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堆肥桶

厨余堆肥桶
厨余堆肥桶

厨余堆肥桶(可翻转)三层平脚(家庭自制有机肥)

自制有机肥:通过堆肥发酵,将厨余转化为有机肥。

颜色:墨绿(潘通553C)

材质:高抗冲聚丙烯(PP)原米改性

尺寸:45*32*57厘米

重量:约3.1KG

注:本款为三层加盖、平脚,并且可以翻转、倒置取用底层肥料;为有机堆肥爱好者特别设计。

应置天台、露台等通风处,避免异味。可使用EM发酵菌促进发酵并减少异味。

内容:

1.3层箱体一套

配件明细:

A底盘:2个(1个作盖)

B上框:3个

C长板:6片

D短板:6片

E接杆:12支(平脚)

F支脚:4个

G护盖:4个

2.EM菌种一份(200克装),图为参考,以实物为准

3.发酵基质(椰砖)一份,图为参考,实物为不带封塑包装

4.集液管一根

自然堆肥——厨余发酵箱使用说明"

本产品是应用最新专利设计─通气种植箱,加上最新生物农业技术,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配合欧美的家庭及农场的古老传统自然掩埋方式,可快速将废弃的农作物、厨余,加速腐植,成为有机肥。(并可放入红蚯蚓,30~50天后变成最优质的广效性有机肥)

厨余发酵箱特点

1. 通气好,腐质快,品质佳。

2. 上下有盖子,腐植中可方便翻转,箱底盖朝上,方便取用腐熟的有机肥。

3. 可持续使用,放多少就能取多少,厨余持续发酵三个月左右腐化后就能马上使用,让您物超所值,也可再放入红蚯蚓30-50天后,经蚯蚓消化分解成最优质的广效性有机肥。

4. 坚固、实用又便宜,厨余桶不使用时,可以改装二个种植箱或缩成三分之一收藏。

5. 二层或三层箱可容纳每周3-5公斤,一百天的厨余,三个月左右由底层取出腐植土,上层箱可不断的投入厨余循环使用(特别方便,绝无仅有,欧美的家庭、庭院大都用自然堆肥发酵)。

◎厨余发酵箱使用方法

特别提示请放至于庭院、顶楼农场之通风良好的地方。

1. 先把一块椰砖泡水,阴干,第一次先放三至五公分高之份量打底吸水,泥土也可以。

2. 集三至七天份最少半箱的厨余,可先将每一、二天份包紧先放在冰箱或厨余桶内,

集二、三包量有半箱至一箱量才打开塑料袋一起掩埋。

3. 放入后,要用砖块或木头压紧、压实再洒上EM发酵菌种(本产品说使用的微生物菌

群为EM高浓缩菌种,每次使用只需要加入少量,一个矿泉水瓶盖大小),要均匀洒到,以降低异味及吸附水分,同时防止蛆虫产生。

4. 最后用椰土或泥土,将全部厨余掩埋即可,再用砖块压紧、压实、盖紧上盖才能确

实发酵。

5. 如干的杂草、树叶、菜叶及果皮放太多,需在掩埋后加上少量的水,有湿度才会腐

化。

6. 将属于有机质之厨余、叶菜、果皮以及食品等材料,尽量沥干水分,并将体积较大

的材料利用切、剪方式使体积变小,可加速腐化, (用剪过的芽菜头(土较短)只要堆6周左右即可)。

7. 腐植后用在种花种菜时,因肥份高,以加土或其它介质二至三倍以上为佳,插枝或

小苗以四至六倍以上。

8. 经2-3个月的堆积发酵,以外观判别,其结构疏松,呈褐黑色,且无臭味并具泥土香

气,做为堆肥腐熟的依据。

9. 腐植后含本土优良堆肥菌种─(不但加速堆肥良性发酵腐熟,降低异味),使用后可使

有机质加速肥效及促进作物根群发展之功效,并能同时增强作物抗病能力。

◎组装方法

A. 用大的剪刀或起子,分别由四个角落撬开每一个框,底部二个可以不必撬开,等于

装好的下盖及下框,直接到步骤D,放入四只接杆。

B. 箱底如长方盘子在凸的四个角落,分别在下方押入四个脚。

C. 套入箱框三?龅钠渲幸桓觯?(二箱的三个箱框、三箱的四个箱框)。

D. 放入四支接杆在四个角落(需各对准二个槽)。

E. 放入长短侧板各四片的其中各二片(有箭头的符号朝上朝外)。

F. 放入箱框(押入接杆的四个孔,并把四片侧板导入槽内)。

G. 重复步骤D. 至步骤F两次,就完成二层的箱子(箱子可加至三层三次至六层农场用)

H. 附椰砖一块,先用一块泡水,阴干后备用。

J. 发酵箱底部有未开孔的积液口,如需收集发酵液,用刀把积液口上端的凸起物割去一般,并安装上所附的胶管即可。所收集到的发酵液中含有发酵菌群,可以留存日后继续发酵厨余时使用。

?注意事项/如何养殖蚯蚓——广效性蚯蚓肥(特优级有机肥)

1. 堆肥化过程中产生绿色或白色菌丝,以及微酸味都是属正常现象。

2. 骨头类或贝壳类等不易分解材料,请勿放入厨余桶内。

3. 熟食厨余最好先以清水冲洗,滤干水分后再放入厨余桶中。

4. 如厨余没压紧、太松散,或包在塑料袋内太多天而长出蛆虫时,应马上掩埋并特别压紧后,用花土或泥土埋厚一点约2至3公分,蛆虫就会在发酵中消失。

?进阶配备(选购) 特点

1.蚯蚓在土中穿行,形成很多小孔洞,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繁殖,蚯蚓在吞

食腐植质与泥沙,经消化后粗土变细土,并将酸性或碱性土变为中性土,

是最好的土壤改良剂,蚯蚓还可提制除臭剂。

2.蚯蚓粪之肥效比一搬家畜粪肥高,晒干成黑色团粒,无臭无味多孔,有

利于保湿和透气,含有多种酶和微生物。

3.利用蚯蚓肠内菌可帮加速发酵堆肥。

4.不但处理废物还能让蔬果提高产量。

5.每天食量约等于体重,有多重每天就施多少肥,还不断的位您翻松土壤。

6.蚯蚓粪土肥效可均衡释放长达2-3个月,在庭院生长季节,每月施1公

斤在3平方公尺即已足够。

蚯蚓养殖方法

1.厨余酸碱度需中性6-8之间(可在化工原料行买PH试纸测试)。

2.湿度要高,50度最好,用手捏紧才有水珠。

3.蚯蚓只食腐熟后如烂泥状,因为蚯蚓无牙齿。

4.如缺少饲料时可加米糠喂食。

5.红蚯蚓粪便用手揉捏时,会形成粘稠状,再晒干成黑色团粒。

6.蚯蚓生存于摄氏5~35度之环境,摄氏15~22度为最佳,但要避大太阳以及光线

直射。

7.蚯蚓约四个月可成长,每周产1~2个卵囊如青蛙蛋般,经三周即孵化出1至20

条不等。

8.蚯蚓移出时用60烛光照,他就往下跑,把上面的土一层一层移开即可,在最下

层留下一团蚯蚓。

9.木瓜皮及香蕉皮可切碎直接埋入喂食,蚯蚓不喜欢食用辛辣味及柑橘味,家畜

粪便。

蚯蚓养殖箱组立方法

A. 用大的剪刀或起子,分别由四个角落撬开每一个框,最底部有一个密的底盖及最

上面有一个密的上盖,另有1个箱底网孔、1个箱框、4只接杆4个脚。

B. 底盖如长方盘子在凸的四个角落,一个作底盖在下方押入四个脚。

C. 在底盖上方,先放入1个箱底(有网孔),再放入四支接杆在四个角落(需各对准二

个槽)。

D. 再分别放入长短侧板各二片(有箭头的符号朝上朝外)。

E. 再放入箱框(押入接杆的四个孔,并把四片侧板导入槽内)。

F. 最后放入上盖,如同箱底的长方盘子,方便打开放入厨余。

G. 将剩下的四小上盖押入,上方的四个角落的孔内。

使用方法

?将养殖桶底层二公分放满已腐熟土或椰土,用剪过的芽菜头(用土的话发酵时间可缩短),只要堆2周就发热过,同时酸度降低了。可放入蚯蚓饲养,约6周就可腐熟,加2倍以上的土使用。

2、要放入红蚯蚓(后续要有一箱约7至10公分厚的已腐熟有机土(介质)。

?在箱底先放入椰土,木屑3~5公分在放入厨余掩埋如前页使用方法1. 至6. ,或已腐熟的厨余才可直接饲养。

?最上面有米糠时放入一把(可增加蚯蚓养分长的快)。

?放在通风阴暗的地方。

?约2至3天浇湿表面,湿度约50%,雨天或太湿要延长。

?约40天至60天可挖出50%蚯蚓粪土,另放入50%已腐熟厨余(如要放入未腐熟的应留有最少一层的已腐熟的厨余,发酵时蚯蚓可回底层),太多的蚯蚓可放入种植箱或花盆内,帮忙翻土、施肥,这是最好的生态种植。或送朋友。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厨余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一、厨余垃圾好氧堆肥工艺流程 二、工艺方案介绍 1、配料混合阶段:按照堆肥技术要求添加一定的结构性材料及辅料,如甘蔗渣、玉 米秸秆等。混合均匀。 2、原料的发酵堆肥阶段:本项目采用二次发酵堆肥方式,周期一般用20天。一次发 酵是好氧堆肥的中温与高温两个阶段的微生物代过程,具体从发酵开始,经中温、高温然后到达温度开始下降的整个过程,一般需要10—12天,高温阶段持续时间较长。 本项目采用现代条垛式堆肥技术,条垛的高度、宽度及形状随原料特性调整。高度取2—4m,高度取1.5m,长度根据具体场地而定,暂定30m. 本项目拟定强制通风,设有鼓风机、鼓风自动控制系统。 二次发酵指物料经过一次发酵后,还有一部分易分解和大量难分解的有机物存在,需将其送到二次堆肥厂,堆成1—2米高的条堆垛进行二次发酵并腐熟。当温度稳定在40℃左右时即达腐熟。 本方案设有除臭系统。(待定) 3、后处理阶段:腐熟肥料经筛分设备进行选择,符合深加工要求的材料按照要求进行 肥料的深加工,具体程序有:破碎、筛分、造粒、烘干冷却、计量包装等。对不符料深加工要求的料进行填埋处理。 三、主要的设备 秸秆粉碎机一台(粉碎能力:2.5~3.5t/h)、混料机一辆,翻抛机(主体设备),装载机一辆(斗容积0.75m3,N=45kW)、自动卸料运输车一辆、金属温度计(量程100℃,金属杆长度1-1.5m)20只。

注:暂时未列肥料深加工阶段设备。 四、堆肥车间设计 根据本项目的选址(在垃圾填埋厂隔壁),环境要求不高,在满足工艺的基础上选择敞开式(仅有顶棚)车间结构。尺寸36m×30m×4.5m 敞开式车间结构涉及地面硬化、轻钢结构厂房主体、板结构顶棚等。与一般工业厂房设计相同。 1、地基、地面 地基设计在满足一般厂房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敞开式堆肥厂房的特点确定。考虑堆肥堆积的压力、作业机械的压力、影响钢筋混凝土的因素等。地面考虑厨余垃圾 渗滤液体的排水,从每个条垛中轴线起设置5‰坡度,坡向两边。设置排水明沟,具体做法参见图纸。 2、屋顶结构 屋架使用钢结构,屋面采用板结构;跨度6m,横宽考虑中柱。柱、梁将遭到堆肥发酵产生的化学物质的腐蚀,所有钢构件采用防腐处理。屋顶形状采用人字形屋 顶。 3、墙体、隔墙的结构 采用砖混结构,沿堆肥厂四周砌筑1m高隔墙。 五、曝气系统设计 参见条垛式强制通风堆肥曝气系统设计。 六、堆肥具体实施方案 1、堆肥原料的准备 1.1厨余垃圾堆肥来料: 厨余垃圾经过厨余垃圾降解机降解处理2小时(具体时间待试验验证); 厨余垃圾直接堆肥 1.2结构性物质、辅料准备 结构性物质、辅料在满足工艺的前提下原则上就地选择廉价物质,如玉米秸秆(玉米干秸秆在控制恶臭物质排放及渗滤液产生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甘蔗渣、蘑菇渣(透气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总结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大总结 垃圾处理是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餐厨垃圾是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餐厨垃圾在众多种类垃圾中具有独特性,水分含量高、有机物质丰富等等使餐厨垃圾处理成为难题,餐厨垃圾应当统一按固体废物处理方法进行处理。针对各异的应用范围与实际情况实际选择恰当的方法。处理方法归纳后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具体的处理技术包括填埋、焚烧、堆肥、发酵等方式,总之餐厨垃圾处理资源化再利用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1、填埋法 填埋处理是一种简单且普遍的垃圾处理方法。但是会局限垃圾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而且占用大量的土地,污染环境。 2、焚烧法 将餐厨垃圾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进行焚烧处理或建立垃圾焚烧厂,通过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进行发电。 3、堆肥法 依靠着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之下,把餐饮废渣的水分蒸发掉,经干燥后磨碎,把餐饮废渣通过一系列处理工序转变为可供农业生产使用的有机复合肥,防止有害气体的产生。 堆肥化处理主要包括有:好氧堆肥,蚯蚓堆肥。 4、厌氧发酵 厌氧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垃圾生产沼气并将其转化为电能与燃气,对厌氧消化罐中产生的残渣进行二次发酵堆肥处理。国际上常用的有干式、湿式两种工艺。 餐厨垃圾进行厌氧消化可得到沼气、氢气、乙醇或者乳酸等。

工艺流程如下图: 5、生产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指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通过酯交换而生产的柴油,也可称之为再生燃油。地沟油通过酸、碱两步法、分离反应法、完全催化法等工艺制成生物油。 工艺流程如下图: 6、生化处理机 选取自然界生命活力和增殖能力强的高温复合微生物菌种,在生化处理设备里,对食品、餐厨垃圾等有机垃圾进行高温高速发酵,使各种有机物得到降解与转化。 7、饲料化技术 餐厨垃圾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营养成分,转化为饲料具有相当的优势。饲料化可分为生物法与物理法。

自制堆肥桶家庭厨余制有机肥料

精心整理家庭橱余自制有机肥比较方便的有三种方式:厌氧堆肥,有氧堆肥和蚯蚓制 厌氧堆肥桶:在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的台湾,厨余残渣占了垃圾总量约3成左右,以掩埋方式处理,容易造成恶臭,且缩短掩埋场使用寿命;若以焚化方式处理,又因其水量高、热值低的原故,增加了戴奥辛产生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平日便应从厨余的源头减量做起,不要煮过量的饭菜,但若真的有多出来的剩菜剩饭,你又该怎麽处理呢?事实上,这些厨余较好的利用方式便是将之制成有机堆肥,用来栽培花草、植物,改善居家生活环境。底下所介绍的是适合一般家庭的厨余有机肥处理过程: 1.寻找一塑胶桶,底部垫高(或铺上网子)并打洞,制成简易的有机堆肥桶; ???? 2.在桶底铺上6、7公分的土; 3.将果皮、菜渣、骨头、剩饭等厨余,尽可切成3至5公分见方,於沥乾後平铺在 桶子里; 4.在厨余上方铺土并压实,以避免臭味逸出; 5.盖上桶盖并用重物将盖子压紧,隔绝空气(因生化菌类为厌氧性)及蚊蝇,并将生

堆肥桶置於阴暗处; 6.重覆步骤3.4.5.,像三明治的做法一样; 7.桶底的水龙头,平时应关闭。约3~5天後,厨余分解产生水之後,将桶底水龙头打开,排出桶底累积的水,这些水是很好的液体肥料,可加水稀释为20至50倍後浇灌木。而这些液体肥料又因含有大量菌种,是最佳的清道夫,所以也可当成天然「通乐」使用,但请在倒入排水孔或马桶後30分钟才冲水,方能有效分解; 8.约每隔3天,排去桶底累积水一次,避免生虫; 9.最後再於最上层铺一层较厚,约7、8公分的土;???? 10.大约3至6个月後,这些厨余就变成黑褐色的有机肥料了;以1(有机肥料):5(土壤)的比例混合,便可让你心爱的植物变得更加茂盛、美丽。 使用实例

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项目技术设计方案

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项目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3) 1.1基本概况 (3) 1.2项目背景 (3) 1.3物料性质 (3) 第二章工艺方案选择 (5) 2.1常用处理工艺介绍 (5) 2.1.1 生产饲料 (5) 2.1.2 堆肥 (5) 2.1.3 厌氧发酵处理 (5) 2.2工艺比较 (6) 2.3工艺选择 (6) 第三章技术方案 (7) 2.1工程目标 (7) 2.2工艺方案 (7) 2.2.1 系统组成 (7) 2.3.2 工艺流程 (8) 2.3.3 物料平衡 (10) 2.3工艺系统 (11) 2.3.1 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 (11) 2.3.2 厌氧发酵系统 (11) 2.3.3 沼气预处理系统 (12) 2.3.4 热电联产系统 (13) 2.3.5 沼渣稳定化系统 (14) 2.3.6 臭气处理系统 (14) 2.3.7 废水处理系统 (15) 2.4主要工艺参数 (15) 2.5占地面积 (15) 第四章投资估算及经济分析 (16) 4.1投资估算 (16) 第五章结论及建议 (18) 5.1结论 (18) 5.2建议 (18)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 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餐厨垃圾处理项目 项目地点:处理对象:餐厨垃圾 建设规模:200吨/日 主要工艺:餐厨垃圾中温厌氧发酵、沼气发电、沼渣稳定化 主要产品:电力、有机肥、废油 1.2 项目背景 餐饮业比较发达,每天产生大量的餐厨垃圾,目前还没有建成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每天产生的大量餐厨垃圾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 餐厨垃圾表观性状恶劣,高含水及其易腐特性,对城市环境具有较大的影响;此外,由于餐厨垃圾来源的复杂性,存在严重的病毒污染,威胁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长期采用的直接作为动物饲料的处置方式亦不当,易引发多种动物瘟疫,同时存在形成污染食物链的危险,威胁人类健康安全。 鉴于餐厨垃圾的环境和公众健康危险,我国相继有多个城市出台了餐厨垃圾处置管理办法,如《上海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北京市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管理办法》、《广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等已明确规定餐厨垃圾的收运、处理处置,同时禁止使用未经科学处理的餐厨垃圾作为猪饲料。因此,对餐厨垃圾进行资源化、减少化、无害化的处理处置已迫在眉睫。 1.3 物料性质 餐厨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剩菜剩饭等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俗称泔脚、泔水或潲水。以淀粉类、食物纤维类、动物脂肪类等有机物质为主要成分,具有水分、油脂、盐分含量高、易腐烂、易发酵、易发臭等特点。 餐厨垃圾的成分根据各地饮食习惯及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别,本项目

家庭厨余制作阳台种菜有机肥

家庭厨余制作阳台种菜有机肥 自制堆肥桶-家庭厨余制有机肥(厌氧堆肥-小臭,有氧堆肥-无臭,蚯蚓制肥-无臭) 家庭橱余自制有机肥比较方便的有三种方式: 厌氧堆肥, 有氧堆肥和蚯蚓制肥 厌氧堆肥桶: 在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的台湾,厨余残渣占了垃圾总量约3成左右,以掩埋方式处理,容易造成恶臭,且缩短掩埋场使用寿命;若以焚化方式处理,又因其水量高、热值低的原故,增加了戴奥辛产生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平日便应从厨余的源头减量做起,不要煮过量的饭菜,但若真的有多出来的剩菜剩饭,你又该怎麼处理呢?事实上,这些厨余较好的利用方式便是将之制成有机堆肥,用来栽培花草、植物,改善居家生活环境。底下所介绍的是适合一般家庭的厨余有机肥处理过程: 1.寻找一塑胶桶,底部垫高(或铺上网子)并打洞,制成简易的有机堆肥桶; 2.在桶底铺上6、7公分的土; 3.将果皮、菜渣、骨头、剩饭等厨余,尽可切成3至5公分见方,於沥乾后平铺在桶子里; 4.在厨余上方铺土并压实,以避免臭味逸出;

5.盖上桶盖并用重物将盖子压紧,隔绝空气(因生化菌类为厌氧性)及蚊蝇,并将生堆肥桶置於阴暗处; 6.重覆步骤3.4.5.,像叁明治的做法一样; . 桶底的水龙头,平时应关闭。约3~5天后,厨余分解产生水之后,将桶底水龙头打开,排出桶底累积的水,这些水是狠好的液体肥料,可加水稀释为20至50倍后浇灌木。而这些液体肥料又因含有大量菌种,是最佳的清道夫,所以也可当成天然「通乐」使用,但请在倒入排水孔或马桶后30分钟才冲水,方能有效分解; 8.约每隔3天,排去桶底累积水一次,避免生虫; 9.最后再於最上层铺一层较厚,约7、8公分的土;

餐厨垃圾好氧堆肥化处理实验

实验20餐厨垃圾好氧堆肥化处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堆肥化是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本实 验,使得学生了解影响堆肥化的因素。知道如何准备堆肥材料、如何进行堆肥过 程控制和获取相关实验数据,以及如何判断堆肥的稳定化。 二、实验原理 堆肥化是指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通过人为的调节和控制,促进 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堆肥化的产物称为 堆肥,但有时也把堆肥化简单地称作堆肥。 通过堆肥化处理,我们可以将有机物转变成有机肥料或土壤调节剂,实现废 弃物的资源化转化,且这些堆肥的最终产物已经稳定化,对环境不会造成危害。 因此,堆肥化是有机废弃物稳定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实验材料、仪器与要求 1.实验材料 所用堆肥材料取自本校学生食堂的厨房垃圾,包括各种蔬菜、水果的根、茎、 叶、皮、核等,以及少量剩饭、剩菜。此外,还需一些锯末,用于调节含水率和 C/N比。 2.堆肥反应器 直径200 mm,高500 mm,有效工作体积15.7 I,,由一台200 w气泵供气, 带温度和氧传感器,可自动测量堆肥温度、进气和排气中(五浓度,并与数据检测记 录仪和计算机相连,实现温度和Q浓度数据的自动记录分析。 3.测定内容 (1)初始和堆肥结束时,堆肥材料的含水率(MC)、总固体(TS)、挥发性固 体(VS)、碳氮比(C/N);

(2)堆肥过程中,堆肥材料的温度、进气和排气中0。浓度。 4.分析和记录仪器 烘箱、马弗炉、天平、T()C和TN测定仪、数据检测记录仪、计算机、便携式 O:/C()。测定仪。 5.分组安排 4人1组,每班8组。 6.实验时间 由于本实验需要延续较长的时间,并且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进行数据采集 和分析,故把整个实验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实验是垃圾的准备和装料;第二个 实验是过程中和结束时的数据采集、检测和结果分析。 四、实验步骤 1.准备材料 从本校学生食堂收集厨房垃圾,切碎成1~2 cm后,先测定其含水率(MC)、 总固体(TS)、挥发性固体(VS)、碳氮比(C/N);之后,根据测定结果进行材料的 调理,主要调节材料的MC和C/N,通过填加锯末调节含水率(MC)至60%,C/ N比在20~30之间。影响堆肥化过程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主要包括通风供氧量、含水率、温度、有机质含量、颗粒度、碳氮比、碳磷比、pH值等。对厨房垃圾而言,本实验只对MC和C/N进行调节。 2.装料和通气 把经过调理准备好的堆肥材料装入反应器中,盖好上盖,开始启动气泵通 气。通过气体流量计控制通风量在o.2 m3/(min·m{物料)左右,或控制排气 中O。浓度在14%~17%之问。 3.温度和02采集记录 由温度和氧传感器测量堆肥温度、进气和排气中():浓度,由数据检测记录 仪记录数据,设定l h测定1次。 4.翻堆 观察堆肥温度的变化,当堆肥温度由环境温度上升到最高温度(60~ 70℃),之后下降到接近环境温度不再变化时,终止通气,把堆肥材料取出,进 行第一次翻堆,把材料充分翻动、混合后再放回反应器中,盖好上盖,重新肩动

餐厨垃圾处理行业标准规范

我国首部规范餐厨垃圾全过程处理(包括收集、运输、预处理、末端处理)的行业标准《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自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 该《规范》为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厂的设计、建设、运营提供了技术依据,它的实施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和从源头上减少饮食风险,具有重大意义。 2014年在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投资研究取得成功。引进美国和日本的环保理念和技术研发,生产了生活垃圾分类机,餐厨垃圾生化制肥机,低温磁化分解垃圾0排放处理机,餐厨垃圾全自动制肥机,餐厨垃圾全自动制饲料设备,填补了餐厨垃圾再利用领域的空白。大型全自动生活垃圾处理生产线。解决了城市生活垃圾,小区,部队,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美丽农村,养殖厂等困扰了多年的垃圾处理问题,基本上从源头上达到了垃圾治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餐饮垃圾:产生单位不得随意处置 《规范》将“餐厨垃圾”术语定义为:“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的总称。”《规范》将“餐饮垃圾”术语定义为:餐馆、饭店、单位食堂等的饮食剩余物以及后厨的果蔬、肉食、油脂、面点等的加工过程废弃物。而餐饮单位作为此类垃圾的产生者,将承担责无旁贷的义务。《规范》明确规定:“餐饮垃圾的产生者应对产生的餐饮垃圾进行单独存放和收集,餐饮垃圾不得随意倾倒、堆放,不得排入雨水管道、污水排水管道、河道、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中。”此条作为强制性标准在《规范》中加以明确。 这是对餐饮垃圾处理的强制性要求。其目的是加强餐饮垃圾前端收集、防止偷排。没有前端的充分收集作保障,末端处理设施建设就成为摆设,特别是一些试点城市,不要急于盲目建厂,先建立起餐饮垃圾前端收集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居民家中或社区设置的粉碎设备(可将日常生活中弃之的果蔬粉碎,直排下水道)是不是就不可以再使用了呢? 《规范》中明确“餐饮垃圾不得排入雨水管道、污水排水管道”,但并不包括厨余垃圾(居民家庭日常生活中丢弃的果蔬及食物下脚料、剩菜剩饭等易腐有机垃圾),因为餐饮垃圾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直接排入管道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管道的堵塞;而城市居民产生的厨余垃圾因量少,经粉碎后即便是直排,也基本不会对排水管道构成太大影响,所以这一强制性规定只适用于餐饮垃圾,不要产生误解。 餐厨垃圾运输:尽量减少中转 为减少餐厨垃圾长距离运输的环境污染风险,《规范》明确提出:“餐厨垃圾应采用密闭、防腐专用容器盛装,采用密闭式专用收集车进行收集,专用收集车的装载机构应与餐厨垃圾盛装容器相匹配,任何路面条件下不得泄漏和逸洒。餐厨垃圾宜直接从收集点运输至处理厂。”

厨余垃圾沼渣堆肥实验方案(简易)

沼渣堆肥简易实验方案 一、实验目的 1、再利用餐厨垃圾发酵后的沼渣; 2、初步确定适合餐厨垃圾沼渣堆肥的参数。 二、实验原理 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在一定的人工条件下,有控制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其实质是一种发酵过程。根据此原理,利用垃圾中土著微生物具有更好适应堆肥环境的特点,直接堆肥培养来自餐厨垃圾中的微生物,用好氧堆肥的模式使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协助作用增强,达到高效促进垃圾降解稳定的目的。 三、实验原料、辅助器材及要求 1、实验原料:厨余垃圾沼渣x kg 2、实验辅助器材:地磅1台,温度计2支,PH试纸1本,铁铲2把,记录本1本,笔一支 四、实验步骤 1、取沼渣x kg,挑去石块、铁片等微生物无法分解的物体,用铁铲沼渣进行初步切碎; 2、可用锯木屑将沼渣水分调整含水率(MC)至约60%,此种含水量近于以手紧握堆肥材料而水能沿指缝点滴成形,或以木棒插入堆肥材料中,拔出时棒端湿润为宜。水分过低,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水分过高,则堵塞堆料中的空隙,影响通风,导致厌氧发酵。

3、调节PH值为6-9,可用石灰粉调节,pH 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堆肥的效率; 4、堆肥发酵,有顶棚的堆肥场地最理想的。将将调整好的沼渣堆成条垛状底宽2~6 m、高1~3 m,用铁铲轻拍堆体,使其不松塌,再用木棒在堆体上均匀打8~10个洞,在好氧条件下进行堆肥; 5、早、中、晚用温度计对堆体测定温度,并记录数据; 6、根据2步骤测定水分,若水分不够需适当添加同等温度的水; 7、观察堆肥温度的变化,当堆肥温度由环境温度上升到最高温度(55~60℃)时,进行翻堆,用铁铲把沼渣充分翻动; 8、稳定化判定:①无恶臭气味;②颜色达到茶褐色或黑色;③手感松软易碎。证明判定堆肥已达稳定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待定

厨余发酵堆肥桶使用说明

厨余发酵堆肥桶使用说明 厨余发酵堆肥桶使用说明1、什么是EM菌?——EM (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发明的有效微生物群技术及产品,它由光合菌类、乳酸菌类、酵母菌类等三大菌群的多属多种微生物组成。通过发酵工艺将上述好氧及厌氧微生物混合培养,各微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产生有用物质及其分泌物,形成相互生长的基质和原料,通过相互共生、增殖关系形成一个结构稳定、功能广泛的具有多种多样微生物群落的生物菌群。EM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种植)、畜牧(养殖)、水产、环保等领域。在日本,EM 系列产品已应用至工业、建筑、汽车、医疗保健、美容及日常生活各个领域。所有这些功效,皆源于EM所具备的强大抗氧化能力。2、为什么EM菌厨余发酵桶可以解决厌氧菌与好氧菌组合发酵的难题?——在通常情况下,这二种微生物(主要是乳酸杆菌、酵母菌)是不能共存的。现在这个问题被很好解决了。在桶内好氧菌(酵母菌)能快速消耗里面的氧气,并且能耐受很强的酸性环境(pH3.2)。当好氧菌(酵母菌)消耗完氧气以后(这个过程比较短),产生了少量的酒精和乳酸,同时物料的pH值也下降到5.6以下,从而为厌氧菌(厌氧菌(乳酸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随着厌氧菌(乳酸杆菌)的生长代谢,厌氧菌

(乳酸杆菌)的数量不断增加,产生的有机酸也不断增加,物料的pH值持续下降,一些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糖、脂肪等)不断降解,而同时一些有机酸、小肽、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物料的营养价值得到了很大提升。发酵过程产生的热量可以高达65-70度,能够杀死有害菌和虫卵,使得腐植肥更安全。3 、厨余桶的优点在哪 方面?(1)不会滋生蚊蝇,不会传出臭味(2)设计巧妙,操作简单,容量合理,特别适合家庭使用,可以放在任何地方(3)成肥周期短,1周就可以取用液肥,一个制作周期 4-6周,(自然发酵要3-6个月以上)(4)成本低,一个桶可以8-10年以上,利用家里的厨房垃圾制作自己的有机肥, 节省大量的肥料资金,更安全更放心。4、什么东西适合作为发酵物料:——蔬菜水果等一切植物类的有机垃圾,过 期的米面制品,生的未烹饪的肉类、内脏,奶酪,酸奶,蛋类,纸巾。5、什么东西不能用于发酵:——直接是液体类的,如尿液,牛奶,清水,果汁,塑料,其他厚的纸张,烹饪过的含油盐的食物,金属。6、厨余桶的使用方法:(1)在厨余桶滤板上放一张旧报纸,以免碎物落下堵塞出水龙头,也便于清洗。(2)加入收集到的厨余,厨余的湿度60%以不滴水为准,可以一次放满一桶,也可以分次放。以每次放8-10厘米厚的垃圾量来算,需要放入EM发酵菌粉大约30 克(3-4个宽口饮料瓶盖的量),如果是一次放满一桶,需放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方案概论 (2)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方案概论 摘要:介绍了我国的餐厨垃圾处理现状,分析比较了两种主要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餐厨垃圾处理;厌氧产沼气;预处理+全物料厌氧消化+产物资源化利用 1餐厨垃圾处理现状 餐饮垃圾是城市有机垃圾中最重要的一种,包括餐饮行业、企事业单位及学校食堂等产生的食物加工下脚料(厨余)和食用残余(泔脚)。其成分复杂,是油、水、果皮、蔬菜、米面,鱼、肉、骨头以及废餐具、塑料、纸巾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餐饮垃圾特点主要是含水量高,水份占到垃圾总量的80~90%;有机物含量高,油脂高,盐分含量高;易腐烂变质,易发酵,易发臭;易滋长寄生虫、卵及病原微生物和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并且营养丰富、含有一定量的废弃油脂。 目前,国内外餐厨垃圾处理工艺主要有填埋、焚烧、厌氧发酵、好氧堆肥、直接烘干作饲料和微生物处理技术等几种[1]。 因此本文的技术方案论证会根据我国餐厨垃圾的实际情况优先考虑采用技术成熟、效率高、运行可靠的工艺技术流程,坚持技术的先进性、工艺的可行性和尽可能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2处理技术路线分析 2.1主要技术路线 根据国内已建、在建和筹建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技术路线统计分析,处理技术路线可概括为“预处理+资源化处理+产品资源化利用”。其中,“预处理”包括分选、破碎、蒸煮、脱水、油水分离、浆化等。“资源化处理”包括以投加高温菌种获取饲料和肥料原料的处理工艺或利用厌氧技术产生沼气的处理工艺。“产品资源化利用”包括产品的后处理或沼气的资源化利用。 总体分析,目前国内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路线包括两类:

一类是以饲料化、肥料化为处理目标的技术路线; 一类是以厌氧产沼气用于能源循环为处理目标技术路线。 两种技术路线“预处理”系统处理理念基本相同,由于对终端产品的需求不同,后续“资源化处理+产品资源化利用”处理理念和采用的技术路线各异。以下对两种处理技术进行分析。 2.1.1以饲料化、肥料化为处理目标的技术路线 1、技术路线简述 本技术路线的特点是通过添加微生物菌种,高温处理后出料。产品为有机肥和有机饲料。 由于从餐厨垃圾到饲料这条线是最短的,能量、资源损失也最小,所以餐厨垃圾制饲料化是资源化程度最高路径。但目前国家对餐厨垃圾做饲料持保留态度,因为可能存在潜在、不确定性的传播疾病风险。 在国内已经运行以制肥为主工艺餐厨垃圾处理也面临较大问题。一是餐厨垃圾中盐分的积累导致成品中含盐量高,作为肥料可能破坏土壤生态环境;二是成品的销路不理想。 2、工艺特点 (1)优点 ①工艺简单;②资源化程度较高;③产品有农用价值,占地面积小。 (2)缺点 ①对有害有机物及重金属等的污染无法很好解决、无害化不彻底;②成套化单套设备处理能力较小;③运行过程需要外界提供大量热能;产品用作饲料 存在一定风险;④有机肥料质量受餐厨垃圾成分制约很大,销路存在风险。 2.1.2以厌氧产沼气用于能源循环为处理目标技术路线 1、技术路线简述 本技术路线是将餐厨垃圾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能源循环利用:沼气用于燃料,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热源;沼气提纯作为车载天然气;沼气用于热电联产供给系统用电、用热或输送至厂外用户等。 厌氧消化是无氧环境下有机质的自然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最后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影响反应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pH值、厌氧

垃圾堆肥处理方式

垃圾堆肥处理方式 以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主要为煤灰和厨余类有机物,其它固体废弃物较少,比较适宜于堆肥处理。1987年颁布的《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8172—1987)和《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1987)是指导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的技术标准,也是我国最先制订的有关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标准。 自1980年有统计记载以来,堆肥在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中,一直发展缓慢。据建设部综合财务司报告,2003年全国660个建制市中,年垃圾清运量为14857万吨,当时各类生活垃圾处理场(厂)计574座,其中:填埋场457座(占79.6%),堆肥厂70座(占12.2%),焚烧厂47座(占8.2%);总处理能力7545万吨,集中处理率为50.78%,其中:填埋年处理量6404万吨(占85.5%),堆肥年处理量717万吨(占9.6%),焚烧年处理量370万吨(占4.9%)。 由上可知,我国三种主要垃圾处理方式,无论按处理场(厂)的数量,还是处理量的吨位,排行顺序均为:填埋、堆肥、焚烧。堆肥虽然位居第二,但与填埋相比其处理量差距太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由于居民燃料结构的改变,厨房气化率的提高,以及北方地区冬日取

暖集中供热的普及,大大减少了城市居民的直接用煤量。分析这个趋势,当垃圾中的灰渣含量显著降低后,厨房垃圾将成为家庭生活废弃物的最主要成分。无论从环保角度考虑,还是资源循环再利用出发,厨余类有机物处理的最佳方式,就是使其转化为稳定的有机质,让它来源于自然再回归于自然。从这些意义上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堆肥处理,应该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 世上任何事物总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同样由于人们生活水准的提升,使得垃圾中其他固体废弃物也大量增加。比如塑料、纸品、玻璃、铁皮类包装废弃物,以及旧衣、旧鞋等家庭生活废弃品也随之增多,让我们的垃圾成分越趋复杂。以华南地区为例,垃圾的基本成分如下:厨余类50-70%,塑料袋类包装物 10-15%,泥沙等无机物 8-15%,高热值长条物 15-20%,其他 3-5%。北方亦然,大体相当。 由此可见,虽然我国垃圾中厨余量占了绝大多数,有机质含量一般都在50%左右,仍然是堆肥的好原料。但混杂着30%左右的其他固体废弃物,依旧是堆肥处理的一大障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是混合倾倒、混合清运、混合堆放的,对这种混合垃圾不进行有效分类,“垃圾资源化”将是一句空话,无论下游技术多么成熟与先进,都将无用武之地。 由于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全部为混装式垃圾,早已约定俗成,习惯成自然。想要彻底实行城市生活垃圾规范化分类

自制堆肥桶-家庭厨余制有机肥料

家庭橱余自制有机肥比较方便的有三种方式: 厌氧堆肥, 有氧堆肥和蚯蚓制 厌氧堆肥桶:在經濟發達、生活富裕的台灣,廚餘殘渣佔了垃圾總量約3成左右,以掩埋方式處理,容易造成惡臭,且縮短掩埋場使用壽命;若以焚化方式處理,又因其水量高、熱值低的原故,增加了戴奧辛產生的可能性。因此我們平日便應從廚餘的源頭減量做起,不要煮過量的飯菜,但若真的有多出來的剩菜剩飯,你又該怎麼處理呢?事實上,這些廚餘較好的利用方式便是將之製成有機堆肥,用來栽培花草、植物,改善居家生活環境。底下所介紹的是適合一般家庭的廚餘有機肥處理過程: 1.尋找一塑膠桶,底部墊高(或鋪上網子)並打洞,製成簡易的有機堆肥桶; 2.在桶底鋪上6、7公分的土; 3.將果皮、菜渣、骨頭、剩飯等廚餘,盡可切成3至5公分見方,於瀝乾後平鋪在桶子裡; 4.在廚餘上方鋪土並壓實,以避免臭味逸出; 5.蓋上桶蓋並用重物將蓋子壓緊,隔絕空氣(因生化菌類為厭氧性)及蚊蠅,並將生堆肥桶置

於陰暗處; 6.重覆步驟3.4.5.,像三明治的做法一樣; 7. 桶底的水龍頭,平時應關閉。約3~5天後,廚餘分解產生水之後,將桶底水龍頭打開,排出桶底累積的水,這些水是很好的液體肥料,可加水稀釋為20至50倍後澆灌木。而這些液體肥料又因含有大量菌種,是最佳的清道夫,所以也可當成天然「通樂」使用,但請在倒入排水孔或馬桶後30分鐘才沖水,方能有效分解; 8.約每隔3天,排去桶底累積水一次,避免生蟲; 9.最後再於最上層鋪一層較厚,約7、8公分的土; 10.大約3至6個月後,這些廚餘就變成黑褐色的有機肥料了;以1(有機肥料):5(土壤)的比例混合,便可讓你心愛的植物變得更加茂盛、美麗。 使用实例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方案

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 工程设计方案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目录 1概述 (1) 1.1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建设背景 (1) 1.2餐厨废弃物处理工艺论证 (3) 1.2.1高温消毒制饲料技术 (3) 1.2.2微生物处理制农用微生物菌剂/饲料技术 (4) 1.2.3好氧堆肥技术 (5) 1.2.4厌氧消化技术 (5) 1.2.5亚临界水解技术 (6) 1.2.6工艺比选 (7) 2餐厨废弃物处理方案 (10) 2.1处理对象规模 (10) 2.2工艺流程 (10) 2.3工艺环节描述 (11) 3投资匡算 (21)

1概述 1.1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建设背景 餐厨废弃物是指饭店、宾馆及企事业单位食堂等餐饮单位加工、消费食物过程中形成的残羹剩饭、过期食品、下脚料等。餐厨废弃物常规处置方法为填埋和喂养生猪。但餐厨废弃物具有含水率高,且餐厨废弃物含有大量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的特点。常规处理方式如填埋易造成填埋场作业环境差;喂养生猪易造成生猪患病,进而影响人体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餐厨废弃物产生量日渐上升,每年达到5000~6000万吨。由餐厨废弃物处理不当引发的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隐患,已成为各方广泛关注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了餐厨废弃物处理行业的快速发展(表1-1)。2010年,国家发改委启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城市试点工作,并于分别于2011~2015年确定五批、共计100个试点城市。 表1-1 餐厨废弃物相关政策、文件

在政策引导与试点推进下,全国范围内的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大氛围已基本形成。201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50%的设区城市将初步实现餐厨废弃物分类收运处理,

厨余堆肥桶

厨余堆肥桶(可翻转)三层平脚(家庭自制有机肥) 自制有机肥:通过堆肥发酵,将厨余转化为有机肥。 颜色:墨绿(潘通553C) 材质:高抗冲聚丙烯(PP)原米改性 尺寸:45*32*57厘米 重量:约3.1KG 注:本款为三层加盖、平脚,并且可以翻转、倒置取用底层肥料;为有机堆肥爱好者特别设计。 应置天台、露台等通风处,避免异味。可使用EM发酵菌促进发酵并减少异味。 内容: 1.3层箱体一套 配件明细: A底盘:2个(1个作盖) B上框:3个 C长板:6片 D短板:6片 E接杆:12支(平脚) F支脚:4个 G护盖:4个 2.EM菌种一份(200克装),图为参考,以实物为准

3.发酵基质(椰砖)一份,图为参考,实物为不带封塑包装 4.集液管一根 自然堆肥——厨余发酵箱使用说明"

本产品是应用最新专利设计─通气种植箱,加上最新生物农业技术,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配合欧美的家庭及农场的古老传统自然掩埋方式,可快速将废弃的农作物、厨余,加速腐植,成为有机肥。(并可放入红蚯蚓,30~50天后变成最优质的广效性有机肥) 厨余发酵箱特点 1. 通气好,腐质快,品质佳。 2. 上下有盖子,腐植中可方便翻转,箱底盖朝上,方便取用腐熟的有机肥。 3. 可持续使用,放多少就能取多少,厨余持续发酵三个月左右腐化后就能马上使用,让您物超所值,也可再放入红蚯蚓30-50天后,经蚯蚓消化分解成最优质的广效性有机肥。 4. 坚固、实用又便宜,厨余桶不使用时,可以改装二个种植箱或缩成三分之一收藏。 5. 二层或三层箱可容纳每周3-5公斤,一百天的厨余,三个月左右由底层取出腐植土,上层箱可不断的投入厨余循环使用(特别方便,绝无仅有,欧美的家庭、庭院大都用自然堆肥发酵)。 ◎厨余发酵箱使用方法 特别提示请放至于庭院、顶楼农场之通风良好的地方。 1. 先把一块椰砖泡水,阴干,第一次先放三至五公分高之份量打底吸水,泥土也可以。 2. 集三至七天份最少半箱的厨余,可先将每一、二天份包紧先放在冰箱或厨余桶内, 集二、三包量有半箱至一箱量才打开塑料袋一起掩埋。 3. 放入后,要用砖块或木头压紧、压实再洒上EM发酵菌种(本产品说使用的微生物菌 群为EM高浓缩菌种,每次使用只需要加入少量,一个矿泉水瓶盖大小),要均匀洒到,以降低异味及吸附水分,同时防止蛆虫产生。 4. 最后用椰土或泥土,将全部厨余掩埋即可,再用砖块压紧、压实、盖紧上盖才能确 实发酵。 5. 如干的杂草、树叶、菜叶及果皮放太多,需在掩埋后加上少量的水,有湿度才会腐 化。 6. 将属于有机质之厨余、叶菜、果皮以及食品等材料,尽量沥干水分,并将体积较大 的材料利用切、剪方式使体积变小,可加速腐化, (用剪过的芽菜头(土较短)只要堆6周左右即可)。 7. 腐植后用在种花种菜时,因肥份高,以加土或其它介质二至三倍以上为佳,插枝或 小苗以四至六倍以上。

餐厨垃圾堆肥工艺实施方案

餐厨垃圾堆肥工艺实施方案 一、处理目标 餐厨垃圾有机物含量高,营养元素全面,C/N比较低,是微生物的良好营养物质,适用于作堆肥原料。堆肥是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作用使有机固体废物稳定化的过程,从而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使用。据专业机构分析,餐厨垃圾所含成分如下: 化学成分 干物料成分 二、餐厨垃圾成分: 宾馆、饭店和食堂产生的餐厨垃圾主要为剩饭剩菜,其成分有主食所含的淀粉(聚六糖),蔬菜及植物茎叶所含的纤维素、聚戊糖,肉食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水果所含的单糖、果酸及果胶(多糖)等;无机盐中以NaCl 的含量最高,同时还含有少量的钙、镁、钾、铁等元素。 餐厨垃圾特征: (1)产生源固定且较为集中,产生量大; (2)含水率(75%~95%)、油脂含量和NaCl含量较高,处理难度大;

(3)富含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脂肪等有机物,资源回收价值大; 三、餐厨垃圾的污染 与其他垃圾相比,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等)含量少,但腐烂变质速度快,易滋长细菌,特别是高温季节易腐烂变质,导致病原微生物、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迅速大量繁殖。 1)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因餐厨垃圾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和水分,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作用,而发生腐烂变质现象;且废弃放置时间越久,腐败变质现象就越发严重。特别是到了夏季,温度较高,腐烂变质也越快,这时候容易产生大量的渗滤水以及恶臭气体,滋生蚊虫,对环境卫生造成恶劣影响 2)传播疾病。餐厨垃圾的露天存放会招致蚊蝇鼠虫的大量繁殖,其是疾病流传的主要媒介 3)餐厨垃圾中堆放时产生的下渗液进入到污水处理系统,会造成有机物含量的增加,从而加重污水处理厂的负担,增加运行成本。 四.方案设计部分 堆肥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微生物菌种的选择,堆肥物料C/N的调节,水分、温度、氧气与酸碱度的适当控制。厨余垃圾水分含量一般在70%—85%,厨余堆肥系统升温快,堆肥周期短。餐厨垃圾含水率普遍高于厨余垃圾,高达90%,发酵过程中糊状垃圾易将整个堆垛全部空间填死,空气无法进入内部,致使微生物处于厌氧状态,使降解速度减慢,并产生硫化氢等臭气,同时使堆肥温度下降,影响堆肥质量。 堆肥配方的形成就是对C/N和水分的平衡过程,目的是使他们处于合理的范围内。据研究,一般情况下,微生物每消耗25g有机碳,需要吸收1g氮素,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较适宜的C/N为25左右。碳素是堆肥微生物基本的能量来源,氮素用来构建自身体细胞。合理调节堆肥原料中的碳氮比,是加速堆肥腐熟,提高腐殖化系数的有效途径。水分是堆肥制作成功的首要条件。对于绝大多数堆肥

厨余垃圾的处理

厨余垃圾的处理 摘要:本文综述了厨余垃圾的特点及污染状况。介绍了目前厨余垃圾处理的主 要技术,包括无害化处理技术、肥料化处理技术、饲料化处理技术以及能源化处理技术4大类处理方法,并对各类处理技术进行了优缺点比较,为做好厨余垃圾的处理和管理提供借鉴。同时阐述了厨余垃圾在国内外的处理方式和研究状况,分析了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厨余垃圾;处理技术;特点;堆肥 Abstract:Characteristics and pollution conditions of food residue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basic treatments for the residue were also discussed,including fou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such as innocuous treatment,fertilizer treatment,feedstuff treatment and energy processing treatment.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its further disposal and management,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treatment were also compared in this paper.Treatment status of food residue at home and abroad was briefly introduced.Status and developing trends of food residue resource technologies were analyzed. Keywords:food residue;treatment technology;characteristic;composting

厨余垃圾的处理

厨余垃圾的处理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厨余垃圾的特点和危害,以及目前处理厨余垃圾的肥料化处理技术。对其处理技术进行优缺点论述。分析了垃圾资源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市面上有一些小型的厨余垃圾处理器,虽及时处理了垃圾,但是会堵塞下水管道,也会加大水的处理难度。目前,堆肥法是较为绿色健康的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 关键词:厨余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堆肥。 正文: 厨余垃圾的特征:厨余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污染源。一般产生与企事业单位,学校、农贸市场、超市及餐饮服务行业等。厨余垃圾以淀粉类、食物纤维类、动物脂肪类以及蛋白质和无机盐为主。它具有如下特征:(1)含水率高,约为80%。(2)因其有机物含量达到95%,故易腐烂。(3)营养物质多。厨余垃圾富含氮、磷、钾、钙以及各种微量元素。上述特征表明厨余垃圾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但是不及时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必须对厨余垃圾进行加工处理。使之到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厨余垃圾的危害:(1)影响人居环境。厨余垃圾易腐烂,产生异味。影响人类生活。厨余垃圾也会加剧微生物的滋生,垃圾填埋场的产气和渗滤液的析出,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2)影响人类健康。厨余垃圾有机物含量高,易滋生细菌,产生有毒物质,对人类健康造成伤害。 目前,各国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办法主要是填埋、焚烧、堆肥

等。填埋浪费了大量资源,占用土地且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焚烧会产生有毒气体以及二氧化碳,对大气造成污染。堆肥可制的肥料,变废为宝。所以堆肥是目前较好的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 堆肥法需要获得对垃圾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以得到优良的混合有机肥。垃圾的厌氧发酵可获得含甲烷的气体,可作为燃料气使用。垃圾处理的新思路必须把废物看成第二“矿产”,最大限度地从中回收有用成分。 垃圾堆肥化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好氧堆肥和厌氧发酵。好氧发酵过程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将有机物质分解为可溶性物质。从而被微生物吸收。厨余垃圾堆肥的优点是处理方法简单,堆肥产品能广泛用于农业和制作动物饲料。缺点是占地大,周期长,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臭气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堆肥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1)温度。堆肥无害化温度大于55度,有机物最适分解温度为45—55度。大多数微生物适宜的生长温度35—40度。堆肥的目的是促使有机物快速分解及最终达到无害化。所以,在堆肥过程中保持短期的高温有助于杀灭各种有害病菌,故应将温度控制在有机物的最适分解温度范围内。(2)PH值。大多数细菌适宜生长的PH为6.0—7.5,真菌适宜的PH 值为5.5—8.0。(3)C/N。堆肥原料中的C/N是影响堆肥有机物分解的重要因素之一。C/N比位20:1—30:1,被认为是最适合的。C/N比过高,微生物将经历许多无效的生命循环,将多余的有机物转换成二氧化碳。如果C/N值过低,氮会以氨气形式释放,损失氮素。(4)通

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项目技术方案

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处 理项目技术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项目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餐厨垃圾处理项目 项目地点:处理对象:餐厨垃圾 建设规模:200吨/日 主要工艺:餐厨垃圾中温厌氧发酵、沼气发电、沼渣稳定化 主要产品:电力、有机肥、废油 项目背景 餐饮业比较发达,每天产生大量的餐厨垃圾,目前还没有建成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每天产生的大量餐厨垃圾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 餐厨垃圾表观性状恶劣,高含水及其易腐特性,对城市环境具有较大的影响;此外,由于餐厨垃圾来源的复杂性,存在严重的病毒污染,威胁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长期采用的直接作为动物饲料的处置方式亦不当,易引发多种动物瘟疫,同时存在形成污染食物链的危险,威胁人类健康安全。 鉴于餐厨垃圾的环境和公众健康危险,我国相继有多个城市出台了餐厨垃圾处置管理办法,如《上海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北京市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管理办法》、《广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等已明确规定餐厨垃圾的收运、处理处置,同时禁止使用未经科学处理的餐厨垃圾作为猪饲料。因此,对餐厨垃圾进行资源化、减少化、无害化的处理处置已迫在眉睫。

物料性质 餐厨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剩菜剩饭等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俗称泔脚、泔水或潲水。以淀粉类、食物纤维类、动物脂肪类等有机物质为主要成分,具有水分、油脂、盐分含量高、易腐烂、易发酵、易发臭等特点。 餐厨垃圾的成分根据各地饮食习惯及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而有显着差别,本项目暂按下面的常规餐厨垃圾成分进行设计,待后期对当地餐厨进行准确分析后再进行调整。 表1-1餐厨垃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