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参考

初二年级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参考

学好数学需要平时多做练习,练习越多,掌握越熟练,那么你知道初二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二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

一、1、 ;2、 2; 3、 3; 4、无数;5、 ;6、 1;7、

8、加减; 9、

二、10、C; 11、B; 12、C; 13、B;14、B、

三、15、 ;

16、当x=2时,y值为1、

17、-1

18、5

19、0;

20、 275;

21、(1)

(2)初三年级学生可捐助的贫困中、小学生人数分别为4人和7人。:9、租三人间10间,两人间15间、

10、(2)在超市A购买随身听与书包各一件需花费现金:

452×80%=361、6元

因为361、6<400,所以可以选择超市A购买、在超市B可先花费现金360元购买随身听,再利用得到的90元返券加上2元现金购买书包,总计共花费现金360+2=362元,因为362<400,所以也可以在超市b购买,又因为362>361、6,所以在超市A购买更省钱11。初二数学课后同步练习答案

随堂练习

1.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625;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44。

2.我们通常所说的29英寸或74cm的'电视机,是指其荧屏对角线的长度,而不是其长或宽,同时,因为荧屏被边框遮盖了一部分,所以实际测量存在误差.

知识技能

1.(1)x=l0;(2)x=1

2.

2.面积为60cm:,(由勾股定理可知另一条直角边长为8cm).

问题解决

12cm2。

1.2

知识技能

1.8m(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10m,一条直角边为6m,求另一边长).

数学理解

2.提示: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和等于一个梯形的面积:

联系拓广

3.可以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随堂练习

12cm、16cm.

问题解决

1.能通过。.

2.要能理解多边形ABCDEF’与多边形A’B’C’D’E’F’的面积是相等的.然后剪下△OBC和△OFE,并将它们分别放在图③中的△A’B’F’和△D’F’C’的位置上.学生通过量或其他方法说明B’E’F’C’是正方形,且它的面积等于图①中正方形ABOF和正方形CDEO的面积和。即(B’C’)2=AB2+CD2:也就是BC2=a2+b2。,这样就验证了勾股定理

随堂练习

l.(1)(2)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

2.有4个直角三角影.(根据勾股定理判断)

初二同步练习数学答案

一、

1、B

2、B

3、(1)> (2)< (3)<

4、3

5、(1)x-6>2 (2)a+b≥0

1、x≥3

2、x>1.5

3、x<-8/3

4、2x<-4

5、C

6、C

7、(1)x>6 数轴表示略(2)x>-2 数轴表示略

8、(1)x>2 数轴表示略 (2)x>-2.5 数轴表示略 9、2≤x<3 数轴表示略 10、x>3/11

三、

操作探究(1)当x=2时,y=15,当x=-2时,y=3 (2)-17/8≤x<-1.5 (3)x≤-17/8 1、x≤1/2 2、(1)4000元 (2)5种:①甲6,乙9;②甲7乙8;③甲8乙7;④甲9乙8;⑤甲10乙5 (3)a=300,甲6乙9更有利

四、

1、x≤280

2、137/18>x>137/19

3、4.5km 操作探究(1)C>A>B (2)R>S>P>Q 创新舞台

当m>n时,不答应;当m=n时,无所谓;当m

五、

1、B

2、D

3、(1)a+ab (2)x+y (3)1 (4)ac

4、(1)36a4^4b(注:4^4即4的4次方,以后不解释) (2)x(x-9)

5、(1)5x-10y/2x-40 (2)x-20/130x+24

6、(1)1/3x=4y/12xy,5/12xy=5x/12xy (2)y/x(x-y)=y-xy/x(y-x) x/(y-x)=x/x(y-x) 创新舞台-7,-7

六、

1、-1

2、3

3、x 4-6 DAC 7、(1)2/xz (2)10/3a(a+2) 操作探究略

七、

1、(1)x=0 (3)x=0 (第2问呢- -)

2、1/7

3、34

4、(1)③ (2)不正确应保留分母(3)-2x-6/(x+1)(x-1) 创新舞台原式=x+4 ∵(-根号3)=(根号3),∴正确

八、

1、m>-6

2、5元感悟体验略

九、

1、y=50/x

2、略

3、>2/3

4、m>1/2

5、D

6、B

7、(1)y=-18/x (2)x=-6 创新舞台略

十、

1-3 AAD 4、(1)S=100000/d (2)200m (3)6666.67m

十一、

1、二四

2、C

3、长10m 宽6m 创新展台 (1)30min (2)无效

十二、

1、C

2、D

3、(1)1:10000000 (2)1:10000000 (3)单位换算

4、(1)1/2,1/4,1/2 (2)AC,DB,CD,AB

5、(1)5/2 (2)5/2

6、(1)8 (2)略(提示:DB/AB=2/5,EC/AC=2/5 DB/AB=EC/AC) 创新舞台32cm(不清楚2cm和0.5cm算不算,这题不同人不同理解,多写应该也没事- -) 十三、

基础展现(1)盲区(2)不能。盲区(3)AB范围内(4)略感悟体验7.6m 操作探究略

十四、

1-3 CCD 4、2:1 1:2 5、12 6、1 7、(1)135 根号8 (2)相似,理由略操作探究略

十五、

1-3 CBC 4、∠ACP=∠ABC 5、2/5 6、(1)DE=AD,BE=AE=CE (2)△ADE∽△AEC (3)2 创新舞台略

十六、

1、A

2、D

3、图1 灯光中心投影 ;图2 阳光平行投影

4、6.40m 操作探究 (1)1.25 (2)1.5625 (3)y=d/4 (4)0.4m

十七、

全部作图说理类题,略

十八、

1、(1)√ (2)× (3)√

2、B

3、A

4、略操作探究 (1)提示:做PQ平行AC (2)不成立(3) ∠PAC=∠APB+∠PBD

十九、

1、C

2、C

3、=

4、不合理

5、不行

6、(1)正确 (2)正确操作探

究(1)180°(2)相等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两个内角和三角形三个内角和为180°创新舞台 e d f

二十、

1、C

2、CD

3、略(提示:连接AD) 操作探究平行理由略创新舞台略(如:已知(1)、(2)、(4),求证(3))

二十一、

1、B

2、C

3、不相同

4、不等不中奖概率大

5、(1)摸到任意一个数字相等 (2)不等 (3)相等操作探究落在红色或绿色或黄色区域内不等

二十二、

1、(1)相等 (2)不等抽出王 (3)相等操作探究问题一不正确红球p(红)=2/3,p(白)=1/3,∵p(红)>p(白)∴摸出红球可能性大问题2 拿出一个红球感悟体验①略②当a>b牛奶杯中的豆浆多当a=b牛奶杯中的豆浆和豆浆杯中的牛奶一样多

二十三、

1、A

2、5/8

3、6/25

4、(1)1/4 (2)略(感觉提议不太清晰,我写2/5)

5、7/8 1/8 操作探究(1)略 (2)1/6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全套(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全套 《11.1.1 三角形的边》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5题) 1、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A、8个 B、9个 C、10个 D、11个 2、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为 4、 5、x ,则不可能是() A、6 B、5 C、4 D、1 4、以下三条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cm、2cm、3cm B、2cm、2cm、4cm C、3cm、4cm、5 cm D、4cm、8cm、2cm 5、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cm、11cm,那么第三边只能是() A、3cm B、4cm C、5cm D、7cm 6、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5,2.5,3.5 B、2,3,5 C、6,8,10 D、4,3,3 7、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A、13cm B、6cm C、5cm D、4cm 8、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x-1,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0<x<8 B、2<x<8 C、0<x<6 D、2<x<6 9、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x、14,若x为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 A、2个 B、3个 C、5个 D、7个 10、小明与小王家相距5km,小王与小邓家相距2km,则小明与小邓家相距() A、3km B、7km C、3km或7km D、不小于3km也不大于7km

11、若三条线段的比是①1:4:6;②1:2:3,;③3:3:6;④6:6:10;⑤3:4:5;其中可构成三角形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若三角形三边长为整数,周长为11,且有一边长为4,则此三角形中最长的边是() A、7 B、6 C、5 D、4 13、已知不等边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cm和9cm,如果第三边的长为整数,那么第三边的长为() A、8cm B、10cm C、8cm或10cm D、8cm或9cm 14、△ABC的三边分别为a , b , c且(a+b-c)(a-c)=0,那么△ABC为() A、不等边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15、如图,用四个螺丝将四条不可弯曲的木条围成一个木框,不计螺丝大小,其中相邻两螺丝的距离依次为2、3、4、6,且相邻两木条的夹角均可调整.若调整木条的夹角时不破坏此木框,则任意两个螺丝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A、6 B、7 C、8 D、10 二、填空题 16、按照三个内角的大小,可以将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按照有几条边相等,可以将三角形分为等边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 17、△ABC的三边分别为a , b , c.则同时有________,理由:________. 18、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为6,另一边为12,则其周长为________. 19、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81cm,三边长的比为2:3:4,则最长边比最短边长________cm.

新课程课堂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

新课程课堂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 练习册参考答案 二、1、, 三、1、 2、(1)(2) 3、 §16.1.2(一) 一、1、C 2、D 3、A 二、1、 2、1 3、, 三、(1)(2) §16.1.2(二) 一、1、C 2、C 3、C 二、1、 2、 3、

三、1、(1)(2)(3) 2、(1),(2), §16.2.1(一) 一、1、D 2、A 3、D 二、1、 2、 3、 三、1、 2、 3、 §16.2.1(二) 一、1、B 2、A 3、C 二、1、 2、 3、

三、1、原式=,当时原式=2 2、 3、§16.2.2(一) 一、1、B 2、B 3、C 二、1、 2、0 3、 三、1、 2、 3、0 §16.2.2(二) 一、1、C 2、B 3、A 二、1、 2、 三、1、 2、 3、, §16.2.2(三)

一、1、A 2、A 二、1、 2、 3、 三、1、, 2、, -5 §16.2.3(一) 一、1、D 2、B 3、A 二、1、 2、1;;9 3、 三、1、 2、-5 3、 §16.2.3(二) 一、1、B 2、B 3、A

二、1、1.514× 2、4.3× 3、-8.1× 三、1、 2、 一、1、C 2、A 3、D 二、1、9 2、3 3、x =-14 三、1、 2、 3、 §16.3(二) 一、1、A 2、D 3、-12、 二、1、x =5 2、 3、 三、1、 2、无解 3、无解

§16.3(三) 一、1、A 2、B 3、B 二、1、 2、 三、1、无解 2、 §16.4(一) 一、1、D 2、B 3、C 二、1、 2、; 3、3 三、1、120千米/时 2、先遣队6千米/时,大队5千米/时 §16.4(二)

初二年级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参考

初二年级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参考 学好数学需要平时多做练习,练习越多,掌握越熟练,那么你知道初二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二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 一、1、 ;2、 2; 3、 3; 4、无数;5、 ;6、 1;7、 8、加减; 9、 二、10、C; 11、B; 12、C; 13、B;14、B、 三、15、 ; 16、当x=2时,y值为1、 17、-1 18、5 19、0; 20、 275; 21、(1) (2)初三年级学生可捐助的贫困中、小学生人数分别为4人和7人。:9、租三人间10间,两人间15间、 10、(2)在超市A购买随身听与书包各一件需花费现金: 452×80%=361、6元 因为361、6<400,所以可以选择超市A购买、在超市B可先花费现金360元购买随身听,再利用得到的90元返券加上2元现金购买书包,总计共花费现金360+2=362元,因为362<400,所以也可以在超市b购买,又因为362>361、6,所以在超市A购买更省钱11。初二数学课后同步练习答案 随堂练习 1.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625;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44。 2.我们通常所说的29英寸或74cm的'电视机,是指其荧屏对角线的长度,而不是其长或宽,同时,因为荧屏被边框遮盖了一部分,所以实际测量存在误差.

知识技能 1.(1)x=l0;(2)x=1 2. 2.面积为60cm:,(由勾股定理可知另一条直角边长为8cm). 问题解决 12cm2。 1.2 知识技能 1.8m(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10m,一条直角边为6m,求另一边长). 数学理解 2.提示: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和等于一个梯形的面积: 联系拓广 3.可以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随堂练习 12cm、16cm. 问题解决 1.能通过。. 2.要能理解多边形ABCDEF’与多边形A’B’C’D’E’F’的面积是相等的.然后剪下△OBC和△OFE,并将它们分别放在图③中的△A’B’F’和△D’F’C’的位置上.学生通过量或其他方法说明B’E’F’C’是正方形,且它的面积等于图①中正方形ABOF和正方形CDEO的面积和。即(B’C’)2=AB2+CD2:也就是BC2=a2+b2。,这样就验证了勾股定理 随堂练习 l.(1)(2)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 2.有4个直角三角影.(根据勾股定理判断) 初二同步练习数学答案 一、 1、B 2、B 3、(1)> (2)< (3)< 4、3 5、(1)x-6>2 (2)a+b≥0

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八年级上册华东师大版数学答案

《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数学(华东版八年级上)》 参考答案 第12章 数的开方 §12.1平方根与立方根(一) 一、 1.B 2.A 3.B 二、1. ±7 2. ±2, 3.-1; 4.0 三、1.从左至右依次为: ±3,±4,±5, ±6,±7,±8,±9,±10,±11,±12,±13,±14, ±15. 2.(1)±25 (2)±0.01 (3)45 ± (4)29 ± (5)±100 (6) ±2 3.(1)±0.2 (2)±3 (3)79 ± (4) 17 ± 4.(1)a >-2 (2)a =-2 (3)a <-2. §12.1平方根与立方根(二) 一、1.D 2.A 3.C 二、1. 14 ± , 14 2.(1)25.53 (2)4.11 4. 0或1. 三、1.(1)80 (2)1.5 (3)114 (4)3;2.(1)-9 (2) 12 ± (3)4 (4)-5 3.(1)2.83 (2)28.09(3)-5.34 (4)±0.47. 4. 正方形铁皮原边长为5cm . §12.1平方根与立方根(三) 一、1.D 2.A 3.C 二、,-3 2. 6,-343 3.-4 4. 0,1,-1. 三、1.(1)0.4 (2)-8 (3) 56 ( 4)11 2 - (5)-2 (6)100; 2.(1)19.09(2)2.652(3)-2.098(4)-0.9016; 3. 63.0cm 2; 4.计算得:0.5151,5.151,51.51,515.1,得出规律:当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左(右) 每移动2位,它的平方根的小数点就向左(右)移动1位. 5151. §12.2实数(一) 一、1.B 2.C 二、1. 略 2. ≥12 - . 三、1.(1)√(2)×(3)√(4)×(5)×(6)×(7)√(8)×; 2.有理数集合中的数是: 13 ,3.1415,2-5,0,? ?43.6,0.8 π,0.1010010001…; 3.A 点对应的数是-3,B 点对 应的数是-1.5,C D E 点对应的数是π. §12.2实数(二) 一、 1.C 2.B 3.B 二、1. (11(2)2- 3. 5 .

八年级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大全

八年级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大全 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年级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二数学练习册答案 5.6第1课时 1.D 2.C 3.(1)BC=EF或BE=CF;(2)∠A=∠D;(3)∠C=∠F. 4.(1)△ABE≌△DCF(SAS),△ABF≌△DCE(S AS),△BEF≌△CFE;(2)略. 5.△AFC≌△BED(ASA) 6.取EF的中点M,连接GM,并延长交FH于点N.GN分别交AD,BC于点P,Q.△PEM≌△QFM.沿GN将道路取直即可. 第2课时 1.平行 2.90° 3.B 4.D 5.∵∠ABD=∠ADB,∴∠CBD=∠CDB.∴BC=DC. 6.△ABD与△ACD都是等腰三角形,BD=AD=DC. 7.△ABD≌△ACE(SAS).∠A=∠CAE=60°.∴△ADE为等边三角形. 8.∵△AEB≌△BDA(ASA).∴AE=BD,EB=DA,CE=CD,EF=DF.AF=BF. 第3课时 1.= 2.①②③ 3.A 4. 略.5.△ABD≌△AED(SAS),∴AB=AE.DC=AB+BD=AE+DE,DC=DE+EC,∴AE=EC.∴点E在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上. 6.(1)∠A≠∠C.因为△ABD与△CBD不全等;(2)∠A>∠C.因为AB∠C,∴∠A>∠C;(3)当AB=CB时.∠A=∠C;当AB∠C;当AB>BC时,∠A<∠C. 第4课时 1.OA=OB. 2.=.三角形的三内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3.B 4.B 5.△ADE≌△ADF.AE=AD.△AEF为等腰三角形. 6.△BEO≌△BFO(AAS),△BED≌△BFD(SAS).△EOD≌△FOD(SSS)或

八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 A、 B、 C、- D、- 2.已知等于() A、B、 C、D、— 3.已知,且其中,则关于的值,在以下四个答案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3 或 C、D、或 4.函数上的零点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如果 ,则的概率为() A、B、C、D、 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后,输出的值为4, 则P的取值范围是() A、B、 C、D、 7.将直线绕点(1,0)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直线,则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相交或相切 8.方程在上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则() A、B、C、或D、与a的取值有关 9.为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 A、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 B、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 C、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 D、向右平移个长度单 10.若,且,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B、C、D、 11.已知函数,则f(x)的值域是() A、B、 C、 D、 12.当时,下面四个函数中最大的是() A、B、C、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的横线上) 13. 14.函数的值域是 15. 若,则 16.已知动点p(x,y),满足 , ,则动点p所表示的曲线长度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写在答 题纸的相应位置) 17. (本题10分)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在轴的正半轴上,当角的终边 为射线:=3 ( ≥0)时, 求(1)的值;(2)的值. 18.(本题12分)某校从参加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的学生中随机抽出60名学生,将其数学成绩(均为 整数)分成六段[40,50)、[50,60)、…、[90,100)后得到如下部分频率分布直方图. 观察图形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Ⅰ)求分数在[70,80)内的频率,并补全这个频率分布直方图; (Ⅱ)统计方法中,同一组数据常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为代表,据此估计本次考试的平均分; (Ⅲ)已知甲的考试成绩为45分,若从成绩在[40,60)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人,求抽到学生甲的的概率. 19.(本题12分)(1)求函数的定义域 (2)若,求的值。 20.(本题12分)投掷一个质地均匀,每个面上标有一个数字的正方体玩具,它的六个面中,有两个面的数字是,两个面的数字是2,两个面的数字是4.将此玩具连续抛掷两次,以两次朝上一 面出现的数字分别作为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1)求点P落在区域上的概率; (2)若以落在区域上的所有点为顶点作面积最大的多边形区域M,在区域C上随机撒一粒豆子,求豆子落在区域M上的概率. 21.(本题12分)已知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为,相邻最高点坐标为。 (1)求函数的表达式; (2)求函数的单调增区间; (3)求函数在上的最值。 22.(本题12分)已知函数, (1)对任意的,若恒成立,求m取值范围; (2)对,有两个不等实根,求m的取值范围。

初二数学上册同步练习册习题与答案大全

初二数学上册同步练习册习题与答案大全 初中数学与小学不同,会比较难,学好初中数学需要平时的练习,练习越多,掌握越熟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二数学上册同步练习册习题与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二数学上册练习题及答案 1.下列四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B.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C.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D.一元二次方程_2+4_+5=a(a≥1)有实数根. 【答案】D 2.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满足的条件是 A. =0 B. 0 C. 0 D. ≥0 【答案】B 3.(20__四川眉山)已知方程的两个解分别为、,则的值为 A. B. C.7 D.3 【答案】D 4.(20__浙江杭州)方程 _2 + _ – 1 = 0的一个根是 A. 1 – B. C. –1+ D. 【答案】D 5.(20__年上海)已知一元二次方程_2 + _ ─ 1 = 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该方程无实数根 D.该方程根的情况不确定 【答案】B 6.(20__湖北武汉)若是方程 =4的两根,则的值是( ) A.8 B.4 C.2 D.0

【答案】D 7.(20__山东潍坊)关于_的一元二次方程_2-6_+2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A.k≤ B.k C.k≥ D.k 【答案】B 初二数学练习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如右图,图中共有三角形( ) A、4个 B、5个 C、6个 D、8个 2.下面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2,3 B.1,2,4 C.3,4,5 D.4,4,8 3.下列图形中具有不稳定性的是( ) A、长方形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4. 在△ABC中,∠A=39°,∠B=41°,则∠C的度数为( ) A.70° B. 80° C.90° D. 100° 5. 如右图所示,AB∥CD,∠A=45°,∠C=29°,则∠E的度数为( ) A.22.5° B. 16° C.18° D.29° 6. 下列几何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的条数大于1的有( ) ①长方形;②正方形;③圆;④三角形;⑤线段;⑥射线.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7. 如图所示,∠A+∠B+∠C+∠D+∠E的结果为( ) A.90° B.1 80° C.360° D. 无法确定 8. 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44°,则该多边形是正( )边形. A.8 B.9 C.10 D.11 9. 如图所示,BO,CO分别是∠ABC,∠ACB的两条角平分线,∠A=100°,则∠BOC的度数为( ). A.80° B.90° C.120° D.140° 10. 如图,△ABC中,∠A=90°,AB=AC,BD平分∠ABC交AC于D,DE⊥BC于点E,且BC=6,则△DEC的周长是( ) (A)12 cm (B)10 cm (C)6cm (D)以上都不对

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答案大全

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答案大全 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只有好学者,才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才学,只有真正勤奋的人才能克服困难,持之以恒,不断开拓知识的领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二上册数学同步练习答案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 一、选择题.1.D2.D 二、填空题.1.AD=BC(答案不)2.AF=EC(答案不)3.3 三、解答题.1.证明:∵DE∥BC,EF∥AB∴四边形DEFB是平行四边形∴DE=BF 又∵F是BC的中点∴BF=CF.∴DE=CF 2.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CD∥∥CDCD∴∠ABD=∠BDC 又∵AE⊥BD,CF⊥BD∴⊿ABE≌⊿CDF. (2)∵⊿ABE≌⊿CDF.∴AE=CF又∵AE⊥BD,CF⊥BD∴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 一、选择题.1.C2.C 二、填空题.1.平行四边形2.AE=CF(答案不)3.AE=CF(答案不) 三、解答题.1.证明:∵∠BCA=180°-∠B-∠BAC∠DAC=180°-∠D-∠DCA 且∠B=∠D∠BAC=∠ACD∴∠BCA=∠DAC∴∠BAD=∠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CO,BO=DO又∵E、 F、G、H分别为AO、BO、CO、DO的中点∴OE=OG,OF=OH∴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答案 菱形的判定

一、选择题1.A2.A 二、填空题1.AB=AD(答案不)2.菱形 三、解答题1.证明:(1)∵AB∥CD,CE∥AD∴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 又∵AC平分∠BAD∴∠BAC=∠DAC∵CE∥AD∴∠ECA=∠CAD ∴∠EAC=∠ECA∴AE=EC∴四边形AECD是菱形 (2)⊿ABC是直角三角形,理由是:∵AE=EC,E是AB的中点∴AE=BE=EC ∴∠ACB=90°∴⊿ABC是直角三角形 2.证明:∵DF⊥BC,∠B=90°,∴AB∥DF,∵∠B=90°,∠A=60°,∴∠C=30°, ∵∠EDF=∠A=60°,DF⊥BC,∴∠EDB=30°,∴AF∥DE,∴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由折叠可得AE=ED,∴四边形AEDF是菱形. 3.证明:(1)在矩形ABCD中,BO=DO,AB∥CD∴AE∥CF∴∠E=∠F 又∵∠BOE=∠DOF,∴⊿BOE≌⊿DOF. (2)当EF⊥AC时,以A、E、C、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BOE≌⊿DOF. ∴EO=FO在矩形ABCD中,AO=CO∴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又∵EF⊥AC, ∴四边形AECF是菱形 等腰梯形的判定 一、选择题1.B2.D 二、填空题1.等腰梯形2.43.③,④ 三、解答题1.证明:∵AB=AC∴∠ABC=∠ACB又∵BD⊥AC,CE⊥AB, BC=BC∴⊿BCE≌⊿CBD∴EB=CD∴AE=AD∴∠AED=∠ADB ∵∠A+∠AED+∠ADE=∠A+∠ABC+∠ACB∴∠AED=∠ABC∴DE∥B C ∴四边形BCDE是等腰梯形.

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参考答案大全

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参考答案大全 学习从来无捷径。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作为主科之一,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 【全等三角形答案】 一、填空题 1、略. 2、DE,∠EDB,∠E. 3、略. 二、选择题 4~5:B;C 三、解答题 6、AB=AC,BE=CD,AE=AD,∠BAE=∠CAD 7、AB∥EF,BC∥ED. 8、(1)2a+2b; (2)2a+3b; (3)当n为偶数时,n2(a+b); 当n为奇数时,n-12a+n+12b. 【怎样判定三角形的全等第1课时答案】 一、填空题 1~2:D;C 二、填空题 3、(1)AD=AE; (2)∠ADB=∠AEC. 4、∠1=∠2 三、解答题 5、△ABC≌△FDE(SAS)

6、AB∥CD.因为△ABO≌△CDO(SAS).∠A=∠C. 7、BE=CD.因为△ABE≌△ACD(SAS). 【怎样判定三角形的全等第2课时答案】 一、选择题 1~2:B;D 二、填空题 3、(1)∠ADE=∠ACB; (2)∠E=∠B. 4、△ABD≌△BAC(AAS) 三、解答题 5、(1)相等,因为△ABE≌△CBD(ASA); (2)DF=EF,因为△ADF≌△CEF(ASA). 6、相等,因△ABC≌△ADC(AAS). 7、(1)△ADC≌△AEB; (2)AC=AB,DC=EB,BD=EC; ∠ABE=∠ACD,∠BDO=∠CEO,∠BOD=∠COE.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1课时 【基础知识】 1、D 2、C 3、C 4、C 5、直角三角形 6、120/13 【能力提升】 7、48cm² 8、解:由已知a²-6s+b²=8b-c²-10c+50=0,得(a-3)²+(b-4)²+(c-5)²-0. ∴a=3,b=4,c=5,

初二数学练习册答案

初二数学练习册答案 初二数学练习册答案 第一章:集合 1. 题目:将下列各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8, 2, 5, 10, 3} 答案:2, 3, 5, 8, 10 2. 题目:求下列数所属的集合:-3, 0, 1, 4, 5 答案:整数集合 3. 题目:已知集合A = {2, 4, 6, 8},集合B = {3, 6, 9},求A∩B。 答案:A∩B = {6} 第二章:代数式与方程式 1. 题目:计算下列代数式的值:5x + 3y - 2z,当x = 2, y = 4, z = 1。 答案:5(2) + 3(4) - 2(1) = 22 2. 题目:求方程5x - 3 = 12的解。 答案:将方程两边加3,得到5x = 15,再除以5,解得x = 3。 3. 题目:解方程7(x + 3) = 42。 答案:将方程两边都除以7,得到x + 3 = 6,再减去3, 解得x = 3。 第三章:直线与曲线 1. 题目:求通过点A(2,5)和B(6,7)的直线方程。 答案:直线的斜率是(7-5)/(6-2) = 1/2,代入点A的坐标,

得到直线方程为y - 5 = (1/2)(x - 2)。 2. 题目:已知直线y = 2x - 4与x轴的交点是(-2,0),求与x轴平行的直线方程。 答案:与x轴平行的直线方程与x轴的交点的y坐标相同,即为y = 0。 3. 题目:求解方程x^2 + 2x - 3 = 0。 答案:可以使用因式分解法,将方程分解为(x - 1)(x + 3) = 0。解得x = 1或x = -3。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1. 题目:两个三角形的边长比为4:3,如果第一个三角形的 周长是24cm,求第二个三角形的周长。 答案:设第二个三角形的周长为x,则有4/3 = 24/x,解 得x = 18cm。 2. 题目: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9:16,若较 小三角形的面积为36cm²,求较大三角形的面积。 答案:设较大三角形的面积为x,则有9/16 = 36/x,解得x = 64cm²。 3. 题目: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5:3,若较小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求较大三角形的周长。 答案:设较大三角形的周长为x,则有5/3 = 20/x,解得 x = 12cm。 这些是初二数学练习册中一部分题目的答案,希望对你 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 前言 数学是一门需要多加练习的学科,通过练习可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八年级是学习数学的关键阶段,配套练习册答案对于提高学业成绩和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八年级上册数学配套练习册的相关答案 •建议学生在尝试解题后再查看答案,以加深记忆和提高应用能力 •本文仅供参考,希望同学们能够自己琢磨 一、整数与小数 1.1 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法 题目1答案:-3.5 题目2答案:-23.8 题目3答案:16.25 1.2 乘法与除法混合运算 题目4答案:18 题目5答案:45.6 题目6答案:3

1.3 周期性小数 题目7答案:0.2 题目8答案:0.545454…题目9答案:0.08 二、代数式与方程式 2.1 代数式的基本概念 题目1答案:6x 题目2答案:5a - 3b 题目3答案:10x + 6y - 3 2.2 方程式的基本概念 题目4答案:x = 7 题目5答案:y = -3 题目6答案:x = 8 2.3 一元一次方程式 题目7答案:x = -2.5 题目8答案:x = -3/4 题目9答案:x = -1/3

三、比例与相似 3.1 比例 题目1答案:6:12:18 题目2答案:50:80 题目3答案:2:3 3.2 相似 题目4答案:4 题目5答案:50 题目6答案:400 3.3 三线三角形相似 题目7答案: AC/AB = 13/52 BC/AB = 35/52 BC/AC = 35/13题目8答案: BD/BA = 2/5 DC/BA = 3/5 DC/BD = 9/4 题目9答案: DE/DB = 3/5 EF/DB = 4/5 EF/DE = 4/3

初中数学同步练习八年级上册答案2023

初中数学同步练习八年级上册答案2023 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答案 §18.1变量与函数(一) 一、选择题. 1.A 2.B 二、填空题. 1. 2.5,x、y 2. 3. 三、解答题. 1. 2. §18.1变量与函数(二) 一、选择题. 1.A 2.D 二、填空题. 1. 2. 5 3. ,三、解答题. 1. ,的整数 2. (1) , (2)810元 §18.2函数的图象(一) 一、选择题. 1.B 2.A 二、填空题. 1. x ,三,四 2. (-1,-2) 3. -7,4 三、解答题. 1. 作图(略),点A在y轴上,点B在第一象限,点C在第四象限,点D在第三象限; 2. (1)A(-3,2),B(0,-1),C(2,1) (2)6 §18.2函数的图象(二) 一、选择题. 1.A 2.B 二、填空题. 1. 5.99 2. 20 3. (1)100 (2)甲 (3) ,三、解答题. 1. (1)40 (2)8,5 (3) , 2. (1)时间与距离 (2)10千米,30千米 (3)10点半到11点或12点到13点 §18.2函数的图象(三) 一、选择题. 1.C 2.D 二、填空题. 1. 3 2. 12分钟 3. 时间t(h) 6 12 18

24 体温(℃) 39 36 38 36 三、解答题1. (1)体温与时间(2): 2.(1) , (2)作图略 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 §18.4反比例函数(二) 一、选择题. 1.D 2.D 二、填空题. 1. 第一、三;减小 2. 二,第四 3. 2 三、解答题.1. (1)-2 (2) 2. (1) ,§18.5实践与探索(一) 一、选择题. 1.A 2.B 二、填空题. 1. 2. (1,-1) 3. (4,3) 三、解答题. 1. 2.(1)①.甲,甲,2 ②.3小时和5.5小时 (2)甲在4到7小时内,10 个 §18.5实践与探索(二) 一、选择题. 1.A 2.B 二、填空题. 1. 2. 3. 三、解答题. 1.(1) (2) (作图略)2. (1)1000 (2) (3)40 §18.5实践与探索(三) 一、选择题. 1.B 2.C 二、填空题. 1. 7 , 2. 3. 三、解答题. 1. (1) (2) 27cm 第19章全等三角形 §19.1命题与定理(一) 一、选择题. 1.C 2.A 二、填空题. 1.题设,结论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真 3.

《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11.1全等三角形 一、1. C 2. C 二、1.(1)①AB DE ②AC DC ③BC EC (2)①∠A ∠D ②∠B ∠E ③∠ACB ∠DCE 2. 120 4 三、1.对应角分别是:∠AOC 和∠DOB ,∠ACO 和∠DBO ,∠A 和∠D. 对应边分别是:AO 和DO ,OB 和OC ,AC 和DB. 2.相等,理由如下: ∵△ABC ≌△DFE ∴BC=FE ∴BC-EC=FE-EC ∴BE=FC 3.相等,理由如下:∵△ABC ≌△AEF ∴∠CAB=∠FAE ∴∠CAB —∠BAF=∠FAE —∠BAF 即∠CAF=∠EAB §11.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 一、1. 100 2. △BAD,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 3. 2, △ADB ≌△DAC ,△ABC ≌△DCB 4. 24 二、1. ∵BG=CE ∴BE=CG 在△ABE 和△DCG 中, ⎪⎩ ⎪⎨⎧===DG AE CG BE DC AB ∴△ABE ≌△DCG (SSS ),∴∠B=∠C 2. ∵D 是BC 中点,∴BD=CD ,在△ABD 和△ACD 中, ⎪⎩ ⎪⎨⎧===CD BD AD AD AC AB ∴△ABD ≌△ACD (SSS ),∴∠ADB=∠ADC 又∵∠ADB+∠ADC=180°∴∠ADB=90° ∴AD ⊥BC 3.提示:证△AEC ≌△BFD ,∠DAB=∠CBA, ∵∠1=∠2 ∴∠DAB-∠1=∠CBA-∠2 可得∠ACE=∠FDB §11.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 一、1.D 2.C 二、1. OB=OC 2. 95 三、1. 提示:利用“SAS ”证△DAB ≌△CBA 可得∠DAC=∠DBC. 2. ∵∠1=∠2 ∴∠1+∠CAD=∠2+∠CAD 即∠BAC=∠DAE ,在△BAC 和△DAE 中, ⎪⎩ ⎪ ⎨⎧=∠=∠=AE AC DAE BAC AD AB ∴△BAC ≌△DAE (SAS )∴BC=DE 3.(1)可添加条件为:BC=EF 或BE=CF (2)∵AB ∥DE ∴∠B=∠DEF ,在△ABC 和△DEF 中,

人教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优秀的教育word 文档 C 人教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11.1全等三角形 1、 已知⊿ABC ≌⊿DEF ,A 与D ,B 与E 分别是对应顶点,∠A=52°,∠B=67 °,BC =15cm ,则F = ,FE = . 2、∵△ABC ≌△DEF ∴AB= ,AC= B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 ∠A= ,∠B= ,∠C=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 B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 C :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D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 4、 如图1:ΔABE ≌ΔACD ,AB=8cm ,AD=5cm ,∠A=60°,∠B=40°,则AE=_____,∠C=____。

最新优秀的教育word 文档 课堂练习 1、已知△ABC ≌△CDB ,AB 与CD 是对应边,那么AD= ,∠A= ; 2、如图,已知△ABE ≌△DCE ,AE=2cm ,BE=1.5cm ,∠A=25°∠B=48°; 那么DE= cm ,EC= cm ,∠C= 度. 3、如图,△ABC ≌△DBC ,∠A=800,∠ABC=300 ,则∠DCB= 度; (第1小题) (第2小题) (第3小题) (第4小题) 4、如图,若△ABC ≌△ADE ,则对应角有 ; 对应边有 (各写一对即可); F E D C B A E D C B A C B A

最新优秀的教育word 文档 11.2.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 ) 课前练习 1、如图1:AB=AC ,BD=CD ,若∠B=28°则∠C= ; 2、如图2:△EDF ≌△BAC ,EC=6㎝,则BF= ; 3、如图,AB ∥EF ∥DC ,∠ABC =900 ,AB =DC ,那么图中有全等三角形 对。 第2题图 F E D C B A (第1小题) (第2小题) (第3小题) 课堂练习 4、如图,在△ABC 中,∠C =900 ,BC =40,AD 是∠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D ,且DC ∶DB =3∶5,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 。 5、如图,在△ABC 中,AD ⊥BC ,CE ⊥AB ,垂足分别为D 、E ,AD 、CE 交于点H ,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AEH ≌△CEB 。 (第12题) F E D C B A (第13题) E D C B A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习(答案附后)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习 第十一章三角形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1.1 三角形的边 1.下面是小强用三根火柴组成的图形,其中符合三角形概念的是( ) 2.以下列各组线段的长为边长,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3,5 B.3,4,5 C.3,5,10 D.4,4,8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三角形按边分可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③等腰三角形至少有两边相等; ④三角形按角分应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A.①②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4.如图,图中共有________个三角形,在△ABE中,AE所对的角是________,∠ABE 所对的边是________;在△ADE中,AD是________的对边;在△ADC中,AD是________的对边. 5.若a,b,c为△ABC的三边长,且a,b满足|a-3|+(b-2)2=0. (1)求c的取值范围; (2)若第三边长c是整数,求c的值.

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11.1.3 三角形的稳定性 1.桥梁拉杆、电视塔底座都是三角形结构,这是利用三角形的________性.2.如图,在△ABC中,AB边上的高是________,BC边上的高是________;在△BCF 中,CF边上的高是________. 第2题图第3题图 3.如图,在△ABC中,BD是∠ABC的平分线.已知∠ABC=80°,则∠DBC= ________°. 4.若AE是△ABC的中线,且BE=4cm,则BC=________cm. 5.如图,BD是△ABC的中线,AB=5,BC=3,则△ABD和△BCD的周长差是________. 第5题图第6题图 6.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S△ABC=4cm2,则S△ABD=________cm2. 7.如图,AD,CE是△ABC的两条高.已知AD=5,CE=4.5,AB=6. (1)求△ABC的面积; (2)求BC的长.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11.2.1 三角形的内角 第1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 1.在△ABC中,∠A=20°,∠B=60°,则∠C的度数为( ) A.80° B.90° C.20° D.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