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检查步骤及要求

合集下载

简述胸部ct检查步骤

简述胸部ct检查步骤

简述胸部ct检查步骤
一、准备
1、放置正确的CT摆位,安排检查者身体部位。

2、量取CT的定标数据,具体包括:起居位、抬头位、放下位等,以保证正确无误的操作。

3、熟悉检查者基本情况,分析检查指征,准备CT药物剂量。

4、检查者体温、血压正常,干净整洁的检查服装等。

二、实施
1、检查过程中,CT摆位的精确性、准确性应当按要求达到所需的精确度。

2、CT定标数据要求每组扫描不少于2个,每组最少4组,由定标影像精确定位。

3、接受CT检查前需要服用抗透明剂,以准备清晰的显示。

4、调整CT机器的参数(如:曝光量、切片厚度、碰撞电压等),以获取最佳的CT图像。

5、检查者需要在CT检查期间,保持安静、放宽的状态,以获取清晰的器官影像。

三、结论
1、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分析图像及结果,形成临床病理诊断结论。

2、记录CT检查结果,对有病变部位进行检查,进行补充检查,要求精确、准确、有科学依据。

3、CT检查结论进行常规对照,综合分析临床病理诊断结果。

4、严格执行CT检查保护措施,尽可能的减少检查剂量,保证检查质量,确保检查者安全。

胸部体格检查操作方法

胸部体格检查操作方法

胸部体格检查操作方法
胸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对胸部进行全面的评估。

以下是一般的胸部体格检查操作方法:
1. 让患者脱掉上衣,保持上身暴露。

2. 观察胸廓形态和对称性:首先观察胸廓形态,注意胸廓是否正常对称,是否有异常凸起、凹陷或畸形。

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态和姿势,是否有呼吸困难或异常。

3. 观察呼吸运动:观察患者的呼吸运动,是否有异常,如是否有一侧胸廓活动度明显减少,或某一侧胸廓凹陷等。

可以用手放在胸侧触诊来感受患者的呼吸运动情况。

4. 看诊棉球测试:将两块湿润的棉球放在胸廓两侧,观察患者的呼吸运动是否均衡,是否有一侧的棉球上下移动幅度较小。

5. 叩诊:用手指轻轻敲击胸廓,观察叩诊音响是否正常。

正常情况下,胸廓上部应该听到清脆的长音,胸廓下部应该听到低沉的短音。

如果听到不一样的叩诊音响,可能提示存在胸廓异常。

6. 听诊:用听诊器(或直接用耳朵)将听诊头放在胸廓上,依次听取不同部位的呼吸音、心音等。

正常情况下,应该听到双侧肺呼吸音均匀清晰,心脏音响正常。

如果听到异常的呼吸音、心脏杂音等,可能提示存在呼吸系统或心脏疾病。

7. 触诊:用手掌轻轻触摸胸部,可以触摸患者的皮肤温度、湿度和感觉异常,也可以触摸患者的胸部是否有异常肿块、深部结节等。

以上是一般胸部体格检查的操作方法,但需要根据检查目的和患者特点进行具体
操作。

在具体操作中,医生还可以根据患者病史和临床症状,选择其他特殊检查方法,如X射线检查、CT扫描、超声检查等,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胸部体格检查

胸部体格检查

胸部体格检查胸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用于评估胸部的健康状况。

该检查可以匡助医生发现胸部相关疾病和异常,如肺部疾病、心脏病等。

在进行胸部体格检查时,医生通常会执行以下步骤:1.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脱掉上身的衣物,穿上医院提供的病号服。

在检查前,患者应告知医生胸部相关的症状、病史以及服用的药物。

2. 视诊:医生首先会通过肉眼观察患者的胸部外观。

他们会注意胸廓的形状、大小和对称性,是否存在皮肤变化、肿块或者瘢痕等。

3. 触诊:医生会用手触摸患者的胸部,以检查是否存在异常。

他们会注意胸部的温度、湿度和皮肤的纹理。

医生会用手指轻轻按压胸部不同部位,以寻觅肿块、疼痛或者其他异常。

4. 叩诊:医生会用手指轻敲患者的胸部,以评估胸部内部的声音。

正常情况下,胸部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如果声音异常,可能表示胸部内部存在液体积聚或者其他异常。

5. 听诊:医生会用听诊器子细听取患者的胸部听诊音。

他们会在不同的位置上听取呼吸音和心脏音,以评估肺部和心脏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做深呼吸、咳嗽或者进行其他动作,以更全面地评估胸部的情况。

6. 其他检查:根据需要,医生可能会进行其他进一步的检查,如胸部X射线、胸部CT扫描、胸部超声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胸部结构和功能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胸部体格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不适或者疼痛。

医生会竭力确保患者的舒适和隐私。

如果您对检查过程中的任何问题或者耽忧,请随时向医生提问。

医生会解答您的疑问,并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胸部检查的方法与顺序

胸部检查的方法与顺序

胸部体格检查步骤主要是视触叩听:
一、视诊,观察胸廓是不是对称,呼吸活动度是不是相等,呼吸频率和呼吸节律是否正常,胸部皮肤颜色,有没有皮疹和出血,有没有疤痕、静脉曲张或者是蜘蛛痣等情况,心脏视诊包括心前区有无隆起,心尖搏动和心前区异常搏动;
二、触诊,包括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和胸膜摩擦感,有没有胸骨压痛,有没有肋骨以及脊柱压痛;心脏触诊包括心尖搏动、心前区搏动、震颤和心包摩擦感。

三、叩诊,包括双侧肺的上界,下界情况,以及心脏的边界情况;
四、听诊,主要是听双肺有无干、湿啰音,语音共振、胸膜摩擦音,心脏各个瓣膜听诊区有没有杂音。

此外女性乳房的专科体格检查主要是视诊和触诊。

视诊观察双侧乳房大小是否对称,乳房皮肤颜色是否有红肿、溃烂;局部是否有橘皮征、酒窝征;双侧乳头是否内陷,溢液。

触诊是用四指并拢,用指腹由乳房外周向乳头乳晕方向滑动,可以按顺时针方向滑动,最后再检查乳头乳晕区域,在触诊过程中,要注意是否有肿块,肿块位置、大小、质地、边界、移动度等情况。

最后再检查腋窝,锁骨上淋巴结。

胸部体格检查

胸部体格检查

胸部体格检查胸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胸部健康状况和诊断相关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胸部体格检查的标准格式,包括检查步骤、器械使用、数据解读等内容。

一、检查步骤1. 患者准备:患者应当脱掉上衣,穿着短袖或者光胸,以便医生进行充分的观察和检查。

2. 观察外观:医生首先应该观察患者胸部的外观,包括胸廓的形态、是否对称、是否有凹陷或突出等异常情况。

3. 触诊检查:医生通过触摸患者的胸部,检查胸骨、肋骨、胸肌等部位是否有异常感觉,例如肿块、硬结等。

4. 肺部听诊:医生使用听诊器,将听诊器的胸膜面放在患者胸部不同位置,听取呼吸音和心音,以评估肺部和心脏的功能状况。

5. 心脏听诊:医生将听诊器的胸膜面放在患者心脏区域,听取心脏的心音,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况。

6. X射线检查: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X射线检查,以获取更详细的胸部结构信息。

二、器械使用1. 视觉观察:医生使用肉眼观察患者胸部的外观,包括胸廓形态、对称性等。

2. 触诊器:医生使用手指或者手掌触摸患者胸部,以检查是否有异常感觉。

3. 听诊器:医生使用听诊器,将听诊器的胸膜面放在患者胸部不同位置,听取呼吸音和心音。

三、数据解读1. 观察外观:医生根据观察结果,判断胸廓形态是否正常、是否对称,以及是否有凹陷或突出等异常情况。

2. 触诊检查:医生根据触摸结果,判断胸骨、肋骨、胸肌等部位是否有异常感觉,例如肿块、硬结等。

3. 肺部听诊:医生根据听取的呼吸音,评估肺部的功能状况,例如是否有异常呼吸音、是否有干湿性啰音等。

4. 心脏听诊:医生根据听取的心音,评估心脏的功能状况,例如是否有心脏杂音、心率是否正常等。

5. X射线检查:医生根据X射线检查结果,评估胸部结构是否正常,是否有肿块、炎症等异常情况。

综上所述,胸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观察外观、触诊检查、肺部听诊、心脏听诊和X射线检查等步骤,评估胸部健康状况和诊断相关疾病。

胸部体格检查

胸部体格检查

胸部体格检查胸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胸部健康状况并检测可能存在的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胸部体格检查的标准格式,包括检查步骤、所需工具和注意事项等。

一、检查步骤:1. 患者准备:患者应当脱去上衣,仅穿着内衣,站立或坐在检查台上,保持放松姿势。

2. 视觉检查:医生首先对患者的胸部进行视觉检查,观察胸廓的形状、对称性和异常变化等。

3. 触诊检查:医生用手掌轻轻触摸患者的胸部,检查是否有异常肿块、硬结或其他异常感觉。

4. 肺部听诊:医生用听诊器仔细听取患者的胸部各个区域的呼吸音,以评估肺部功能是否正常。

5. 心脏听诊:医生用听诊器听取患者的心脏区域的心音,以评估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6. 乳房检查:对于女性患者,医生还应进行乳房检查,包括外观观察、触诊和乳房X光检查等。

二、所需工具:1. 视觉检查:无特殊工具。

2. 触诊检查:医生的双手。

3. 肺部听诊:听诊器。

4. 心脏听诊:听诊器。

5. 乳房检查:医生的双手、乳房X光机等。

三、注意事项:1. 尊重隐私:医生在进行胸部体格检查时,应确保患者的隐私得到尊重,提供隐私保护措施,如提供隔离帘等。

2. 专业技巧:医生应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准确判断胸部体格检查结果,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与患者沟通:医生在进行检查前,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检查目的和步骤,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4. 卫生措施:医生在进行胸部体格检查时,应遵守卫生规范,洗手、戴手套等,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5. 结果解读:医生应将检查结果与患者的病史、症状等综合考虑,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并及时向患者提供相关建议和治疗方案。

以上是胸部体格检查的标准格式,通过视觉检查、触诊检查、听诊检查和乳房检查等方法,医生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胸部健康状况,并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

胸部体格检查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手段,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胸部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在接受胸部体格检查时,应配合医生的操作,保持放松和合作,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乳房检查——一般检查

乳房检查——一般检查

乳房检查——一般检查乳房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乳房的健康状况。

乳房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乳房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疾病,包括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炎以及乳腺癌等。

一般检查是乳房检查的一种常见方式,下面将详细介绍一般检查的标准格式文本。

1. 检查目的:乳房一般检查的目的是评估乳房的外观和触感,以便发现任何异常或异常病变。

通过早期发现和诊断,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2. 检查步骤:(1)患者准备:检查前,患者应脱掉上衣和胸罩,上身裸露。

可以提供一条围裙或毛巾,以保护隐私和提供舒适感。

(2)检查位置:患者站立或坐在检查床上,上身微微前倾,双手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

(3)外观检查:医生首先进行外观检查,观察乳房的外形、大小、对称性、皮肤颜色、乳头是否凹陷、乳头周围有无皮肤改变等。

(4)触诊检查:医生使用手指轻轻触摸乳房组织,以检查乳房的质地、结节、肿块等。

一般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包括乳房上外上内下外下内四个象限以及锁骨上区域的触诊。

(5)压痛检查:医生用手指轻轻压迫乳房组织,以检查是否存在压痛或疼痛。

3. 检查结果:根据乳房检查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正常:乳房外观和触感正常,无异常发现。

(2)异常:发现乳房异常,包括乳房肿块、结节、皮肤改变等。

需要进一步进行其他检查,如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等,以明确诊断。

4. 注意事项:在进行乳房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检查环境:保持检查环境的安静和私密,以提供患者的舒适感和隐私保护。

(2)检查技巧:医生需要熟练掌握乳房检查的技巧,包括外观检查和触诊检查。

轻柔的触诊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3)患者沟通:医生在检查过程中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检查的目的和步骤,以减少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感。

(4)定期检查:乳房检查应该成为女性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建议每月进行一次自我检查,并定期进行专业的乳房检查。

总结:乳房检查是一种早期发现乳腺疾病的重要方法。

《体格检查》乳房检查

《体格检查》乳房检查

《体格检查》乳房检查
1.与患者交代检查目的,取得配合。

2.请患者取平卧位,遮掩周围环境,适当暴露胸部区域。

3.先进行视诊检查,观察乳房形态:需检查乳房外观、大小及位置是否对称,观察乳房皮肤表面的情况:需检查乳房皮肤的色泽及有无水肿、皮疹、溃破、浅静脉怒张、皮肤皱褶及橘皮样改变,观察乳头乳晕情况:需检查乳头有无畸形、抬高、回缩、凹陷、糜烂及脱屑;乳晕颜色有否异常,有无湿疹样改变等。

4.再进行触诊检查,正确的乳房检查触摸时手掌要平伸四指并拢,用最敏感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末端指腹按顺序轻扪乳房的外上外下,内下,内上区域最后是乳房中间的乳头及乳晕区。

触诊中需要注意乳房肿块情况:需检查乳房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数目、质地、表面光滑度、活动度及有无触痛等;以及乳头是否有溢液现象。

5.检查完毕后,帮助患者整理好衣物,并详细告知检查结果。

6.最后向考官报考检查结束及检查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部检查步骤及要求
【胸壁、胸廓与乳房】
1.胸壁:
⑴静脉:正常无明显静脉可见。

上、下腔静脉梗阻时,可见胸壁静脉充盈或曲张。

(2)皮下气肿:气体积存于胸部皮下,用手按压时,气体在皮下组织中移位形成捻发感或握雪感。

⑶胸壁压痛:正常无压痛。

2.胸廓。

⑴胸廓形态:正常人胸廓类似圆柱形,前后径:横径=1:1.5。

病理胸廓常见有桶状胸、佝偻病胸、扁平胸。

此外胸廓尚可有单侧或局限性变形。

(2)腹上角及肋脊角改变:于腹腔压力增大时腹上角增大;肺气肿时肋脊角增大。

3.乳房:是否对称,皮肤有无溃破及色素、疤痕。

触诊时检查者手指和手掌必须平置在乳房上,轻施压力由左乳房外侧上部开始,沿顺时针方向由浅入深触摸全部乳房,最后触乳头。

同样方法逆时针方向检查右乳房。

注意有无肿块,以及肿块的部位、数目、大小、质地、边界、触痛、移动度和皮肤的关系。

【肺和胸膜检查】
1.望诊:注意呼吸运动类型、深度、频率、节律以及呼吸运动有无受限或吸气性呼吸困难等。

正常人呼吸运动均匀,两侧对称,深度适中,16-20次/分钟。

男性以腹式呼吸运动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运动为主。

2.触诊:
(1)呼吸运动触诊:检查者面对病人,两手指撒开,分别置于病人胸廓两侧对称部位,拇指在前正中线相遇,嘱病人作深呼吸运动,比较两侧胸廓运动是否对称。

②触觉语音震颤检查:检查者用两手掌或手掌尺侧缘,轻轻平贴于胸壁对称部位,嘱病人重复说“一、二、三”或拉长声音说“一”,比较两侧语音震动感是否对称。

(3)胸膜摩擦感检查法:以手掌紧贴前胸壁下部或胸侧壁下部,嘱病人作深呼吸运动,于纤维素性胸膜炎时,有皮革相互摩擦的感觉。

3.叩诊:
肺部叩诊包括肺定界叩诊,肺部两侧比较叩诊以及下界移动度叩诊。

(1)比较叩诊:叩诊部位应自上而下,由前面、侧面到后面,作左右两侧对称部比较叩诊,同时注意音响的变化。

叩前胸和侧胸时,板指平贴肋间隙,与肋骨平行;叩肩胛间区时,板指与脊柱平行。

叩肩胛下区时,板指与助间隙平行。

(2)肺定界叩诊:①肺上界叩诊:叩肺尖宽度及kronig峡;②肺下界叩诊:一般沿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进行,正常人肺下界分别为6、8、10肋骨水平。

(3)肺下界移动度:正常人上下移动共约6-8cm。

4.听诊:
包括呼吸音、罗音、胸膜摩擦音及支气管语音。

⑴呼吸音:室内应安静、温暖,病人可取坐位或卧位,嘱病人微张口作较深而均
匀的呼吸,但不发声。

按顺序由上到下,由前到后,左右对称部位对比。

呼吸音的特点与分布
呼吸音特点正常分析
肺泡呼
吸音①类似用口向内吸气时发出的“夫”音
②吸气期长于呼气期
③吸气期调高且强
除支气管呼吸音及混合性呼吸音分布区,为肺泡呼吸音
支气管
呼吸音①类似舌头抬高用口呼气时发出的“哈”音
②吸气期较呼气期短
③吸气期调低且弱
喉部、胸骨上端、背部6、7颈椎及1、2胸椎附近
支气管肺泡
呼吸音具有上述两种呼吸音的特点胸骨角、肩肝间区的第3、4胸椎水平、右锁骨上、下窝
听诊时应注意肺泡呼吸音的异常改变,包括肺泡呼吸音减弱消失或增强;呼气期延长;断续呼吸音。

还应注意有无异常的呼吸音。

(2)罗音: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

可分为干罗音(分为鼾音及哨笛音)和湿罗音即水泡音(分为大、中、小三种)。

(3)听觉语音检查:嘱病人按平时说话的声音说:“一、二、三”,检查者用听诊器在病人胸壁上可听到柔和、模糊的声音即为听觉语音。

若听到响亮、字音清楚的声音,称支气管语音。

(4)胸膜摩擦音:正常人无摩擦音。

当胸膜腔内有炎症,胸膜表面粗糙,呼吸时可听到壁层与脏层胸膜摩擦音。

在吸气末或呼气开始时较易听到,屏止呼吸时摩擦音消失,深呼吸及听诊器加压时,声音常更清楚。

【心脏检查】
1.望诊:
(l)心前区隆起:主要见于先天性心脏病,风心病伴右室增大及心包积液患者。

(2)心尖搏动:观察其位置、强弱、范围、节律及频率有无异常。

正常人位于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0.5-1cm处,范围约为2~2.5cm直径。

部分正常人见不到心尖搏动。

(3)心前区及其他部位的搏动:胸骨左缘2、3、4肋间搏动、见于右心室肥大;剑突下搏动见于肺气肿或肺气肿伴右心室肥大,亦可由腹主动脉搏动引起。

鉴别方法:嘱病人行深呼吸、在深吸气时,如搏动增强为右室搏动;减弱则为腹主动脉搏动。

2.触诊:
(1)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用触诊进一步证实望诊所见,注意有无抬举性心尖搏动。

(2)震颤: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又称猫喘,如有震颤,应注意其部位及时期(收缩期、舒张期或连续性。


(3)震荡(Shoek):用手于心前区触知的一种短促的拍击感。

胸骨左、右缘第2肋间触及舒张期震荡、分别提示肺动脉瓣区及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心尖
区第一心音亢进可于心尖区触及收缩期震荡;心尖区及其内侧触及舒张期震荡提示舒张期奔马律、第三心音亢进或开放性拍击音。

(4)心包摩擦感:心包炎时,两层粗糙的心包膜互相摩擦产生振动,在心前区即胸骨左缘第4肋间处(心脏裸区)可触到一种连续性摩擦感。

病人取坐位及深呼气末,易于触及,收缩期明显。

3.叩诊。

(1)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平静呼吸,在安静环境下,采用指指叩诊法。

(2)右界叩诊:先叩肝浊育界,于肝浊音界上一肋间开始,由外向内,由下向上,逐一肋间叩诊,由清音变为浊音,即为右侧心脏相对浊音界。

(3)左界叩诊,先触摸心尖搏动的位置,在心头搏动外2一3cm处,由外向内,由下向上逐一肋间叩诊,叩至浊音即为左侧心脏相对浊音界。

(4)用尺测量每一肋间心脏左右界与前正中线的距离,把叩诊各点相连即为心界。

(5)测量前正中线至锁骨中线的距离。

(6)根据叩诊结果作出心脏大小是否正常的结论。

(7)叩诊时应采用轻叩法,所得结果接近实际界线。

板指一定要置于肋间隙,一般要求与心缘平行,其他四指不应接触胸壁,以免影响胸壁的振动。

4.听诊:
(1)听诊顺序:一般由二尖瓣区开始,依次为主动脉瓣区,第二主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及三尖瓣区,必要时听颈部、腋下、背部等。

(2)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杂音及心包摩擦音。

①心率:成人正常为60-100次/分钟,3岁以下小儿常超过100次/分钟。

②节律:正常成人心跳的节律是规整的,但在健康青年及儿童可有窦性心律不齐,表现为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减慢。

常见的心律失常有过早搏动和心房颤动。

③心音:正常心音为分一、二、三、四心音,通常听到的是第一、二心音。

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有时可听到第三心音,第四心音一般听不到。

首先应区别第一、二心音,然后注意其强度、性质改变,有无分裂及附加音,以及呼吸对其影响。

①杂音:注意杂音的部位、时期、性质、强度及传导。

收缩期杂音的强度分为六级:
Ⅰ级:杂音很微弱,所占时间很短,须仔细听诊才能听到。

Ⅱ级:是较易听到的弱杂音。

Ⅲ级:是中等响亮的杂音。

Ⅳ级:是较响亮的杂音,常伴有震颤。

V级:很响亮的杂音,震耳,但听诊器稍离开胸壁即听不到。

Ⅵ级:极响亮的杂音,听诊器稍离开胸壁仍能听到。

心脏瓣膜听诊区:二尖瓣区——心尖区;三尖瓣区——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处;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处;第二主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3、4肋间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