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行车安全管理规定(2012最终版)
夜间行车安全管理规定

(2)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导致发生火灾事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立即向事发地公安消防部门(119指挥中心)报告。
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要做好以下工作:
4.总值班室及各单位、车队要建立夜间行车记录台帐。
5.总值班室要加强车辆 GPS 监控,准确掌握车辆运行情况,提前通知驾驶员停车住宿。
二、夜间行驶车辆的确定、审批和上报程序
1.各单位、车队要准确掌握本单位车辆的运行动态,在每日18:30以前,将需要夜间行驶车辆的车号及原因报总值班室,由总值班室根据生产实际统一安排调配。
16.沙漠车需要夜间行车时,驾驶员一定要谨慎驾驶,注意判断道路状况,熟悉行驶路线,正确选择行车路线,重点做好转弯、上下坡的行车安全;夜间上沙坡没上去时,一定要下车观察后方道路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倒车重新上沙坡。沙漠车在各种路面行驶,轮胎气压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技术参数执行充放气工作,避免轮胎的不正常损坏,夜间行驶在公路上的沙漠车,要做到礼让三先,提前减速靠路边停车或低速行驶,让对方车辆安全通行,保证安全行车。
2.经总值班室主任或塔中值班负责人核实无误后,分别报公司分管领导和安全总监,经批准后,在审批表上注明报告时间和批准时间。
3.各单位、车队每天(冬季为19:30,夏季为22:00)将填写完整的审批表(一式三份)报总值班室和安全环保科备案。
三、紧急情况临时夜间派车的确定、审批和上报程序
总值班室调度在夜间接到急料拉运和紧急任务通知后,要立即向主任汇报,经确定后,向相关单位下达生产指令;相关单位接到指令后,要做好以下工作:
2.夜间行驶车辆,如果没有紧急任务或特殊情况,严禁赶夜路,正在执行任务的驾驶员要及时与单位领导联系,选择就近旅馆、井队住宿,并确保车辆停放安全。
夜间行车三忌安全常识(新版)

夜间行车三忌安全常识(新版)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807夜间行车三忌安全常识(新版)夜间由于行人稀少,道路交通环境不如白天那么复杂,因此,一些驾驶员比较习惯于夜间行车。
但夜间行车若不注意方式,随便乱停乱放,极易发生交通事故,甚至遭到犯罪分子的暴力抢劫。
驾驶员夜间行车应注意“三忌”。
一忌贪图方便一些犯罪分子为了达到抢劫过往车辆财物的目的,常常将某些东西,如提包、金钱、座袋、油桶、轮胎故意抛在公路上。
驾驶员若贪便宜停车拾物,犯罪分子就会一拥而上,暴力抢劫。
二忌桥头停车桥头是犯罪分子隐匿、出没的场所,尤其是宽路窄桥,停车不仅易遭歹徒的抢劫,而且还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因此,驾驶员在夜间行车途中,若非急需停车,应尽量避开桥头停车,以防发生不测。
三忌会车不变光夜间行车,会车变光是确保安全行车的关键。
会车时,要按规定使用灯光,若双方不变光,或一方主动变光,另一方不变光,往往会激怒主动变光一方,二者都会形成强光对射,致使双方视线不清,判断不明,尤其是在窄路、窄桥等复杂路段,极易发生撞车、翻车等事故。
因此,夜间行车,驾驶员要自觉遵守《条例》的有关规定,切不可逞强好胜,导致车祸,造成终生遗憾。
XXX图文设计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大客车夜间行驶规定

大客车夜间行驶规定夜间行驶是指车辆在夜间时间段内进行行驶的活动。
由于夜间视线不好、道路照明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夜间行车安全风险较高,因此国家针对大客车夜间行驶制定了一系列规定。
首先,夜间行驶的时间段,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可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在城市道路上,夜间行车一般是指晚上10点至凌晨5点;而在乡村道路上,夜间行车一般是指晚上9点至凌晨6点。
车辆在这个时间段内行驶需要符合相应的规定。
其次,夜间行驶应当注意保证行车安全。
夜间行驶能见度较差,路面照明不足,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因此,大客车在夜间行驶时,应当打开前照灯、示廓灯、尾灯和后位灯,确保行车的可视距离,并提醒其他车辆注意避让。
同时,驾驶员还应当保持警觉,注意观察道路情况,特别是行人或其他车辆的突发变化。
再次,夜间行驶还需遵守限速规定。
夜间行车限速一般较白天行车限速要求更低,这是因为夜间视线受限、驾驶员疲劳等因素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一般来说,大客车在市区道路夜间行驶限速一般为60公里/小时,而在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等路段则限速为80公里/小时。
驾驶员需严格遵守限速规定,确保安全行驶。
此外,夜间行驶还需注意防止疲劳驾驶。
夜间行车容易使驾驶员产生疲劳感,长时间疲劳驾驶会大大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因此,驾驶员在长途夜间行车过程中应定期休息,每隔2小时左右停车休息一次,以恢复体力和集中注意力。
同时,驾驶员应当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充足的睡眠时间,减少疲劳驾驶的风险。
综上所述,大客车夜间行驶规定主要包括:夜间行驶时间段、行车安全要求、限速规定和疲劳驾驶防范等方面。
驾驶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行驶,提高夜间行车安全意识,确保乘客和自身的生命安全。
同时,也希望广大司机朋友在夜间行车中要充分重视,做好安全措施,共同营造安全的夜间行车环境。
夜间行车管理制度

夜间行车管理制度摘要:在现代社会,夜间行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为了保障夜间行车的安全和顺畅进行,许多地区都颁布了相关的夜间行车管理制度。
本文将就夜间行车管理制度进行探讨,包括其背景、实施的意义、制度内容和管理措施等方面,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分析。
导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夜间行车的需求逐渐增加。
然而,夜间行车的特殊性也给交通管理部门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保障夜间行车的安全和有序进行,许多地区都制定了夜间行车管理制度。
本文将分析夜间行车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以期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背景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和城市交通压力的加大,夜间行车成为疏解交通压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夜间行车不仅可以避免白天的交通拥堵,还可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尤其对于一些物流运输、出行必需品等行业尤为重要。
然而,夜间行车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和管理问题,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夜间行车活动。
二、实施的意义夜间行车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提升夜间行车安全和管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夜间行车管理制度可以加强对夜间行车的监管,提高交通规则遵守度。
其次,夜间行车管理制度可以提供相应的交通服务和保障,方便夜间行车的需求。
此外,夜间行车管理制度还可以推动夜间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的繁荣。
三、制度内容夜间行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夜间行车许可证制度:夜间行车许可证是夜间行车的准入证明,对于有夜间行车需求的车辆必须持有有效的夜间行车许可证方可上路。
2. 夜间行车时间管理:制定夜间行车的具体时间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
3. 夜间行车路线管理:规定夜间行车的优先路线,避免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
4. 夜间行车速度管理:规定夜间行车的最高速度和最低速度,确保车辆以适当的速度行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5. 夜间行车装饰管理:针对夜间行车装饰物的使用,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以防止夜间行车的干扰和危险。
6. 夜间行车安全设施管理:加强对夜间行车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交规夜间行车注意事项

交规夜间行车注意事项夜间行车是一项需要特别注意的技巧。
随着夜晚的降临,能见度下降,道路情况变得更加复杂,驾驶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注意事项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本文将重点介绍夜间行车的交规注意事项。
一、车辆照明车辆的照明设备在夜间行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驾驶员应该确保车辆前后灯光正常工作,包括近光灯、远光灯、示宽灯、制动灯等。
同时,灯光的调整和灯光的照射范围也是至关重要的。
近光灯应该照射在车道前方的道路上,远光灯则可以在没有来车的情况下照亮更远的区域。
此外,在通过拐弯、超车等操作时,应该及时变换灯光,提醒其他车辆和行人。
二、减速行驶夜间行车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因此减速行驶是非常重要的。
驾驶员应该根据能见度和道路情况适当降低车速,以确保对前方状况的充分观察和反应时间。
在夜间驾驶中,尽量保持稳定的车速,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以免对其他车辆或行人造成危险。
三、保持安全距离保持安全距离是夜间行车的重要原则之一。
在夜晚,因为能见度变差,有些物体或障碍物不易被驾驶员察觉。
因此,驾驶员应该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以防止突然停车或紧急情况下无法及时刹车。
一般来说,保持至少两秒的车距是非常安全的,如果遇到恶劣的天气条件或者路况,应该适当加大安全距离。
四、警惕行人和动物夜间行车的另一个重要注意事项是警惕行人和动物。
在夜晚,行人和动物的能见度也会降低,因此驾驶员需要格外小心。
经常注意路边行人的动向,尤其是马路对面突然穿越的行人。
当行驶在农村或山区时,应特别警惕各种动物的突然出现,避免与它们发生碰撞。
五、不开启车窗由于夜晚空气湿度较高,开启车窗可能会导致车内空气潮湿,影响驾驶安全。
而且开启车窗会增加外界噪音干扰,对驾驶员的警觉性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夜间行车时,最好不要开启车窗,尽量以车窗来调节车内的空气流通。
六、清洁车窗和后视镜清洁车窗和后视镜对夜间行车非常重要。
车窗和后视镜上的灰尘、雨水或其他污物会减少驾驶员的视线范围,增加事故的风险。
夜间行车安全须知

夜间行车安全须知在我们的生活中,夜间行车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交通方式。
然而,与白天相比,夜间行车存在着更多的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夜间行车的安全,我们需要遵守一些行车安全须知。
首先,保持车辆良好的照明系统是夜间行车的基本要求。
车辆的前照灯、尾灯和转向灯都应该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且定期检查和更换灯泡是必要的。
此外,车辆的大灯应该调整到适当的高度,以避免对其他驾驶员产生眩光。
其次,驾驶员需要保持清醒和专注。
夜间行车容易使人疲劳,因此,驾驶员在出发前应该确保充足的休息。
如果在行车过程中感到困倦,应该及时找个安全地点停车休息片刻。
此外,驾驶员还应该避免饮酒和吸食违禁药物,以免影响反应能力和判断力。
第三,合理使用车灯是夜间行车的关键。
除了车辆自身的照明系统外,驾驶员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远光灯和近光灯。
在没有来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远光灯提高视野范围;但是一旦有来车,应该及时切换到近光灯,以免对其他驾驶员产生干扰。
此外,雾天、雨天等恶劣天气下,驾驶员应该打开雾灯、示宽灯等,以增加能见度。
第四,保持安全的车距是夜间行车的重要原则。
由于夜间视野受限,驾驶员需要提前预判和反应,因此与前车保持足够的车距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应该保持在3秒以上,这样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避免发生危险。
第五,遵守交通规则是夜间行车的基本要求。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驾驶员都应该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包括限速、不闯红灯、不超车等。
此外,夜间行车时,驾驶员还应该提高警惕,注意观察路况,避免突然变道或者急刹车。
最后,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也是夜间行车的重要一环。
在夜间行车中,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驾驶员应该保持冷静并迅速做出反应。
例如,如果发生爆胎,驾驶员应该稳定方向盘,并逐渐减速到安全停车点。
如果遇到其他车辆的追尾,驾驶员应该立即打开危险警示灯,并及时与对方交流事故处理方式。
综上所述,夜间行车安全须知涉及到车辆照明系统的正常运行、驾驶员的清醒和专注、合理使用车灯、保持安全车距、遵守交通规则以及应急自救能力等多个方面。
交通是否规定长途客车夜间不能行驶大巴车夜间行驶规定

交通是否规定长途客车夜间不能行驶大巴车夜间行驶规定交通是否规定长途客车夜间不能行驶长途客车夜间2点至5点不能行驶。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号)、《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道路客运安全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0]210号)之精神及规定禁止客运车辆在2点至5点期间运行高速公路。
大巴车夜间行使有什么规定?目前安徽省公安厅规定,凌晨2时至5时,由外省进入我省的长途客运车辆须继续通行的,应在省际收费广场进行接驳运输,并经正在执勤的交通警察检查后方可浮入高速公路;没有进行接驳运输的,一律禁止驶入高速公路,在指定区域停车休息至5时后方可继续行驶。
路面巡逻民警在上述时段发现已进入高速公路正在行驶的长途客运车辆,将其引导至就近的服务区进行休息。
长途大巴汽车晚上行驶有规定吗?客运大巴车凌晨3点-5点不允许行驶。
哪条法律法规规定高速公路凌晨两点至五点期间大客车不能在路面行驶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公安交警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进一步强化重点客货运企业的安全监管。
一、针对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采取每月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道路运输企业通报其违法、记分、事故情况的措施,强化营运驾驶人信息共享和安全管理。
二、针对营运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发生重大以内累计发生2次以上超员、超载违法行为的,要依法、严格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主管安全和经营的企业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管理人员予以行政处罚。
三、针对运输企业或者学校强迫大中型客货车、校车驾驶人违法驾驶,造成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对企业或者学校相关负责人员依法予以拘留。
四、要严把市场准入关、车辆技术状况关、从业人员资格关,严格汽车站安全监督。
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包括城市客运管理机构要认真履行道路运输“三关一监督”的职责,监督客运企业认真执行《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监督客运企业利用卫星定位应用系统强化驾驶员和车辆的运态安全监督,监督客运站场严格执行“三不进站、五不出站”的规定,做好检查记录,监督企业落实400公里以上客运班线双驾驶员制度、连续驾驶4小时落地休息制度、凌晨2点至5点强制停车休息制度、不符合条件的三级以下山区道路禁止开通夜班车规定等。
大货车夜间行车规章制度

大货车夜间行车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大货车夜间行车安全,维护公路交通秩序,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适用于大货车在夜间行驶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定。
三、夜间行车要求1. 大货车夜间行驶应携带有效的行驶证、驾驶证等相关证件,车辆应通过年度检测和排放检测,保持车辆良好状态。
2. 大货车夜间行驶应携带必备的安全设备,包括灭火器、三角警示牌等,并定期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
3. 大货车夜间行车应开启车灯,前灯远近光和示廓灯应在夜间行驶中一直开启,确保能够清晰辨认前方道路和车辆。
4. 大货车夜间行驶时,应保持车距,严格遵守限速规定,保持安全车速。
5. 大货车夜间行驶时,应注意观察前方道路情况,避免突发情况导致危险。
6. 大货车夜间行驶时,应避免疲劳驾驶,必要时可适当休息,确保驾驶员状态良好。
7. 大货车夜间行车应保持车身稳定,避免急加速、急刹车等危险行为。
8. 大货车夜间行车时,应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确保通过路口时安全顺利。
9. 大货车夜间行车时,应尽量减少超车行为,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四、夜间车辆维护1. 大货车夜间行车前,应对车辆进行检查,包括车辆轮胎、制动系统、灯光等相关部件是否完好。
2. 大货车夜间行车应定期进行轮胎气压检查、轮胎磨损检查,确保轮胎状态正常。
3. 大货车夜间行车时,应保持车辆清洁,定期进行清洗和检查,确保车辆外观整洁。
4. 大货车夜间行车时,应注意车身油漆情况,定期进行保养和修理,确保车辆外观漂亮。
5. 大货车夜间行车时,应注意车身玻璃情况,定期进行保养和修理,确保驾驶视线清晰。
六、夜间行车安全1. 大货车夜间行车安全第一,遇到雨雪天气时,应减速慢行,注意提前减速,避免侧滑。
2. 大货车夜间行车时,应注意观察路面情况,避免路面障碍物导致事故。
3. 大货车夜间行车时,应遵守超车规定,确保超车时安全。
4. 大货车夜间行车时,应避免开启车窗,避免外部光线影响驾驶视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方大件分公司夜间行车安全管理规定
一、夜间行车管理要求
(一)未出现紧急、特殊生产任务,调度室严禁夜间派车。
行驶在途中的车辆,无紧急任务或特殊情况严禁赶夜路,原则上要求就近选择旅馆住宿,确保车辆停放安全。
(二)确需夜间行车的或遇特殊情况需夜间派车的,必须经过单位领导许可。
(三)应保证夜间行驶车辆驾驶员的休息时间,严格遵守每四小时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的规定。
(四)安全员和调度员应加强车辆 GPS 监控,准确掌握车辆运行情况,提前通知驾驶员天气变化、道路信息及运行安排。
二、夜间行驶车辆的确定、审批程序
(一)当班调度应准确掌握本单位车辆的运行动态,在每日18:30以前根据车辆运行动态确定需夜间行驶车辆的车号及原因,告知单位领导。
(二)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经核实无误后,审核确认。
(三)当班调度每天下午下班前(冬季为19:30,夏季为22:
00)通知、安排驾驶员夜间行车事宜。
(四)安全员务必做好,出车前安全三交代工作。
四、夜间行驶车辆的监控
一、安全GPS监控人员每天上午对前一晚上的夜间行驶车辆进行轨迹回放,并做好相关记录,备查。
同时,将夜间行驶车辆与驾驶员进行核实,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二、按时参与安全环保科负责的每月GPS夜间值班工作,由各车辆单位、车队进行的夜间行车记录和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好记录工作。
五、夜间行车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
(一)防范措施
1、选择夜间行驶车辆时应把好车辆关和人员关。
2、安全员负责做好夜间行车驾驶员的“三交待”工作,安全交待要详细、有针对性,重点交待夜间行车安全注意事项。
驾驶员要对车辆进行认真检查,保证车辆的灯光系统、刹车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完好。
3、在执行特殊任务时,带队干部要与车队一起对现场进行勘查,对危险路段进行识别,制定出安全防范措施,并对驾驶员进行逐一交待。
4、根据行驶路段的具体情况,要对夜间行驶车辆的速度实行严
格限制,并及时将夜间行车的车号报GPS监控管理人员,GPS 监控管理人员要按照有关要求对夜间行驶车辆进行时时监控,发现违章行为要及时通知车队和驾驶员,并做好记录。
5、驾驶员应按有关规定做到礼貌行车、文明行车,正确使用灯光,正确判断前方的路面情况;严禁超速行驶、疲劳驾驶、抢超抢会、不会灯、违章驾驶等行为;需要临时停车时,应选择安全地带,开启应急闪光灯、示宽灯和尾灯,在车辆前后100-150米处摆放安全三角警示标志。
6、GPS监控人员要做好夜间行驶车辆的监控工作,并发送短信提醒驾驶员做到安全行车。
7、集中执行夜间行车或特殊紧急任务的,单位应安排一名管理干部跟车进行现场监督,确保行车安全。
(二)应急处置措施
1、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安全环保科报告,并立即就近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实施救援,不得延误;应急领导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油建公司交通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
其中:
(1)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导致发生火灾事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立即向事发地公安消防部门(119)报告,并在保障生命安全前提下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火势扩散蔓延。
(2)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导致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立即拨
打120急救电话。
2、本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1)简明了解事故情况并立即向安全环保科报告,下达启动预案的指令;
(2)根据现场事态变化,研究、批准重大应急决策;
(3)任命现场指挥,确定现场应急处置组成人员,按职能明确工作任务;
3、现场指挥接到命令后,立即带领相关人员及物资赶赴现场。
到达现场后,立即与当地政府部门和公安交警部门联系协调,对现场情况、人员伤亡情况及周边环境进行摸底,及时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置方案,防止事故扩大或发生次生事故;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人员协助做好交通管制、医疗救护、设立警戒区等。
4、现场指挥应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处置情况,根据现场处置方案的需要,及时调配应急救援物资;
北方大件运输分公司
二〇一二年八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