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体课程设计报告书

合集下载

阀体零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阀体零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阀体零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背景
阀门是工业设备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在完成蒸汽、水、空气、油品
等流体的控制和调节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阀体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
是生产阀门的核心部分。

阀体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是研究机械加工
等有关技术知识的课程。

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加深学生对阀体零件机械制
造工艺的理解,为从事阀门制造行业的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
1、基础知识
阀体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将主要介绍工艺学的有关知识,
包括阀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中材料的分类、机械加工原理的原理,以及各
种机械加工工艺的特点等内容。

2、材料加工
材料加工是主要向零件机械制造工艺的重点内容。

其中包括机械切削
加工技术,如钻孔、镗孔、锯切等;以及冲压加工技术,如冲压、拉伸等。

3、检测技术
为确保阀体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的正确性,应合理安排检测技术,如
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检测,或采用视觉检测技术等。

4、性能考核
针对阀体零件机械制造工艺的性能考核,应从工艺流程、机械加工质
量到成品外观等方面综合考核,以保证机械制造工艺的质量。

三、教学方法
该课程实质上是一门理论性的课程。

阀体及夹具课程设计

阀体及夹具课程设计

阀体及夹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阀体及夹具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阀体及夹具的安装、调试和维修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阀体及夹具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选择和安装阀体及夹具。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阀体及夹具的调试和维修。

3. 学生能够分析阀体及夹具在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阀体及夹具工程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 提高学生对我国阀门制造业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强,对新技术和新工艺感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关注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阀体及夹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1. 阀体及夹具概述:介绍阀体及夹具的定义、分类、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 教材章节:第一章 阀门概述,第三节 阀体及夹具2. 阀体结构及工作原理:讲解阀体的结构、各部件功能及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阀体结构,第一节 阀体结构及工作原理3. 夹具的类型及选用:分析夹具的分类、性能、选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夹具,第一节 夹具的类型及选用4. 阀体及夹具的安装与调试:介绍阀体及夹具的安装方法、步骤和调试技巧。

- 教材章节:第四章 阀体及夹具的安装与调试5. 阀体及夹具的维修与保养:讲解阀体及夹具的常见故障、维修方法、保养措施及注意事项。

- 教材章节:第五章 阀体及夹具的维修与保养6. 阀体及夹具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阀体及夹具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阀体设计课程设计

阀体设计课程设计

阀体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阀体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流体控制系统中的作用;2. 掌握阀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参数;3. 学会运用相关知识对阀体进行简单的结构分析和性能评估。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阀体的初步设计和修改;2. 能够运用流体力学原理,分析阀体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3.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阀体设计的项目任务,并进行有效的展示和沟通。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和机械制造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阀体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认识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二年级机械设计选修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学生对机械设计和流体控制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实际工程应用尚缺乏了解。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同时,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阀体的基本概念与结构:介绍阀体的定义、分类、结构组成及其在流体控制系统中的作用,对应教材第二章第一节。

2. 阀体设计原理:讲解阀体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流体力学基础、阀门性能参数等,对应教材第二章第二节。

3. 阀体设计方法与步骤:详细阐述阀体设计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对应教材第二章第三节。

4. 阀体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阀体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阀体设计的实际应用,对应教材第二章第四节。

5. 阀体设计实践:指导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阀体的初步设计和修改,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对应教材第二章第五节。

6. 项目任务与评价:布置小组项目任务,要求学生完成阀体设计并进行展示和评价,对应教材第二章第六节。

蝴蝶阀体课程设计

蝴蝶阀体课程设计

蝴蝶阀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蝴蝶阀体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2. 掌握蝴蝶阀体的主要性能参数,如流量特性、压力损失等。

3. 了解蝴蝶阀体的安装、调试及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中蝴蝶阀体相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开展小组讨论等方式,对蝴蝶阀体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阀门及流体控制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关注工业发展、环保等方面的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对生活、生产的意义。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工业自动化及相关专业课程,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流体力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但对实际工程应用了解不足。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蝴蝶阀体的相关知识。

2. 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 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将工程技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蝴蝶阀体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蝴蝶阀体组成部分- 蝴蝶阀体工作原理及特点- 流体力学在蝴蝶阀体中的应用2. 蝴蝶阀体性能参数- 流量特性分析- 压力损失计算- 不同工况下蝴蝶阀体的性能表现3. 蝴蝶阀体的选型与安装- 蝴蝶阀体选型原则- 安装位置及方向- 调试与维护方法4. 蝴蝶阀体应用案例- 工业管道系统中的应用- 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其他领域中的应用案例5. 蝴蝶阀体发展趋势及新技术- 蝴蝶阀体在节能环保方面的进展- 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在蝴蝶阀体中的应用-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蝴蝶阀体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第二周:蝴蝶阀体性能参数第三周:蝴蝶阀体的选型与安装第四周:蝴蝶阀体应用案例第五周:蝴蝶阀体发展趋势及新技术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流体控制阀门概述第二章:蝴蝶阀体结构与原理第三章:阀门性能参数分析第四章:阀门选型与安装第五章:阀门应用案例及新技术展望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载体,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蝴蝶阀体的相关知识。

带有分度阀体课程设计

带有分度阀体课程设计

带有分度阀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带有分度阀体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带有分度阀体的实际应用,解释其在工程领域的作用;3. 学生能够掌握带有分度阀体的相关计算,并能够运用这些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模拟等方法,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完成带有分度阀体的设计与制作;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带有分度阀体的控制系统,提高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带有分度阀体的相关知识,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增强学习动力;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3. 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带有分度阀体的相关知识。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喜欢探索新知识。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具体的学习成果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带有分度阀体的基本概念与结构- 阀体的定义与作用- 分度阀体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2. 带有分度阀体工作原理- 阀体内部流体的流动特性- 分度阀体的调节原理与控制方式3. 带有分度阀体的实际应用-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分度阀体在日常生活和其他领域的应用4. 带有分度阀体的相关计算- 流量、压力与阀门开度之间的关系- 计算实例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5. 带有分度阀体的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原理- 设计带有分度阀体的简易控制系统6. 实践操作与小组合作- 观察与分析带有分度阀体的实际工作过程- 小组合作设计与制作带有分度阀体的控制系统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介绍带有分度阀体的基本概念与结构,让学生了解阀体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阀体铸造工艺课程设计

阀体铸造工艺课程设计

阀体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阀体铸造工艺的基本概念,掌握铸造流程中各环节的关键技术参数。

2. 学生能够描述并区分不同类型的铸造缺陷,了解其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

3. 学生掌握阀体铸造所用材料的基本性能及选择原则。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阀体铸造模具的设计,并利用模拟软件对铸造过程进行分析。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铸造过程中的造型、熔炼、浇注等基本技能。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阀体铸造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尊重劳动、勇于创新的精神。

2. 增强学生对铸造工艺的环保意识,关注绿色铸造技术的发展。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阀体铸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价值观,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阀体铸造工艺基本概念:阀体的结构特点、铸造工艺流程及其分类。

教材章节:第1章 铸造工艺基础2. 铸造缺陷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气孔、夹渣、裂纹等常见铸造缺陷。

教材章节:第2章 铸造缺陷与质量控制3. 阀体铸造材料的选择:铸铁、铸钢等材料的性能及适用范围。

教材章节:第3章 铸造材料4. 阀体铸造模具设计:CAD软件在铸造模具设计中的应用,铸造模具结构设计。

教材章节:第4章 铸造模具设计5. 铸造过程模拟与分析:利用模拟软件分析铸造过程中的温度场、应力场等。

教材章节:第5章 铸造过程模拟与优化6. 铸造基本技能训练:造型、熔炼、浇注、冷却、打磨等操作技能。

教材章节:第6章 铸造操作技能7. 绿色铸造与环保:环保型铸造材料、铸造工艺改进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章节:第7章 绿色铸造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按照以上大纲进行安排和进度制定,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阀体铸造工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安全阀阀体课程设计

安全阀阀体课程设计

安全阀阀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安全阀阀体的基本结构及其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安全阀阀体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的物理概念。

3. 学生能够描述安全阀阀体设计中涉及的关键参数及其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安全阀阀体的性能和适用条件。

2.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设计简单的安全阀阀体,并对其性能进行初步评估。

3.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工具和测量方法对安全阀阀体进行基础检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兴趣,特别是对机械安全方面的认识。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理解工程中安全设备的重要性。

3. 通过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工程专业课程,旨在通过安全阀阀体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工程设计和分析能力。

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工程认识,但对于复杂工程部件的设计和分析仍需加强。

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知,但需要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实践机会。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需紧密结合教材,以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传授知识。

2. 教学活动应包含互动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鼓励提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安全阀阀体结构认识:介绍安全阀阀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阀座、阀瓣、弹簧等,并分析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2. 安全阀阀体工作原理:讲解安全阀阀体在系统压力超过设定值时的动作原理,包括开启压力、回座压力等概念。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3. 安全阀阀体设计参数:阐述安全阀阀体设计中涉及的关键参数,如压力等级、口径、流量系数等,并分析这些参数对安全阀性能的影响。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4. 安全阀阀体选型与计算:指导学生根据实际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安全阀阀体,并进行初步的计算和性能评估。

课程设计阀体

课程设计阀体

课程设计阀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XX学科的基本方法,了解XX学科的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XX学科的基本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运用XX学科的知识进行创新性研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第一章: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1 XX学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XX学科的基本原理1.3 XX学科的基本概念第二章:XX学科的基本方法2.1 XX学科的观察和实验方法2.2 XX学科的数学建模方法2.3 XX学科的数据分析方法第三章:XX学科的应用案例3.1 XX学科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3.2 XX学科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3.3 XX学科在工程和技术中的应用第四章:XX学科的发展趋势4.1 XX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4.2 XX学科的发展方向4.3 XX学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展望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我们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这些教学资源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XX学科的知识。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评的30%。

作业包括课后练习和小论文,占总评的30%。

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占总评的40%。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共16周,每周2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序言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四、工序设计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六、夹具设计序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是本专业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以往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的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指导老师多加指教。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容积式压缩机的阀体,如图一所示它是将阀内介质压缩,一端连接压缩活塞,一端与输出口螺纹连接。

通过阀体内活塞的往复运动,压缩介质,产生压缩作用。

p T 0\L、T ◎-wk ”- 'J,:Ml i in2、零件的工艺分析通过对该零件的重新绘制,对零件进行分析,该零件属于类回转体零件。

主体部分以中心轴为回转中心,但是在外圆上附有两个不同的凸台,二者轴线之间角度为90度,回转中心在同一径向平面上。

该工件两端的沉孔和内腔的壁精度要求Ra为3.2,要求高。

零件两端的沉孔精度为10级。

该零件属于类回转体的,两个端面和内腔需要加工,各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能够通过机械加工获得。

首先加工两个端面,其中大端面为设计基准,内腔各尺寸以轴线和大端面为设计基准,要求较高的精度,且内腔的尺寸较大,可采用镗削加工。

大端的各个孔,位置分布均匀,且大端厚度不大,便于对空的加工。

总的来说,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3、生产纲领与生产节拍根据设计要求可知:Q=12000 件/年,n=1件/台,a=5%,2%。

N=Qn(1+ a(1+ 3)=12000 X1 x ( 1 + 5%)x ( 1 + 2% )=12852 件/年T= 2350h T日/ N = 2350 /12852 = 10.97min4、生产类型查表2-1 ,可知属于轻型零件,大批量生产。

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1、选择毛坯根据零件图要求,该零件材料为HT300 ,形状简单,故采用铸件毛坯。

由于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故采用砂型铸件,效率高,同时保证了毛坯尺寸,便于加工。

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①、最大轮廓尺寸零件长233.5mm ,宽160mm ,高160mm,故最大轮廓尺寸为233.5mm②、选取公差等级CT查表5-1 ,铸造方法按铸造机器造型,逐渐材料按灰铸铁,得公差等级CT范围8〜12 ,取为10级。

③、求铸件尺寸公差根据加工面的基本尺寸和铸件公差等级CT,由表5-3得,公差带相对于基本尺寸对称分布。

④、求机械加工余量等级查表5-5,铸造方法按及其造型、逐渐材料按灰铸铁,得机械加工余量等级范围E〜G,取为F级。

⑤、求RAM (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对所有加工表面取同一个数值,由表5-4查最大轮廓尺寸为140mm、机械加工余量等级为F级,得RAM数值为2mm。

⑥、求毛坯基本尺寸4 X^I4孔较小、4 X M8-6H 螺纹孔较小,铸成实心。

A 面:R= F+ RMA + CT/2 = 40 + 2 + 2.8/ 2 = 43.4B 面:R= F+ RMA + CT/2= 30 + 2 + 2.6/2 = 33.3C 面:R= F+ RMA + CT/2 = 68 + 2 + 3.2/2= 71.6D 面:R= F+ RMA + CT/2 = 55 + 2 + 2.8/2 = 58.4$60 : R= F- 2RMA-CT /2 = 60 - 2 X2 - 2.8/2 = 54.6$48H7: R = F- 2RMA-CT / 2 = 48 - 2 X2 - 2.6 / 2 = 42.6$54H7: R = F- 2RMA-CT / 2 = 54 - 2 X2 - 2.8 / 2 =48.6M60 X2-6H: R= F—2RMA-CT / 2 = 60 - 2 X2 - 2.8 /2-2 = 52.6M48 X2-6H: R= F-2RMA-CT / 2 = 48 - 2 X2 - 2.8 /2-2 = 40.6表1 :阀体零件毛坯(铸件)尺寸3、设计毛坯图根据零件图纸要求,未注圆角半径为6mm,其余圆角半径见图纸要求,圆角尺寸能保证各表面的加工余量确定分模位置零件为类回转体零件,结构简单,为便于起模,分模位置选在零件的中心轴线上,分型面为过零件轴心和大凸台轴线的面。

热处理方式采用时效处理,消除毛坯内部应力,以保证加工精度。

综上所述,具体毛坯见毛坯图(下图)。

num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1、定位基准的选择类回转类零件,以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故选择外圆表面为粗基准。

大端面和内腔孔轴线为设计基准,遵循基准不重合”原则,采用大端面和内孔及端面小孔为精基准。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1)大端面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尺寸较大,回转类,采用车削加工,保证精度要求,查表5 —16,进行粗车、半精车。

(2)小端面采用车削加工,外圆定位,保证精度,进行粗车、半精车。

(3)两端面的沉孔精度较高,尺寸适中,采用车削,半精车加工。

(4)内腔各孔内腔各孔精度较高,尺寸适中,采用粗镗、半精镗加工。

(5)凸台端面采用车床加工,粗车保证端面精度,同时进行车螺纹,小凸台端面也粗车,保证端面精度,小凸台的螺纹孔直接打孔而成。

(6)大端面孔进行钻削加工,划线钻孔,攻螺纹孔。

3、制定工艺路线工艺路线1:加工工艺路线由端面至内腔,按照先加工基准面及先粗加工后精加工原则。

该零件加工可按下述工艺路线进行:工序I:以外圆定位,粗车大端面,粗镗$60、$48*2内孔工序II:半精车大端面,半精车©70.6H11的沉孔,半精镗 $60、$48*2内孔,车倒角。

工序川:粗车小端面,粗镗$60、$54H7内孔。

工序半精车小端面,半精车$70.6H11的沉孔,半精镗 $60、$54内孔,车倒角。

工序V:粗车$75、$32的端面,车倒角。

工序车M60 X2-6H的螺纹。

工序业粗镗$48的内孔。

工序忸:半精镗$48的内孔,3 X柳9的槽。

工序IX:车M48-6H的螺纹。

工序X:钻4 X$14的孔,光孔背面锪面$26 (先划线)。

工序XI:攻4 XM8-6H 的螺纹孔。

工序XI:钻-精铰$18的孔。

工序XM:攻M18 X1.5的螺纹。

工艺路线2 :加工工艺路线为由大端面至内腔,按照先基准面及先粗后精的原则,零件的加工工序的划分按照以同一把刀具的加工内容划分工序,该零件加工可按下述工艺路线进行加工:工序I:以外圆定位,粗车大端面,半精车大端面。

工序n:粗车小端面,半精车小端面。

工序川:粗镗孔$60mm ,半精镗孔 $60mm ,粗镗孔$ 48H7 ,半精镗孔©48H7。

工序粗镗孔$54H7 ,半精镗孔$54H7。

工序V:半精车$70.6H11的沉孔。

工序车倒角。

工序叫:车M60 X2-6H的螺纹,车M48 X2-6H的螺纹。

工序町钻4 X机4的孔,光孔背面,锪平$26。

工序IX:攻M8-6H的螺纹孔。

工序X:钻-精铰$18的孔,锪$32的平面,车倒角。

工序XI:攻M18 X1.5的螺纹孔。

工艺路线1的工序划分按一次安装多次加工的方法划分工序,工艺路线2的工序划分按同一把刀具的加工内容划分工序。

对两种工艺路线进行比较后,得知工艺路线2重新定位工件的次数较多,会引起因基准不重合而导致的定位误差。

然而工艺路线1的装夹次数较少,工件重新定位的次数也相对较少,所以产生的误差也较少。

故选择工艺路线1作为最终的工艺加工路线。

四、工序设计工序I、H为大端面的加工和内墙加工。

川〜V为小端面及内腔的加工。

工序W、%、忸为大凸台的加工、工序区、X 为小凸台的加工、工XI、XH为大端面孔和螺纹孔德加工1.选择加工设备⑴选择机床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机床工序I〜工序忸是粗车、半精车、粗镗、半精镗、各工序的工步数不等。

故选用卧式车床就能满足要求,本零件外廓尺寸不大、精度要求不是很高。

车削螺纹的最大直径60 mm、选择最常用的C620-1型卧式车床。

查表(5-55 )工序区〜XH、是钻孔、铰孔、攻螺纹孔、且孔直接不大, 查表5-64选择立式钻床Z252型号。

⑵选择夹具本零件除钻小孔需要专用夹具外,其它各工序使用通用夹具即可。

前几道车床工序用三抓自定心卡盘。

⑶选择刀具①车床上加工的工序一般都选用硬质合金车到和镗刀作为加工用刀具,由于本零件材料为HT300、加工方法为粗加工和半精加工。

查表2-16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选择刀具材料为硬质合金钢,即YG6刀具。

具体加工各表面的刀具见下表:表2:车床上所用刀具②钻床上加工的工序要求刀具热塑性好和受较大冲击载荷、故采用普通普通高速钢。

具体刀具选择见下表。

表3:钻床上所用刀具(4)选择量具半精车沉孔©70.6H11 选读数值为0.01mm ,测量范围50〜175mm 的内径千分尺。

孔深96.5mm,可用分度值为0.05的深度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测量范围0〜300mm。

2、确定工序尺寸(1) 确定圆柱面的工序尺寸圆柱表面多次加工的工序尺寸只与加工余量有关。

前面以确定各圆柱面的总加工余量(毛坯余量),应将毛坯余量分为各工序加工余量,然后由后往前计算工序尺寸。

中间工序尺寸的公差按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确本零件各圆柱表面的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见下表:表4:内孔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2) 端面工序尺寸本零件的端面工序尺寸见下表表5:端面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产品型号产品名称零部件图号1零部件名称阀体共4第1页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号称材料牌号1粗车端面HT300镗内孔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每台件件数数铸件240.2 X^I60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卧式车床C620-11夹具编号工位器具编号夹具名称三爪卡盘工位器具名切削液工布工时单件10.97工步工步内容工艺装备主轴速切削速进给量背吃工步工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