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行为测定课件
合集下载
婴幼儿行为发育与发展量表评定培训PPT课件

白
帘,测试桌面长100㎝, 宽50㎝, 测试者忌穿
大衣。
3.测试时间:平均45’、10%需75’、少数90’
4.量表的情景编码:将量表中的多数条目组成不同
的序列,每一序列以不同的字母进行情景编码,
而每个编码中,各测试条目按从易到难程度排列,
凡是同一编码组的条目可在同一时间内频繁观察
与记分。
5.协调关系: 对儿童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母亲交谈
是一种经典方法,由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 家格塞尔研制,主要依正常行为模式为标 准来鉴定观察到的行为模式,以年龄来表 示,然后与实际年龄相比,算出各能区发 育商数。此表着眼于判断小儿神经系统的 完善和功能的成熟。
测试内容包括适应性行为、大运动、精细 动作、语言和个人-社会性行为五个方面
适于4周-6岁,修订到3岁
新生出生即有声音的定向力,生后3天的新 生儿便表现对母亲声音的偏好,喜欢听愉悦 优美的音乐。
味觉:是新生儿最发达的感觉,新生儿已能 对各种气味做出不同的反应。
同时具有良好的触觉、嗅觉,喜欢接触质地 柔软得物体,而痛觉不敏感。
知觉发生较晚,大约3个月时开始产生物体 整体知觉,生后4-5个月才出现明显的知觉 活动,视觉和运动觉协调同时发展时出现的 手眼协调运动是最明显的表现,3岁儿童才 有上下方位知觉和时间知觉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 用于2月-6岁, 属于筛查量表,包括个人-社会、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大运动4个能区共104项,筛 查结果为正常、可疑、异常
0-6岁发育筛查测试(DST):我国设计,采用 运动、社会适应及智力三个能区的模式共120 项,结果以智力指数(MI)与发育商(DQ) 表示
格塞尔发展量表(GDDS)
记忆发展:记忆是婴儿心理活动在时间上得 以延续的根本保证,是经验积累的重要前提, 没有记忆就没有心理发展,婴幼儿以无意识 记忆为主2岁后出现有意识记忆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ppt课件

(一)新生儿行为的发展历史
• 1982年Amiel-Tison 发表了针对足月 新生儿的神经及适应能力评分( Neurological and Adaptive Capacity Score,NACS)。
(一)新生儿行为的发展历史
• 上述行为神经检查虽能较好地反映新 生儿行为特征, • 但或因测查繁琐,或因结果分析复杂 ,不便于在我国广泛开展。
(八)检查方法及评分标准
• • • • • • • ⑩腘窝角: 小儿 仰卧位,屈曲大腿 使其紧贴到胸腹部 ,然后伸直小腿, 观察大腿与小腿 之间的角度。 评分:0分为>110℃,1分为110 ~90℃。2分为≤90℃。
(八)检查方法及评分标准
• 主动肌张力(11~ 14项)4项: • 11头竖立反应(颈屈、伸肌主动 收缩):检查者双手抓握新生儿上 臂及胸部,两手上缘在新生儿乳腺 水平,拉其从仰卧位到坐位姿势,
(一)新生儿行为的发展历史
• 八十年代,鲍秀兰教授根据 Breazelton 和Amiel-Tison 的方法, 结合自己的经验,创立了新生儿20项 行为神经评定(Neonatal Behavi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 )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一)新生儿行为的发展历史
(八)检查方法及评分标准
• 13牵拉反应:在做手握持基础上 得到有力的抓握时,检查者抬高双 食指约40厘米,则新生儿会屈曲 自己的上肢使其身体完全离开桌面 。
(八)检查方法及评分标准
• 评分:0分为无此反应,1分为只 提起部分身体,2分为提起全部身 体。
(八)检查方法及评分标准
• 14支持反应:检查者用手抓握新 生儿前胸,拇指和其他手指分别在 两个腋下,支持新生儿呈直立姿势 ,观察新生儿下肢和躯干是否主动 收缩以支持躯体的重量并维持几秒 钟。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课件

PPT学习交流
10
安慰
是指哭闹新生儿对外界安慰的反应。 包括:哭闹经安慰不能停止;哭吵停止非 常困难;较容易停止哭闹。
PPT学习交流
11
被动肌张力
• 前臂弹回 • 下肢弹回 • 围巾征 • 腘窝角
PPT学习交流
12
前臂弹回
新生儿上肢呈屈曲姿势时,检查者用 手拉直新生儿的双上肢然后松开使其弹回 到原来的屈曲位。观察弹回的速度。
PPT学习交流
13
下肢弹回
当髋关节呈屈曲位时,新生儿仰卧, 检查者用双手牵拉新生儿双小腿使之尽量 伸展,然后松开,观察弹回的速度。
PPT学习交流
14
围巾征
检查者一手托住新生儿的颈部和头部, 使其保持正中半卧位姿势,将新生儿手拉 向对侧肩部,观察肘关节和中线的关系。
PPT学习交流
15
腘窝角
新生儿平卧,骨盆不能抬起,屈曲呈 胸膝位,固定膝关节在腹部两侧,然后举 起小腿测量腘窝的角度。
1-2’’以上 好,可重复 提起全部身体 支持全部身体 好,可重复 好,安全 好,与吞咽同步
正常 正常 正常
4
行为能力
• 对光习惯形成 • 对声音习惯形成 • 对格格声反应 • 对说话的脸的反应 • 对红球的反应 • 安慰
PPT学习交流
5
对光刺激反应减弱
在睡眠状态下,重复用手电筒照射新 生儿的眼睛,最多12次。观察和记录反应 减弱连续2次的前一次次数。
PPT学习交流
6
对格格声反应减弱
睡眠状态,距其耳10-15cm处。短暂 而响亮地摇格格声盒。最多重复12次,观 察和记录反应减弱连续2次的前一次次数。
PPT学习交流
7
非生物听定向反应
新生儿行为测定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具体方法
3.1.5对红球反应 红球直径约为5cm。将小儿包裹 好,暴露颈部,检查者将小儿头放在中线位, 手持红球,距小儿眼前方约20cm左右,轻轻转 动小球,吸引小儿注视,然后慢慢地沿水平方 向移动小球,从中线位移动到一边,如果眼和 头追随红球到一边将头和红球恢复到中线位, 红球再向另一侧移动。看小儿是否继续追随, 避免和小儿谈话或因你的脸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具体方法
3.3.2手握持 新生儿呈仰卧位,检查者的手指从
小儿手的尺侧伸进其掌心,观察其抓握的情况。 评分:0分为无抓握,1分为抓握弱,2分为非 常容易抓握并能重复。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具体方法
3.3.3牵拉反应 新生儿呈仰卧位,检查者食指从 尺侧伸进其手内,先引出抓握反射。然后检查 者拉住新生儿上臂屈曲,伸直来回1~2次。在 肘部伸直时突然提起小儿离开检查台。一般新 生儿会主动抓住检查者的手指使其身体完全离 开检查台。注意检查者不能因为怕小儿坠落而 用自己的手抓住新生儿的手拉起来,这样无法 检查和评定主动肌张力。0分为无反应,1分为 提起部分身体,2分为提起全部身体。
与测查有关的新生儿行为能力
2.1 视觉 新生儿在觉醒状态时能注视物体, 可移动眼睛和头追随物体移动的方向,这是中 枢神经系统完整性的最好预示因素之一。但新 生儿最优视焦距为19cm。 2.2 听觉 如在新生儿耳旁柔声呼叫或说话, 觉醒状态的新生儿会慢慢转过头和眼睛向发声 的方向,有时已会用眼睛寻找声源。但有时声 音过大频率过高时,新生儿的头反而转离声源 或用哭声表示拒绝这种干扰。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具体方法
共20项。分为5个部分:即行为能力(6项)、被 动肌张力(4项)、主动肌张力(4项)、原始反射 (3项)、一般估价(3项)。每项评分为三个分度, 即0分、1分和2分,满分为4O分,35分以下为 异常。
《新生儿行为测定》课件

案例三:新生儿认知发展的行为测定
详细描述
观察新生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和 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以及是 否能够进行基本的认知活动。
分析新生儿的认知环境,包括是 否提供了丰富的感知刺激和认知 机会。
总结词:通过观察新生儿在认知 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认知发展 水平和潜力。
评估新生儿的认知发展潜力,以 及是否需要提供相应的训练和指 导。
感谢观看
THANKS
适用范围与限制
适用范围
新生儿行为测定适用于出生后一定时间内的婴儿,主要用于评估其感知、运动 、社交和适应性等方面的能力。
限制
由于新生儿行为测定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且评估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 使用时需注意其局限性,并结合其他评估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02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方法
观察法
总结词
直接观察新生儿的行为表现
目的
帮助家长和医护人员了解新生儿的发 育状况,识别是否存在发育迟缓或异 常行为,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
历史与发展
历史
新生儿行为测定起源于20世纪50 年代,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 逐渐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的评估工 具。
发展
随着医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 入,新生儿行为测定的方法和内 容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 临床需求和评估准确性的提高。
《新生儿行为测定 》ppt课件
目 录
•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概述 •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方法 •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应用 •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挑战与展望 • 新生儿行为测定案例分析
01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新生儿行为测定是一项评估新生儿行 为和能力的标准化工具,通过对新生 儿的一系列行为观察和评估,了解其 发育状况和潜在问题。
新生儿体格检查--课件

液体
PPT课件
3
肠旋转不良: 生后数日内常出现 间隔性呕可吐为,奶时汁轻或时胆重汁,呕吐物
PPT课件
1
先天性巨结肠: 生后无胎便或有 顽固性的性便的秘腹,胀临、床呕常吐伴有进行
PPT课件
2
对新生儿时期的呕吐,了解病史、 生产史、是否吸入羊水、喂养史
以及胎便排出情况和其他伴发症 状是非常重要的
PPT课件
PPT课件
1
(3) 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第2周 末基本上消退,早产儿黄疸一般
在第 3周内消退。
PPT课件
2
(4)小儿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 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PPT课件
3
新生儿黄疸如果有以下特点之一, 则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PPT课件
1
1.黄疸出现过早:足月儿在生后 24小时以内,早产儿在48小时
验等可明确诊断)
PPT课件
3
新生儿败血症主要表现先是食欲 低下、精神欠佳、发热、好睡、
黄疸加重、身上有出血点、腹胀 及肝脾肿大等
PPT课件
1
PPT课件
3
一般状态
PPT课件
1
对每个新生儿都必须测量体
重、身长、头围、胸围和腹围,
这可判定新生儿的成熟度和营养 状态
PPT课件
2
皮下脂肪的丰满度,皮肤是 否光滑,有无脱屑及皱褶等,也
有助于判定营养状态
PPT课件
3
新生儿屈肌张力占优势,正 常新生儿肢体处于屈曲状态
PPT课件
1
伸肌张力过强,见于强直性 痉挛
3
临床应该注意新生儿的腹部,观 察有无胃及型应、仔肠细型检、查腹肛部门肿块以
PPT课件
1
PPT课件
3
肠旋转不良: 生后数日内常出现 间隔性呕可吐为,奶时汁轻或时胆重汁,呕吐物
PPT课件
1
先天性巨结肠: 生后无胎便或有 顽固性的性便的秘腹,胀临、床呕常吐伴有进行
PPT课件
2
对新生儿时期的呕吐,了解病史、 生产史、是否吸入羊水、喂养史
以及胎便排出情况和其他伴发症 状是非常重要的
PPT课件
PPT课件
1
(3) 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第2周 末基本上消退,早产儿黄疸一般
在第 3周内消退。
PPT课件
2
(4)小儿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 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PPT课件
3
新生儿黄疸如果有以下特点之一, 则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PPT课件
1
1.黄疸出现过早:足月儿在生后 24小时以内,早产儿在48小时
验等可明确诊断)
PPT课件
3
新生儿败血症主要表现先是食欲 低下、精神欠佳、发热、好睡、
黄疸加重、身上有出血点、腹胀 及肝脾肿大等
PPT课件
1
PPT课件
3
一般状态
PPT课件
1
对每个新生儿都必须测量体
重、身长、头围、胸围和腹围,
这可判定新生儿的成熟度和营养 状态
PPT课件
2
皮下脂肪的丰满度,皮肤是 否光滑,有无脱屑及皱褶等,也
有助于判定营养状态
PPT课件
3
新生儿屈肌张力占优势,正 常新生儿肢体处于屈曲状态
PPT课件
1
伸肌张力过强,见于强直性 痉挛
3
临床应该注意新生儿的腹部,观 察有无胃及型应、仔肠细型检、查腹肛部门肿块以
PPT课件
1
新生儿五项行为ppt课件

感觉的发育
味觉: 新生儿味觉相当灵敏,但对甜食“偏爱”,
4-5月的婴儿对食物的微小改变已很敏感,应 适当添加辅食,以适应多种不同味道的食物。 p 嗅觉:
出生时已发育完善。
感觉的发育
皮肤感觉: 触觉、痛觉、温度觉等,新生儿触觉很灵
敏,其较敏感部位是唇、口周、手掌及足底等 。新生儿已有痛觉但反应迟钝,2月后才逐渐 完善。新生儿温度觉很灵敏。
不可,不要在睡眠前进行。
20天后 注视不同颜色物体移动
妈咪准备:不同颜色玩具若干,大小形状尽量近似。
灵动训练:在宝宝胸部上方60~70厘米处悬挂任一颜色玩具,成人可 将玩具移动、旋转或抖动以引起宝宝注意。当宝宝开始注视时,可记录 下其注视的时间。3~4天后如宝宝不再注视该玩具,即可换另一颜色玩 具。如此依次替换。
的。
小儿出生即有感觉,感觉是小儿探索世界、认 识自我过程的第一步,是以后各种心理活动产 生和发展的基础。
小儿的知觉是在其感觉经验不断丰富的基础上 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感觉的发育
视觉: 新生儿只能看到15-20cm距离的事物,1
个月可凝视光源,2个月起可协调注视物体。 p 听觉:
新生儿出生时耳中有羊水,听力差,3-7日 听觉已相当好,3-4月定性找声源。
1四个月、:语发言出能轻力微喉音;
4个月:伊呀自语; 7个月:发出 da-da,ma-ma声,叫名字时会转头; 10个月:会欢迎、再见; 12个月:有意识叫爸爸、妈妈; 18个月:能说出版个以上单字音; 24个月:能说两句以上儿歌; 36个月:能说 10个字以上的长句子。
五、社交行为
社交行为是反映小儿社会交往和自我料理生 活的能力。 其行为模式也是内在成长因素所决定,有一定的 发展程序:
新生儿行为测定

仪器测定法
总结词
使用生理仪器来监测和记录新生儿的行为和生理反应。
详细描述
仪器测定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新生儿行为测定方法,通过使用生理仪器,如多通道生理记录仪等,监 测和记录新生儿的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以评估其感知、运动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仪器测定法 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但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教育学
教育方案制定
01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行为测定了解新生儿的兴趣、能力和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教育评估
02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行为测定评估教育方案的实施效果,如学
生的学习进度、课堂参与度等,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教育干预
03
对于有行为问题的新生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行为测定评估
其问题程度,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新生儿行为测定
目录
•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定义和目的 •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方法和工具 •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内容 •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应用领域 •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
向
01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定义 和目的
定义
新生儿行为测定是对新生儿行为和活 动进行观察和评估的过程,通常通过 观察和记录新生儿在特定时间段内的 表现来评估其发展状况。
对新生儿进行长期追踪研究,以了解其行为和大脑发育的变化趋势 和影响因素。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预防疾病
定期进行新生儿行为测定可以及时发现宝宝的异常表现,有助于预防某些慢性疾病和神经 发育障碍的发生。
02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方法 和工具
观察法
总结词
通过观察新生儿的行为表现来评估其发展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社会因素和围产损伤所致的智力低下 等伤残,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 前,我国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主要采 用我国儿科专家鲍秀兰教授根据我国实 际情况从美国Brazetlton医师提出新生 儿行为评分法和法国Amiel-Tison的新生 儿神经检查法中筛选出部分项目,并经 全国12城市25个单位协作研究制定了中 国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 法。该测定能全面评定新生儿行为能力。
2.4 新生儿状态有6个:深睡、浅睡、瞌睡、安静 觉醒、活动觉醒和哭。新生儿在不同状态有 不同的行为能力。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与测查有关的新生儿行为能力
2.5 触觉 新生儿对触觉也很敏感,如果你用手 放在哭着的新生儿的腹部或握住他的双手,可 使他平静。这就是新生儿利用触觉得到安慰的 表现。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与测查有关的新生儿行为能力
2.3 和成人相互作用 新生儿已具有和成年人相互 作用的能力。新生儿能追随移动和说着话的 人 脸。新生儿哭是引起成人反应的主要方式, 使其要求得到满足。此外,新生儿的表情注 视,微笑和皱眉也可引起母亲的反应。
2.6 习惯形成 睡眠状态的新生儿均有对连续 光和声反复刺激反应减弱的能力,这说明新生 儿具备了对刺激有反应,短期记忆和区别两种 不同刺激的功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具体方法
共20项。分为5个部分:即行为能力(6项)、被 动肌张力(4项)、主动肌张力(4项)、原始反射 (3项)、一般估价(3项)。每项评分为三个分度, 即0分、1分和2分,满分为4O分,35分以下为 异常。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具体方法
3.1.3对格格声反应的评分方法 0分为头和眼球不 能转向格格声源,1分为眼和头转向声源,但 转动<6O度角,2分为转向格格声≥6O度角。并 记录头转向声源≥6O度角的次数。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具体方法
3.1.3对格格声反应 将小儿头放在中线位,在新 生儿视线外距耳约1O~ 15cm 处连续轻轻摇动 小塑料盒,使发出柔和的格格声,持续摇到小 儿最优反应。可以变更声音的强度和节律性, 以引起小儿以引起小儿的注意,避免反应减弱 和习惯化。持续摇动不超过15~20s,左右交 替刺激共4次。测查时避免其他声音或因看检 查者的脸而分散其注意力,观察新生儿眼和头 转向声源的能力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具体方法
3.1.2 对格格声刺激反应减弱的评分方法 观察和 记录反应减弱甚至消失的连续2次的前一次次 数。0分≥11次,1分为7~1O次,2分≤6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具体方法
3.1 新生儿行为能力 共6项 3.1.1对光刺激反应减弱 也称为对光刺激习惯化。
在睡眠状态下,婴儿对手电光短暂照射产生不 愉快反应,重复光刺激有反应减弱的能力.此 项测验就是检查这种反应减弱的能力。用2节1 号电池手电筒一个,手电光扫射新生儿两眼1s, 观察其反应。第一次反应终止后5s,再重复刺 激,每次照射时间和手电筒距眼的距离相同。 连续2次反应减弱后停止测试,如不减弱,连 续照射最多12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具体方法
3.1.1 对光刺激反应减弱的评分方法 观察和记录 反应减弱甚至消失的连续2次的前一次次数。0 分≥11次,1分为7~1O次,2分≤6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与测查有关的新生儿行为能力
2.1 视觉 新生儿在觉醒状态时能注视物体, 可移动眼睛和头追随物体移动的方向,这是中 枢神经系统完整性的最好预示因素之一。但新 生儿最优视焦距为19cm。
2.2 听觉 如在新生儿耳旁柔声呼叫或说话, 觉醒状态的新生儿会慢慢转过头和眼睛向发声 的方向,有时已会用眼睛寻找声源。但有时声 音过大频率过高时,新生儿的头反而转离声源 或用哭声表示拒绝这种干扰。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具体方法
3.1.2对格格声反应减弱 此项测查新生儿对于扰 乱性听刺激的抑制能力。在安静环境下,小儿 处于睡眠状态,用长方形小红塑料盒,距小儿 约1O~15cm处响亮地垂直摇动格格声盒3次约 1s,小儿可产生惊跳,用力眨眼和呼吸改变等 反应;等反应停止后5s再重复刺激。连续2次 反应减弱时停止测试,连续刺 激最多12次。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具体方法
3.1.5对红球反应 红球直径约为5cm。将小儿包裹 好,暴露颈部,检查者将小儿头放在中线位, 手持红球,距小儿眼前方约20cm左右,轻轻转 动小球,吸引小儿注视,然后慢慢地沿水平方 向移动小球,从中线位移动到一边,如果眼和 头追随红球到一边将头和红球恢复到中线位, 红球再向另一侧移动。看小儿是否继续追随, 避免和小儿谈话或因你的脸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概述
新生儿行为能力的发现和新生儿行为神 经测查的建立和广泛应用是近30余年来 儿科领域的新进展早期良好育儿刺激, 就能最大限度挖掘大脑潜能,开发智
力,促进代偿性康复,对预防心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具体方法
3.1.4对说话人脸的反应 检查者和新生儿面对面, 相距约20cm,用柔和高调的声音说话,从新生 儿的中线位慢慢移向一侧,然后另一侧,移动 时连续发声,观察新生儿的眼和头追随检查者 说话着的脸移动的能力,操作和评分方法同上 一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4 新生儿状态有6个:深睡、浅睡、瞌睡、安静 觉醒、活动觉醒和哭。新生儿在不同状态有 不同的行为能力。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与测查有关的新生儿行为能力
2.5 触觉 新生儿对触觉也很敏感,如果你用手 放在哭着的新生儿的腹部或握住他的双手,可 使他平静。这就是新生儿利用触觉得到安慰的 表现。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与测查有关的新生儿行为能力
2.3 和成人相互作用 新生儿已具有和成年人相互 作用的能力。新生儿能追随移动和说着话的 人 脸。新生儿哭是引起成人反应的主要方式, 使其要求得到满足。此外,新生儿的表情注 视,微笑和皱眉也可引起母亲的反应。
2.6 习惯形成 睡眠状态的新生儿均有对连续 光和声反复刺激反应减弱的能力,这说明新生 儿具备了对刺激有反应,短期记忆和区别两种 不同刺激的功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具体方法
共20项。分为5个部分:即行为能力(6项)、被 动肌张力(4项)、主动肌张力(4项)、原始反射 (3项)、一般估价(3项)。每项评分为三个分度, 即0分、1分和2分,满分为4O分,35分以下为 异常。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具体方法
3.1.3对格格声反应的评分方法 0分为头和眼球不 能转向格格声源,1分为眼和头转向声源,但 转动<6O度角,2分为转向格格声≥6O度角。并 记录头转向声源≥6O度角的次数。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具体方法
3.1.3对格格声反应 将小儿头放在中线位,在新 生儿视线外距耳约1O~ 15cm 处连续轻轻摇动 小塑料盒,使发出柔和的格格声,持续摇到小 儿最优反应。可以变更声音的强度和节律性, 以引起小儿以引起小儿的注意,避免反应减弱 和习惯化。持续摇动不超过15~20s,左右交 替刺激共4次。测查时避免其他声音或因看检 查者的脸而分散其注意力,观察新生儿眼和头 转向声源的能力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具体方法
3.1.2 对格格声刺激反应减弱的评分方法 观察和 记录反应减弱甚至消失的连续2次的前一次次 数。0分≥11次,1分为7~1O次,2分≤6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具体方法
3.1 新生儿行为能力 共6项 3.1.1对光刺激反应减弱 也称为对光刺激习惯化。
在睡眠状态下,婴儿对手电光短暂照射产生不 愉快反应,重复光刺激有反应减弱的能力.此 项测验就是检查这种反应减弱的能力。用2节1 号电池手电筒一个,手电光扫射新生儿两眼1s, 观察其反应。第一次反应终止后5s,再重复刺 激,每次照射时间和手电筒距眼的距离相同。 连续2次反应减弱后停止测试,如不减弱,连 续照射最多12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具体方法
3.1.1 对光刺激反应减弱的评分方法 观察和记录 反应减弱甚至消失的连续2次的前一次次数。0 分≥11次,1分为7~1O次,2分≤6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与测查有关的新生儿行为能力
2.1 视觉 新生儿在觉醒状态时能注视物体, 可移动眼睛和头追随物体移动的方向,这是中 枢神经系统完整性的最好预示因素之一。但新 生儿最优视焦距为19cm。
2.2 听觉 如在新生儿耳旁柔声呼叫或说话, 觉醒状态的新生儿会慢慢转过头和眼睛向发声 的方向,有时已会用眼睛寻找声源。但有时声 音过大频率过高时,新生儿的头反而转离声源 或用哭声表示拒绝这种干扰。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具体方法
3.1.2对格格声反应减弱 此项测查新生儿对于扰 乱性听刺激的抑制能力。在安静环境下,小儿 处于睡眠状态,用长方形小红塑料盒,距小儿 约1O~15cm处响亮地垂直摇动格格声盒3次约 1s,小儿可产生惊跳,用力眨眼和呼吸改变等 反应;等反应停止后5s再重复刺激。连续2次 反应减弱时停止测试,连续刺 激最多12次。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具体方法
3.1.5对红球反应 红球直径约为5cm。将小儿包裹 好,暴露颈部,检查者将小儿头放在中线位, 手持红球,距小儿眼前方约20cm左右,轻轻转 动小球,吸引小儿注视,然后慢慢地沿水平方 向移动小球,从中线位移动到一边,如果眼和 头追随红球到一边将头和红球恢复到中线位, 红球再向另一侧移动。看小儿是否继续追随, 避免和小儿谈话或因你的脸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概述
新生儿行为能力的发现和新生儿行为神 经测查的建立和广泛应用是近30余年来 儿科领域的新进展早期良好育儿刺激, 就能最大限度挖掘大脑潜能,开发智
力,促进代偿性康复,对预防心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具体方法
3.1.4对说话人脸的反应 检查者和新生儿面对面, 相距约20cm,用柔和高调的声音说话,从新生 儿的中线位慢慢移向一侧,然后另一侧,移动 时连续发声,观察新生儿的眼和头追随检查者 说话着的脸移动的能力,操作和评分方法同上 一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