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评估市场法参考

合集下载

土地使用权评估的方法

土地使用权评估的方法

土地使用权评估的方法(31:20☆☆☆)(一)市场法☆☆☆1.市场法及其适用条件市场法:也称市场比较法,是将待估土地与在近期已经进行交易的类似土地加以比较,从已进行交易的类似土地的价格,修正得出待估土地价格的一种评估方法。

2.市场法应用的步骤与过程(1)广泛搜集交易资料,确定比较案例。

(2)进行交易情况的修正(3)进行交易时间的修正(4)进行区域因素修正(5)进行个别因素修正:个别因素修正的内容主要包括土地使用年限、容积率、临街宽度、临街深度、面积、形状、地形、地质等土地使用年限修正时,修正系数可用下列公式计算:(6)确定待估土地评估值(二)收益法☆1.收益法土地使用权评估中的收益法,亦称收益还原法,是指通过预测土地未来产生的预期收益,以一定的还原利率将预期收益折算为现值之和,从而确定土地评估值的方法。

土地使用权评估中的收益法的应用,重要的是要确定土地的收益额、土地还原利率和土地收益年限。

2.土地收益额的估算(1)土地收益的分类:实际收益:是指在现状下实际获得的收益,实际收益一般来说不能用于评估,因为个别人或个别企业的经营能力等对实际收益的影响较大。

客观收益:是排除了实际收益中属于特殊的、偶然的因素后所得到的一般正常收益,客观收益才能作为评估的依据。

土地收益包括有形收益和无形收益,计算收益时不仅要包括有形收益,还要包括各项无形收益。

(2)土地纯收益的计算步骤:计算总收入、求取总费用、求取总收益、确定房屋纯收益、求取土地纯收益3.土地还原利率及其估算(1)利用收益还原法公式,通过搜集市场上相同或相似的土地纯收益、价格等资料,反推算出还原利率。

(2)通过完全利率加上风险调整值的方法求取还原利率。

还原利率=安全利率+风险调整值4.土地收益年限及其测算土地收益年限是指待估土地从评估时点开始,其收益能力延续的时间长度,通常以年为单位。

土地的收益年限一般是以其出让年限减去已使用年限获取。

(三)成本法☆1.成本法及其适用范围成本法:亦称成本逼近法,是以开发土地所耗费的各项费用之和为依据,再加上一定的利润、利息、税金以及土地增值收益来确定土地价格的一种评估方法()值收益土地增利润利息税费开发费土地取得费土地土地价格评估值+++++= (二)成本法评估的步骤1估算土地取得费、2.估算土地开发费3.估算税费4.估算利息5.估算利润6.估算土地增值收益7.估算土地使用权评估值(四)假设开发法假设开发法:亦称剩余法,这种方法是在评估待估土地价格时,将待估土地的预期开发后的价值,扣除其正常的开发费用、销售费用、税金及开发利润,从而估算待估土地价格的一种方法。

土地估价:市场比较法试题及答案

土地估价:市场比较法试题及答案

土地估价:市场比较法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类似区域是指与待估宗地所隶属的相邻区域相类似的、不在同一供需圈的其他区域。

()2.以一个标准宗地或条件俱佳的土地为基准,把交易案例和待估土地均与其逐项比较,然后将结果转化为修正价格,此方法为直接比较。

()3.运用市场比较法测算的价格能反映近期市场行情,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4.市场比较法估价程序先后为收集交易资料、确定比较案例、修正、确定土地价格。

()5.选择比较交易案例,一般应选择4年内成交的不动产交易案例,最长不超过5年。

()6.正常和非正常交易均可作为比较交易案例,通过修正予以运用。

()7.宗地用途虽不同,但影响其价格的区域因素却是一样的。

()8.土地使用年期属于个别因素。

()9.市场比较法评估地价时,需对交易案例依次进行个别、区域、期日、情况修正。

()10.比较案例选定以后,还应根据各案例的情况,建立价格比较基础。

()11.用来比较的交易案例应与待估土地处于具有相同特性的不同区域,或处于不同供需圈的类似地。

()12.可通过公式“情况修正后的交易案例价格一比较交易案例价格×比较案例宗地情况指数/待估宗地情况指数”对交易案例进行情况修正。

()13.商服用途的宗地,其所临道路若为交通型干道或生活型干道,其利用效用会产生很大差异。

()14.采用市场比较法评估宗地抵押价格时,可选用买卖交易实例作为比较案例。

()15.容积率是指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的比率。

()16.估价期日是指决定待估土地价额的基准日期。

()17.运用市场比较法,可评估土地价格、建筑物价格,还可评估土地及建筑物为一整体的价格。

()18.某宗地1998年9月的价格为2000元,1998年9月至2001年9月该市地价指数上涨15%,若其他情况不变,则该地块在2001年9月的价格应为2600元。

()19.在采用市场比较法评估土地价格时,若某正常交易案例的价格为1000元/m2,设其区域条件指数为100,评估对象的区域条件与之相比指数为110,则经区域因素修正,评估对象的价格为1100元/m2。

土地估价的五种方法

土地估价的五种方法

五种土地估价方法的详细讲解对收益还原法,市场比较法,成本法,剩余法,基准地价修正法做出了详细的讲解每种方法的公式是牢记的,步骤也要清楚,做题第一步把主要方法的公式列出来,就得分,然后根据步骤一步步作就不会乱。

一,收益还原法1.在收益法中选择相关资料,3年、5年的会在理论方法的小题中考选择持续稳定长期2.年总收益包括租金收入、押金利息收入。

押金利息收入会是一个小考点。

(1)每个方法中都涉及到利息,收益法中唯一的利息就是在年总收益中的,而且是押金的利息收入。

在计算年总收益的时候,往往会给月租金,所以不要忘记乘以12,而且是客观租金,还要记得考虑空置。

(3)复杂一点的就是分不同用途,商业、写字楼,要合并计算然后说年总费用,要明白4种情况下包含的内容。

在理论选择里也可以考,综合计算也可以考,这是收益法至关重要的一项。

**几种主要用地方式中土地年总费用的主要内容如下:1土地租赁:土地使用税、土地管理费、土地维护费及其它费用;**2房地出租:经营管理费、经营维修费、房屋年折旧费、房屋年保险费、房屋出租年应交税金及其它费用;3经营性企业: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经营管理费、销售税金、财务费用及经营利润;4生产性企业: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费、人工费、运输费等)、产品销售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及企业利润。

A.我们比较常见的就是房地出租的情况,千万不要忘记年折旧费。

建议收益法看到重置价格的时候就把年折旧费和房产现值都算出来,这样肯定有分数。

在我们的00年实务的第一题,是一道用收益法求出不动产开发总价值,再用剩余法求土地的。

这里面容易糊涂的就是年折旧是根据重置价格来求得,而不是所谓的现值或者售价。

B.计算年总费用中的税金,一定要审题,看房产税给的是按月计征租金的1 2%,还是按原值扣除一部分后的1.2%,按月就要换算成年。

C.不常见的经营性企业、生产性企业求年总费用中,一定不要忘了销售费用和利润。

3.确定土地纯收益***要明白一个原理几乎用于所有方法“房地产价格=房产价格(现值)+土地价格”“房地产年净收益=房产年净收益+土地年净收益”也就是说“房地=房+地”。

资产评估-市场法例题

资产评估-市场法例题

[例](1)估价对象概况。

待估地块为城市规划上属于住宅区的一块空地,面积为600平方米,地形为长方形。

(2)评估要求。

评估该地块2005年10月3日的公平市场交易价格。

(3)评估过程。

①选择评估方法。

该种类型的土地有较多的交易实例,故采用市场法时行评估。

②搜集有关的评估资料。

A.搜集待估土地资料。

B.搜集交易实例资料。

选择4个交易实例作为参照物,具体情况见表2-1。

③进行交易情况修正。

经分析交易实例A、D为正常买卖,无需进行交易情况修正;交易实例B较正常买卖价格偏低2%;交易实例C较正常买卖价格偏低3%。

则各交易实例的交易情况修正率为:交易实例A:0%;交易实例B:2%;交易实例C:3%;交易实例D:0%。

④进行交易日期修正。

根据调查,1996年10月以来土地价格平均每月上涨1%,则各参照物交易实例的交易日期修正率为:交易实例A:6%;交易实例B:7%;交易实例C:12%;交易实例D:10%。

⑤进行区域因素修正。

交易实例A与待估土地处于同一地区,无需作区域因素修正。

交易实例B、C、D的区域因素修正情况可参照表2-2判断。

本次评估设定待估地块的区域因素值为100,则根据表2-2各种区域因素的对比分析,经综合判定打分,交易实例B所属地区为88,交易实例C所属地区为108,交易实例D所属地区为100。

⑥进行个别因素修正。

A.经比较分析,待估土地的面积较大,有利于充分利用,另外环境条件也比较好,故判定比各交易实例土地价格高2%。

B.土地使用年限因素的修正。

交易实例B、D与待估土地的剩余使用年限相同无需修正。

交易实例A 、C 均需作使用年限因素的调整,其调整系数测算如下(假定折现率为8%):35308%111[]8%11-[1)()(年限修正系数+-÷+==(1-0.0994)÷(1-0.0676) =0.9006÷0.9324 =0.9659⑦计算待估土地的初步价格。

交易实例A 修正后的单价为:交易实例B 修正后的单价为:交易实例C 修正后的单价为:交易实例D 修正后的单价为:⑧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求取评估结果。

土地价值评估方法

土地价值评估方法

土地价值评估方法
土地价值评估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方法:
1. 比较市场法:根据类似土地的市场交易价格,来评估待评估土地的价值。

该方法适用于市场活跃、数据丰富的土地市场。

2. 收益法:根据土地的潜在收益来评估价值,常用的方法有折现现金流法、资本化法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商业用地、出租用地等有收益性的土地。

3. 卡莱法:根据土地的开发潜力来评估其价值,考虑土地的土壤质量、地理位置、土地用途等因素。

该方法适用于开发项目的土地评估。

4. 替代成本法:根据土地的替代成本来评估其价值,即如果要在附近购买类似土地,需要花费多少钱。

这种方法适用于没有市场交易数据的土地。

5. 杂凑法:根据多种方法综合评估土地价值,结合比较市场法、收益法、卡莱法等多个因素。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多变的土地市场。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土地价值评估方法,并结合相关数据和市场情况进行评估。

土地评估的三种方法

土地评估的三种方法

土地评估的三种方法
(1)基准地价修正法
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是利用城镇基准地价和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等评估成果,按照替代原则,就待估宗地的区域条件和个别条件等与其所处区域的平均条件相比较,并对照修正系数表选取相应的修正系数对基准地价进行修正,进而求取待估宗地在估价期日价格的方法。

根据《城镇土地估价规程》与当地基准地价报告,其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评估宗地地价的计算公式为:
基准地价修正系数法公式=基准地价×K1×(1+∑K)×K2
式中:K1——期日修正系数
∑K——影响地价区域因素及个别因素修正系数之和
K2——年期修正系数
(2)成本逼近法
成本逼近法是以开发土地所耗费的各项费用之和为主要依据,再加上一定的利润、利息、应缴纳的税金和土地增值收益来确定土地价格的估价方法。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土地价格=土地取得费+有关税费+土地开发费+投资利息+投资利润+土地增值收益
(3)市场法
市场比较法是将待估土地与在较近时期内已经发生交易的类似土地交易实例进行对照比较,对有关因素进行修正,得出待估土地在评估时日地价的方法。

土地评估仅用一种方法

土地评估仅用一种方法

土地评估仅用一种方法摘要土地评估是确定土地价值的过程,涉及到多种方法和指标。

本文将重点讨论一种方法,即比较市场法,来评估土地的价值。

通过此方法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土地,并为土地买卖、投资等决策提供参考。

引言土地作为有限资源,其价值的确定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土地评估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通常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和指标来进行评估。

然而,本文将探讨一种方法,即比较市场法,以其客观性和全面性而在土地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

比较市场法的基本原理比较市场法是一种通过比较类似土地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来确定土地价值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在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土地交易,通过比较这些交易的价格和土地的特征,可以得出土地的市场价格。

这种方法基于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买卖双方的谈判能力,因此较为客观和全面。

比较市场法的操作步骤比较市场法在实践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步骤,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步骤一:选择类似土地的交易案例在进行评估之前,首先需要选择一些类似土地的交易案例作为参考。

这些案例应该具有相似的用途、区位、面积和权属等特征。

通过这些案例的价格,可以初步推断出土地的市场价格区间。

步骤二:确认交易案例的有效性选择的交易案例要符合一定的要求,确保其在市场上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这需要考虑到买卖双方的交易意愿、法律规定和交易过程等因素。

步骤三:比较交易案例的价格与土地的特征通过对交易案例的价格与土地特征的比较,可以初步确定土地的市场价格。

这里需要综合考虑土地的用途、区位、面积、土地成本和开发潜力等因素。

步骤四:确定土地的市场价格最后,根据比较交易案例的结果和更多的市场信息,可以最终确定土地的市场价格。

这个价格应该是一个较为准确的预估,可以为土地买卖、投资等决策提供参考。

比较市场法的优势和局限性比较市场法作为一种土地评估方法,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相对客观:比较市场法基于实际的市场交易数据,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土地评估市场法计算公式

土地评估市场法计算公式

土地评估市场法计算公式土地评估市场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估土地价值的方法,它基于市场上类似土地的交易价格来估算待评估土地的价值。

其计算公式通常涉及对多个可比实例的分析和调整。

市场法的基本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待评估土地价值 = 可比实例土地成交价格 ×交易情况修正系数 ×交易日期修正系数 ×区域因素修正系数 ×个别因素修正系数咱先来说说这个“交易情况修正系数”。

这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菜,同样的一把青菜,在不同的摊位,价格可能会有点不一样。

有的摊主可能因为着急收摊,价格就便宜点;有的摊主可能位置好,人气旺,价格就稍微高点。

这个修正系数就是要把这些不正常的交易情况给调整到正常的水平。

比如说,有一块可比土地,它的成交价格是 100 万元,但那是因为买家和卖家是亲戚关系,给了个友情价。

经过分析,正常情况下这块地应该值 120 万元,那这个交易情况修正系数就是 1.2 。

再说说“交易日期修正系数”。

土地市场可不是一成不变的,价格会随着时间波动。

就像房价,几年前和现在的价格能一样吗?所以,如果可比实例的交易时间和评估时间隔得比较久,就得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整价格。

假设两年前有一块类似的土地成交价格是 80 万元,而这两年土地价格平均每年上涨 10% ,那现在这块地的价值就应该是 80×(1 + 10%)×(1 + 10%) = 96.8 万元,这个修正系数就是 96.8÷80 = 1.21 。

“区域因素修正系数”呢,就像是不同小区的房子,虽然房子本身差不多,但因为小区的位置、周边配套设施不一样,价格也会有差别。

一块土地在市中心,交通便利、配套齐全,价格肯定比在偏远郊区的要高。

比如说,待评估土地在市中心,周边有学校、医院、商场,而可比实例在郊区,周边啥都没有。

经过评估,市中心的土地价值比郊区的要高 30% ,那这个区域因素修正系数就是 1.3 。

最后是“个别因素修正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市场比较法与估价过程
根据《城镇土地估价规程》以及估价对象的具体条件、用地性质及估价目的,结合估价师收集的有关资料,考虑到当地地产市场发育程度,选择估价方法。

由于澳头镇土地成交市场比较活跃,同类土地交易案例比较多,可采用市场比较法求取土地价格。

市场比较法是将估价对象与在估价时点近期有过交易的类似土地进行比较,对这些类似土地的已知价格做适当修正,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

根据本公司所掌握的市场资料,采用土地交易中的替代原则,选取与估价对象所属土地具有相关性的案例,并分别进行实地勘察,做出交易情况、交易期日、区域因素与个别因素的修正,计算估价对象价格。

1. 选取案例
通过对澳头镇土地交易市场的调查,选取近期同一供需圈内邻近地区的三个交易案例进行比较。

案例A:
·地点:澳头猪仔潭
·时间:2004年9月
·用途:商住
交易价格为地面单价470元/平方米。

地块为“三通一平”熟地;规划容积率,剩余土地使用年限63年,土地面积5451平方米。

案例B:
·地点:澳头镇澳霞大道边
·时间:2004年8月
·用途:商住
交易价格为地面单价420元/平方米。

地块为“三通一平”熟地;规划容积率,剩余土地使用年限60年,土地面积7200平方米
案例C:
·地点:澳头镇国税局边
·时间:2004年9月
·用途:商住
交易价格为地面单价520元/平方米。

地块为“三通一平”熟地;规划容积率,剩余土地使用年限65年,土地面积11900平方米
2.比较因素选择
依据估价对象的区域条件及个别条件,采用市场比较法时选择的比较因素主要有:交易时间、交易方式、土地位置、土地用途、土地级别、土地使用年限、交通条件、集聚程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宗地形状、地上容积率、工程地质条件、公交便捷程度、土地利用难易程度。

(1)用途:指土地的合法规划用途;
(2)土地使用年限:指土地的合法有效可使用年限;
(3)交易时间因素:指由于时间的因素房地产交易价格会不同;
(4)交易情况因素:指房地产交易中交易双方的公开、公平及客观程度等;
(5)区位因素:区域因素主要有位置、用途、距市中心距离、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状况、环境质量等;
(6)个别因素:个别因素主要有地势、地貌、宗地形状、宗地面积、宗地容积率。

3. 比较因素条件说明
将以上案例与待估宗地进行分析比较,并作具体的因素条件说明(见表一)。

表一:因素条件说明表
4. 编制比较因素条件指数表
各因素条件指数确定说明如下:(1) 交易情况
估价对象和案例均为正常买卖,为完全市场价格,因此取案例修正系数为100。

(2)交易时间指数的确定
由于估价对象与各案例交易日期分别为2005年10月至12月之间,在这三个月里澳头镇土地交易价格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则各案例修正指数为100。

(3)交易方式
估价对象和案例均为市场价格,因此取案例修正系数为100。

(4)土地剩余使用期限
商住用地法定最高出让年限为70年,采用年限修正法(土地折现率取6%)以最高出让年限为100,分别求出估价对象和各案例剩余使用年限修正系数。

1-1/(1+r)n
年期修正系数 =
1-1/ (1+r)m
其中,r:土地还原利率
n:宗地剩余使用年限
m:法定最高出让年限
(5) 土地用途
以估价对象用途商住为100,由于比较案例和估价对象一致,为商住用途,修正系数为100。

(6)位置修正指数的确定
估价对象与各案例均在澳头镇内,采用所处澳头镇建成区位置进行修正,分为差、较差、一般、较好、好五个级别。

以估价对象位置状况为100,每升一个级别增加3%,每下降一个级别减少3%。

(7)距市中心距离
(8)区域繁华程度
(9)产业聚集程度(或社区成熟度)
居住社区成熟度根据周围居住小区的聚集程度分为差、较差、一般、较好和好五个等级,以待估宗地社区成熟度指数为100,每上升一个级别,指数增加3%,每下降一个级别,指数减少3%;
(10)交通条件
按所临道路等级分为差、较差、一般、较好、好五个等级,每相差一个级别,系数下降或上升2%
(11)基础设施完善度
设定待估宗地基础设施(三通一平)指数为100,案例宗地基础设施与待估宗地基础设施相比,每增加或减少“一通”或“一平”,则指数上升或下降1%;
由于估价对象和各案例基础设施相同,均为“三通一平”,修正系数为100。

(12)公共设施配套
将公共设施配套根据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和距离远近,分为差、较差、一般、较好和好五个等级,以待估宗地公共设施配套条件为100,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等级,则指数上升或下降2%;
(13)环境质量优劣度
根据有无污染和周围公共绿地情况将环境质量分为差、较差、一般、较好和好五个等级,每相差一个级别,系数下降或上升2%。

(14)宗地面积
宗地面积大有利于大型社区的开发,根据当地土地开发市场的交易情况,将土地面积分为小于5000平方米、5000-10000平方米、10000-20000平方米和大于20000平方米四个级别,每个级别修正指数相差1%。

(15)宗地形状
分为规则四边型、近似规则四边形、规则多边型、不规则型四种,每个级别指数相差2%
(16)容积率
估价对象和各案例容积率均为,修正系数取100。

(17)临街状况
根据临街宽度和深度分为差、较差、一般、较好和好五个等级,每个级别修正指数相差2%
(18)相邻土地利用状况
(19)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指数分为三个等级:无不良地质现象;有不良地质状况,但无需作特殊处理;有不良地质状况并作特殊性处理。

设待估宗地地质条件指数为100,案例宗地工程地质条件与待估宗地工程地质条件相比,每上升或下降一个
等级,则指数增加或减少2%。

编制比较因素条件指数表(见表二):
表二:比较因素条件指数表
5. 因素修正
在各因素条件指数表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实例估价期日修正、交易情况、因素修正,即估价对象的因素条件指数与比较实例的因素条件进行比较,得到各因素修正系数,计算得出估价对象地面熟地价(见表三):
表三:因素比较修正系数表
6. 估价对象比准价格
地面单价=(435+431+423)÷3
=430(元/平方米)
评估总地价=430×20540
=8,832,200(元)
经估价人员现场查勘和当地市场分析,按照估价程序,遵循估价原则,选择合适的估价方法,估价得到估价对象(总面积:20540平方米)在估价设定用途及开发程度条件下,在估价基准日为2004年10月12日,剩余土地使用年限为年的土地使用权市场价格为:
(1)熟地价:人民币9,095,324元
大写:人民币玖佰零玖万伍仟叁佰贰拾肆元整
单位面积地价:443元/平方米
(2)扣除全部地价款的土地价格:5,457,194元
大写:人民币伍佰肆拾伍万柒仟壹佰玖拾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