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midas gts网格划分总结知识讲解
midas_GTS_基础入门操作指南汇总

操作指南Modeling, Integrated Design & Analysis Softwareㅡ目录第一部分. 操作指南1. 关于GTS 51.1 概要 / 5 1.2 程序安装 / 6 1.2.1 系统配置 / 6 1.2.2 安装顺序 / 7 1.2.3 安装驱动程序 / 9 1.2.3 登记密钥 / 112. 开始之前 22.1 了解GTS / 12 2.1.1 GTS的操作流程 / 12 2.1.2 GTS的建模方式 / 16 2.1.3 分析体系 / 33 2.2 界面的构成 / 37 2.2.1 工作窗口 / 39 2.2.2 工作目录树 / 41 2.2.3 特性窗口 / 44 2.2.4 输出窗口 / 47 2.2.5 主菜单 / 50 2.2.6 工具条和图标菜单 / 51 2.2.7 关联菜单 / 52 2.3 选择与视图 / 53 2.3.1 选择 / 53 2.3.2 视图控制 / 6712.3.3 模型显示 / 69 2.3.4 数据输入 / 742.4 使用联机帮助 / 76 2.5 使用MIDAS/GTS的主页 / 77 2.6 输入/输出文件 / 79附录. 工具条和图标菜单 / 82 标准工具条 / 82 撤销/重做工具条 / 83 选择工具条 / 84 工作平面工具条 / 86 捕捉工具条 / 87 视图工具条 / 88 测量工具条 / 91 函数工具条 – 曲线 / 92 函数工具条 – 面 / 98 函数工具条 – 实体 / 103 函数工具条 – 几何体 / 108 函数工具条 – 自动/映射划分网格 / 111 函数工具条 – 伸展网格 / 116 函数工具条 – 网格 / 121 函数工具条 – 分析 / 125 函数工具条 – 后处理数据 / 129 函数工具条 – 后处理命令 / 131关于GTS1. 关于GTS1.1 概要GTS (Geotechnical and Tunnel analysis System) 是包含施工阶段的应力分析和渗透分 析等岩土和隧道所需的几乎所有分析功能的通用分析软件。
MIDAS_GTS注意点

1、当线彼此交叉存在的时候利用线是无法生成网格或者面的。
如果不是特殊的情况建议将彼此交叉的线在交叉处分割。
2、对建立的几何形状生成网格,在特性里输入“1”,只要指定特性号就可以生成网格。
3、如果使用栅格面,那么会利用输入的M和N值生成M×N的虚拟的栅格后,再输入栅格的高度数据,以此生成一个复杂的面。
在此操作例题中生成11×16个栅格,从栅格高度数据文件中导入高度数据后生成地表面。
为了生成准确的栅格面,所以至少要有4×4以上的栅格,如果设定了比它小的栅格有可能无法生成面。
与栅格面类似的功能有顶点面。
顶点面是指定若干个顶点后,生成任意一个包含所有已指定的顶点的曲面。
4、放样是连续指定截面形状后根据选择的顺序生成比较圆滑的形状。
此时如果勾选直线的话会用直线连接截面形状。
5、分割实体是利用辅助曲面分割对象实体的功能。
6、使用隧道功能时如果利用GTS里提供的隧道建模样板可以很便利的生成隧道截面形状。
7、使用生成几何体功能可以利用下级形状(线、线组、面)生成上级形状(面、面组、实体)。
生成几何体里有沿直线的扩展、以基准轴为中心旋转的旋转扩展、连接若干截面形状的放样、根据导线扩展的扫描等功能。
8、嵌入是选择主形状和辅助形状之后利用实体的交叉计算在主形状的内部插入辅助形状的功能。
嵌入不能考虑相邻的形状。
9、两实体相邻的部分自动生成网格时,为了使相邻面上的节点耦合,GTS会自动调节生成节点的位置及网格的形状。
在分割施工阶段的过程中,象上述的模型一样需要分割与整个岩土相连的隧道形状实体。
为使节点耦合,与隧道相连的岩土也要一起进行分割。
在分割隧道形状实体时将岩土实体指定为相邻的形状,程序会自动保持两个实体在同一个面上相邻的状态下分割的节点耦合。
10、网格尺寸控制也叫播种,是指在对象形状上生成网格时事先指定的单元分割个数。
为了在隧道的周边得到更精确的分析结果将单元大小指定为1.2m。
为了生成渐变式的单元大小,按照从1.2m到3m呈变化趋势定义了单元大小。
midas-gts数值分析方法介绍

七-3、抗震分析
2、反应位移法分析 3)结构内力计算。通过施加地震作用及非地震作用,采用荷载-结构 模型进行内力计算,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根据北京16号线、6号线 反应位移法分析结构,地震组合基本上不控制结构配筋。
七-3、抗震分析
3、时程法分析 隧道与地下车站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可采用波动法或者振动法。 当采用波动法进行地震动输入时,模型边界应采用粘性人工边界
七-3、抗震分析
3、时程法分析 2)计算方法。 A、考虑水平和竖向地震波的影响,其加速度最大值按照
1(水平X方向):0.85(水平Y方向):0.65(竖向)的比例调整。 B、计算模型的侧面人工边界距地下结构为3倍车站水平有效宽度,
底面人工边界距结构为3倍车站竖向有效高度,上表面取至实际地表。 C、模型边界采用粘弹性吸收边界。为了定义粘性边界需要计算相应 的土体x, y, z方向上的阻尼比。计算阻尼的公式如下:
地铁结构常用分析类型具体实例操作: 1、线性静力分析(荷载-结构模型); 2、施工阶段分析(地层-结构模型); 3、抗震分析。
七-2、施工阶段分析
1、一般问题可采用平面应变分析;涉及到不规则地下结构、交叉隧 道等空间问题需进程三维模型分析。 2、三维分析两种建模方法,分别生成六面体单元和四面体单元。
指定弹簧约束 施加荷载 定义荷载组合 定义分析类型(线性 静力) 计算分析 查看结果 结构配筋。
与sap2000相比较,1)CAD建模型时,不需将曲线分段,因而不 需分小段施加荷载2)弹簧背离结构端可施加强制位移,满足反应位 移法分析要求3)经比较,计算结构内力较sap2000基本一致。
七、具体操作实例
2、反应位移法分析 2)各项地震作用计算: B、结构惯性力。
七-3、抗震分析
MIDASGTS建模培训教程 ppt课件

MIDASGTS
岩土模型建立
•
建立数值分析模型时主要考虑事项如下:决定节点位置时,
画图方法 (按钮)
命令操作
动态的说明
选择类型在选择过滤里面设置
选择
坐标值的输入 (捕捉, 表达式)
输入方式 (绝对值,相对值等.)
()
括号
+, - , *, /
+, -, ,
^
power (23 = 2^3)
PI
3.14159265…
SQRT
平方根
SIN, COS, TAN, etc.
三角函数
Frequently-used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顶点
顶点 • (x,y,z) 空间坐标
MIDASGTS
线和线组
E1E2线 • 连接两顶点 •圆弧、圆、多段线等都是线的几何形式
线组 • 有多条线组成 • 可以是面的边界线 (闭合线组)
MIDASGTS
面和面租
F2
划分网格时节点可能不耦合
公共线
划分网格时公共线节点耦合
F1
面 • 由闭合的线组成 • 平面、圆柱面、球面等都是面的几何形式
MIDASGTS
MIDASGTS
岩土模型建立
• 决定单元的大小和形状时应考虑的事项如下:
A. 单元的尺寸和形状尽量一致。
B. 在需要单元尺寸变化的位置,大小的变化应尽量按对数分布变化。
MidasGTS建模培训教程课件208页

特性名称 (ID) -
-
网格组名称
매립층 堆积层(砂) 堆积层(砾石)
风化土 风化岩
软岩(6)
普通岩(7) 软喷混(8) 硬喷混 (9) 锚杆 (10)
-
S/C(1) S/C(1) R/B(3)
软岩
普通岩 软 S/C 硬 S/C
R/B
02 文件>打开
操作过程
1
1)点击【文件】>打
cnmidasusercomgts实体定义方向基准轴选择过滤基准轴基准轴方向基准轴基准面基准面法向基准平面线线line直线的方向线圆圆弧circlearc曲线圆的法向线平面plane平面法向面旋转面revolved旋转面的旋转轴面两点向量两点向量的方向剖面剖面法向线圆弧平面旋转面剖面法向圆平面面定义方向坐标轴平面midasgtshttp
初始地应力参数Ko
--有限元法和k0法。
--材料里输入k0分析时,也要勾选k0。
k0
n v
v 1 v
类型 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
k0
水平 Ok Ok Ok
倾斜
Ok
Ok
v 1 v
k0<1 k0>1 all
荷载与边界的添加与删除
在GTS中,荷载可以加在单元和几何体上。若要是加 载在几何体上,可以通过转化到单元面上。
在工作树目录中,选中要删除的荷载组,即可删除。
荷载表格,可修改。 在模型中就会有相应 的变化。
快捷键
Ctrl + n ……新建 Ctrl + o ……打开 Ctrl + s ……保存 Ctrl + p ……打印 Ctrl + z ……撤销 Ctrl +y …… 重做 Ctrl + f ……查找 Ctrl+ Q ……全部缩放 Ctrl+R ……重设 Reset Ctrl+W ……窗口缩放 (先按快捷键,然后
midas_GTS_基础入门操作指南汇总

操作指南Modeling, Integrated Design & Analysis Softwareㅡ目录第一部分. 操作指南1. 关于GTS 51.1 概要 / 5 1.2 程序安装 / 6 1.2.1 系统配置 / 6 1.2.2 安装顺序 / 7 1.2.3 安装驱动程序 / 9 1.2.3 登记密钥 / 112. 开始之前 22.1 了解GTS / 12 2.1.1 GTS的操作流程 / 12 2.1.2 GTS的建模方式 / 16 2.1.3 分析体系 / 33 2.2 界面的构成 / 37 2.2.1 工作窗口 / 39 2.2.2 工作目录树 / 41 2.2.3 特性窗口 / 44 2.2.4 输出窗口 / 47 2.2.5 主菜单 / 50 2.2.6 工具条和图标菜单 / 51 2.2.7 关联菜单 / 52 2.3 选择与视图 / 53 2.3.1 选择 / 53 2.3.2 视图控制 / 6712.3.3 模型显示 / 69 2.3.4 数据输入 / 742.4 使用联机帮助 / 76 2.5 使用MIDAS/GTS的主页 / 77 2.6 输入/输出文件 / 79附录. 工具条和图标菜单 / 82 标准工具条 / 82 撤销/重做工具条 / 83 选择工具条 / 84 工作平面工具条 / 86 捕捉工具条 / 87 视图工具条 / 88 测量工具条 / 91 函数工具条 – 曲线 / 92 函数工具条 – 面 / 98 函数工具条 – 实体 / 103 函数工具条 – 几何体 / 108 函数工具条 – 自动/映射划分网格 / 111 函数工具条 – 伸展网格 / 116 函数工具条 – 网格 / 121 函数工具条 – 分析 / 125 函数工具条 – 后处理数据 / 129 函数工具条 – 后处理命令 / 131关于GTS1. 关于GTS1.1 概要GTS (Geotechnical and Tunnel analysis System) 是包含施工阶段的应力分析和渗透分 析等岩土和隧道所需的几乎所有分析功能的通用分析软件。
midas GTS常见问题一

GTS问题总结1问:GTS中单元的内力怎么考虑?答:对于梁单元来说,可以通过查看内力图来查看结构的内力。
对于实体单元,只能查看单元的应力情况,详细的结果内容见《后处理结果意义》。
2问:在边坡稳定计算中怎么考虑渗流作用?答:可以先利用渗流计算并将计算的结果导入到边坡稳定计算里面。
步骤:1定义渗流分析工况,并进行计算;2在边坡计算中利用模型/荷载/应用渗流结果所得孔压,选择渗流分析工况;3进行边坡计算。
基本原理:利用‘总应力=有效应力+孔隙水压力’来计算。
3问:顶点拟合曲面为何有时不能实现?答:有时候选择的顶点突变比较严重,由于计算机算法的问题,软件拟合的曲面不是很好。
这样可以首先分成几块来进行拟合,并利用边界面把这几块连接起来。
如果不行,可以删除一些变化比较大的地方,再尽量来拟合。
4问:NURSS面与边界面的区别?答:边界面最多能够用四个边界线定义,而NURSS可以用多个边界线来定义。
但是NURSS面最好不要多用。
用边界面生成面时,当边界线大于4时,需要将一些线连接起来,这样生成的面包含四个边界线,在需要划分映射网格时候,是根据连接后的线与其他三个形成两对相对的边组来划分网格,因此在连接组合两条边或更多的时候需要注意组合的边。
轮廓线内部包含有其他轮廓线时(例: 内部有圆孔的曲面)不能生成NURBS曲面。
NURBS 面虽然是建立曲面形状的较好的方法,但是为了建立曲面使用的边线和实际要生成的曲面的边线有可能不一致,所以在对包含NURBS面的表面进行缝合等操作时,输入的误差y要比基本值稍大一些才能正常运行缝合等操作。
当选择线后按预览时没有生成消隐形状时,请终止生成。
没有生成消隐形状表示面的构成有问题,这对后续的建模会有影响。
此时最好对线进行合并等编辑操作,然后再重新建立面。
如果实在没有好的方法解决,在建立了非正常的面之后,使用修补工具(Repair Factory)中的固定形状(Fix Shape)功能修改形状后再进行后续的建模工作。
mids-GTS-NX-操作步骤

1、建立几何模型在CAD中建好模型,保存为DXF格式;导入CAD模型。
模型不允许断开、不允许重复点,内含交叉分割注:开关栅格菜单为2、建立土层材料属性导入原始模型材料参数。
网格→属性→导入→选择原始模型数据(自动选择已有模型的材料属性,或直接输入参数)3、划分网格(1)网格尺寸控制网格单元越小精度越好,由于考虑电脑内存和模型大小,不宜过细,否则计算时间过长,而模型过小,单元更多,则可能导致内存低的电脑崩溃。
主要是把握好在相接的地方网格划分密一点.a.网格→控制→尺寸控制。
将名称改《线尺寸控制0.5m》,点击适用b.网格→控制→尺寸控制。
将名称改《线尺寸控制1。
0m》,点击适用c.网格→控制→尺寸控制.将名称改《线尺寸控制2.0m》,点击适用。
最下面的土层划分粗细对结果影响不大。
此时视觉不好看,可以去除分割性质外观。
在左侧目录树中“模型”将网格尺寸控制的尺寸控制勾取消掉。
(2)网格→生成→2D生成网格(面),选择《自动—区域》,选择第一层土层闭合线段区域(也可以一次性选择所有网格,但是要在后期重新修改确认单元参数,在全部选择状态下确认).如果有抗滑桩,在建立1维梁材料参数,选择1D确认按桩长分割,其余不变.最好先2D再划分1D.播种方法按默认,因为网格之前已经定义,不会按现在的8来控制。
修改土层属性和网格组名称.其他模块以此选择适用,每次选择要选择闭合区域。
图形未居中,可点击第四行目录居中4、边界条件静力/边坡分析→边界→约束,选择“自动”模式,点击全部选择其他默认.选5、自重静力/边坡分析→荷载→自重,选择“GY”方向—1,点击全部选择其他默认。
6、定义施工阶段无施工阶段分析7、设定分析工况分析→分析工况→新建,设定各种参数,将全部组拉至激活组后保存8、分析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网格尺寸的单元尺寸处输入‘10’。
4.特性处删除‘0’后输入‘1’。
5.点击预览按钮确认播种情况。
6.点击自动生成实体网格。
在完成的形状上映射网格。
1.主菜单里选择网格>映射网格>面…。
2.点击“选择面”选择所有的面。
3.网格尺寸的单元尺寸输入‘20’。
4.指定特性。
A.保温层B.保护层
C.找平层D.基层
10.砖砌体中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低于(C)。
A.60%;B. 70%;C. 80%;D. 90%
5.点击预览按钮确认生成的形状。
为了在由轮廓线定义的形状里生成网格,所以使用生成内部映射网格的映射网格K-
线面功能。
1.主菜单里选择网格>映射网格> k-线面…。
2.
状态下参考图GTS基础例题7–23选择构
成A部分的a, b, c, d的线。
3.网格尺寸以单元尺寸输入‘0.5’。
4.属性处输入‘4’。
图GTS基础例题8–45选
择A部分。
4.播种方法指定为‘单元长度’。
5.下面的节点间隔处输入‘2’
状态下参考图GTS基础例题8–45选
择Edge 1。
9.播种方法指定为‘线性梯度(长度)’。
10. Slen处输入‘2’。
11. Elen处输入‘5’。
12.确认未勾选对称播种。
13.点击预览按钮确认播种信息
A.重锤低击B.重锤高击
C.轻锤高击D.轻锤低击
7.挖土特点为:后退向下,自重切土的土方工程机械是(C)。
A.正铲挖土机 B.反铲挖土机
C.拉铲挖土机 D.抓铲挖土机
8.在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中,由于清底不彻底,容易引起的质量事故是(C)。
A.塌孔B.偏孔
C.孔底隔层D.夹层
9.卷材屋面防水的防水层应在(C)上面。
土建专业基础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
部门: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填方工程的压实质量评价指标是(B)。
A.最优干重度B.压实系数
C.最优含水量D.干重度
2.脚手架的一步架高度一般为(C )。
A.0. 6m B. 0. 9m
C 1. 2m D. l.8 m
3.当日平均气温降到(C)以下时,混凝土工程必须采用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A.0℃B.一2℃C.5℃D.10℃
4.混凝土养护后质量检查指:(B)
A抗剪强度检查B抗压强度检查C抗劈裂检查D抗弯强度检查
5.C30现浇混凝土板,跨度6.3m,当混凝土至少达到(C)时,方可拆除底模。
A.10N/mm2 B.15N/mm2
C.22.5N/mm2 D.30N/mm2
6.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打桩方式宜采用(A)。
Y型隧道;
在视图工具条里点击顶视图。
在主菜单里选择网格>网格尺寸控制>显示网格种子…
在主菜单里选择网格>网格尺寸控制>线…。
在播种方法里指定为‘单元长度’。
9.在节点间隔里输入‘2.5’。
10.A一样通过画多义线来选择线。
11.14.在播种方法里指定为‘线性梯度(长度)’。
12.15.在Slen里输入‘10’。
5.点击预览按钮确认生成的网格形状。
维、二维、三维单元生成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维(1D Mesh)
选择的线(Edge)按指定的尺寸(Mesh Size)分割单元。
二维(2D Mesh)
生成一维后(如有必要程序内部可自动生成),以一维为基础按用户选择的二维划分方法或按程序默认的方法在对象面(Face)生成二维。
为了方便用户,程序提供了多样化的尺寸指定功能,从根本上决定密度的是线(Edge)的尺寸。所以对需要细分的重要的区域,使用指定重要区域的线的尺寸方法是最可靠的方法。
如果有必要,用户可手动建立低维数的单元,然后让程序自动生成高维数的。用户手动建立二维后可直接生成三维。从根本上说建立三维只需要边界面上的二维即可。
41.网格尺寸选择为单元尺寸并输入‘2’。
42.属性指定为4。
43.网格组处输入‘回填土’。
44.确认勾选合并节点。
45.确认勾选耦合相邻面。
46.确认勾选划分网格后隐藏对象实体。
47.点击预览按钮确认生成的网格形状
自动划分网格
现在利用生成的几何模型来划分网格。
1.主菜单里选择网格>自动划分网格>实体…。
13.16.在Elen里输入‘2.5’
在主菜单里选择网格>自动网格划分>实体…
11.在网格尺寸里通过单元尺寸输入‘10’
网格尺寸控制,自动划分实体网格
利用自动划分网格功能生成Tetra形状的三维网格。此例题里为了生成质量更好的网
格在主要的地方事先指定一下网格大小。
主菜单里选择网格>网格尺寸控制>线…。播种方法指定为‘单元长度’。
主菜单里选择网Βιβλιοθήκη >网格尺寸控制>线…。
33.
状态下参考图GTS基础例题8–48选
择粘土层和沙层的全部桩。
34.播种方法指定为‘单位长度’。
35.下面的节点间隔处输入‘1’。
视图工具条里点击等轴测视图。
39.主菜单里选择网格>自动划分网格>实体…。
40.
状态下工作目录树里选择几何>实体里
的‘地基D-2’。
三维
经过一维和二维的划分步骤(如有必要程序内部可自动生成),以生成的二维为基础在对象实体(Solid)上生成三维。
二维和三维的生成可看作是利用边界上的低维数的生成内部高维数的操作。
为了能正常地生成二维,面的边界线(Edge)上的一维应该是完全闭合的,即一维不应该有断开区段和互相交叉区段。同理,为了能正常地生成三维,实体的各边界面(Face)上生成的二维也应是闭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