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o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A小调小提琴, 大提琴协奏曲》作品.102小提琴曲谱+大提琴曲谱+钢琴伴奏曲谱
圣桑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圣桑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圣桑的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古典乐史上著名的大提琴协奏曲之一,作于1872年。
这首协奏曲极具现代感,旋律优美,曲调热情奔放,演奏难度也较高,被誉为大提琴曲目中的巨石。
圣桑在创作这首协奏曲时,受到了自己的学生、著名大提琴家约瑟夫·海格的影响。
这首协奏曲共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开头的单簧管独奏部分是非常著名的旋律,它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后面大提琴的独奏部分也表现出了极高的技巧水平。
第二乐章是慢板,轻柔婉转,充满了田园气息。
第三乐章是快板,表现了浓烈的激情和热烈的韵律。
这首协奏曲旋律动人、和谐悦耳,充满了法国的浪漫气息。
圣桑在这首协奏曲中充分发挥了大提琴的音色和特点,使得它成为了大提琴的代表作。
在演奏时,大提琴手的技巧非常重要。
特别是第一乐章的独奏部分,需要大提琴手具备非常高的技巧和表现力。
此外,在音乐的演绎过程中,大提琴手还需要充分发挥出大提琴的音色和独特之处。
在音乐创作史上,圣桑的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无疑是一部杰作。
无论是在古典音乐还是在大提琴演奏方面,它都是一个经典与传奇的存在。
这首曲子被改编成了各种形式,成为了古典音乐中脍炙人口的佳作。
舒曼《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演奏分析

舒曼《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演奏分析作者:张轶飞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20年第08期摘要:作为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舒曼将德国浪漫主义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的大提琴协奏曲以至难的技巧,深切、纯真的音乐表达,如梦似景的浪漫情怀,令人印象深刻,被誉为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协奏曲,至今仍是大提琴协奏曲库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该曲无论从演奏技巧、音乐表现力和把控力等方面来看,对演奏者自身的演奏水平和艺术修养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许多人将是否能演奏好这首作品,作为衡量演奏者在音乐演绎上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文将从这部协奏曲的创作背景、风格特征入手,结合自身的演奏经验,着重对演奏要点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舒曼;大提琴协奏曲;创作背景;风格特征;演奏要点中图分类号:J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3-0105-03;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3.070一、创作背景与风格特征舒曼出生于1810年6月。
他的父亲是一个颇有文化的出版商,自幼酷爱文学,曾梦想献身于文学事业,他鼓励自己孩子在文学艺术上发展,对于小儿子舒曼早熟的多方面的才能特别加以扶持。
受父亲的影响和教育,舒曼很小就在诗歌和戏剧方面展示出天赋,这也使得他日后创作的音乐作品中充满诗意。
《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850年,是舒曼晚年的作品,他的情感植根于内心深处,反映了他性格中最为质朴的一面,也是作品感人肺腑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在创作这部大提琴作品前不久,他和妻子克拉拉移居到杜塞尔多夫。
他们两人对新的生活环境充满欣喜,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向往。
但是由于他早年激烈的精神世界和繁忙的演出损害了他的健康,精神病像恶魔似地缠绕着他,病状时隐时现,经常出现神经错乱,产生幻觉,容易烦躁和发脾气。
时而坠入极度的兴奋,时而陷入沉重的冷漠迟钝状态;他心怀痛苦,还一直担心着有灾难日益临近,时常被恐惧折磨。
小提琴名曲100首

小提琴名曲100首小提琴是一种古老而优美的乐器,有许多经典的名曲。
以下是一些常被认为是小提琴名曲的100首作品,它们涵盖了不同的音乐时期、风格和作曲家:1. 贝多芬《小夜曲》。
2. 莫扎特《第五号小提琴协奏曲》。
3.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4. 巴赫《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5. 肖斯塔科维奇《小提琴协奏曲第一号》。
6. 萨拉萨蒂《卡门幻想曲》。
7. 肖邦《夜曲》。
8. 萨拉萨蒂《波罗米洛斯舞曲》。
9. 莫扎特《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10. 肖斯塔科维奇《小提琴协奏曲第二号》。
11. 巴赫《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12. 贝多芬《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
13. 萨拉萨蒂《神曲》。
14. 勃拉姆斯《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15. 莫扎特《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16. 肖斯塔科维奇《小提琴协奏曲第三号》。
17. 萨拉萨蒂《卡鲁索舞曲》。
18. 巴赫《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19. 莫扎特《第四号小提琴奏鸣曲》。
20. 肖斯塔科维奇《小提琴协奏曲第四号》。
21. 贝多芬《第五号小提琴奏鸣曲》。
22. 萨拉萨蒂《波兰舞曲》。
23. 勃拉姆斯《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24. 巴赫《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25. 莫扎特《第三号小提琴奏鸣曲》。
26. 肖斯塔科维奇《小提琴协奏曲第五号》。
27. 萨拉萨蒂《舞曲》。
28. 贝多芬《第六号小提琴奏鸣曲》。
29. 巴赫《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30. 肖斯塔科维奇《小提琴协奏曲第六号》。
31. 莫扎特《第二号小提琴奏鸣曲》。
32. 萨拉萨蒂《塞尔维亚舞曲》。
33. 勃拉姆斯《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
34. 巴赫《a小调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
35. 莫扎特《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
36. 肖斯塔科维奇《小提琴协奏曲第七号》。
37. 萨拉萨蒂《塞尔维亚舞曲》。
38. 贝多芬《第七号小提琴奏鸣曲》。
39. 巴赫《e小调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
40. 肖斯塔科维奇《小提琴协奏曲第八号》。
音乐人物-勃拉姆斯全集

勃拉姆斯全集专辑英文名: Complete Brahms Edition专辑中文名: 勃拉姆斯全集简介:专辑介绍:个人简介: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全名译为约翰奈斯·勃拉姆斯。
1833.5.7 - 1897.4.3),德国作曲家。
1833年5月7日出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一个职业乐师的家庭里。
他童年生活十分贫困,7岁随父亲学钢琴,13岁便在酒店里为舞会弹伴奏,在剧院帮助父亲演奏。
与此同时,为了多得报酬,他还写了不少沙龙音乐作品,包括多种舞曲、进行曲和管弦乐曲改编曲等。
早年师从戈赛尔、马克逊(Eduard Marxsen)学习钢琴。
一生中交游颇广,1853年在魏玛与Remenyi、约·阿希姆(Joseph Joachim)结交,并被介绍给舒曼夫妇,得到赏识与支持。
1862年到维也纳。
在充分准备后才开始写交响曲,1876年完成C小调第1交响曲, 1877年完成D大调第2交响曲, 1883年完成F大调第3交响曲, 1885年完成E小调第4交响曲.19世纪60年代,他定居维也纳,把当时欧洲的这个音乐中心作为他的第二故乡。
1897年4月3日逝世于维也纳。
勃拉姆斯是德国音乐史上最后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被视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复古”者。
他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
但他没有进过音乐学校,靠他自己的勤奋好学、他的卓越才能和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觉悟。
他的成熟的作品证明了他掌握着登峰造极的艺术技巧和才华。
他的作品兼有古典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交响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然而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仍带有自己特点。
勃拉姆斯的音乐既反映出他德国北部故乡的朴实无华,又反映出维也纳的妩媚动人。
在他的最大型作品《德意志安魂曲》中表现出了这两个方面。
他出自对人类善良的信念和对德国人民的爱,紧紧依靠德国古典音乐大师——自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到舒伯特和舒曼的传统,创作出足以同十九世纪末德国音乐中开始出现的一些颓废现象相对抗的包罗万象的作品来。
巴赫c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简介

巴赫的C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也称为《A大调大提琴协奏曲》Wq.172)是十八世纪德国著名作曲家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C.P.E.巴赫)为大提琴和弦乐队创作的作品,创作于1753年。
这部作品在古典音乐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巴洛克时期向前古典主义时期过渡的关键作品之一。
C.P.E.巴赫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众多儿子中成就最高的一个,他的声誉在当时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
他是承接巴洛克时期与前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将音乐从多线条的复调音乐向旋律+伴奏的主调音乐过渡的关键人物。
在这部大提琴协奏曲中,C.P.E.巴赫展现了他独特的音乐才华和深厚的作曲技巧。
该作品充满了活力与激情,展现出古典主义音乐稳重、规范的理性美。
其中的第三乐章更是被广大音乐爱好者所熟知和喜爱,它充满了庆典氛围,饱含新时代的蓬勃朝气,让人仿佛能够听到海顿与莫扎特的时代先声在其中清晰地呈现出来。
总的来说,巴赫的C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一部充满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为我们揭示了古典音乐从巴洛克时期向前古典主义时期过渡的重要历程。
CPO-LIVE CD100索引

郭文景:音诗《江山多娇》——为弦乐队而作
2007.09.23 保利剧院
08
郭文景:B小调《英雄》交响曲,作品39号 根据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改编 殷承宗 储望华 盛礼洪 刘庄 钢琴协奏曲《黄河》
余隆
2007.06.30 保利剧院
钢琴:郎朗
2007.09.28 保利剧院
09
理查德· 施特劳斯:英雄生涯
2010.05.15 保利剧院
40
古斯塔夫· 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巨人”
奥科· 卡姆
2011.01.22 中山音乐堂
41/42
古斯塔夫· 马勒:A小调第六交响曲“悲剧”
奥斯莫· 范斯 卡
2010.11.19 中山音乐堂
43/44
古斯塔夫· 马勒:E小调第七交响曲
哈特穆特· 亨 申
2011.05.28 中山音乐堂
叶小纲:《大地之歌》——为女高音、男中音与乐队而作,作品47号
余隆
女高音:陈小朵, 男中音:袁晨野
2009.01.09 中山音乐堂
陈其钢:钢琴协奏曲《二黄》,17:49
钢琴:郎朗
2010.04.25 中山音乐堂
05
陈其钢:《逝去的时光》 ——为大提琴与交响乐队而作
余隆
大提琴:王健 2009.08.30 中山音乐堂
2010.06.18 中山音乐堂
25
加布里埃尔· 福雷:帕凡舞曲
余隆
中央音乐学院音教系 2010.06.18 合唱团 中山音乐堂
加布里埃尔· 福雷:《安魂曲》,作品48号
女高音:张立萍 男中音:廖昌永
中央音乐学院音教系 2010.06.18 合唱团 中山音乐堂
约翰内斯· 勃拉姆斯(阿诺尔德· 勋伯格改编):G小调钢琴四重奏,作品25号
大提琴演奏的流行曲目

大提琴演奏的流行曲目
大提琴演奏的流行曲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首:
1.《小星星》(The Star Song):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流行歌曲,通常被用于儿童音乐节目和电视广告等。
大提琴演奏的版本也非常多,其中一些版本非常优美。
2.《天空之城》(Castle in the Sky):这首曲子是由日本动画导演宫崎骏 (Hayao Miyazaki) 为动画电影《天空之城》
(Laputa:Castle in the Sky) 所做的配乐。
它也被广泛用于电视广
告和其他媒体中。
3.《爱情转移》(Love 转移):这是一首非常受欢迎的中文歌曲,由陈奕迅演唱。
大提琴演奏的版本也非常优美。
4.《克罗地亚狂想曲》(克罗地亚 Revelatory Song):这首曲子
是由克罗地亚作曲家 Zoran Zorani创作的,它的旋律非常激动人心,被广泛用于电视广告和其他媒体中。
5.《泰坦尼克号》(Titanic):这首曲子是由英国作曲家 James Horner 为电影《泰坦尼克号》(Titanic) 所做的配乐。
它被广泛认
为是一首非常经典的流行曲目,被广泛用于电影和电视中。
里丁格a小调协奏曲

里丁格A小调协奏曲是由挪威作曲家艾德瓦尔·格里格(Edvard Grieg)所创作的。
该协奏曲的正式名称是《A小调钢琴协奏曲》,作品编号是Op. 16。
这首协奏曲由三个乐章组成:
1. 第一乐章(Allegro molto moderato)以安静、优雅的小提琴独奏开场,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随后,交响乐队加入,形成柔和而悠扬的旋律。
这一乐章的情绪变化多样,交替出现了明亮的主题与富有激情的音乐段落。
2. 第二乐章(Adagio)是一个慢板乐章,具有轻柔、抒情的特点。
钢琴独奏以柔美的旋律引领,整个乐章中融入了许多旋律的转变及丰富的音色。
3. 第三乐章(Allegro moderato molto e marcato)以明快的节奏和富有活力的旋律为特点。
乐章开始时,以钢琴的激情演奏为主,随后交响乐队携手合作,形成强烈的音乐对话。
整个乐章富有活力和戏剧性,以雄姿英发的终曲结束。
里丁格A小调协奏曲是格里格最具代表性和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也是浪漫时期钢琴协奏曲作品中备受推崇的作品之一。
它展示了格里格丰富的旋律创作能力和激情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