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学第八版课件参考
耳鼻喉教学PPT课件

2.筛窦为蜂房结构,感染机会次之。 3.额窦毗邻筛窦,感染机会再次之。 4.蝶窦发病率少。
第一节 急性鼻窦炎 acute sinusitis
Etiology 1 全身因素 过疲、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是诱因 atopy 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等 2 局部因素 鼻腔疾病 邻近病灶 直接感染 填塞物 气压改变等
上颌窦 额窦 前组筛窦 后组筛窦 蝶窦 窝 中鼻道 中鼻道 中鼻道 上鼻道 蝶筛隐
第五章.鼻外伤 (injuries of the noses)
第一节 鼻骨骨折 fracture of nasal bone 1.病因(Aetiology) 交通事故(road traffic accident) 玩耍(playing) 体育伤(sports injuries) 斗殴(physical combat)
鼻腔
鼻前庭 固有鼻腔 内侧壁 外侧壁 上、中、下鼻甲 上、中、下鼻道 顶壁 底壁
鼻道窦口复合体 (ostiomeatal complex)
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包括 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 漏斗及前组鼻窦的自然开口,称为-----。
鼻窦自然开口
见page 53 鼻塞 鼻涕 鼻音 相领器官症状:咽、耳 嗅觉
Examination
鼻粘膜情况 下鼻甲 对减充血剂的敏感性 鼻气道阻力 鼻峰值气流 鼻腔横截面积 声反射鼻腔测量法
Treatment
Simple 病因治疗 局部治疗 1.减充血剂 2.封闭治疗 3.针灸治疗 4.治疗鼻腔结构性病变
There are few structure in the body can match the diverse social,cultural and emotional as well as functional attention attracted by the nose.
耳鼻喉科学第八版课件

耳鼻喉科学第八版课件参考。
(一)耳科学的发展五十年代初期,我国的耳科学主要围绕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其颅内外合并症的手术治疗,总结成败经验。
五十年代中期,出现了以恢复与保存听力为目的鼓室成形术,20xx年我国就有了成功引用的报导,此后迅速在全国普遍开展,到六十年代形成高潮,经验总结和技术革新的报告迄今不断。
耳硬化症在我国的发病率不高,为其所做的内耳开窗术在20xx年开始,截止20xx年据不完全统计共进行300余例,成功率在80%以上。
20xx年镫骨撼动手术传入我国,曾流行一时。
终因术后镫骨易再固定而被镫骨切除术所取代。
现代听力学包括基础听力学临床听力学和康复听力学。
直止六十年代初我国才有临床听力学方下面的报导,内容只限于纯音电测听中的掩蔽问题阈上功能检查等。
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纯音测听日渐普及和专业学会的成立,杂志的出版,特别是一系列相关国家标准的颁布,命名临床听力学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
我国耳神经学从六十年代初起步,从前庭冷热和旋转诱发试验入手。
稍晚有了应用眼震电图代替裸眼观察眼球震颤的报导。
起初所用仪器是改装的心电或脑电记录仪。
八十年代才有了能用计算机处理眼震讯号的专用眼震记录仪。
七十年代前我国耳神经外科是以治疗耳源性颅内合并症梅尼尔病面瘫等为主。
颅内合并症的了病率逐渐降低,由于CTMRI的广泛应用诊断也明显简化准确。
治疗方面现多主张径乳突经路一次手术。
对多发性或远隔部拉者方采用开颅手术。
对梅尼乐病的手术治疗,我国从七十年初已经开展,到目前报导较多者有内淋巴囊引流术,前庭神经切断术和各种破坏术。
由于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不够统一,结果难以比较。
面神经麻裨由于仪器和手段的长足进步,定性和定位诊断准确性更高。
对它的部分减压术首次报导于五十年代末。
七十年后发展较快,出现了全程减压内听道和迷路段减压膝状神经节减压和神经改道吻合,神经移植等手术,效果明显改观。
八十年代我国出现了针对半面肌痉挛的手术治疗。
(二)鼻科学的发展鼻及鼻窦变态反应是我国建国早期就很重视的研究课题。
耳鼻咽喉耳科学优质课件

25
预防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更有效: 1. 应用遗传学等现代科技,加强孕产期保健,
开展胎儿、婴幼儿听力筛选。 2. 加强老龄人口听力保健、预防老年性聋的研
究 3. 积极防治营养缺乏疾病,增加机体对致聋因
素的低抗能力。 4. 降低环境噪声,做好防护。 5. 慎用可能损害听力的药物,严格掌握适应症
5
耳的功能--声音传导、感知
外耳-集音 中耳-传音 内耳-感音
6
耳聋指听觉传导通路发生器质性或功能 性病变导致不同程度听力损害。
➢ 程度较轻——重听;影响社交——聋 ➢ 不能社交者——聋哑或聋人
7
耳聋的分类与分级
按病变部位与性质 传导性聋:外耳、中耳病变 感音神经性聋:内耳、听神经、听中枢
4
Present situation
调查表明:目前明显听力障碍者约占世界 总人口7%-10%
据推算,2006年我国听力语言残疾人约2780 万,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80万,每年新增聋 儿约2—4万
据专家保守估计,在5岁至19岁的青少年中, 每4000人中3人患有耳聋,200人中1人患有 “重听”
乳突进路 中颅窝进路 2. 神经移植
54
中颅窝进路
55
中颅窝进路
56
乳突进路
57
乳突进路
58
侧颅底肿瘤
(Neoplasms of the lateral skull base)
59
额骨 蝶骨 颞骨
枕骨
60
61
眶下裂 岩枕裂
62
Anatomy
咽区 咽鼓管区 神经血管区 听道区 关节区 颞下区
28
电子耳蜗手术禁忌证
①绝对禁忌证,包括内耳严重畸形病例,例 如Micheal畸形、无耳蜗畸形等; 听神经缺如;严重智力障碍;无法配合语言 训练者;严重的精神疾病;中耳乳突有急、 慢性炎症尚未清除者;②相对禁忌证,包括 全身一般情况差;不能控制的癫痫;没有可 靠的康复训练条件。
喉部解剖第八版课件

会厌软骨
杓状软骨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前面观
喉的软骨支架
后面观
会厌软骨epiglottic cartilage :
舌面组织疏松
急性会厌炎
标本 会厌软骨后面观 示意图
侧面观
会厌形态 婴
纤维镜下会厌上面观
儿
型
会
成人型会厌
厌
卷
叶
状
甲状软骨thyroid cartilage:
最大。 喉结。
喉结
后面观
两甲状软骨板连接处 男女有别。男性为锐 角,上端前突成喉结。 女性为钝角,喉角不 明显。
前面观
环状软骨
cricoid cartilage :
唯一完整软骨环.
喉狭窄laryngostenosis
环甲膜颈深下L.
喉癌扩散主要途径:
区域L转移
六.神经
①喉上N:
Superior laryngeal nerve 内支-声带以上感觉。 外支-环甲肌运动。
②喉返N: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喉的主要运动神经。
感觉支-声门以下感觉。 运动支-环甲肌以外喉内肌运动。
喉上神经 喉返神经 喉返神经
喉
喉 室laryngeal ventricle
前
杓区和杓会厌襞粘膜下结缔组织疏松
庭
杓
会
喉入口
厌
襞
喉 室
喉上面观
喉额状切面后面观
2.声门区:glottc portion
声 带vocal cords男20~25㎜.女15~20㎜ 前连合recommissure 后连合postcommissure 声门裂true glottis—喉和气道最窄处.
耳鼻喉八年制教材最终版

第一篇鼻科学及颅面疾病概述鼻-位于颅面正中部,是人体感觉器官,是呼吸的门户,承担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人类采用科学方法对鼻-鼻窦进行的研究始于15世纪初期,玻利维亚人Carpi GB首次对额窦进行了解剖学观察,在以后的300年时间里Ingressia G(意大利),Casserio GF(意大利),Zuckerkandi E(奥地利),Haller A(法国),Onodi A(匈牙利),Killian G(德国)等科学家从各个角度对鼻-鼻窦进行了解剖学研究。
18世纪中期,第一本《鼻和鼻窦解剖学》出版,作者是匈牙利人Mihalkovics VG,由此奠定了鼻科学的发展基础。
随着1871年达尔文《人类起源和性选择》论文的发表,人们对鼻-鼻窦的组织发生学、比较解剖学也有了较深的了解。
这些知识的原始积累一直成为当代鼻科学(特别是鼻外科)的重要指引。
与解剖学研究有所不同的是,鼻-鼻窦生理学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
19世纪末期确定了鼻的三大功能:呼吸、嗅觉、空气滤过与加温加湿作用,20世纪进一步阐明了鼻腔阻力、气体流动、鼻肺反射、纤毛输送系统、免疫反应、以及对下呼吸道的影响等一系列功能,但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不能准确、全面地描述上述功能的作用原理与相互间的调节。
例如三个鼻甲各自在鼻腔内的位置、形状、组织学结构都是不同的,其生理功能究竟有何不同,一旦缺失会对鼻腔产生什么影响?人类的鼻窦除了减轻头部重量和协助发音,是否还有其它功能?鼻粘膜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保护功能是如何进行自身调节的?哪些因素(神经因素、化学因素)通过何种途径参与着血管、腺体的活动和炎细胞的趋化…等等。
对鼻-鼻窦生理学研究滞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精确的研究手段,例如直到今天人们还不能对嗅觉进行准确的定量检测。
因此鼻-鼻窦的生理学对人类来说还是一个深深的谜。
鼻,解剖学发育的巨大差别、组织结构的多样和复杂、以及对外界的开放性,决定了它成为全身疾病最高的发病部位。
《耳鼻喉科鼻科学》PPT课件

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和临床检查 2、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为常年发病,由常
年性致敏物所引起。
3、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具有典型的地区性 和季节性,由季节性致敏物所引起。
4、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等。
鼻 周 期(nasal cycle)
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 规律性和交替性变化,这种变化主 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 约间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半月裂孔 2、鼻周期
3、Little’s区、
三、简答题
1、何为鼻道窦口 复合体?
2、外鼻静脉的回 流有何特点?
二、填空题
二、临床表现
局部隆起,红肿热 痛,有时伴低热和全 身不适。
三、并发症
海绵窦栓塞是鼻疖 最严重的颅内并发症。
是由于感染扩散经 内眦静脉-眼上眼下 静脉-海绵窦所致。
四、治疗
1、疖未成熟者,用1%白降汞软膏、10%鱼石
脂外敷,理疗。全身使用抗生素。
2、已成熟者,不宜行鼻疖切开,切忌挤压。 a、可等待疖肿自行破溃 b、用小探针蘸少许纯碳酸或多或少15%硝酸银
一、病因
1、局部因素 (1)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成未获彻底治疗 (2)鼻腔及鼻窦慢性疾病 (3)邻近感染性病灶 (4)鼻腔用药不当或过久 2、职业及环境因素 3、全身因素 (1)全身性慢性疾 (2)营养不良 (3)内分泌病症或失调 4、其他因素
二、病理
1、慢性单纯性鼻炎 鼻粘膜深层动、静脉慢性 扩张,通透性增加;粘液腺功能活跃,分泌 物增多。
鼻腭动脉、筛前、筛后 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 动脉。 特点及意义:以上动脉 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 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 丛为利特尔动脉丛。是 临床上鼻出血最常见的 部位,又称利特尔区 (Little's area)。
(推荐课件)耳鼻喉概要PPT幻灯片

• 慢性鼻炎
单纯型 间歇性、交替性鼻塞 可伴粘液或 粘液脓性涕 肥大型 多为持续性鼻塞 涕少或稠难擤
鼻镜检查 收缩试验鉴别 治疗 单纯型 药物点鼻 配合中药
肥大型 硬化、烧灼、冷冻疗法 必要时手术
9
• 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季节性
常年性 临床表现 阵发性鼻塞 清水样涕 连续性 喷嚏 鼻痒 检查 鼻腔粘膜苍白水肿 分泌物稀薄 刮 片嗜酸细胞增高 血管运动性(神经反射性)鼻炎 与温度、 粉尘等刺激因素有关 多为一过性发作, 症状轻微,无需治疗。 治疗 去除过敏原 脱敏疗法
其病理改变为:漏出、渗出、分泌、粘连等
临床表现:以耳聋、耳鸣、自听增强为主要症
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耳胀闷感、耳痛,头昏、 头沉等,一般全身症状轻。
检查:听力EX 传导性耳聋 鼓膜(见图)
治疗原则:1开放咽鼓管 点鼻
2 抗炎 激素
3 对症 鼓膜按摩、穿刺抽液注药、 咽鼓管吹张等
4手术
5病因治疗
37
38
39
40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因:细菌
感染途径:1咽鼓管 小儿多见
2 鼓膜 外伤处理不当
3 血源性 全身重病后
临床表现:全身症状 发烧 、头痛、食欲差等
局部症状 耳剧痛 耳聋耳鸣 流脓
EX 鼓膜鲜红 穿孔流脓
血常规 WBC N 升高
治疗原则:1 全身抗炎、对症、支持疗法
2 局部 点耳 洗耳 点鼻
41
42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史长 以反复性耳流脓,伴有不同程度的耳聋 耳鸣,耳痛多为急性发作。
病理分型 临床分类 鉴别要点 单纯型 良性 1 耳漏的时间性质 骨疡型无骨质破坏 2 鼓膜穿孔的部位
有骨质破坏 3 X线拍片 胆脂瘤型 非良性 4 预后有无并发症
《耳鼻咽喉科学》课件

听力保健
预防听力损失的措施,包 括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噪声 环境中、正确使用耳机等 。
03
鼻部疾病
鼻炎
鼻炎定义
鼻炎分类
鼻炎是指鼻腔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常常由 病毒、细菌、过敏等因素引起,导致鼻腔 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鼻炎可以分为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萎缩 性鼻炎等类型,不同类型的鼻炎有不同的 症状和治疗方法。
内耳疾病
梅尼埃病
内耳膜迷路的积水,表现为发作性眩晕、 耳鸣和听力下降。
前庭神经炎
前庭神经的炎症,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强烈 旋转性眩晕、恶心呕吐等。
突发性聋
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原因不明,可能与 内耳血管病变有关。
听力损失与听力康复
听力损失的分类
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 和混合性聋。
听力康复方法
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 听力训练和语言康复等。
避免接触过敏原
了解自己的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如花 粉、尘螨等。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耳鼻咽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 潜在问题。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 生素、抗过敏药等。
01
手术治疗
02 对于严重的耳鼻咽喉疾病,如鼻 窦炎、扁桃体炎等,可能需要进 行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
如激光、微波等物理疗法,可用 于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03
鼻肿瘤症状
鼻肿瘤的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头痛等,良性肿瘤的症状通常比 较轻微,恶性肿瘤的症状比较严重。
鼻肿瘤治疗
鼻肿瘤的治疗方法根据肿瘤的类型和分期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包括 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等。
04
咽喉部疾病
咽炎
总结词
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鼻喉科学第八版课件参考
导语:在建国之初,我国医学各学科还比较薄弱,比如耳鼻喉科,当时主
治的手术都是比较简单的。
而在现代社会中耳鼻喉科学的发展是可圈可点的,
那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通过下文来来了解一下吧。
(一)耳科学的发展
五十年代初期,我国的耳科学主要围绕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其颅内外合并
症的手术治疗,总结成败经验。
五十年代中期,出现了以恢复与保存听力为目
的鼓室成形术,1957年我国就有了成功引用的报导,此后迅速在全国普遍开展,到六十年代形成高潮,经验总结和技术革新的报告迄今不断。
耳硬化症在我国的发病率不高,为其所做的内耳开窗术在1947年开始,截止1959年据不完全统计共进行300余例,成功率在80%以上。
1956年镫骨撼动手术传入我国,曾流行一时。
终因术后镫骨易再固定而被镫骨切除术所取代。
现代听力学包括基础听力学、临床听力学和康复听力学。
直止六十年代初
我国才有临床听力学方面的报导,内容只限于纯音电测听中的掩蔽问题、阈上
功能检查等。
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纯音测听日渐普及和专业学会的成立,杂志
的出版,特别是一系列相关国家标准的颁布,命名临床听力学在我国迅速发展
起来。
我国耳神经学从六十年代初起步,从前庭冷热和旋转诱发试验入手。
稍晚
有了应用眼震电图代替裸眼观察眼球震颤的报导。
起初所用仪器是改装的心电
或脑电记录仪。
八十年代才有了能用计算机处理眼震讯号的专用眼震记录仪。
七十年代前我国耳神经外科是以治疗耳源性颅内合并症、梅尼尔病、面瘫
等为主。
颅内合并症的了病率逐渐降低,由于CT、MRI的广泛应用诊断也明显
简化准确。
治疗方面现多主张径乳突经路一次手术。
对多发性或远隔部拉者方
采用开颅手术。
对梅尼乐病的手术治疗,我国从七十年初已经开展,到目前报
导较多者有内淋巴囊引流术,前庭神经切断术和各种破坏术。
由于诊断和疗效
评定标准不够统一,结果难以比较。
面神经麻裨由于仪器和手段的长足进步,
定性和定位诊断准确性更高。
对它的部分减压术首次报导于五十年代末。
七十
年后发展较快,出现了全程减压、内听道和迷路段减压、膝状神经节减压和神
经改道吻合,神经移植等手术,效果明显改观。
八十年代我国出现了针对半面
肌痉挛的手术治疗。
(二)鼻科学的发展
鼻及鼻窦变态反应是我国建国早期就很重视的研究课题。
开始是总结中西
医各种治疗方法的经验。
接着开展了对致敏花粉的'调查,到目前为止已普查完29个省市或地区。
基本摸清了我国南北方致敏花粉的特征。
鼻外科在五十年代初期主要围绕鼻窦炎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结果讨论。
八十
年代后期,鼻内窥镜及专用手术器械问世,国内仿制成功,鼻内窥镜手术迅速
在许多城市医院开展。
手术除主要用于多发性鼻息肉,筛窦上颌窦炎以外,亦
被用于做鼻腔泪囊造孔、视神经管减压等。
经鼻径路做垂体瘤手术,我国从六十年代初就已开展,到七十年代末仅文
献报导的已五十余例。
目前全国各地已普遍开展,手术方式有了多种改良,适
应症也渐扩大。
近年来已有数篇依此检救垂体卒中成功的报导。
蝶窦局解的深
入研究是应手术的需要而进行的,反过来它又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咽科学的进展
急慢性扁桃体炎及其合并症是我国六十年代前讨论较多的课题,由于缺乏
统一的、公认的手术适应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手术有些过多过滥。
七十年代
以来发现扁桃体是产生免疫淋巴细胞和各种免疫球蛋白的器官,在胸腺蒌缩后,在维持人体正常免疫功能方面占重要地位。
在各大医院乱摘除扁桃体的现象已
明显减少。
鼻咽癌在我国南方各省发病率较高,建国以来曾多次做过大面积,
甚至于是跨省区的流行病学普查。
基本摸清了发病原因和规律,确认EB病毒的致病作用,分离出EB病毒壳抗原等,并将其用于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
七十年代以来先后建立了类淋巴母细胞株,鼻咽癌上皮样细胞株和梭形细胞株。
这是
我国学者在鼻咽癌研究方面的重大成就,国际首创并被公认。
我国学者在鼻咽
癌的病理,超微病理、病理分型、动物模型建立等方面都有独创性成果。
用乳
胶球和贡压吸引法采取癌细胞供临床诊断,阳性率较高,已被推广应用。
目前
在我国采用的高能放疗和分段放疗,5年生存率高达85%以上。
近几年针对复发癌和有颅内转移者还开展了手术治疗。
下咽(喉咽)癌较少见,常与喉癌或颈段
食道癌伴发。
目前多在放疗后行喉咽切除或扩大喉全切除术,同时用带血管的
肌皮瓣游离空肠、结肠等修复手术后组织缺损,恢复其功能。
我国学者采用食
管内翻剥脱法与国外流行的后纵膈双手钝性游离法相比,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四)喉科学的进展
应用硬质喉直达镜、氧管和支氧管镜取除各种呼吸道异物,治疗氧管结核、肺出血、支氧管扩张、肺不张取活检诊断肺肿瘤等是五十年代初期,我国喉科
学讨论的热点。
七十年代后期光导纤维内窥镜进入我国并迅速普及,扩大了医
生们的视野,提高了一些疾病的早期诊断率。
喉癌在我国东北多发,尽管三十年代我国就有人用喉全切治疗,但是喉癌
手术真正的发展与普及还是1949年后,特别是近十几年的事。
在基础理论方面,我国学者曾对喉癌标本做过大块连续切片,借以对比病理和临床分期。
研究它
的超微病理特征,探讨它与性激素、自由基代谢,特别是各种癌基因的关系。
这些研究提高了对喉癌生物学特征的认识。
对癌和癌旁组织,转移淋巴结所做
的病理,组化免疫组化,基因等方面的对比研究,有助于了解喉癌局部扩展和
转移的规律。
癌细胞株的体外培养和动物模型的复制成功为更深入的理论研究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纤维喉镜,喉的CT和MRI的应用使判定癌的侵犯范围与周围组织器官关系的准确度明显提高,使手术方式的选择更趋合理。
结语:现代耳鼻喉科学的发展为当代的医学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但丰富了我国医学体系,还缩小了与世界医学的差距,提高了我国医学的综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