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仪与生化仪的比较
便携式血糖仪与生化仪的对比分析

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的比对分析Poct血糖仪为糖尿病人实时监测带来了方便,为保证其精密度和准确度,需要实时监测,通过本次比对实验的开展,使临床各科室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结果与检验科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的结果有了可比性、一致性,同时进一步锻炼了检验科人员的创新实验能力,为以后检验方法的更新、新业务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1.材料和方法:1.1仪器与试剂:临床科室末梢血糖仪及血糖试纸均为配套产品,其中内二科、内三科为中国福州华广生物产333D 型末梢血糖仪,其余科室为罗氏末梢血糖仪,检验科为迈瑞B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其血糖检验室内质量控制在控,省室间质控评比为优秀。
1.2实验方案:本次实验部分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EP9-A2文件方案,采用临床标本,以实验室生化分析仪检测值为参考方法,比对分析末梢血糖仪的检测结果。
具体方法为:选取7例住院测定血糖病人,七例病人各抽取一份氟化钠抗凝静脉血2ml,立即用血糖仪测定血糖,然后3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取血浆上迈瑞B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
1.3评价标准根据CLSI的标准,合格的血糖仪,血糖<4.2mmol/L,偏倚应在<0.83mmol/L(±19%);血糖>4.2mmol/L时,相对偏倚应在±20%范围内。
2.结果分析本次对比8台临床科室血糖仪检测结果与检验科生化仪检测血糖结果相比较,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临床可接受。
其中内二科、内三科使用的中国福州华广生物产333D型末梢血糖仪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更为接近,偏差较小,建议在临床科室中推广使用。
罗氏血糖仪相对高浓度血糖水平的检测结果偏倚较大,但均在允许范围内。
3.结论末梢血糖仪测定的血糖均低于迈瑞B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的结果,但两者具有相关性。
临床科室所使用的便携式末梢血糖仪测定结果偏倚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符合CLSI要求,可继续使用于临床。
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的对比分析

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的对比分析目的:对比通过用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的差异,以判断POCT血糖仪的临床可靠性。
方法:2012年10月16日对12例笔者所在医院已确诊糖尿病门诊复查患者进行空腹血糖测定,先使用POCT血糖仪检测其指尖末梢血血糖,设为试验组,然后再抽取其静脉血标本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静脉全血血糖检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测量血糖方法的差异。
结果:POCT 血糖仪检测结果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稍低,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05,P>0.05),因此能够被临床接受。
结论: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糖的相关性尚好,可用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或筛查,但不能代替实验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的检测。
标签:POCT血糖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本文對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评价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的临床可接受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16日上午来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并且已确诊糖尿病的门诊复查患者12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9~78岁,男5例,女7例,红细胞压积30%~60%,肝肾功检测指标均正常。
1.2 方法使用美国强生ONE Touch Ultravue POCT血糖仪检测其指尖末梢血血糖,设为试验组,再抽取其静脉血标本用日立HITHCHI 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静脉全血血糖检测,设为对照组。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试验组中血糖浓度的平均为(5.9±0.6)mmol/L,对照组中血糖浓度平均为(6.1±0.9)mmol/L,两组血糖检测结果相关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05,P>0.05),说明美国强生ONE Touch Ultravue 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可靠性尚可,可应用于临床。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对比分析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的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120例糖尿病患者分别使用美国雅培(Optium Xceed)快速血糖仪和西门子DimensionRxLMax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
结果:经过检测观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血糖值为9.67±0.11mmol/L,快速血糖仪检测的血糖值为9.52±5.99mmol/L。
两种方法检测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快速血糖仪检测的重复性不强,导致s值比较大。
结论:相对于快速血糖仪,DimensionRxLMax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测定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血糖自动生化分析仪糖尿病近年来患糖尿病患者人数有日益增多趋势。
我科对120例患者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并加以快速血糖仪对照分析,为临床采用正确的血糖监测方法提供依据。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9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20例,年龄16~80岁,其中男70例,女5O例。
根据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
所有患者以前均未使用胰岛素。
无胃肠道、肝、肾等主要脏器严重疾病。
标本采集:所有患者入院后第2天早上空腹采静脉血3ml,用德国西门子DimensionRxlMax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
同时用血糖仪检测全血血糖。
统计学处理:血糖水平等計量资料用X±s表示,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组间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并作相关性分析。
结果经过检测观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血糖值为9.67±0.11mmol/L,快速血糖仪检测的血糖值为9.12±5.99mmol/L,两种方法检测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快速血糖仪检测的重复性不强,导致s值比较大。
讨论高血糖会加速动脉硬化,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低血糖也可造成昏迷等不良症状[1]。
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检测血糖结果比较

中国乡村医药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检测血糖结果比较祁华良谢丽瓯临床一般运用常规生化仪来行常规血糖诊断,孕妇在检测之前一定要处于空腹状态,且检测所需时间相对较长。
而快速血糖仪并不需要大量的血液,且操作灵活性强,体积小。
笔者比较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仪在检测血糖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选择2018年1—5月我院前来体检的血糖检验孕妇100例为对象。
均无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
排除同时患有肝肾功能性疾病或严重感染、患心脑血管疾病或认知功能性疾病、入院前曾进行过降糖治疗、由于其他原因所导致的高血糖症状。
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年龄23~38岁,平均(20.2±9.4)岁;对照组年龄为22~39岁,平均(23.1±8.3)岁。
两组一般资料接近。
1.2 检测方法观察组运用快速血糖仪,选用指尖末梢采血的方式,首先消毒患者无名指指尖,采用一次性末梢采血器,第一滴血应弃去,血液自动流出后选第2滴血进行检测。
在快速血糖仪检测结束15分钟后行对照组检测,对照组运用常规生化仪在患者肘正中静脉采用一次性干燥真空采血试管抽取静脉血1m l,离心分离阶段完成之后采集血清,运用葡萄糖测定试剂盒(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血糖浓度的测定。
嘱孕妇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进而科学地控制血压情况。
1.3观察指标分析得到血糖检查数据所需时间、成本与血糖值。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表1)观察组检测时间短于对照组,检测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糖检测结果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单位:312030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通信作者:祁华良,Email:1244329512@ 3 讨论血糖处于正常范围之内人体各项机能及组织细胞的状态才能正常,若血糖值未处于正常范围,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孕妇的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所以怎样迅速且精确地对血糖值进行检测,受到临床专家的广泛关注[1]。
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对比分析

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对比分析孙宝【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在血糖检测的结果.方法:选取192例需行血糖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患者的指尖血、静脉血,指尖血采用血糖仪进行检测,静脉血分离血清后采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血糖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血糖仪血糖检测结果为(9.36±3.18)mmol/L,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为(10.04±3.29)mmol/L,经t检验,两种检测方法的血糖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体积小等优点,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相比,虽然快速血糖仪的检测范围较窄,但可满足急诊、家庭、重症监护、糖尿病筛查等患者的血糖监测.【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8(024)003【总页数】2页(P8-9)【关键词】血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快速血糖仪【作者】孙宝【作者单位】丹东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丹东 118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近些年来,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慢性疾病,据保守估计,目前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2亿[1]。
若血糖控制不佳,极易导致各种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监测患者的血糖显得尤为必要。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采用快速血糖仪检测末梢血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检测的重要方法,但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糖检测结果相比,仍存在一定的误差。
笔者旨在对比分析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在血糖检测的结果,以期为血糖监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实践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192例需行血糖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12例,女性患者80例;年龄35~80岁,平均(56.68±4.41)岁。
1.2 方法试剂及仪器:快速血糖仪为美国生产的强生血糖仪及配套试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选用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血糖仪与生化仪的比较

CBG和VPG的换算系数问题
• 由于人体在不同时间段CBG和VPG的差异不同,在任 何时间段都采取将CBG乘以系数1.12转化成VPG的做 法并不妥当。如餐后由于两者接近,就无需转换。 • 在毛细血管血,静脉血,动脉血,新生儿血等不同标本 下,很难固定一个转化系数。
Presentation Title Date
血糖仪与实验室结果存在差异的因素(1)
• 标本差异
– 通常血糖仪检测的是末梢全血葡萄糖,而实验室生化方法检测的是静 脉血浆或静脉血清葡萄糖,两者本身存在一定的差异。
• 血糖仪使用不当
–这是最常见的问题,如未按说明书的标准步骤进行操作、血量不充分 或因血量不够局部过分挤压导致组织液混入、消毒皮肤的酒精未干、 血糖试纸受潮或失效等等。
Presentation Title Date
Company Confidential © 200X Abbott
CPG
VBG
CBG
DM
IFG OGTT 2h DM IGT
>7.0(>125)
>6.0(110) >11.0(200) >7.8(140)
>7.0(>125) >6.0(110)
>6.0(110) >12.2(220) >8.9(160) >5.5(100)
>6.0(110)
>5.5(100)
>10.0(180) >11.0(200) >6.7(120) >7.8(140)
餐后2小时,CBG与VPG较接近 这是因为餐后2小时,末梢血是动静脉混合血,CBG本身大 于VBG,抵消了静脉血浆标本由于去除血细胞导致的血糖 浓缩效应,因此两者较接近。
快速血糖仪与大型生化仪测定血糖的分析比较

快速血糖仪与大型生化仪测定血糖的分析比较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与大型生化分析仪对血糖测量的准确程度。
方法:选择188例糖尿病患者,同时采用快速血糖仪和大型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的测定。
结果:快速血糖仪所测188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为(10.4±0.33) mmol/L,大型生化分析仪所测得同样的188例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为(10.5±0.31) mmol/L,二者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不显著;结论:大型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仪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测定差异不显著,即快速血糖仪所测血糖指标与大型生化分析仪所测指标相近,而且快速血糖仪使用方便,所需血液量少,在临床上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标签:快速血糖仪;大型生化仪;血糖测定;糖尿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作为一种所谓的“富贵病”对人们的健康危害越来越大,糖尿病人群也是呈现逐年递增趋势[1]。
作为检测糖尿病的主要指标—血糖的检测技术越来越先进,医院等大型卫生医疗机构对血糖的测定主要是采用大型生化分析仪,其优点是测定准确,可信度高。
然而,随着快速血糖仪的全面普及,快速血糖仪以其价格便宜、体积小巧、操作简便、结果获取方便等优点。
在临床葡萄糖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测定中得到广泛运用。
为了观察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的可靠性,本文对188例患者同时用快速血糖仪和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测定,并对结果分析比较,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7月~2009年3月的18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03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为(57.1±11.3)岁,女性患者为85例,年龄在46~75岁,平均年龄(56.4±12.6)岁。
1.2 仪器及试剂大型生化仪器:美国雅培C8000。
快速血糖仪:瑞士瑞特GS300。
1.3 测定方法188例患者先取末梢血立即用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
全自动生化仪与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浓度的比较

全自动生化仪与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浓度的比较刘兴高;成平【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静脉促凝血清标本血糖浓度与快速血糖仪测定静脉抗凝全血标本血糖浓度的相关性及差异。
方法采集该院200名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同一患者同时采集静脉促凝血清标本与静脉抗凝全血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静脉促凝血清标本血糖浓度,同时采用快速血糖仪测定静脉抗凝全血标本血糖浓度,比较2组血糖浓度测定结果。
结果191名患者的静脉促凝血清标本血糖浓度明显大于其静脉抗凝全血标本血糖浓度,差异范围在0.50~1.50 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自动生化仪测定静脉促凝血清标本血糖浓度明显高于快速血糖仪测定静脉抗凝全血标本的血糖浓度。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an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 for determining the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in the venous coagulant serum specimens and the fast blood glucose meter for determining the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in the venous coagulant whole blood specimens .Methods The blood specimens of 200 inpatients in the Geleshan Branch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venous coagulant serum specimens and the venous coagulant whole blood specimens in the same patient were simultaneously collected .The 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 was adopted to detect the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of venous coagulant serum specimen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rapid blood glucose meter was adopted to detect the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of venous coagu‐lant whole blood specimens .The blood glucose detec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the two detection methods . Results In 191 patients ,the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of venous coagulant serum specimens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venous coagulant whole blood specimens ,the difference range was 0 .50 -1 .50 mmol/L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5) .Conclusion The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of the venous coagu‐lant serum specimens detected by the full 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aven‐ous coagulant whole blood specimens detected by the fast blood glucose meter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5(000)016【总页数】2页(P2421-2422)【关键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静脉血清血糖浓度;快速血糖仪;静脉全血血糖浓度【作者】刘兴高;成平【作者单位】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歌乐山院区检验科 400036;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歌乐山院区检验科 400036【正文语种】中文糖尿病又叫消渴症,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内分泌代谢失衡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群体和具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尤其以老年人更为常见,其临床表现的最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高,因此治疗糖尿病最关键的因素是控制血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esentation Title Date
Company Confidential © 200X Abbott
各种毛细血管血糖值和静脉血糖值
微量血糖指用微量血糖仪检测的手指末梢毛细血管全 血葡萄糖(CBG) 毛细血管血浆葡萄糖(CPG) 静脉全血葡萄糖(VBG) 静脉血浆葡萄糖(VPG)
4.8
5.6
5.9 4.85
CBG CPG VBG VPG
Presentation Title Date
Company Confidential © 200X Abbott
毛细血管全血糖与静脉血浆糖的关系
空腹时,VPG较CBG约高12%。*
因为CBG与VBG较接近,而由于实验室采用静脉血浆标本 (离心去血细胞),致使标本体积减小,VPG血糖浓度相 对增高,结果VPG较CBG约高12%
*preferred measure OGTT:75g glucose in 300ml water over 3~5min. 空腹时诊断标准VPG>CBG, OGTT 2h 两者一致。 也说明了VPG和CBG在不同状态下的关系。
Presentation Title Date Company Confidential © 200X Abbott
雅培血糖仪的结果
雅培血糖仪根据测试结果与实验室结果最优化设计,通过独有的真 测技术,校正片不仅校正不同批号试纸误差,也能使测试结果在 各种因素下尽可能与实验室结果相接近。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满足当血糖值< 100 mg/dl (5.56 mmol/l) 时误 差< ± 15 mg/dl (0.83 mmol/l) 和当血糖值> 100 mg/dl (5.56 mmol/l) 时,误差< ± 15 %的标准!
• 未进行同时、同步测定
– 与正常人一样,糖尿病人的血糖也受自身激素水平变化、情绪、饮食、 运动及药物等影响,一天24小时的血糖值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甚至在某 些时段有很大的波动,在进行血糖值比较时,如不在同一时间进行测定 ,其结果缺乏可比性 。
Presentation Title Date
Company Confidential © 200X Abbott
CBG和VPG的换算系数问题
• 由于人体在不同时间段CBG和VPG的差异不同,在任 何时间段都采取将CBG乘以系数1.12转化成VPG的做 法并不妥当。如餐后由于两者接近,就无需转换。 • 在毛细血管血,静脉血,动脉血,新生儿血等不同标本 下,很难固定一个转化系数。
Presentation Title Date
血糖仪与实验室结果存在差异的因素(1)
• 标本差异
– 通常血糖仪检测的是末梢全血葡萄糖,而实验室生化方法检测的是静 脉血浆或静脉血清葡萄糖,两者本身存在一定的差异。
• 血糖仪使用不当
–这是最常见的问题,如未按说明书的标准步骤进行操作、血量不充分 或因血量不够局部过分挤压导致组织液混入、消毒皮肤的酒精未干、 血糖试纸受潮或失效等等。
论血糖仪的准确性和与医 院大生化仪的差异
血糖仪与实验室对比评价其准确性的标准
测试范围
≤4.2mmol/L (≤75 mg/dL)
>4.2mmol/L (>75 mg/dL)
准确度偏差
不超过±0.83mmol/L (±15mg/dL)
不超过±20%
Ref: 1, GB/T 19634-2005《体外诊断检验系统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 2, ISO 15197:2003, NEQ In vitro diagnostic test systems-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blood-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s for self-testing
Presentation Title Date
Company Confidential © 200X Abbott
血糖仪与实验室结果存在差异的因素(2)
• 大生化仪的系统误差及操作误差
– 不同地区、不同医院选用的大生化仪型号不同,仪器生产厂家所选用试剂不同、 血样本处理方法、人为操作因素等等,均影响测试结果,尤其是采血至上样时 间过长会使血中葡萄糖分解而造成数值偏低,暑天尤为明显。
CPG
VBG
CBG
DM
IFG OGTT 2h DM IGT
>7.0(>125)
>6.0(110) >11.0(200) >7.8(140)
>7.0(>125) >6.0(110)
>6.0(110) >12.2(220) >8.9(160) >5.5(100)
>6.0(110)
>5.5(100)
>10.0(180) >11.0(200) >6.7(120) >7.8(140)
Presentation Title Date
Company Confidential © 200X Abbott
毛细血管血糖与静脉血糖的关系
14 12
11.75 13.11
12.15
10.2
血糖 mmol/L
10 8 6 4 2 0 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
数据来源于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糖尿病研究室 王煜飞主任
Presentation Title Date
Company Confidentia ☺ ☺ ☺ ☺
快速方便 操作简单 需血量少
特别适合日常监测
不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工具
Presentation Title Date
Company Confidential © 200X Abbott
Company Confidential © 200X Abbott
自我血糖监测注意事项
采血方法及操作程序要正确 血量充分,避免局部挤压 仪器与试纸保存(温度,防潮) 仪器要定期进行保养、清洁和定期做质控校正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不同厂家生产的血糖仪由于其生产技术、检测原理、方法 不同,本身的系统误差不一,对它们的检测结果作比较时 ,相差可能会很大,因此,任何血糖仪的测试结果都应该 与医院生化仪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
Presentation Title Date
Company Confidential © 200X Abbott
餐后2小时,CBG与VPG较接近 这是因为餐后2小时,末梢血是动静脉混合血,CBG本身大 于VBG,抵消了静脉血浆标本由于去除血细胞导致的血糖 浓缩效应,因此两者较接近。
*Tietz Textbook of Clinical Chemistry, Second Edition
Presentation Title Date Company Confidential © 200X Abbott
实验室血浆和全血诊断的标准
Laboratory diagnostic equivalents for plasma and blood
mmol/L(mg/dl)
A desktop guide to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European 1998~1999
VPG*
Fa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