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科疾患康复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内外科疾患康复学教学大纲1.7

内外科疾患康复学教学大纲Rehabilitation of Internal Medical and Surgical Disorders(供四年制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使用)前言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是以内外科疾病和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为中心,以残疾预防为准绳、以康复评定为依据、以康复治疗为手段,以改善和消除内外科疾病引起的身体功能和结构障碍、提高个体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社会参与能力、使其早日回归社会为目标的一门学问,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应用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有关内外科疾病所引起的功能障碍,结合内外科疾病特点、进行康复评定、综合治疗、残疾预防以及健康教育。
在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内外科疾患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和健康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式以及临床基本程序的运用,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需要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口腔科学、皮肤性病学及康复医学相关知识作基础;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的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将康复医学中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运用于内外科疾病和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打下基础。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何成奇主编的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配套使用,适用于四年制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的教学。
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等方式进行教学。
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
总学时为54学时。
本课程为校考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70%。
平时成绩占30%。
教学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见习)学时数概论 1 1循环系统常见疾病康复 5 2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康复 3 3风湿免疫性疾病康复 3 3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康复 4 3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康复 2 1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康复 3 2常见恶性肿瘤康复 1.5 2感染性疾病康复 1.5 1 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疾病康复 1 3皮肤科常见疾病康复 2 3慢性疼痛康复其他疾病康复2 1合计30 24 总计 54概论1、掌握内外科疾患学的基本概念、临床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临床思维方式和临床基本程序、康复病历书写规范。
《内外科疾病康复指南》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指南》教学大纲(理论、
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指南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一、引言
- 指导目的
- 教学目标
二、理论部分
2.1 疾病康复概述
- 定义和范围
- 疾病康复的意义及原则
2.2 内外科疾病康复理论
- 疾病康复的基本理论
- 内外科疾病康复的特点与要点
2.3 内外科疾病康复评估
- 评估方法与工具
- 评估结果的意义与应用
2.4 康复预防与指导
- 内外科疾病康复的预防原则和方法- 康复指导的内容与技巧
三、实验部分
3.1 康复实验原理与方法
- 康复实验的目的与意义
- 康复实验的基本步骤与要点
3.2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 实验操作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方法
- 结果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3.4 康复实验报告撰写与演讲
- 实验报告的结构与格式
- 报告演讲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四、总结与展望
- 教学总结
- 康复指南未来的发展方向
五、参考文献
注:此教学大纲仅作为教学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及实验细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内外科疾病康复课程》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课程》教学大纲(理论、
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课程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1. 课程背景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内外科疾病康复的理论和实验知识的掌握,使其能够在康复领域中发挥积极作用。
课程涵盖了康复的基本
概念、疾病诊断与治疗、康复方案设计和实施等内容。
2. 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
- 理解内外科疾病的康复原理和方法;
- 掌握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基本知识;
- 能够制定并实施针对不同病例的个性化康复方案;
- 熟悉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方法;
- 具备相关实验技能,能够进行康复实验研究。
3. 课程内容
3.1 理论部分
- 康复概念及原理
- 内外科疾病康复的分类与特点- 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 康复方案设计与实施
- 康复评估与效果评价
- 康复技术与方法综述
- 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技巧
3.2 实验部分
- 康复实验室的使用与操作规范- 康复实验技术的训练与实践- 疾病康复实验的设计与执行- 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4. 评估方法
- 课堂参与与讨论(20%)
- 作业与实验报告(40%)
- 期末考试(40%)
5. 参考资料
- 《康复学导论》
- 《康复医学概论》
- 《康复实验技术与方法》
以上内容为《内外科疾病康复课程》教学大纲的简要概述,以
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详情请参阅具体的教学大纲。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完成
作业和实验,并在期末考试中充分展现所学知识和技能。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习》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习》教学大纲(理论、实验)内外科疾病康复实教学大纲(理论、实验)一、课程背景和目的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内外科疾病康复实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临床实践能力,并使其具备相关疾病康复领域的理论与实验知识。
二、教学内容1. 基础理论:- 内外科疾病康复的概念和原理- 康复评估与康复目标制定- 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康复效果评估与调整2. 实验内容:-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仪器介绍- 康复实验技术的实践与应用- 康复效果的实验评估与数据分析三、教学目标1. 理论目标:让学生了解内外科疾病康复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掌握康复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的方法,能够评估和调整康复效果。
2. 实验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康复实验设备的能力,掌握康复实验技术的应用方法,能够进行康复效果的实验评估和数据分析。
3.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其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 授课讲解内外科疾病康复的基本理论知识- 讲解典型病例,并进行案例分析- 组织讨论,促进学生思维交流2. 实验教学:- 指导学生操作康复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操作-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五、教学评价1. 理论教学评价:- 课堂参与和发言情况- 期中和期末理论考试2. 实验教学评价:- 实验操作和技术上的独立性- 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 实验成果的数据分析和解读六、考核方式1. 理论考核:- 期中和期末理论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 课堂参与和发言情况,占总评成绩的30%2. 实验考核:- 实验操作和技术上的独立性,占总评成绩的50% - 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占总评成绩的30% - 实验成果的数据分析和解读,占总评成绩的20%七、参考教材1. 《内科疾病康复实指南》2. 《外科疾病康复实手册》3. 《康复实验技术与方法》。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教学大纲Ⅰ、课程概况Ⅱ、课程简介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内外科疾患康复学是以内外科疾病和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为中心,以残疾预防为准绳、以康复评定为依据,以康复治疗为手段,以改善和消除内外科疾病引起的身体功能和结构障碍、提高个体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社会参与能力、使其早日回归社会为目标的一门学问,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因此,认真学习本教程,不仅能为治疗师和医师在骨科和神经康复以外开辟广阔的康复新天地、推动学科发展,而且对提高内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防治并发症、改善或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与结构、提高或恢复患者的活动和参与能力、重点实施残疾的二、三级预防以及推动内外科疾病临床康复的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教学组织与方法:教学方法方面要重视运动学与其它各科的内在联系,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循序渐进原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形象化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求,融入典型的临床病例教学,针对常见的各科疾病及标准的治疗方法要用幻灯片、录相、模型等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示,使学生易于理解、加强记忆。
理论教学:讲授式教学法LBL、问题导向型教学法PBL、启发式教学法、自导式教学法、比较归纳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
实验教学:采用示范教学法、问题导向型教学法PBL、案例导向型教学法CBL、模拟教学法。
3.教学保障:多媒体、模拟教学设备、各种运动康复实验设备。
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教学网站①选用教材: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第2版),何成奇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第1版),高敏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实训指导》(第1版),陈健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②参考书目:《Occupational Therapy for Physical Dysfunction(6th Edition.)》,Mary Vining Radomski & Catherine A. Trombly Latham编著,Wolters Kluwer Health 出版社,2008年。
内外科疾患康复学第一章

2、光疗的形成:主要为激光的在医学中的应用。 3、其他疗法的形成:磁疗、静电疗法、空气离子疗法、水
疗、冷疗、光化学疗等等
4、心肺康复的形成: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康复治疗的一些早
期介入。
三、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 1、心脏康复:心脏康复治疗程序基本成熟
2、肺康复:慢性肺疾病成为肺康复的主要对象,COPD的康复取得
济负担。
4、防治并发症: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心肺功
能下降、骨质疏松、关节挛缩等。
二、地位 1、心肺康复、砥柱中流
占主导地位的是心脏病康复,肺康复。
2、内外并重、媲美主流
第四节 范围与内容
一、范围
广义上讲,内外科疾病康复是除骨科康复和神经 康复以外的所有疾病的康复,包括:内科学、外 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五官科学、皮肤科学 和口腔医学中各种可能引起患者功能障碍的疾病 和病损。
短波疗法开始用于医疗。
2、光疗的产生:专用的红外线、紫外线治疗设备研制成功。 3、声疗的产生:超声波疗法产生。 4、心脏康复的萌芽:美国的Levine 5、肺康复的出现:急性期后的呼吸康复。
二、形成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1、电疗的形成:间动电、干扰电、中频正弦电、经皮电刺激神
经等疗法产生;脉冲式微波疗法的产生;毫米 波疗法的推广。
疾病所引起的功能障碍,结合内外科疾病的特点、 进行康复评定、综合治疗、残疾预防以及康复教育 的一门学问。
二、地位: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三、作用:
1、提高临床疗效 2、缩短治疗时间 3、防治并发症 4、能改善和恢复患者的身体结构与功能,同时提高或恢复患者的活 动和参与能力。
四、目的:研究如何应用康复的理念和方法防治内外科疾病所引起的患者的
康复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随着经济、科技进步,人口老化,自然灾害及战争(恐怖事件)无法防止消除,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
因而健康的概念,医学的模式,都已发生变化。
全面医学已将康复医学包括在内。
医学不仅要治病救命,而且要考虑存活后的身、心、社会、职业能力的尽可能恢复。
康复医学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独特医学学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
它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
康复医学所面临的人体各种功能障碍包括:运动功能、感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语言交流能力、认知能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系统掌握总论部分、康复评定、各种常用康复治疗方法、各种常见病康复。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科。
二、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1.掌握理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评定及治疗技术、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
2.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应用于临床。
3.学会与有关临床科室协作为疾病的急性期、恢复早期、后期康复诊疗服务。
4.培养良好的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时数分配四、考核要求1.命题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掌握好命题的广度和深度, 重点考察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情况, 兼顾综合分析和应用性较强的内容。
2.试题内容为本学科重点,即: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3.试题水平相当于教育目标所确定的预期水平。
4.试题提供的信息要准确,目标要求清楚。
5.试题类型及比例: 填空题20%, 选择题20%, 是非题20%, 名词解释l0%, 问答题20%, 病例分析10% 。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康复的定义、内容范围、概念及康复医学的定义、对象、范围;熟悉康复预防三层次、社区康复的基本概念、康复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临床医师与康复的关系。
课程内容一、康复、康复医学定义范围康复定义、内涵、康复服务方式。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各种治疗手段和方法,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其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为康复医学的教学大纲,它的设计和实施对于培养合格的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康复医学的教学大纲应该包含相关的基础知识。
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因此,教学大纲应该明确列出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包括人体结构和功能、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等。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学生可以建立起对康复医学的整体认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康复医学的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康复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和方法。
因此,教学大纲应该明确规定学生需要参与到临床实践中,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和掌握康复医学的技能。
例如,学生可以参与到康复科的日常工作中,与康复医师一起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评估等工作。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此外,康复医学的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康复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学科,新的康复治疗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
因此,教学大纲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康复医学课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实验设计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通过科研,学生可以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康复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康复医学的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康复医学的从业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道德。
因此,教学大纲应该明确规定学生需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学生可以参与到社区康复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中,通过与不同的人群接触和交流,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教学大纲还应该强调职业道德的培养,要求学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尊重患者的权益,保护患者的隐私。
综上所述,康复医学的教学大纲应该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外科疾患康复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英文名称:总学时:104学分:适用专业:康复治疗学前言内外科疾患康复学是以内外科疾病和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为中心,以残疾预防为准绳、以康复评定为依据,以康复治疗为手段,以改善和消除内外科疾病引起的身体功能和结构障碍、提高个体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社会参与能力、使其早日回归社会为目标的一门学问,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因此,认真学习本教程,不仅能为治疗师和医师在骨科和神经康复以外开辟广阔的康复新天地、推动学科发展,而且对提高内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防治并发症、改善或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与结构、提高或恢复患者的活动和参与能力、重点实施残疾的二、三级预防以及推动内外科疾病临床康复的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教材《内外科疾患康复学》,主编:高敏,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年2月第1版内外科疾患康复学教学大纲第一章概述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内外科疾患康复学的地位与作用以及范围和内容;熟悉内外科疾患康复学的发展简史;掌握内外科疾患学的基本概念、临床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临床思维方式和临床基本程序。
二、讲授内容1、防治内外科疾病引起身体就功能和结构损伤的基本原则、临床思维方式2、内外科疾患康复的发展简史3、内外科疾患康复范围与内容三、教学时数3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第二章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康复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等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因、临床特点、辅助检查,以及心脏移植术后河心脏起搏术后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等2.熟悉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功能障碍特征,康复评定内容等;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表现、功能评定方法、康复理疗原则等3.掌握各种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定义、临床处理、康复措施、治疗原则,康复治疗的目的,康复治疗的原则及方法,主要掌握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尤其要重点掌握每种疾病所独特存在的功能障碍和康复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操作的注意事项二、讲授内容1、冠心病临床特点、相关功能障碍及其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2、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特点、相关功能障碍及其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高血压的康复评定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血压测量与动态血压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眼底检查等。
高血压康复治疗的目的、原则、治疗方法(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其他疗法)3.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相关功能障碍及其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物理治疗以运动疗法为主,以改善体力去适应状态,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为目标。
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1)坐椅子疗法(2)步行运动(3)医疗体操(4)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
水疗。
4、周围血管疾病临床特点、相关功能障碍及其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5、淋巴系统疾病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6、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7、心脏移植术后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1) 咳嗽训练2) 呼吸机通气下的呼吸训练3) 扩胸伸展训练4) 呼吸训练5) 体能训练8、心脏起搏术后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三、教学时数12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第三章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移植等流行病学和病因、发病机制,肺心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呼吸衰竭的定义,坠积性肺炎、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临床治疗和健康教育2. 熟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RF功能障碍灯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3. 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定义、康复治疗目的、康复治疗原则、步骤等二、讲授内容1、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临床特点:生理功能受限;心理功能受限;ADL能力受限;社会功能受限康复评定:肺功能评定;呼吸功能障碍程度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心理功能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社会功能评定康复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2、支气管哮喘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3、呼吸衰竭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功能障碍:生理功能障碍、心理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受限、职业能力受限康复评定:生理功能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社会功能评定康复治疗:(1)物理治疗(2)作业治疗(3)心理治疗(4)其他治疗4、肺移植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5、坠积性肺炎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三、教学时数12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第四章免疫性疾病的康复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因、病理、临床特点;康复治疗目的、原则、评定、治疗方法等2. 熟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定义、诊断标准;功能受限与康复评定、功能结局健康教育等3. 掌握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康复治疗目的、康复治疗原则、方法;主要掌握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等技术二、讲授内容1、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特点;康复评定生理、心理、ADL与生存质量评定;康复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2、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特点;康复评定生理、康复治疗。
康复评定:生理功能评定;心理功能评定;ADL评定;生存质量评定康复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康复工程、心理治疗、其他治疗3、强直型脊柱炎概述、临床特点、功能障碍生理、心理、ADS、职业能力四方面康复评定;康复治疗:1) 物理治疗2) 作业治疗3) 康复工程4) 心理治疗5) 其他治疗4、大骨节病临床特点;康复评定生理;康复治疗。
三、教学时数12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第五章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康复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因,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临床治疗和健康教育2. 熟悉消化系统疾病的定义、功能障碍;康复评定、心理功能评定、功能结局3. 掌握消化系统疾病康复治疗目的、原则;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的康复治疗方法二、讲授内容1、慢性胃炎临床特点;康复治疗:超短波疗法、微波疗法、紫外线疗法等。
2、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特点;康复治疗:超短波疗法、超声波疗法、激光疗法等。
3、肝硬化临床特点;康复治疗:心理、物理治疗。
4、肠粘连临床特点;康复治疗:超短波疗法、音频电疗法、磁场疗法等。
5、便秘临床特点;康复治疗腹部按摩、干扰电疗法等。
6、功能性胃肠病临床特点;康复治疗。
7、肝移植临床特点;康复治疗:咳嗽训练、呼吸训练等。
8、慢性胰腺炎临床特点;康复治疗超短波疗法、中波疗法等。
9、小肠功能失调临床特点;康复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家庭肠内营养治疗。
三、教学时数3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第六章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泌尿生殖系统临床中各种常见疾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尿路感染、肾移植等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健康教育等2. 熟悉泌尿生殖系统临床中各种常见疾病的功能障碍及其生理、心理、社会能力功能评定等3. 掌握泌尿生殖系统临床中各种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目的、原则、方法等二、讲授内容1、尿路感染临床特点;肾功能评定;康复治疗2、生殖系统感染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3、肾移植临床特点;康复治疗4、尿失禁和尿潴留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5、性功能障碍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三、教学时数3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第七章内分泌及代谢系统常见疾病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痛风的辅助检查指标特点;营养不良的辅助检查内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生理功能评定方法等2. 熟悉糖尿病的主要评定方法;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目的与原则;肥胖症与营养不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治疗处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作业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别人的健康教育3. 掌握糖尿病的康复治疗方法,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功能障碍;肥胖症的康复评定;痛风的运动治疗等二、讲授内容1、糖尿病概述;临床特点;功能障碍;康复评定;糖尿病康复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的康复治疗2、骨质疏松症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功能结局;健康教育。
3、肥胖症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功能结局;健康教育。
4、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5、营养不良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6、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功能结局7、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功能结局8、甲状腺炎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功能结局三、教学时数3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第八章常见恶性肿瘤的康复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肺癌、乳腺癌、胃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和病因,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等2. 熟悉肿瘤的定义、良恶性肿瘤的特点、恶性肿瘤的功能障碍;康复评定等3. 掌握各种恶性肿瘤的康复治疗目的、康复治疗原则、方法等二、讲授内容1、肿瘤康复评定:肿瘤的分期、生理功能评定、心理功能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独立生活能力评定、社会功能评定、残疾评定分类2、肺癌临床特点症状和体征、影像检查、康复治疗:心理康复、呼吸功能的康复、运动疗法。
3、乳腺癌临床特点、主要的功能障碍(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物理因子治疗、肩功能训练、作业治疗4、胃癌临床特点、康复治疗:紫外线疗法、磁疗等。
5、肝癌的特点;肝区物理治疗射频或微波治疗、激光治疗等6、直肠癌临床特点症状和体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高功率激光治疗、术后排便习惯的建立等7、膀胱癌临床特点、物理治疗、膀胱功能康复。
8、骨恶性肿瘤临床特点、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康复工程。
三、教学时数3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第九章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康复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因,肺结核、慢性肝炎等疾病的分期、临床治疗和健康教育2. 熟悉感染性疾病的定义、临床特点、功能障碍;康复评定、全身功能状态评定、心理功能评定及功能结局等3. 掌握感染性疾病康复治疗的目的、康复治疗原则,肺结核、慢性肝炎等疾病的康复治疗方法二、讲授内容1、肺结核临床特点;功能障碍生理、心理、日常生活活动、职业能力等方面;康复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
2、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特点;功能障碍生理、心理、日常生活活动、职业能力等方面;康复治疗超短波透热疗法、肝病治疗仪等。
3、尖锐湿疣临床特点;功能障碍生理、心理、日常生活活动、职业能力等方面;康复治疗激光疗法、冷冻疗法等。
4、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临床特点;功能障碍生理、心理、日常生活活动、职业能力等方面;AIDS康复治疗运动疗法、作业治疗、心理治疗三、教学时数3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第十章五官科疾病的康复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眼科、耳部、鼻部、咽喉部、口腔、口腔颌面部损伤疾病的健康教育2. 熟悉眼科、耳部、鼻部、咽喉部、口腔、口腔颌面部疾病的临床表现、康复评定方法、常见眼科疾病的功能障碍及功能结局3. 掌握眼科、耳部、鼻部、咽喉部、口腔、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定义、康复治疗原则、重点掌握物理治疗原则和方法二、讲授内容1、眼科疾病睑腺炎、睑缘炎、睑板腺囊肿、上睑下垂、眼睑瘢痕、泪腺炎、泪囊炎、结膜炎、球结膜下出血、角膜炎症、巩膜炎、白内障、玻璃体病、视神经萎缩、眶蜂窝织炎、眼外伤的临床表现和康复治疗2、耳部常见疾病耳廓软骨膜炎病因;康复治疗3、鼻部常见疾病鼻前庭炎、鼻腔炎性疾病、鼻窦炎性疾病临床表现和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