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 Ⅱ 考点针对练一(精选)

合集下载

2023届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题(含答案)

2023届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题(含答案)

2023届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题第一组(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早在殷商时期就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石。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中国印”会徽曾让汉字大放异彩,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也因汉字“冬”“飞”而绵上添花。

“冬梦”和“飞跃”两幅会徽,内容均包含奥运标志、运动员和比赛场景、城市、年份,层次清晰,寓意深远。

会徽的上半部分用刚劲曲折的线条勾画出了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冰雪运动员的矫健身姿;下半部分相对柔美圆润,既有赛场、跳台、滑道的轮廓,又似重峦叠嶂、绵延起伏。

在绚烂的“冬”“飞”与抽象的奥运标识、残奥标识的映衬下,使得黑色的“BEIJING2022”印鉴如同“一锤定音”,显示了中国对世界的坚定承诺。

文中画波浅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别词语,但不得改变总意。

(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关于喝水与减肥,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喝热水能提高代谢,( )。

理由是喝热水后体温会上升,新陈代谢也就随之提高,就像人生病发烧时代谢会提高一样。

实际上,喝热水对健康人的体温几乎没有影响,(),人体总是恒温的,对基础代谢的影响更是①,自然也就谈不上减肥。

不过②的是,有一项人体实验的结果显示,冰水可以提高新陈代谢。

实验将一群健康的成年人分为三组,分别给他们喝常温蒸馏水、常温生理食盐水和3℃的冰水。

结果发现,不管是喝常温蒸馏水还是生理食盐水,都不能提高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竟然提高了4.5%,并且这一效果可持续60分钟。

不过遗憾的是,新陈代谢提高4.5%带来的热量差,对减肥来说基本上③,平时做菜少放半勺油就出来了。

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2(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2(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创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和现实生活。

作为“晚辈”的戏剧艺术,在东西方至少有千年的历史。

中国戏剧强调抒情、传神、整体美,其①的艺术风格,使观众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使艺术美得到最完美的体现。

西方戏剧传统基本上就是一种文人传统,剧中主人公的思想与言行都体现出人文主义精神,是理想化的人物,不仅性格开朗,富于才情,而且勇敢热情,富有时代特色。

当然,戏剧艺术的实现不可能独往独来,也不可能②。

一方面,它需要剧作家、导演、演员与观众③地创造。

另一方面,戏剧要想超越时空的限制,则需要后来人的不断改编;新时代的戏剧若想征服观众,则必须突出戏剧的时代精神。

这一过程的实现,最为关键的是调整戏剧主题精神与人们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的关系,这是戏剧艺术价值提升的过程。

因此,戏剧必须时时改革,时时④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4分)2.文中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4分)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晚辈”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窦娥冤》属于元杂剧中的“本色派”作品,说白凝练而又生动流畅,唱词优美而又节奏鲜明。

B.《雷雨》通过展现周家这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所暗藏的污浊和腐朽,暴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

C.哈姆雷特登台念“生存还是毁灭……”这段台词时,奥菲利娅一直待在舞台上装作正在读书。

D.然而,就那么几秒钟,当我把它放回池水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便突然冒了出来。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筷子,古称“箸”,被看作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箸的出现,与当时热食、粒食、羹食的出现及陶制碗形盛食器的使用密切相关。

2023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Ⅱ模拟训练(一)

2023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Ⅱ模拟训练(一)

2023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Ⅱ模拟训练(一)2023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Ⅱ模拟训练(一)真题再现一、(2022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眼科门诊一连来了几名特殊患者,都是晚上熬夜看手机,第二天早上看不见东西了,这种疾病被称为“眼中风”。

“中风”一词原指脑中风,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近几年被引入眼科。

临床上,眼科医生把视网膜动脉阻塞这类缺血性眼病和视网膜静脉阻塞这类出血性眼病统称为“眼中风”。

“眼中风”是眼科临床急症之一,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

①。

第一种是中央动脉阻塞,会造成患者视力丧失,甚至永久失明。

第二种是分支动脉阻塞,视力下降程度不像第一种那么严重,多表现为视野缺损。

第三种是睫状动脉阻塞,②,经过治疗可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

视网膜动脉阻塞时,③,对视功能危害越大。

缺血超过90分钟,视网膜光感受器组织损害不可逆;缺血超过4小时,视网膜就会出现萎缩,即使恢复了血供,视力也很难恢复,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内接受治疗,并尽可能保住自己的视力。

视网膜静脉阻塞主要表现为眼底出血,并由此导致视物模糊变形、视野缺损或注视点黑影等,不及时治疗也会导致严重后果。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 “眼中风”因和脑血管疾病“中风”有诸多相似而得名。

与此类似,“打笔仗”源自“打仗”。

请简述“打笔仗”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9.①视网膜动脉阻塞有3种;②视力下降程度相对较轻微;③视网膜缺血时间越久20.“打笔仗”就是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以笔为武器进行论辩。

得名缘由:“打笔仗”与“打仗”有相似之处,都是观点或立场对立的双方或多方,以战胜对方为目的,凭借武器互相攻击。

21.修改: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接受治疗,才能有可能保住自己的视力。

语言文字运用第二章考点针对练一

语言文字运用第二章考点针对练一

考点针对练(一)压缩语段一、新闻类压缩1.阅读下面一则新闻,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10字以内的新闻标题。

本报讯(记者耿愿)自1984年开办的两年一度的央视青歌赛,今年确定要停办了。

央视文艺部导演王宪生透露,本届青歌赛将延期至明年,主要原因则是“可供选择的人才没那么多”。

上个月,就已传出今年青歌赛可能延期甚至停办的非官方消息。

有传闻是央视领导发现青歌赛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其次是金钟奖办得红火,导演组希望接下来的青歌赛能有全新改变。

王导称并未听说过有过传闻,在他看来,原因是“没那么多人才,跟不上比赛的频率”,所以停一届并非坏事。

事实也的确如此,青歌赛曾经产生了蔡国庆、宋祖英、谭晶、萨顶顶等一大批在歌坛颇有影响力的明星,但从2006年以后就再难跟上之前的风光了。

(选自2012年4月9日《长江日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青歌赛今年确定停办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20个字)福岛核电事故一年之后,核电的前景依然暗淡。

理想主义者认为核能将为世界提供一种廉价、丰富、稳定以及安全的能源。

但现在看来,这个梦想似乎失败了。

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座核反应堆失控爆炸,其辐射影响至今未能精确统计。

25年后,正当核能重新复兴时,日本又发生了福岛核危机,核能安全的神话再次被打破。

另外,私营公司绝对不会选择建造核电厂。

部分原因是私营公司面临地方的反对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但大部分原因是反应堆的确十分昂贵。

后切尔诺贝利时代的现代设计曾被认为可以降低投资成本,但实际上并没有实现。

正在欧洲兴建的少数几座新反应堆已经远远超出其巨额的预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基于安全因素和成本因素,核电前景暗淡。

语言文字运用 Ⅱ 考点针对练一

语言文字运用 Ⅱ 考点针对练一

考点针对练(一)
1 2 3
时文短评
4 5 6
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民间行动走在政府的前头,力量不可低估。 首先,它基于自发和自觉,体现公众的热心与负责,道德感 召力强,有利于唤起更多的人参与社会事务。其次,它可以 与政府行为形成对照与竞争,其透明运作的方式和源自草根 的力量,是政府行为的有益补充。再次,它利用互联网等新 媒体推广活动,既接受监督,又凝聚力量,前景广阔。
考点针对练(一)
1 2 3
时文短评
4 5 6
(示例三)老人砸违章车是一种“道德暴力”。 老人手拿砖块砸违章车的“壮举”不值得提倡,它是一种渐成气 候的“道德法官意识”,是道德暴力对于法律尊严的践踏和亵 渎,是人性之丑主导的“道德裁判”,值得好好反省。老人用砖 头砸车是一种用个人的理念和“不平”事抗争的表现,这毫无疑 问是不可取的,毕竟我们生活在法治时代,有很多相关法律规范 着我们的行为,即使是“不平”事也让相关部门处理,轮不到个 人出手。 以暴制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只会陷入另一个暴力之中, “平民暴力”虽然值得同情,但是很显然是不正确的,如果不加 以制止,任其发展下去,法律的权威必然会受到冲击。
考点针对练(一)
1 2 3
时文短评
4 5 6
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古有“冲冠一怒为红颜”,今有“冲冠一怒为红灯”: 7 月 9 日晚,兰州一老教师手拿砖块站在斑马线上,只要有 车辆闯红灯经过,便用砖块砸向违章车辆。直到目前,警方 尚未追究老人责任,车主们也没有找老人赔偿。(7 月 12 日 《兰州晨报》) “拍砖”老教师, 年过七旬, “一砸成名”。 面对记者, 老人坦承:“我只砸车体,不砸玻璃,砸玻璃会伤及路人和 车内的人。 计划中, 打算连砸一周。 ”看来老教师粗中有细, 砸车是“有预谋”的,而非一时冲动,见车就砸。

【名师辅导】2015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第二章 专题二 考点针对练(一)情节题

【名师辅导】2015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第二章  专题二  考点针对练(一)情节题

考点针对练(一) 情节题
1 2 3 4 5
那几年的日子简直糟透了。爹为了凑齐我复读的学费, 起早贪黑到处打零工,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头上的白发越 来越多了。他的手掌像砂纸一样,摸到我的脸上,火辣辣地 痛。 我的情况并不比爹好多少。我的心情跟我的学习成绩一 样,越来越坏。我对高考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但是我不敢不 考上大学。如果我考不上大学,我爹会受不了的。 可是,我真的能考上大学吗?
责,最后终于自我升华、感到释然的挣扎过程和复杂的情感体验,既 包含着无限心酸和结束多年徒劳挣扎的快慰, 也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 希望,让人在沉重之中看到了一线光明。
③“大学时代”加引号,是“我”对自己不得不用这种造假、说谎的 方式来安慰父亲的苦涩自嘲。
④“大学时代”加引号有特殊含义, 它意味着“我”对“大学”有了 新的认识和定义:上大学的路走不通,“我”还可以进入社会这所 “大学”,努力奋斗,回报父亲。
考点针对练(一) 情节题
1 2 3 4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幸存者 (美)休 · B· 卡夫 熬到第三个饥饿的夜晚,诺尼把眼睛盯在那条狗身上。 在这座漂流的冰岛上,除了高耸的冰山之外,没有任何的血 肉 ——就剩他们两个了。 在那次撞击中,诺尼失去了他的雪橇、食物、皮衣,甚 至他的尖刀。他只救起了心爱的猎犬 ——尼奴克。如今,一 人一狗被困在冰岛上,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虎视眈眈地注视 着对方。
考点针对练(一) 情节题
1 2 3 4 5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到了。真不赖, 我考上了辽宁大学。通知书是我在县城的打字社里打印的, 印章是我自己用土豆刻的。我在同学那里见过不少录取通知 书,觉得自己造假的本领还不错。 我在心里打定了主意,再过几天我就假装去上大学,实 际上是出去打工。我不会让爹给我寄学费的,我会说我在沈 阳半工半读挣了不少钱。我甚至还会每个月都给爹寄一点儿 钱回来, 我不能再让他过以前的苦日子。 我最后要做一件事, 是四年以后,再造一个假毕业证,在爹的面前晃一晃,打个 马虎眼就行了。

高三高考语文考前语言文字运用习题练习一及参考答案

高三高考语文考前语言文字运用习题练习一及参考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子“改革的大潮”是比喻手法。

A.拟人,“怨”把羌笛声人格化。

B.比喻,以“梨花”喻雪。

C.互文,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合起来理解。

D.夸张,“万重山”言舟行之快。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4分)
【答案】示例一:国内外一些创新成功的经验,能够给予老字号更旺盛的生命力,使它们诠释出更为隽永的故事。

示例二:通过借鉴国内外一些创新成功的经验,老字号能够保持更旺盛的生命力,诠释出更为隽永的故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通过一些国内外创新成功的经验,能够……”介词淹没主语,删掉“通过”;
二是“它们诠释出更为隽永的故事”中途易辙,在“它们”前加上“使”。

或者在“通过”后加“借鉴”,把“能够给予老字号更旺盛的生命力”改为“老字号能够保持更旺盛的生命力”,让“老字号”作主语,再删掉后一句的“它们”。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第二章 考点一(含解析).docx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第二章  考点一(含解析).docx

考点一仿写(含对联和修辞手法)——题审显隐要求,仿求形神兼备Ⅰ精做课标真题,把握复习方向[考点要求] 1.仿用句式2.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1.(2007·宁夏、海南)仿照文中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线处写两个句子。

要求所写句子都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并与开头的一句话构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语意完整。

没有大海的粗犷豪放,可以有小溪的轻盈从容;,;,。

生活向每一个人敞开胸怀,我们总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色彩,自己的价值。

答案(示例)没有高山的威严英武可以有石子的淡泊宁静没有大树的秀美挺拔可以有小草的默默奉献解析本题仿写句子要注意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句子前后两部分要形成对比,采用“没有……,可以有……”的句式。

试题评点该题以填空形式考查语言仿写。

仿写时不仅要注意句式(“没有……,可以有……”)、修辞(拟人),还要注意前后内容上的对比关系,如“大海”对“小溪”。

2.(2008·宁夏、海南)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机遇”为话题,写几个比喻句,并形成排比。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道万丈深渊。

答:答案略。

解析本题要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要注意句子间的关系是相对的,要使用“……对于……是……”的句式,内容贴切,语言通顺,形成排比。

试题评点该题采用话题式仿写题型,题干给出了“机遇”话题,要求使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该题仿写关键是打开“对于”的对象的思路,如“伟人”“智者”“愚者”一组,“少年”“青年”“中年”一组等。

3.(2009·宁夏、海南)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

答:答案(示例)那一望无际的青草,绿得肆无忌惮,一塌糊涂,如荡漾的碧波,如起伏的群山,把生命诠释得酣畅淋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