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在课堂教学中的传承与保护-最新教育文档

国粹京剧在课堂教学中的传承与保护-最新教育文档
国粹京剧在课堂教学中的传承与保护-最新教育文档

国粹京剧在课堂教学中的传承与保护

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继昆曲之后对中华文化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又一认可。

京剧是二百多年前汉剧与徽剧“两下锅”的产物。从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至嘉庆年间汉戏来京,四大徽班与汉剧艺人“两下锅”共同演出,在相互融合中,又从昆曲、梆子腔等剧种中不断吸取营养,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1840年后京剧正式形成于北京,不仅成为京城戏曲舞台的主流,而且开始向全国传播,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

京剧兴盛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戏曲的三百多个剧种里,京剧虽然诞生很晚,却后来居上,荣登“国剧”的宝座,与中医、国画并列为中国的三大国粹。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广泛,都居中国之首。由于诸多的原因,当代京剧的发展却面临着困境。1.剧团负担重,生存艰难;2.人才流失、断层现象严重;3.耗资巨大,动辄上百万,很多剧场演不了;4.戏曲创作与演出市场严重脱节,获奖剧目得不到普及推广;5.电视及多元艺术的冲击。

2008年国家教育部规定京剧进入小学课堂。将京剧纳入学校教育非常必要,这是传承京剧的重要举措和良好开端。但学生

没有基础,只靠学唱几个名家名段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较完整地接受京剧知识比较困难。作为一名戏曲鉴赏课的教师,我颇感责任重大,思考怎样使京剧在课堂中渗透给学生,和世界同步达到保护与传承的作用。

一、京剧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由于京剧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戏剧形式,学生对京剧知识的理解相对缺乏,很多学生对京剧的了解只是通过电视剧知道京剧大师梅兰芳而已。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学生觉得京剧距离我们越来越远。1.念白、唱腔听不懂;2.程式化的表演看不懂;3.传统剧目内容不懂;4.行头繁杂读不懂;5.角色行当搞不懂。这样学生就有陌生感、距离感。虽然在教学规定的唱段当中,有不少是现代京剧,样板戏虽然易学易唱,但也不如流行歌曲上口。而且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光从简单的学唱入手是不够的,唱念做打是京剧艺术的核心。

二、入门要了解京剧的行当,

京剧是程式化艺术,表演、剧本、行当、音乐、化妆、服饰等方面,都有规范性的程式。尤其是角色行当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行当作为戏曲中的人物,最终形成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个行当都有若干分支,分支以下又有细目,各有其固定的程式和表演特色。行当是根据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性格、气质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来划分的。

要想看懂京剧,首先要使学生能够分辨各个行当中的人物,

人物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了,自然也就看懂了内容,继而喜爱京剧。教师应把京剧中各类典型人物的图片打在多媒体课件上,结合特点来逐一介绍,并且讲到每个行当,都要放一段有关的视频资料,加深印象。再把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结合起来介绍,对比、分辨、判断、赏析巩固记忆。

三、识脸谱辨忠奸美丑

脸谱是京剧表演艺术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化妆艺术,有着独立的欣赏价值和审美意义。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形象的善恶美丑一目了然。故此,我们从这里入手,给学生放《唱脸谱》,杭天琪的独唱与合唱分别播放,不同声部的音响对比更能加深记忆,同时放映生动的京剧脸谱。例如,将白脸曹操的奸诈、红脸关羽的忠义等京剧脸谱呈现在大屏幕上。多媒体教学技术与流行音乐有机整合,充分优化了教学情境,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艺术的娱乐功能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更能激发他们在学习中的热情,引发他们的好奇与联想,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

四、利用多媒体了解现代京剧的虚拟特点

我们要了解京剧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并充分认识多媒体

教学技术在戏曲教学中的重要性。例如,将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到京剧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图像、音频、动画等形式将《智取威虎山》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产生的背景展示出来。用多媒体技术

将整个故事背景设计组合,直观地塑造出“杨子荣”的英雄形象,了解在解放战争时期,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牺牲的先烈,在欣赏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因此,熟练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于京剧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认知戏曲人物形象。使学生增加趣味性。播放第三场《打虎上山》的片段,穿林海、跨雪原的虚拟意境,取其意而弃其形,制造弹性的时空,让有限的艺术表演展现无限的生活内容,虚拟的表演使其艺术呈现更加简约和便捷。不求形似,力求神似,京剧不是写实的真,而是艺术的真,程式化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

五、今昔“男旦”对比,了解京剧艺术在时代发展中的变迁

京剧大师梅兰芳家喻户晓,他出身梨园世家,60载演艺春秋,梅兰芳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位居四大名旦之首。这种男扮女装,阴阳反差,是时代的需要。因为京剧始创于封建社会,舞台上没有女性,因此,旦角都由男性承担,京剧大师梅兰芳为艺术做出巨大的牺牲,同时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今天社会男女平等,可是,有些“伪娘”为了标新立异,需求刺激搞噱头,费尽心机男扮女装,到底是为了传承艺术,还是哗众取宠?事实告诉我们,梅兰芳是为了艺术牺牲,而“伪娘”是牺牲了艺术。从这个角度我们引导学生分辨良莠,净化心灵,有利于京剧沿着正确轨道发展。如用多媒体手段,把梅兰芳和“伪娘”的表演对比播放,和学生一道分析他们的唱腔、身段

功架有何本质的不同,让学生知道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它集“唱念做打”于一体,通过程式化的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刻画人物。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增强学生对京剧的认知和辨别能力,有利于国粹的保护与传承。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3《我们的国粹》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一、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对京剧最多只能做到"耳熟"而不"能详",他们对京剧不了解,对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更难有深刻认识。京剧对他们而言是居庙堂之高的,与他们没有任何情感关联。从心理上来说,五年级学生已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学习本课重要的心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说说国粹、了解京剧知识、欣赏京剧、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关注京剧,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有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2)领悟中华文化的精神风采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更加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京剧; (3)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脸谱、京剧的四大工夫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四、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国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就要在这里共同交流度过40分钟,真是一件十分高兴的事。我还带来了两位朋友(出示京剧玩偶)。你们知道他们是我国哪种艺术中的角色?──(生:)京剧(板书:京剧)老师现场调查一下,咱们班级里有多少人喜欢京剧呢?请举手。为什么不喜欢?(说原因)为什么喜欢?(说原因) 师:我们班竟然有这么多同学不喜欢京剧,看来真的有必要来学习这节课 (板书:我们的国粹──京剧) 1.什么是国粹呢?顾名思义,“国”是……“粹”是精华。你都知道哪些我国文化的精华呢? (排在首位的有:京剧、国画、书法、中医等,这也是世界公认的) 2.为什么京剧被称之为我国的国粹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8页的小资料你就会得出答案了。 师:你认为京剧被成为国粹…… (二)讨论新授 活动一:京剧的交流(京剧的历史) (板书:历史) (京剧是我国最大的剧种,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他通过动听的曲调和优美的舞姿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这两个形容词说明了什么?)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京剧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在当今中外戏剧文化中,京剧不仅展示出华夏民族戏剧的浓厚传统,而且对世界未来艺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活动二:京剧的四大角色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京剧的魅力吧!京剧角色根据男女老少、善恶美丑分为四大角色(板书:四大角色)师:有谁知道?生:(略) 出示课件 师:“生”一般指男性角色,比如:画面上的这个叫老生,而这个年轻的叫小生,另外还有武生,表演儿童的叫娃娃生。 “旦”是指女性角色,如年龄大的叫老旦;性格稳重的中年女性叫正旦也叫青衣;性格活泼的叫花旦;还有武旦也称刀马旦。 师:同学们都听说过四大名旦吧!你能说出他们中的哪一位的名字呢? (生答: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惠生。) 师:你们知道这四大名旦是男的还是女的呢? 生:(略) 真敢下结论,为什么有这个结论呢?老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他们可都是男的啊!有疑问么?为什么男的还演女的角色呢?

《京剧趣谈》优秀教案6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3 京剧趣谈人教部编版 《京剧趣谈》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京剧趣谈》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第七单元以让学生体会艺术之美为主题编排课文,而本课就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作者徐北城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这些奥秘娓娓道来,不仅介绍了关于京剧的知识,也流露了作者对于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这篇课文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文中的描述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魅力。 3.能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及艺术特色,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 能借助文中的描述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魅力;能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及艺术特色,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是教学的重点,后一个也是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本文语言通俗,生动幽默,能较好地吸引学生阅读。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读感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师生、生

生互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同时围绕文中的重点句子,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发挥想象,联系实际,理解句子的内涵。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基本的自主学习方法,所以本课重点渗透两种学习方法:读(课文)、思(问题)、(划)重点、(悟)感受;二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发挥想象,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展开去,由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体会艺术的魅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以京剧的画面导入,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形象感知。从而自然地引入课题。同时教师简介关于京剧的知识,为课文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简单补充关于作者徐北城的资料,为学生课后的学习探究点明方向。 (二)初读感知。 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难理解的词语。 我再利用多媒体检查生字词及朗读情况。指导正音。 对易读错的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帮助识记。 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听,读熟读通。 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马鞭”和“亮相”,主要讲了哪

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和发展京剧

姓名:苑令辉 学号:5902112048 班级:能动121班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浅析当代大学生对京剧的传承与发展摘要:京剧,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种凝聚了千年来文人智慧与风雅的艺术。京剧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在保存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现代大学生教育中京剧可以负起教育的使命,成为指示人们回归精神家园、安抚人们焦虑的心态的一种路径。因此,大学生对京剧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整个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概述了京剧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列举了高校对京剧的传承活动以及如何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发展京剧文化。关键词:京剧大学生传承 一、京剧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1)京剧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中国是目前少数几个仍然延续着数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度之一。现在被人们称作“国粹”的京剧,虽然形成于近代,然而其文化源头却在中国的古代,因为无论是其形式,还是其内容,均脱胎于中国古代的戏曲文化、历史片断。随着京剧的发展,人们在创作中愈加精益求精,尤其是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断充实京剧的形式和内容,京剧在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手法上日臻完善。中国京剧音乐自上世纪50年代初的“戏曲改革”到7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结束的20多年间得到了空前发展,尤其是运用西方作曲技术,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内容和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至在之后的几十年京剧音乐发展和创作中,这些经验仍然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京剧申遗成功 2010年11月16日,京剧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件大喜事,也是京剧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京剧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剧表演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美学成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和中国人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申遗倾注了心血与努力,但申遗本身并不是目的,为的是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京剧将薪火相传,它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我们的国粹一京剧》教学设计.doc

《我们的国粹一京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个大剧种,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1山剧种屮,京剧无论如何也算是个老大哥。它博采众长,形成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京剧的唱腔有的悠扬委婉,有的铿锵有力,念白也有音兀性。表演上富有鲜明的舞蹈性和强烈的节奏感。乐队主奏乐器为京胡,其他还有京二胡、月琴及锣、钺、鼓等, 是我国影响最广的一种戏曲。本课木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屮司空见惯的社会现彖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 同时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以生动的模仿实践活动来完成教学目标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它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习的特点。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对H常生活屮存在的京剧只能做到“耳熟”而不“能详”。对京剧不了解,对京剧为什么被称为“国粹”不理解,对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更难有深刻的认识,更无法做到珍视屮华传统文化——京剧;从心理上分析,五年级学生已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重要的心理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和老师应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对京剧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做事情的坚持性,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白我意识发展。通过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收集、報理、表达有关京剧的信息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 培养学生珍视我国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才能真正感悟到国粹京剧是屮国人独特的, 精神文化的精华。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1)通过说说国粹、了解京剧知识、欣赏京剧、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基木的了解,从而关注京剧,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国粹京剧是屮国人独有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2)领悟屮华文化的精神风采和独具魅力的屮华文化。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更加珍视屮华传统文化——京剧; (3)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報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脸谱、京

京剧国粹教学案例

《我们的国粹——京剧》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闻名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就以“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为单元主题,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悟到中国文化的精髓。从而生出民族自豪感。引人入胜的京剧是第三课《我们的国粹》一课中的第一个小主题。 京剧迄今为止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它博采众长,成为我国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剧种,尤其是老一辈特别痴迷。但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娱乐方式的增多,对于我们这一代的年青人来说,京剧魅力不是很大。本课中通过组织欣赏、描绘脸谱、学唱片段等各种体验活动,拉近京剧与我们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这些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文化积淀,尽可能地改变自己平常漠然或者不以为然的态度,提升学生本身对文化的敏感和理性认识,让学生明白京剧业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引导学生欣赏京剧的特色;认识到京剧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审美表达。通过各种体验活动,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京剧,演唱京剧,调动学生的艺术兴趣。 2、学生分析: 1小学五年级学生对京剧最多只能做到“耳熟”而不“能详”,他们对京剧不了解,对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更难有深刻认识。京剧对他们而言是居庙堂之高的,与他们没有任何情感关联。从心理上来说,五年级学生已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学习本课重要的心理基础。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小组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京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2、通过学习、小组交流汇报京剧的交流活动,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更加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京剧。 能力目标: 1、通过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2通过说说国粹、欣赏京剧、了解京剧知识、学唱京剧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领略中华文化的精神风采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4、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难点:1.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2.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5、课前准备: 1.学生按照学习小组收集京剧的文化交流、京剧的基本知识等方面的资料,整理并练习向大家讲解; 2.学生绘制京剧脸谱; 3.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我们的国粹──京剧》 5、教学思路: 我通过四个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京剧,了解京剧

六年级上册23《京剧趣谈》教案

课题:第七单元艺术之旅 第23课京剧趣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中“驰骋、尴尬、虚拟”等几个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京剧表演的特点及运用的说明方法。 3.想象京剧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喜欢京剧吗?说一说你喜欢的京剧名段吧。 2.教师板书课题点明“趣谈”。“趣谈”是什么意思? 3.“京剧趣谈”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二)自学生字,读顺课文。 1.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新词及不理解的词。不理解的词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词语。 2.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检查学生理解词语的情况。 3.再读一遍课文。看看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画出来,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4.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哪几种艺术特色?

(一是利用虚拟的道具能演出得具有神韵,二是奇特的亮相表演能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老师导语引入:作为戏曲表演,要在舞台上展示各种生活场景。但是,舞台的空间总是有限的。要表现骑马的一个场景,应该怎样来实现呢? 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回答这个问题。 2.用虚拟的马鞭来表现骑马,成功吗?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指导:演员用马鞭来表演骑马很成功。主要表现在:(1)骑马人特定和优美的姿态能鲜明地表现出来。 (2)马鞭拿在手里,演员可以很自由地做出各种动作,表示出各种意义。 3. 京剧中有些虚拟的道具一样感觉可使用,为了说明这个事实,作者举出了哪两个例子?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然后回答。 4.出示学习要求:自读《亮相》一部分课文,看看作者讲出了京剧的什么艺术特色。想象自己是一位解说员,要向外宾们介绍京剧的这种艺术特色,想一想,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按什么顺序来讲呢? 5.提示学生注意讲出以下两点: (1)双方交战正激烈时,演员的动作忽然停止。此时无声胜有声。 (2)双方交战,一方败阵逃走,另一方不去追,反而在原地耍“杂技”,凸显人物英雄气概。 6.学生当解说员,模拟场景练习解说。 7.思考讨论:作者在介绍各种京剧艺术特色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见《课堂练习案》。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见课后拓展训练案

国粹京剧在课堂教学中的传承与保护-最新教育文档

国粹京剧在课堂教学中的传承与保护 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继昆曲之后对中华文化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又一认可。 京剧是二百多年前汉剧与徽剧“两下锅”的产物。从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至嘉庆年间汉戏来京,四大徽班与汉剧艺人“两下锅”共同演出,在相互融合中,又从昆曲、梆子腔等剧种中不断吸取营养,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1840年后京剧正式形成于北京,不仅成为京城戏曲舞台的主流,而且开始向全国传播,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 京剧兴盛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戏曲的三百多个剧种里,京剧虽然诞生很晚,却后来居上,荣登“国剧”的宝座,与中医、国画并列为中国的三大国粹。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广泛,都居中国之首。由于诸多的原因,当代京剧的发展却面临着困境。1.剧团负担重,生存艰难;2.人才流失、断层现象严重;3.耗资巨大,动辄上百万,很多剧场演不了;4.戏曲创作与演出市场严重脱节,获奖剧目得不到普及推广;5.电视及多元艺术的冲击。 2008年国家教育部规定京剧进入小学课堂。将京剧纳入学校教育非常必要,这是传承京剧的重要举措和良好开端。但学生

没有基础,只靠学唱几个名家名段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较完整地接受京剧知识比较困难。作为一名戏曲鉴赏课的教师,我颇感责任重大,思考怎样使京剧在课堂中渗透给学生,和世界同步达到保护与传承的作用。 一、京剧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由于京剧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戏剧形式,学生对京剧知识的理解相对缺乏,很多学生对京剧的了解只是通过电视剧知道京剧大师梅兰芳而已。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学生觉得京剧距离我们越来越远。1.念白、唱腔听不懂;2.程式化的表演看不懂;3.传统剧目内容不懂;4.行头繁杂读不懂;5.角色行当搞不懂。这样学生就有陌生感、距离感。虽然在教学规定的唱段当中,有不少是现代京剧,样板戏虽然易学易唱,但也不如流行歌曲上口。而且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光从简单的学唱入手是不够的,唱念做打是京剧艺术的核心。 二、入门要了解京剧的行当, 京剧是程式化艺术,表演、剧本、行当、音乐、化妆、服饰等方面,都有规范性的程式。尤其是角色行当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行当作为戏曲中的人物,最终形成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个行当都有若干分支,分支以下又有细目,各有其固定的程式和表演特色。行当是根据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性格、气质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来划分的。 要想看懂京剧,首先要使学生能够分辨各个行当中的人物,

走进中国国粹—京剧+说课稿

高中音乐 走进中国国粹—京剧说课稿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进中国国粹-京剧》。 首先我来说大纲,《高中音乐课标》中指出,音乐是人文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传达人文知识的载体。中国民族音乐博大精深,京剧是国粹,内涵丰富,文化知识浓厚,通过认识和体验京剧音乐和角色,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现在我来进行教材分析。本课出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_音乐鉴赏》第_四单元第八节。京剧不仅被炎黄子孙称之为“国粹”,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所推崇、所热爱,并被他们视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教材中安排了两个课时介绍中国的京剧,其中第一课时主要是了解中国京剧的代表人物梅兰芳及其经典作品《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京剧《霸王别姬》选段和《海岛冰轮初转腾》—京剧《贵妃醉酒》选段。也加入了京剧的起源、唱腔、分门派别等知识的了解。在课堂中我还加入了小段京剧的模唱,从实践中体验京剧魅力。 接下来说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分小组资料收集和整理,并进行分享学习,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

2、通过学唱小段京剧和欣赏经典京剧作品,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3、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生平及贡献。 4、欣赏流行音乐中有京剧元素的作品,激发热爱和学习京剧的热情。教学重难点:提升对京剧的认识和喜爱认识京剧大师梅兰芳及对京剧所作的贡献 要达到以上目标,我选用了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教法:1、以身试教法 本课属于鉴赏课,听是最主要的,而只是听VCD的音响,没有办法满足学生的兴趣,于是教者就需自己范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实践教学 京剧主要是表演艺术,最容易体会其魅力的方法莫过于亲身体验。京剧中有一些唱段是非常熟悉并且流传很广的,可以拿到课堂上,让学生一起来学唱几句。 3、多媒体展示 运用现代技术来丰富音乐的课堂,也是教师教育技能的一部分。多媒体能够很直观地让学生了解认识京剧,通过试听结合,达到教学目标。 学法: 1、小组学习法 本环节是课外学习时段,提前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形成8-10人一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精美教案

23 京剧趣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描述,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2.阅读课文,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实在道具:马鞭省略马匹,表演自由 道具有继承 京剧趣谈虚拟道具:可感觉可使用有发展 静态亮相武艺高强必胜信心独特 动作高妙 动态亮相英雄气概 课后反思 这篇略读课文介绍的是我国京剧道具和动作这两个方面,突出了京剧独有的艺术特色。 在教学中,我首先播放京剧《唱脸谱》,让学生对京剧有个大概的影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果然看了视频,孩子们很开心,很幸福,这为学习这篇文章开了好头。接着我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在充分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京剧的,这个问题不难,孩子们大部分都能回答上。另外这篇文章结构很明显分为两部分。然后分段学习,重点抓住两部分的关键语段,带领学生阅读,联想,使学生感受到京剧的独特魅力整堂课下来,我觉得整体上的不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京剧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在课外延伸这个环境,让感兴趣的学生下课后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和视频,以便更进一步的了解和学生,从而达到了弘扬我国传统艺术的目的。

23* 京剧趣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有哪些艺术特色。 2.学习课文,了解京剧更多的奥秘,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培养鉴赏京剧艺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有哪些奥秘及艺术特色。体会课文表达的条理性。 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培养鉴赏京剧艺术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作者简介 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资料,你了解到了哪些?你认为京剧有哪些艺术和奥秘?谈谈你的认识和体会。(学生畅谈,教师指导。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 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并反复认读: 驰骋尴尬彻底虚拟绱鞋底仆人凸显戛然而止 2.小组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 3.教师抽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自主阅读《京剧趣谈》这篇课文。阅读结束后,请简要说一说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京剧哪些方面的艺术。(指名答)

对京剧艺术的传承的若干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8338723.html, 对京剧艺术的传承的若干思考 作者:张琳 来源:《艺术殿堂》2018年第13期 【摘要】京剧是我国五大剧中之一,且位居五大剧种之首,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其不仅体现了我国戏剧文化的发展水平,同时,京剧表演内容蕴含了传统文学、器乐学、历史学等多种传统文化,自形成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也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京剧不仅是我国戏剧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当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文化重新结构,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和审美趋向的变化,很多传统文化都面临着在当下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京剧也是如此。本文主要就笔者对于京剧艺术传承所形成的几点思考进行阐述。 【关键词】京剧艺术;传承;思考 京剧真正形成于晚清时期,并且由于京剧在艺术形式和表现内容方面博采众长而又独树一帜,使得京剧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我国的五大剧种之一,在国内外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作为我国的国粹,京剧不仅体现了我国戏剧文化的发展水平,同时,京剧表演内容蕴含了传统文学、器乐学、历史学等多种传统文化,因此,京剧不仅是我国戏剧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当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日趋成熟,新兴文化的层出不穷,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审美趋向的变化,都对传统文化在当下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因此,探讨京剧艺术在当下如何进行传承,对于京剧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就目前而言,要能够促进京剧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做到三点,即把握好时代发展和京剧艺术的关系,把握京剧传承和发展的关系以及将京剧艺术的普及和普通教育结合起来。 一、把握好时代发展和京剧艺术的关系 京剧作为一种在人类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艺术,其必然也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发展的,因此,京剧不可能脱离时代发展而独立存在,其和时代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只有充分把握京剧艺术和时代发展的关系,才能够使得京剧艺术得以在当下有效传承。要把握好京剧艺术和时代发展的关系,就是要使得京剧的发展能够体现时代的发展,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让京剧艺术能够和时代发展有较高的契合度。就目前而言,应当要做好如下两点: [1]要促进京剧艺术市场的发展,京剧作为一种艺术,不管是京剧表演艺术家个人的生存 发展,还是京剧艺术发展所需要的资源,都离不开物质条件的支持,而京剧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其物质来源又主要以观众市场为主,因此,京剧要能够积极将京剧艺术向外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京剧、喜爱京剧,愿意支持京剧艺术的发展,而且当前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也为京剧艺术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形式来进行京剧艺术的推广,这样不仅能够吸引一部分年轻观众,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传统”与“现代”交融带来的独特体验。

京剧教学设计

《我们的国粹——京剧》教案 兰河中心校王金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唱腔、角色行当、四功五法等相关知识,知道不同脸谱各代表什么性格的人,掌握五种脸谱各代表什么性格。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去关注京剧。 2、能力目标: 通过了解国粹、感受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亲近感。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难点: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了解京剧。 2.教师准备: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走进京剧。 1、课前播放歌曲《说唱脸谱》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脸谱是哪种戏曲所独有的吗?你们了解京剧吗?(学生自由回答)(设计意图:分层教学重视学生在预习后的信息反馈,此环节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状况,为分层教学做充分准备。) 偷偷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发现京剧的脸谱里包含了很多京剧的知识,而且,他还和数字有关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京剧,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板书:京剧) (设计意图:将居庙堂之高的京剧于简单的数字相联系,拉近京剧与学生的距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了解京剧,说说国粹。 1、说说国粹 请同学们打开品德书78页,读一读小资料,思考:为什么京剧被称为国粹呢?(学生汇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教案

《京剧趣谈》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驰骋、尴尬、虚拟、约定俗成、凸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特色。 3.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 二、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三、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读通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喜欢京剧吗?说一说你喜欢的京剧名段吧。 2.教师板书课题点明“趣谈”。“趣谈”是什么意思? 3.“京剧趣谈”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新课,将了解的相关资料与同伴分享,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教师检查读文情况。 设计意图:朗读是语文学习重要的途径之一。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读通文字,读懂文义,为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做好铺垫。 三、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请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作好批注。 3.学生汇报。 预设:这篇文章介绍了京剧中的“马鞭”与“亮相”,感受到京剧的艺术魅力。 4.你觉得哪部分的内容最吸引你? 把阅读引向深入,促使学生真正地走进课文内容,进行发散性思维,从而透彻地理解“马鞭”和“亮相”的意义。 预设: 生1:“马鞭”这一部分内容是我喜欢的,想深入了解一下京剧中“马鞭”有怎样的作用。 生2:我想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亮相”与京剧中的“亮相”有啥不同?

大学生与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

大学生与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 人文学院汉语言142班彭照珺 5000214071 自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它吸收了汉调、秦腔、梆子戏等古老艺术之精华,加以融合、锤炼、升华,成为了中国的国粹艺术。而如今这门艺术也与其它传统艺术一样,面临着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冷落和忘却的挑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鼎力振兴。 梅兰芳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一句话为总,都得变,变才有进步。”虽然比较起其他的艺术形式,京剧200年的历史不算很长,但是京剧不像秦砖汉瓦可以保存在博物馆里,而是演员靠演出传承下来,如果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使得京剧艺术葆有青春活力,那么这门古老的艺术也不能生存到今天。近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戏曲界的专业人士做了很多创新和尝试,比如京剧的“话剧化”、“时尚化”,京剧走进中小学生课堂等等。2004年4月,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开始在世界巡演,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和普遍的好评。还有报道说“青春版《牡丹亭》使昆曲的观众人群年龄下降了30岁,打破了年轻人很难接受传统戏剧的习惯,提高了年轻人审美情操及艺术品位。”这些煞费苦心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让更多的观众看懂了京剧,让看戏的门槛变低,为京剧注入了年轻的血液。但如新编京剧《赤壁》这样被批为“娱乐至上、京剧成点缀”的也不在少数。有专家认为京剧的“时尚化”是一种迎合,即使是为了京剧的传播,所谓创新也应该有所保留,京剧应该有它自己的艺术规格,年轻人欣赏京剧是克服欣赏困难的一个过程,专家们可以做的事情,就是从专业的角度让京剧更加通俗、普及化,而不是把京剧改成随便谁都能看懂的东西。在改革创新的同时要加强保留传统的意识,这也是很多戏曲名家和专家们的共识,关于京剧里面是否可以加入现代元素的问题,有记者采

《我们的国粹——京剧》详细教案

《我们的国粹——京剧》详细教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继承和发展,以及表现出来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亲近感。 能力目标 1.通过了解国粹、感受京剧、体验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国粹、感受京剧、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京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调动学生的艺术兴趣,从而去关注京剧; 2.通过学习、小组讨论交流等活动,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更加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京剧。 设计理念 京剧是我国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剧种,老一辈特别痴迷。但由于京剧普及程度还不高,对于小学生来说,接触得很少,对京剧所表达的一些内在的东西了解甚少,因此,不太感兴趣。本课中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关注这些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文化积淀,尽可能地改变自己平常漠然或者不以为然的态度,调动学生的艺术兴趣,提升学生本身对文化的敏感和理性认识,让学生明白京剧业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引导学生欣赏京剧的特色;认识到京剧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审美表达,是我们的国粹。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表演手段、角色行当、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 2.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关于京剧人物的小故事。 2.教师准备: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说说国粹, 了解京剧。 1.师:同学们,2008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怀的年份。我们齐心协力举办了一场伟大的奥运会。奥运会开幕式巧夺天工的设计与完美的表演为中国人在世界面前的展示拉开了精彩的序幕。你们想重温一下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吗?播放短片。[见视频素材: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脚本描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如画轴、击缶而歌、武术、京剧等部分连接成一段短片。) 2.师:同学们,再次回味,哪个片段让你依旧热血沸腾呢? 3.学生交流。(师相机归纳这些片段的内容包括汉字书法、京剧、武术等) 4.师:开幕式结束后,各国的媒体都盛赞这场开幕式很有中国特色。想想,开幕式的导演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些内容表演给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观看呢? 5.学生讨论汇报。(启发学生感受到这些表演展现了中国最有魅力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流传久远的,现在依旧被世人接受的内容。) 6.师:你们还知道其它的传统文化内容吗? 7.学生交流。(启发学生关注到如刺绣、评书、泥人等民间传统文化精华。) 8.小结:这些宝贵的文化积淀就被我们称之为——国粹。(板书课题:我们的国粹) 9.师:谈到国粹,首先让我们想到的就是中国独有的戏剧形式——京剧了。(板书:京剧)对于京剧这个剧种,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自由答:京剧为什么被称为我国的国粹?它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呢?京剧和其他的艺术表演形式有什么不同呢?------ 10.师:看来,同学们有很多的为什么想弄清楚。为了找寻到这些答案,让我们一起走进缤纷夺目的京剧舞台,去认识这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剧种吧。(脚本描述:京剧如何由一个地方剧种变成全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的介绍。)

《京剧趣谈》教学设计

《京剧趣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 2.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基本常识,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难点: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说起中国的国粹,有些同学可能会想起京剧。京剧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丰厚文化底蕴,每一位中国人无不为此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京剧艺术不仅深受炎黄子孙的喜爱,同时,她那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魅力,征服了全世界各国酷爱艺术的人们。这节课,我们就走近京剧,了解一下京剧的艺术特色。 【设计意图】谈话说出京剧的价值和地位,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增加学生了解京剧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读通、读准课文。课文从哪两个角度讲了京剧表演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 驰骋尴尬虚拟高扬低垂 装饰约定俗成绱鞋底酒宴 唯恐不可开交戛然而止越发 3.了解京剧特点。 出示第一部分《马鞭》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京剧表演骑马时,为什么不用真马? (2)京剧表演中,用什么道具来表演骑马? (3)演员拿着马鞭代替真实的骑马有什么好处?

(4)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了哪两个例子? 4.指名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舞台方圆太小,马无法驰骋,所以只能找一样东西来替代,马鞭是比较合适的。 (板书:虚拟) 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出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拾玉镯》中小姑娘绱鞋底用的线是虚的,一个是宴席上举杯喝酒是虚的。 (板书:绱鞋底举杯饮酒) 5.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马鞭》部分,思考作者由马鞭说起,为的是说明京剧表演中的什么特色。 (2)读第二、三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写出这两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二自然段:演员表演绱鞋底,针线都是虚的,但感觉可以使用。 第三自然段:演员表演举杯喝酒,实际上并不真喝。 (3)作者说京剧中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一样感觉可以使用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一是绱鞋底,二是举杯喝酒。) (4)京剧欣赏,看表演领悟京剧表演的艺术特色。 6.体会表演特点。 出示学习要求:默读《亮相》部分,要求读懂这部分内容后,把重点讲给别人听。注意讲清楚: (1)这一部分讲了京剧表演中哪两种奇特场面? (2)这两种表演有什么好处? 创设情境,运用方法,讲给别人听,师生评议,片段欣赏,体会好处。 (板书:亮相静止杂技) 7.拓展阅读资料。 京剧演员从小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京剧的艺术特色。更好地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形象。京剧有唱,有舞,有对白,有武打,有各种象征性的动作,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

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_京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论坛_034c7665_bf

中国文化报/2010年/12月/14日/第008版 艺术 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京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 家论坛 12月10日,由北京市文化局与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北京京剧院承办的“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京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论坛”在北京建国前门饭店梨园剧场举行。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降巩民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谭元寿、李世济、杜近芳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主持。 11月16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审议通过,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此为契机,论坛以“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为题展开了讨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千容首先介绍了京剧申遗的相关情况。随后,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秦华生、国家京剧院原院长吴江、北京京剧院原副院长陆翱先后担任论坛的嘉宾主持,京剧界的专家学者周传家、孙萍、傅谨、解玺璋、李佩伦、刘彦君、周华斌、刘连群、陈薪伊在论坛上做了主题演讲。本报对论坛内容选摘刊发。 京剧申遗倾注了心血与努力 千容(北京市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11月16日,京剧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件大喜事,也是京剧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京剧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剧表演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美学成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和中国人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此次京剧申遗的成功,可谓京剧20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论,多是困惑在一个“遗产”上,认为京剧目前并非濒危,不需要投入过多过大的精力去贴上一个世界非遗的“标签”。对此,需要做些说明。 为了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和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角度促进对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原来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调整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两个名录的主要区别在于文化遗产的存续状态和濒危程度。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是民族智慧结晶和情感表达的载体,是当之无愧的人类文化创造的代表作。因此,不能因一叶“遗产”而障目。并非只有濒危才能申报和入选名录。能否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主要考量的是该遗产的文化价值。 京剧的申遗之路倾注了很多人的心血和努力。从2009年8月起,北京市就开始组织京剧和非遗专家对名录申报要求和申报材料进行讨论和认定。在最初做申报工作的时候,我们在两个方面实现了思路的转变,走出误区。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遗产是创造者的,只有该遗产被持有人(包括社区、群体或个人)视为文化遗产或其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并主张申报,才是正途。因此,在进行申报时,只有站在遗产持有者的角度叙述,才不至于错位。二是,向此前对京剧一无所知或从没有接触过的外国人描述京剧,必须避免过度的技术性描述,力求用浅显的语言完整地表达出京剧的内涵。应该做建立在正确的学术结论和文化真实基础上的说明文。 2009年8月底,我们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京剧申报书、申报照片、申报视频、五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和全国五个传承单位的确认书(确认声明他们知晓并自愿参与京剧申报工作)、申报材料所有者所有权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声明等资料。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根据

我们的国粹——京剧

《我们的国粹-京剧》 知识目标:1、通过说说国粹、欣赏京剧、了解京剧知识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领略中华文化的精神风采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能力目标:了解这些国粹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更加珍视它们。 情感目标:通过说说国粹、欣赏京剧、了解京剧知道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感 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领略中华文化的精神风采和独具 魅力的中华文化。 重点:通过学习,小组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京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难点: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独特的精神文化精髓。 导入:说国粹 师:出示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选段。 师:你们听过这种戏曲吗?是什么戏曲?你听懂了些什么? 生:京剧(师板书:京剧) 一、了解京剧 1、京剧的来历:(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京剧的来历。)(课件:京剧短篇欣赏) 2、京剧的角色: 师:同学们京剧中的角色行当有哪些?(生、旦、净、丑) 师:小结:(看课件4)“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3、京剧的表演手段有哪些? 唱—歌唱 念—念白 做—表演 打—武打 这四种为一体,通过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从而来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惊”“恐”的思想感情。(放课件:21) 4、(指名读书78页小资料)师:在中国近代京剧史上的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梅兰芳是京剧艺术最卓越的表演艺术家之一。梅兰芳曾多次把京剧带出中国走向世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二、认识脸谱 1、师:京剧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集中表现,被誉为是“国剧”京剧脸谱是中国戏曲脸谱艺术的代表。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所以称为“脸谱”。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 2、师:出示示范脸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