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传感器 强度
光纤传感器技术简介

光纤传感器技术简介摘要:光纤传感器技术经过二十多年的研发阶段,已经步入了实用阶段。
光纤传感器特有的优点以及广泛的种类使其具备了替代传统传感器的能力。
通过环境变量对光纤中传输光束强度、相位、偏振、光谱等光学特性的调制,使光纤传感器能够在远距离监控恶劣环境中系统的温度、应力、电流等不同的物理量。
光纤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起到了信号传感和传输的作用。
光纤传感技术在工业,生物,工程,智能结构,人居生活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为读者介绍光纤传感器技术和它的一些应用领域。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分布式传感器; 传感器的应用An Introduction to Fiber Optic Sensor TechnologyLiu WjAbstract: The technology of fiber optic sensor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after the past decades’ development. Fiber optic sensors, with their unique advantages and a wide range of types, have the ability to displace traditional sensors. Fiber optic sensor technology offers the possibility of sensing different parameters like strain, temperature, pressure in harsh environment and remote locations. These kinds of sensors modulate some features of the light wave in an optical fiber such an intensity and phase or use optical fiber as a medium for transmitting the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This paper is an introduction to fiber optic sensor technology and some of the applications that make this branch of optic technology, which is still in its early infancy, an interesting field.Key words: Fiber optic sensors; modulation based fiber optic sensors; distributed sensors; sensor applications0引言光电子学和光纤通信的进步带来了许多新的产业的革命,光纤不仅可以作为一种传输介质,同时也可以用来设计传感系统。
光纤传感器基本原理1

实现纵向、径向应变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一个空心的 压电陶瓷圆柱筒(PZT),在这个圆柱筒上缠绕一圈或多圈 光纤,并在其径向或轴向施加驱动信号,由于PZT筒的直 径随驱动信号变化,故缠绕在其上的光纤也随之伸缩。光 纤承受到应力,光波相位随之变化。
(2)温度应变效应
若光纤放置在变化的温度场中,并把温度场变化等效 为作用力F时,那么作用力F将同时影响光纤折射率、和 长度L的变化。由F引起光纤中光波相位延迟为
(3)反射系数型
光波在入射界面上的光强分配由菲涅尔公式描述,界面强度 反射系数由菲涅尔反射公式给出
由反射系数的菲涅尔公式知道, 当光波以大于临界面(θc=sin-1n)的θ角 入射到n1、n3介质的界面上时,若n3 介质由于压力或温度的变化引起n3的 微小改变,相应会引起反射系数的变 化,从而导致反射光强的改变,利用 这一原理可以设计出压力或温度传感 器。
二、强度调制机理
强度调制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待测物理量引起 光纤中的传输光光强变化。通过检测光强的变化实现对 待测量的测量,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Pi Pi
P0 P0
强度调制方式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反射式强度 调制、透射式强度调制、光模式强度调制以及折射率和吸 收系数强度调制等等。一般透射式、反射式和折射率强度 调制称为外调制式,光模式称为内调制式。
(1)光纤折射率变化型
一般光纤的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温度系数不同。在温度恒定 时,包层折射率n2与纤芯折射率n1之间的差值是恒定的。当温 度变化时, n2 、 n1之间的差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传输损耗。因 此,以某一温度时接收到的光强为基准,根据传输功率的变化可 确定温度的变化。
(2)渐逝波耦合型
通常,渐逝波在光疏媒质中深入距离有几个波长时.能量就 可以忽略不计了。如果采用一种办法使渐逝场能以较大的振幅穿 过光疏媒质,并伸展到附近的折射率高的光密媒质材料中,能量 就能穿过间隙,这一过程称为受抑全反射。
光纤传感器分为几大类

光纤传感器分为几大类
光纤传感器分类
根据光纤在传感器中的作用分
1、功能型(全光纤型)光纤传感器
利用对外界信息具有敏感能力和检测能力的光纤(或特殊光纤)作传感元件,将“传”和“感”合为一体的传感器。
光纤不仅起传光作用,而且还利用光纤在外界因素(弯曲、相变)的作用下,其光学特性(光强、相位、偏振态等)的变化来实现“传”和“感”的功能。
因此,传感器中光纤是连续的。
由于光纤连续,增加其长度,可提高灵敏度。
2、非功能型(或称传光型)光纤传感器
光纤仅起导光作用,只“传”不“感”,对外界信息的“感觉”功能依靠其他物理性质的功能元件完成。
光纤不连续。
此类光纤传感器无需特殊光纤及其他特殊技术,比较容易实现,成本低。
但灵敏度也较低,用于对灵敏度要求不太高的场合。
光纤传感器的调制原理

传感器之家
光纤传感器的调制原理
随着光纤和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传感器也应运而生。
光纤传感器是以光纤为基础,感测外界物理量变化的一种传感技术。
由于光在传播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电磁场等的影响下,其振幅、相位、波长等会发生变化,从而构成强度、波长等的调制,基于这一原理,制造出各种不同的光纤传感器。
下面简要说下这几种调制原理。
一、强度调制。
它是利用测试信号的变化来改变光纤中光的强度,然后通过解调来实现对被测量的测量。
影响光强变化的因素有:光纤的微弯状态、光纤的吸收特性和折射率等。
二、相位调制。
外界信号的变化,使光纤中的光波发生相位改变的调制,常见的相位调制有:功能型调制、萨格奈克调制和非功能型调制。
三、频率调制。
通过检测光波频率或波长的变化,来测量外界信号变化的调制技术,这种调制称为波长调制或频率调制。
频率调制多采用多普勒效应,多用于测量流体的速度。
四、偏振调制。
这里涉及光波的两个物理量:电场矢量和磁场矢量。
它们都是与光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的。
根据这两个物理量的变化,光可以分为线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部分偏振光和完全偏振光。
根据这些类型,可以制成各种不同的偏振调制传感器,利用的效应有磁光效应、电光效应和光弹效应。
传感器之家。
第四章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2.

第四章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4.4 光模式强度调制
第四章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4.4 光模式强度调制
第四章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4.4 光模式强度调制
第四章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4.4 光模式强度调制
甲烷是易爆气体,也是多种液体燃料的主要成分,同时也 被认为是温室效应最重要的气体之一,据报导甲烷吸收红外线 能力是一氧化碳的15~30倍,占据整个温室贡献量的15%。
第四章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4.4 光模式强度调制
组成
发射光纤、受待测量控制的可动光闸和接收光纤
调制原理
在发送光纤和接收光纤之间加入一定形式的受待 测量控制的可动光闸,对进入接收光纤的光束产 生一定程度的遮挡,产生光强度调制,进而实现 测量。
光闸形式
固体材料、液体、遮光片、光栅、码盘、待测 物体本身等。
通常发送光纤不动, 而接收光纤可以作横向 位移、纵向位移或转动, 实现对发射光纤与接受 光纤之间偶和效率的调 制,改变光电探测器所 接受的光强度,从而实 现对位移(或角位移)、 压力、振动、温度等物 理量的测量。
第四章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4.3 透射式强度调制
优点:结构简单
不足:灵敏度低、动态范围小
透射式– 振动 、位移等
*缺点:需要精密机械调整和固定装置
反射式
* 无需精密调整装置
第四章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4.4 光模式强度调制
传感头:多模光纤 机理:芯模 包层模 类型:光模式强度调制
最小可测位移:0.01nm;动态范围:110dB 可测压力、水声等
第四章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检测生产流水线上瓶盖及商标
第四章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强度光纤传感器的原理

强度光纤传感器的原理
强度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纤的传感器,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强度来感知环境物理量的变化。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光源:传感器通过一根光纤将光源引入系统。
光源可以是激光器、LED等。
光线经由光纤传输到光纤的末端。
2. 光纤传感区域:光纤传感器的一段光纤被放置在需要测量的环境中,这段光纤称为传感区域。
环境物理量的变化会导致光纤传感区域光的特性发生变化。
3. 光信号传输:环境变化引起光纤传感区域光的特性发生变化,如光的强度、相位、波长等。
光信号通过光纤传回到光纤传感器中。
4. 光检测器:光信号到达光纤传感器后,会被光检测器接收。
光检测器可以是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等。
5. 信号处理:光检测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经过放大和滤波等处理。
然后,通过适当的电路进行信号处理和分析,得到与环境物理量变化相关的输出信号。
6. 输出:最终,输出的信号可以是电压、电流、数字信号等形式,用于监测和测量环境中的物理量变化。
总而言之,强度光纤传感器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强度变化来感知环境物理量的变化,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元件,通过光信号的传输和检测,实现对环境变量的监测和测量。
光纤传感技术课件: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2. 透射式光桥补偿结构采用分光棱镜耦合的方法, 将一束 通过传感头的入射光分成两束差动光, 实现对光源光功率和 入射光纤损耗的补偿; 将另一束光耦合进两根接收光纤, 实 现对两根接收光纤损耗和探测器响应度的补偿, 成功地设计 出一种双光路、 双探测器的新型光桥补偿结构, 达到较好的 补偿效果。
6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3.2.1
1. 光桥平衡法是基于具有两个输入和两个输出的四端网络传 感头结构, 两个输入端分别接两个相同的发光二极管光源, 两个输出端分别接两个相同的光电探测器, 两个发光二极管 光源采用时分调制或频率划分调制工作方式。 1985年由英国 CulShaw首先提出的光桥补偿结构如图3-2所示。
23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图3-5 采用反射式光桥补偿结构的测量精度
24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图3-6 采用反射式光桥补偿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25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光桥平衡补偿法是保证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系统稳定可靠 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节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介绍 了透射式和反射式两种光桥补偿结构。 反射式光桥补偿结构 存在突出优点: 一是采用单光源分时发光的工作方式, 弥补 了双光源发光特性不一致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是传感探头采 用反射式补偿光路, 不仅结构简单、 紧凑, 而且使传感系统 的灵敏度提高了一倍; 三是分时工作的两路光都通过传感探 头部分, 从而系统输出不仅对光源发光功率的波动、 光纤传 输损耗的变化和光电探测器响应度漂移因素进行了补偿, 同 时对传感探头分光棱镜分光比、 光学元件传输损耗的变化也 进行了补偿。
18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3. 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简化系统的结构, 减小 传感头的体积, 降低造价, 使系统更趋于实用化, 人们又设 计出了一种反射式光桥补偿结构, 该结构如图3-4所示。
第四章-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11

第四章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4.2 反射式强度调制
反射面
LD
Emitting Fiber x
发射光纤像
yo
z
a
2r
PIN
Receiving Fiber
位移方向
d
确定传感器的响应(发射光纤-平面镜-接收光纤的光 路耦合)等效于计算虚光纤与接收光纤之间的耦合
假设发射光纤与接收光纤的间距为d,且都具有阶跃型折射 率分布,芯径为2r,光纤数值孔径为NA,且T tan(sin1 NA)
第四章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等芯错位式
4.2 反射式强度调制
✓ TF 与RF1、RF2均相同,芯径为r1、包层厚度为t1, 包层之间无间隙;
✓ TF反射端面与RF1、RF2的接收端面间错位量分 别为b1和b2。
第四章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等芯错位式
4.2 反射式强度调制
✓ 可抑制光源功率波动、反射率变化的影响,但对 特性曲线的线性范围、灵敏度改善不明显。
第四章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等芯不等间距式
4.2 反射式强度调制
✓ 光强调制特性本质上没有区别。 ✓ Ⅰ式由于光纤之间紧密排列,因而光轴间距容
易准确确定,仅由光纤芯径和包层决定;Ⅱ式 由于光纤包层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光纤的间距 不容易准确给定,容易引入测量误差;
实际应用中采用Ⅰ式结构
第四章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第四章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4.2 反射式强度调制
第四章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4.2 反射式强度调制
第四章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4.2 反射式强度调制
发射光纤 接收光纤
反射式光纤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功能型传感器
利用光纤本身具有的某种敏感功能。 光纤一方面起传输光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敏感元件, 被测物理量的变化将影响光纤的传输特性,从而将被 测物理量的变化转变为调制的光信号。也称传感型光纤传感器。
2、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是利用其它敏感元件感受被测量的变化, 光纤仅作为传输介质,传输来自远处或难以接近场所的光信号. 所以也称为传光型传感器.或混合型传感器。
光纤传感
1970年,美国康宁玻璃公司研制成功传输损耗为20db/km的 光导纤维。光导纤维的诞生,是20世纪人类的重要发明。现已广 泛应用于工程技术、及通讯技术。 光导纤维作为远距离传输光波信号的媒质,最早用于光通讯 技术,但人们在实际光通讯过程中发现,光导纤维受到如压力, 温度、电场、磁场等外界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时,将引起光纤传 输的光波量,如光强、相位、频率、偏振态等的变化。若能测量 光波量的变化,就可以知道导致这些光波量变化的压力、温度、 电场、磁场等物理量的大小。于是,诞生了光导纤维传感器技术。 光纤传感器亦称光导纤维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技术是70年代 末发展起来的一门崭新技术,是传感器技术领域里的新成就。
1.微弯调制
当光纤发生弯曲时,将引起界面入射角φ 发生变化, 若当φ <φ m时,入射到界面的光将发生折射而形成辐射 模,引起纤芯中传导模强度减小,其调制方式如图9-7 所示。
图9 -7
光强度微弯调制方式 φ
当光纤受微弯板作用产生弯曲时,使原沿纤芯轴线传 输的传导模中的一部分(φ减小)泄漏到包层中,成为 辐射模,如图9-7(b)所示,使纤芯中的传导模减少。 作用力F 越大,光纤微弯程度增加,纤芯的传导模损耗越 大,从而实现对传导光波强度的调制。
光纤烟雾传感器
• 光纤烟雾传感器通过两种方式判断有无烟 雾。 • 一种方式是反射式光强调制,当发射光遇 到烟雾时引起光强变化来对烟雾有无进行 判断 • 一种是透射式光强调制传感器,通过光透 过烟雾产生的变化来判断烟雾的有无以及 烟雾的强度
光纤二维位移传感器
• 光纤位移传感器通过两种方式判断位置的 移动,其具体方式和烟雾类似 • 一种方式是反射式光强调制,通过对于反 射面的距离对于光强的影响 • 一种是透射式光强调制传感器,通过光透 过某种物质因位移产生的变化来判断位移 的长短
光的折射与反射
根据光线理论,当光线由光密物质(折射率大) 入射至光疏物质(折射率小)时,其折射角φ c大于 入射角 φ ,折射率 n1 大于 n2 ,在光密物质与光疏物 质的界面处,光纤将产生折射或反射。
光纤传感器的几个重要数值
• 一.数值孔径(NA) • 定义:光从空气入射到光纤输入端面时,处在某一角锥内 的光线一但进入光纤,就将被截留在纤芯中,此光锥半角 的正弦称之为数值孔径。 •
• 二.传播模式 • 根据电介质中电磁场的麦克斯韦方程,考 虑到光纤边界的几何条件,则只存在波动 方程的特定解,允许存在的不同解所代表 的离散的沿光轴传播的波称为一个模。 • 实际中常用麦克斯韦方程导出的归一化频 率V作为光纤传输模数的参数。V的值可由 纤芯半径,传输光波波长及光纤的数值孔 径决定,如下:(a是纤芯半径,λ0为光真 空波长)
光纤式光电开关 应用 电路板标志检测
光纤 耦合器
标志孔 当光纤发出 的光穿过标志孔 时,若无反射, 说明电路板方向 放置正确。
图1
传输光纤 出射光纤
专用的光纤连接头及光纤 插座
光纤与电光转换元件耦合时,两者的轴心必须严 格对准并固定,可使用专用的连接头及光纤插座来完 成。
发光 二极管产生 多种颜色的 光线,通过 光导纤维传 导到东方明 珠球体的表 面。在计算 机控制下, 可产生动态 图案。
光导纤维传感器技术是随着光导纤维的实用化和光通讯技术 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与以电为基础的传感器相比有本质的区 别。光纤传感器是以光来作敏感信息的载体,用光导纤维作为传 递敏感信息的媒质。
各种装饰性光导纤维
光纤传感器外形
光纤的结构
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光纤是用石 英玻璃或塑料等光透射率高的电 介质材料制作的极细的纤维,在 结构上是由纤芯、包层和护套三 部分组成
光强度调制
光强度调制分内调制和外调制两种形式。内调制过程 发生在光纤内部,是通过光纤本身特性改变来实现光强度 的调制;即光纤既是光的传导媒质,又是光的敏感元件, 内调制光纤传感器称之为功能型光纤传感器(微弯)。外 调制是指调制过程发生在光纤之外的环节,此时光纤只作 传光媒质,外调制光纤传感器又称为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或传光型光纤传感器(透射式光纤温度传感器)。无论是 哪种光强调制,其调制方式主要有微弯、反射和透射三种 ,除此之外还有吸收,散射,荧光,偏振和光栅型等。
光纤传感器特点
• • • • 传光性能良好,光损耗小,最高≤0.2dB/km; 频带宽、可进行超高速测量; 灵敏度、线性好; 体积小、重量轻,适应于非接触、远距离、 恶劣环境测量。
传输光的调制技术
传输光的调制是指将被测量加载于传输光的光波之上 ,使传输光的某些性能参数发生变化,这一技术是光纤传 感器的物理基础和关键技术。按照光性能的调制方式分类 ,光纤传感器可以分为强度调制型、相位调制型、偏振调 制型和频率调制型等四类。同一种调制技术,可实现对多 种不同物理量的检测;
光纤压力传感器
• 利用压力造成的光纤微弯效应来进行压力 的判断
光纤液位传感器 • 利用液体压力造成的 光纤微弯来进行压力 的判断
光纤传感器应用前景
光纤传感技术是伴随着光导纤维和光纤通信技术 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崭新的传感技术。 光纤传感器的传感灵敏度要比传统传感器高许多 倍,而且它可以在高电压、大噪声、高温、强腐蚀性 等很多特殊环境下正常工作,还可以与光纤遥感、遥 测技术配合,形成光纤遥感系统和光纤遥测系统。
• 光纤V值越大,则光纤允许传输的模式数越 多。当V值低于2.404时,只允许一个波在 光纤中传播,就是所谓的单模光纤。
• 单模传导的条件是:
• 三.传播损耗 • 光在光纤的传播过程中由于材料的吸收, 散射,反射和弯曲辐射等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光 的损耗。通常用衰减率A表示传播损耗。
• l为光纤长度,I0为输入端光强,I1为输出端光 强
上海东方明珠
光纤温度传感器
保护管内 为高温光纤 低温光纤
光纤式光电开 关应用
出射光纤
遮断型光纤 光电开关
接收光纤
实现电光转换的元件通常是发光二极管或
与光纤耦合的电光与光 电转换器件
激光二极管。
激光二极管
激光二极管芯片
光纤传感器在医学上的应用
1
光纤血 流计
2
光纤 pH 值 传感器
3
光纤体 压计
• 光纤传感器组成原理框图: • 光纤 压力、温度 光纤
• 光发送器 敏感元件(光纤)
引起光波量变化
光接收器 信号处理
•
• 光纤既是导光媒质又是敏感元件,称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 光纤仅起导光媒质作用,敏感元件用光敏元件,称非功能 型光纤传感器 实用居多
原理
光纤导光是利用光传输的全反射原理。 严格地用光场电磁波的理论分析光波在光纤中 的传输原理是十分复杂的,工程中一般把光波在光 纤中的传输看成光线在光纤中传输,从而以光线理 论近似描述光纤的传光原理。
图9 -8 光强度透射调制方式
3.反射调制
如图9-9所示,接收光纤接收到的光强度,将直接受 被测物端面对光的反射特性调制。通常被测物表面涂有反 光物而形成反光面,当发射光强度一定时,接收光强度的 大小将由反光面到光纤端面的距离X 来调制
图9 -9 光强度反射调制方式
由上分析可知,微弯调制属功能型光纤调制,透射调 制和反射调制都属于非功能型光纤调制。它们广泛应用于 测力、位移、温度等光纤传感器中。
光纤传感技术是许多经济、军事强国争相研究的 高新技术,它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国 防军事领域。在航天(飞机及航天器各部位压力测量、 温度测量、陀螺等)、航海(声纳等)、石油开采 (液面高度、流量测量、二相流中空隙度的测量)、 电力传输(高压输电网的电流测量、电压测量)、核 工业(放射剂量测量、原子能发电站泄漏剂量监测) 医疗(血液流速测量、血压及心音测量)、科学研究 (地球自转,敏感蒙皮)等众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 由于光纤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耐腐蚀、抗干扰、 体积小等优点,使用范围广泛,可以检测温度、压力、 角位移、电压、电流、声音和磁场等多种物理量。因 而深受各方面欢迎,军民兼用,效果很好,发展速度 快。
2.透射调制
在发射光纤和接收光纤之间插入被测对象,如图9-8 所示,当发射光强度一定时,被测对象的变化将引起接收 光强度的变化,因而被测对象起到了光强度透射调制的作 用。
图9-8(a)中的 被测对象一般为光吸 收物质,被测对象的 规律变化,将引起接 收光强度的规律变化 。图9-8(b)是通过 遮光盘的上下移动来 调制透射到接收光纤 中的光强度。
纤芯和包层主要由不同掺 杂的石英玻璃制作,纤芯 的折射率n1大于包层的折射 率n2;纤芯的直径约5~ 75μ m,包层(玻璃、塑料) 的直径约100~200μ m。护 套一般为带色的尼龙外套, 一方面增加光纤的机械强 度,另一方面可以颜色区 分不同类型的光纤。
光纤传感器的分类
光纤传感器一般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传光型,也称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多数使用多模光纤,以传输更多的光量。 一类是传感型,或称为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传感型光纤传感器,是利用被测对象调制 或改变光纤的特性,所以只能用单模光纤。
反映纤芯接收量的多少,标志光线的接收性能。
• 大的数值孔径:有利于耦合效率的提高。 • 但是数值孔径过大,光信号畸变也越严重。 • 如入射角过大,光线便从包层逸出而产生漏 光 • 光纤的NA越大,表明它的集光能力越强,一 般希望有大的数值孔径,有利于光纤的聚光 能力的提高。 • 如石英光纤的数值孔径为0.2<N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