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长江黄河知识点
2024年高中地理黄河的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中地理黄河的知识点总结一、黄河的地理位置黄河,位于中国大陆的中部地区,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经过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七个省区,最终在山东半岛注入渤海湾。
二、黄河的特点1.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全长约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
2. 黄河的水量丰富,年平均径流量约88亿立方米,但年内分配不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3. 黄河流经的地区地势平坦,河谷宽阔,土地肥沃,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
4. 黄河水质较差,常年携带大量的泥沙,是世界上泥沙负荷最大的河流之一。
三、黄河的发展历程1. 古代黄河文明: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自新石器时代开始,黄河流域的人类开始农业生产,形成了许多古代文明,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长shan文化等。
2. 黄河内外移道:由于河水泛滥和决堤频繁,黄河自古以来的河道多次迁移,历史上共有六道主流,被称为“母亲河的泪水”。
3. 黄河治理:为了解决黄河泛滥的问题,中国历代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黄河治理工程,如太清河、黄河直道等,但治理效果有限。
4. 黄河改道:20世纪以来,为了解决黄河泛滥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黄河南北水转移工程,将一部分黄河水引入南方干旱地区,实现了黄河的改道。
四、黄河的地理环境与地貌1. 黄河的地理环境:黄河流经的地区属于中国的内陆地区,气候条件复杂,地势逐渐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且盆地和山脉交错。
2. 黄河的地貌特征:黄河上游地区主要是高原峡谷地貌,中游地区主要是黄土高原地貌,下游地区则是平原地貌。
黄河的河道有时具有“宽阔蓄水段、侵蚀深谷段、堆积平原段”三段变化。
五、黄河的水资源与水系规划1. 黄河的水资源: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区之一,黄河年径流量丰富,但由于水文调控不当,水量利用效率较低。
2. 黄河的水系规划:为了保护黄河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制定了黄河的水系规划,包括黄河河道的整治和灾害预防、水量调控等措施。
八上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八上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长江、黄河知识点: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相对严重的地区;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是我国最长、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也有称第二大河流)。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之称。
2、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源头—宜昌)。
3、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重灾区在中下游平原地区。
洪灾频繁的原因有:
自然原因:流域内降水量大且集中在夏秋季,支流多,流域广,河道弯曲,泄洪不畅。
人为原因:上游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湖泊减小—分洪蓄洪能力下降。
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2、河口—桃花峪,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夏季多暴雨(自然原因)、植被破坏严重(人为原因),所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含沙量第一的河流。
3、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使下游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危险,引发洪涝。
4、治理黄河的根本在黄土高原(中游河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七年级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地理学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涉及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七年级的地理课中,黄河长江是必学的内容。
本文将围绕黄河长江知识点,进行系统的介绍,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
一、黄河和长江的基本概述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也是中国的母亲河之一。
它的发源地在青藏高原,全长约为5464公里。
黄河流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约6300公里,发源于川藏高原,流经中国的横跨11个省市。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路运输干线,也是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
二、黄河长江的地理位置和特点1. 黄河地理位置和特点:黄河位于中国的北部,流经黄土高原和平原区域。
它是中国最大的沙区,也是黄河流域的重要农业区域。
黄河沿岸建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壶口瀑布、颐和园、皇家园林等。
2. 长江地理位置和特点:长江位于中国的南部,从川藏高原开始流动,并最终注入东海。
它是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河之一。
长江沿岸建有许多著名的城市和景点,如:三峡大坝、重庆辣子鸡、上海外滩等。
三、黄河长江的水文特征1. 黄河的水文特征:黄河水位波动大,水流湍急,蓄水能力弱。
在夏季,雨水充沛,河水增加,如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发生洪灾。
而在冬季,由于降水量较少,黄河的河段经常会出现断流的现象。
2. 长江的水文特征:长江水流湍急,流速快,水位波动较小。
由于长江沿岸山峦众多,在降雨季节,河水大量增多,但长江拥有非常强的蓄水能力和调节能力,因此不会发生严重的洪灾。
四、黄河长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1. 黄河的自然环境:黄河的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河道淤积,河水污染严重。
这对母亲河的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长江的自然环境:长江的自然环境比黄河要好,拥有着许多自然生态保护区,生态系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但是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长江沿岸也存在着一些污染问题。
八年级地理长江黄河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长江黄河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现象的学科,而长江和黄河则是中国两条最重要的河流。
在八年级地理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关于长江和黄河的知识点。
一、长江的位置和流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位于中国的中部和东部地区。
其发源地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的唐古拉山脉,流经包括川西高原、四川盆地、夹江山地、云贵高原、洞庭平原、长江三角洲在内的多个地区。
长江的总长度为约63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
二、长江的流域重要性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就是中国的农业文明发源地。
在现代,长江流域拥有许多大型城市和工厂,使得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三、黄河的位置黄河位于中国北部,其发源地是青藏高原以北的深山区。
黄河流经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多个省份。
总长度为约5400千米。
四、黄河的重要性黄河流域曾经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和古代文明的孕育地。
现代,黄河流域仍然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区域。
五、八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其他知识点除了以上介绍的长江和黄河信息,八年级学生还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1. 长江和黄河的水文特征:两条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降雨、融雪、水源保护措施等。
2. 长江三峡和黄河岳阳楼:两个景点都是著名的中国旅游胜地,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3. 长江和黄河的水利和治理:为了解决长江和黄河的水利问题,政府实施了多项措施,如修建大坝、防洪,还有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政策。
4. 长江和黄河的历史和文化:两条河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非常丰富,学生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总之,长江和黄河是中国两大重要河流,对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八年级地理学习中,学生需要对两个河流的位置、流域重要性、水文特征、文化历史等方面进行掌握,以加深对中国地理和文化的理解。
地理黄河的知识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地理黄河的知识点黄河,又称母亲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仅次于长江。
它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的岷县境内的巴颜喀拉山,全长约5464公里,流经中国的九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以下是关于黄河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 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是黄河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境内。
2. 流经地区:黄河流经九个省区,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陕西、山东和河北。
3. 长度: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流,仅次于长江。
4. 流域面积:黄河的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公里。
5. 注入海洋:黄河最终注入渤海,位于中国东部。
6. 自然灾害:黄河属于容易引发洪灾的河流,由于其流域内的弯曲、沉积物丰富以及气候的影响,常常发生洪水灾害。
7. 河水颜色:黄河水呈现黄色,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
8. 泥沙输送:黄河是世界上沉积物最多的河流之一,每年通过它的泥沙量约为4亿吨。
9. 农业灌溉:黄河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之一,黄河上游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区之一。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 文明起源: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黄河流域,人们建立了许多伟大的古代文化,如仰韶文化、八段文化和龙山文化等。
11. 弧形流动:黄河在其流经洛河平原时呈现出明显的弧形流动,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黄河之弯”。
12. 内蒙古段:黄河流经内蒙古地区时,形成了幅员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
13. 五岳归来:黄河流经山西省时,通过了五岳山脉,这也是中国五岳归来的地方。
14. 敦煌莫高窟:黄河流经甘肃省时,它通过了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
15. 水量变化:黄河水量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夏季和秋季是流量最大的时候,冬季和春季是流量较小的时候。
16. 河流之歌:黄河有一首著名的歌曲《黄河大合唱》,它表达了人们对黄河的深情和崇敬之情。
17. 生态保护: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水土流失,黄河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长江黄河高考知识点

长江黄河高考知识点长江和黄河是中国两大重要的河流,它们不仅在地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在历史、文化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了解长江黄河的相关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在地理科目中获得高分,还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本文将从地理、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介绍长江黄河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地理知识点1.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流,全长约6300公里,是世界上第三长的河流。
发源于青藏高原,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上有三峡,分别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以其壮丽的风景闻名于世。
2.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全长约5464公里,是世界上第五长的河流。
发源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脉,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上有八大弯,其中最著名的是天门山弯、兰州弯和三门峡弯。
3. 长江和黄河都是中国的母亲河,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因为在黄河流域的平原上形成了丰富的黄土,为中国的农业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
长江则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是因为长江流域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中心地带,是中国的鱼米之乡。
历史知识点1. 长江和黄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
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农耕区,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黄河流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古代王朝,如夏、商、西周等。
而长江流域则是中国的江南地区,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孕育了楚、吴、越等众多的古代国家。
2. 长江和黄河在中国的历史上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
最著名的是1931年和1938年的长江大洪水以及1887年和1938年的黄河大洪水。
这些洪水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知识点1. 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发源地之一。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底蕴。
长江流域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心之一,以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必背知识点专项训练:长江和黄河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必背知识点专项训练:长江和黄河一、必背知识点1、长江:(1)发源地:青藏高原的a唐古拉山;全长6300千米;注入b东海。
(2)河段划分:上中下游以c湖北宜昌和d江西湖口为界(3)上游:流经地形区:A青藏高原、横断山区、B云贵高原、C四川盆地流经省区:青、藏、川、滇、渝接纳支流:⑥雅砻江、⑤岷江、④嘉陵江、⑦乌江(4)中下游:流经地形区:D长江中下游平原流经省区:(中游)鄂、湘、赣(下游)皖、苏、沪。
接纳支流:沅江和②湘江、①汉江、③赣江(4)开发和利用:上游侧重水能开发。
蕴藏量占全国的1/3,尤其是宜宾以上的金沙江,被称为“水能宝库”。
(E三峡、F葛洲坝,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防洪、发电、航运)中下游干流和主要支流航运价值高,被称为“黄金水道”(5)洪涝及治理(中游荆江河段最严重):原因:①上游汛期来水量大,②荆江河段弯曲、③中上游水土流失导致河道淤积严重、④围湖造田运动导致湖泊面积减少,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等。
措施:①加固大堤,②兴建分洪蓄洪工程,③荆江河段裁弯取直,④上中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
2、黄河:(1)发源于青藏高原的a巴颜喀拉山,注入b渤海,我国第二长河。
(2)河流分段:上、中、下游以m内蒙古河口镇、n河南省桃花峪为界。
(3)上游: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A、内蒙古高原B、流经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接纳支流:洮河、③湟水开发与治理:水力发电(g龙羊峡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和引黄灌溉(“塞上江南”之称的是f宁夏平原和e河套平原)(4)中游:流经地形区:C黄土高原流经省区:山西和陕西接纳支流:②汾河、①渭河生态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猛增原因: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开发与治理:植树造林种草,打坝淤地,兴修水库。
小浪底水库:防洪、防凌、减淤(5)下游:流经地形区:D华北平原流经省区:河南、山东河段特征:“地上河”,无支流汇入原因: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迫使人们不断加高河堤。
八年级上册黄河长江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黄河长江知识点黄河和长江是中国两大主要河流,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在中国的许多文化中,这两条河流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八年级上册学习的关于黄河和长江的一些知识点。
1. 黄河和长江的地理位置黄河和长江都位于中国境内。
黄河位于中国北方,流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地,最终注入渤海。
长江则位于中国中南部,流经青藏高原、川西高原、云贵高原和华南地区,最终注入东海。
2. 黄河和长江的历史黄河和长江的历史悠久,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古代,黄河曾经多次泛滥,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了很多痛苦。
古代人民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改进,逐渐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河道治理和水利设施建设的技术。
相比之下,长江的泛滥次数较少,但其航运功能却一直是中国南方经济繁荣的主要动力。
3. 黄河和长江的环境问题尽管黄河和长江是中国的两大主要河流,但它们也面临着巨大的环境问题。
黄河流域的滩涂、沼泽和湿地等环境严重退化,同时,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遭受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黄河和长江的环境,中国政府不断加大治理力度,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4. 黄河和长江的文化黄河和长江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也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两大文化之一。
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长江则是中国文化的“母亲河”。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历史上都有着独特的文化传承和壮丽的历史。
长江流域则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
结论黄河和长江是中国两大主要河流,对于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八年级上册的黄河长江知识点介绍了黄河和长江的地理位置、历史、环境问题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并且重视这两条重要的河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长江黄河知识点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长江
(1)源自唐古拉山,是我国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长河,注入东海.上中下游分界点:--宜昌--湖口--
(2)流经的地形区:------(通常是与黄河比较,如两河都流经的地形区是,出选择或填空)
(3)地区气候:,雨季长,降水充沛
(4)上游特点:水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特点:地势低平,重点:"九曲回肠"
下游特点:地势更低平,江面开阔,水网如织,湖泊多
(5)总括特点:支流多,流量大
(6)有"黄金水道"之称的原因: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
(7)最长的支流是汉江
(8)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湖泊,它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9)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市。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九个省份。
黄河
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源自
1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上中下游分界点:--河口--旧孟津
2 主要支流,汾河渭河
3 上游特点:(1)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2)出青铜峡后,河床平坦,水流缓慢,两岸有平原
4干流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
中游特点:水位落差大
下游特点: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形成""
地上河形成原因;7,8月雨季冲刷黄土高原,使其,人为破坏
治理和利用
上游:,建立水电站
中游:治理__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
下游:加修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