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防雷装置安全检查标准
防雷装置安全检查标准

防雷装置安全检查标准防雷装置安全是建筑物及其配套设备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对于公共建筑、住宅楼、工厂等各类建筑,都需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
下面,我将介绍一下防雷装置的安全检查标准,以供参考。
1. 外观检查首先,需要对防雷装置进行外观检查。
检查时,应注意判断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坏、松动或腐蚀现象。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检查接地装置是否完好、接触良好,以及设备是否受到外界物体的影响。
2. 功能检查对于防雷装置的功能检查,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来判断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常见的测试包括短路测试、耐久性测试、抗雷电流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通过专业测试仪器和设备进行,确保装置的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防雷装置的接地系统检查接地系统是防雷装置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需要重点检查。
首先,要检查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还需要检查接地装置的可靠性,是否存在接触不良、松动或腐蚀现象。
4. 检查雷电保护装置的连接线路雷电保护装置的连接线路需要保持良好的连接状态,以确保正常工作。
检查时需要注意线路的接触是否良好,是否存在松动、腐蚀等问题。
同时,还需检查线路的绝缘阻抗,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5. 检查避雷针或避雷网的状态避雷针或避雷网是常见的防雷装置,需要进行定期检查。
检查时,应注意观察避雷针或避雷网是否完好,无损坏或松动现象。
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6. 检查避雷接闪器的状态避雷接闪器是防雷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检查。
检查时应观察避雷接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以及是否存在损坏或松动现象。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7. 检查防雷装置的相关标识和使用说明防雷装置上应有相关标识和使用说明,需要检查是否清晰可见。
标识上应包含装置的型号、安装时间、维护人员等信息。
使用说明应明确装置的使用方法及维护要求。
总之,防雷装置的安全检查是保证建筑物及其配套设备安全的重要工作。
通过定期的外观检查、功能检查、接地系统检查、线路检查等,可以确保防雷装置的正常运行,从而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
防雷安全检查规程

防雷安全检查规程本标准是防雷监管标准体系的标准之一。
防雷监管标准体系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和《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等精神,转变防雷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而制定的系列标准。
为规范防雷安全检查工作,制定本标准。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防雷安全检查的基本规定、检查内容、检查程序、防雷安全隐患整改及处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场所,以及雷电风险高且没有防雷标准规范、需要进行特殊论证的大型项目的防雷安全检查,其他项目或者场所可参照执行。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雷电防护装置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防雷装置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筑物上或建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雷电防护装置和内部雷电防护装置组成。
注:改写GB 50057-2010,定义2.0.5。
2.2雷电灾害应急预案lightning disaster emergency preplan针对可能发生的雷电灾害而采取的防雷减灾计划或方案。
注:改写QX/T 245—2014,定义2.1。
2.3雷电灾害风险评估evaluation of lightning disaster risk根据雷电及其灾害特征进行分析,对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程度与危害范围等方面的综合风险计算,为项目选址和功能分区布局、防雷类别(等级)与防雷措施确定等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一种评价方法。
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

验收标准
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规范 要求,固定应牢固,防腐处理应良好,接闪 器与引下线的连接应紧密牢固,无明显损伤 和变形。
等电位连接的验收
验收内容
检查等电位连接的规格、数量、连接方式和固定是否 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同时,应检查等电位连接 是否与接地装置连接牢固,是否存在损伤和变形。
验收标准
电涌保护器的材料、规格和安装位置应符合 规范要求,固定应牢固,防腐处理应良好, 电涌保护器应正常工作,无明显损伤和变形
。
04
防雷装置的维护和管理
定期检查和维护
1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接地电阻、避 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设施。
2
定期清除避雷设施上的污垢和锈迹,保持良好导 电性。
3
对防雷设施进行必要的紧固和焊接,确保连接牢 固可靠。
电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
应按照设计要求确定电涌保护器的安 装位置,并确保其连接线短而直,方 便检测和维护。
03
防雷装置的验收
验收流程和标准
验收流程
防雷装置的验收应按照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包括接地装置、引下线、接闪器、等电位连接和电涌保护 器等部分的验收。
验收标准
防雷装置的验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地方主管部门的要求,确保防雷装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施工人员应熟悉并掌握相关标准和规 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施工前的现场勘查
01
在施工前应对建筑物进行现场勘 查,了解建筑物的结构、材料、 用途等,以便确定合适的防雷设 计方案。
02
勘查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建筑物的 突出部位,如屋顶、烟囱、旗杆 等,这些部位容易受到雷击,需 要特别处理。
施工材料和工具的准备
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

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防雷装置的检测项目、检测要求和方法、检测周期、检测程序和检测数据整理。
本标准适用于防雷装置的检测。
高压电力输配电线路、大中型高压变电所防雷装置的检测及离岸飞行器、离岸船舶的防雷装置的检测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正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部分常规测量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第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年版)—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建筑物防雷第部分通则——:建筑物防雷第部分通则第分部分:指南—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维护和检查—: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第部分通则—: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第部分建筑物的屏蔽,内部等电位连接和接地—:连接至电信网络及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第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过电压和过电流防护原则:用户大楼内电信装置的连接结构和接地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防雷装置,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合。
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主要用以防直击雷的防雷装置。
内部防雷装置除外部防雷装置外,所有其他附加设施均为内部防雷装置,主要用来减小和防护雷电流在需防护空间内所产生的电磁效应。
接闪器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引下线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接)地一种自然的或人工的电气连接,使电路或电气设备连接到大地或代替大地的某种较大的导电体。
注:对汽车、飞机、火箭等较大的移动体,不能与大地进行固定的接地,可把车身、机体代替大地,称为本体地()。
防雷装置安全检查标准

防雷装置安全检查标准
1.0 目的:为了提供安全检查的依据及避免漏检不安全因素,特制订此标准。
2.0 适用范围:公司防雷装置的安全检查。
3.0 检查内容
3.1 防雷技术措施的安全设计与验算。
3.2 防雷装置完好
3.2.1 接闪器避雷针一般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且应镀锌或涂漆。
针长1m以下的,圆钢为Φ12mm,钢管为Φ20mm。
针长1—2m 的,圆钢为Φ16mm,钢管为Φ25mm。
烟囱顶上的针,圆钢为Φ20mm,钢管为Φ40mm。
3.2.2 引下线引下线是指连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体。
3.2.3 接地装置避雷针(带)与引下线的接地装置连接应采用焊接。
整体防雷装置应保证完好的电气通路和连接的可靠性(包括跨接线和过度伸缩缝的处理等)。
3.3 独立避雷针独立避雷针是离开建筑物单独装设的,应当设置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以加强雷电流散流作用和降低对地电压,接地装置与其他接地网、金属物体间距至少不小于3m。
3.4 预防性检测及资料必须进行预防性试验与检查、检测,保持其良好的保护性能。
3.4.1 定期检测试验对接地装置、阀型避雷器等每年应在雷雨季
节前检测,并有专业检测报告和数据。
3.4.2 持续性检测对各种防雷装置应按规范标准要求检查整体和
器件情况,例如:连接点有无裂纹,引下线上有无闪络或烧损痕迹,
腐蚀锈蚀认及与相邻异体的安全距离情况等。
4.0 检查人应根据本标准进行检查,并填写防雷装置安全检查表。
5.0 相关记录
5.1 防雷装置安全检查表。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2部分:煤化工内蒙古自治区标准2020版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煤化工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煤化工防雷装置的检测项目、防雷分类、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检测周期、检测数据整理。
本部分适用于煤化工防雷装置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32937-2016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QX/T 310-2015 煤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 50343-2012、GB/T 21714.2-2015/IEC 62305-2:2010、GB/T 32937-2016、QX/T 310-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等电位连接 equipotential bonding直接用连接导体或通过浪涌保护器将分离的金属部件、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其他电缆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电位差的措施。
[GB 50343-2012,定义2.0.12]3.2电磁屏蔽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穿透的措施。
[GB 50343-2012,定义2.0.15]3.3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 explosive and fir hazardous place凡用于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和易燃固体等物质的场所。
[GB/T 32937-2016,定义3.1]3.4煤化工装置 coal chemical plant以煤为主要原料、经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生产设施。
[QX/T 310-2015,定义3.1]3.5工艺装置区 process installation area生产工艺的设备集中组装所在的区域。
高速公路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高速公路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1. 引言高速公路防雷装置是保障行车安全和维护道路设施的重要设备之一。
为了确保防雷装置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
本文档旨在规范高速公路防雷装置检测的技术要求和流程,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 术语和定义2.1 高速公路防雷装置:用于防止雷电对高速公路设施和行车安全造成损害的系统。
2.2 检测:对高速公路防雷装置进行检查、测试和评估的过程。
3. 检测目标高速公路防雷装置检测的目标是确保防雷装置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可靠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探测装置是否正常运行; - 保护装置是否能有效地抵抗雷击;- 接地电阻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 平衡电位系统是否正常; - 传导连接是否良好。
4. 检测方法和工具4.1 检测方法高速公路防雷装置的检测应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目视检查、物理测量、电气测试和性能评估。
具体的检测方法应根据不同的防雷装置类型和要求进行选择。
4.2 检测工具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需要使用的检测工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 直流电阻测试仪:用于测量接地电阻; - 雷电流测量仪:用于测量雷击过电流; - 高压发生器:用于模拟雷击; - 示波器:用于检测信号波形; - 多功能电流表:用于测量电流和电压; - 现场测试仪器:用于对具体防雷装置进行测试。
5. 检测步骤5.1 准备工作在进行高速公路防雷装置检测之前,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 - 管理人员组织和指导相关人员进行检测; - 获取相关的检测工具和设备; - 准备检测记录表格和文件。
5.2 目视检查首先进行目视检查,对防雷装置进行外观检查,包括支架、避雷针、接地装置等,检查是否存在损坏或锈蚀等情况。
5.3 物理测量物理测量是检测防雷装置的重要环节。
包括对接地电阻、平衡电位系统和传导连接等进行测量,确保其在规定范围内。
5.4 电气测试电气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 对防雷装置的绝缘电阻进行测量; - 观察装置是否正常工作,并记录各项参数。
防雷检测标准

防雷检测标准防雷检测是指对建筑物、设备或者其他物体进行雷电防护装置的安装和性能检测,以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其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因此对于防雷设施的检测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防雷检测标准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首先,防雷检测标准应当包括对防雷设施的安装位置、接地电阻、接闪器、避雷针等各项指标的要求。
安装位置的选择应当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周围环境以及雷电活动的频率和强度,以确保防雷设施的有效性。
接地电阻是衡量接地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其大小直接影响着接地系统的放电能力。
接闪器和避雷针则是防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对雷电的有效防护。
其次,防雷检测标准还应当包括对防雷设施的性能检测方法和标准。
对于不同类型的防雷设施,其性能检测方法和标准也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接地系统的性能检测,可以采用电阻测试、电位测试等方法,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而对于避雷针和接闪器的性能检测,则需要考虑其放电能力、承受雷电冲击的能力等指标。
因此,防雷检测标准应当明确各项防雷设施的性能检测方法和标准,以便检测人员进行准确的检测。
另外,防雷检测标准还应当包括对防雷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要求。
防雷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对于其长期有效性至关重要。
一方面,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可以确保防雷设施的性能处于良好状态,另一方面,及时的维修和更换可以避免因设施老化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因此,防雷检测标准应当明确防雷设施的维护周期、方法和标准,以及对于异常情况的处理要求。
综上所述,防雷检测标准是保障防雷设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
其包括对防雷设施的安装位置、性能检测方法和标准,以及维护和管理要求。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防雷检测,才能确保防雷设施的有效性,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因此,相关从业人员应当充分了解和遵守防雷检测标准,以提高防雷设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3接地装置避雷针(带)与引下线的接地装置连接应采用焊接。整体防雷装置应保证完好的电气通路和连接的可靠性(包括跨接线和过度伸缩缝的处理等)。
3.3独立避雷针独立避雷针是离开建筑物单独装设的,应设置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以加强雷电流散流作用和降低对地电压,接地装置与其他接地网、金属物体间距至少不小于3m。
3.4预防性检测及资料必须进行预防性试验与检查、检测,保持其良好的保护性能。
3.4.1定期检测试验对接地装置、阀型避雷器等每年应在雷雨季节前检测,并有专业检测报告和数据。
3.4.2经常性检测对各种防雷装置应按规范标准要求检查整体和器件情况,例如:连接点有无裂纹,引下线上有无闪络或烧损痕迹,腐蚀锈蚀认及与相邻异体的安全距离情况等。
2020防雷装置安全检查标准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1.0目的:为了提供安全检查的依据及避免漏检不安全因素,特制订此标准。
2.0适用范围:公司防雷装置的安全检查。
3.0检查内容
3.1器避雷针一般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且应镀锌或涂漆。针长1m以下的,圆钢为12mm,钢管为20mm。针长12m的,圆钢为16mm,钢管为25mm。烟囱顶上的针,圆钢为20mm,钢管为40mm。
4.0检查人应根据本标准进行检查,并填写防雷装置安全检查表。
5.0相关记录
5.1防雷装置安全检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