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资料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计算方法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计算方法研究

工 作 中最 基 本 关 键 环 节 之 一 。 只 有在 准 确 科 学 的 车 辆 限界 计 算基 础 上 , 能 合理 确 定设 备 限界 和建 才
筑 限 界 , 成 完 整 的城 市 轨道 交 通 限界 标 准 。车 辆 形
限 界制 定 工作 的核 心 环 节 除 选 定 合 适 的计 算 车 辆 断 面轮 廓 、 长及 计 算 参数 外 , 算 方法 的科 学性 、 车 计
加宽 内考虑 。
③ 对 于车 辆 限界 计算 中所考 虑 的要 素 , 其性 按
质统 一 分成 两 大类 , 即随 机 因 素 和非 随机 因素 。对
制定 一 个 简单 可 操作 的计算 方法 , 于 今后 工 程实 便
践使 用 。鉴 于此 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下文 将 集 中 阐述 车辆 限 界计
机 与非随机要 素处 理 为基 本 原则 , 出 了一 种先进 的车辆 提
限界 计 算 方 法 。 详 细 列 出 了车 辆 限界 的各 计 算 要 素 说 明 、 供计 算用的全部公 式及应用 注意事项 。采用本 计算方 法制 定 车 辆 限 界 , 够 兼 容 科 学 性 、 济 性 和 安 全 性 , 于 工 程 能 经 对 实践 有 较 高 的应 用 价 值 。 关键词 城 市轨 道 交 通 , 辆 , 车 限界
设 备 限界— — 是 基准 坐 标 系 中的 一个 轮廓 , 规
定 安 装设 备 的任何 部 分 即 使 在 计 及 了它 们 的 刚性 或 柔 性运 动 后 , 不得 侵 入 。特 殊 设 备 允 许 侵 入 , 也 但 不得 超 出限 定 的范 围 。
总 结 多年 来 限 界 计 算 方 法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立 了 以 基 于 随 确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轨行区限界检测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轨行区限界检测

限界检测前应具备的主要条件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限界检测的“理想”条
备条件时宜提前安排隧道清洗,再安排限界检测工
作,也可为了后续列车上线调试创造良好的条件。 4)地下段轨行区内隧道照明设施完善:地下段 轨行区内隧道正式照明系统无法正式启用前若安排 限界检测工作,则应提前对临时照明设施进行排查 和检修,以确保临时照明系统能正常使用。如果正 式照明系统能在限界检测前启用,可使行车和检测
括区间)的限界关系进行检测。在限界检测车行进
车站
譬瞠=型鎏墨声屏障时,声屏障与设备限 界的安全间隙
≥1()() 7…”
銮蒿藻台范围外站台边缘距设备限界的安
≥5() ≥200 ≥100
到非车站有效站台区域前,将检测模板调整到设备 限界的轮廓尺寸,在检测车通过时就可检验设备限 界与车辆限界之间的关系,以避免发生列车与轨旁 建(构)筑物、设备(设施)之间发生接触。一般情况 下,宜在沿线建(构)筑物和设备全部安装完成后再 实施检测。车站有效站台范围外的限界检测主要内
实践中被广泛采用。本文主要围绕限界检测车验收 和检测的相关工作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bugging must detect the actual state of gauges,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rain operation.The present method is
段设备限界。直线段设备限界是在直线段车辆限界
≥5()() 7…”
毫;黧、警瞀==缨堡善金行通道时人行通道与设备 地面线限界的安全间隙
>/50
釜笑萎型鋈著萋嚣《券};;窭銎蒿鬃网系统
最大突出点与设备限界的安全问隙
≥・cH, 7“…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详解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详解
任何沿线永久性固定建筑物,包括施工 误差值、测量误差值及结构永久变形量 在内,均不得向内侵入的界线。( CJJ96-2003地铁限界标准)
14
建筑限界应分为隧道内建筑限界、高 架建筑限界、地面建筑限界。
隧道内建筑限界按工程结构形式分为 矩形隧道建筑限界、马蹄形隧道建筑限界 和圆形隧道建筑限界。
15
设备限界是用以限制设备安装的控制 线,车辆在故障运行状态下所形成的最大 动态包络线。
列车在运行中以机械故障产生车体额 外倾斜或高度变化,此类故障主要指一系 悬挂或二系悬挂意外损坏,以此计算最大 值为设备限界的包络线。
按照所处地段类型划分:直线设备限 界和曲线设备限界。
10
车辆轮廓线 车辆限界 设备限界
车辆轮廓线 车辆限界
6
车辆限界与车辆轮廓线之间,必须留 出一定的、为确保行车安全所需的空间, 这个空间考虑了以下因素:
(1)车辆制造公差引起的上下、左 右方向的偏移或倾斜;
(2)车辆在名义载荷作用下弹簧受 压引起的下沉,以及弹簧由于性能上的误 差可能引起的超量偏移或倾斜;
7
(3)由于各部分磨耗或永久变形而造 成的车辆下沉,特别是左右侧不均匀磨耗 或变形而引起的车辆倾斜与偏转;
27
4.2.1曲线几何偏移引起车体几何偏移
28
4.2.2超高和欠超高引起的限界加宽和加高
29
当采用过超高时,曲线内侧求得的竖 向偏移量为负值,曲线外侧求得的竖向偏 移量为正值;当采用欠超高时,曲线外侧 求得的竖向偏移量为负值,曲线内侧求得 的竖向偏移量为正值。
30
4.2.3曲线轨道参数及车辆参数变化引起的 限界加宽
12
建筑限界和设备限界之间的空间,应 能安排各种电缆线、消防水管及消火栓、 动力照明箱、信号箱及信号灯、照明灯、 扩音器、通风管、架空接触网及其固定设 备或接触轨及其固定设备等。

城轨交通车辆限界和设备限界计算

城轨交通车辆限界和设备限界计算

机因素按线性相加合成,而对随机
由于车体运动时会产生向左或 的失效(包括空气弹簧的“过充”和
因素按高斯概率分布采取均方值合 向右侧滚,因此,应对该2种工况 “失气”),使得车体倾侧,直到受到
成。将以上两大类相加形成车辆的 分别计算,并取计算结果大者为最 限位器的限制为止。在这种情况
动态偏移量。
终车辆限界。
0 325 615 687 850 4 040 4 040 4 022 3 992 3 856
注:表中第0~13点是车体上的控制点;第13~15点是转向架上的控制点;第16~19点 是车轮上的控制点;22、23两点为连接在车轴上的齿轮箱点; 20、21、24、25点为连接 在转向架构架上的信号接受设备的最低点;26~29为信号灯预留位置;第0s、1s、2s、 3s、4s点为隧道内受电弓控制点。
41 171 3 630
13 1 155 125
24 415 73 4s 984 3 900
5 1 437 3 503
14 1 155
80 25 0 75
6 1 499 3 414
15 846 82 26 1 550 3 074
mm


1 544 1 642
3 309 1 677
16
17
841 738
表 2 A 型车隧道内直线段车辆限界坐标值
1 525 3 885 10 1 565 399 19 647 -54 1s 464 4 084


916 984
3 794 3 700
11 12
1 465 1 303
401 122
20 23
643 421
42 42
2s 3s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车辆与限界建设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车辆与限界建设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车辆与限界建设标准第1条车辆类型应根据当地的预测客流量、行车密度、线路条件、供电电压、车辆与备品来源、技术发展、产品价格和维修能力等因素,综合比较而选定。

车辆基本型式应按以下类型选择:一、按车体宽度和驱动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类、六种车型:(一)粘着牵引系统:A、B型车,车体宽度为30m、28m的四轴系列车型;C、D型车,车体宽度为26m,车地板不同高度的铰接车系列车型;单轨胶轮车,车体宽度为30m的跨座式单轨胶轮系列车型。

(二)非粘着牵引系统:L型直线电机车辆系列。

二、按车辆的牵引控制系统,可选用交流变压、变频车。

三、按车体材料,可选用不锈钢车、铝合金车和耐候钢车。

四、按受电方式,可选用受电弓车、受流器车、受电弓加受流器车。

五、按电压等级分:有直流1500V和直流750V。

第2条同一城市内的车辆型式应从线网规划统筹考虑,类型不宜过多。

各类车型的主要技术规格,可按表6规定确定,并严格遵循车辆国产化的原则和政策。

第3条对各类车型应规定相应的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

A、B型车的限界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地铁限界标准》CJJ96的有关规定,其他车型的限界可按《地铁限界标准》CJJ96规定的计算方法确定。

第4条车辆构造速度应高于车辆设计最高速度的10%或10km?h。

车辆设计最高速度应满足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并允许出现瞬间超速5km/h。

第5条制定限界的计算车辆应采用无驾驶室车辆的基本参数,进行车辆限界和设备限界计算。

各类车型的计算车辆参数见表5。

车站限界(站台)应满足列车停站、开门状态时的车辆限界,且满足列车过站时的车辆限界。

各类车型计算车辆参数表5项目名称A型车B型车C型铰接车D型铰接车L型车单轨车车长221190——1708148车宽3028262628298车高383837373625384?53转向架中心距157126——111496固定轴距252319192025车厢地板高度113110095035093113第6条列车端部车辆应设置专用前端门或指定侧门为乘客紧急疏散门,并应配置下车设施。

线路、车辆、限界

线路、车辆、限界
第2章城市轨道交通 设备与基础设施
教学目标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类型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组成部分 掌握限界的定义及类型

2.1线路
2.1线路
1概念 线路是轨道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线路单向客运能力,可分为Ⅰ、Ⅱ、 Ⅲ三个等级。 每条线路的运能,应通过客流预测分析确 定。
2.2车辆
3运行特点 (1)在地下隧道、高架和地面轨道运行 站距短,线路曲线半径小,坡度大; (2)客流量大而集中,乘客上下车频 繁,高峰时会超载。
2.2车辆
4组成 车体 车门 车钩缓冲装置 转向架 制动装置 ……
车体
容纳乘客和驾驶员的地方,安装和连接其他 设备及组件的基础。 1特点
2.3限界
2种类 根据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和设备运营要 求,限界可以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建 筑限界、接触轨和接触网限界。
限界的确定需要根据车辆外轮廓尺寸及技 术参数、轨道特性、各种误差及变形,并考 虑列车在运动中的状态等因素,经过科学的 分析计算后确定。
2.3限界
车辆限界:车辆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形成的最大动态 包络线。 设备限界:为保证轨道交通系统的列车等移动设备 在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所需要的限界。 建筑限界:是指在行车隧道和高架桥等结构物的最 小横断面所形成的有效内轮廓线基础 上,再考虑其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结 构变形等因素,为满足固定设备和管线 安装的需要而必须的限界。
(1)外观造型、色彩与市容规划协调,车体内 部座位少、车门多且开度大 (2)对重量限制较为严格 (3)轻量化设计 (4)防火要求严格 (5)对隔音和减噪措施有严格要求
车体
2构成 底架、侧墙、车顶和端墙等 3承载方式 底架承载、整体承载 4外形特点 矩形、鼓形

线路、车辆、限界

线路、车辆、限界

2.2车辆
3运行特点 (1)在地下隧道、高架和地面轨道运行 站距短,线路曲线半径小,坡度大; (2)客流量大而集中,乘客上下车频 繁,高峰时会超载。
2.2车辆
4组成 车体 车门 车钩缓冲装置 转向架 制动装置 ……
车体
容纳乘客和驾驶员的地方,安装和连接其他 设备及组件的基础。 1特点
2组成
牵引联挂装置、缓冲装置
1-车钩
2-钩尾框 3-钩尾销 4-前从板 5-缓冲器 6-后从板
转向架
1作用
(1)支撑车体,引导其沿线路运行 (2)承受并传递车体与轨道间的各载荷 (3)缓和车体和轨道间的作用力 (4)将车轮对的滚动转化为平动 (5)提高列车通过曲线的能力 2分类 动车转向架、拖车转向架
普通渡线

设在两平行线路之间,由两副辙叉号数相 同的单开道岔及两道岔间的直线段组成。
八字形渡线

用四付单开道岔和两直线段,可沟通两条 线四个方向之间的直通进路。
交叉渡线

由四副辙叉号数相同的单开道岔和一副菱 形交叉组成。在需要连续铺设两条方向相 反的普通渡线而受地面长度限制时,可采 用此渡线。
横列式停车线
纵列式停车线

停车线布置在车站一端,与站台纵列。有 尽头式和贯通式之分。
纵列式停车线
检修线

检修线是设在车辆基地检修库内,专门用 于检修列车的线路,设有地沟,配有架车 设备、检修设备。
试验线

设在车辆基地,用于对检修完毕的列而车 状态进行检测的线路。
出入场线

连接车站和正线的线路。根据地铁列车运 营及检修的需要,地铁列车出入车场的走 行线一般为双行线。
车门
2电气控制 开关是由驾驶员拉动驾驶室左右侧墙上 的开关门按钮来完成的 电气控制系统包括车门开/关控制、客室 车门监控回路和列车再开门功能。 两种操作模式:1在ATP系统开通状态 下,2在ATP系统关闭的状态下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详解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限界详解
10
车辆轮廓线 车辆限界 设备限界
节点1局部放大 图
节点
设备限界位于车 辆限界外的一个轮 廓线,是用以限制 设备安装的控制线 。除另有规定外, 建筑物及地面固定 设备的任一部分, 即使涉及了它们的 刚性和柔性运动在 内,均不得向内侵 11 入此限界
2.4建筑限界 建筑限界是位于设备限界以外的一个 轮廓线,是在设备限界基础上,满足设备 和管线安装尺寸后的最小有效断面。它规 定了地下隧道的形状、尺寸、位置,地下 车站及站台位置以及地面建筑物(包括接 触网支柱、声屏障和站台屏蔽门等)的位 置。
25
隧道外车站直线段限界(GB50157-2013)
26
4.2圆曲线地段车辆限界或设备限界 曲线地段车辆限界或设备限界应在直 线地段车辆限界或设备限界的基础上加宽 和加高。 计算曲线地段车辆限界或设备限界加 宽和加高包括三个方面:曲线几何偏移引 起车体几何偏移;超高和欠超高引起的限 界加宽和加高;曲线轨道参数及车辆参数 变化引起的限界加宽。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限界
1
1、限界的定义 限界(gauge)是限定车辆运行及轨道 区周围构筑物超越的轮廓线。(地铁设计 规范 GB50157-2013) 限界是保障地铁安全运行、限制车辆 断面尺寸、限制沿线设备安装尺寸及确定 的建筑结构有效净空尺寸的图形轮廓。
2
限界的设计是根据车辆的轮廓尺寸、性能技 术参数、线路特性、轨道特性、设备安装以及各 种误差及变形等因素,并考虑列车在运动中的状 态等因素,通过科学的分析计算和技术经济比较 综合分析确定。在线路上运行的车辆必须与隧道 边缘、各种建筑物及设备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以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 因此,限界是地铁设计所需的重要技术指 标。
27
4.2.1曲线几何偏移引起车体几何偏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建筑限界和设备限界之间的空间,应 能安排各种电缆线、消防水管及消火栓、 动力照明箱、信号箱及信号灯、照明灯、 扩音器、通风管、架空接触网及其固定设 备或接触轨及其固定设备等。
13


建筑限界不含测量、施工等各种误差及 结构位移、沉降和变形等因素,所以, 在结构设计中应按施工条件和地质条件 外放一定余量(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13)。 任何沿线永久性固定建筑物,包括施工 误差值、测量误差值及结构永久变形量 在内,均不得向内侵入的界线。( CJJ96-2003地铁限界标准)
33
5.1 GB50157-2013 中设备和管线布置原则 轨道区内安装的设备和管线(含支架 )与设备限界应保持不小于50mm的安全 间隙(架空接触网和接触轨除外)。 强、弱电设备应分别布置在线路两侧 ,必须布置在同侧时,其间隔距离应符合 强、弱电干扰距离的规定。
25
隧道外车站直线段限界(GB50157-2013)
26
4.2圆曲线地段车辆限界或设备限界 曲线地段车辆限界或设备限界应在直 线地段车辆限界或设备限界的基础上加宽 和加高。 计算曲线地段车辆限界或设备限界加 宽和加高包括三个方面:曲线几何偏移引 起车体几何偏移;超高和欠超高引起的限 界加宽和加高;曲线轨道参数及车辆参数 变化引起的限界加宽。
10
车辆轮廓线 车辆限界 设备限界
节点1局部放大 图
节点
设备限界位于车 辆限界外的一个轮 廓线,是用以限制 设备安装的控制线 。除另有规定外, 建筑物及地面固定 设备的任一部分, 即使涉及了它们的 刚性和柔性运动在 内,均不得向内侵 11 入此限界
2.4建筑限界 建筑限界是位于设备限界以外的一个 轮廓线,是在设备限界基础上,满足设备 和管线安装尺寸后的最小有效断面。它规 定了地下隧道的形状、尺寸、位置,地下 车站及站台位置以及地面建筑物(包括接 触网支柱、声屏障和站台屏蔽门等)的位 置。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限界
1
1、限界的定义 限界(gauge)是限定车辆运行及轨道 区周围构筑物超越的轮廓线。(地铁设计 规范 GB50157-2013) 限界是保障地铁安全运行、限制车辆 断面尺寸、限制沿线设备安装尺寸及确定 的建筑结构有效净空尺寸的图形轮廓。
2
限界的设计是根据车辆的轮廓尺寸、性能技 术参数、线路特性、轨道特性、设备安装以及各 种误差及变形等因素,并考虑列车在运动中的状 态等因素,通过科学的分析计算和技术经济比较 综合分析确定。在线路上运行的车辆必须与隧道 边缘、各种建筑物及设备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以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 因此,限界是地铁设计所需的重要技术指 标。
3
2、限界的分类 城市轨道交通的限界主要包括车辆限 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
4
2.1车辆轮廓线 车辆轮廓线依据车辆横剖面包络而成 ,是设计地铁限界的基础资料。
5
2.2车辆限界 车辆在平直线上 正常运行状态下所形 成的最大动态包络线 ,用以控制车辆制造 、以及制定站台和站 台门的定位尺寸。
车辆轮廓线
31
曲线地段车辆限界或设备限界各点坐 标值应由相应直线段车辆限界或设备限界 各点坐标值加上偏移量后得到。
32
5、限界设计中轨道区设备和管线布置
限界专业制定建筑限界,明确安装后的管 线设备距离设备限界最小的要求,并在断面上粗 略安排各管线设备距离轨面的高度及横向最大宽 度要求。 区间管线综合专业在限界粗略布置的管线 设备基础上,依据各设备专业的具体布置要求, 统筹优化各种管线及支架、水管、电气箱(柜) 、消防栓箱、信号机、照明灯等固定设备在平面 和断面上的详细布置。
车辆限界
6
车辆限界与车辆轮廓线之间,必须留 出一定的、为确保行车安全所需的空间, 这个空间考虑了以下因素: (1)车辆制造公差引起的上下、左 右方向的偏移或倾斜; (2)车辆在名义载荷作用下弹簧受 压引起的下沉,以及弹簧由于性能上的误 差可能引起的超量偏移或倾斜;
7
(3)由于各部分磨耗或永久变形而造 成的车辆下沉,特别是左右侧不均匀磨耗 或变形而引起的车辆倾斜与偏转; (4)由于轮轨之间以及车辆自身各部 分存在的横向间隙而造成车辆与线路间可 能形成的偏移;
14
建筑限界应分为隧道内建筑限界、高 架建筑限界、地面建筑限界。 隧道内建筑限界按工程结构形式分为 矩形隧道建筑限界、马蹄形隧道建筑限界 和圆形隧道建筑限界。
15
地面双线建筑限界
16
高架双线建筑限界
17
矩形隧道建筑限界
18
圆形隧道建筑限界
19
马蹄形隧道建筑限界
20
3、限界的基准坐标系 垂直于直线轨道 线路中心线的二维平 面直角坐标。横坐标 轴(X轴)与设计轨顶 平面相切,纵坐标(Y 轴)垂直于轨顶平面 ,该基准坐标系的坐 标原点为轨距中线点 。Y源自OXYX21
4、B2型车的限界(GB50157-2013) 4.1 标准规定的B2型车的限界图,包括: 隧道内直线段限界 隧道外直线段限界 隧道内车站直线段限界 隧道外车站直线段限界
22
隧道内直线段限界(GB50157-2013)
23
隧道外直线段限界(GB50157-2013)
24
隧道内车站直线段限界(GB50157-2013)
8



按照隧道内外区域划分:隧道内车辆限 界和隧道外车辆限界 按列车运行区域划分:区间车辆限界、 站台计算长度内车辆限界和车辆基地内 车辆限界。 按所处地段类型划分:直线车辆限界和 曲线车辆限界。
9
2.3设备限界 设备限界是用以限制设备安装的控制 线,车辆在故障运行状态下所形成的最大 动态包络线。 列车在运行中以机械故障产生车体额 外倾斜或高度变化,此类故障主要指一系 悬挂或二系悬挂意外损坏,以此计算最大 值为设备限界的包络线。 按照所处地段类型划分:直线设备限 界和曲线设备限界。
27
4.2.1曲线几何偏移引起车体几何偏移
28
4.2.2超高和欠超高引起的限界加宽和加高
29
当采用过超高时,曲线内侧求得的竖 向偏移量为负值,曲线外侧求得的竖向偏 移量为正值;当采用欠超高时,曲线外侧 求得的竖向偏移量为负值,曲线内侧求得 的竖向偏移量为正值。
30
4.2.3曲线轨道参数及车辆参数变化引起的 限界加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