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训练参考答案

同步训练参考答案

1课: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D

2、①艾青蒋海澄忧郁、悲愤(或类似的答案)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

得深沉……②余光中某某家国之思 3、①我也应该\用嘶哑

..的\船.

..\是一X\窄窄

..。②乡愁

..的喉咙\歌唱

票.③为什么

...\我的眼里\常含

..\是一湾\浅浅

..的\

..\爱.得深沉……④而现在/乡愁

..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

海峡

..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4、诗人在借一只饱受磨难的“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和他对多灾我难的祖国的博大深沉的爱。

5、形象有“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邮票”象征着作者少年时代乡愁的骨肉之情。“船票”象征着作者青年时代乡愁的恋人之情。“坟墓”象征着作者中年时代乡愁生死之情。“海峡”象征着作者晚年时代的故国之情。作者乡愁的内涵和境界,随着他的成熟和时代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提升,从个人和家庭的亲情,扩展到海峡两岸的爱国之情。这就使“乡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二、阅读

1,童年时代的母子分离青年时期的夫妻分离

中年时期的母子生死之别现在游子与大陆的隔离

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形象都是“我”的“乡愁”的物化,是离别的见证。

3,A

4、A(“小”爱应熔铸在“大”爱之中,且“故乡”一词内涵太窄)

5、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等。前面三节,抒写的是诗人在大陆的经历,层层铺垫,及至最后,感情推向高潮,诗人集中抒发了他身在宝岛思念大陆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6、诗人从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作为抽象的情绪“乡愁”的客观对应物,从而避免了抽象、枯燥,起到了具体、生动的效果。

7、这些意象,从感情的抒发来看,则层层推进。邮票、船票、坟墓等三个意象,不过是铺垫,末节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深情,比起前面三节的乡关之思、情亲之情,具有一种崇高美,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2课:达标训练

1、戴望舒祖国

2、烬 dī cuì蒿 xìng

3、(1)“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暗示敌占区人民的苦闷忧伤。(2)这里以“太阳”和“春”喻解放区,强烈地表达了对解放区的真挚情感,坚信她能给中国大地带来光明和苏生,对祖国未来寄予了热切的希望。

4、例如从第5行开始,押韵的字依次是“乡—幛—芳—凉”“骨—出”“草—蒿”“悴—水”“山—暗”“抚—乳”“掌—望”“活—国”。有时是四行诗句押一个韵,有时是两行押一个韵。这样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能力提高

1、作者写到了家乡春天的繁花、嫩柳、荇藻、水;调动了视觉、嗅觉、触觉,使人如同身临其境地回到了家乡。

2、写解放区的景象的句子是“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婴孩手中乳。”作者抚摸到了解放区那“辽远的一角”,情绪陡然一变。因为那里“温暖”“明朗”“蓬勃生春”“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是一向为人称道的两个比喻,使人们对解放区倍感亲切。在作者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述中,选用的美好、富有生机的景象,选用词语多为积极的、暖色调的,强烈地表达了对解放区的真挚情感。

3、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说,写沦陷区的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写解放区的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前后从形成明显的对比。

从选取的形象上说,写沦陷区,如长白山雪峰的“冷”,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水田里生长的“蓬蒿”,岭南憔悴的“荔枝花”,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等等,一片凄凉景象。写解放区用的是“爱”“希望”“太阳”“春”等词语,反映出“温暖”“明朗”“蓬勃生春”的景象,前后再次形成对比。这些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更好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爱和恨

4、提示:只要是借鉴这首诗通过描写具体事物来抒写思想感情的写法即可,写成诗或散文均克。

3课:达标训练

1、舒婷第一与某某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

2、bèi biě pēi fēi wǎng

yū cù wō 3、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 4、这句诗是诗人庄严地想向祖国的宣告,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能力提高

1、第一节诗用写实的手法,回忆祖国贫穷、落后的历史;第三节诗主要写祖国现在,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开始了新生。

2、第一节,主要选用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和“淤滩的驳船”等意象,显示了祖国所受的苦难;第三节,主要选用了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的“理

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窝”,“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正在喷薄的黎明”等意象,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

3、两节诗的最后一行,都以破折号引出“祖国啊”的激情咏叹,既是叙述人称的转换,也使诗意在小小的高潮中稍作停顿。

4课:达标训练

1、qián chàn qiàn suì xī pàn kàn yǒu

2、俄国莱蒙托夫休斯哈莱姆的桂冠诗人

3、这首诗,诗人是把两种爱国主义的观点对照着写的,一种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深入人心的,一种是虚伪的、华而不实的、脱离人民的。诗人说,“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奇异”就表现为不同于统治阶级的传统说教;诗人的爱国热情是经过自己的心灵对祖国的感受,又经过自己的头脑对祖国的思考而形成的。这种感情是任何力量都压制不了的,也不是任何别的感情所能代替的。

4、略

能力提高

1、非洲亚洲非洲北美洲

2、黄河

3、诗歌中的“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是对黑人曾经作出过的杰出贡献的歌颂。

4、“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积淀。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这句诗在诗歌中两次出现,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

1、hèyàn chàn zhàng zhàn hong jiàn zháo shéxiè

2、绰拭惋荤槛亨

3、(1)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屑,认为值得。(2)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3)“之、乎、者、也”是文言文里常用的语助词,常用来形容不文不白的话或文章。含讽刺意味。(4)语出(论语)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不因穷困而丧失其道德意志。固,固守,安守。(5)谋生,筹划如何生活。(6)(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4、鲁迅周树人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藤野先生》〈<社戏>> <<故乡>> 《狂人日记》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

5、(1)肖像描写。写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穷困潦倒,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的结果;脸上“时常夹些伤痕”,是他穷困而偶然偷东西被人打伤的标志,也是他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萎靡颓唐。他那件长衫

‘“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酸潦倒、懒得出奇的经济状况和性格特征。(2)动作描写。说明穷困潦倒到极点,“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境地。(3)语言神态描写。说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

能力提高

1、写出了等级森严的社会环境(或:写出人们身份地位的标志);为孔乙己这个悲剧人物提供了活动的典型环境

2、(1)一个“排”字表现了孔乙己根本不把对方放在眼里,显示了孔乙己的摆阔气、内心得意的心理。(2)写出了孔乙己额上青筋暴起似乎历历可数的形象,逼真地表现了孔乙己当时窘迫的神情。

3、(1)特殊身份、尴尬处境(2)贫困潦倒、饱受欺凌、好逸恶劳

4、“窃”和“偷”是同义词,意思相同,只不过前是文言,后是白话。孔乙己为了面子,维持读书人的“清高”而狡辨,这是一种自我解嘲,是强词夺理。

5、这是一道开放性题,所谈内容只要符合文题要求且言之成理即可记分。

1、当代X绍棠普通贫苦人家

2、nìyīng yuán zhān lún

3、扈三娘李逵宋江

吴用4、描写的对象是一丈青大娘。这段话中的加点词语用得非常生动传神,“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栽倒”“倒气”“呻吟”,则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来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能力提高

1、因为这帮纤夫“赤身露体,只系着一条围腰,裤子卷起来盘在头上”,一丈青大娘不允许他们“腌臢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不怕天,不畏地,爱管闲事,敢于打抱不平的刚直泼辣的性格,

2、外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等。

3、不能。原文的结尾,通过一个细节的描写,更能突显示一丈青大娘泼辣、刚正不阿,敢于打抱不平的性格。

4、略。

1、chéng shāi kuíchùhèzhōng

2、(1)采形容精神萎靡不振(2)异形容想法离奇,难以实现。(3)缘没有任何原因(4)径表示自己直接行动,自管自任意地

3、(1)契词夫十九俄(2)善于变色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狡猾善变反复无常)(3)狗是不是将军家的维护统治者的利益

4、B

5、奥楚蔑洛夫的五次变化是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化的。这样多变说明了主人公是一个善于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反复无常、不知羞耻的沙皇忠实走狗。

能力提高

1、C

2、B

3、D

4、C

5、D

1、美国杰克·伦敦

2、

3、这里的“狼”可以看作是险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力量的象征。

4、略

能力提高

1.在生死考验面前,因为对生命充满了热爱,所以他以惊人的毅力努力生存下来

2.说明了他极度虚弱,每行一步都极端困难,但他仍没有放弃

“相互猎取着对方的生命”,他也和狼一样,已经虚弱到了极点,唯一能引起他兴趣的是怎样才能生存下去

4.无论如何他也爬不完这四英里路

5.把疲倦比喻成涨潮,形象地写出了他疲倦到极点以至难以自制的情形

9课:

一、

1.C

2.A

3.B

4.D(生命的“渺小卑微”和生命的“痛苦美丽”没有因果联系。)

5.(1)“风暴”喻重大的挫折和磨难。整句话所蕴含的道理是:能经受住重大的挫折和磨难的生命更加坚强。(2)本题系开放性试题,所举事例与道理吻合即可。

二、

1.“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而“生命像什么”则可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选择切入角度,引出了下文生命过程的形象化描绘,便于作者抒发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2.(1)“大海”作为生命的归宿,“光明”象征生命达到辉煌顶点,“黑暗”表示生命的终结。

(2)生命是一种过程,生生不息是自然规律,显示了“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的平常心。

(3)希望人们能承受更多的与生命相生相伴的快乐与苦恼,用以构筑一生的完美。3.A B

4.C

5.(1)一棵小树(或一粒种子)

(2)本题是探究式阅读的考查,所答内容应与下列例句相近。例句:它在生长中伴随着快乐和痛苦。春天抽叶开花,夏天浓荫结果,秋天叶色绯红,冬天落叶归根。或:既吸收空气,承受阳光,又经历风吹雨打,酷暑严寒。

6.本题答案为开放性的。写出贴切比喻;围绕比喻想象;表达贴切。

10课达标训练

1、yì tān lù kuàng qiú dǐ

2、“咬”“骨粉”和“呻吟”这都是描写性、形象性很强的词语,再现了一幅人类屠戮大自然生命的图景。“咬”给人以视觉的感受,“骨粉”诉诸视觉,“呻吟”则诉诸听觉,都给人以痛苦和悲哀的感受。本来这几个词语不应当用于此情此景,但作者富于创造性,故意用这几个词语来描景写意,表达对伐树人的愤恨,所以它们在这种特殊的语境中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3、略

4、三方面的内容是(1)大树有奇特的容貌;(2)大树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3)大树对人类大有功德。

大树状貌不凡,实为世间珍奇之物,又代表着一种古老的田园风光,一种平和、安详的精神;大树通人性、讲人情,不见其利己,只见其利他,甚至有某种特殊神性,自久远的年代以来静静地、默默地庇护着人类。作者对“那树”充满了敬意和赞美之情。

能力提高

1.人类的建设活动,虽然速度很快,但也在不断地破坏着自然环境,这暗示了那树最终的命运。2.那树长久在这里生长繁衍,至死也不愿离开这块土地。3.(1)没实现的:死复绿(2)人类在进行建设时,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4.C 5. (略)答题时自由想象。鼓励并赞赏富有创造性的想象。

11课达标训练

1、miǎn chán yín niǎo lài dípái huái mèn

2、X抗抗片断感想

3、略

4、提示: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常常会堕入低谷,像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地质变迁考验森林、禽兽的生命适应性一样,考验人群的品质、适应性、耐力,锤炼人群的意志、生命力。沧海横流,天地翻覆,方显英雄本色;火尽烟灭,劫后余生,更知生命可贵。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群体,莫不如此。

能力提高

1.炽热、殷红、晶莹、绚美

2.红色与奉献精神。

3.表明把生命寄托于未来和春天,所以它是希望之歌。

4.A、D(第⑧段的主旨是对红叶献身精神的赞颂)

5.第⑨段用的词句为“金秋”、“撒下一天雪的洁白”;这两组词语从意义和作用上的区别为:第②段的词句用词含贬,以反衬手法突出红叶傲视险恶环境的雄姿。第⑨段的词句是褒词,用比喻手法突出红叶的圣洁。

12课达标训练

1、丹麦勃兰兑斯

2、赏沛 jué zhì kuì zhān

3、“往上走”意味着年龄的增长,越老经历的事越多,所以见到各种事物都“似曾相识”。

4、一是贪欲:占有欲极强,渴望征服,喜欢掌握权力,控制人和事物;

二是坚强:精力充沛,头脑活跃,爱冒险,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这些都是课文的原话节录,或是从原话提炼出来的。

5、示例:成功道路上一行行坚定的脚印收获希望时洒下的一滴滴汗水前进道路上的一丛丛荆棘优美乐章中一串串低音

能力提高

1、“最初的攀登”指的是人的年轻时候的生活历程。这些感受包括:对一切都觉得新鲜,对一切都怀着留恋,对未来都带着满心的希望。

2、“越往上走”意味着年龄的增长。由于越老经历的事越多,所以见到各种事物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3、这里的“精神”应该指性格之类的东西。人们随年事的增高,自身在许多方面会有很多改变,但是性格、志趣、品质总是很难或很少改变的。

4、这道题答案不求一致。提示:作者的这种感受也许是对的,是他的亲身感受或真切观察所得,但未必全正确,因为作者似乎对老年人的弱点看得清楚,而对老年人的眼光、洞察力忽略了,也许老年人会更留恋生命。

13课达标训练

1、英国莎士比亚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2、(1)侧一恻(2)著一署(3)决一绝

3、(1)这是公爵说的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想引起夏洛克对“慈悲”的思考,从而引导他放弃“一磅肉”的要求。

(2)这是夏洛克说的话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说明钱对他的重要性,活画出要钱不要命的守财奴的典型性格。

能力提高

1、(1)旧时称向上级或长辈告诉事情。(2)个人所特有的癖好、习性。

2、夏洛克不愿接受三千块欠款,坚持要割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

3、从“除了因为我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所以才会向他进行这一场对于我自己并没有好处的诉讼。”这句话可以知道,夏洛克这样做的原因是:对安东尼奥时常指责自己重利盘剥,怀恨在心,这是一个很好的报复时机。

4、冷酷无情、残冷。

14课达标训练

1、hān mái 怡忪

2、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烟尘而显得浑浊。造句(略)

3、魏明伦二

4、略

能力提高

1、狗娃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水上漂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轻女而又有情有义。

2、水上漂心理上:“养儿方能续后代,女生外向遭祸灾。重男轻女自古来!”想法根深蒂固,可是行动上恰恰相反“老汉嘴上大骂,行动却很果断——投河救人!”存在明显矛盾。

3、今天看来,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是极其落后的。但水上漂所表现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偏见,而是有其现实的基础,并作为一种世俗思想,有其深刻的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根源,不是可以简单的加以否定的。

4、略。

15课达标训练

1、qiáo chóu chújǔjuéhúlún

2、(1)B A (2)A

3、D

4、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了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

能力提高

1、男孩的语言体现了他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性格。

2、这些对人物动作、表情简做要的说明的文字,在剧本中叫做舞台提示(或舞台说明)。剧中做舞台提示的文字虽然很少,但对表现人物的感情、推动剧情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里的几处舞台提示,都传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3、戏剧语言,有时候含蓄蕴藉,有丰富的潜台词,即言外之意。这句台词除了它本身的字面意义外,“不认识回家的路”还应该比喻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亲情、传统的失落。

4、这个结尾,既与开头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5、略。

16课达标训练

1、美勒曼

2、yī zhēng róng zhì zhù膜宵

3、恰当。修道院院长把玛利亚比作“胶结的月光”“天上的彩虹”,生动而恰当地表现了玛利亚自由活泼的性格,以及众麽麽对玛利亚的由衷喜爱而又无所适从。

4、略

能力提高

1、用节选中修女们的话说,玛利亚“怪”在:她爬树,擦破皮,衣服撕窟窿;做弥撒,蹦蹦跳跳,嘴里还吹着口哨;头罩底下留着一头卷发;修道院里还把歌儿唱;她上教堂不准时,可忏悔起来倒真心诚意;她什么事都拖拖拉拉,就是吃饭挺准时。

2、在众人眼里,玛利亚天性活泼,热爱歌唱;不守常规,无拘无束;纯真欢快,自由自在;她自己快乐,也总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她十分可爱又让人头痛。

3、不适合。因为玛利亚自由活泼的性格,与修道院的环境和要求是极不协调的。

4、侧面描写。这样写不仅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将正面描写难以表现或无法表现的丰富内容,简练而艺术地表现出来。活泼风趣的议论,又增添了轻松欢快的喜剧气氛。

20课达标训练

1、《庄子秋水》战国道

2、志向高洁之士(文章中喻庄子)醉心功名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文中比喻惠子)功名利禄

3、(1)动词,做宰相(2)前“吓”为拟声词,后“吓”为动词,吓唬(3)这(4)怎么

4、(1)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2)白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5、略。

能力提高

1、(1)按季节时令而发洪水(2)认为(3)面朝东(4)轻视

2、C

3、这是说的我啊。

4、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有点成就就沾沾自喜,不要坐井观天,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虚怀若谷.

23课达标训练

1、列子寓言下定决心,坚持奋斗,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列子寇道

2、chè

n

kuì cuò rèn fǔ wú 3、(1)同“返”往返(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3)赞成(4)古代称山的南面,河的北岸为“阳”(5)(6)改变4、①A②B③A5、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②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6、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语气也不同。。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

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清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臾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得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很重,则简直是嘲笑愚公无能了。

能力提高

1、C

2、①D ②B ③C ④A

3、B

4、C

5、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正是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6、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24课达标训练

1、jūjiūyǎo tiáo hǎo qiúwùmèi sùhuíChíxìng

2、(1)《诗经》305 风雅颂(2)赋比兴(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C.

4、B 能力提高

1、《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J、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犬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2、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上沾满霜露的景象,这一景象给人以萧瑟

冷落之感,它既有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

这首诗还描写了河边道路漫长险阻、地势越来越高、迂回盘曲的景象,突出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爱情的真挚和执著的追求。

3、《关雌》着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蒹葭》比《关雌》的情感韵味更浓郁些。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雌》“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

4、提示:注意肯定学生作品中的优点,指出其中不足,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内容。

同步训练参考答案

同步训练参考答案 1课: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D 2、①艾青蒋海澄忧郁、悲愤(或类似的答案)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 得深沉……②余光中某某家国之思 3、①我也应该\用嘶哑 ..的\船. ..\是一X\窄窄 ..。②乡愁 ..的喉咙\歌唱 票.③为什么 ...\我的眼里\常含 ..\是一湾\浅浅 ..的\ ..\爱.得深沉……④而现在/乡愁 ..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 海峡 ..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4、诗人在借一只饱受磨难的“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和他对多灾我难的祖国的博大深沉的爱。 5、形象有“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邮票”象征着作者少年时代乡愁的骨肉之情。“船票”象征着作者青年时代乡愁的恋人之情。“坟墓”象征着作者中年时代乡愁生死之情。“海峡”象征着作者晚年时代的故国之情。作者乡愁的内涵和境界,随着他的成熟和时代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提升,从个人和家庭的亲情,扩展到海峡两岸的爱国之情。这就使“乡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二、阅读 1,童年时代的母子分离青年时期的夫妻分离 中年时期的母子生死之别现在游子与大陆的隔离 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形象都是“我”的“乡愁”的物化,是离别的见证。 3,A 4、A(“小”爱应熔铸在“大”爱之中,且“故乡”一词内涵太窄) 5、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等。前面三节,抒写的是诗人在大陆的经历,层层铺垫,及至最后,感情推向高潮,诗人集中抒发了他身在宝岛思念大陆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6、诗人从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作为抽象的情绪“乡愁”的客观对应物,从而避免了抽象、枯燥,起到了具体、生动的效果。 7、这些意象,从感情的抒发来看,则层层推进。邮票、船票、坟墓等三个意象,不过是铺垫,末节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深情,比起前面三节的乡关之思、情亲之情,具有一种崇高美,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2课:达标训练

语文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全册)

语文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全册) 篇一: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 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 第一单元 1 鼎湖山听泉 积累与运用 1.zhàolíng c?ng mài chàng gǔ chà xiág?u yǎn 2. 缆—揽班—斑景—锦昂—盎 3. (1)B扑(2)A绕(3)C推(4)B嵌(5)C泓 4.柔曼如提琴清脆如弹拨万道细流汇于空谷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5. 示例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示例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 B 7. 持之以恒,就能水滴石穿。 理解与鉴赏 1. (1)鼎湖山多层次的泉声。 (2)作者在听泉时所产生的人生感悟。 (3)对鼎湖山泉水的由衷赞美。2.因为它能孕育生机,滋润万木。可结合文章具体语句来谈。3.示例1:哺育人类,浇灌土地,水就是生命的源泉。示例2:陶冶情操,开拓眼界,知识就是人类的导师。4.作者在鼎湖山听泉,听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包括“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作者能听出如此丰富的内容与作者本人熟悉乐器和音乐,关爱生命,关注社会,具有很高的人文素养以及善于观察、

体验和想象是分不开的。示例:淅淅沥沥的雨声,犹如贝多芬的曲子般清脆美妙,我好像进入仙境,陶醉在雨水的歌唱之中。你听,滴滴嗒嗒的雨声,汇成一曲奇妙的钢琴曲,在这曲子之中,灵魂得到洗礼,得到升华,清新柔美的感觉遍布全身。5. 略点拨:要在叙述中突出鼎湖山的特点。 拓展与提高 1.(1)为写“水珠洒落”、“花果洒泪”作铺垫;(2)以天气的阴沉反衬(衬托)石榴花的鲜艳。 2.具体指(1)它不曾留恋枝头的繁华,不夸耀自己的功绩。(它让位于新生之果,让其更好地成长)(2)它落而无憾,又准备滋养明年的花。 3.并不矛盾。作者描写花果满枝的景象是为了从侧面写落花,因为正是有了“落花”的无私奉献,才会有如此花朵满枝的盛事,从而巧妙地表达了主题。 4. [甲]运用比喻和通感,以声音写色彩,形象地写 出了石榴花热烈、鲜艳、红火的开放盛况。[乙]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夜间各种泉声汇聚起来以后而形成的瑰奇壮丽的乐曲,既整齐形象又错落有致,极富表现力。5.今天的“落花”是为求得新生,为新的生命出现而主动离开树枝,而旧时的“落花”是风雨的摧残,是“未果之花备受挫磨而夭谢”。 2 林中小溪 积累与运用

必修五同步训练语文人民版:第二单元7陈情表(附答案)

7陈情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险衅.()期.功()僮.仆() 床蓐.() 陨.首() 茕.茕孑.立() 逋.慢() 矜.育() 除臣洗.马() 祚.薄() 优渥.() 猥.以微贱() 拔擢.() 盘桓.() 希冀.()[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2c19378912.html,] 日薄.西山()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夙遭闵凶(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 (2)零丁孤苦(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在床蓐(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 (4)臣密今年四十有四(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意义。 (1)则刘病日.笃() (2)臣不胜犬马 ..怖惧之情() (3)历职.郎署()[来源:学科网ZXXK] (4)臣具以表闻.() (5)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6)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7)凡在故老 ..() (8)猥以微贱 ..() (9)愿陛下矜悯愚诚.() (10)责臣逋慢.() (1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在句中的意思。 (1)九岁不行 ..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不可以。 (2)至于成立 ..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3)沐浴 ..清化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洗澡。 (4)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统称,泛指读书人。 (5)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

七年级下册英语同步练习册答案参考

20XX年七年级下册英语同步练习册答案参考 对待易的七年级英语同步练习题——我易人易我不大意!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册英语同步练习册答案参考,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七年级下册英语同步练习册答案参考(一) Unit 11 Section A I. 1. talk show 2. soap opera 3. sports show 4. sitcom(situation comedy) 5. think of; stand 6. Sports News 7. In fact 8. doesn’t like Healthy Living II. 1. can’t stand 2. How about 3. think of 4. sports show 5. soap opera III. 1-5 ACBCC IV. 1-5 BCBAA Section B I.1. this week 2. some of the answers 3. likes and dislikes 4. show 5. going to the zoo 6. would like; what she thinks II. 1. mind 2. nothing 3.fact 4. about 5.idea III.1-5 AACBC IV. 1-5 CEBAD Self Check 1 I.1.doesn’t have any 2.Does;do 3.How;weather 4.How do you like

5.What would II.1. Alice likes shopping with her friends. 2. He wants his wife to buy a cheap dress. 3. Because she wants to find the same thing cheaper. 4. Because there are too many people in shops. 5. In the supermarket. Self Check 2 I. 1-5 BACBA 6-10 AACBC II. 1-5 CABDE III. 1-5 CACBB 七年级下册英语同步练习册答案参考(二) Unit 2 Section A I. 1. near here 2. on 3. across from 4. next to 5. in front of 6. between; and 7. behind the library 8. in the neighborhood 9. post office 10. pay phone 11. go straight 12. turn left II. 1. between 2. post office 3. library 4. supermarket 5. across III. 1-5 BCCBA IV. 1.There isn’t 2. Are;any 3. Where is 4.behind 5. ne ar here V. 1. there was no petrol left 2. a woman 3.West Street 4. walked 5. the petrol station was closed Section B I. 1. take a walk through the park 2. a good place to have fun 3. an old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习题(全册,含答案)《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达标 1. 看拼音写词语。 n z à n me i shé mé i y óu xi à ()()() n ti á o n hu àmi à bi à ()() 2. 按要求在课文中找出词语写下来。 (1) 表示颜色的词:、、 (2) 表示动作的词:、、 3. 按课文内容填空。 (1) 池塘里有一群,大,黑灰色的,甩着长长的 ,快活地。 (2)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 变短,成了。 (3) 青蛙妈妈着的衣裳,着的肚皮,着一对大眼睛,蹲在。 4. 按顺序排列下列词语。 (1) 长出两条后腿蝌蚪尾巴不见青蛙长出两条前腿 (2) 结果发芽播种长叶开花 (3) 冷烫凉温热 第二课时 ◆课后能力提升 1. 按课文内容填空。 小蝌蚪向(谁)问他们的妈妈在哪里,把(谁)错误地认为是他们的妈妈,(谁)才是他们真正的妈妈。

2. 小蝌蚪的妈妈唱歌的声音是()。 A.呱呱呱 B .哈哈哈 C .嘻嘻嘻 3. 填空题。 (1) 一只青蛙()条腿,()只眼睛()张嘴。 (2) 一只蝌蚪()条腿,()只眼睛()张嘴。 (3) 一只鸭子()条腿,()只眼睛()张嘴 4. 选词填空。 ①露②鼓③蹲④披 (1) 青蛙()在荷叶上,()着碧绿的衣服,()着雪白的肚皮,()着一对大眼睛,正在捉虫。 ①蹦②蹬③跳 (2) 小蝌蚪后腿一(),向前一(),()到荷叶上。 5. 读一读,回答问题。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1) 这段话一共有()句。 (2) 青蛙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从文中“”一句中可以看出来。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达标 1. 没有现在什么变化面条 2. 略 3. 略 4. 提示 (1) 按小蝌蚪的生长过程。(2) 植物的生长过程。(3) 冷热程度不同 第二课时 课后能力提升 1. 鲤鱼妈妈乌龟青蛙

同步训练参考答案

同步训练参考答案 同步训练参考答案 同步训练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参考答案来检查和巩固所学知识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下面是一些同步训练 的参考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数学 1. 解方程:2x + 5 = 15 答案:x = 5 2. 计算面积: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8cm,求其面积。 答案:面积 = 边长× 边长= 8cm × 8cm = 64cm² 3. 计算百分比:某商品原价100元,现在打8折,求现价。 答案:现价 = 原价× 折扣 = 100元× 0.8 = 80元 4. 解几何问题:已知三角形ABC,其中∠ABC = 90°,AC = 5cm,BC = 12cm,求AB的长度。 答案:根据勾股定理,AB² = AC² + BC² = 5cm² + 12cm² = 25cm² + 144cm² = 169cm² 所以,AB = √169cm² = 13cm 二、英语 1. 完成句子:I have ________ (never / been) to Japan. 答案:never 2. 选择填空:What time ________ (does / do) the movie start? 答案:does

3. 改错题:He goes to work by foot every day. 答案:by foot → on foot 4. 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答案:根据具体的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三、科学 1. 填空题: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共同结构是________。 答案: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 判断题: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答案:正确 3. 解释题:什么是光合作用? 答案: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 氧气的过程。 四、历史 1. 选择题: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 答案:杜甫 2. 解释题:什么是丝绸之路? 答案: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商路,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3. 判断题:《红楼梦》是明代的一部小说。 答案:错误,是清代的一部小说。 以上是一些常见学科的同步训练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步 训练不仅可以检验学习成果,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 高学习效果。同时,同步训练也需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多依赖参考答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和答案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和答案 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稳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精心为大家了这篇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大道之行也练习题(1),供大家参考。 作家作品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背景材料 孔子是因为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大道之行也这番言论的。 文章主旨 文章描绘了一幅大同世界的美好蓝图,说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表达了天下为公的思想以及作者对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神往。 写作分析 全文分三个层次,先总论大同社会的纲领,再阐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最后总结全文,提出大同社会美好的图景,构造很严谨。文章第二层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首先说的是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然后说的是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最后说的是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三个特征中前两个方面主要是就物质生活说的,最后一个特征是就人们的思想观念说的,说理很透彻。 文章大多采用排偶句式,如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等,使句式整齐、节奏清楚而又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

☆文言词汇积累 1、通假字 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推举。 矜、寡、孤、独: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2、古今异义 讲信修睦 (古义:培养。今义:修改) 孤、独 (古义:幼而无父为孤,老而无子为独。今义:孤单、单独) 女有归 (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回归) 大道之行也 (古义: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今义:大路) 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害人。今义:偷东西的人) 3、词类活用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均为意动用法,以为亲,以为子) 选贤与能(均为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 故外户而不闭(名词作状语,从外面)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均为形容词作名词,指老年人、中年人、儿童) 4、一词多义 【为】 天下为公:成为 不必为己:为了 【修】 讲德修睦:培养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长 【乱】

四年级下册《母鸡》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人教部编版)

《母鸡》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成绩孵化警告戒备歪头 汤圆讨厌大坝啼叫挖掘 二、比一比,再组词。 绩(成绩)卵(卵子)侮(侮辱)疙(疙瘩)凄(凄凉) 债(债务)孵(孵化)海(大海)乞(乞求)捷(快捷) 三、多音字组词。 ě恶心chà差不多 è恶习cī参差不齐 wù可恶chà很差 四、近义词。 讨厌—(厌恶)反抗—(抵抗)侮辱—(欺负)忠厚—(忠实) 成绩—(成果)辛苦—(辛劳)警戒—(戒备)尖锐—(尖利) 五、反义词。 可恶—(可爱)反抗—(顺从)欺辱—(爱护) 慈爱—(狠毒)勇敢—(怯懦)伟大—(渺小) 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忠厚)的鸭子(可怕)的东西 (狠狠)地咬一口(圆圆)地下垂 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警戒警告 1.遵照指示,警察在展览会期间(警戒)小偷。 2.足球场上,个别运动员动作粗野,受到裁判的(警告)。 挖掘发掘 3.知识像深埋在土里的宝藏一样,越是努力(挖掘)就越觉深不可测 4.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要多样化,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掘)出更多的人才。

八、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幼小的鸡。(雏鸡) 2.(声音)高而刺耳。(尖锐) 3.(脸、身体)极瘦。(消瘦) 4.趁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趁人不备) 5.形容没完没了地抱怨,诉说。(如怨如诉) 6.抖动摇晃的样子。(颤颤巍巍) 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母鸡》的作者是老舍。 2.试着给这篇文章分段,并写出每段层意。 第一部分(①~③):写“我”讨厌母鸡及其原因。 第二部分(④~⑧):写母鸡保护鸡雏、给鸡雏食物、同其他动物战斗、教鸡雏本领、给鸡雏取暖等方面的表现,告诉我们这是一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鸡。 第三部分(⑨~⑩):总结全文,前后照应,写“我”对母鸡的尊敬与赞美之情。 3.在第③段中,作者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讽刺了母鸡爱炫耀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母鸡的讨厌。 4.在第⑦段中,作者是从母鸡教鸡雏本领、给鸡雏取暖、身体供鸡雏们游戏三个方面介绍母鸡关照鸡雏的,表现了母鸡慈爱、不辞辛苦的特点。

《风景谈》 同步练习 含答案

风景谈 阅读提示 文章的核心内容不在“谈”,而在“风景”。这里的“风景”既指自然风光,也包括人的活动,重点是主宰风景的人。征服沙漠的人、充满崇高精神的人、民族精神化身的人,这三种人创造了新的风景、新的世界,这就是所谓“第二自然”。六幅“风景”画实际上先后写了延安军民的劳动、生活、学习、休憩和战斗,在展示并赞颂了大西北自然风光、延安社会生活的美好的同时,也歌颂了党领导下的延安军民崇高的精神境界。 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掮.犁(qián)锄锹.(qiāo)掬.水(jū)瞥.见(piē) B.寂.静(jí)妩.媚(wǔ)山脊.(jǐ)旋.律(xuán) C.磨.茧(mó)氛.围(fēn)坼.裂(chè)荷.枪(hé) D.沉闷.(mèn)奢侈.(chī)姗.姗(shān)眉棱.(lé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颀长铃铛高杆昂然高步 B.静穆偎倚断碣姗姗而下 C.弥漫绿荫泥浆怪石峭璧 D.搔痒幅射清冽怡然自得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清晨,窗纸微微透白,,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相册上所见的第一张,银白色的背景前一个淡黑的侧影,一个号兵举起了喇叭在吹。 ②你所见的,两个生命力旺盛的人,是两个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在任何情形之下,他们不倦怠,也不会,更不至于从胡闹中求刺激。 ③但如果把那二三十棵桃树,半爿磨石,几尺断碣,还有荞麦和汉麻玉米,这些其实到处可遇的东西,看成了此所谓风景区的主要条件,那或者是会的。 A.万籁俱静贻笑大方百无聊赖 B.万籁俱静百无聊赖贻笑大方

人教版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人教版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人教版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人教版同步练习成为了学生们备考的重要资料。然而,由于同步练习的题目较多,许多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惑。因此,提供一份参考答案对于学生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语文科目的同步练习参考答案。在语文科目中,同步练习通常包括阅读理解、作文、诗词鉴赏等题型。对于阅读理解题,学生们可以通过仔细阅读文章,找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然后结合选项进行筛选。在作文题中,学生们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展开自己的思路,写出有条理、语言流畅的文章。对于诗词鉴赏题,学生们需要通过对诗词的理解和背景知识的运用,来分析诗词的意境和主题。总之,在语文科目中,同步练习参考答案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题目要求,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数学科目的同步练习参考答案。数学科目中的同步练习通常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在选择题中,学生们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并选择正确的答案。在填空题中,学生们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运用所学的数学公式和方法,填入正确的数值。在计算题中,学生们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计算步骤,进行逐步计算,并得出最终的结果。通过参考答案,学生们可以对照自己的答案,找出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除了语文和数学科目,英语科目的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也是学生们关注的焦点。在英语科目中,同步练习通常包括听力、阅读、写作等题型。对于听力题,学生们可以通过仔细听录音,理解对话或短文的内容,并选择正确的答案。对于

阅读题,学生们需要通过阅读文章,找出关键信息,并回答相关问题。对于写作题,学生们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展开自己的思路,写出准确、流畅的英文文章。通过参考答案,学生们可以对照自己的答案,找出错误之处,并提高自己的听力和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人教版同步练习参考答案对于学生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参考答案,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题目要求,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然而,参考答案只是一个参考,学生们在做题时仍需注重理解题目,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同时,学生们也应该注重自己的思考和创新,培养独立解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C语言程序设计》李学刚数字资源9章 参考答案 2同步训练答案 同步训练4-4答案

同步训练4-4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switch语句和break语句的描述中,只有(B )是正确的。 A.在switch语句中必须使用break语句。 B.在switch语句中,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或不使用break语句。 C.break语句在switch语句中没有作用。 D.break语句是switch语句的一部分。 2.下列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C )。 int n='c'; switch(n++) { default: printf("error");break; case 'a': case 'A': case 'b': case 'B': printf("good");break; case 'c': case 'C': printf("pass"); case 'd': case 'D': printf("warn"); } A.pass B.wam C.passwarn D.error 3.有如下程序段: int x=1,a=0,b=0; switch(x) { case 0:b++; case 1:a++; case 2:a++;b++; } printf("a=%d,b=%d\n",a,b); 该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 A )。 A.a=2,b=1 B.a=1,b=1 C.a=1,b=0 D.a=2,b=2 4.以下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A )。 int a=15,b=21,m=0; switch(a%3) { case 0:m++;break;

case 1:m++; switch(b%2) { default:m++; case 0:m++;break; } } printf("%d",m); A.1 B.2 C.3 D.4 5.若有定义: float w;int a,b;则合法的switch语句是(D )。 A.switch(a) B.switch(a) { { case 1.0:printf("*\n"); case 1 printf("*\n"); case 2.0:printf("**\n"); case 2 printf("**\n"); } } C.switch(w) D.switch(a+b) { { case 1:printf("*\n"); case 1:printf("*\n"); default:printf("\n"); case 2:printf("**\n"); case 1+2:printf("**\n"); default:printf("\n"); } } 二、程序填空题 1.根据以下if语句写出与其功能相同的switch语句(x的值在0~100之间,x 为整数)。 if语句: if(x<60) m=1; else if(x<70) m=2; else if(x<80) m=3; else if(x<90) m=4; else if(x<100) m=5; switch语句: switch(x/10 ) { default: m=1;break; case6: m=2;break;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串联和并联同步训练(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 第3节串联和并联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 关于电路的连接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家中的电视和空调,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B. 家用小汽车的车头灯和车尾灯一定是并联 C. 马路上同一路口的红绿灯一定是串联 D. 教室里的日光灯一定是串联 2. 下列关于串联电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各用电器是逐个顺次地连接起来的 B. 若一个用电器短路,其余用电器仍可能通电工作 C. 开关可使电路中的各灯泡同时发光或同时熄灭 D. 连接电路时,可以不使用开关 3. 关于生活中一些电路的连接,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教室里的日光灯与控制它的开关是串联的 B. 节日的夜晚,装扮小树的小彩灯是串联的 C. 家里的电视与电饭煲在使用时互不影响,所以它们是并联的 D. 只有在光线不足且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居民楼楼道里的自动控制灯才会发光,故使用的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是并联的 4. 下面列举的常见电路中,一定属于串联的是()

A. 节日里装饰建筑物的一串小彩灯 B. 家中厨房里的电冰箱和电烤箱 C. 家庭中的电灯 D. 城区主要街道两旁的路灯 5. 下列关于并联电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列连接起来的 B. 若其中一个用电器断路,其余的用电器也不可能通电工作 C. 并联电路分干路和支路 D.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 6. 何灵峰为了探究电动玩具汽车内部电动机与指示灯的连接方式,他将这辆玩具车的电池取下,保持开关闭合,转动车轮,车上的指示灯还能发光,进一步探究发现,玩具车内部电路是由电源、开关、电动机、指示灯各一个组成,则该玩具车电路中电动机与指示灯() A. 可以确定,一定是串联 B. 可以确定,一定是并联 C. 可以确定,串联、并联都行 D. 需要再次断开开关,转动车轮,观察指示灯是否发光,才能判断 7. 两个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无法观察到他们是串联还是并联。闭合开关时,两灯都正常发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若灯两端电压都相等,则两灯肯定是串联

五年级下册同步指导训练与检测语文 参考答案刘又其

五年级下册同步指导训练与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刘又其 1、1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2、8.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 A.为提高全民阅读水平,目前“当务之急”是在社会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B.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奔赴在冬奥会赛场的每个角落,他们的身影“栩栩如生”。C.这两位演员临时合作却配合得“天衣无缝”,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正确答案) D.在祖国快速发展的当下,我们年轻人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勇于接受一切挑战。 3、22.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 A.让绿色生活成为时代文明的标签,需要激发出每个人的环保热情,建设美丽中国,每一个人都不能“袖手旁观”。 B.为了改变交通拥堵的现象,我校组织部分老师担任交通疏导员,交通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正确答案) C.峰会期间,青岛市主城区道路两侧“张灯结彩”,五颜六色的花卉和绿植景观营造出浓浓的盛会氛围。 D.精明的行销人员,会尽力让所有的行销元素都环环相扣、“天衣无缝”。

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 A、尘嚣xiāo荫庇bì栽种zāi 埋骨mái B、稀疏shū栅栏zhà禁锢gù嬉戏xī C、飒飒sà心弦xuán 挖空kōng 奢华shē(正确答案) D、灵寝qǐn 墓冢zhǒng朝拜cháo 灌木guàn 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的读音和注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匪我愆期(读音:yǎn)女也不爽(注释:过失,差错) B、将子无怒(读音:qiāng)以我贿迁(注释:贿赂) C、淇水汤汤(读音:tāng)体无咎言(注释:怪罪) D、渐车帷裳(读音:jiān)自我徂尔(注释:到,往)(正确答案) 6、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垂涎xián 船舷xuán 角隅yú B、火镰liǎn埋怨mái 结子jié C、莞尔wǎn 焖菜mèn 竹篁huáng(正确答案) D、胡诌zhòu茶峒tòng 傩送nuó 7、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外甥(shēn)窘迫(jiǒng)刮痧(shā)秩序(zhì)

七年级语文同步练习册题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同步练习册题及参考答案 虽然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只要努力解决这些困难后,你将会感觉到无比的轻松与快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语文同步练习册题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答案 1、古代诗文中有不少描绘自然风光的佳句,请按要求写出你最喜欢或熟悉的句子。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2、在下列词句间连线,使之构成四副对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白首方悔读书迟 竹直心虚乃吾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一城山色半城湖 黑发不知勤学早水性淡泊是我师 3、有人把老师作过很多比喻,如“把老师比作蜡烛,因为它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把老师比作小草,因为它朴实无华,默默奉献。”……你把老师比作什么呢?说说理由。 我把老师比作,因为它。 我把老师比作,因为它。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①-②题。 国外某城市开设了租车自驾旅游项目。驾车人发动汽车时,车内自动放音装置就会放一段录音:“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英里,你就可以饱览本地的美丽景色;超过60英里,请你到法庭做客;超过80英里,欢迎光顾本地设备的急救医院;上了100英里,请君安息吧!” ① 对当地规定的驾车时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30英里 B、60英里 C、80英里 D、100英里 ② 若用简明的语言直截了当地表达录音的内容,在说“阁下,请您”后接续正确的一项是( ) A、饱览美景 B、不要超车 C、驾车慢行 D、热爱生命 5、__中学团委准备为召开部分团员座谈会发布通知,通知正文的最后一句应写的是( ) A、恭候莅临 B、望准时出席 C、敬请届时指导 D、欢迎大家光临 6、通常人们在信尾写上“此致敬礼”,这个“此”是指( ) A、信的内容 B、写信人的谦称 C、代指后面的敬礼 D、礼貌用语 7、“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中的“河”最初指的是(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汾河 8、有位美国老年妇人来游仙女山,途中不慎被荆棘划破了裤脚,游兴大减,不肯继续登山,机灵的女导游笑着对她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使得老妇人开怀大笑。高兴地继续跟导游登山观景了。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女导游的身份,你认为她说的是下面的哪句话?( ) A、我们仙女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你小心点,不就不划破了吗? B、您看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子,不想让您走呢! C、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它拉住您的裤子,就是不让您走。 D、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划谁的裤子,您别走。 9、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A、121岁 B、131岁 C、141岁 D、151 10、“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 ) A、诗歌 B、音乐 C、小说 D、散文 11、某中学七年级某班开展“漫游语文世界”综合实践活动,在总结会上,有三个小组分别进行了汇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1.1四那么运算加、减法一、填空题: 1.在加法里,一个加数=〔〕-〔〕 2.根据29863+32942=62805可以得到两个减法算式〔〕或〔〕,这是根据〔〕。 3.先把下面各式中的“〔〕〞换成x,然后说出x是多少。 〔〕+26=4390+〔〕=280 二、求未知数x。 〔1〕 〔2〕 〔3〕 〔4〕 三、先计算,再验算。 36695+4318710384+6983 四、列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再解答。 〔1〕76加上什么数得159?〔2〕一个数加上876得1093,这个数是多少? 五、有三筐苹果,一共76千克。一筐23千克,一筐28千克,另外一筐重多少千克?答案一、填空题 1.和、另一个加数 2.62805-32942=2986362805-29863=32942,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17、190 二、求未知数 〔1〕67〔2〕248〔3〕2021〔4〕2733 三、先计算,再验算 〔1〕79882 〔2〕80219 四、列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再解答。 〔1〕76+=159〔2〕

+876=1093 =83=217 五、解:设另外一筐重千克。 23+28+=76 =25 1.2四那么运算乘、除法一、填空 1.一个因数=〔〕 2.12×〔〕=60 〔〕×6=72 3.〔〕×8420,括号里最大能填〔〕 4.□×○=△,〔〕÷〔〕=○,〔〕÷〔〕=□ 5.12与什么数相乘得84?列式是〔〕 二、求未知数x 38×x=1786 x×96=6816 x×32=128 15×x=90 三、列式计算1.一个数的28倍是5628,求这个数。 2.甲数是乙数的6倍,甲数是126,求乙数是多少?参考答案一、 1、积÷另一个因数 2、5 12 3、52 4、△÷□ △÷○ 5、12×x=84 二、47 71 4 6 三、5628÷28=201 126÷6=21 1.3四那么运算有关0的运算一、填空。 1.a是81,是b的3倍,那么b是〔〕。 2.a是45, b是a的6倍,那么b是〔〕。 3.甲数是75,比乙数的4倍少5,问乙数是〔〕。 4.甲数是75,比乙数的3倍多15,问乙数是〔〕。 二、根据数的变化填写正确的符号。 1.25○30○5 2. 32○3○56○4 =25○150 =96○14 =175 =110 三、连线。 〔1〕25×4+18÷3 〔1〕25乘以4与18的和除以3,商是多少?〔2〕25×〔4+18〕÷3 〔2〕25与4的积加上18除以3的商,和是多少?〔3〕〔25×4+18〕÷3 〔3〕25与4的积加上18的和除以3,商是多少?四、应用题。 1.四〔1〕班的55个同学出去郊游,如果再有5人那么刚好由4辆同样的客车一次拉完,问每辆客车可乘多少人?2.图书馆有数学类图书126本,是故事

同步练习及答案

同步练习及答案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A、喟.(kuì)然舞雩.(yú) 师旅.(lǚ)鼓瑟.(sè) B、浴乎沂.(yí) 莫.(mù)春比.(bǐ)及曾晳.(xī) C、千乘.(chèng) 率.(shuái)尔摄.(shè)乎饥馑.(jǐn) D、侍.(shì)坐铿.(kēng)尔小相.(xiàng)哂.(shěn)笑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A、以俟君子宗庙之事舍瑟而作春服既成 B、风乎舞雩喟然叹曰端章辅鼓瑟稀 C、因之以饥馑恃坐裕乎沂宗庙会同 D、千乘之国冉有无吾以也夫子栖之 3、解释下列词语: ①居则曰: ②率尔: ③因之以饥馑: ④知方: ⑤方六七十: ⑥端章甫: ⑦何伤乎: ⑧春服既成: ⑨异乎三子者之撰: ⑩喟然: 4、辨析下列加横线的词的含义: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①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以②毋吾以也方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③则何以哉③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④以俟君子④方欲行,转视积薪后,狼洞其中 ①如或知尔,则何以哉①吾与点尔 如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与②唯求则非邦也与 ③如其礼乐,以俟君子③遂与外人隔绝 ④宗庙之事,如会同④往借,不与 5、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有什么特殊用法(词类活用)? ①端章甫: ②鼓瑟希: ③风乎舞雩: ④可使足民: ⑤三子者出,曾晳后 6、下列句子与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①毋吾以也 ②不吾知也 ③则何以哉 ④求,尔何如? ⑤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⑥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⑦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7、翻译下列语句: ①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②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③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④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 归。 8、孔子(前551~前479年),名,字,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和伟大的,学派的创始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孔子的学说以“”为核心,主张“以礼治国”,倡导仁者“爱人”,提倡“忠恕”之道。孔子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9、子路、冉有、公西华各有怎样的志向? 10、曽皙有怎样的理想? 11、文本行文的中心线索是什么?这篇文章的“文眼”是哪一 句? 1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中的“师旅”“饥馑”是什么意思?这一语句怎么理解? 13、“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这一语句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态度? 14、“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这一细节表现了子路什么样的性格? 15、子路谈了他的志向后,孔子当时为什么“哂之”呢?

初一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

初一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 初一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 初一语文同步练习册大家做好了吗?它的参考答案大家核对了吗?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初一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供参考 阅读! 初一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第一单元 chànpúɡūnonglòuliǔjiázōngtuó2.应诅咒润惩3.苏联自传《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童年》4.如:“明晃晃、密密、乌 黑乌黑”等。示例:“密密”“乌黑乌黑”写外祖母的头发浓密而 有光译。5.B6.D 理解与鉴赏 拓展与提高 1.(1)这首诗描绘了禅院幽静、脱俗、自由、没有人世烦恼的景象。(2)“空”字把诗人由于身处幽静、脱俗、自由的禅院,一下子 把心中的种种人世烦恼都除去、心胸宽阔、俗念顿消的纯净的感受 生动地表现了出来。2.要求:抓住特征,描写生动。 2.一面 积累与运用 1.窖颓挲wùchóuchúzì 2.踱步地窖摩挲恣情/渡江窖洞婆挲咨询 3.(1)E(2)A(3)FD(4)B(5)A(6)B 4.①—C②—D③—E④—A⑤—B 理解与鉴赏

(一)1.C2.甲:从远处粗线条地勾勒;乙:从近处细描;丙:面对 面仔细地观察(或说特写)3.突出鲁迅的外貌的主要特征——瘦,表 现了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4.为革命(为民族、为国家)忘我工作(忘我工作为国担忧);痛恨反动派,有着 意志顽强 (二)1.抒情议论2.这里的“路”是引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革 命道路。3.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他给“我”极大鼓舞,获得 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我”更加坚强起来。4.对先生的逝世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够的,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投入顽强的战斗,继续先生未竟的事业,这才是对先生最好的 悼念。5.点明写作缘由,收束全文,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 和无限崇敬。“不能自已”强烈地表达了上述感情。 拓展与提高 1.略 2.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 3.我的老师 积累与运用 1.zhìfénkētuìdānɡpūbǔyú 理解与鉴赏 (1)有一件小事曾占据过“我”的心灵(2)老师为我们排除纠纷。 (3)老师是温柔慈爱、公平热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2.记叙、议论、抒情 3.B 4.D 5.不能,从孩子的眼光评价老师给“我”的支持和帮助,热情赞美自己的老师,真实反映了作者当时 的心情。如果删去,不亲切。 拓展与提高 1.D 2.示例:你妙语连珠,像连接不断的知识阶梯,引领我们步 入文学殿堂。 4.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