节奏的掌握: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基本节奏型,让学生初步感知音乐的节奏感。
通过拍手、踏脚等方式,让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歌曲的节奏。
同时结合歌曲旋律的学习,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掌握节奏的变化和表现。
听唱法:通过多次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逐渐熟悉歌曲的旋律走向和节奏特点。
模唱法:教师分段教授歌曲旋律,让学生跟随琴声进行模仿,逐渐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
《渴望春天》教案

《渴望春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育》教材第四册,第二章“春天的乐章”,具体内容包括《渴望春天》歌曲的学习及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渴望春天》的旋律、节奏及歌词。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激发他们对春天的热爱。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演唱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程跳动、节奏变化。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歌词及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音响设备。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春天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渴望春天》。
2. 歌曲学习:a. 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
b.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
c. 分句教唱,讲解歌曲中的音程跳动、节奏变化。
d.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歌曲分析:a. 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节奏变化。
b. 讨论歌曲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中的“渴望春天”。
4. 随堂练习:a. 分组练习,每组演唱歌曲的一段,互相评价。
b. 全班集体演唱,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渴望春天》2. 歌曲旋律、节奏3. 歌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记《渴望春天》的歌词,练习歌曲的演唱。
2. 答案:无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2. 拓展延伸:a.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关于春天的诗歌、散文,下节课分享。
b. 组织学生参加春天的户外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c. 邀请专家进行音乐讲座,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程跳动、节奏变化。
2. 教学过程:歌曲学习、歌曲分析、随堂练习。
3. 板书设计:歌曲旋律、节奏、歌词的展示。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关注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提高音乐表现力。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解析歌曲《渴望春天》中的音程跳动和节奏变化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湘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渴望春天》PPT课件

中段音乐在前面的根底上旋律起伏 较大,显得更为热情奔放。伴奏色彩较 为柔和,仿佛从春景的描绘进入对春天 的热情歌颂。
歌曲结构示意图:
欣赏并答复
3、你喜欢这 首歌吗?为 什么?
1、音乐的速度是 什么样的?
2、歌曲演唱的力 度是什么样的?
分组演唱
课后作业
• 收集各种有关莫扎特的资料、图片等 • 第一组收集其代表作品 • 第二组收集关于莫扎特的音乐评论 • 第三组收集以春天题材的其他音乐作
品 • 第四组收集表现春天的其他艺术形式
• 歌剧:?费加罗婚 礼 ??魔笛??唐璜?
• 教堂音乐: 十八首弥撒曲; 四首连祷歌;?安 魂曲?
复听歌曲思考
•
•
A歌曲的调式与拍号:
•
B作品的体裁:
•
C作品的情绪:
音乐小故事
这首歌曲作于1791年1月14日,这时的 莫扎特已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令人惊 叹的是这首歌曲中没有丝毫伤感和绝望, 整个旋律清新欢快,充满天真和童趣,足 以看出作曲家〔 〕的意志和〔 〕的 生活态度。
的作品〔如诗歌、散文、绘画等〕
谢谢各位的聆听
门德尔松是一位生活安逸的音乐家更是当时音乐界的权威人士他被誉为可与莫扎特相媲美的天才式的人物他的作品成熟优雅富有优越感与他本人的气质配合的天衣无缝
渴望春天
〔奥地利莫扎特曲〕
欣赏门德尔松
?春之歌?
门德尔松?春之歌?
?春之歌? 乐曲是一首典型的?无词歌?, 是?无词歌曲集?中的一首著名的小曲。 除了钢琴独奏之外,还被改编为其它器 乐独奏曲,流行甚广。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三章《春天的故事》,第2节《渴望春天》。
教材内容详细介绍了歌曲的背景、作者以及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渴望春天》的创作背景,认识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
2. 学会演唱《渴望春天》,并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渴望春天》的演唱技巧、情感表达。
难点:歌曲中的旋律跳进、节奏变化以及和声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渴望春天》。
2. 讲解:介绍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及其作品特点,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
3. 示范:教师钢琴伴奏,示范演唱《渴望春天》。
4. 练习:学生跟唱,注意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处理。
六、板书设计1. 《渴望春天》2. 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3. 歌曲分析:旋律、节奏、和声4. 演唱技巧:气息、共鸣、咬字5. 情感表达:欢快、期待、向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渴望春天》,录制演唱视频。
2. 答案:视频提交至班级群,教师评价、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的改进。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约翰·斯特劳斯的其它作品,如《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等,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中的歌曲演唱技巧。
3. 教学过程中的分组练习。
4. 作业设计中的演唱视频录制。
一、教学目标中的情感表达1. 分析歌曲背景,让学生了解作曲家创作时的情感状态。
2. 示范演唱时,注重情感的投入,使学生在模仿中自然地融入情感。
《渴望春天》

这首歌表现了什么? 举例说出关于春天的歌曲和诗词。
莫扎特(17561791) ,奥地利作曲 家,是欧洲最伟大的 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之一。 《渴望春天》是一 首抒情的少年儿童歌 曲。是奥地利著名作 曲家莫扎特在1791年 用诗人奥弗贝克的一 首短诗写成。
小 结
刚才我们用歌声表达了对美好春天的 感觉,现在我们拿起画笔来画出我们心目 中的春色。
渴望春天
朱自清《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 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 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 田野里,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 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 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 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你们知道还有那些有关春天的歌曲 或诗句吗?
《春天在哪里》 白居易的《春晓》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渴望春天》这首歌, 那同学们说说你们都学到了什么?
6/8拍的轻快、活泼的歌曲风格 弱起的节奏类型 掌握春天的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情景 ,并学会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这首歌曲作于1791年1月14日,这时的莫扎特 已经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令人惊叹的是这 首歌曲中没有丝毫伤感和绝望,整个旋律清新 欢快,充满天真和童趣,这些足以看出作曲家 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世间上恐怕没 有一位作曲家像莫扎特那样,其作品的美好和 自身生活的痛苦有着如此鲜明的反差
通过刚才的了解,大家体会到了莫扎特的精神 世界,那么同学们如果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 遇到痛苦和不如意时,就想想莫扎特,也许一 切并没有你认为的那么糟。
铜仁学院
09音本一班人简练、 舒服、完整的满足感。 这首歌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歌曲所采用的 弱起节奏类型
莫扎特
莫扎特,(1756~ 1791)莫扎特是奥地 利作曲家,欧洲维也 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 物之一,莫扎特的主 要创作领域是歌剧。 其中《费加罗的婚 礼》、《唐璜》和 《魔笛》最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