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
小学数学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可以启迪孩子的心智,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店铺今天为您带来了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帮助。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a-b)×c=a×c-b×c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教案1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教案1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教案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并能够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加法运算定律,并能够运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和调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并能够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2.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加法运算定律。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发现加法运算定律。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对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加法运算定律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当我们把购物物品的价格加起来时,可以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向学生介绍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运算定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如:a + b = b + a。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加法运算定律的练习题,巩固对定律的理解。

教师可适时给予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知识点补充:①、几个数相加,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c+b 如:29+35+31=29+31+35 ②、加减混合运算中带着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交换减数、加数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c+b(a ˃c) 如:46+72-26=46-26+722、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在计算过程中,如果那两个数相加可以得到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把这两个数先相加,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4.在○ 351+648+249=(351648865-246-54=865-(246496-(296+144)=496⃝296⃝1443、减法的运算性质知识点补充:①、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差里的被减数,再加上减数;或用这个数加上差里的减数,再减去被减数。

用字母表示:a-(b-c)=a-b+c=a+c-b 如:50-(20-10)=50-20+10=50+10-20 ②、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加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

如:10+(4-3)=10+4-3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减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

如:10-(8+1)=10-8-1896-(375+296) 837-237-186-14 927-16-24-60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40+8)=586+(214+537)-(586(×8=73×538538+300-12、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①、需要记住的特殊数的乘积5x2=10 25x4=100 125x8=1000 25x8=200 75x4=300375x8=3000 25x8=200 125x4=500②、两个数相乘的简便计算,方法不唯一。

既可以把一个因数用乘法拆分,使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也可以把一个因数用加、减法拆分,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加法运算定律》年级:四年级下册学科:数学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

2. 能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1. 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

2. 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导过程。

2. 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加法运算定律的引入案例和相关练习题。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如计算器、草稿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引入案例,激发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加法运算定律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

2. 教师通过具体例子,展示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其简便性。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五、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一些加法运算定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完成作业,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案例、讲解概念、推导定律、课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内涵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同时,要加强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导过程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推导,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和应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章节,主要介绍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本章节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加法运算定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运用,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运算的基本知识,但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他们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定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加法交换律的运用: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加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

2.加法结合律的运用: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加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运用。

2.练习题: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4.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实例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引出加法交换律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讲解加法交换律的定义和运用,通过PPT展示相关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解决问题。

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之运算定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之运算定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之运算定律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 )+c=a+(b+c )。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样适用于计算多个数连加。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样适用于计算多个数连加。

如如: 125+36+75+264=(125+75)+(36+264)=200+300=500有的算式中带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并不简便,根据数的特点可以先把括号去掉,再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使计算变得简便。

如:(452+36)+(48+564)=(452+48)+(36+564) =500+600 =1100注意:在计算连加算式时,不要盲目地进行计算,首先要观察算式中的数,看看有没有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如果有...,.那么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或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这样既简便.....又准确...。

二、减法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

注意:根据数据的特点逆运用减法的性质也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

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面的算式要改变运...........算符号...。

如:346-(146+63)=346-146-.63 =200-63 =137减法性质的逆运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相当于从被减数中连续减去这两个数。

2.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c-b 。

3.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带着数前面的运算符号交换加数、减数的位置再进行计算,其结果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c+b (a>c )运用加法交换律可以验算加法: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看看和是否相等。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基础篇 )1、加法运算定律(2个):☆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即:(a+b)+c = a+(b+c)(提醒: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连加的简便计算方法:①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50+98+50 488+40+60 165+93+35 65+28+35+72=50+50+98 =488+(40+60)=93+165+35 =(65+35)+(28+72)=100+98 =488+100 =93+(165+35) = 100+100=198 =588 =293 = 200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即:a – b – c = a – (b + c)注:连减的性质逆用:a – (b + c) = a – b – c = a – c – b☆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即:a-b-c=a-c-b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 = 106-(26+74)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如:226-58-26=226-26-58③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106-(26+74) = 106-26-74连减的简便计算例题: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2503、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性质: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精品课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精品课件

(2)545 – 167 – 145 =545-145-167 =400-167 =233
(3)487 – 187 – 139-61 (4)169-25-25-50
= (487 – 187) – (139+61) =169-(25+25+50)
=300-200
=169-100
=100
=69
四 巩 固 练 习 教材P22T3
六拓展练习
你能试着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数 学问题吗?
1+2+3+4+……+99+100 =(1+100)+(2+99)+……+(50+51) =101×50 =505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 运 算 定 律
第3课时 连减的简便计算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竞赛: 第一组(男生做) 136-65-35 362-87-113 545-149-251
二探索新知
234-66-34 =168-34 =134(页)
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页)
234-66-34
=234-34-66 =200-66 =134(页)
二探索新知
小结: (1)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
去这几个减数的和。即a-b-c=a-(b+c)
66+113+87+34
= (66+34) +(113+87)
=100+200
答:一共花了300元钱。
=300
四巩固练习
教材P22T1 优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287+129+118=287+(129 +118) 183+(46+a)=(183+ 46 )+ a (35+43)+88=35+( 43 + 88 ) (75+36)+64=75+( 36 + 64 )
练习巩固:
下面各个等式符合什么运算定律。 □+Δ+O= O +□+Δ (加法交换律) 16+18+67=16+(18+67) (加法结合律) 16+18+67=67+(18+16) (加法交换律)
= (88+104)+96
88+(104+96)
当堂训练
一、必做题:填一填: 1.两个加数交换( ),和不变,这叫
做加法( )。 2.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验算加法。 3.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
a+b=________。 4. 59+62=62+_____ 。 5. 78+a=a+_______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加法的运算定律
• 乐山市五通桥区石麟镇石麟小学 许兵
这辆自行车上有一 个表,可以记录路 程、时间和速度。
李叔叔准备骑车 旅行一个星期。
今天上午骑了40千米, 下午骑了56千米。一
共是……?
李叔叔今天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 56千米。他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40+56=96(人) 56+40=96(人)
88+104+96 =(88+104)
+=91692+96 = 288(千米)
88+104+96 =88+(104+96) =88+200 = 288(千米)
= (88+104)+96
88+(1041+172)+28 69+(172+28)
= 再说说他
们的关系
155+(145+207)
(加法结合律)
你喜欢算哪一道。 45 + (88+12) (45 +88)+12) 75 + (48+25) (75 + 25 )+ 48
18+45+82+55= (18+82)+(45+55)
联系今天所学的知识,想一想 横线上应怎么填?
•谢谢大家! 再见!
(155+145)+207
= (69+172)+28 69+(172+28)
•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 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
(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 相加,它们的( 和 )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先把前两个加数 相加,或者先把 后两个加数相加, 和不变。
这叫做 加法结 合律。
40+56 ○ 56+40
按照40+56=56+40
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 45+ 53= 53+45 • 89+ 31= 31+ 89
两个加数交换位 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 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
思考:下面这个等式应用了加法交 换律吗? 3 + 4 + 5=4 + 3 + 5
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
65+145=_14_5+_65_ 109+31=_31_+1_0_9
44+98=_9_8 +_44_ 346+273=2_7_3 +3_4_6
这三天我 一共骑了 多少千米?
李叔叔第一天骑了88千米,第二天骑 了104千米,第三天骑了96千米,这三 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如果用a.b.c分别表 示3个加数,怎样用
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呢?
(a+b)+c=a+(b+c)
李叔叔第一天骑了88千米,第二天骑 了104千米,第三天骑了96千米,这三 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88+104+96 =(88+104)
+=91692+96 = 288(千米)
88+104+96 =88+(104+96) =88+200 = 288(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