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语言严密性

合集下载

议论文一般特点

议论文一般特点

一、议论文的主要特点1、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即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表明作者的观点,阐明道理;或者批驳别人的错误意见,指出其谬误。

因此,它具有说服性。

2、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即所谓议论文“三要素”。

3、议论文的语言是以议论为主,而记叙、说明、抒情等也有,都是为议论服务的。

议论文的语言讲究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性,表达要求准确、中肯、鲜明。

议论文的阅读,所选文章内容上侧重于具有人文色彩的文章,比如对学生进行人格、思想、品质、心理等方面的教育。

题型由主观题占主导地位,也开始尝试开放性试题。

二、议论文的考点分析1、准确把握文段的观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点,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基本观点,也是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而中心论点,就是作者观点的核心。

准确地分析、归纳论点,首先要辨清两个问题:A、论点与论题。

论题是作者论述的对象和范围;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看法,它应该是明确地判断,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论点不能是疑问句,不能只有一个短语,不能使用比喻。

B、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有些文章既有中心论点,又有分论点。

要记住: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设置分论点,是为了对中心论点起证明作用或补充作用。

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支撑材料。

此考点的形式是找出或概括文段的中心论点。

(1)、论点提出的方式:①最常见的是放在文章开头,有的是旗帜鲜明地提出;有的是引用提出;有的是归纳事例或名言提出。

要注意文中的提示语对论点的暗示作用。

②放在结尾的,往往是先提出分论点,层层论述,在结尾处归纳出中心论点。

要注意总结归纳性的语言。

③放在文中的这种文章,往往观点的提出有一个过程,经过一番论述后,再提出中心论点,一般驳论性的文章、读后感一类文章,好采取此种方法。

要注意承上启下过渡性的语言。

还有的中心论点隐含在论证中,这就需要读者去归纳。

这种文章阅读难度较大,要很好地研究文章内容和题目的各种关系,才能归纳出来。

④很多时候,题目往往就是这种文章的中心论点。

浅谈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浅谈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浅谈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发布时间:2022-05-04T06:15:19.905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期1月作者:杨茂贵[导读] 语言的严密性是议论文语言的显著特点。

让学生能领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既是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能力的重要方面杨茂贵福建省泉州市奕聪中学单位省市:福建省泉州市邮编:362000语言的严密性是议论文语言的显著特点。

让学生能领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既是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初三议论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具体地说,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从哪些方面去领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如果语言不严密又会怎么样,以及怎样才能使语言严密等。

所谓严密,是指事物之间结合的紧而没有空隙,周到没有疏漏。

严密的语言应该是全面、周到、联系紧密的。

根据初三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实习情况,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大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加以领会。

第一,全面周到,不带片面性。

《事事关心》一文中,为了阐明“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这一中心论点,作者写道:“片面地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片面的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

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绝不是真正的政治家。

真正的政治家,没有不努力读书的,完全不读书的政治家是不可思议的。

同样,不问政治而死读书本的人,那是无用的书呆子,绝不是真正有学问的学者,真正有学问的学者,绝不能不关心政治,完全不懂政治的学者,他的学问是不完全的。

”这一段文字,共七句话,先从反面说,再从正面说,一反一正,全面周到,阐述的天衣无缝。

就引文第一句的反面论述而言,作者假定了可能出现的两种片面性的情况,然后断定“都是极端错误的”,加以全面否定。

这里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把两种片面性联系起来,不论做任何一种选择,都与“极端错误的”结果相联系,说得滴水不漏,无懈可击。

如果只说其中一种片面性,那么事物的另一方面就会轻轻滑过,如果由于语言的不周到、不严密而造成认识上的漏洞,自己的论点就难以站得住脚,就难以使人信服。

议论文写作指导:明论证思路清晰 品议论语言严谨

议论文写作指导:明论证思路清晰 品议论语言严谨

议论文写作指导:明论证思路清晰品议论语言严谨议论文写作指导:明论证思路清晰品议论语言严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编于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这也是学生系统接触议论性文章的第一个单元。

这四篇文章无论是随笔还是杂文,均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能力的重要任务。

本单元文章内容均以求知与读书为主题,通过学习,同课文作者对话,探究问题,以提高认识水平,丰富文化素养,学生一定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教益。

现在我带着大家从明思路品语言的角度一起走进《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一、逻辑清晰,论述充分课文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

先用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

原因是,“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

推而广之,“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接着,作者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引申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原因是,“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如果你认为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既然不满足于一个答案,需要寻求其他答案。

怎样寻求呢?课文于是顺理成章的提出“有赖于创造性思维”,并论述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①有渊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

②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③持之以恒的毅力。

课文特别提出“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出两个例子加以证明。

之后,又引申出如下问题:“不过,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接着的论述就是通过回答这个问题推理进而明确“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就是看他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使之变为现实”。

最后,课文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具备几个关键性要素,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议论文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议论文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议论文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一)表达准确议论文的语言,必须是准确的。

因为议论文是讲道理的,要讲清道理,就必须有明确的概念、准确的判断和严密的推理。

而反映这些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词句、句群以及段落,自然也必须是准确的。

议论文的准确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把握语言的分寸感。

在不同的对象、场合,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来选择不同的词语,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议论文语言的准确,首先表现为把握语言的“分寸感”。

第二,用词贴切,用句规范。

贴切,就是说,一个意思是只有一个词可以表现它的,这个词在同一种语言中没有任何其他词可以代替它,一定要找到它使用才好。

规范,就是句子合乎语法逻辑,这就需要在用词上,尤其是在用同义词、反义词上下工夫,反复掂量,严加挑选。

古人讲“百炼为字,千炼为句”,说的就是炼字、炼句这两个方面。

第三,恰当地进行修饰与限制。

申论文章为了论证严密,常常需要多层次的修饰与限制,以避免片面化、绝对化、不周密等毛病的出现,这充分体现在状语和定语的运用上。

(二)高度概括概括是指抓准事物特征,反映普遍本质,做到文约而旨丰,词简而理周,这就需要在深刻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在精练上下工夫。

要做到必要的话一句不少,不必要的话一字不多,言简意赅,干净利落。

在记叙文中,语言应当是越具体、越形象越好,而在议论文中,即使是叙述事实,援引事例的部分,也基本采用概括叙述的方法;特别是在叙述后,必须对材料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出抽象道理来,这样文章才能避免就事论事,使认识深入到事物的内部。

(三)观点鲜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论点的表述要鲜明,决不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二是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爱憎分明、褒贬判断明确、鲜明的感情色彩贯穿在行文当中,使读者从字里行间不难体会到作者的倾向性。

(四)生动形象许多人存在这样一种误解,认为议论文的语言不具有生动性,只是死板的说教而已,其实不然。

议论文的语言也要具有生动性,但它并不是像文学作品那样为了艺术地再现现实生活,而是为了使论述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抓住三要素体会严密性——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

抓住三要素体会严密性——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

}
⑥反省要取得成效,关键
( 2007年河南省中考卷) l
在于要善于将反省后的认识付
1.本文论点是什么?
{
诸实践。记得从学校毕业的时
2.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i
候,恩师给我的寄语是:“望你 什么?
孜孜以求,绘就人生‘前有碧
3.作者认为年轻人应该从l
绿、后有金黄’的美好画卷。”现 哪些方面进行“反省”?
i
语 文 圆学 习

太阳。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
⑤反省,主要是对挫折和失 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
败的思考和总结。邓小平同志指 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
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 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
经验证明,进步较快的青年人,} 必定是善于反省的人。反省能;
正确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聪 使人走向成熟,变得深邃,臻于l
总结概括出论点。
四、了解结构。议论文的结
二、辨别论据。论据是议论 构形式多种多样,但从文章的
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 总体结构看,一般由三部分组
的材料。论据分道理论据和事 成——引论( 提出问题) 、本论
实论据两类。事实论据包括具 ( 分析问题) 、结论( 解决问题) 。
有代表性的事实和史实,道理 常见的论证结构形式有:总分
近几年来,中考议论文阅 读考查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选材 上,多侧重于哲理性的小品文; 在内容上,多贴近时代,贴近心 灵,以读书、理想、做人、美德等 最常见。 【中考真题】
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

磬熬
电。j
①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 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 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 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 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 人。”一位智者在解读兰塞姆手

议论文有哪些写作特点(一览)

议论文有哪些写作特点(一览)

议论文有哪些写作特点(一览)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议论文有哪些写作特点(一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议论文有哪些写作特点议论文的写作特点主要包括:准确性和严密性:议论文需要使用准确、严密的语言表达观点和论证,避免使用模糊、不确定或含糊的语言。

概括性和简洁性:议论文需要对所论述的事物进行概括和总结,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观点和论证,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达方式。

使用修辞:议论文常常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反问、设问等,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论证方法:议论文需要使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来支持论点,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结构严谨:议论文需要有严谨的结构,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以及清晰明确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

关注读者需求:议论文需要关注读者的需求和兴趣,针对读者的关注点进行论述和论证,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总之,议论文是一种具有独特写作特点的文体,需要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注重准确、简洁、概括性、修辞、论证方法和结构等方面,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议论文写作资源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议论文写作资源:《优秀议论文写作指南》:这本书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和实例,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有帮助。

《议论文写作手册》:这本书详细介绍了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和规范,包括论点、论据、论证等方面,非常适合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与运用》:这本书提供了很多高考作文的经典素材和运用方法,对于备考高考的学生来说非常有用。

《大学写作(第三版)》:这本书是大学写作课程的教材,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不同类型的写作指导和实例,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有帮助。

知网(CNKI):这是一个中国知名的学术搜索引擎,提供了很多关于议论文写作的学术论文和期刊文章,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和研究成果。

以上资源仅供参考,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

考向12 议论文综合阅读(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上海专用)

考向12 议论文综合阅读(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上海专用)

考向12 议论文综合阅读(一)“议论文考纲”解读2022年上海中考语文考纲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在议论文方面,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能够找出议论文的论点及分论点,理清议论文的思路、结构,重点掌握议论文中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近几年的的议论文重点考察学生对论点、论证方法、论据、议论文语言的掌握。

(二)议论文有关常识梳理(三)中考议论文常见题型及应答技巧知识点分类常考题型答题点拨分值中心论点(1)要抓住中心词;(2)要使用陈述句式;议论文思维导图分论点读懂文章,概括要点和主旨议论文论点中心论点议论文论据事实论据理论论据文章的思路结构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总分式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体会语言特点重点考向考点解读2言的严密性否调换;3、句子能否删去;调换;3、句子能否删去;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2、分析修辞方法以及成语典故的运用,体会其生动性;3、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揭示其严密的逻辑性。

要注意理解概括力强和准确严密的关键性词语。

3—5分(2022·上海普陀·九年级期中)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①在我国书法史上,流传着“二王”的一段佳话。

王羲之“临池学书”,为节省时间顺手用池水涮笔,结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

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墨练字,用完了整整十八缸水。

这些故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

②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

一个人未必具备出众的天赋,但如果拥有异于常人的执着,“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把“恒”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

“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革命战士”吴玉章四十年如一日,再苦再难也不忘教书育人,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造就了一大批各类人才。

事实上,无论何种行业或领域,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情,倘若没有水滴石穿的韧性,缺乏坐得住、沉得下的脾性,都难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成绩。

论证的严密性

论证的严密性
1.例证法,也就是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 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要用好例证法, 必须注意事例要典型恰当,叙述要简明扼要,事例切忌单 一狭隘以及 举例之后要作简短的分析。
2.引证法,也就是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蚊句,反映 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 种论证方法。要注意弓|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要简洁, 注意直接弓|用和间接引用的语言处理。
3.注意近义词选择的 准确性。不少词都有 近义词,要注意它们 之间的细微差别,捕 捉到文字背后的含意, 这样就能准确表达白 己的态度和主张.
4.注意议论过程中的语言气势。议 论文要把道理说透,让人折服,语言 必须有一定的气势。考生可以借助 恰当的修辞手法,如反问、排比、对 比等来形成这种气势。
5.注意语言的形象性。议论文的语言 有时可以适当形象化、幽默化,这样方面可以将论据和论证结合起来,使 叙议更紧密,另方面也能够激起读者 的阅读兴趣。
四、规范语言使论证严密 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准确鲜明、逻辑性强、形象生动。
在平时的议论文写作中,考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副词使用的准确性。副词可表示时间、地点程度、 范围、语气等,它们在议论文中对动词和形容词的修饰、 限制与补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议论的力度。
2.注意关联词语使用的准确性。根据各个分句所表达的意 思,认真分析论证的逻辑关系,选用与之最贴切的关联词语。
论证的 严密性
议论文一般分为引论、本论和结论三 部分,题。
一 、严谨结构使论证严密,议论文结构大致有四种:
1.并列式。
2.对照式。
即将文章的中心论
即把两种事物(或意见)加
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 以对比,或者是用另外一种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型 1.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2.赏析划线词有何作用? 3.下面加点词用得很好,请谈谈你的理解。
4.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5,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题格式
0 1 0 2
①不能。②因为(其中某个词——修饰性的词语、关联词 语、动词、限制性副词……很重要,有了这个词,这个句 子强调了……意思,起了……的作用),如果删掉,就不能 表现出这种效果。③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⑦放弃有痛,宛如壮士断臂,但放弃将给你一个更美好的开端。 放弃已不再爱你的恋人,你会多一个朋友,苦苦纠缠,你就多 一个仇人。放弃屈辱留下的仇恨阴影,你的眼睛里满是和平阳 光、鸟语花香。放弃是一种明智,一种宽容。当然面对暂时的 伤痛,放弃需要一种忍辱负重、毁誉不悲的精神,需要直面淋 漓鲜血的豪迈气概,所以敢于放弃的人也是坚强的人。 ⑧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没必要一条路走到黑,撞到南墙才 回头。忘掉最初的选择并不意味着背叛了自己,放弃无可挽回 的事情并不说明你整个人生从此暗淡无光。放弃,是为了更好 地得到,只有果断放弃,才能将该拿起的东西更好地把握着。 ⑨记住,拿起再放下,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着。 (选自《智慧背囊》)
④我们赞赏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但要成就一番事业,放 弃和锲而不舍并不矛盾。梵高拒绝做传教士而成了有名的 画家;比尔·盖茨放弃了哈佛学位,却创造了微软公司的 神话;刘翔放弃了跳高,成为了110米栏名将。放弃是对生 命的过滤,对追求方式的扬弃,是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和发 现,不学会放弃,就无法成功地跨越生命、驾驭人生。 ⑤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不得不停止前进,不得不丢掉爱情, 不得不放弃梦想。苦苦地挽留夕阳,是傻子;久久地感伤 春光,是蠢人。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常常会失去更珍贵 的东西。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得到。不计一时得 失,勇敢地放弃,是为了更大的成功。 ⑥放弃是剪刀,生命之树剪除病枝赘叶后,更显生机勃勃。 拒绝放弃,只会作茧自缚,在生活的网中被束缚致死。
出去,去一展自己的风采,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万万学不得那个才高八斗、计谋超
群的姜子牙,他用几乎一生的时间来等待伯乐发现自己,要不是在垂老之年偶遇周 文王,他的才华险些就被自己的消极等待给埋没了。
⑥我们常常惊羡别人的成功,却(往往)忽视自己的努力;(常常)嘴叹命运不公, 却很少发掘自己的潜质。那么,从现在起做自己的伯乐吧,别让自己把自己理没, 努力地去发现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并将其发扬光大。把我们心中的巨人唤醒,让我 们发现自己、赏识自己,看准正确的人生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总有一天, 我们会走进自己心中的圣殿。 (作者:赵锁仙,有删改) 第⑥段中括号里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01
1)恰当使用概念,体现语言的准确与严密。
议论文在阐述道理时,有时要使用概念。概念必须解释准确,
要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在解释 什么是“敬”的时候说:“凡做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在这 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这句话准确揭示“敬”的内 涵。做事全副精力投入,就是敬;做事心一点不旁骛,就是敬。
解析
答案

课后作业
伯乐就是你自己
①慧眼识珠者为人景仰,知人善任者功德无量。然而茫茫人海之中,这样的“伯乐” 却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我却要说:“千 里马,你要做自己的伯乐!” ②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安东尼·罗宾曾经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指出:“每 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
唤醒他……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他给我们每个人以无穷的机会去充分发挥自
己。”既然如此,我们还等什么,为什么不去做自己的伯乐呢? ③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有一句名言:“人贵能自我发现。”也就是说,你要做自己
的伯乐。他本人经过多年的左冲右突,发现了自己写作方面的才能,寻求到一条通
往成功的道路。正是因为他发现了自己,才勇敢地将自己的才能展示给了众人,他 就是自己的伯乐!
03
3)选用恰当的动词,体现语言的准确与严密。
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 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
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是盲从,是
迷信。”这段话中的三个动词“怀疑”“ 思索”“ 辨别”体现作者思维的过 程,一步比一步深入。语言的准确与严密不言而喻。它们之间顺序是不能调换 的。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的。只有怀疑,才会 思考,思考之后才会辨别。只有这样,才符合人的逻辑认识,否则违反常规。
定的结果,使得语言准确、严密。 “因为学习不但要靠理解力,还要靠记忆力,而理解力和记忆力无论有多强, 要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哪一个人如果想一下子就把什么 都学会,其结果必定要吃大亏”(选自《从三到万》)。
这段文字中用了 “不但”、“还要”、“而”、“无论”、“总要”等关联词,
环环相扣,准确交代其间关系,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也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④毛遂地位卑微,却果敢得令人钦佩,在赵国被秦军围困的关健时刻,他不顾旁人
的鄙夷和耻笑,挺身而出,鼎力自荐。楚国宫殿之
之上,他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王出兵,救国民于水火之中,留下了 “小蔺相如”的美称。毛遂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正是因为他敢于发现自我,欣赏
自我,敢于做自己的伯乐。
⑤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千万别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当义无反顾地向毛遂 学习,做自己的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然后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把自己“荐”
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目录
第 一 部 分
知 识 梳 理
第 二 部 分
常 考 题 型
第 三 部 分
答 题 公 式
第 四 部 分
实 战 演 练
第 五 部 分
课 后 作 业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1.语言准确表现为:①概念使用准确,②定语、 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2.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 达周密,逻辑性强。
①不能调换顺序。②因为句中的词语句有内在的逻辑关 系,表达的意思层层递进。③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 密性。

实战演练
放弃是成功的第一步
陈卓琳 ①在人生的追求中,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厄运,我们便会 告诉自己坚持下去,不要放弃,终会获得成功。其实,很 多时候,我们应该学会放弃的。 ②古罗马有一则寓言:有两条河流从源头出发,相约流向 大海,他们穿过山涧,最后到了沙漠的边缘。他们一筹莫 展,讨论着怎么办。其中一条河说:“我一定要流过去, 找到大海。”另一条河则说:“不如回去再等机会吧,如 果前进,我们可能走不出沙漠就干涸了。”结果一条河执 著地前进,干涸在了沙漠里,另一条河则回到了源头,等 到了良机,流向了大海。 ③执著有些时候将导致失败,而放弃则走向了成功。
执著有些时候将导致失败,而放弃则走向了成功。(划线词有何作用?) (3分)
表调是说言时究特本 达不规明环,准点题 显是定。境学确。考 得所了“做会而议查 严有一有具结又论议 密时些些体合严文论 、候时时的具密的文 准,候候分体。语语 确这,”析的作言言 。样强只与语答讲的
的情情“ 严况况有 密都下些 性如会时 。此导候 ,致” 体失表 现败明 了,执 议而著 论不在 文是一 语所定 言有的
02
2)恰当使用限制语和关联词,体现语言的准确与严密。所 谓限制语,是指修饰动词、形容词等、起到限制作用的词语。
“倘若青年人不但能反省自己,还能反思别人,善于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启 示,就可能取得同样的成功、避免同样的失误”(选自《年轻人也需要反省》)。
此句中“可能”表明“取得同样的成功、避免同样的失误”是有可能,但也不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