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中医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小儿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小儿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小儿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在小儿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中西医结合的独特魅力和优势。

以下是我的体会:首先,中西医结合护理强调综合治疗。

传统中医护理方法,如中草药煎剂、针灸、推拿等,能够通过激活身体的自我调节和修复功能来改善腹泻症状。

与此同时,西医则注重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和减轻腹泻症状。

通过综合运用两种方法,可以更全面、更有效地治疗腹泻。

其次,中西医结合护理强调个体化治疗。

每个小儿腹泻的原因和体质都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症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强调辩证施治,根据病因和病机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中药治疗方法。

而西医则注重针对具体病因的药物治疗。

通过综合运用中西医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患儿的个体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再次,中西医结合护理强调预防为主。

在治疗腹泻的同时,更加注重预防以防止腹泻的复发。

中医传统理论中重视调整体质,提高抵抗力,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

而在西医中,注重疫苗接种、个人卫生习惯等方面的预防措施。

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综合方法,能够在治疗腹泻的同时,全面提升患儿的身体抵抗力,从而更好地预防腹泻的发生。

最后,中西医结合护理注重身心的平衡。

相对于西医强调病理和生理变化,中医护理更注重平衡和调节人的整体健康。

在小儿腹泻的护理中,中医强调饮食调理和情志调摄,通过调整饮食搭配和调节情绪,促进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而西医则注重病原学和临床症状的分析和治疗。

通过综合运用中西医护理方法,可以更全面地照顾到患儿的身心健康,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对小儿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实践体会,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独特价值。

中西医结合护理通过综合运用中西医的治疗方法,可以更全面地满足患儿的个体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护理注重个体化治疗和预防为主,能够更好地满足患儿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中西医结合护理注重身心的平衡,提升患儿的整体健康水平。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我将继续学习和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为小儿腹泻的治疗和护理做出更多的探索和贡献。

推拿调理小儿腹泻及护理体会

推拿调理小儿腹泻及护理体会

推拿调理小儿腹泻及护理体会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病之一,发生率比较高。

腹泻引起的主要原因有病毒感染、肠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微生态失衡等问题,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预防小儿腹泻的发生,并且学会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推拿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原理是通过按摩和刺激经络,促进气血循环,调理脾胃功能,加速废物排除,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从而达到治疗腹泻的效果。

具体而言,推拿包括按摩、揉捏、点按、推挤等手法,可以对腹部大肠经、小肠经、胆经、足三里等穴位进行刺激,调整机体内部功能,消除腹胀、腹泻等症状。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步骤和方法。

首先,要选择一个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以便让小儿身体放松。

其次,要根据小儿年龄、身体状况和症状选择合适的手法,对穴位进行疏通和按摩。

在进行推拿过程中,面部表情和呼吸是判断小儿舒适度的重要指标,应该随时关注小儿的反应,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当然,在推拿前,需要对小儿腹部进行简单的按摩,以便减轻腹部张力,使得推拿手法更加温和、舒适。

在推拿的同时,应该注意一些护理工作,以便达到更好的疗效。

例如,饮食调理是十分重要的。

小儿腹泻时,肠胃受到刺激,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等问题,因此需要限制其食物和饮水,以免出现腹泻加剧的情况。

此外,还可以对小儿进行适当的保暖和休息,以便让其身体得到更好的恢复。

推拿调理小儿腹泻是一种比较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要家长们学会正确的技巧和方法。

推拿过程中要注意小儿的舒适度和面部反应,推拿结束后还需要加强护理工作,以便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小儿腹泻的中医护理体会

小儿腹泻的中医护理体会

小儿腹泻的中医护理体会引言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期发生腹泻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腹泻是机体阴阳失衡的一种表现,因此,中医在治疗小儿腹泻时注重调整体质、平衡阴阳,以恢复身体的健康状态。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探讨小儿腹泻的中医护理方法和体会。

中医护理方法1. 中医四诊合参中医治疗小儿腹泻首先需要进行中医四诊。

四诊包括望、闻、问、切。

通过望诊观察小儿面色、舌苔等情况,闻诊听取小儿的声音、腹鸣等,问诊询问小儿的症状、饮食习惯等,切诊通过脉象来判断小儿的体质。

通过四诊合参,中医能够对小儿腹泻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指导。

2. 饮食调理对于小儿腹泻患者,中医注重饮食的调理。

首先,要避免给小儿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其次,要控制小儿饮食的量和质,保证膳食的均衡,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帮助小儿身体恢复。

同时,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以减轻肠胃的负担。

另外,中医还注重温和煮食,如煮粥、煮蔬菜等,有助于给小儿提供营养且容易吸收。

3. 中药治疗中药在中医治疗小儿腹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根据小儿腹泻的病情和体质不同,中医会选择不同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半夏等,它们有清热解毒、止泻的作用。

中药可以通过煎煮、冲服等形式给小儿服用,对于小儿腹泻的症状有明显的缓解效果。

4.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小儿腹泻也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认为通过推拿按摩可以调理脾胃,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胃功能。

推拿按摩可采用腹部揉压、肚脐旋转等手法,但需要注意力度和时间的掌握,以不伤到小儿的身体。

中医护理体会1. 个体化治疗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即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小儿腹泻的体质和病情各异,必须综合考虑,因此在治疗中需要针对个体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通过个体化治疗,能够更好地调理小儿的体质,提高治疗效果。

2. 重视预防中医强调预防胜于治疗,对于小儿腹泻也同样如此。

中医建议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多生冷食物,及时添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着装要适当,避免受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感染等。

推拿调理小儿腹泻及护理体会

推拿调理小儿腹泻及护理体会

推拿调理小儿腹泻及护理体会
对小儿腹泻的推拿调理应该温和而缓和。

小儿的身体构造比成人更加娇嫩,皮肤也更
加敏感。

在推拿过程中,应该用温柔的手法进行按摩和揉捏,避免用力过猛造成损伤。


注意调整按摩的力度和速度,始终保持一个温和的状态,以使小儿感觉舒适和放松。

对小儿腹泻的推拿调理应该注重穴位的刺激。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有很多经络和穴位,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和内脏功能。

在推拿过程中,我会根据小儿
腹泻的病情选择一些适合的穴位进行刺激,例如腹部中线的关元穴、三阴交穴等。

这样不
仅可以促进小儿的消化系统功能恢复,还可以辅助治疗相关的症状。

对小儿腹泻的推拿调理应该配合其他的方法来进行。

推拿只是一种辅助调理方法,单
独进行推拿可能效果有限。

在推拿的还应该采取其他措施,例如合理饮食、加强营养、控
制病情恶化等。

这样可以从多个方面促进小儿腹泻的康复。

对小儿腹泻的推拿调理还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家长在推拿过程中要用心去感
受小儿的身体反应,及时向推拿师反馈。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要帮助小儿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避免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而导致腹泻反复发作。

通过对小儿腹泻的推拿调理,我深刻体会到了推拿的独特优势和疗效。

但是需要注意
的是,推拿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对小儿腹泻进行辅助调理的一种方法。

在进行推拿调理
之前,家长还应该咨询专业的医生,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推拿调理小儿腹泻及护理体会

推拿调理小儿腹泻及护理体会

推拿调理小儿腹泻及护理体会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因食道、胃肠道、胃肠黏膜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症状,表现为腹泻、拉稀、腹痛等。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病症,很多父母在面对宝宝腹泻时不知所措,甚至有些家长会采用不正确的治疗方式,给宝宝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而推拿是一种中医经络调理方法,在对待小儿腹泻上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关于推拿调理小儿腹泻的相关知识,并分享一些护理体会。

一、小儿腹泻的病因和症状小儿腹泻的病因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感染性病原体、饮食不洁、消化不良、过敏等。

腹泻的症状包括拉肚子、拉稀、腹痛、食欲不振、精神不振等。

宝宝可能会出现腹痛、拉稀引起的脱水现象,所以及时治疗和调理是非常重要的。

二、推拿调理小儿腹泻推拿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推、拿、揉、按的手法刺激人体经络、穴位,以达到调理气血、舒缓疼痛、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在小儿腹泻的治疗过程中,推拿可以起到舒缓腹痛、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推拿调理小儿腹泻的方法:1. 腹部推拿在小儿腹泻期间,可以通过轻轻按摩宝宝的肚脐周围,顺时针方向推拿腹部。

这样可以刺激肠胃蠕动,促进废物排泄,帮助宝宝顺利排便。

2. 足部按摩在中医理论中,足部有着与全身各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通过足部按摩可以起到调理全身器官的作用。

在小儿腹泻时,可以通过按摩宝宝的足部,刺激肠胃排泄功能,帮助宝宝恢复正常肠道功能。

3. 膝关节推拿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而且在中医理论中有着与脾胃相关的反射区。

通过适当的推拿、按摩膝关节可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对小儿腹泻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三、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除了推拿以外,护理对于小儿腹泻也非常重要。

在宝宝腹泻期间,父母需要做好以下几点护理:1. 饮食调理宝宝腹泻期间,要注意给宝宝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饭、面包等。

避免给宝宝吃过于刺激的食物,以减轻肠胃的负担。

2. 多饮水腹泻容易引起脱水,所以要及时给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

可以让宝宝多喝些温水或者淡盐水,以帮助补充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

推拿调理小儿腹泻及护理体会

推拿调理小儿腹泻及护理体会

推拿调理小儿腹泻及护理体会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很多家长在治疗小儿腹泻时会选择传统的推拿调理方法。

推拿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按摩、揉捏、拍打等手法刺激穴位和经络,达到调理人体气血和脏腑功能的目的。

在治疗小儿腹泻方面,推拿不但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提高免疫力。

在我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采用推拿调理小儿腹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并对推拿护理体会做出如下总结。

一、准确判断病情在给小儿进行推拿调理之前,首先要准确判断病情。

腹泻病因繁多,包括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性腹泻、过敏性肠炎等。

在进行推拿调理前,一定要明确腹泻的病因,并且排除了需要手术干预的情况。

只有明确了病情,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推拿调理,提高疗效。

二、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推拿调理小儿腹泻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法。

一般来说,对于小儿腹泻患者,可以选择穴位按摩、常规推拿、捏脊等手法。

穴位按摩是将指压、揉捏、拍打等手法应用于特定的穴位上,可以调理小儿的脾胃功能,改善腹泻症状;常规推拿是通过指压、揉捏、拍打等手法刺激全身的经络和腧穴,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从而改善腹泻症状;捏脊是通过捏压脊椎两侧的穴位,调整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力,对缓解小儿腹泻症状也有一定的效果。

三、注意手法温和在给小儿进行推拿调理时,手法一定要温和。

小儿的皮肤娇嫩,经络脉络尚未完全形成,抵抗力相对较弱,因此推拿的力度一定不可过大。

一定要用心把握推拿的力度和频率,做到以舒适为度。

否则,过重的推拿手法可能会导致小儿肌肉拉伤,护理目的就会适得其反了。

四、注意增强免疫力在进行推拿调理的还需要注重增强小儿的免疫力。

可以通过中药熏洗、食疗调理等方式,增强小儿的抵抗力,帮助小儿更快地康复。

定期进行一些适量的户外活动,加强运动,也有助于提高小儿的免疫力。

五、相应的饮食调理在小儿腹泻期间,家长还需要对小儿的饮食进行调理。

小儿腹泻时,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中医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运用体会

中医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运用体会

中医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运用体会摘要:目的对中医护理应用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泻患儿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之分为等份的两组,即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护理。

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腹泻患儿治疗过程中,给予中医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关键词:小儿腹泻;中医护理;运用效果小儿腹泻主要是患儿肠道受到病菌感染,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和呕吐等,严重者会出现脱水现象,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

该疾病好发于3岁以下的低龄儿童,特别是一岁以下的儿童。

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没有特效药物,主要是结合患儿的实际病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根据相关研究证明,在对症治疗小儿腹泻疾病的同时,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治疗效果。

因此,本文就中医护理应用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10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在4个月至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7.1±5.8)个月;对照组年龄在5个月至4岁之间,平均年龄(16.5±5.6)个月。

所选患儿均为湿热泻患儿。

经过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护理等,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中医护理措施,具体内容为:1.2.1捏脊护理护理人员帮助患儿取俯卧位,从患儿的尾骨部长强穴沿着脊柱两侧至大椎穴处,用拇手指连续提拿皮肉,每天一次,每次反复5遍。

推拿调理小儿腹泻及护理体会

推拿调理小儿腹泻及护理体会

推拿调理小儿腹泻及护理体会小儿腹泻是指儿童腹部出现多次、稀便,并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

这种疾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不适和困扰。

为了帮助孩子早日康复,我给孩子做了推拿调理,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一些护理体会,现在和大家分享如下。

了解病情是非常重要的。

在给孩子做推拿之前,我先向孩子的家长了解了孩子的病情、腹泻的持续时间、粪便性状等信息。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能更好地判断孩子病情的轻重,并确定采取何种推拿手法。

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

对于小儿腹泻,可以采用腹部捏揉、划圈、推拿等手法。

我在给孩子推拿时,采用了轻揉腹部的方式。

用温水润湿双手,然后轻轻地揉捏孩子的腹部,沿着顺时针的方向进行,每次揉捏5-10分钟。

这种推拿手法可以促进孩子的胃肠蠕动,加速排便。

掌握适当的力度和速度。

在进行推拿时,力度和速度的掌握非常重要。

力度过大会导致孩子疼痛,过小则效果不佳。

速度过快会对孩子的胃肠造成刺激,过慢则难以达到有效的推拿效果。

我在推拿过程中根据孩子的反应,调整力度和速度,力求让孩子感到舒适和放松。

配合中药调理。

推拿调理只是辅助性的治疗方法,中药的作用同样重要。

在进行推拿的我建议孩子的家长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进行中药调理。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肠道微生态,改善胃肠功能,提高孩子的自身免疫能力,从而加速康复。

注意护理细节。

在给孩子进行推拿过程中,我还要注意一些细节。

在推拿前要先帮孩子清洗双手,以免引起感染;推拿时要根据孩子的需求和反应,适当调整推拿的时间和次数;在推拿前后要给孩子适量的饮食补充,以增加营养和水分的摄入;了解孩子的情绪和体温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护理。

通过对小儿腹泻的推拿调理,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推拿的效果和护理的重要性。

当孩子的腹泻逐渐好转,精神状况也逐渐恢复时,我感到非常欣慰和满足。

希望今后能继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推拿技术,为更多的儿童带来健康和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腹泻的中医护理体会
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常由多种病因引起,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水样为特征的病症,以6月~2岁发病率最高。

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节较多。

中医认为:小儿腹泻主要是由于外感六淫,内伤饮乳食或者中土虚弱,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清浊相干,并走大肠。

长此以往不仅会引起电解质紊乱、脱水,如果腹泻时间过久,会导致患者贫血、营养不良以及缺乏各种维生素等。

标签:小儿腹泻;中医护理;体会
其临床辩证有常证和变证之分,常证分为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五型;变证分为气阴两伤、阴竭阳脱两型,现主要从饮食、补液、环境、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等方面对常证患儿进行如下护理。

1 饮食护理
合理的选用能减少肠道蠕动,又易消化吸收,有利于脾胃运化功能恢复的饮食,是饮食护理的重点。

除因严重呕吐的患儿需适当禁食外,一般不需禁食,,宜选取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食油腻、生冷、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

由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引起的泄泻,可让患儿服用焦米粥;对脾胃虚弱引起的泄泻,则服用山药链子芡实粥。

煮法如下:
焦米粥:将清洁米炒成焦黄色,加水适量煮成粥,服时加食盐少许。

焦米粥易于消化,火炒后部分碳化,有吸附止泻作用。

适用于各种泄泻初期。

山药莲子芡实粥:山药50g,莲子10颗,芡实20g,加水煮烂,以纱布过滤去渣;在加入糯米适量煮成稀粥,有健脾止泻功能。

适用于泄泻迁延不愈、久病体虚患儿。

随着病情的好转可以逐渐过度到正常的饮食,同时要注重患儿的饮食健康和卫生,将患儿奶瓶及日常餐具进行消毒。

2 及时补充液体
由于患儿长期腹泻,体液大量丢失,应及时为患儿补充液体,让患儿多饮水,缓解患儿脱水状况,保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在补充体液的过程中,要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根据医生开的药方,采取正确的给药方法,具体如下:去茯苓、山药、藿香各10g,黄连、黄苓、葛根各9g,再加上川厚补6g,甘草3g,加水150ml,浸泡1h,用文火煎至60~70ml,待过滤后高温消毒备用。

待患儿控制大小便后,去左侧卧位,让家属横抱患儿,使臀部暴露,并尽量太高,带导管空气排尽后,将40ml的药汁以5~10min的速度缓慢注入直肠内。

待灌汤完毕后,将导管拔出,并用卫生纸轻轻擦净患儿肛门。


晚各灌药1次/d,4d 1个疗程。

3 环境护理
环境对小儿腹泻的患儿也有重要的影响,应该为患儿提供整洁、干净、舒适的环境,病房内保持良好的通风,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为患儿增减衣物,避免过冷和过寒,冬季注意腹部的保暖。

定期做好消毒工作,每日为患儿清洗臀部,更换尿布,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4 健康教育
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帮助患儿和家属尽快的熟悉医院的环境,为家长讲解各项检查的目的,消除患儿和家属的焦虑心理,并为患儿和家属讲解有关小儿腹泻的知识,指导患儿和家属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嘱咐患儿腹泻期间多饮水。

5 基础护理
要做好消毒隔离,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患者的食具、衣物尿布等应消毒,固定专用,防止交叉感染。

由于腹泻的原因,大便次数增多,皮肤会发生异常情况,医护人员应加以关注,对于有局部皮肤发红的患儿,可以涂抹氧化锌油或软膏,为了避免用手直接涂抹可能造成细菌感染,加重皮肤病情,护理人员应经药膏涂在棉签上,在以滚动的方式轻轻将药膏涂抹在患儿皮肤上。

对于局部皮肤出现溃疡的患儿,可以用红外线照射臀部,15min/次,1次/d,并增加皮肤的暴露时间。

对于女患儿,应该注重上行尿道感染。

对于肛门或臀部周围有红灼痈的患儿,黄柏10g煎水后,用水把患儿臀部和肛门洗净,用棉签涂上麻油。

对于脾肾阳虚泻和脾虚泻的患儿可以用五倍子6g煎水,用煎好的水清洗肛门周围皮肤,预防发生红臀现象。

除此以外,还要注意患儿的口腔卫生,指导漱口,患儿所用漱口水,可以用温开水,或者用3%碳酸氢钠,防止患儿出现鹅口疮。

对于患有鹅口疮的患儿可用制霉菌素涂抹。

6 结束语
总之,对于小儿腹泻,在治疗过程中,中医护理人员应重视护理的作用,掌握正确的饮食指导,必要的沟通技巧,取得患儿和家属的信任,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就能获得明显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丽秀,朱虹丽.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恶阻30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01).
[2]Antonio I,Cuesta-Vargas,Jonathan,Williams.Inertial sensor real-time feedback enhances the learning of cervical spine manipulation: a prospective
study[J].BMC medical education,2014,14.
[3]Gabrielle,van der Velde,Sheilah,Hogg-Johnson,et al. Identifying the best treatment among common nonsurgical neck pain treatments: a decision analysis[J].Spine,2008年33卷第4 Suppl期
[4]徐斌,贺菊乔,袁轶峰,等.中药直肠滴入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