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药房差错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原 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录
• 引言 •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现状分析 • 差错原因分析 • 防范措施与建议 • 实施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提高调剂质量
分析调剂差错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旨在提高门 诊药房调剂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02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减少调剂差错,降低患者用药风险,确保患者用 药安全有效。
药品摆放不规范、标识不清等问题,容易导致药师在调剂过程中拿 错药品。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药师在工作中容易出现疏忽和差 错。
04
防范措施与建议
提高药师素质与技能
加强药师职业道德教育
01
培养药师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使其充分认识到调剂工作
的重要性。
提高药师业务能力
02
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药师具备扎实的药学知识和调剂技
员工自评与互评
鼓励员工自评和互评,发 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及时改进,提高工作 质量。
持续改进方向与措施
完善管理制度
不断优化门诊药房的管理制度,明确 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减少因
制度不完善导致的差错。
引入先进技术
积极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信息技 术,如智能药柜、电子处方等,提高 门诊药房的信息化水平,减少因人为
建立调剂差错报告制度,鼓励药师主动报告差错, 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防止类似差错的再次发生。
05
实施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实施效果评估方法源自010203
差错率统计
通过定期统计门诊药房调 剂差错发生的次数和频率, 计算差错率,以评估防范 措施的实施效果。
患者满意度调查
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 解患者对门诊药房服务的 评价,从患者角度评估差 错防范措施的效果。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的差错干预及防范对策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的差错干预及防范对策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的差错干预及防范对策一、严格审查处方在门诊药房工作中,处方是药品调剂的重要依据,因此,对处方的审查是防范差错的关键环节。

审查处方应注重以下几点:处方书写规范,字迹清晰,无涂改痕迹。

处方中药物名称、剂型、剂量、给药途径、使用方法等准确无误。

无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

适应症与诊断相符,无超范围用药。

药品用量合理,无过量或不足现象。

特殊情况下如皮试结果过敏者,无再次使用该药物。

处方中有无患者签名确认。

二、仔细核对药物在处方调剂过程中,核对药物是防止差错的重要步骤。

核对药物应注重以下几点:核对药物名称、剂型、剂量、使用方法等是否与处方相符。

核对药物外观质量,如颜色、大小、形状等是否正常。

核对药物有效期是否过期。

核对药物批号是否与记录相符。

核对药物数量是否与处方相符。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与医生联系,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三、规范操作流程门诊药房调剂操作流程的规范对于防止差错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操作流程规范:药品储存:药品应按规范储存,避免光照、潮湿、高温等因素影响药品质量。

药品分装:分装药品时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药品发放:药品发放时应核对患者姓名、药品名称、剂型、剂量等,确保准确无误。

药品使用:使用药品前应再次核对患者姓名、药品名称、剂型、剂量等,确保安全使用。

药品清点:每日应对药品进行清点,确保药品数量准确无误。

记录管理:所有记录应规范管理,方便查询和核对。

环境卫生:门诊药房应保持整洁卫生,避免细菌滋生和交叉感染。

安全防范:门诊药房应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避免火灾、盗窃等安全事故发生。

应急处理:对于突发的药品质量问题或用药错误,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持续改进:门诊药房应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四、提高药学知识提高门诊药房药师的药学知识水平是防范差错的重要保障。

药师应具备以下药学知识:熟悉药品的名称、剂型、剂量、给药途径、使用方法等基本知识。

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的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

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的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

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的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摘要:门诊药房在医院中肩负着调配和发放的重任,是直接为患者及其家属服务的重要窗口,因此,其服务质量不仅关系着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而且还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对此,分析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的产生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范差错的措施,可以起到增强药师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门诊药房;调配差错;产生原因;应对策略1引起药房调配差错的因素1.1医生方面的因素(1)医生询问病情不详细,易导致用药上的错误,如:没有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导致患者用药后出现过敏现象。

(2)医生处方书写错误或不规范,如:剂量、用法、给药途径及次数等指标;为节省时间,医生在写处方时书写潦草不清,在机上药师在调配时,将相似的药品混淆或者核对时不认真,就会出现药品开错、用错,从而出现调配差错的问题。

(3)对于某些药物或者新药了解不全面,如:用法、用量以及配伍禁忌等,往往导致用药盲目,从而引发差错发生。

1.2药师方面的因素(1)工作状态方面:门诊药房相较于其他工作来说,任务繁琐且和工作强度较大,受心理压力和生理健康状态的因素,药师易出现疲惫、急躁、从速的心理,从而影响药品配发质量,出现多发、少发以及漏发等问题。

除了以上原因外,上午十点至十二点是取药高峰期,这个时间段的排队人数较多,也是导致药品差错发生的一大原因。

(2)业务水平方面: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新药层出不穷,其对药师的专业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药师大部分精力都花在繁重琐碎的日常工作中,一方面药师精力不足,专业知识掌握缓慢;一方面,专业技术培训不能适应新变化的需要。

药师在临床用药时,由于缺乏临床诊疗知识,容易出错。

(3)工作作风方面:工作作风主要包括未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和配方制度、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松懈、注意力不集中、侥幸心理、凭印象给药的习惯等,这些都是产生差错的根本原因,如:卡托普利是一种常用的高血压药物,因病情不同,使用剂量不同。

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医院面对患者的重要窗口之一就是门诊药房,承担着药物咨询、药品保管、药品调配以及药品发放等服务,门诊药房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会对医院的形象造成直接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药品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从而让发药差错的发生概率得到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

下面结合当前门诊药房的实际工作情况,为大家讲解发药差错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1.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原因1.1.药师调剂差错在调剂药物的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就是调剂差错,如果患者拿到的药物跟医生开具的药物有差别,就说明出现了调剂差错。

药师个人操作是导致大部分门诊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发生此类差错主要是因为药师有比较大的工作量,平时压力较大。

另外,部分药师存在制度学习与执行不够严格、业务水平有待提升和责任心不强的问题,从而导致发作药品数量,发错患者或药品剂型差错等。

因此,药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责任心,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在工作中保持认真态度,以避免出现发药差错。

1.1.药品自身存在缺陷导致门诊处方用药差错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药品自身缺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1)药品名称相似,比如“安博维”(厄贝沙坦片)与“安博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诺和锐30笔芯与诺和灵30R笔芯,“泰诺林”和“泰诺”;将“泼尼松”和“泼尼松龙”等。

(2)包装相似,如上海信谊生产的盐酸美西律片与盐酸哌唑嗪片,诺华制药的洛汀新(贝那普利片)和代文(缬沙坦胶囊),武汉五景生产的阿昔洛韦滴眼液与利巴韦林滴眼液等。

③药品规格差错。

如复方头孢克洛胶囊两个厂家生产规格不同,安卜(头孢克洛0.25g、溴己新8mg),毕利(头孢克洛0.5g、溴己新16mg);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有5000IU与10000IU两种规格等。

1.1.医师处方差错在药物处方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就是处方差错,比如没有给患者提供处方或是提供了错误的处方。

有这样一则例子,在某医院的一位妇科医生原本要为孕妇开具爱乐维,这是一种复合营养素制剂,但处方却开成了替勃龙片(利维爱),该药主要用来治疗自然绝经和手术绝经所引起的各种症状,并且是孕妇禁用药品,药师及时发现后与医生沟通,才避免了一次重大失误。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
月 中旬 ) : 7 2 7 .
在配 药和发药 的过程 中要对各 个科室使 用抗菌药 的数量 和种 类进行 统计分析 , 要根据情 况适时 和临床 医师联 系 , 以探讨更
好 的用药方法 。并且密切关 注患者 的用药情况 , 争取 给予 患者
[ 2 】 姜红 , 张碧玟. 药剂科在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中的作用 [ J ] . 临床合
要各 科 室共 同合 作 , 而 在这 其 中 , 药 剂科 起着 举 足轻 重 的作
用【 2 ] 。 医院药剂科作为药品管理 、 配药和发药 的重要科室 , 是其 他临床科 室的重要 辅助 , 任何一 个科室都不能脱离于药剂科而 独立存在 。 但是 目前很多医院的药剂科在 强化履行好 自身职责 方面做得 不尽 如人 意 , 如果 药剂科工作人员不关心临床 医师处
进行分析 , 得 出加强药剂科 的管 理 , 能够有效促进 临床抗菌 药 物 的合理应用 , 减 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提高 医生 的业务水平 , 以 及 降低 医院感染发生率 的结论 , 我们希望 , 这项 研究对 于我院 和其他兄弟医院加强药剂科 的管理 , 促进 临床抗 菌药物的合理 应用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 更好 地促进 医院发展。
1 临 床 资 料
物的使用以及 每份处方药 品平均金额 均较 之前 均有显著改善 ,
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O . 0 5 ) 。表 明加强药剂科的管理不但 能
2 0 1 1 年 1月一2 0 1 2年 1 2月我院门诊药房出现药品调配 、
发放差错 4 6例 , 其中药品品种差错 l 4例 , 占3 0 . 6 %; 数 量差错 5例 , 占1 0 . 8 %; 剂型 、 剂量差错 7 例, 占1 5 . 2 %; 用法差错 5例 , 占1 0 . 8 %;错发患 者 1 例 ,占 2 . 2 %;发 出过 期药 品 2例 , 占 4 . 3 %; 医生处方 差错 8例 , 占1 7 . 4 %; 药 品外包 装相似 而发 错

我院门诊药房药品盘点误差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我院门诊药房药品盘点误差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我院门诊药房药品盘点误差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药品盘点工作既是药品管理的重点,也是经济管理的重点。

提高账物相符率是各个医院药品管理工作的目标。

我院是一所三级乙等医院,常备药品1300余种。

门诊药房特点是没有固定的服务对象,药品种类繁多、药品收发环节多、取药患者流动性大等。

因此盘点难度远大于其它药房。

如何降低盤点误差率,是药品盘点工作的关键。

1原因分析1.1药师因素主要包括:①盘点前准备不充分。

如借药没有归还,患者忘记取药,药品破损、报损、退库品种未能及时电脑出库,已发出药品尚未进行电脑发药等;②药品摆放位置不规范,一些药品存放几个货位,易造成漏盘错盘;③调配错误。

药师调配时出现错发、多发、少发、漏发等;④药品出入库及请领时记账错误。

如药品出账时包装量计算错误、药品名称混淆造成两种药品账物不符;⑤手工处方收费错误;⑥退换药造成药品误差。

如注射室出现某些药品多,而一些药品少的现象,用多出的药品换取少的药品,药房人员保证药品正常使用又不亏损的前提下,同意退换,故出现盈亏;⑦盘点进行时有单据发生,我院急诊药房和门诊药房没有分开,在盘点的同时进行急诊发药等出入库操作,会出现账物不符而导致虚盈现象的产生;⑧在输入盘点表时也会因为操作错误而导致账物不符。

药品的盘点先经过手工清点,然后再将药品信息输入系统中。

若输入错误必然也会导致账物不符;⑨药品拆零处理。

为提高盘点效率,我院多数对拆零药品不计入盘点。

1.2电脑系统因素电脑管理药品账务存在以下漏洞:①系统退药后未增加库存,造成账物不符,或药品分装时价格产生变化,造成药品入库调价盈亏;②盘点表出现漏药情况;1.3管理方面因素账物不符是药品管理的一个难题,药品盘点结果可体现药房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主要有:①药品流通环节把关不严格。

如近期药品或积压药品退库后不及时出账,科室间调拨药品不填写清单又未及时出库,导致账物不符;②药库每周发药没有做到实物同步,时常因忘记造成帐物不符;③缺乏严格考核标准及奖惩机制。

基层医院门诊药房差错原因分析及相应对策

基层医院门诊药房差错原因分析及相应对策

基层医院门诊药房差错原因分析及相应对策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医疗服务需求增长迅速,医疗行业也随之发展壮大。

然而,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药房错误却频频发生,尤其是在基层医院门诊中,药房错误更是常有发生。

药房错误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和安全,也会直接影响药品流转和品牌信誉。

因此,在基层医院门诊中,建立健全的药房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提高诊疗水平和药品管理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一、基层医院门诊药房差错原因分析药房错误是指医疗工作人员在药物配药、发药、记录等环节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发放错误或配药错误。

药房错误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风险:药房错误造成患者或家属的投诉,引起医疗纠纷,导致相关单位需要进行赔偿。

2. 法律风险:在药房错误被认定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况下,开发药房人员和医院均会受到法律的责任。

3. 伦理风险:药房错误会导致患者们对医疗行业和医疗工作人员产生怀疑、不信任,直接影响医疗行业的公信力。

目前,基层医院药房错误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品标签贴错或未贴标签。

药房在收到药物后,应仔细核对药品的标签,包括药品名字、规格、生产批号和有效期等信息。

如果工作人员在核对时疏忽或心态急躁,就可能发生标签未贴、贴错或漏贴等错误。

2. 人为失误,如交替配错或者漏配药。

药房配药环节繁琐、工作强度大,且多数基层医院门诊药房仍以人工配药为主,因此,如管理不当或工作疏忽,就会发生交替配错或漏配药的情况。

3. 用药计算有误。

药房在发药过程中一般是用手工计算或者电子计算药品的总量。

如果计算有误,就会发生多配或少配药物的状况。

4. 缺乏药品知识。

药剂师对于药品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等方面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并且掌握药品的副作用、禁忌、药物相互作用等信息,从而能够更好地配合临床医生使用药品。

药品知识缺乏严重的药师,可能会误读药单或错误理解临床医生的药品处方,从而落到错误的配药结论上。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及干预措施分析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及干预措施分析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及干预措施分析发布时间:2022-12-26T03:32:12.832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6期作者:林玉华[导读] 目的:探讨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分析隐患,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方法:选取2021年9月林玉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零六医院温州院区 325000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分析隐患,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我院门诊药房记录的120例调剂差错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调剂差错种类、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在120例调剂差错处方中,审核差错72例,其中处方差错31例(43.06%)、收费差错22例(30.56%)、处方和收费项目不符合19例(26.36%);调配差错32例,其中药品品种差错18例(56.25%)、剂量剂型差错7例(21.88%)、数量差错5例(15.62%)、发出过期药品2例(6.25%);发药差错12例,其中发错患者7例(58.33%)、交代用法差错5例(41.66%)。

经过干预措施后,审核差错减少到16例,调配差错减少到4例,发药差错减少到1例。

结论:本文针对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类型和原因,提出了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可以在门诊药房管理中准确实施,提高门诊药房管理质量,减少处方调剂差错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提高医院工作质量。

关键词: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干预措施门诊药房是医院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为医院开展各种医疗活动提供药品服务。

门诊药房是否具备良好的药学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健康。

一旦处方调配出现差错,很容易延误患者治疗,造成残疾和死亡等严重后果,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门诊药房的主要配药任务包括收据、核对处方、配药、核对处方和用药,并向患者详细说明用药情况。

在给患者配药的过程中,出错的原因比较复杂,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

因此,筛选潜在的配药差错是至关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药房差错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常见差错的原因及探讨相应的对策。

方法:回顾近年来门诊所登记的常见差错事故,对发生原因和由此造成的后果进行归类分析,提出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和改进措施。

结果:导致门诊药房差错出现的主要原因有门诊药房的各环节中都可发生差错;专业知识匮乏、责任心不强、制度不健全。

防范调差错的对策为增强各方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责任心,建立健全门诊药房工作制度。

结论:加强医院门诊药房工作各环节的人员和制度管理,加强业务学习和经验教育,最大程度避免差错的发生。

标签:门诊药房;差错原因;防范
门诊药房的工作是整个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调剂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

本文分析了门诊药房在平时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和主要原因,提示在工作中专业知识和责任心的重要性,只有提高调配处方的正确率,才能使患者安全用药。

1 原因分析
1.1 处方开具差错在选择的药物剂量、剂型、用量、给药途径、浓度或给药次数上写错;在选择几种药物时存在相互间的配伍禁忌;在选择的药物中存在患者应用禁忌,如孕妇、哺乳期及儿童禁用等;选择了不适宜患者使用的药品如糖尿病患者使用了富含高糖分药物;选择特殊药物未注明需进行药物过敏试验如青霉素类、普鲁卡因等;电子处方操作不当,将药品用量写错,如达克宁软膏,每支重量10克,每次涂患处10克,每日2-3次等。

1.2 收费人员差错在收费人员进行处方收费后,药房的电脑会自动将该患者的处方打印出来,负责调配药品的工作人员根据打印出的处方进行药品的调配,如果收费时将药品的名称打错,药房收到的处方也是错误的,调配者将错误的处方调配完毕后,等待患者到药房取药,只有在发药者将患者手中处方的原件与药房自动打印的处方进行核对后,才能发现药品是错收、错配。

这也是容易产生差错的环节。

1.3 用法用量和抄写差错发药时核对患者的姓名,仔细交待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不同的药品需分别进行交待,如外用药、内服药、栓剂用药等。

曾有患者因不清楚药品的用法,将栓剂药品口服。

治疗胃病的药品有饭前、饭后服用,降糖药分餐前30分服用如瑞易宁、餐中餐后服用如二甲双胍等。

由于患者较多,拥挤在发药窗口,药师为改善窗口的拥挤现象,只是应付性发药,往往忽略对患者用药的详细交待。

有些药品使用时应做过敏试验如青霉素,当未做皮试的患者,因发药人员的粗心在注射单上敲上“皮试阴性”的图章,或将药物使用剂量抄写错误,都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1.4 专业知识缺乏和责任心专业知识不足,没有审核出医生处方中药物之间
的配伍禁忌、患者禁用,抗生素的使用是否合理,药物使用是否超量,孕妇能否服用阿司匹林和抗病毒药,喹诺酮类药物对儿童的禁忌及加替沙星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等。

而责任心不强也是造成差错的主要因素[1],如滴眼液错发为滴耳液、头孢呋辛钠错发为头孢西丁钠、消炎痛栓错发为消炎痛片以及药品的服用剂量写错、多发药与少发药等。

1.5柜台式窗口与工作压力柜台式发药窗口,增加了与患者交流的机会,但也出现了许多取药者拥挤在窗口的问题,窗口太大,发药者和取药者无法一对一的进行交流,偶有患者将别人的药取走而产生的差错。

药房发药窗口每组一配一发两人,每天要负责千名前来取药的患者,人多噪音大,发药环境非常差,加之超负荷工作,压力和思想负担非常之大。

1.6计算机处理缺陷计算机将患者分配到不同的取药窗口取药的同时,会出现将同一名患者的几张处方分配到不同的取药窗口取药;同一个配药窗口在打印同一名患者的几张处方时,会在处方的中间夹带一张另一个患者的处方。

在配发的过程中,一旦疏忽,就会出现多发药或漏发药的现象。

1.7药品质量管理药品从进入医院到患者手中,要保证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必须经过层层把关,药品库存管理需要合适的环境和温湿度,管理不当,药品发生潮解、霉变、失效等,如果将已经发生上述现象的药品发放给患者,不但达不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还会出现加重患者病症的可能。

1.8药品包装、名称及外形的相似商品名相似引起的差错。

现在有许多的药品,从通用名看是两种不同的药品,但商品名却很容易混淆,如降糖药格列吡嗪的商品名是优哒灵,消炎利胆软胶囊的商品名是优达安,药房将患者需要的优达安错发成优哒灵,造成患者在服药后因极度低血糖症状急诊入院。

另外,同一制药企业的产品,外形或外包装基本相同。

如辉瑞公司生产的阿奇霉素、阿托伐他汀、氨氯地平等系列产品,完全是一样的外包装,只是大小不同;如将扬子江药业生产的罗红霉素胶囊错发成了同厂生产的左氧氟沙星胶囊,原因就是完全相同的外包装。

外形相似主要是注射剂。

10%氯化纳溶液和0.9%氯化纳溶液,每支1毫升的山莨菪碱与每支1毫升的地塞米松注射液等等,如果在调配和发药时不仔细核对,也容易发生差错,如将每支2毫升的安乃近注射液错发为每支2毫升的西米替丁注射液。

1.9药品的剂型和剂量相同药品的不同剂型,如林可霉素有注射剂、片剂、滴眼剂、滴耳剂,错将滴耳液配发给患者滴眼,造成患者眼睛红肿。

药品有不同的剂量,如降糖药瑞格列奈的剂量有每片0.5毫克和2毫克之分,加替沙星片的剂量有每片0.1和0.2之分,一旦大小剂量发错,也会产生不良后果。

2 防范措施
2.1 建立健全制度,提高员工责任心全体药剂人员都要认识到发生药品差错的后果和危害性,提高岗位职责的自觉性,加强责任心和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加强药品质量的管理,加强药剂人员素质的培养,严格按照卫生局颁布的操作规范
条例,许多差错是可以避免的。

2.2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技能组织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每月利用休息时间进行1次业务知识讲座,由资深药师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课,不断提高药剂人员的专业知识。

对新员工进行规范化培训,做好传帮带。

使专业学习常规化。

2. 3 压力与环境超负荷的工作,使工作人员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应合理配备窗口人员的数量及并合理排班,减轻工作压力。

工作专心细致,严肃认真,不聊天不打私人电话,保持工作场所的环境安静,操作台药品摆放整齐,避免混放发生差错。

2.4 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制定各项管理措施,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库存药品分类存放,做到先进先出。

对重点和高危药品进行重点养护工作,制表登记在册,贴有醒目的标签,便于管理。

减少库存积压,科学合理地摆放药品,注意将外包装近似、容易混淆的药品分开存放[2],对原包装怀疑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应立即退回药库,统一进行退货处理并记录在案,每两个月对所有库存药品逐一进行检查,发现有霉变、破损、过期、混浊的药品,立即清理,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对六个月内的近期药品进行制表登记,张贴上墙,起到预警作用。

对三个月内的近期药品,贴上红色近期药品提示卡,提醒药师注意。

2.5计算机系统的完善医生处方电子传送、剂量审查、药物相互作用报警系统、在线药品信息等[3],通过计算机,对医生电子处方进行系统的审核,使每张处方更具合理性和安全性,减少差错处方的出现。

2. 6 处方专项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处方专项检查,内容包括:处方开具合格性、用药合理性,有无配伍禁忌和使用禁忌,药品使用规范性,并配合门诊部直接与个人联系和考核挂钩。

2. 7 处方审核与差错分析坚持“四查十对”,认真审核处方,对差错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及时与医生联系或退回,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保证药品调配的正确性,耐心细致地向患者交待药品的用法、用量。

每月进行差错分析讨论,提高大家对发生差错所产生后果的认识。

同时,根据差错的危害程度给予责任人一定的经济处罚,从各方面把关,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率[4]。

结语:在患者对医院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在,我们必须提高对药剂人员的要求,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对工作技能的提升,加强药品质量的各项管理,查找不安全因素,确保为患者提供安全而有效的药品和药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林志鸿.门诊药房常见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
[2] 魏妙华,叶伟红.医院门诊药房工作探讨[J].中国药业,2008.17
[3] 张琬迎.门诊药房药物差错分析[J].首都医药,2008. 12
[4] 翁爱彬.影响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因素和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