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西方政治制度的选举制度

合集下载

西方国家的选举制

西方国家的选举制
社会信任度
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影响选民对社会和政治制度的信任度,从而影响其 参与选举的意愿和选择。
05 西方国家选举制度改革趋势探讨
CHAPTER
提高选举透明度和公正性措施
1 2
公开选举过程和结果
通过实时公布选举计票情况和选举结果,确保选 民和观察员能够监督选举的公正性。
采用电子投票系统
引入可靠的电子投票系统,减少人为错误和舞弊 的可能性,并提高选举效率和透明度。
选举制度功能
选举制度具有表达民意、形成政 府、监督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等 重要功能。
西方国家选举制度历史发展
中世纪选举制度
在中世纪,选举制度主要存在于教会 和封建国家中,选民的范围有限,选 举过程往往受到贵族和教会的控制。
现代选举制度
在现代社会,选举制度已经成为民主国家 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选民的范围更加广 泛,选举过程也更加公正、透明和民主。
宣传手段
候选人可利用各种媒体和社交平台进行宣传,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 络等,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投票过程与计票方法
投票过程
在选举日,选民前往指定的投票站进 行投票,通过秘密写票或无记名投票 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选择。投票站需确 保安全、秩序和保密。
计票方法
选举结束后,选票将被统一收集并送至计 票中心进行统计。计票过程需遵循严格的 程序和规定,确保计票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最终选举结果将根据得票数确定。
选民登记
在选举前,符合条件的公民需进行选民登记,包括确认身份 、年龄、居住地等资格条件,以确保选举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
候选人提名
各政党或独立人士可提名候选人参加选举,提名过程需遵循 法定程序和要求,包括提交必要的文件和资料,以及获得一 定数量的选民签名支持。

西方政治制度

西方政治制度

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及其启示选举制度作为现代民主国家政治制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石。

它是选举产生国家政权机关和选举任免其组成人员及有关公职人员制度的总称。

由一系列与选举原则、选举程序、选举方法相关的经法律规范形成的各种具体制度所构成的整体。

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确立使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程度得到巩固;使人民的政治素质得到提高;使社会得到稳定和发展。

一几个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选举制度在实现资产阶级专政的斗争中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因为它体现出的基本原则充分代表了西方的民主精神。

当代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普遍、平等、直接、秘密原则四项。

(一)普遍选举权原则普遍选举权原则是指每个拥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公民都拥有选举与被选举权。

在资产阶级革命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选举权曾受到各种严格限制。

为实现普遍选举权,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过长期的斗争。

西方各国直到20世纪才在法律上逐步规定了普遍选举权的原则。

(二)平等选举权原则平等选举意味着选举权的价值或效力相等,排除了由身份、财产、教育导致的不平等。

平等选举宣告差别选举的终结,历史上英国和比利时的复数投票制被废止,取而代之的是等值的一人一票制。

(三)直接选举原则所谓直接选举是指选民直接选举候选人的方式。

西方的议会选举、地方选举一般采用直接选举的方式。

直接选举从理论上讲显然更能公正、准确地表达选民的意愿,实现选民的意志。

虽然,当代社会间接选举仍被采用,如美国总统是由选民选举出的人组成选举团选出,但这种选举是以选举人的直接选举为根基的。

因此,从总体上看,当代西方国家在选举中大多采用直接选举方式。

(四)秘密选举原则秘密选举指无记名秘密投票,即选民有保守自己的选票投给谁的秘密的权利。

秘密投票有助于选民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维护自己的选举权秘密。

秘密投票的实现,是选举投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的结果。

最早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是澳大利亚。

现在无记名投票已被大多数国家作为标准化的选举投票方式。

自学考试西方政治制度第三章

自学考试西方政治制度第三章

2、比例代表制:各政党按照自己所得选票 总数的比例分配席位。 比例代表制最早出现于1855年丹麦议会选 举。 计票方法:(1)黑尔基数法(2)顿特公 式 3、混合代表制:是在选举中同时采用多数 代表制和比例代表制两种选票计算方法, 德国联邦议院和日本都采用混合代表制。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三、西方选举制度的意义(选举的功能) 1、选举是实现人民主权和代议制民主的主 要途径。 2、选举是政权合法性的基本来源 3、选举是民众政治参与和政治社会化的重 要方式。
Company Logo
第二节、西方选举制度的原则 一、普遍原则;二、平等原则;三、自由投票原 则;四、选举公开原则 一、普遍原则:指一国之内,凡达到指定年龄且 按宪法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公民都拥有选 举和被选举权。 二、平等原则:是普选权的具体化,具体体现在 两个方面:1、一人一票,2、没票等值 西方国家不平等选举现象具体体现: 1)复票制:在一次选举中,部分选民享有多次投 票权。 2)差别代表:不按平均人口划分选区,导致不同 选区的选票不等值现象。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四、选票计算
1、西方国家选票计算方法主要有(1)多数代表制、(2)比例 代表制、(3)混合代表制。 (1)多数代表制:一个选区应选出的议员名额,为该选区内得票 最多的政党或个人完全占有 多数代表制分为:1)相对多数代表制,2)绝对多数代表制 1)相对多数代表制:又称简单多数制,由获得一个选区内最多 选票的候选人当选。 2)绝对多数代表制:候选人或政党必须获得全部选票的过半数 才能当选。 两轮多数投票制:称两轮多数制,即如果没有候选人在第一轮投 票中获得过半数选票,则要对得票最多的前两名候选人进行第二 轮投票,获得相对多数者可当选。 多轮投票的限制方法:(1)淘汰制(2)集中制(3)转让选择 投票 多数代表制对政党格局的影响:多数代表制使选民能够较容易做 出自己的选择,实行多数代表制的国家,形成比较稳定的两党或 多党两翼联盟竞争的模式。 Company Logo

外国政治制度:当代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126页文档资料

外国政治制度:当代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126页文档资料
4月3日,此前的1964年3月,马尔科姆与极端派的 黑色穆斯林组织“伊斯兰民族”决裂。演讲发表 后短短10个月的1965年2月21日,在曼哈顿奥特朋 舞厅的一个报告会上,“伊斯兰民族”组织派出 的三名歹徒连开15枪残忍地杀害了马尔科姆。
பைடு நூலகம்
关于选举的经典话语
“没有自由的选举,就没有民主政治。” ——奥斯丁·莱内 (Austin Ranny)
选举制度的作用是把人民投的票变成 议会里的席位或政府中的职位。
二、选举制度的功能
提供政权的正当性 民意与政策偏好的形成 冲突的制度性解决管道 民众对政治信息的取得与学习
三、选举制度的产生
选举活动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氏族、 部落首领和祭司的活动(作为社会性 活动),作为一种参与社会政治的方 式,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 的欧洲。
第三章:当代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 (Electoral System)
The Bullet or The Ballot
——子弹还是选票
马尔科姆·艾克斯 是选票还是子弹。是自由还是死亡。如果你还没有
准备付出代价,那么就请不要说什么自由。
马尔科姆·艾克斯于1925年出生在美国内布拉 斯加州东部的奥马哈市,少年时期是个不学无术 的街头混混,后来投身黑人运动,成为声望仅次 于马丁·路德·金的黑人运动领袖。
二、古罗马的选举 罗马共和国主要由元老院、执政官、 民众会议三种机构组成
元老院:300人左右,实行终身制
执政官:由百人组(193)会议选举并经 元老院批准
民众会议:区会议、百人组会议、部 族会议以及平民会议组成,作用有限, 被贵族把持。
四、选举制度的发展
英国
惠灵顿凯旋门
1、从《大宪章》(1215)到“光荣革命” (1688),选举只是富人的游戏

00316西方政治制度第三章

00316西方政治制度第三章

第二节 西方选举制度的原则
选举原则是指选举制度和选举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和 精神,决定着一个国家选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人们在长期 的选举实践中共同认可和普遍接受的一些列价值理念。 一、普遍原则 普遍原则是指享有选举权的主体的普遍性,其基本含义是每 个享有国家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都拥有 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普遍选举原则的理论基础是西方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天赋 人权”和“主权在民”学说,它是人民主权的宪法基本原则 在选举制度中的具体体现,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首要 表现。 限制选举(有限选举权):财产限制、性别限制、受教育程 度限制、种族限制等。
第三节 选民、候选人和选区划划分 一、选民资格
选民是指依照一国宪法或选举法的规定,享有选举权的公民。 西方各国选民资格通常必须具备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而实 质要件又可分为积极要件和消极要件。 1、积极要件:是取得选举权时必备的条件,一般指具有本国 国籍、一定年龄及相当的居住时间。 (1)国籍条件:一般要求本国国籍,荷兰、英国等给予外国 人和无国籍的人选举权。 (2)年龄限制:大多国家选民年龄为18岁,日本20岁,意大 利、比利时为21岁。 (3)居住期限:大多国家的选民只能在居住地参加选举投票, 公民要在居住地享有选举权,必须居住满一定的期限。德国、 澳大利亚为1个月,英国为3个月,比利时、法国为6个月,挪 威和冰岛为5年。
四、选举公开原则
选举公开原则是指选举规则、候选人、选举 经过和选举结果都必须向全体公民公开。 选举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候选人情况公开。 二是选举过程公开。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名、 选举竞争、投票和计票等都应公开。 三是候选人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四是公布竞选资金的来源与使用情况。(美 国的《联邦选举法》和日本的《政治资金限 制法》等都对竞选资金公开进行了规定)

第三章 当代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

第三章 当代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
第三章
当代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
• 第一节 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基本原 则及其特点
•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选举类型,选举 组织及选举参与
• 第三节 选区划分与选票计算 • 第四节 西方国家选举监督制度
第一节 西方国家选举制度 的基本原则及其特点
一、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1.普遍选举权原则 2.平等选举权原则 3.直接选举权原则 4.秘密投票原则
2.选民登记制度
• (1)登记方式 • 第一,政府通过人口普查方式进行
选民资格调查 • 第二,选民本人主动向选务机构申
请登记 • 第三,强调性的选民登记制度
(2)下列情况不予登记
第一,特殊职业、职务者 第二,因刑事犯罪被剥夺选举权的人 第三,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无正常
行为能力的人 第四,被教养、收容者、无业游民等
• 1.多数代表制 • 指在一个选区中获得多数选
民投票的候选人或候选人名 单当选,而得票较少的候选 人或政党落败。
• (1)相对多数代表制:由获得一选区最 多选票候选人当选
• (2)绝对多数代表制:在一选区内获得 超过半数选票的候选人当选
• (3)对多数代表制的分析
• 第一,该计票方法应用范围广泛,既可以 用于小选区制,也可用于大选区制
的政治基础 • (3)由于社会利益呈现多元化状态,在此
基础上必然形成多元化的政治文化 • 第一,公众政治观念是多取向的,非统一的 • 第二,公众普遍反对任何政党或个人对政治
权力的垄断
3.竞选活动的一般性规则
(1)竞选宣传 第一,要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保障 第二,要有新闻自由的法律依据 第三,要有金钱的支持
第三节 选区划分与选票计算
• 一、选区的划分 • 1.选区:组织选民进行选举

自考·西方政治制度·第三章

自考·西方政治制度·第三章

3、法国普选制的确立(充满曲折和反复) 雅各宾派成立第一共和国后,在1793年宪法中取消了积极公民与消极公民 的区分,规定凡出生在法国并在法国有住所的、年满21岁的男子均为法国 公民,均享有选举权,实现了男人的普选权。 1795年宪法恢复了关于积极公民的制度。 1799年拿破仑上台后,曾规定凡年满21岁的法国公民在法国居住一年以上 都有参加市镇选举的权利,但波旁王朝复辟后财产资格重新成为公民享有 选举权的必要条件。七月王朝对选民资格进行了财产、教育等方面的限制。 1848年宪法规定,议员选举是直接的、普遍的,并以秘密投票的方式进行; 凡年满21岁,享有公民权和政治权的所有法国男性公民,不受财产限制均 为选民。1第二帝国和第三共和国斗沿袭了这一规定,法国成年男子的普 选权得以最终确立。 1944年4月21日,法国颁布法令规定满21岁的法国妇女可以参加选举,从 而使法国妇女在历史上首次获得选举权。 1974年将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低为18岁。至此,法国的普选制趋于成熟。
二、普选制的确立
所谓普选权,是指一国的公民不论其性别、种族、出身背 景、财产状况、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等,一律享有平等的选 举权。普选制是现代选举制度成熟的重要标志。 1、英国普选制的确立 1832年,英国议会迫于新型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争取 选举权的激进运动,制定通过《英格兰与威尔士人民代表 法》,重新分配了议席,增加了城市代表的名额;规范选 举程序,对合格选民实行延续至今的登记制度;降低选民 的财产资格限制等。1832年改革新增的选民主要是城市工 业资产阶级,广大工人和其他民众仍未获选举权。 1837年英国工人掀起群众性的宪章运动,提出年满21岁的 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 的财产资格限制、平均分配选区、国会每年举行一次该选 等6条要求。

西方政治制度 杨建成 精讲班 第三章 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

西方政治制度   杨建成  精讲班  第三章 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

第三章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主讲老师:杨建成选举制度是选举产生国家代表机关的组成人员及其他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制度,是由一系列关于选举的法律、法规和规则构成的整体,其具体内容包括选举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等,如选民与候选人的资格、选区划分、竞选规则、投票计票等。

选举制度是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与议会制度、政党制度共同构成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三大支柱。

西方各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但又各有特色。

第一节西方选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选举制度的产生在现代西方国家,选举是指享有政治权利的本国公民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和方法,选择和推举国家公职人员的活动,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

选举作为一种政治现象,有着悠久的历史,几乎在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以一定的形式存在过。

选举在原始公社的氏族组织中曾广泛存在,氏族所有成年男女通过氏族会议的形式,以公开、平等、直接的方式来选举氏族首领并决定氏族一切重大问题。

原始公社的这种选举作为人类社会选举制度的萌芽,是一种"古代自然形成的民主制"。

进人奴隶社会后,选举活动范围虽然大大缩小,但在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和古罗马共和国,选举的制度化程度却相当高,公民可以通过选举产生军事领袖、执政官或保民官,这些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世纪的欧洲,在漫长的君主制统治下,选举政治只有零星的存在,如12世纪,许多通过暴力或金钱手段从封建主手中获得自治权的城市,通过特定的选举制度,由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作为城市的管理机构;13世纪到16世纪,英法等国家召开的封建等级会议中,也有由市民推选产生的代表参加。

从1295年开始,英国的议会除了贵族和僧侣外,还有了由"选举"产生的市民代表。

法国1302年召开第一次三级会议,贵族和僧侣代表直接在各司法管辖区召开的大会上选举产生,而第三等级即市民等级的代表则通过乡和市镇两级选举产生。

中世纪选举市民代表的方法为后来西方选举制度的创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这一时期的选举活动与近现代选举制度仍存在着本质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自考《西方政治制度》(课程代码:00316)(第三章)历年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法国妇女享有选举权始于( )(2013年1月)A.1848年B.1875年C.1910年D.1944年2.美国众议员候选人须取得美国国籍满( ) (2013年1月)A.5年B.7年C.9年D.10年3.在美国,标志着妇女选举权得到确认的是( )(2012年10月)A.第15条宪法修正案B.第17条宪法修正案C.第19条宪法修正案D.第23条宪法修正案4.最早通过立法规定实行秘密投票的国家是( )(2012年10月)A.奥地利B.澳大利亚C.新西兰D.西班牙5.选举产生德国总统的是( )(2012年10月)A.两院议员B.全体选民C.联邦大会D.选举人团6.普遍选举原则的理论基础是“天赋人权”学说与( ) (2012年1月)A.“主权在民”学说B.“自然权利”学说C.“分权制衡”理论D.“社会契约”理论7.根据美国宪法规定,任职期间不能成为议员候选人的是( )(2012年1月)A.中学教师B.企业高管C.法官D.农场工人8.西方国家选民资格必须具备实质要件与形式要件,属于形式要件的是( )(2011年10月)A.年龄限制B.居住条件C.选民登记D.国籍条件9.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候选人必须具有的国籍资格是( )(2011年10月)A.取得美国国籍7年后B.取得美国国籍9年后C.具有美国原始国籍D.取得美国国籍14年后10.根据1958年法国宪法的规定,负责对总统选举进行监督的机构是( )(2011年10月)A.行政法院B.最高司法会议C.选举委员会D.宪法委员会11.美国黑人在法律上首次获得普遍选举权的时间是( ) (2011年1月)A.1870年B.1915年C.1965年D.1970年12.西方选举制度中原则与实践矛盾的根源在于( ) (2011年1月)A.选民素质差异B.信息难以充分C.法制不够健全D.金权政治13.日本众议员选举实行( ) (2011年1月)A.间接选举制B.多数代表制C.比例代表制D.混合代表制14.法国妇女在历史上第一次获得选举权的时间是( ) (2011年1月)A.1793年B.1875年C.1944年D.1958年15.美国联邦参议院议员必须年满( ) (2011年1月)A.25岁B.30岁C.35岁D.40岁16.英国历史上的宪章运动,主要目标是( ) (2010年10月)A.限制王权B.保障人权C.普及选举权D.提高工人工资17.法国总统选举实行的是( ) (2010年10月)A.相对多数制B.二轮多数选举制C.多轮多数选举权D.比例代表制18.直接选举指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如( ) (2010年10月)A.美国总统的选举B.英国上院议员的选举C.法国参议员的选举D.法国国民议会议员的选举19-23.阅读下面的新闻并按题号顺序做出选择。

(2010年10月)2010年5月6日,英国举行了全国大选,选举16 议员,选民按选区进行投票,每个选区产生17 议员。

这次选举中首次引进了美式电视直播辩论,执政党与两个在野党的领袖举行了三场电视辩论。

经过激烈角逐,三个政党都没有获得18 议席,最后,获得议席最多的19 与自由民主党达成联合组阁协议,于是,20 遂授权该党领袖卡梅伦组建英国新一届政府。

19.A.贵族院B.下议院C.上议院D.众议院( )20.A.一名B.两名C.三名D.若干名( )21.A.三分之二B.过半数C.半数D.相对多数( )22.A.社会党B.社会民主党C.工党D.保守党( )23.A.总统B.国家主席C.议长D.国王( )24.英国近代史上的宪章运动,其主体是( )(2009年10月)A.市民B.资产阶级C.贵族D.无产阶级25.在美国,选举产生总统和副总统的是( )(2009年10月)A.参议院B.国会两院C.众议院D.选举人团26.不同国家编制选民名册的方法也往往有所不同,法国采用的是( )(2009年10月)A.职权编制B.申请编制C.随时编制D.定期编制27-30.阅读下面的新闻并按题号顺序做出选择。

(2009年10月)2008年11月6日消息:周二17 举行了全国大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18 当选为下一届总统,选举结果揭晓后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承认失败,并致电当选者表示祝贺。

这一天同时还进行了国会选举,全国各地的选民投票选举了国会两院的议员,其中众议院议员全部改选,每个国会选区选举产生19 议员,参议院议员改选了20 。

27.A.日本B.俄罗斯C.美国D.法国( )28.A.奥巴马B.布什C.克林顿D.萨科齐( )29.A.一名B.两名C.三名D.多名( )30.A.二分之一B.三分之二C.三分之一D.五分之三( )31.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选举制度应该说是产生于( )(2009年1月)A.奴隶制国家B.封建制国家C.资本主义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32.选举人举手表示投票意向,选举负责人员计算举手人数,多者当选,此种投票方式称为( )(2009年1月)A.欢呼投票B.唱名投票C.举手投票D.双记名投票33.选举制度运作的首要环节是( )(2009年1月)A.选民登记B.选举投票C.竞选过程D.选举监督34.由获得本选区最多选票的候选人或候选人所代表的政党当选,无须超过半数或达到一定的比例,此种选举制度称为( )(2009年1月)A.相对多数代表制B.绝对多数代表制C.比例代表制D.混合代表制35.在西方各国,普选权的实现主要完成于() (2008年10月)A.18世纪后期B.19世纪初期C.19世纪后期D.20世纪中期36.现在西方各国议会下院议员选举的选区划分都是按() (2008年10月)A.人口数量B.行政区域C.职业团体D.行业团体37.选举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 A ) (2008年1月)p.109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8.由选举人高声说出自己所同意的候选人姓名,经选举负责人登记在册,经计算,名字被唱次数多者当选,此种投票方式称为( ) (2008年1月) (内容已删减)A.欢呼投票B.唱名投票C.举手投票D.双记名投票39.在选民资格中,居住条件属于( ) (2008年1月)A.肯定资格B.否定资格C.程序资格D.实质资格40.现代选举活动依据选举单位划分方式的设想主要区分为( )(2008年1月)A.政党代表制和利益团体代表制B.政党代表制和地域代表制C.地域代表制和职业代表制D.职业代表制和利益团体代表制二、多项选择题1.议员选举采用大选区制的是( ) (2013年1月)A.荷兰B.比利时C.法国D.以色列E.英国2.选举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 )(2012年10月)A.选民公开表明自己的投票意向B.候选人情况公开C.选举过程公开D.候选人公开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E.公布竞选资金的来源与使用情况3.采用比例代表制产生议员的国家是( ) (2012年1月)A.奥地利B.丹麦C.英国D.瑞士E.美国4.英国宪章运动所提出的要求中包括( )(2011年10月)A.凡年满21岁的男子都有普选权B.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C.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D.平均分配选区E.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5.西方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 ) (2011年1月) (2010年10月)A.普遍原则B.平等原则C.秘密投票原则D.自由选举原则E.选举公开原则6.西方国家负责仲裁选举争讼的机构主要有( )(2009年10月)A.司法机构B.议会C.国家元首D.宪法委员会E.专门的选举法院7.西方民主制的支柱有( )(2009年10月)A.议会制度B.弹劾制度C.政党制度D.地方自治制度E.选举制度8.美国南北战争后南方各州限制黑人选举权的措施主要有() (2008年10月)A.文化测验B.人头税C.祖父条款D.白人预选制E.居住期限三、名词解释题1.比例代表制(2011年1月)2.地域代表制(2010年10月)3.相对多数代表制(2009年10月)四、简答题1.简述选举地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2012年10月)2.简述选举监督的基本内容。

(2012年1月)3.简述西方国家在划分选区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2011年10月)4.简述决定自由选举的主要因素。

(2011年1月)5.西方国家选举的功能。

(2009年10月)6.在西方各国选举法规中,对候选人的基本资格一般会作哪些规定?(2008年10月)7.简述西方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2008年1月)五、论述题1.试论西方选举制度的意义。

(2013年1月)2.试析西方普选制的历史意义及其在巩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中的作用。

六、案例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07年4月22日,法国举行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

初步统计,执政党候选人、前内政部长萨科齐以29.4%-30%的得票率名列第一位;罗雅尔以25.5%-26.2%的得票率列第二;中间派候选人贝鲁得票率17.8%-18.6%列第三;极右翼分子勒庞得票率10.6%-12%列第四。

在5月举行的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萨科齐胜出,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

萨科齐的竞争对手社会党候选人罗雅尔女士在当晚投票结束后已公开承认竞选失败。

根据法国内政部当晚宣布的选举初步结果,萨科齐和罗雅尔的得票率分别为53.69%和46.31%。

材料二:法国总统萨科齐(2009年5月)17日任命弗朗索瓦·菲永出任总理,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

菲永于当天上午在总理府与离任的德维尔潘举行了交接仪式。

在交接仪式上,菲永说,他领导下的新政府将信守承诺,致力于改革。

他强调保持法国团结的重要性,并表示未来新政府在执政和改革过程中将奉行“开放”精神。

材料三:法国总统萨科齐当地时间(2011年6月)29日宣布进行小幅内阁改组。

鉴于法国原财长拉加德28日当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任总裁,在总理菲永的建议下,总统萨科齐结束拉加德在法国政府中所担任的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长职务,同时任命原预算部长弗朗索瓦·巴胡安接替拉加德留下的财长空缺。

而原高等教育与科研部长瓦莱丽·佩克雷斯则接任预算部长职务,原欧洲事务部长瓦奎兹则接任高等教育与科研部长职务。

欧洲事务部长由新人莱奥内提出任。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与德国总统选举相比,法国总统选举具有哪些显著特点?(2013年1月)(2)法国实行的是何种政府体制?试析该体制的主要特点?(2013年1月)同步跟踪强化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法国召开第一次三级会议是在( )。

A.1302年B.1230年C.1203年D.1023年2.近代的西方选举制度是伴随着( )的兴起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