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测试题
人教版生物初一上第一单元第2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生物初一上第一单元第2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时间:45分钟总分:50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1.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 池塘中所有的鱼B. 池塘中的水C. 池塘中所有的植物D. 一个池塘2.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B.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草C. 在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能量和有毒物质逐级增多D. 该食物网中的蛇与鹰既是捕食干系,又是竞争干系3.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 草原生态系统B. 湿地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4.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个别内的DDT含量最高B.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C. 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消费者D. 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5.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A. 生产者B. 分化者C. 消费者D. 阳光6.如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化者的干系示意图,据此食物链的描述正确的是()A. ①→②→③B. ③→②→①C. ⑤→①→②→③D. ④→③→②→①7.下列各项,组成生态系统的是:A. 草原中的全部植物B. 树林中的全部昆虫及它们的食物C. 农田中的全部庄稼D. 一个池塘及池塘中的全部生物8.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第 1 页A. 淡水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湿地生态系统9.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 阳光→草→羊→狼B. 庄稼→鼠→蛇→鹰→细菌C. 鹰→蛇→田鸡→昆虫D. 草→兔→鹰10.“当你置身于一片森林中,你会看到高大的树木,不知名的花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枝叶间透过的阳光;你会听到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不远处溪水淙淙、虫鸣鸟唱,此起彼伏,….”文中所描述的树、花、草、虫、鸟、阳光、微风、溪水等事物互助组成的联合整体叫做()A. 生物圈B.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理能力C. 食物链和食物网D. 生态系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1.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标题:(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 食物链.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草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 ,图中未表示出的生物是______ .(2)请写出图中一条最长的食物链______ ,在此食物网中,蛇和鹰之间的干系是______ .(3)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铅混浊,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铅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4)当该食物网中鹰的数量减少时,兔和蛇的数量首先会______ ,但最后会抵达一个新的稳固状态.这一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 能力.(5)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举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______ .12.补全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写出与此相关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黄雀.13.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______生态系统,而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______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测试题(附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测试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唯一的生产者,所以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消费者的存在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成分D.生态系统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解析:选B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了绿色植物,还有化能合成细菌、光合细菌等自养型生物;消费者通过自身新陈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又可以被生产者利用,所以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都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解析:选B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属于分解者;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利用,但是释放出来的能量,只能供给分解者自身生命活动需要和散失;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营腐生生活的蜣螂、秃鹫也是分解者。
3.(2019·武汉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光能或化学能B.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金字塔存在倒置情形,能量金字塔则不存在C.与传统鱼塘相比,桑基鱼塘可显著提高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在农田中除草、捉虫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选C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光能(光合作用)或化学能(化能合成作用);生物数量金字塔可能是倒置的,比如一棵树上可能会有很多昆虫,由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能量金字塔不可能是倒置的;与传统鱼塘相比,桑基鱼塘可显著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在农田中除草、捉虫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八下6生物与环境复习题

第一章生态系统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深海鱼类无法于浅海地区生存的主要因素是()A.光线 B.压力 C.空气 D.温度2.在深海100公尺以下,难有绿色植物生存之主要因素是()A.压力太大 B.光线无法到达 C.无生长的立足点 D.盐分浓度太高3.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状,主要是为了生存于下列环境下()A.缺日光 B.缺养份 C.缺水 D.温度太低4.夜鹭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夜晚觅食,到了秋天从北方飞到南方越冬。
影响这两种习性的生态因素分别是()A.温度和湿度 B.温度和水分 C.阳光和温度 D.阳光和阳光5.山地蝗为灰褐色,不易被鸟所食,一旦飞到草丛中,死亡率会剧增,原因是A.山地蝗不适应草丛生活 B.草丛潮湿,传染病多C.山地蝗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D.山地蝗改变了食性6.喜欢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种类,叶片一般大而薄,主要作用是()A.充分利用光能 B.减少阳光照射 C.适应低温 D.适应潮湿的环境7、影响山区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水分B. 温度C. 阳光D. 大气8.对生态平衡的正确理解是()A.随着消费者大量死亡,生产者的数量也锐减,B.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相等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保持恒定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动态平衡9.稻田里农民拔除稗草,鱼塘中人们不断地清除食肉的“黑鱼”,人们这样做是为了()A.保持生态平衡 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C.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 D.使物质能够尽快循环流动10.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A.细菌和真菌 B.所有植物 C.所有动物 D.落叶和土壤11.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A.天然落叶林B.天然常绿林C.人工纯种林D.人工混交林12.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大,则①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②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③营养结构越复杂④营养结构越简单⑤生态平衡容易破坏⑥生态平衡不易破坏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13.生态系统是指( )。
地理中的海洋生态系统测试题

地理中的海洋生态系统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1、以下哪种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 鲸鱼B 海藻C 海豚D 章鱼2、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A 浮游植物B 浮游动物C 大型鱼类D 贝类3、下列哪项不是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A 过度捕捞B 海洋石油泄漏C 气候变化D 海洋生物的自然死亡4、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哪种因素对珊瑚礁的破坏最大?()A 温度升高B 海水酸化C 游客过多D 藻类过度生长5、海洋中的“清洁工”通常指的是()A 鲨鱼B 海龟C 海星D 清道夫鱼6、以下哪个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最为丰富多样?()A 北冰洋B 印度洋C 太平洋D 大西洋7、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通常比陆地生态系统()A 更长B 更短C 一样长D 不确定8、厄尔尼诺现象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是()A 水温异常升高B 水温异常降低C 盐度异常升高D 盐度异常降低9、红树林属于哪种海洋生态系统?()A 浅海生态系统B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C 深海生态系统D 大洋生态系统10、以下哪种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是长期且难以恢复的?()A 一次性塑料垃圾的排放B 船舶航行产生的噪音C 偶尔的海滨旅游 D 合法的渔业捕捞二、填空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海洋生态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等不同类型。
2、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_____。
3、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包括_____和_____等微生物。
4、造成海洋赤潮的主要原因是_____大量繁殖。
5、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措施包括建立_____、减少_____排放等。
三、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1、请简述海洋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答: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渐递减的特点。
能量从生产者(如浮游植物)开始,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传递。
在传递过程中,只有约 10%的能量能够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其余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是指:A. 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B. 物种的形态特征C. 物种的基因型D. 物种的栖息地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例子?A. 净化空气B. 土壤肥力C. 食物供应D. 工业制造答案:D3.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包括:A.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B. 个体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C. 遗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D.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个体多样性答案:A4. 物种间竞争的类型不包括:A. 资源竞争B. 捕食者竞争C. 寄生竞争D. 种内竞争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A. 单向流动B. 逐级递减C. 可循环利用D. 不可逆转答案: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__。
答案:太阳2.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_____。
答案:信息传递3. 物种丰富度是指______。
答案:一个群落中物种的数量4. 物种间相互依赖的关系称为______。
答案:共生5. 群落演替是指______。
答案: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过程####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0分)1. 简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其区别。
答案: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从一个生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生物体的线性序列,通常从生产者开始,经过一系列消费者,最终到达顶级消费者。
食物网则是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的复杂网络,反映了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体之间的复杂相互关系。
2. 描述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生态足迹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地区消耗自然资源和产生废物的总和,以地球面积来衡量。
它包括生产食物、纤维和木材,以及吸收二氧化碳所需的土地和水域面积。
生态足迹的重要性在于它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海洋生态系统测试题

海洋生态系统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海洋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生产者是()A 浮游植物B 大型海藻C 红树林D 海草2、下列哪种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A 鲸鱼B 海豚C 鲨鱼D 细菌3、海洋中的“草原”通常指的是()A 珊瑚礁B 海草床C 红树林D 海带林4、以下哪个是海洋生态系统中典型的消费者()A 海星B 海绵C 珊瑚D 水母5、海洋生态系统中,能够分解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的是()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以上都是6、过度捕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A 生物多样性减少B 生态平衡破坏C 渔业资源衰退D 以上都是7、下列哪种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最大()A 排放污水B 填海造陆C 石油泄漏D 垃圾倾倒8、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指的是()A 深海热泉B 浅海珊瑚礁C 大洋环流D 上升流区9、以下哪种海洋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最高()A 河口生态系统B 浅海生态系统C 深海生态系统D 远洋生态系统10、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措施不包括()A 建立海洋保护区B 限制渔业捕捞C 加大海洋开发力度D 减少海洋污染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海洋生态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等不同类型。
2、海洋中的食物链通常以_____为起点。
3、红树林是一种重要的海洋_____生态系统。
4、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通常是_____。
5、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_。
6、石油泄漏会导致海洋生物_____和_____受到损害。
7、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_____、_____等。
8、珊瑚礁的形成与_____和_____密切相关。
9、海水中的营养盐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等。
10、海洋中的固氮作用主要由_____完成。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1、简述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
生物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测试题

生物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非生物部分的是()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阳光、水、空气等2、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 蘑菇B 兔子C 青草D 细菌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A 食物链和食物网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D 阳光、空气、水分等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A 循环往复B 逐级递减C 单向流动D 逐级递增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A 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B 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反复循环C 在不同种群之间的反复循环D 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之间的反复循环6、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 草原生态系统B 农田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城市生态系统7、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A 森林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湿地生态系统D 农田生态系统8、在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分解作用D 蒸腾作用9、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是()A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B 过度放牧C 乱砍滥伐D 退耕还林还草10、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最主要标志是()A 分解者大量减少B 生产者大量减少C 动物大量减少D 食物网简化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______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分为______消费者、______消费者和______消费者。
3、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______,终止于最高级的______。
4、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和______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5、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其______能力越强。
6、森林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的作用。
生物的生态系统知识测试题

生物的生态系统知识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指()A 绿色植物B 肉食动物C 分解者D 微生物2、下列属于消费者的是()A 兔子B 蘑菇C 枯草杆菌D 松树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A 生产者和消费者B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C 食物链和食物网D 全部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A 植物B 动物C 太阳能D 细菌和真菌5、在“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A 增加B 减少C 先减少后增加D 先增加后减少6、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 阳光→草→牛→虎B 草→兔→鹰C 蛇→青蛙→昆虫→草D 蘑菇→松鼠→狐狸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能力是()A 无限的B 不受环境影响的C 有限的D 永不改变的8、被誉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是()A 草原生态系统B 湿地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海洋生态系统9、下列哪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A 农田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 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10、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食肉动物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_____和_____流动的。
3、生物富集常常伴随_____而发生。
4、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_____,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_____。
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
6、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_____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7、森林生态系统在_____、_____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8、湿地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将生态和生理特性十分相似的两种农作物
(甲和乙)按不同比例混种在一起,收集种子并对实验数据
处理后,得到如右图结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作物处在同一个营养级,最可能是竞争关系
B.如果在该条件下农作物甲单独自然生长,甲种群数量始终
小于其环境容纳量
C.当播种比例甲:乙=8:时,引起甲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种内斗争加剧
D.甲、乙两种农作物间作时,两种农作物获得总产量最大值的混种比例约为2:8 2.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完成X1过程的生物都是真核生物
B.X1、X2、X3过程中生物同化作用方式相同
C.Z1、Z2、Z3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CO2中的
碳
D.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 3.某生物小组为了解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对其中动物的胃进行解剖,其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胃中食物的来源)。
已知甲为该生态系统中的
生产者。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若庚获得1kg 能量,则从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甲25kg
②此食物网中有5 条食物链,戊占有3 个不同的营养级
③若某种原因导致已的数量下降,则戊的数量将会上升
④乙与丙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4.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不符合
...上述基本功能的是
A.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转换
B.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主要原因是每一个营养级都有部分能量未被利用
C.任何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除了被下一级同化之外还有其他去向,所以细胞流动是逐级递减的D.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往往是双向的
5. 下表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A→B→C(三者构成一条食物链)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的部分数量关系,已知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50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能被生产者固定。
针对此图有关计算错误的是:(单位:百万千焦)()
生物同化量净生产量呼吸传递给传递给下未被利用
类群(净同化量)消耗分解者一营养级的能量
A ( ) ( ? ) 65.5 3.0 15.0 41.5
B 14.0 5 ( ) 0.5 2 2.5
C 2 ( ) 1.4 微量(不计)无()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125
B.“?”处数值是59.5
C.B呼吸消耗的能量是19
D.能量从B传到C的传递效率为14.3%
6. 下表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相关动物取食情况(相应动物右边格中的√表示动物消化道内含有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植物食植昆虫食虫昆虫蛙食虫鸟鼠蛇鹰食植昆虫√
食虫昆虫√
蛙√√
鼠√
食虫鸟√√
蛇√√√
鹰√√√A.该生态系统共有5条食物链
B.蛙和食虫鸟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
C.鼠的同化量等于用于鼠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D.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表格中的“√”多少有关
7. 就建立一个封闭的水族箱生态系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应尽量增加里面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应把水族箱放在每天都有光照之处,使能量源源输入生态系统中
C.水族箱生物群落起初比较简单,演替必定使其变得越来越复杂
D.这种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低,存在的时间可能很短暂
8.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如下图所示。
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可能依次是植物、植食性昆虫、青蛙
B.①和②、②和③之间存在信息交流,①和③之间则没有
C.如按最高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③通过该营养结构获得的能量大于①所含能量的1/25
D.该图反映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9. 下图是某人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
2
m y )
下列叙述正确的
m y
A.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1.1×103kJ/2
B.由生产者,I、Ⅱ、Ⅲ、Ⅳ构成的捕食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C.I为第一营养级,Ⅱ为第二营养级,两者这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5.6%
D.在生物圈中,除了全部的微生物,一些腐生动物也属于类群Ⅳ
10.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
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
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
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
单位:102千焦/m2.年
GP NP R
①15.91 2.81 13.10
②871.27 369.69 501.58
③0.88 0.34 0.54
④141.20 62.07 79.13
⑤211.85 19.26 192.59
A.根据GP可知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②→⑤→④→①→③
B.该生态系统积累的有机物总量为所有个体的GP-R
C.该生态系统积累的有机物总量为②的GP减去所有生物的R
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
11.小李同学做了一个用以测定光照强度与生态系统稳定关系的实验。
将若干小球藻、水
草及小鱼各一份(完全相同)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盛有河水的玻璃缸内,使之处于气密状态,并对乙缸进行遮光处理。
实验在温度适宜的暗室中进行,从距玻璃缸0.3m 处用不同功率的灯泡分别给予光照1h,期间用仪器记录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单位是g/m3),结果如下表。
15W 20W 25W 30W 35W 40W 45W
甲缸-6 -4 -2 0 +2 +5 +10
乙缸-10 -10 -10 -10 -10 -10 -10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缸和乙缸中都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和分解者
B.实验中乙缸是用来测定该生态系统的呼吸作用耗氧量
C.光照强度至少大于30W时才能维持甲缸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
定状态
D.甲缸在45W时氧气的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
12. 题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
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
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总量与所有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
B.生产者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有机物的量
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13.某兴趣小组对一淡水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了了探究,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回答下列问
题:
(1)该湖泊生态系统的基石是,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
(2)测定处于第四营养级的某种群的种群密度最好用法。
(3)从该湖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6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2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6种光照强度下(以字母表示)24h后,实测获得6对玻璃瓶内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
的原因是。
该瓶中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2为mg/L/24h。
②当某水层光照强度为C时,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为mg/L/24h。
当光照强度为D时即便给予的温度也适宜,再增加光照强度,瓶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也不会增加,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生态因子是。
③若将A光照下的白瓶置于D光照下,瓶中植物细胞中的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的
含量变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