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模板计算实例

合集下载

建筑施工模板数量计算公式

建筑施工模板数量计算公式

建筑施工模板数量计算公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模板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施工工具,它可以用来支撑混凝土浇筑和形成混凝土的外形。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来计算模板的数量。

下面我们将介绍建筑施工模板数量的计算公式。

一、墙模板数量的计算公式。

1. 墙模板数量的计算公式为,(墙面积+门窗洞口面积)/单片模板面积=墙模板数量。

其中,墙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墙长+墙高)2=墙面积。

门窗洞口面积的计算公式为,门窗洞口的宽度高度=门窗洞口面积。

2. 举例说明,如果一个房间的墙长为10米,墙高为3米,门窗洞口的宽度为2米,高度为2.5米,单片模板的面积为2平方米。

那么墙模板的数量计算公式为,((10+3)2+(22.5))/2=13.25,即需要13.25片墙模板。

二、柱模板数量的计算公式。

1. 柱模板数量的计算公式为,(柱周长柱高)/单片模板面积=柱模板数量。

2. 举例说明,如果一个柱子的周长为1.5米,高度为3米,单片模板的面积为0.5平方米。

那么柱模板的数量计算公式为,(1.53)/0.5=9,即需要9片柱模板。

三、梁模板数量的计算公式。

1. 梁模板数量的计算公式为,(梁周长梁宽度)/单片模板面积=梁模板数量。

2. 举例说明,如果一根梁的周长为4米,宽度为0.5米,单片模板的面积为1平方米。

那么梁模板的数量计算公式为,(40.5)/1=2,即需要2片梁模板。

四、板模板数量的计算公式。

1. 板模板数量的计算公式为,(板长板宽)/单片模板面积=板模板数量。

2. 举例说明,如果一个板的长为5米,宽度为3米,单片模板的面积为2平方米。

那么板模板的数量计算公式为,(53)/2=7.5,即需要7.5片板模板。

五、总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得出建筑施工模板数量的计算公式,即,(墙面积+门窗洞口面积)/单片模板面积=模板数量。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来计算模板的数量,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500×500柱模板支撑计算书

500×500柱模板支撑计算书

500×500柱模板计算书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

柱模板设计示意图柱截面宽度B(mm):500.00;柱截面高度H(mm):500.00;柱模板的总计算高度:H = 7.83m;计算简图一、参数信息1.基本参数柱截面宽度B方向对拉螺栓数目:0;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数目:4;柱截面高度H方向对拉螺栓数目:0;柱截面高度H方向竖楞数目:4;2.柱箍信息柱箍材料:圆钢管;直径(mm):48.00;壁厚(mm):3.00;柱箍的间距(mm):450;柱箍合并根数:2;3.竖楞信息竖楞材料:木方;竖楞合并根数:1;宽度(mm):50.00;高度(mm):100.00;4.面板参数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8.00;面板弹性模量(N/mm2):95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5.木方和钢楞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 t(N/mm2):1.50;钢楞弹性模量E(N/mm2):210000.00;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205.00;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F=0.22γtβ1β2V1/2F=γH其中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3.000h;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H -- 模板计算高度,取7.825m;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柱模板计算

柱模板计算

柱模板计算没有办法,没人想要~~~只有把这个下载点去掉~~ :(柱模板支撑计算书没有办法,没人想要~~~只有把这个下载点去掉~~ :(柱模板支撑计算书一、柱模板荷载标准值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其中——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kN/m3;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T+15),取5.714h;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m/h;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3.82m;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47.7kN/m2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47.7kN/m2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4.0kN/m2。

二、柱模板计算简图图1 柱箍计算简图柱箍是柱模板的横向支撑构件,其受力状态为拉弯杆件,应按拉弯杆件进行计算。

柱模板的截面宽度B=500mm;柱模板的截面高度H=500mm;柱模板的高度L=3820mm;柱箍的间距计算跨度d=500mm。

三、柱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木方间距250mm,模板宽500mm,则应按照均布荷载下的两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1.面板强度计算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其中 q为强度设计荷载(kN/m);q = (1.2×47.71+1.4×4.0)×0.5=31.43kN/md为竖楞的距离,d = 250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0.125×31.43×0.25×0.25=0.246kN.M面板截面抵抗矩 W= 500×18×18/6=27000mm3经过计算得到 = M/W = 0.246×106/27000=9.09N/mm2面板的计算强度小于15.0N/mm2,满足要求。

柱模板计算书

柱模板计算书

柱模板计算书本计算书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柱段:Z1。

模板剖面示意图面板采用克隆(平行方向)12mm厚覆面木胶合板;厚度:12mm;抗弯设计值fm:31N/mm2;弹性模量E:11500N/mm2;3.柱箍柱箍间距(mm):500*9,;材料:2根Ф48×3.5钢管;钢材品种:钢材Q235钢(>16-40);弹性模量E:206000N/mm2;屈服强度fy:235N/mm2;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fv:120N/mm2;端面承压强度设计值fce:325N/mm2;4.竖楞材料:2根50×100矩形木楞;木材品种:太平洋海岸黄柏;弹性模量E:10000N/mm2;抗压强度设计值fc:13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fm:15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fv:1.6N/mm2;B边最外两根竖楞间距:750mm;B边竖楞根数:4;B边竖楞间距调整(mm):250*3;H边最外两根竖楞间距:750mm;H边竖楞根数:4;H边竖楞间距调整(mm):250*3;5.对拉螺栓参数B边最外两根对拉螺栓间距:400mm;B边对拉螺栓根数:2;B边对拉螺栓直径:M16;B边对拉螺栓间距调整(mm):400*1;H边最外两根对拉螺栓间距:400mm;H边对拉螺栓根数:2;H边对拉螺栓直径:M16;H边对拉螺栓间距调整(mm):400*1;6.荷载参数:36.952kN/m2;砼对模板侧压力标准值G4k:2kN/m2;倾倒砼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3k二、柱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这里取面板的计算宽度为1.000m。

柱模板支撑及模板计算

柱模板支撑及模板计算

1.柱模板支撑及模板计算(钢模板)标准层柱高H=3.0m,柱子尺寸为600×600mm,柱模采用小块钢模拼装,钢模采用竖向安装。

柱侧模板采用Φ48×3.5mm的双钢管组成的竖向及水平楞夹牢,钢楞间距600,砼强度等级为C30,其输送方式为泵送入模内,浇筑速度为1.8m/h(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取值),混凝土入模温度为25℃,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坍落度180~200mm。

由于其采用的振捣器为插入式振捣器(属于内部振捣器),因此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中较小值作为侧压力的最大值:F1=0.22r c t0β1β2v1/2F2=r c H1.1.模板设计计算1.1.1.荷载计算:1.1.1.1.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计算:混凝土温度T=25℃,坍落度为180~200mm,掺外加剂,混凝土浇筑速度为1.8 m/h即:β1=1.2,β2=1.15t0=200/(25+15)=5hF1=0.22 r c t0β1β2v1/2=0.22×24×5×1.2×1.15×1.81/2=48.88 kN/m2F2= r c H=24×3=72 kN/m2按规定取较小值,即取q=48.88kN/m21.1.1.2.振捣混凝土时对模板侧面产生的压力标准值为4 kN/m21.1.1.3.模板所受的侧压力如图.1.1.2.模板所受的设计荷载(不考虑荷载设计值折减系数0.85):模板采用P3015,其肋板厚度δ=2.5mm;净截面抵抗矩W x=5.94cm34由于受倾倒荷载的影响,模板所受的最大荷载为:1.1.2.1.计算强度的荷载组合:q=(48.88×1.2+4×1.4)×0.3=19.28 kN/m 1.1.2.2.计算挠度的荷载组合:q=48.88×1.2×0.3=17.60kN/m。

构造柱的模板面积(有图片)

构造柱的模板面积(有图片)

构造柱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如图(D指马牙槎的外伸长度;K指墙体宽度;H为柱高度为):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 S=(K×3+D×2)×H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S=(K×2+D×4)×H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S=(K×1+D×6)×H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S=D×8×H。

1、构造柱中马牙槎一边咬口两边咬口的意思: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就是马牙槎一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两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三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四边咬口。

2、砖墙嵌接部分指的是哪一块:指的就是构造柱的马牙槎咬口,一般是5进5退。

3、是马牙槎部分浇砼时都浇柱吗:是的,马牙槎和柱是同时一次性浇筑的。

4、模板是不是只支两面呢:当构造柱位于“一”字形墙体中部时,只支两面。

5、构造柱中拉结筋要空过构造柱吗:必须进入构造柱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锚固长度。

构造柱工程量计算公式:V = (B+b)*A*H + KV--构造柱砼体积B--构造柱宽度b---马牙搓宽度(注意:马牙搓是两边有时计算一边的宽度马牙搓是一边有时计算一边的一半宽度 )A---构造柱长度H---构造柱高度(自基础上表面至构造柱顶面之间的距离)K---构造柱基础工程量构造柱是为加固墙体,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的柱子。

首先,根据图纸统计图各种型号构造柱的数量,然后按下述公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

1.混凝土工程量:柱高*断面面积*柱根数= m3式中: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面高度,或自地圈梁顶面至屋顶圈梁顶面高度。

以GJDGZ-101-95《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依据构造柱计算时要分三段:±0.000以下至基础底部的部分,±0.000以上至屋面部分,女儿墙部分。

梁、柱及模板工程量计算及定额套用实例(附图例)_secret

梁、柱及模板工程量计算及定额套用实例(附图例)_secret
小计=27508.27元
超高一次 按选跳梁5-5 断面模板1/2计算 26.98/2=13.49m2
超高二次 4-4断面(0.5*2+0.25)×(6.16-0.28×2)×10=70m2
5-5断面按模板量1/2计算 26.98/2=13.49m2
应用定额
砼量4-2-241.811×1995.05=3613.04元
模板10-4-110(162+26.98)/10×298.39=5638.97元
超高一次10-4-1301.394×36.85=49.71元
超高二次10-4-1308.349×36.85=615.32元
3、异形梁
砼工程量:
1-1断面(0.25×0.60+0.23×0.12)×(5.6+1.76)×10=13.07m3
2-2断面(0.25×0.50+0.46×0.12)×(5.6+1.76)×10=13.26m3
超第二个3m (0.4+0.6)×2×1.5×10=30m2
应用定额
砼量4-2-1712.096×2115.77=25592.35元
模板10-4-84100.8×279.95=28218.96元
超高模板1次10-4-10218.6×41.92=779.71元
超高模板2次10-4-1023.0×41.92×2=251.52元
小计 =54842.54元
2、矩形框架梁
砼工程量
4-4断面 0.25×0.5×(5.6×2+1.76)×10=15.80m3
5-5断面 0.25×0.275×(1.8-0.12)×2×10=2.31m3
模板量4-4断面 (0.5×2+0.25)×(5.6×2+1.76)×10=162m2

800x1800柱模板计算(PKPM2012)

800x1800柱模板计算(PKPM2012)

柱模板支撑计算书一、柱模板基本参数柱模板的截面宽度 B=1800mm ,B 方向对拉螺栓3道, 柱模板的截面高度 H=800mm ,H 方向对拉螺栓1道, 柱模板的计算高度 L = 4500mm , 柱箍间距计算跨度 d = 500mm 。

柱箍采用双钢管48mm×3.0mm。

柱模板竖楞截面宽度40mm ,高度80mm 。

B 方向竖楞10根,H 方向竖楞5根。

面板厚度15mm ,剪切强度1.4N/mm 2,抗弯强度15.0N/mm 2,弹性模量9000.0N/mm 2。

木方剪切强度1.6N/mm 2,抗弯强度13.0N/mm 2,弹性模量10000.0N/mm 2。

800柱模板支撑计算简图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其中 γ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 3;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3.000m ; β——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40.540kN/m 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42.500=38.250kN/m 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4.000=3.600kN/m 2。

三、柱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25.47kN/mA面板计算简图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柱箍间距0.50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柱高12.48m,考虑到每小时浇筑高度不超过2m,浇筑高度取的8m。

#1机组汽轮发电机基座上部结构框架柱模板计算书
一、柱模板基本参数(选择900mm*2820mm和1400mm*2420mm两个大断面形式的框架柱进行计算)
1、断面为1400mm*2420mm的柱模板基本参数
柱模板的截面宽度 B=1400mm,
柱模板的截面高度 H=2420mm,
柱模板的计算高度 L = 8000mm,
柱箍间距计算跨度 d = 300mm。

柱箍采用22a号槽钢U口竖向。

柱模板竖楞截面宽度50mm,高度100mm。

B方向竖楞7根,H方向竖楞11根。

2、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000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5.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5.00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5.000m;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81.464kN/m2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81.460kN/m2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3.000kN/m2。

3、柱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面板计算简图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柱箍间距0.30m。

荷载计算值 q = 1.2×81.460×0.300+1.4×3.000×0.300=30.586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30.00×1.80×1.80/6 = 16.20cm3;
I = 30.00×1.80×1.80×1.80/12 = 14.58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24.438+1.4×0.900)×0.237×0.237=0.172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172×1000×1000/16200=10.605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24.438+1.4×0.900)×0.237=4.349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4349.3/(2×300.000×18.000)=1.20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24.438×2374/(100×6000×145800)=0.597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37.0/250,满足要求!
4、竖楞木方的计算
竖楞木方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竖楞木方计算简图
竖楞木方的计算宽度取 BH 两方向最大间距0.237m。

荷载计算值 q = 1.2×81.460×0.000+1.4×3.000×0.000=24.163kN/m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7.249/0.300=24.163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24.163×0.30×0.30=0.217kN.m
最大剪力 Q=0.6×0.300×24.163=4.349kN
最大支座力 N=1.1×0.300×24.163=7.974kN
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10.00×10.00/6 = 83.33cm3;
I = 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
(1)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217×106/83333.3=2.61N/mm2
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4349/(2×50×100)=1.305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60N/mm2
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677×20.136×300.04/(100×9500.00×4166666.7)=0.028mm 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
5、B方向柱箍的计算
竖楞木方传递到柱箍的集中荷载 P:
P = (1.2×81.46+1.4×3.00)×0.225 × 0.300 = 6.88kN
B 柱箍按照集中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B 柱箍计算简图
B 柱箍弯矩图(kN.m)
B 柱箍变形图(mm)
B 柱箍剪力图(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10.168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20.645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0.58mm
B柱箍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217.60cm3;
截面惯性矩 I = 2393.90cm4;
(1)B柱箍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10.168×106/1.05/217600.0=44.50N/mm2
B柱箍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15.0N/mm2,满足要求!
(2)B柱箍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 0.58mm
B柱箍的最大挠度小于1660.0/400,满足要求!
6、B方向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N < [N] = fA
其中 N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210N/mm2;
对拉螺栓的直径(mm): 16
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 14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A = 153.9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 [N] = 32.319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20.645
B方向抱箍采用单根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7、H方向柱箍的计算
竖楞木方传递到柱箍的集中荷载 P:
P = (1.2×81.46+1.4×3.00)×0.237 × 0.300 = 7.25kN
H 柱箍按照集中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H 柱箍计算简图
H 柱箍弯矩图(kN.m)
H 柱箍变形图(mm)
H 柱箍剪力图(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27.092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36.244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4.07mm
H柱箍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217.60cm3
截面惯性矩 I = 2393.90cm4;
(1)H柱箍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27.092×106/1.05/217600.0=118.57N/mm2
H柱箍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15.0N/mm2,满足要求!
(2)H柱箍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 4.07mm
H柱箍的最大挠度小于2680.0/400,满足要求!
8、H方向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N < [N] = fA
其中 N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210N/mm2;
对拉螺栓的直径(mm): 16
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 14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A = 153.9*2=307.8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 [N] = 32.319*2=64.638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36.244
H方向抱箍采用2根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