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初一是中学生打基础的阶段,是中学学习的正式起步阶段,那么关于七年级的生物我们该怎么学习呢?以下是本店铺准备的一些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禾苗青青,麦浪滚滚;春水澄碧,游鱼嬉戏。

”此场景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游鱼B.春水C.麦浪D.禾苗2.在撒哈拉沙漠中发现有一种“翻滚的蜘蛛”,当它遇到危险时,首先摆出一种威胁性姿态,使自己看起来尽可能大,但危险如果仍然存在,它就会以侧翻的方式立即逃开。

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生物的下列哪种特征()A.生物能运动B.生物需要呼吸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3.某小组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水稻、玉米、高粱等归为一类,鸡、鸭、鹅等归为一类,狗、猫等归为一类。

他们分类的依据为()A.生物的个体大小B.生物的用途C.生物的生活环境D.生物的数量4.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要有正确态度和方法,下列在调查活动中的表现正确的是()A.甲翻开墙边的砖块,发现一只蜈蚣,又喜又怕,没有作记录B.乙看到两株从未见过的小花,就连根拔起,准备带回家栽培C.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蚂蚱,看到别的同学没有记录,就删掉了蚂蚱D.丁看见4只麻雀在树枝间飞来飞去,于是将麻雀记录下来5.《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以下各选项是《声律启蒙》中的诗句,各句里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B.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C.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D.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6.产自新疆阿克苏的“冰糖心苹果”,果核透明,味道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阿克苏地区年日照时数达2 60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

这体现了影响该苹果品质的非生物因素是()A.温度和光照B.温度和水分C.水分和土壤D.光照和水分7.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下列描述的景象与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素匹配不正确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水分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光照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捕食8.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可以概括为()A.作出假设→发现问题→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制订计划→交流表达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交流表达C.交流表达→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计划→作出假设→得出结论D.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施计划→获得结论→交流表达→制订计划9.沙棘是种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落叶灌木,用于保持水土、绿化沙漠。

202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202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生物
22.下列有关该实验结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用到了实验法并进行了实验对照 B.实验中两只死老鼠的区别是有无被响尾蛇袭击过 C.响尾蛇会对没被它袭击过的死老鼠进行追寻 D.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猎物的
(A)
A.遗
D.生物数量多样性
·生物
14.下列荔枝园中的生命现象与体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D) A.一棵荔枝树上的荔枝有甜的和不甜的——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B.荔枝在秋天会落叶纷飞——生物排出废物 C.一颗荔枝种子能够长成荔枝树——生物可以生长 D.荔枝树的培育过程中需要浇水和施肥——生物的应激性
·生物
15.判断荔枝树属于生物的依据不包括( B ) A.需要营养 B.能够运动 C.能繁殖后代 D.能够合成“食物”
·生物
16.通过对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的对比研究,发 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特征,因此科学家推测它们具有共同的祖
先。该过程利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 A )
A.观察法和比较法 B.实验法和调查法 C.调查法和比较法 D.实验法和观察法
·生物
3.下列诗词中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的特征不
相符的是( A )
选项
诗词
生物的特征
A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生长发育
B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对外界刺激作出 反应
C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能繁殖
D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排出体内的废物
·生物
4.我国人形机器人生产商“优必选”公司在今年2月份发布
第1单元测试卷
·生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
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初一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体的最基本的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器官系统- 正确答案:A.细胞2. 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组成物质的是:- A.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 C.核酸- D.植物细胞壁- 正确答案:D.植物细胞壁3. 植物细胞的主要特点是:- A.有紧密的细胞膜- B.有显著的细胞刚毛- C.有大中央空腔- D.有细胞壁- 正确答案:D.有细胞壁4. 下列器官对人体的排毒作用不正确的是:- A.肺- B.心脏- C.肝脏- D.肾脏- 正确答案:B.心脏5. 可以通过胎盘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A.鱼类-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正确答案:D.哺乳动物二、判断题1. 动物和植物的细胞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功能不同。

- 正确答案:是2. 人体细胞内含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

- 正确答案:是3. 植物与动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膜和细胞核。

- 正确答案:是三、填空题1. 我们的身体由 __细胞__ 组成。

2. __细胞膜__ 是细胞的保护层。

3.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多了一个 __细胞壁__。

4. 植物通过 __光合作用__ 吸收和利用阳光能量。

5. 我们的身体内有 __多个器官系统__,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四、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人体的排泄器官。

- 答:人体的排泄器官主要包括肺、肝脏和肾脏。

肺通过呼吸作用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肝脏通过分解和转化有毒物质,将其排出体外。

而肾脏则通过尿液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过剩的水分。

2. 人类与植物的排泄方式有何不同?- 答:人类的主要排泄方式是通过呼吸系统、肾脏和皮肤来进行排泄。

而植物则通过气孔呼吸、根系排泄和叶片排泄来进行代谢废物的排出。

3. 请简要介绍胎盘在哺乳动物中起到的作用。

- 答:胎盘是哺乳动物独有的特殊器官,它通过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联系,进行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传递、排泄物的排出等功能。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
特征()
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发育
2.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
A.沙漠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3.地衣生长在岩石上,而地衣分泌的岩石酸又能使石头裂解,这说明
()
A.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4.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
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甲是分解者
B.图中的丙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丙→甲→乙
5.下列叙述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钟乳石慢慢长大
B.禾苗茁壮成长
C.汽车在奔驰
D.机器人在演奏
6.眼虫细胞内有叶绿体,在有光的环境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在无光的环境中又能从外界摄取有机物.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适应生物
D.环境依赖生物
7.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 第1章 认识生物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 第1章 认识生物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 1.1认识生物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某活动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蜻蜓、蚂蚱、小鸟、蘑菇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A. 都能进行呼吸B. 都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C. 都能生长和繁殖 D. 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2.雨点打在含羞草的小叶上,叶片会立刻合拢,叶柄下垂,这一生命现象属于生物特征中的()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 生物需要呼吸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3.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机器人在工作B. 电脑病毒 C. 植物开花结果 D. 会“长大”的石头4.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A. 智能机器人B. 石头上的青苔 C. 变形金刚 D. 不断变大的钟乳石5.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①阳光②松树③空气④细菌⑤金鱼⑥水⑦病毒⑧土壤⑨珊瑚虫⑩藻类A. ①③⑤⑦⑨B. ②④⑥⑧C. ②④⑤⑦⑨⑩D. ①③⑥⑧6.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 生长和繁殖B. 能排出代谢废物 C. 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 D. 具有细胞结构7.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 恐龙骨骼 B. 珊瑚 C. 珊瑚虫D. 钟乳石8.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 人B. 蘑菇C . 青蛙D. 电脑病毒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描述的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 生物能生长 C. 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D. 生物能呼吸10.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会自然下垂,这种现象是生物的什么特征的表现()A. 生长B . 繁殖C . 应激性D . 新陈代谢11.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命现象()A. 夏季炎热,人出汗了B. 铁在潮湿环境中生锈了C. 秋季植物落叶了D. 用手触摸含羞草,展开的叶片会合拢12.“不必说…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突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下列哪项不是皂荚树、鸣蝉等生物的基本特征()A. 新陈代谢 B.生长发育 C.反射 D.繁殖13.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 生物都能自由运动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二、填空题14.右图是蝗虫外部形态示意图,请据图作答:(1)蝗虫身体是由①________②________和③腹部构成。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总分:50分 时间:50分钟题号 一二 总分 得分一、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恐龙化石B.蘑菇C.猎豹D.小麦 2. 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组成应包括 ( )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生物成分、食物链、食物网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非生物成分3.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具有基本的生命特征。

下列哪项组合描述了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③朵朵葵花向太阳 ④一母生九子,九子各 不同 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A.①② B.③⑤ C.②④ D.④⑤ 4.下列食物链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 A.兔→狐 B.草→兔→狐 C.草←兔←狐D.阳光→草→兔→狐5.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 容是( )A.蚯蚓数量B.光照条件C.温度D.土壤6.下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甲、乙、 丙三者中能量最多的是乙。

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正确的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甲→丙→乙7.下列实例中,能体现出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植被丰富的山中空气清新B.初到高原的人出现高原反应C.浮水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D.水葫芦作为“生物入侵者”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8. 在一个由草、兔、鹰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假如把鹰全部杀灭,下图中可以正确表示兔数量变化趋势的是 ( )9. 黄山是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的黄山松大多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区域。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卷三套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卷三套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综合测试01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50分。

)1.银杏是植物中的活化石,如果想了解银杏树的形态结构,常用的科学方法是()A.观察法B.比较法C.调查法D.模拟实验法2.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是()①敲击能发出声音的钢琴②玉米③鸡④石头⑤珊瑚虫⑥机器人⑦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⑤⑦3.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但专家称白鳍豚已经功能性灭绝。

因为在2006年底,六国科考队沿长江进行了3 436千米的寻找后,未发现白鳍豚。

其中沿长江寻找白鳍豚的方法属于()A.观察法B.调查法C.分析资料D.实验法4.下列对春天景物的描述中,与生命现象无关的是()A.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D.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5.下列现象属于生物排出体内废物的是()A.松鼠不断寻找食物吃B.钟乳石由小变大C.小狗排尿D.人晕车呕吐6.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A.惊弓之鸟B.蜻蜓点水C.杯弓蛇影D.草木皆兵7.下列关于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动植物都能够自己制造有机物B.动物能进行呼吸,植物不能呼吸C.动植物能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8.下列生命现象显示的生物特征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一粒油菜籽长成油菜植株B.蝌蚪长成青蛙C.春笋钻出地面D.种瓜得瓜9.黄鼬在遇到敌害时会释放臭气,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10.当调查对象范围较大时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下列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A.调查本班学生的近视率B.调查某校学生的男女比例C.调查某省七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D.人口普查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50分。

)11.(14分)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除枯藤外的生物和非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检测试题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第Ⅱ卷的答案表中。

)1.飞机、机器人、海带、电脑都是我们熟悉的物体,其中属于生物的是()A飞机B机器人C海带D电脑2.狮子捕食斑马,其生理意义在于()A获取营养B强者欺凌弱者C游戏D将它驱除出领地3.完成下列活动不需要使用调查方法()A.全国性人中普查B.中学生对网络游戏的看法C.某一保健品的市场销售预测D.人物外貌的描写4.下列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出反应的是()A.动物以植物为食B.含差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会合拢C.鲸呼气时会产生雾状水雾D.西瓜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5.下列叙述中,能说明病毒属于生物的是()A.具有细胞结构B.能使动物和植物致病C.能够繁殖后代D.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6.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必须借助仪器用眼观察B、可利用照相机帮助我们观察C、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D、可利用录音机等工具观察7、果树能产生种子,种子可以萌发并长成新的植物体,这说明()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生物多由细胞构成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8.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在其体内生活的还有藻类植物,藻类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

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浅水区,与什么有关?()A.呼吸B.取食C.生长D.繁殖9.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

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A.有细胞结构B.能生长和繁殖C.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D.身体呈绿色10、在调查社区的生物种类时,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正确的做法是()A、记录数量最多的生物B、记录最珍贵的生物C、记录自己最喜欢的生物D、记录看到的全部生物11、金鱼按其形态结构特点,应归为()A、植物B、动物C、其它生物D、宠物12.地球上的人口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否则会影响人类的生活,这主要是因为生物的生存需要A.一定的空间B.适宜的温度C.空气D.阳光13.若将绿藻甲、乙、丙、丁甲组分别放置于:湖泊、100m深的海中、800m深的海中,50m 深的海中,首先死亡的是生活在何处的绿藻?()A.甲B.乙C.丙D.丁14.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最好是()A.一只B.两只C.三只D.十只15.在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是()A.鱼类的季节性洄游B.仙人掌叶变成针刺状C.蛾类的夜间活动D.养在小瓶中的鱼都浮向水面16.下列探究活动的哪一步属于提出问题:A.某同学发现池水中有一运动的白点B.心想这是生物吗C.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D.原来是草履虫17.大气圈的空气主要含有()等气体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氢气⑤一氧化碳A、①②③B、①⑤④C、②③④D、⑤④18.人们移栽植物幼苗的时候,往往在初期对幼苗进行遮荫,主要是为了使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不受影响A、空气B、光照C、水D、土壤19.连续阴雨时,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会爬出洞穴,此现象与生物哪一因素有关?()A、呼吸B、营养C排出体内废物D、生长和繁殖20.叶片宽大的植物不适于生活在干燥的沙漠,沙漠边缘种植的防护林,树木叶片大都细小,这是为了()A、减少风的阻力B、便于吸收二氧化碳C、有助于光合作用D、减少水分散失21.下列不能说明生物对环境适应性的是()A.沙漠中生活的骆驼,蹄子宽大B.鱼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C.在干旱环境中生活的植物,根特别发达D.蚊子飞行时翅的振动发出声音22.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养鸡场中的人与鸡B.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C.草原上的儿狼与鹿D.花园中的蝴蝶与蛾23.早春播种后用地膜覆盖,种子可较早萌发。

这说明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因素是()A.充足的水分B.充足的空气C.适宜的温度D.黑暗的环境24.陆生生物的生活场所是()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D.岩石圈以下25.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想利用桑蚕研究蚕的发育过程,最好的研究方法为()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模拟法26.调查是科学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进行的身边生物的调查是()A.对生物全面调查B.如同人口普查一样调查C.选取一部分对象作为样本调查D.上述三种调查相结合27.南方的柑橘移栽到北方不易成活,主要影响因素是()A.阳光B.空气C.温度D.水分28.在一块高粱地里直接影响高梁生长的生物因素有()A.水、空气、阳光、土壤B.蚜虫、杂草、鼠、蝗虫、鸟C.鸟、鼠、蛇、杂草D.杂草、兔子、蚯蚓、阳光、空气、水等29.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生存场所是()A.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全部B.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上部、岩石圈的全部C.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上部、岩石圈的表面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30、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水的动力,这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蒸腾作用又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空气湿度。

这个实例说明()A.生物能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B.生物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又能影响环境C.生物对环境有依赖性D.生物首先要适应环境31.兔子的眼睛长在头的两边,猫的眼睛长在头的前方,这体现了()A.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B.生物的生存发展不断适应环境C.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存环境相适应D.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32.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Array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探索,记录各处发现潮虫的数据如下表。

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A阳光充足B阴暗潮湿C空气新鲜D高温干燥33.长期生活在干旱环境中,植物的形态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的适应性特征。

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的植物不符合的是()A.具有发达的根系B.叶为针刺状C.具有厚的角质层D.叶宽大而扁平34.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那么,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A.光B.温度C.水D.空气35.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的是()A.小麦、玉米等植物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B.作物在水、肥充足的土壤中生长良好C.苹果、梨不宜在热带种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D.有些动物在繁殖期间,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而进行斗争36.一大群蚂蚁在搬一粒小麦,体现了生物之间有()A.捕食关系B.合作关系C.竞争关系D.分工关系37.地衣(一种植物)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能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

这一事实说明()A.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B.生物能够影响其生活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又能影响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38.下面是小刚在调查昆嵛山生物种类时的具体做法,其中正确的是()A.调查范围内偶尔飞过的昆虫可以不记录B.险峻的峭壁生物种类多,就选这样的调查路线C.选择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D.发现珍稀物种应及时采摘、捕捉制成标本39.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实验,内容是关于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中正确的是()A.用一只健康的鼠妇作实验材料B.统计的次数为一次,但一定要认真操作C .设计对照实验,除温度是变量外,其他各项都一样D .需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作对照 4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 .光 B .水 C .湿度 D .温度第Ⅱ卷二.简答题:1.阅读并分析下列资料:①一粒桃核能发育成一棵很大的桃树。

一只蝌蚪能发育成一只青蛙②小麦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③你在一些音像资料上看到的猎豹发现角马后迅速追击,角马发现猎豹后快速逃跑。

上述三段文字分别说明了生物的哪些特征?(1) ;(2) ; (3)2.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___________和生活方式。

这说明生物的适应性是_________。

3.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常用方法是调查以及________________ 4.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___ __ _ _,制订合理的____________,有时候调查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需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做为________ ,整个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时要用__________方法进行统计.5.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出),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问题: 假设: 。

设计方案: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

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和两种环境。

3).方法步骤: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______ 的鼠妇,静置2分钟(min)。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

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4).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5).结论:。

请问:(1)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_________(2)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____________6、回答有关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中的问题:(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植物类型和分布对有影响,在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的空气湿度最小。

(3)为什么测量在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4)记录数据时,每次应多记录几组数据,算出平均值后,作为这次测量的数值。

这样做的理由是:;(5)该探究实验的结论是:。

7、我们学校有许多花草树木,有时发现树苗上有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往往给鸟类吃了,这是生物间的关系。

我们学校的一块地里原来种了很多小树苗,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长势超过了小树苗。

问:(1)这说明植物间存在关系,动物间存在和的关系。

(2)影响我校树木生长的环境因素有和两类。

8、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营养,这说明生物能;蚯蚓的活动过程又使得土壤空隙增多,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

9、请把下列几种生物填写在对应的空格:骆驼、珊瑚虫、雪莲、企鹅、亚洲象。

群居在地球上最寒冷的冰冻极地的生物是。

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接近陆地的海洋中的生物是。

生活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雪线附近的大型草本植物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