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与沟通)【第九期】亲子沟通从说话开始
亲子沟通的对话

亲子沟通的对话亲子沟通对话父:王老师打电话给我,说你在学校不认真听讲,成绩一直下降。
你怎么回事?子:爸,我现在上高中了,学习压力很大,有很多科目要学,有时候很难集中注意力。
父:我知道高中学习很紧张,但是你要有自制力,不能随便放松。
如果你遇到困难,应该向老师请教,而不是掉以轻心。
子:我会尽量改正的,但是学习永远都不是我的兴趣,我觉得我对其他方面更感兴趣。
父:孩子,我明白学习可能不是你的兴趣,但是它是你未来的基础。
学习并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培养你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你需要找到学习的乐趣,让它变成一种习惯。
子:我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我觉得现在的教育体制过于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与个性发展。
父:你说得对,现在的教育确实有一些问题。
但是我们不能用这个作为借口去敷衍学习。
作为家长和孩子,我们可以一起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现有教育体制的问题。
子:爸,我觉得你应该更多地听取我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地灌输你的观点。
父:对不起,我可能在沟通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你的感受。
作为父亲,我应该给你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你有什么建议,我们可以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子:我认为我们可以尝试一些互动性更高的学习方式,比如小组讨论、实验课等,这样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父:这是一个好建议,我会跟学校老师沟通一下,看看是否有这样的机会,或者我们可以自己寻找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活动。
子:另外,我觉得我们在时间管理上也可以一起改进。
有时候我会感觉压力很大,但是时间却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浪费掉了。
父:是的,时间管理对学习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将重点放在学习上,同时合理安排休息和娱乐。
子:谢谢爸爸,我觉得我们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了。
我也会努力改进自己,为了未来的目标,更加用心学习。
父:孩子,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不要放弃,坚持努力,我会一直支持你。
子:谢谢爸爸,我会加油的。
你的支持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激励与沟通)第九章沟通

第九章沟通一、单项选择题1.沟通是每个企业日常都在进行的活动。
没有好的沟通的企业其运营和发展都会出现问题。
作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你认为有效沟通的方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保持通畅的沟通渠道,让所有的员工随时了解企业的全部情况B.通过口头的方式与下属交流C.对于非正式组织要适当引导,使其在沟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D.对于比较重要的公司的决策要下达指令,以文件的方式让大家了解2.为保持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以促进组织总目标的实现,管理者的协调工作必须围绕总目标进行。
从此意义上讲,实现组织分工与协作的有效工具是()。
A.制定计划 B.加强沟通 C.目标管理 D.明确责任3.保险公司X市分公司为开发一项新业务,从不同部门抽调若干员工组建了一个项目团队,为激励他们高度热情地投身于新工作,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沟通媒介最合适?()。
A.电子邮件B.电话C.面谈D.简报4.有个员工在目前的岗位上工作了很多年,但是最近的工作不是令人很满意。
作为他的领导你感到很困惑。
你认为采取的方式最好是什么?()。
A.与他沟通,共同分析原因,以帮助其改进B.明确告诉他,如果近期内不能扭转,将不得不被解聘C.告诉他自己注意到他最近的表现,明确地表示自己的困惑,让他努力。
D.保持沉默,再留他观察一段时间5.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在有许多组织采用了网上发布信息的方式进行内部沟通。
这种沟通方式发生沟通障碍的最大可能性是在沟通过程的哪一环节?()。
A.编码环节B.信息传递环节C.接收环节D.环式沟通网络6.持久、有形、可以核实是()沟通方式的优点。
A.书面沟通 B.头沟通C.非语言沟通D.电子媒介沟通7.从沟通媒介丰富性角度看,面对面交谈得分最高,它在沟通过程中传递的信息量最大,可以即时反馈。
依次排列下来是()。
A.电子邮件、电话、备忘录和信件、广告和公告及一般文件B.电话、电子邮件、备忘录和信件、广告和公告及一般文件C.电子邮件、备忘录和信件、电话、广告和公告及一般文件D.电话、备忘录和信件、电子邮件、广告和公告及一般文件8.下列有关沟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家庭教育中的亲子沟通技巧

家庭教育中的亲子沟通技巧亲子沟通对于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亲子沟通能够增强亲子间的情感连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然而,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于沟通方式的需求不同,以及家庭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因此,了解亲子沟通技巧,掌握适合不同阶段孩子的沟通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1. 学会倾听在亲子沟通中,倾听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技巧。
当孩子有话想说时,家长应该尽量给予充分的注意力和关注,并且表达出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
在倾听过程中,家长应尽量避免打断、批评或者急于给出建议。
相反,通过积极地眼神接触、鼓励性的微笑、肯定性的回应等方式来表现出对孩子话语内容的认同和重视。
2. 创造和谐氛围为了加强亲子间的关系,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氛围非常重要。
在平日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比如一起参加户外活动、一起运动、观看电影等等。
此外,在处理问题和冲突时,家长也要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智,并且用平和的态度去倾听孩子的意见和反思。
这样能够缓解紧张气氛,增加交流和理解的机会。
3. 使用非暴力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是一种相对温和而有效的沟通方式。
当家长与孩子有分歧或者产生矛盾时,不宜采取威胁、讽刺或者辱骂等消极的方式来进行沟通。
相反,家长应该学会控制情绪并用积极正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例如,使用“我”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并同时给出具体而合理的解决方法。
4.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培养孩子自信地表达自己是亲子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向自己倾诉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并且给予积极鼓励和支持。
当孩子愿意与家长分享自己在学校或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家长应该以开放心态去倾听并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和思考解决方案。
5. 注意身体语言亲子间有效沟通不仅包括口头语言交流,还需要注意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可以传递出丰富信息,并且对于表达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当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家长应尽可能用面部表情、姿势、手势等身体语言来补充口头表达,并且与听众保持眼神接触以增加情感连接。
亲子如何有效沟通的技巧

亲子如何有效沟通的技巧
亲子之间有效沟通对于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亲子有效沟通的技巧:
1.倾听: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认真倾听
他们说话。
表达关心和尊重。
2.表达清晰: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使用复
杂难懂的词汇,确保孩子理解你的意思。
3.尊重感受: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要轻视或忽视他们的情
绪。
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感受是被重视的。
4.建立信任:坦诚、诚实地与孩子沟通,建立互相信任的基础。
如果有误解或矛盾,及时解释并解决。
5.鼓励积极沟通:鼓励孩子分享他们的日常经历、想法和问题。
给予正面的反馈,不断强调你对他们的支持。
6.设定清晰规矩:建立家庭规矩,确保孩子理解规矩的重要性,
并为他们提供一个明确的行为指导。
7.注重身体语言:身体语言同样重要,确保你的姿态、面部表情
和眼神都传递出尊重和理解。
8.面对问题解决:遇到问题时,与孩子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培养
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9.定期交流:定期进行家庭会议或谈话,让孩子知道他们的声音
是被听到的,同时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10.耐心和包容:在沟通过程中保持耐心,理解孩子可能会有困扰
或疑虑。
避免急躁和过度批评。
这些技巧有助于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
每个家庭都是独特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这些技巧。
亲子沟通的技巧与方式

亲子沟通的技巧与方式亲子沟通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交流、理解和沟通的过程。
作为父母,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不仅能够建立亲子之间的信任、加深感情,还能够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价值观和沟通能力。
以下是一些亲子沟通的技巧与方式。
1.倾听:倾听是亲子沟通的基础,通过倾听,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在与孩子交流时,父母要端正态度,放下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全身心地倾听孩子的话语,表现出对孩子的关心和尊重。
2.尊重与理解: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不轻易否定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不以自己的期望和理想来衡量孩子的行为和表现。
理解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通过理解,父母能够更好地与孩子产生共鸣和连接,解决矛盾和问题。
3.言辞温和: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要尽量使用温和的语气和措辞,避免使用过于严厉和冷漠的言辞。
温和的语气和措辞能够减少冲突和争吵的可能性,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父母的意图。
4.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父母可以通过创造一个开放、宽容和尊重的氛围,让孩子感到舒适和安全。
父母要放下自己的姿态和权威,与孩子平等对话,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减少对孩子的干扰和打断。
5.表达情感:父母要教导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同时,父母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6.分享亲身经历:父母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孩子了解自己曾经遇到的困难、挫折和成长的经历。
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的信任和依赖感,还能够帮助他们学会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启示和借鉴。
7.赞赏与鼓励:父母要学会赞赏和鼓励孩子,关注他们的进步和努力。
赞赏和鼓励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心,让他们更加愿意与父母分享和沟通。
8.合理规划时间:父母要合理规划家庭时间和个人时间,保证与孩子的亲子沟通,培养和孩子共处的时间。
家庭时间可以包括共同的休闲活动、夜间团聚,个人时间可以包括与孩子单独相处,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
幼儿园亲子活动中的亲子沟通技巧

幼儿园亲子活动中的亲子沟通技巧亲子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有助于增强亲子间的情感联系,还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家长如何运用亲子沟通技巧,让活动更加有趣、有效。
一、用心倾听,尊重孩子1.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说话,不要打断他们,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
2.用眼神、表情和肢体语言表示关注,让孩子知道你在认真听他们说话。
3.当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二、平等对话,互动交流1.在亲子活动中,家长要放下身段,与孩子平等对话,不要总是以长辈的身份去命令孩子。
2.与孩子进行互动交流,让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共同完成任务。
3.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三、赞美鼓励,激发自信1.在活动中,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给予赞美和鼓励。
2.避免用负面的语言评价孩子,如“你怎么这么慢”,“你做得不好”等,而是用正面的语言激励孩子,如“你可以做得更好”,“再试试看”等。
3.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激发自信心。
四、情感共鸣,共度美好时光1.在亲子活动中,家长要尽量与孩子产生情感共鸣,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与孩子共同完成任务,共同解决问题,让孩子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
3.在活动中,尽量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孩子在愉悦的情绪中度过美好时光。
五、设置合理期望,引导孩子成长1.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期望值。
2.在活动中,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让孩子在克服困难中成长。
六、积极参与,增进亲子关系1.家长要积极参与亲子活动,不要因为工作等原因缺席,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陪伴。
2.在活动中,尽量与孩子保持亲密的接触,增进亲子间的情感联系。
3.通过亲子活动,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为家庭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用心倾听孩子的时候,别忘了偶尔插入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你觉得呢?”或者“你希望怎么做?”这样的问题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意见被重视,同时也能引导他们去思考。
亲子之间的沟通技巧

亲子之间的沟通技巧1.倾听: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当孩子和父母交流时,父母应尽量给予孩子充分的倾听和关注,表现出真诚的兴趣和尊重。
父母可以通过眼神接触、肢体语言和积极的回应来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和理解。
2.表达情感:父母应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既包括积极的感受,也包括负面的情绪。
父母应尽量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情感,而不是直接评判或否认。
3.用简单清晰的语言交流: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要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或复杂的词汇。
如果孩子不理解一些词汇或概念,父母应尝试换一种简单的方式解释。
4.避免指责和批评:在与孩子交流时,父母应尽量避免使用指责和批评的语言,因为这会让孩子感到受伤或封闭。
相反,父母应着重强调孩子的积极之处和进步,用鼓励和赞美的方式来激励孩子。
5.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父母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尽量给予孩子决策的机会。
当孩子感到被重视和被尊重时,他们更容易与父母保持良好的沟通。
6.避免干涉和打断:当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时,父母应尽量避免干涉和打断。
父母可以等待孩子完成自己的发言,然后再表达自己的想法。
7.创造共同互动的机会:父母可以创造一些共同互动的机会,例如一起做家务、参加共同的兴趣爱好或阅读故事。
这样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共同话题和共同体验,有助于更深入地交流。
8.监测自己的表达方式:父母应监测自己的表达方式,避免使用过于严厉、威胁或挑衅的语言。
父母的语气和语态应保持温和,避免让孩子感到威胁。
9.解决冲突的方式:当亲子之间出现冲突时,父母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来进行沟通,避免在冲突激烈时争吵和指责。
双方可以互相倾听对方的观点,寻找共同的解决办法。
10.建立正面的家庭氛围: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需要建立在正面的家庭氛围上。
父母可以通过赞美、鼓励和互相尊重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和积极性,从而促进亲子之间更好的沟通。
总而言之,亲子之间的沟通技巧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
通过倾听、表达情感、简单明了的语言、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避免干涉和打断、创造共同互动机会、监测自己的表达方式、解决冲突的方式、建立正面的家庭氛围等方法,可以增进双方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亲子关系与沟通技巧话术

亲子关系与沟通技巧话术亲子关系是每个家庭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牵扯到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沟通和相互支持。
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问题不容忽视。
为了帮助家长们加强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本文将介绍一些亲子关系的沟通技巧和有效的话术。
一、倾听是关键在与子女进行沟通时,倾听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们有时候需要发泄情绪,或者分享他们的内心世界,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倾听,而不只是静静地等待他们说完。
当我们倾听的时候,可以运用以下话术:1. "你觉得怎么样?" 这个问题可以鼓励孩子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感受很重要。
2. "请告诉我更多的细节。
" 当孩子讲述了一部分经历后,我们可以请他们继续讲下去,这样可以让他们感到我们对他们的兴趣。
3. "我明白你的感受。
" 当孩子表达了他们的情绪后,我们可以肯定他们的感受,并且让他们知道我们理解他们。
二、表达情感除了倾听,我们也需要学会表达我们的情感。
通过表达我们的情感,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的支持和关爱。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表达情感的话术:1. "我爱你。
" 这是最简单却最有力的一句话。
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向孩子表达我们的爱。
2. "我感到骄傲。
" 当孩子在学业、体育或其他方面取得进步时,我们应该及时表达我们的骄傲之情。
3. "你做得很好。
" 不管是孩子们小小的进步还是大大的成就,我们都应该用这句话来表达我们的赞美。
三、让孩子们参与决策给予孩子参与决策的机会,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以下是一些鼓励孩子参与决策的话术:1. "你有什么建议?" 当面临一些家庭决策时,我们可以询问孩子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其中。
2. "我们一起来商量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期】《亲子沟通从说话开始》四月份看到一个消息:“现在的中小学有90%的孩子会觉得跟自己父母交流有问题、有障碍,会觉得情感上的沟通不够”。
听到这个数字确实挺惊人的,难道我们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竟然这么普遍吗?其实,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从小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从每天的交流中开始的。
我们每一天都要跟孩子讲话,进行交流、互通情感、解决问题,但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自己的话不起作用?孩子怎么就是不听话?产生了很多对孩子的否定和抱怨,觉得自己家的孩子总是不懂事,其实,这都与我们跟孩子的语言交流方式有关,与孩子讲话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
与孩子说话,是父母每天都在做的事,看似简单,但真正能将与孩子的对话变为教育的一部分,让父母的话“言之有效”,这其中包含了一些科学的、有效的育儿方法,例如:嘴巴软,行为硬;描述性表扬;重复性回应;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予选择的权力;多说肯定句,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等等,下面我们通过各种具体事例来了解这些方法:一、多说肯定句,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试想一下,“当孩子想买玩具,可是父母已经明确了一定不给他买”的时候,你会怎么样跟孩子说?我女儿叶童6岁的时候,有一天要买一条公主裙,价格不菲,我的想法是不给她买。
叶童哭着说:“我本来以为你是很爱我的!”我说:“妈妈是很爱你的。
”叶童:“可是你都不给我买那个。
”我说:“妈妈爱你和给你买公主裙是两回事。
”叶童:“不对,就是一回事。
”通常排除价格因素以外,我们可能还会不给孩子买一些东西,我建议用的方法是:即使已经明确不会立刻给孩子买,也要先说三句肯定的话。
如,第一句“这个玩具真漂亮!”第二句“宝宝很喜欢这个玩具,妈妈知道了。
”第三句“妈妈知道宝宝真的很想买”。
然后再讲明不买的原因或设定以后买的条件,如“明年宝宝生日的时候再给宝宝买吧”、“宝宝做完某某事或完成某某任务时我们再买吧”,并记得履行自己的承诺。
先说几句肯定的话,然后再说出大人的态度和想法,使孩子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决定。
我们建议对4岁半或5岁之前的孩子进行指导,尽量只说肯定句,不说或者少说否定句。
如,孩子在吃饭时可能把饭弄得到处都是,我们本能的反应第一句话可能就是“别弄得到处都是”、“你别在那里玩”……这些都是否定句。
那么,这时父母应该怎么说呢?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想吃,把饭放到嘴巴里;把菜夹到盘子里;把汤盛碗里……”妈妈说的全都是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说的都是肯定句,都是具体的做法,能帮助孩子迅速完成大人想要的状态。
再例如,当父母心情不太好,很难跟孩子心平气和地讲话时,会用非常简单的一两句话想把孩子打发掉,“我不是已经告诉过你了吗?哪儿有那么多为什么?”这都是我们发泄情绪的方式。
当我们处于这种状态时该怎么办?要想到“应该如何做才不至于伤害到孩子”,没想到好办法之前,起码可以告诉孩子“宝宝,现在妈妈想静一静”、“妈妈想一个人呆着,你可以到哪里去做什么事情,多长时间之后再来找妈妈……”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他,而不是应付或指责孩子。
在说话过程中不用否定句是一种艺术,需要每个人认真思考。
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需要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在跟孩子说每一句话之前要先思考几秒钟才能说,对于父母来说是很高的要求,但通过有意识的练习应该可以做到。
二、不用命令口吻,让孩子在有限的范围内选择有一种情况:可能很多爸爸妈妈会想“孩子不听话,我还好好跟他说,当我是神仙吗?”记得有一次做电台节目时有个爸爸说:“我不打他,我都觉得我很了不起,我的忍耐度很强……我真是佩服自己,当时都没打他。
”其实就是因为家长用尽了方法,无计可施,才只有使出自己认为最狠的一招。
成人往往会认为打孩子是最有效的,因为“打”的方式当时就能制止孩子的“不得当”行为,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有一种方法,就是让孩子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不能用命令的口吻。
不能说“你现在去某某地方,你必须去某某地方,你现在要……”,而是给他一定的范围内的选择,让他有选择权利,但是都是在合理可行的范围内。
比如孩子说:“妈妈,我要出去玩。
”但是已经晚上8点钟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办?记得我们先说肯定句:“哦,宝宝想要出去玩,妈妈知道了。
”然后孩子说:“妈妈,我现在就去玩。
”妈妈:“宝宝明天下午可以去玩”。
如果孩子说:“不行,就要现在出去。
”妈妈应该回答,“妈妈知道你想要出去玩,但现在太晚了,你可以选择明天上午或者下午出去玩……我们“要让孩子做一件事情”或者“阻止孩子做一件事情”时都可以把否定句放后面,先说几句肯定句话,这样孩子情感上更容易接受建议。
这种“有限范围内的选择”也是转移孩子注意力的一种方法。
如果我们长时期、经常性地用否定的态度和方式来回应孩子,而不是想办法、多思考、先接纳孩子的情感再回应,随着时间推移,就会没有办法与孩子相互沟通,逐渐产生代沟。
所以,我们应该明确爸爸妈妈在孩子生活中的角色是什么。
很多父母认为“我就是你爸爸妈妈,他就是我的孩子,还有什么要明确的?”但实际上爸爸妈妈的角色应该是——“孩子心中很温暖的影子”。
也就是说, 孩子走到哪里都知道“在外面受了伤、受了委屈,遇到困难,感觉很痛苦时,回到家里妈妈爸爸永远支持他,永远都会理解他、鼓励他,而且能够在爸妈那里得到帮助……”。
作为爸爸妈妈来说,我们怎么样做才能让孩子感觉是这样的人呢?除了“多说肯定句”、“不用命令的口吻”之外,还有另外一些简单又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与大家分享。
三、嘴巴软,行为硬很多爸爸妈妈管教孩子的方式是“只要我说什么你听就行了”,觉得打骂是最好的管教方式。
有一部新加坡的电影叫《小孩不乖》,很让人感动。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故事中讲了两个家庭。
两个家庭中的孩子都是典型的父母认为不乖的孩子,打架斗殴,惹事生非,学习不好,屡犯校规。
其中有一个孩子的家长是公务员,每天忙于公务;另一个是社会底层家庭的孩子,这两个孩子都感觉家庭对他而言无非是吃饭、睡觉的地方,没有温暖、没有父母的关怀。
后来家长通过孩子网上聊天记录看到孩子的心里话,他们知道原来自己跟孩子的沟通真的是太少了,而且他们的教导就是打、骂、漠不关心。
有一次,爸爸的电脑坏了,第二天到公司没有办法参加跟客户的见面会,非常着急。
而他的孩子是电脑高手,发现爸爸的笔记本坏了之后,就把笔记电脑本修好了。
然后给爸爸送去了,但耽误了上学。
结果爸爸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却是“你为什么不去上学?你又逃学了,又迟到了……”孩子觉得非常委屈,想跟他解释一下,爸爸又说“干脆什么都不要说了,你还是上学要紧”,就把他撵走了。
孩子觉得非常委屈,心想为什么我有优点,但爸爸妈妈从来没有欣赏我的优点,他们只看到我的缺点。
这就是父母们常常不自觉的一种错误——“嘴巴硬,行为软”。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嘴巴软,行为硬”。
就是什么事情都要好好的讲,孩子不好好吃饭,就态度好好地对他说:“现在是吃饭时间,吃饭时间过了,饿了也没饭吃了,宝宝要照顾好自己的肚子。
”吃饭时间过了,孩子真的饿了,家长也不要堵气地对孩子说:“早告诉过你,你看现在饿了吧……”而应该用平和的语气说:“宝宝饿了,爸爸(妈妈)也好伤心、好心疼,但我们家没有饭吃了。
”这时孩子也许会哭闹,哭闹也没什么,而是告诉他:“如果心里难过就哭一哭吧,哭一哭心情就会好些了,记得吃饭的时候吃饱肚子才不会饿到;宝宝,饿了可以多喝点水,早早睡,明天早上好好吃……”不给吃就是不给吃,这就是“嘴巴软,行为硬”。
(四)描述性表扬说到欣赏和表扬,我们也不希望由“从来都看不到孩子的优点、优势”,转到另外一个极端——“我的孩子什么都好,我的孩子没缺点”,表扬时也需要表扬得适当和到位。
有个词叫“描述性表扬”,其含义如:你不能只是跟孩子说“宝贝,你长的真漂亮!”因为“长的漂亮”跟他“努不努力”是没有关系的。
成人只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漂亮,潜意识传给孩子的价值观就是——只要漂亮,不用努力也会得到别人赞扬的。
那么孩子会不会对不漂亮的人产生歧视?如果今后并没有人表扬自己“漂亮”,孩子会不会认为自己没有可以被赞扬的地方呢?所以表扬也要表扬到点子上,“宝宝,我看到你今天的嘴巴红红的、湿湿的,我想一定是宝宝喝了很多水,这样身体很健康,你的嘴巴很漂亮”“宝宝,我看到你今天很有精神,一定是昨天晚上睡得很好,我们睡眠充足,人就显得很有精神、很漂亮”。
如果说“宝宝的衣服很整洁”保持衣服整洁就是宝宝的事情了;但如果说“你的衣服很干净”,衣服干净是爸爸妈妈洗的,跟他也没关系。
所以说“你的衣服很干净”也是没有表扬到点子上,不如这样说:“你今天能够保持衣服很整洁,妈妈觉得你今天做的很好”。
“衣服干净”和“保持衣服整洁”只差几个字,但意义有很大的不同。
以上这些都是描述性表扬,不只是告诉孩子“好”,要记得说清楚“哪里好、哪里被欣赏、被赞扬”,孩子会更加明确以后该怎么做。
这就是爸爸妈妈在与孩子说话时,一定要掌握的——运用描述性表扬。
五、重复性回应很多时候孩子会跟你讲“老师今天没有提问我”、“某某小朋友不跟我玩”、“我不想去幼儿园”等。
其实,作为一个正常的孩子都有能力适应环境和解决这类问题的,父母完全不要因为他说了这句话而做很多无用功,这样反倒把事情弄的更糟。
父母只需要重复性回应:“哦,妈妈知道了,宝宝想要……”,他的话通过你的嘴巴说出来,就会让他真实感受到“妈妈了解我,因为我想说的妈妈都说出来了”。
重复性回应就是——你在情感上支持他、帮助他,可事情还是要他自己做。
爸爸妈妈永远都是这样的角色,因为生活是要孩子自己过的,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孩子的成长,父母今天帮他解决“有人不跟他玩的”烦恼,将来孩子走到社会上,会遇到更多、更复杂的情况,那么谁去解决呢?当然是孩子!所以爸爸妈妈这个“温暖的影子”应该是在心理上的支持和理解。
说到“重复性的回应”,有位朋友对我说“我觉得应该跟孩子有更多、更深的沟通。
前两天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这个朋友的孩子上幼儿园大班,那天我们聚会时孩子瞅了个机会跟她讲:“妈妈,今天我们班在选值日生班长……”反正是一个小官,妈妈说:“哦,我知道了”。
又忙着跟我们说话,不太理孩子,那个孩子特别落寞跑到一边玩去了。
我想是不是可以再跟他多沟通一下,比如你可以再多了解一下值日生班长的职责,问一下孩子真实的想法,有什么样的感觉,多跟他沟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他多聊一聊,他会感觉到你更关心他。
朋友所说到的这个例子,也涉及到亲子时间分配上的问题,如果我们这个时候真的需要跟朋友沟通,可以回家再跟女儿沟通,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哦,妈妈知道了,妈妈现在怎么怎么样,妈妈真的很想听,我们回去再说可以吗?”一句话就交代清楚了,不至于让孩子有受冷落的感觉。
朋友说:“小朋友跟她说完以后,她只说‘哦,我知道了’,感觉小朋友好可怜。
”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我们把话多说一句,可能效果会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