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一建市政--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站台、站厅、设备用房、生活用房;供乘客集散、候车、换乘、地铁运营。
包括人行天桥;供乘客进、出车站。
通风道、风亭、冷却塔等;维持地下车站内空气质量。
(1)每个站厅公共区:经计算确定,≥2 直通地面。
(2)单层侧式每侧安全出口数量:计算,≥2 直通地面。
(3)车站的设备与管理用房区域:≥2,其中有人值守的防火分区应有1个直通地面。
(4)安全出口应分散设置,当同方向设置时,两个安全出口通道口部之间净距不应小于10m 。
(5~6)不应作为安全出口:竖井、爬梯、电梯、消防专用通道,设在两侧式站台之间的过轨地道,换乘车站的换乘通道。
预支护、预加固一段,开挖一段;开挖一段,支护一段;支护一段,封闭成环一段1、在设计文件中应提出具体要求和内容,监控量测的费用应纳入工程成本(1)不影响地面交通,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噪声和振动影响。
(2)主要工序循环进行,施工易于管理,施工人员较少。
(3)适宜于建造覆土较深的隧道。
(4)不受风雨等气候条件影响。
(5)穿过河底或其他建筑物时,不影响通航和建(构)筑物正常使用。
(6)土方及衬砌施工安全、掘进速度快。
(7)松软含水地层中修建埋深较大的长隧道具有技术和经济的优越性。
(1)当隧道曲线半径过小时,施工较为困难。
(2)如隧道覆土太浅,施工困难很大,水下不够安全。
(3)采用全气压方法以疏干和稳定地层时,对劳动保护要求较高,施工条件差。
(4)隧道上方一定范围内的地表沉降尚难完全防止。
(5)在饱和含水地层中,所用拼装衬砌,对达到整体结构防水的技术要求较高。
(6)对于结构断面尺寸多变的区段适应能力较差。
工艺相对简单;变形大;对防水要求高。
避免误差积累,减少管片破损;T形接缝,有效减少渗水;小半径曲线径向变形控制好;配筋量稍大,广泛采用,整环空间刚度大,有一定安全储备。
(1)作用:安全疏散乘客、隧道排水及防火、消防等。
(2)间距:相邻两个联络通道之间不应大于 600m;并列反向开启甲级防火门;(3)长度:5~9m 之间;(4)方法:暗挖法、超前预支护方法(深孔注浆或冻结法);(5)风险较大:有承压水的砂土地层。
市政工程专业资料: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特性有哪些?

市政工程专业资料: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特性有哪些?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特性有哪些?⒈城市轨道交通有较大的运输能力城市轨道交通由于高密度运转,列车行车时间间隔短,行车速度高,列车编组辆数多而具有较大的运输能力。
单向高峰每小时的运输能力最大可达到6万~8万人次(市郊铁道);地铁达到3万~6万人次,甚至达到8万人次;轻轨1万~3万人次,有轨电车能达到1万人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远远超过公共汽车。
据文献统计,地下铁道每公里线路年客运量可达100万人次以上,最高达到1200万人次,如莫斯科地铁、东京地铁、北京地铁等。
城市轨道交通能在短时间内输送较大的客流,据统计,地铁在早高峰时1h能通过全日客流的17%~20%,3h能通过全日客流的31%.⒉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准时性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在专用行车道上运行,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不产生线路堵塞现象并且不受气候影响,是全天候的交通工具,列车能按运行图运行,具有可信赖的准时性。
⒊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速达性与常规公共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行在专用行车道上,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车辆有较高的运行速度,有较高的启、制动加速度,多数采用高站台,列车停站时间短,上下车迅速方便,而且换乘方便,从而可以使乘客较快地到达目的地,缩短了出行时间。
⒋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舒适性与常规公共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行在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的线路上,城市轨道车辆具有较好的运行特性,车辆、车站等装有空调、引导装置、自动售票等直接为乘客服务的设备,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好的乘车条件,其舒适性优于公共电车、公共汽车。
⒌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行在专用轨道上,没有平交道口,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并且有先进的通讯信号设备,极少发生交通事故。
⒍城市轨道交通能充分利用地下和地上空间大城市地面拥挤、土地费用昂贵。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充分利用了地下和地上空间的开发,不占用地面街道,能有效缓解由于汽车大量发展而造成道路拥挤、堵塞,有利于城市空间合理利用,特别有利于缓解大城市中心区过于拥挤的状态,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并能改善城市景观。
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知识练习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知识练习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一、单项选择题1、按运营性质分类,()是最常用、数量最多的车站形式。
A、中间站B、区域站C、换乘站D、联运站2、()是修建地铁车站的常用施工方法,具有施工作业面多、速度快、工期短、易保证工程质量、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A、明挖法B、盖挖法C、喷锚暗挖法D、新奥法3、浅埋暗挖法遵循“新奥法”的大部分原理,下列关于其遵循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管超前B、长开挖C、晚封闭D、弱支护4、明挖法施工的车站主要采用矩形框架结构和()。
A、圆形结构B、拱形结构C、马蹄形结构D、椭圆形结构5、当隧道曲线半径过小时,()施工较为困难。
A、喷锚暗挖法B、盾构法C、新奥法D、浅埋暗挖法6、线路中心距离()小于20m及穿越地段,宜采用轨道减振器扣件或弹性短枕式整体道床。
A、住宅区B、医院C、音乐厅D、高级宾馆7、城市轨道交通尽端应设置()。
A、超高B、车挡C、试车线D、折返线8、关于基坑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11年真题)A、降水主要用于提高土体强度B、降水井应该布置在基坑内侧C、为保证环境安全,宜采用回灌措施D、降水深度为7m时,必须采用管井降水9、可反复使用的基坑围护结构是()。
A、地下连续墙B、SMW桩C、预制砼板桩D、土钉墙10、止水性好的基坑围护结构是()。
A、灌注桩B、型钢桩C、预制混凝土板桩D、钢板桩11、主要材料可反复使用,止水性好的基坑围护结构是()。
A、钢管桩B、灌注桩C、SMW工法桩D、型钢桩12、设置内支撑的基坑围护结构,挡土的应力传递路径是()。
A、围护墙→支撑→围檩B、支撑→围檩→围护墙C、围护墙→围檩→支撑D、围檩→支撑→围护墙13、某城市地铁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时,下列哪种情况需要立即停止挖土,并查清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A、围护结构的位移速率持续降低且收敛B、支护结构的内力始终不超过设计值C、止水帷幕出现渗漏D、开挖暴露出的基底没有出现异常现象14、以下关于土压式盾构排土量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和管理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118 建筑与装饰2023年12月下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和管理陈粤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摘 要 改革后,在我国高速发展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城市轨道交通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要善于在实践环节中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中的相关施工技术和管理要点,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和各项计划的落实,保障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成效的不断提升。
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有效管理措施。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管理;分析Key Points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hen Yue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Urban Railway Engineering Co., Ltd., Wuhan 430000, Hubei Province, ChinaAbstract After the reform, with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China, the economic level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which promotes the acceleratio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the urban rail engineering is receiving more atten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Urban rail transit involves many aspects and occupie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releva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points in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practice, promote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various work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various plans, and to ensur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effectivenes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main points of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sures.Key words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oints; management; analysis引言复杂的地质对各种建筑产业的建设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像城市轨道交通这种在城区中,线路和车站都埋在地下的地方,地质情况对车站的位置和线路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更易受地质环境的影响。
2024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大纲

2024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大纲2024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考试大纲如下:
一、城镇道路工程
1. 道路结构特征:
(1) 道路路基结构特征
(2) 道路路面结构特征
2.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
(1) 地下水控制
(2) 特殊路基处理
(3)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二、城市桥梁工程
1. 城市桥梁工程结构及施工方法:
(1) 桥墩、桥台、梁板的结构及施工方法
(2) 桥面排水、防水设计及施工方法
(3) 桥上交通设施及景观设计
2. 城市桥梁工程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
(1) 桩基、扩基、地下连续墙等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
(2) 城市桥梁工程抗震设计及施工要求
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及施工方法:
(1) 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轨道系统及车辆段工程结构及施工方法
(2) 轨道交通车站、区间、车辆段等工程的防水、排水设计及施工方法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监测与监控:
(1) 施工监测技术与方法
(2) 施工监控技术与方法
四、城镇水处理场站工程
1. 城镇水处理场站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
(1) 原水处理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
(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
(3)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
2. 城镇水处理场站工程施工技术及要求:
(1) 水处理场站土石方工程、地基处理、桩基施工及设备基础施工要求与方法
(2) 水处理场站主体结构及辅助设施的施工方法及要求,场站内管道及水处理构筑物施工方法及要求,场站内电气、自控仪表、通信等设备安装及调试方法及要求。
市政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1K41300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1K41301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与特点1K413011 地铁车站结构与施工方法一、地铁车站形式与结构组成(一)地铁车站形式分类备注:地铁中间站:就是整条铁线的中间那一站。
有按站点或者路程计算,如:上海一号线中间站:上海火车站区间站:就是整个地铁线的其中一段:如上海地铁11号线嘉定新城--安亭段。
换乘站:就是地铁交叉相连的站点,有相互换乘条件的站点;枢纽站:就是多条线路相交的站点,一般人流量比较大。
如:上海人民广场站。
联运站:轻轨或者电气化路线换成地铁的站点。
运营性质:区域站——在一条轨道交通线中,由于各区段客流的不均匀性,行车组织往往采取长、短交路(亦称大、小交路)的运营模式。
设于两种不同行车密度交界处的车站,称之为区域站(即中间折返站,短交路列车在此折返)备注:大小交路相对较长。
枢纽站——枢纽站是由此站分出另一条线路的车站。
该站可接、送两条线路上的列车结构断面:矩形——矩形断面是车站中常选用的形式。
一般用于浅埋、明挖车站。
拱形——拱形断面多用于深埋或浅埋暗挖车站,有单拱和多跨连拱等形式。
圆形——为盾构法施工时常见的形式站台:岛式站台——站台位于上、下行线路之间。
具有站台面积利用率高、提升设施共用,能灵活调剂客流、使用方便、管理较集中等优点。
侧式站台——站台位于上、下行线路的两侧。
侧式站台的高架车站能使高架区间断面更趋合理。
常见于客流不大的地下站和高架的中间站。
岛、侧混合站台——将岛式站台及侧式站台同设在一个车站内。
共线车站往往会出现此种形式(二)构造组成(1)地铁车站通常由车站主体(站台、站厅、设备用房、生活用房),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地面通风亭等三大部分组成。
二、施工方法(工艺)与选择条件(一)明挖法施工(1)明挖法是先从地表面向下开挖基坑至设计标高,然后在基坑内的预定位置由下而上地建造主体结构及其防水措施,最后回填土并恢复路面。
(2)明挖法是修建地铁车站的常用施工方法,具有施下作业面多、速度快、工期短、易保证工程质量、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因此,在地面交通和环境条件允许的地方,应尽可能采用。
2023一建《政公用工程》经典考点练习题:城轨道交通工程

2023一建《市政公用工程》经典考点练习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2023一建《市政公用工程》经典考点练习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1. 场地地面空旷.地址条件较好.周围无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时,应优先采用基坑施工方法( )A. 放坡开挖B. 钢板桩支护C. 钻孔灌注桩支护D. 地下连续墙支护答案:A在线做题解析:场地地面空旷.地址条件较好.周围无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时,应优先采用基坑放坡施工方法2. 在松软含水地层,施工条件困难地段修建隧道,且地面构筑物不允许拆迁,宜优先考虑( )。
A.明挖法B.盾构法C.浅埋暗挖法D.新奥法答案:B解析:盾构法:造价高,能含水作业,不影响地面构筑物。
3. 盾构法修建的区间隧道衬砌不包括。
A.预制装配式衬砌B.双层衬砌C.挤压混凝土衬砌D.复合式衬砌答案:D解析:盾构法修建的区间隧道衬砌有预制装配式衬砌.预制装配式衬砌和模注钢筋混凝土整体式衬砌相结合的双层衬砌以及挤压混凝土整体式衬砌三大类。
4. 关于基坑井点降水井点布置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采用环形井点时,在地下水上游方向可不封闭,间距可达 4mB. 基坑宽度小于 6m 且降水深度不超过 6m,可采用单排井点,布置在地下水下游一侧C. 基坑宽度大于 6m 或土质不良、浸透系数较小,宜采用双排井点D. 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井点答案:D解析:基坑(槽)宽度小于 6m 且降水深度不超过 6m 时,可采用单排井点,布置在地下水上游一侧;当基坑(槽)宽度大于 6m 或土质不良,浸透系数较大时,宜采用双排井点,布置在基坑 C 槽)的两侧;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井点。
挖土运输设备出入道可不封闭,间距可达4m,一般留在地下水下游方向。
5. 当基坑开挖较浅且未设支撑时,围护墙体程度变形表现为( )。
A. 墙顶位移最大,向基坑方向程度位移B. 墙顶位移最大,背离基坑方向程度位移C. 墙底位移最大,向基坑方向程度位移D. 墙底位移最大,背离基坑方向程度位移答案:A解析:此题考察的是深基坑支护构造与变形控制。
一建《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lK41300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lK41301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与特点lK413011 地铁车站结构与施工方法二、施工方法(工艺)与选择条件(三) 喷锚暗挖法2.浅埋暗挖法在城镇软弱围岩地层中,在浅埋条件下修建地下工程,以改造地质条件为前提,以控制地表沉降为重点,以格栅(或其他钢结构)和锚喷作为初期支护于段,遵循“新奥法”大部分原理,按照“十八字”方针(即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进行隧道的设计和施工,称之为浅埋暗挖技术。
采用浅埋暗挖法时要注意其适用条件。
首先,浅埋暗挖法不允许带水作业,如果含水地层达不到疏干,带水作业是非常危险的,开挖面的稳定性时刻受到威胁,甚至发生塌方。
大范围的淤泥质软土、粉细砂地层,降水有困难或经济上选择此工法不合算的地层,不宜采用此法。
其次,采用浅埋暗挖法要求开挖面具有一定的自立性和稳定性。
三、不同方法施工的地铁车站结构(一)明挖法施工车站结构明挖法施工的车站主要采用矩形框架结构或拱形结构。
其中,矩形框架结构是明挖车站中采用最多的一种形式。
lK413012 地铁区间隧道结构与施工方法一、不同方法施工地铁区间隧道的结构形式(三)盾构法施工隧道1.预制装配式衬砌衬砌环内管片之间以及各衬砌环之间的连接方式,目前较为通用的是柔性连接,常用的有:单排螺栓连接、销钉连接及无连接件等。
一、暗挖施工方法比较与选择(一)喷锚暗挖(矿山)法(4)二次衬砌二次衬砌模板可以采用临时木模板或金属定型模板,更多情况则使用模板台车。
(5)监控量测经验证明拱顶下沉是控制稳定较直观的和可靠的判断依据,水平收敛和地表下沉有时也是重要的判断依据。
lK413021 地下水控制三、降水(二)工程降水方法的选用(四)井点降水(2)轻型井点布置应根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地质和水文情况、工程性质、降水深度等而定。
当基坑(槽)宽度小于 6m 且降水深度不超过 6m 时,可采用单排井点,布置在地下水上游一侧;当基坑(槽) 宽度大于 6m 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大时,宜采用双排井点,布置在基坑(槽)的两侧,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井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结构与特点
1、地铁车站根据位置、埋深、运营性质、结构横断面、站台形式进行分类。
2、车站与地面位置分为高架车站(路中和路侧)、地面
车站(岛式和侧式,路堑是特殊形式)、地下车站(深埋和浅埋)。
3、运行性质分为中间站、区域站、换乘站、枢纽站、
联运站、终点站。
中间站----最常用、数量最多。
区域站----长短交路,不同行车密度交界处的车站。
换乘站----两条线路交叉点上。
枢纽站----接送两条线。
联运站----不同性质列车换乘
4、按横断面分为矩形、拱形、圆形、椭圆形和马蹄形。
5、按站台形式----岛式(客流量较大,派生形式双岛梯形曲线、单双鱼腹)、侧式(客流量不大和高架中间站)、岛侧混合(共线车站)。
6、车站由车站主体(站台、站厅、设备用房、生活用房),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地面通风亭三部分组成
7、明挖法是修建地铁车站的常用施工方法,具有施工作业面多、速度快、工期短、易保证工程质量、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因此,在地面交通和环境条件允许的地方,应尽可能采用。
8、明挖法施工基坑可以分为敞口放坡基坑和有围护结构的基坑两类。
敞口放坡基坑分为坡面不加支护和喷射混凝土面、锚杆护坡两种;围护结构基坑分为工字钢桩、钢板桩、钻孔桩、地下连续墙、土钉墙、复合式围护基坑。
9、盖挖法施工也是明挖施工的一种形式,主要区别在于施工方法和顺序不同:盖挖法是先盖后挖。
优点:围护结构变形小,能够有效控制周围土体的变形和地表沉降,有利于保护临近建筑物和构筑物;基坑底部土体稳定,隆起小,施工安全;盖挖逆作法施工一般不设内部支撑或锚锭,施工空间大;盖挖逆作法用于城市街区施工时,可尽快恢复路面,对道路交通影响较小。
缺点:盖挖法施工时,混凝土结构的水平施工缝的处理较为困难;盖挖逆作法施工暗挖施工难度大、费用高。
10、盖挖法可分为盖挖顺作法、盖挖逆作法及盖挖半逆作法。
目前,城市中施工采用最多的是盖挖逆作法。
11、①盖挖顺作法主要依赖坚固的挡土结构,对于饱和的软弱地层应以刚度大、止水性能好的地下连续墙为首选方案。
目前,盖挖顺作法中的挡土结构常用来作为主体结构边墙体的一部分或全部。
②盖挖逆作法施工时,先施作车站周边围护桩和结构主体桩柱,然后将结构盖板置于桩(围护桩)、柱(钢管柱或混
凝土柱)上,自上而下完成土方开挖和边墙、中隔板及底板
衬砌的施工。
盖挖逆作法是在明挖内支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施工过程中不需设置临时支撑,而是借助结构顶板、中板自身的水平刚度和抗压强度实现对基坑围护桩(墙)的支护作用。
特点是:快速覆盖、缩短中断交通的时间;自上而下的
顶板、中隔板及水平支撑体系刚度大,可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作业环境;占地少、回填量小、可分层施工,也可分左右
两幅施工,交通导改灵活;不受季节影响、无冬期施工要求,低噪声、扰民少;设备简单、不需大型设备,操作空间大、
操作环境相对较好。
③盖挖半逆作法与逆作法区别在于顶板完成和恢复路
面过程,一般都必须设置横撑并施加预应力。
12、①采用逆作或半逆作法施工时都要注意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问题,由于它是在上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再接着往下浇筑的,混凝土的收缩及析水,施工缝处不可避免地要出现3~10mm宽的缝隙,将对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和防水性产生不良影响。
②在逆作法和半逆作法施工中,如主体结构的中间立柱为钢管混凝土柱,而柱下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时,需要解决好两者之间的连接问题。
一般是将钢管柱直接插入灌注桩的混凝土内1.Om左右,并在钢管柱底部均匀设置几个孔,以利混凝土流动,同时也可加强桩、柱间连接。
有时也可在钢管柱和灌注桩之间插入H型钢加以连接。
13、喷锚暗挖法对地层的适应性较广,适用于结构埋置较浅、地面建筑物密集、交通运输繁忙、地下管线密布,及对地面沉降要求严格的城镇地区地下构筑物施工。
(浅密集、忙密布、沉降严格)
14、“新奥法”是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基点,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支护在与围岩共同变形中承受的是形变应力。
因此,要求初期支护有一定柔度,以利用和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浅埋暗挖法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这是其与新奥法的主要区别。
15、浅埋暗挖法
①以改造地质条件为前提,以控制地表沉降为重点,以格栅(或其他钢结构)和锚喷作为初期支护手段,遵循“新奥法”大部分原理,按照“十八字”原则(即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进行隧道的设计和施工,称之为浅埋暗挖技术。
②适用条件。
首先,浅埋暗挖法不允许带水作业。
大范围的淤泥质软土、粉细砂地层,降水有困难或经济上选择此工法不合算的地层,不宜采用此法。
第二,采用浅埋暗挖法要求开挖面具有一定的自立性和稳定性。
16、明挖法施工车站结构:主要采用矩形框架结构或拱形结构。
①矩形框架结构,采用最多的一种形式,可以双层于单跨、双跨或多层多跨等形式。
明挖地铁车站结构由底板、侧墙及顶板等围护结构和楼板、梁、柱及内墙等内部构件组合而成。
②井字梁式板和无梁板造型美观,但造价较高,只有在板下不走管线时采用。
③埋置于无地下水的岩石地层中的明挖车站,可不设受力底板④当采用地下连续墙或钻孔桩护壁时,可利用它们作为主体结构侧墙的一部分或全部。
但在饱和软土或流沙地层中,当挖深超过1Om时,多采用地下连续墙⑤拱形结构:一般用于站台宽度较窄的单跨单层或单跨双层车站。
结构由拱形和平底板组成,墙脚与底板之间采用铰接,并在其外侧设有与底板整体浇筑的挡墙,用以抵抗刚架的水平推力。
17、盖挖法施工车站多采用矩形框架结构。
软土地区地铁车站一般采用地下墙或钻孔灌注桩作为施工阶段的围护结构。
地下墙可作侧墙结构的一部分,与内部现浇钢筋混凝土组成双层衬砌结构;也可将单层地下墙作为主体结构侧墙结构。
单层侧墙即地下墙在施工阶段作为基坑围护结构,建成后使用阶段又是主体结构的侧墙,内部结构的板直接与单层墙相接。
在地下墙中可采用预埋“锥螺纹钢筋连接器”将板的钢筋与地下墙的钢筋相接,确保单层侧墙与板的连接强度及刚度。
砂性地层中不宜采用单层侧墙。
双层侧墙即地下墙在施工阶段作为围护结构,回筑时在地下墙内侧现浇钢筋混凝土内衬侧墙,与先施工的地下墙组成叠合结构,共同承受使用阶段的水土侧压力,板与双层墙组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中间竖向临时支撑系统由临时立柱及其基础组成,系统的设置方法有三种:①在永久柱的两侧单独设置临时柱;②
临时柱与永久柱合一;③临时柱与永久柱合一,同时增设临
时柱。
18、喷锚暗挖(矿山)法施工车站结构
可采用单拱式车站、双拱式车站或三拱式车站,并根据需要可作成单层或双层。
单拱车站隧道,可以获得宽敞的空间和宏伟的建筑效果,在岩石地层中采用较多。
双拱车站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双拱塔柱式和双拱立柱式。
三拱车站亦有塔柱式和立柱式两种基本形式,三拱塔柱式车站现已很少采用,土层中大多采用三拱立柱式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