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

合集下载

《小儿腹泻护理》ppt课件

《小儿腹泻护理》ppt课件
过敏性腹泻
腹泻的分类及症状
症状:大便呈水样,伴有腹痛、腹胀、恶心。 预防:避免过敏原,如牛奶、海鲜等。 先天性畸形腹泻
腹泻的分类及症状
症状
大便呈水样,伴有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
预防
及时诊断和治疗先天性疾病。
腹泻的危害与影响
01
02
03
04
营养不良
腹泻导致消化吸收障碍,影响 生长发育。
脱水
腹泻导致体液丢失过多,易发 生脱水。
注意保暖
避免腹部受凉,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腹泻的社区防控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儿童腹泻预防和控制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和儿童的防 控意识。
建立健康档案
为儿童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腹泻发病情况,及时进行跟踪随访。
加强疫情监测
及时报告腹泻病例,加强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疫情动态 。
06
CATALOGUE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和止泻药,注意观察药 物副作用。
非感染性腹泻的治疗与护理
寻找病因
非感染性腹泻可能与饮食不当、过敏等因素有关,应避免过敏原 ,调整饮食。
调整饮食
非感染性腹泻应调整饮食,如减少奶量、增加辅食等,以减轻肠胃 负担。
保持清洁
非感染性腹泻易导致红臀等皮肤问题,应保持宝宝臀部清洁干燥。
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与展望未来发展
研究局限性
指出当前小儿腹泻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如样本量不足、研究方法 不统一等。
未来研究方向
展望未来小儿腹泻的研究方向,如探索新的诊断方法、研究新的治 疗方案等。
临床应用前景
阐述小儿腹泻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为医生与护士提供参考。
07

小儿腹泻的诊断标准

小儿腹泻的诊断标准

小儿腹泻的诊断标准腹泻是指儿童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烂或呈水样,伴有腹部胀气、腹痛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

对于小儿腹泻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临床表现、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明确诊断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临床表现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多样,具体表现因年龄、病因和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小儿腹泻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排便次数增多:小儿腹泻时,排便次数明显增多,常达到每天3次以上。

2. 大便性状改变:小儿腹泻的大便常常呈现稀烂或水样,有时带有黏液或血丝。

3. 腹部胀气:小儿腹泻时,腹部常出现胀气的感觉,患儿可能会有腹胀、腹痛的不适感。

4. 全身症状:小儿腹泻时,患儿可能会出现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发热等症状。

二、体征检查在诊断小儿腹泻时,医生通常会进行一些体征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

常见的体征检查包括:1. 腹部触诊:医生通过轻柔触诊患儿的腹部,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肠蠕动增快、肠鸣音亢进等体征。

2. 腹部B超:腹部B超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小儿的肠道情况,了解是否存在肠道梗阻、炎症等病变。

3. 骨龄测定: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腹泻患儿,可以进行骨龄测定,以排除肠道吸收不良引起的腹泻。

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对于明确小儿腹泻的病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1. 大便常规检查:通过对患儿的大便进行化验,可以了解大便中是否存在白细胞、红细胞、寄生虫卵等异常物质。

2. 大便培养和毒力因子检测:对于疑似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可以进行大便培养,以确定病原菌类型。

同时,还可以检测细菌的毒力因子,以判断致病菌的致病性。

3. 血常规:血常规可以了解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性腹泻或贫血等情况。

4. 免疫学检查:对于疑似免疫相关的腹泻,可以进行免疫学检查,如IgE水平、T细胞亚群等检测。

四、诊断标准根据上述的临床表现、体征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小儿腹泻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排除器质性病变:首先需要排除小儿腹泻的器质性病变,如肠道感染、消化道出血、肠道肿瘤等。

儿科学-小儿腹泻课件

儿科学-小儿腹泻课件

小儿腹泻注意事项
1 必要的检查
2 密切观察病情
3 遵医嘱用药
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检查。
注意粪便变化,及时就诊。
按照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
2 腹痛
腹部不适感,可伴随腹胀。
水。
2
饮食调整
避免刺激性食物,适量进食。
3
药物治疗
根据病因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
小儿腹泻预防措施
良好卫生习惯
经常洗手,保持环境清洁。
疫苗接种
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食品安全
确保食物清洁,避免食用过期食品。
非感染性腹泻
与感染无关的腹泻,如过敏、消化不良等。
功能性腹泻
无明显器质性疾病,多为功能性紊乱引起。
小儿腹泻常见病因
细菌感染
• 沙门菌感染 • 大肠埃希菌感染
病毒感染
• 轮状病毒感染 • 诺如病毒感染
过敏反应
• 乳糖不耐症 • 食物过敏
小儿腹泻症状和体征
1 腹泻
粪便增多,呈稀水样。
3 恶心呕吐
常出现于食物中毒引起的腹泻。
儿科学-小儿腹泻课件
欢迎来到《儿科学-小儿腹泻课件》!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小儿腹泻 的定义、分类、病因、处理方法、预防措施以及注意事项。
小儿腹泻定义
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排便次数显著增加,粪便外观为稀水状或泥样,且伴有腹部 不适的消化道疾病。
小儿腹泻分类
感染性腹泻
由于致病菌感染引起,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小儿腹泻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小儿腹泻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小儿腹泻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

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病原可由病毒(主要为人类轮状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以及鼠伤寒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耶氏菌、金葡菌等)、寄生虫、真菌等引起。

肠道外感染、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过敏、喂养不当及气候因素也可致病。

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

【小儿腹泻的中西医病因病机】1.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小儿脾胃薄弱,运化功能不足,感受外邪,或乳食不当,调护不当。

久病久泻,致使宿食停滞,损伤脾胃阳气。

脾虚则运化失司,胃弱则不能腐熟水谷,中阳之气下陷而为泄泻。

2.西医病因病机可分感染因素与非感染因素。

感染因素又分消化道内和消化道外感染,非感染因素主要有内在因素和气候因素。

消化道内感染包括细菌、病毒以及原虫感染。

常见的细菌感染为大肠杆菌(包括致病性、产毒性和侵袭性大肠杆菌等),其次为空肠弯曲菌、耶尔森氏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道菌群失调常引起白色念珠菌肠炎,病毒感染则以人类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为主要病因,其他如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

原虫感染如肠滴虫及肠梨形鞭毛虫、结肠小袋虫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肠炎。

消化道外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中耳炎及其他急性感染性疾病。

内在因素主要是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

气候因素,如寒冷使腹部受凉,肠蠕动亢进。

【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1.轻型腹泻多为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所致。

一般仅有腹泻症状,一日数次或十余次。

2.中等型腹泻胃肠道症状较重,常伴轻至中度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3.重型腹泻腹泻频繁,每日十余次至数十次,每次量多,常有呕吐,一日数次至数十次。

同时伴有不同程度水、电解质紊乱症状。

《小儿腹泻》PPT课件

《小儿腹泻》PPT课件
轮状病毒 小肠粘膜绒毛柱状上皮细胞
细胞发生空泡脱落,坏死 ,绒毛膜肿胀,不规则,变短
双糖酶活性↓
钠葡萄糖载体的偶联转运障碍
糖类分解吸收障碍
钠、葡萄糖吸收障碍
肠道内乳酸↑
肠道内钠、葡萄糖↑
肠渗透压↑
回吸收水电解质能力↓
水精样选泻课件ppt
22
精选课件ppt
24
临床表现
(一)急性腹泻: 1、轻型腹泻 :常由饮食因素和肠道外感染所致。
➢ 全身中毒症状:精神萎靡,烦躁不安 , 意识朦胧甚 至昏迷、休克,可出现谵妄、惊厥;体温改变,多 高热。
➢ 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精选课件ppt
26
(二)迁延性及慢性腹泻: ➢病因复杂 ➢急性腹泻治疗不彻底或治疗不当 ➢人工喂养 ➢营养不良 ➢长期滥用抗生素 ➢乳糖不耐受、过敏、先天畸形、菌群失调 ➢以消化功能紊乱及营养紊乱表现为主,且
ETEC 粘附在小肠粘膜上皮细胞
繁殖、产生肠毒素
不耐热肠毒素(labile toxin,LT) 耐热肠毒素(stable toxin, ST)
与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 神经节苷脂(GM gangliosides)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激活鸟苷酸环化酶
ATP转化为cAMP↑
GTP转变为cGMP↑
Na+ 、H2O、Cl- ↑
➢ 消化道症状:腹泻次数增多,每天10次以内,稀 便或水样便,黄色或黄绿色,味酸。呕吐少见,腹 痛轻微。便检有大量脂肪球。
➢ 全身中毒症状:无。 ➢ 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无或轻。
精选课件ppt
25
2、重型腹泻:消化道症状 +全身中毒症状 +脱水
及电解质紊乱。

小儿腹泻讲稿

小儿腹泻讲稿

小儿腹泻Infantile Diarrhea一、概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所致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临床上主要是腹泻和呕吐,严重病例伴有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多见于6个月~2岁小儿,<1岁者约占50%;四季均可发病,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分类1、按病因分:感染性: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非感染性:饮食性、气候性、其他因素;2、按病程分:急性:病程≤2周迁延性:病程2周~2个月慢性:病程≥2个月3、按病情分:轻型:仅有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改变,无脱水及水电解质改变或全身症状重型:腹泻伴有脱水和电解质改变和/或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三、易感因素1、消化功能发育不成熟:胃酸分泌低、消化酶量分泌少,酶活性低;婴儿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较多,胃肠负担较重,易发生消化不良2、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消化道有三个防御系统;肠道菌群、肠道黏膜上皮、肠道免疫系统。

婴儿期非特异性肠道免疫功能(包括黏液、胃酸、胆盐、消化酶、胃肠蠕动及肠道菌群等)和特异性肠道免疫( IgG,IgM,SIgA)未发育成熟,对感染的发生是肠道黏膜防御能力低。

3、人工喂养婴儿易肠道感染三、病因(一)、感染:肠道内感染、肠道外感染1、肠道内感染:病原体经粪-口传播1)病毒:A、轮状病毒(Rotavirus )轮状病毒的结构与性能:1973年澳大利亚 Bishop RF 电镜发现人类human rotavirus,轮状病毒(RV)属呼肠病毒科RV属。

电镜下:65-75nm的20面体,核心45-50nm,周围包绕二层壳体,内壳有22—24个辐射状结构亚单位,伸出与外壳汇合成车轮状,故称轮状病毒。

常温下存活7个月,耐酸,不能被胃酸破坏,-20 C可长期保存。

B、诺沃克病毒(Norwalk virus,又称Norovirus)C、其它病毒:如柯萨奇病毒(Coxsackie)、杯状病毒(calicivirus) 、巨细胞病毒(CMV)、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 )、星状病毒( astrovirus)、冠状病毒( corona-like viruses)、小圆病毒( small round viruses)、ECHO 病毒等;2)、细菌:A、致腹泻大肠杆菌:致病性 enteropathogenic E. coli EPEC;产毒性enterotoxigenic E. coli ETEC;侵袭性 enteroinvasive E. coli EIEC 出血性 enterhemorrhagic E. coli EHEC;粘附-集聚性 enteroadherent aggregativeE. coli EAECB空肠弯曲菌( Campylobacter jejuni);C耶尔森氏菌( Yersiniaenterocolitica);D其他:沙门氏菌、鼠伤寒、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菌等;3)、真菌( Fungi ):白色念珠菌4)、原虫( Protozoa ):梨形鞭毛虫、阿米巴原虫2、肠道外感染:(症状性腹泻)肺炎、上感、泌尿系感染、中耳炎、皮肤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时常有腹泻症状。

儿科-小儿腹泻

儿科-小儿腹泻

七、预防
1. 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2.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集体儿童机构应注意消毒 隔离 3. 食欲不振和发热初期减少奶或其他食品摄入量 4. 气候变化时避免过热或受凉 5. 积极治疗感染性腹泻患儿 6. 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 7. 轮状病毒肠炎口服疫苗的接种
复习思考题
• 简述小儿腹泻病的病因。
3)真菌性肠炎 ①多为白色念珠菌所致,2岁以下婴儿多见 ②常并发于其他感染,或肠道菌群失调时 ③病程迁延,常伴鹅口疮 ④大便次数增多,黄色稀便,泡沫较多带 粘液,有时可见豆腐渣细块(菌落) ⑤大便镜检有真菌孢子和菌丝
迁延性及慢性腹泻
病因复杂,感染、营养物质过剩、酶 缺陷、免疫缺陷、药物因素、先天畸形等 均可引起。以急性腹泻未彻底治疗或治疗 不当迁延不愈最为常见。人工喂养、营养 不良小儿患病率高。
小儿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定义: 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 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 特点的儿科常见病。
一、概述
• 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 • 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约占 半数。 • 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 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肠道内感染多见 急 较重 多>10次/天 明显 明显 明显
急性腹泻
重型腹泻的表现 1)胃肠道症状 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色液 体;腹泻频繁,大便每日10余次至数10次,多为 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黏液,少数患儿 也可有少量血便。 2)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①脱水 ②代谢性酸中毒 ③低钾血症 ④低钙和低镁血症
补液方案
• 方案一(适用于无脱水者) ORS液服用量 每次腹泻后 应提供 ORS液 ORS液的量(ml) 的量(ml) 50-100 500 100-200 1000 能喝多少给多少 2000

《小儿腹泻》课件

《小儿腹泻》课件

病因与分类
病因
感染、过敏、乳糖不耐受、抗生素使 用不当等。
分类
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等 。
病程与预后
病程
病程长短不一,急性腹泻病程通常在1-2周内,迁延性和慢性腹泻可能持续数 月甚至更长时间。
预后
大多数小儿腹泻预后良好,但长期腹泻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
02
小儿腹泻的危害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案例二:反复腹泻的小女孩
总结词
反复发作,季节性腹泻,易感染
详细描述
小女孩每到秋冬季节就容易发生腹泻,反复发作。经医生诊断为季节性腹泻,可能与气 候变化、病毒感染有关。通过预防感染、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措施,病
情得到有效控制
突然发病,水样便,脱水症状
VS
详细描述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降低病毒和 细菌滋生的机会。
05
小儿腹泻的常见误区
腹泻就是着凉了
总结词
腹泻不一定是着凉引起的,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消化系统 问题。
详细描述
着凉只是腹泻的一个可能原因之一,而并非所有腹泻都是由 着凉引起的。腹泻可能是由于感染、过敏、肠胃功能紊乱等 多种因素导致的。因此,将腹泻简单地归咎于着凉是不准确 的。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对维生素和 矿物质的吸收减少,增加营养 不良和贫血的风险。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对蛋白质的 吸收减少,影响身体的生长发 育。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肠道菌群失衡,影响肠道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如肺炎、心脏疾病等。
长期腹泻可能导致小儿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增加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评估】
世 健 会 中 国 基 层 糖 尿 病 教 育 拓 展 计 划
【护理评估】
代谢性酸中毒
世 健 会 中 国 基 层 糖 尿 病 教 育 拓 展 计 划
1)由于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 2)进食少及肠吸收不良,摄入热量不足,体内
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体; 3)脱水时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循环缓慢, 组织缺氧致乳酸堆积; 4)肾血流量不足,尿量减少,体内酸性代谢产 物潴留等。 中、重度脱水患儿多有不同程度代谢性酸中毒, 脱水越重,酸中毒越重。
低渗性脱水 电解质丢失为主 <130mmol/L 细胞外液 减少明显 极差 不明显 很低,易休克 嗜睡 、 昏迷或惊厥 正常(休克时减少)
高渗性脱水 水丢失为主 >150mmol/L 细胞内液 减少明显 尚可 极明显,烦渴 正常或稍低 烦躁、惊厥 肌张力增高 减少
大致相同 130~150mmol/L 细胞外液 减少为主 稍差 明显 低 精神萎靡 减少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 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严重者可伴有脱水、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为婴幼 儿时期的常见病,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 之一。
第三节
腹泻分类
世 健 会 中 国 基 层 糖 尿 病 教 育 拓 展 计 划
小儿腹泻
感染性 非感染性
第三节
小儿腹泻
了解小儿腹泻的概念,分类和病因;
世 健 会 中 国 基 层 糖 尿 病 教 育 拓 展 计 划
熟悉小儿腹泻的护理评估(包括脱水的临床分度和临
床表现、代谢性酸中毒及腹泻的临床特点)、护理诊 断和护理目标; 掌握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第三节
小儿腹泻
世 健 会 中 国 基 层 糖 尿 病 教 育 拓 展 计 划
脱水
性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渗、低渗、高渗
代谢性酸中毒:呼吸、唇色改变等 低钾血症 电解质 低钙血症 紊乱 低镁血症
低致严重腹胀
【护理评估】
不同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及分度

世 失水百分比 健 会 累积损失量 中 精神状态 国 基 皮肤弹性 层 糖 口腔黏膜 尿 眼窝及前囟 病 教 眼泪 育 尿量 拓 展 酸中毒及休克 计 划
急性 迁延性 慢性
按病因 按病程
腹泻 分类
按病情
轻型 重型
第三节
腹泻病因
世 健 会 中 国 基 层 糖 尿 病 教 育 拓 展 计 划
小儿腹泻
腹泻
肠内 感染
肠外 感染
易感 因素
饮食 因素
气候 因素
第三节
小儿腹泻
世 健 会 中 国 基 层 糖 尿 病 教 育 拓 展 计 划
护理 评价 护理 措施
护理 评估





3%~5%
30~50 ml/kg
5%~10%
50~100 ml/kg
>10%
100~120 ml/kg
稍差、略烦躁 稍差
烦躁或萎靡 差
昏睡甚至昏迷 极差
稍干燥 稍凹陷 有 稍减少 无 尚好
干燥 明显凹陷 少 明显减少 不明显 四肢末稍凉
极干燥 深凹陷 无 极少或无尿 明显 四肢厥冷
外周循环
世 健 会 中 国 基 层 糖 尿 病 教 育 拓 展 计 划
1.轻型
胃肠道症状为主 全身中毒症状
蛋花汤样大便
2.重型
胃肠道症状重 全身中毒症状 臀红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护理评估】
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世 健 会 中 国 基 层 糖 尿 病 教 育 拓 展 计 划
水、电 解质及 酸碱平 衡紊乱
【护理评估】
不同程度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
世 健 会 中 国 基 层 糖 尿 病 教 育 拓 展 计 划
轻度
中度
重度
CO2CP (mmol/L) 精神状态
呼吸改变 口唇颜色
18~13
正常 呼吸稍快 正常
13~9
精神萎靡 烦躁不安 呼吸深大 樱红
<9
昏睡、昏迷 呼吸深快、节律不 整、有烂苹果味 发绀
【护理评估】
世 健 会 中 国 基 层 糖 尿 病 教 育 拓 展 计 划
世 健 会 中 国 基 层 糖 尿 病 教 育 拓 展 计 划
【护理评估】
不同性质脱水的临床表现
等渗性脱水
世 健水、电解质 丢失 会 中 血钠浓度 国 基细胞内、外 层 液 糖 尿 皮肤弹性 病 口渴 教 血压 育 拓 展 精神状态 计 尿量 划
世 健 会 中 国 基 层 糖 尿 病 教 育 拓 展 计 划
当PH值在7.20以下时,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血压偏 低,心力衰竭,甚至出现室颤。 新生儿及小婴儿因呼吸代偿功能较差,常可以仅有精神萎靡、 拒乳,面色苍白等一般表现,而呼吸改变并不典型。
低钾血症
世 健 会 中 国 基 层 糖 尿 病 教 育 拓 展 计 划
【护理评估】
正常血钾: 3.5 ~ 5.5mmol/L 低钾血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由消化道丢失过多; ②钾的摄入不足; ③肾脏排出过多; ④钾在体内分布异常; 酸中毒 细胞内 血液中 k+ ⑤各种原因的碱中毒等。
【护理评估】 当血钾低于3.5 mmol/L时出现症状
护理 诊断
护理 目标
【护理评估】
世 健 会 中 国 基 层 糖 尿 病 教 育 拓 展 计 划
评估患儿的喂养史;有无不洁饮食史,是否长 期应用抗生素;以往是否有对药物或牛奶的过敏史。 同时评估患儿腹泻开始时间,大便次数、颜色、性 状、气味及量,有无发热、呕吐、腹痛、腹胀、里 急后重等。
【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
代谢性酸中毒程度
世 健 会 中 国 基 层 糖 尿 病 教 育 拓 展 计 划
根据血CO2CP的测定结果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酸中毒(18~13
mmol/L) 缺乏典型症状, 仅表现为呼吸稍快,多通过血气分析发现并作出 诊断; 中度酸中毒(13~9 mmol/L) 表现为口唇樱 红或发绀、呼吸深快、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 重度酸中毒(<9 mmol/L) 表现为上述症状、 体征进一步加重,恶心呕吐、心率加快、嗜睡甚 至昏迷。
世 健 会 中 国 基 层 糖 尿 病 教 育 拓 展 计 划
1.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精神萎靡,反应低下,肌肉收 缩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腹胀、肠鸣音减弱甚至肠麻 痹; 2.心血管 心肌收缩无力,心音低钝甚至血压降低,心律 紊乱,可危及生命。心电图显示:出现U波,S-T段下降, 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Q-T间期延长,心律失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