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仲夏夜说课稿

合集下载

《海滨仲夏夜》教案

《海滨仲夏夜》教案

《海滨仲夏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海滨仲夏夜的自然景观特点;(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描述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海滨仲夏夜的感知和表达能力;(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海滨仲夏夜的美丽景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观念;(2)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海滨仲夏夜的自然景观特点;2. 海滨仲夏夜的美丽景色;3. 欣赏和评价海滨仲夏夜的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海滨仲夏夜的自然景观特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观察、描述和讨论海滨仲夏夜的美丽景色。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海滨仲夏夜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 学生准备:观察过海滨仲夏夜的景色,有初步的感知和体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海滨仲夏夜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过海滨仲夏夜的体验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解海滨仲夏夜的自然景观特点;(2)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海滨仲夏夜的美丽景色。

3. 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海滨仲夏夜的欣赏和评价;(2)学生通过讨论,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合作、分享和交流的能力。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描述海滨仲夏夜的景色;(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6. 作业布置:(1)学生绘制一幅海滨仲夏夜的景色画;(2)写一篇关于海滨仲夏夜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表现欲望,以及课堂纪律等方面。

2. 实践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观察、描述和创作能力,以及审美观念和环保意识。

七年级语文:《海滨仲夏夜》教案1

七年级语文:《海滨仲夏夜》教案1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课方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课方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语文教课方案编订: XX文讯教育机构初中语文教课方案文讯教育教课方案《海滨仲夏夜》教课方案1教材简介 :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经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知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课设计资料合用于初中七年级语文科目 , 学习后学生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本内容是依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能够放心改正调整或直接进行教课使用。

教课假想安排一课时。

语言自己不过一种代表观点的符号或外壳,它自己不可以直接组成形象,一定经过读者的联想,在想象中体现形象,文学不像绘画形象那样清楚可见,也不像音乐形象那样直接诉之于听觉,但是文学能够经过语言、文字在每个人的脑筋中再现图画、音韵美。

学习本篇课文能够抓住文学的这个特点,在阅读的基础上再现出作者所描述的一幅幅流动的变化着的画面,使学生领会文学与美术的关系,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及文学鉴赏力,并指引学生学会利用要点词语、贴切的比喻再现光景,正确表述光景特点。

教课内容和步骤一、以初步认识课文内容为目的,让学生默读课文,并经过查检工具书,打扫字词阻碍,同时训练学生灵巧辨析词语意义的能力。

读后检查词语掌握状况。

方式:出示投影幻灯片,也可设计成电脑软件或印成练习片子发给学生。

初中语文教课方案文讯教育教课方案( 一) 绯(f ēi) 红:鲜红绯:红色广阔 (mò) :广大空阔次弟:一个挨一个苍穹 (qi6ng) :天空皎(ji ǎo) 洁: ( 月亮 ) 光明洁白休憩 (q ì) :歇息优美:清静漂亮炙(zh ì)晒:像火同样热闲步:没有目标而安闲地走( 二) 认真领会以下句子中的加点的词,选择一个适合的义项。

1.那照耀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几乎就像一片片焚烧着的火焰,闪耀着,消逝了。

海滨仲夏夜说课六年级上

海滨仲夏夜说课六年级上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八)学生自由朗诵一遍课文,然
检查学生对比方
后找出文中比方句及其本体和喻体。这种修辞格的掌握状
况,同时体会本文的
新 请学生回答:
老师投影出示:见课文82—83页
语言特色,也是本文 的难点,对比方的理 解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九)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课 板书:
1、抓住海滨仲夏夜的特性写景。 2、运用大量恰当的比方。
通过这一训练 使学生学习用普通
1 听录音范读.
话对的、流利、有 感情地朗诵,并在
2 学生有感情地朗诵。
重复朗诵的基础上, 领略自然景物的美。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四)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 规定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和问题速读课文, 自读后解决下面的问题。

“课文共描写了几幅海滨仲夏的画面,每幅重 要描绘了什么景物?”
2、思考归纳法 精心设计问题,
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归纳,提高 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四 说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投影出示练习:
1 通过练习
前 1 阅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列练习. 使学生 的

(1)“镶”字为什么不能改成 “安”或“装”.
旧知识得 以复 习和 巩固.
测 (2)这段文字描写的次序是什么? 2 检查学生
(3)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济南雪景
预习状况,
试 的妙处. 2 给下列字词注音,并解释词义。
为学 生学 习新课作 好准备。
闪烁 绯红 肃穆 广漠 苍穹 休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新 1 投影出示一幅幅美
丽动人的海滨景色的

小学五年级语文《海滨仲夏夜》备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海滨仲夏夜》备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海滨仲夏夜》备课教案《海滨仲夏夜》描绘了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和沙滩上劳动者闲适、欢愉的休憩场面,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海滨仲夏夜》备课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海滨仲夏夜》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工整的书写。

2、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一背,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海滨仲夏夜独特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体会文中比喻句的意思和作用,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

教学难点、重点:从全文来看,重点是体会第一部分描写的自然美,难点是理解文章二、三部分蕴含的生活中的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领略过春天的美丽。

那你想知道夏天的景色如何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仲夏时节海滨景色的文章_________,看了它________,你将被海滨那迷人的景致所陶醉。

板书课题、作者,展示课件。

1、解题:海滨(地点);仲夏(季节);夜(具体时间)。

2、简介作者:峻青,原名孙俊卿。

山东海阳县人。

幼年贫困,曾当过徒工。

抗战爆发,参加革命。

主要作品有短篇集《黎明的河边》、《海燕》、《最后的报告》、《胶东纪事》;散文集《欧行书简》、《秋色赋》。

3、课文介绍:《海滨仲夏夜》一文节选自散文集《秋色赋·海滨仲夏夜》。

作者抓住夕阳落山不久——月到中天这段时间的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描绘了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和劳动者闲适、欢愉的休憩场面,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出示课件。

(要求学生运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霍霍绯红广漠苍穹煞皎洁2、散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3节):写海滨夏夜的美景。

第二段(4~7节):写“我”在夜色中的感受。

第三段(8~12节):写月下沙滩。

《 海滨仲夏夜》教案

《 海滨仲夏夜》教案

《海滨仲夏夜》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海滨仲夏夜》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掌握本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1.2 技能目标能够流畅地朗读和复述文章内容。

能够运用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口语表达。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海滨仲夏夜》是一篇描写海滨夜景的散文,作者通过对海滨仲夏夜的细致观察和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2 课文结构导入:介绍海滨仲夏夜的背景。

详细描绘海滨仲夏夜的景色和气氛。

2.3 教学重点重点词汇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

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和把握。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多次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3.2 情景教学法模拟海滨仲夏夜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3.3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对海滨的认知,激发学生对海滨仲夏夜的兴趣。

4.2 朗读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4.3 解析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讲解和练习。

4.4 情景模拟分组让学生模拟海滨仲夏夜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4.5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抄写重点词汇和短语。

5.2 复述课文内容。

5.3 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夜晚的作文。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上的朗读、讨论和情景模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6.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提高。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带领学生去实地观察夜晚的景色,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实际景色相结合,提高对夜晚的美好感受。

《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 山东光远中学 王新伟 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

《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 山东光远中学 王新伟 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

《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山东光远中学王新伟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海滨仲夏夜》,了解文章背景,掌握相关词汇和语法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海滨仲夏夜》的相关词汇和语法结构,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实践。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海滨仲夏夜》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实践。

3.4 课堂小结:第四章:课后作业4.1 作业内容:根据课堂所学,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以“家乡的仲夏夜”为主题的短文。

4.2 作业要求: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海滨仲夏夜》的相关词汇和语法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2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在写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写作技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内容:对学生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6.2 评价方法: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拓展内容: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家乡、自然风光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7.2 拓展要求:第八章:教学资源8.1 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8.2 资源利用: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图片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九章:教学计划调整9.1 调整原因: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课堂表现等因素,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海滨仲夏夜》教案优秀6篇

《海滨仲夏夜》教案优秀6篇

《海滨仲夏夜》教案优秀6篇《海滨仲夏夜》课文说明篇一一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1.找出描绘霞光动态和色彩变化的语句,把它们摘抄下来。

2.找出三五个比喻句,摘抄下来,并作一点分析。

这一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精读课文和作摘抄的能力。

在精读时,注意理解那些精彩的语句和段落,并能结合上下文作简单的分析。

同时,还要把精彩的内容摘抄下来,作为语言材料积累起来。

二有的同学家住海边,天天能见到大海;有的同学不住在海边,但也去领略过海的壮阔;有的同学既不住在海边,也没有真正见过大海,但从诗中、文章中了解了海,在心目中幻想过海。

课堂说话:把你见过的海、心目中的海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一讲。

这一题是扩展性练习。

内地的学校,老师可提前准备一些有关海的诗文,让学生读一读,启发他们对大海的想象。

《海滨仲夏夜》教学建议一、这是一篇以写景为主,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的散文。

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和作者感情的理解。

二、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抓住海滨夏夜富有特色的景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贴切的比喻加以描绘。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反复体会这一特点,并尽可能地应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

三、学习本文,要让学生明白:写景物的变化,要注意观察点和观察对象之间的关系。

有时观察点没有变,但外界条件起了变化(如夕阳西沉、夜色加深、月亮上升等),观察的对象当然也随着起变化,所以要仔细观察变化的情状,才能把景物微妙的变化具体而又生动地表现出来。

有时观察点改变了,观察对象自然随着变化,如本课“我”在沙滩漫步,那就是边走边看边描写所看到的景象,这时就要仔细观察景物的变换,写出它们的动态。

《海滨仲夏夜》课文说明篇二这篇文章用细腻的笔触,抓住夕阳落山不久到月上中天这段时间内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描绘了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和海滨沙滩上劳动者闲适、欢愉的休憩场面,抒发了作者对海滨夏夜优美景色的赞赏和对人民幸福生活的由衷祝愿。

随着夏夜海滨夕阳落山以后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文章描绘出五幅流动着的变化着的画面。

《海滨仲夏夜》教案

《海滨仲夏夜》教案

《海滨仲夏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海滨仲夏夜》这篇课文,了解夏夜海滨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4.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作者对海滨仲夏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海滨仲夏夜的喜爱和赞美。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2. 学会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海滨仲夏夜》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回顾夏季的景色,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夏季的印象。

b.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海滨仲夏夜吗?请大家谈谈对海滨仲夏夜的了解。

2. 初读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b. 教师检查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并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 精讲细读:a.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描绘海滨仲夏夜的方法和情感。

b. 学生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

4. 朗读感悟:a.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b. 教师选取优秀朗读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

5. 课堂小结: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6. 作业布置:a. 抄写生字词。

b.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夏季景色的作文。

7. 课后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朗读和感悟能力的发展。

3. 评价学生运用生字词和描绘景色表达情感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夏季景色绘画活动,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海滨仲夏夜。

2.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夏季亲子活动,共同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作业,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评价和反馈。

2. 学生互评,相互学习和提高。

3. 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九、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滨仲夏夜》第二课时说课稿
井字中心小学王曦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海滨仲夏夜》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
《海滨仲夏夜》是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

作者抓住夕阳落山不久——夜已经深了这段时间的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描绘了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和劳动者的闲适、欢愉的休憩场面,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文章用语生动传神,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来描绘景物,字里行间都透出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言情的好文章。

2、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写景类文章的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重点语句,领会所写景物的特点及寓情于景的写法。

(3)感受海滨仲夏夜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3、教学重难点:
因为这是一篇很美的写景散文,写到的是离农村孩子生活较远的海滨夏夜景色,所以,为了孩子们能更好的理解和感悟,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在读中领悟所绘景物的特点及寓情于景的写法。

将本课的难点确定为:感受海滨仲夏夜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4、教材处理
本课安排一课时。

强调孩子们课前预习,课上以学生朗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引导、启发,帮助孩子们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这节课我主要以启发式和讨论式方法教学。

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孩子们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让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围绕所提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

2、在朗读中领悟,在朗读中升华。

采用诵读法教学,能让孩子们在反复诵读中体悟文章描景绘物的美。

3、教学中孩子们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尽量让他们自求自得,拥有一份相对独立的读书权。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设计的导语是:孩子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个特别的地方。

你听!(播放声音)知道这是哪吗?(孩子们答:大海,海边,海上)对,你们真用心。

那你们见过大海吗?(出示大海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景色。

(孩子们说)说得真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继续领略峻青的《海滨仲夏夜》的美丽景色。

我的情境创设是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通过声音和图片资料,消除了孩子们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孩子们学习本课的兴趣,也在无形间拉近了孩子们与教师、教材的距离,为这节课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合作探究,整体领悟
用舒缓的语气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滨仲夏夜”的,找出相关语句。

(2)文中描绘了几幅图画?
这个环节是在孩子们通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他们的分组讨论交流,锻炼他们的读说和概括能力,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表格的形式来解决问题,这样更直观具体,孩子们易于理解,也为下面的具体研读做了准备。

3、研读赏析,加深感悟
新课标中倡导孩子们应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新知,那么教师在课堂里就不应该替代了学生的这种主体地位,于是在研读赏析这个环节里,我在多媒体课件里分别出示了这五幅图画,意在创设优美的情境,并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运用齐读、同桌读、男女读、师生合读、个别读的诵读方式,让学生既看到了夏夜海滨美丽的景物,也体会到了海滩上人们休憩说笑的热闹场景,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美,那么,把握景物特点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4、品后讨论,情感升华
综合上面对课文的诵读和理解,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试用一个字概括课文中的景和人们的生活,并说说全文流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我设计这个环节的意图是在孩子们细细品味语句的基础上,来一个总括,使孩子们明白全文其实就是一幅有人有景、景中有情、情寓景中的美好和谐画卷,此情此景下,作者的赞美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5、师生合作,配乐朗诵
以多媒体播放音乐,提示大家带着一种舒缓的轻松的语气再来读课文。

这是我和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舒缓的音乐让人放松,我们都能以一种轻松的姿态来朗读,并再一次领悟了课文中的海滨仲夏夜的美丽景色,是一种情感上的感染和熏陶。

6、 拓展练笔,延伸课外
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写写家乡夏夜的美丽景色,是想让学生在听说读训练的基础上又有了动笔的训练。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设计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28.海滨仲夏夜
景 人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寓情于景
美好和谐 峻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