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对面部蜂窝组织炎的治疗

合集下载

蜂窝织炎治疗

蜂窝织炎治疗

蜂窝织炎治疗蜂窝织炎的西医药治疗(1)应用足量抗生素,青霉素为首选药。

(2)早期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促进炎症吸收。

(3)治疗3-4日后效果不明显者,应行局部穿刺,如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

(4)对口底或颌下部病变,宜早期切开引流,以防止出现压迫症状。

对因产气菌或厌氧菌所致的感染,均应争取早切开引流。

蜂窝织炎的中医药内治法①风热壅滞:病症初起皮肤红肿热痛,发热恶寒,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荆芥10克、防风6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僵蚕10克、升麻10克、蒲公英20克、夏枯草10克。

上方煎服2剂后用布包药渣,湿热敷患处。

如体温较高不退,加生石膏30克、芦根20克。

如大便干结不通,加生大黄10克、元明粉5克。

②热毒蕴结:红肿扩大,疼痛加剧,指触发烫,痛加重,可有波动感,高热不退,神疲乏力,口干渴,舌红偏绛,苔黄厚干,脉洪数。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消痛。

方药:金银花30克、连翘加克、赤芍20克、生地10克、蒲公英30克、天花粉15克、丹皮10克、山栀10克、黄连10克、皂刺10克、炮甲片10克、酒军4克、地丁30克、生石膏(先煎)30克。

如大便干结,加枳实15克,酒军改生大黄10克、元明粉5克。

出现惊厥、神昏,加服安宫牛黄丸1丸。

③气阴两伤:溃脓后,脓出黄稠,热退肿消,疼痛减轻,周身乏力,口干淡无味,纳呆,舌红少苔,脉细微数。

如脓出稀薄,疮口有空壳,则收口愈合较慢。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黄芪30克、天花粉15克、陈皮10克、太子参15克、生地10克、麦冬IO克、当归IO克、赤白芍各10克、甘草10克、生白术10克。

投诉赞赏医生2015-12-05 13:22wy宋玉华咨询:22人向他咨询病情分析:蜂窝织炎西医治疗方法1.全身疗法(1)早期要给予足量高效抗生素。

首选青霉素480~800万单位/日静点,过敏者可用红霉素1~1.5g/d静点。

中药五黄液加胰岛素治疗蜂窝组织炎合并烫伤疗效观察1 例

中药五黄液加胰岛素治疗蜂窝组织炎合并烫伤疗效观察1 例

中药五黄液加胰岛素治疗蜂窝组织炎合并烫伤疗效观察1 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药五黄液加胰岛素对蜂窝组织炎合并烫伤的疗效。

方法回顾了2015 年4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Ⅰ型糖尿病、左小腿蜂窝组织炎合并左小腿烫伤患者1 例,观察中药五黄液加胰岛素治疗的疗效并进行分析。

结论蜂窝组织炎多因皮肤、黏膜损伤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受病菌感染所致,临床上常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

中药五黄液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的作用,使用中药五黄液加胰岛素治疗本案例中的蜂窝组织炎并有浅Ⅱ°烫伤合并感染伤口的Ⅰ型糖尿病患者,其左小腿肿胀减退,烫伤创面痊愈。

因此可推测中药五黄液加胰岛素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蜂窝组织炎合并烫伤疗效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五黄液;胰岛素;蜂窝组织炎合并烫伤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基本生化特征的代谢综合征,糖尿病未得到满意控制且发生皮肤破损时,易导致多种严重感染,其中又以蜂窝组织炎较为常见[1]。

蜂窝组织炎多指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厌氧菌或腐败坏死性细菌等病原菌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广泛性、弥漫性、化脓性的急性炎症。

其特点是在皮肤疏松的部位突然红肿蔓延成片,灼热疼痛,红肿以中心最为明显,而四周较淡,边缘不清,有的3—5 天后皮肤湿烂,随即变成褐色腐溃,或中软而不溃,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此类疾病不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且影响其正常工作生活,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女,31 岁,因“左下肢肿胀、疼痛3+月”于2015 年4月18 日入院。

3+月前患者因自行修剪脚指甲导致从左拇指向左小腿中下段蔓延式肿胀、疼痛,随及到某二甲医院就诊时,予以艾灸治疗时,不慎烫伤。

经治疗效果不佳,随及来我院。

入院体温36.9℃,脉搏88 次/分,血压120/70mmHg,呼吸20 次/分;血常规:WBC:5.7×109/L,N%:57.2%,CRP:7mg/L,ESR:22mm/h;肝肾功正常;糖化血红蛋白10.27 %。

一个民间用仙人掌巧治急性蜂窝组织炎的偏方

一个民间用仙人掌巧治急性蜂窝组织炎的偏方

一个民间用仙人掌巧治急性蜂窝组织炎的偏方
中医认为急性蜂窝组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其特点是感染范围广、组织损害大,病变扩散迅速。

本病属于中医学锁喉痈、手发背等范畴。

多由湿热火毒蕴结,气血壅阻或因外伤染毒而致。

治以清热解毒为法。

仙人拿单方
【药物组成】仙人掌150-20
【适用病症】急性蜂窝组织炎。

临床表现为局部暗红色肿胀,剧痛,压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高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等全身中毒症状。

【用药方法】根据病变部位面积取仙人掌适量,去刺捣碎成泥状,以鸡蛋清调匀后外敷患处,厚度约为0.2~0.5cm,24h换药1次。

每天1次,连用3天。

若是夏天炎热,药物水分蒸发快,涂药后可再用塑料薄膜进行包扎。

药方解读:仙人掌性寒,微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局部外敷药物后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凉血止痛,加之使用鸡蛋清调和,可起到收敛皮肤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性蜂窝组织炎疗效颇佳。

但对于小儿、年老体弱及免疫功能较差者,为防止感染扩散,宜联合应用抗生素及支持疗法,以免贻误病情。

中药马钱子合剂配合蜂针治疗“面神经炎”120例疗效总结

中药马钱子合剂配合蜂针治疗“面神经炎”120例疗效总结

人 , 犯 阳明 、 阳或 太 阳之 经筋 、 脉 , 致 一侧 面部 侵 少 络 导 气 血 不 和 , 络 失养 , 经 以致 肌 肉驰 缓不 改 , 部 两侧 脉 面 注: 疗程 以 7天计 算 , 剂 以三天计 算 。 方
四、 型病 例 典
络气血失去相对平衡 , 致使病侧面肌歪 向健侧 , 形成 口 眼歪斜 。 邪气郁 久成 瘀 , 或炼 津为疚 , 道不 利 , 病更 络 则 生 一层 。 总之 , 风疚瘀 血 阻滞经 脉 , 是其基 本病 机 。 临床
觉 过敏者 , 刺下关 。 加 2 按摩 治 疗 .
本 病 的治疗 以改善 局部 血液 循 环 , 进其 水 肿 、 促 炎 症 及早 消退 , 速恢 复 面神 经为 目标 , 期及 时 治疗 是 迅 早 关键 。 程愈 短 , 效愈 速 。 病 疗 而属 风寒 者 , 效较 风热 者 疗 更 佳 。内治 与 外 治并 用 , 针 、 浆 、 蜂 王 中药 “ 马钱 子 ” 并 用, 比单 用 一种 治 疗 效果 更 佳 , 同时 还 需 注 意避 风 、 忌 房 事 、 持情 绪稳 定 , 保 有益 于提 高疗 效 。一 般 12疗 程 - 开始 恢 复 ,~ 月可基 本恢 复 。 l3个 面神 经炎 从某 种意 义来说 , 属于 面部痿 证 。 据 也 根 经 络 的分布 规律 ,手 足 六 阳经都 聚结 于头 面部 ,而 面
21 0 2年 9月上 第 6 卷 3
中国蜂业
A IU T R O C I A PC L U E F HN
我身边的蜂疗
3 9
中药马钱 子合 剂配合蜂针治疗“ 面神经炎’ 2 ’ 0例疗效总结 1
代 乾 张世英
( 四川省 渠县 蜜蜂 医疗 所 )

治疗颜面丹毒、流注骨髓炎、红肿疼痛验方名方秘方

治疗颜面丹毒、流注骨髓炎、红肿疼痛验方名方秘方

治疗颜面丹毒、流注骨髓炎、红肿疼痛验方名方秘方
治疗颜面丹毒、流注骨髓炎、红肿疼痛验方名方秘方
颜面丹毒解毒汤:大青叶30g、板蓝根30g、元参15g、生地30g、双花20g、僵蚕10g。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颜面丹毒。

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煎两次。

疖肿:针至阳穴,大艾炷隔蒜灸患部10~15壮。

重退火药:蜈蚣末10g、全蝎末10g、东丹30g。

用法:上药研成极细末,和匀,撒在薄膏药上贴在患处,一至二次,即能全部发散。

主治:一切疔、疮、痛、疖、疽,红肿初起,未成脓者。

黄散药:顶腰黄15 g 、煅陈熟石膏粉5g、白芷末5g、百寿老梅片3g。

用法:上药和匀研极细末,反出亮光最佳。

与重退火药同时使用。

主治:流注、骨髓炎,能消肿发散。

面瘫经验方

面瘫经验方

面瘫经验方
面瘫经验方
1:蜈蚣2条研为细末,以防风25克煎汤送服。

本方对面神经炎和周围性面瘫特效。

中枢性的无效。

2:川芎,僵蚕,地龙各30克,荆芥,防风各24克,白芷,全蝎,水蛭各15克,细辛9克,蜈蚣12条。

上药分别焙干,打为细末。

密封。

每日2-3次。

每次5克。

小儿用量酌减。

随证加减效果更好:
气虚倦怠乏力宜用黄芪30克,参15克煎汤送服散剂。

血虚四肢麻木,如虫行皮肤状,加当归15克,白芍18克,丹参20克。

阴虚五心烦热,头昏,头晕着加熟地,首乌,枸杞各18克。

阳虚畏寒喜暖,四肢不温的加制附片15克,干姜10克。

夹痰伴头晕欲吐,口干不渴,苔腻,脉滑着加南星,半夏各10克。

面瘫伴俩协胀痛,精神抑郁,加佛手,香附各15克,青皮,陈皮各10克。

脘腹胀痛的均加焦三仙20克。

以上加减均煎汤送服散剂。

面瘫外用效方:马钱子粉,白附子粉各半,撒布与伤湿止痛膏上,贴在地仓穴,左歪贴右,右歪贴左。

一日一换,7-10日可愈。

蜂窝组织炎·痈疖疔疮·用外科秘方·(赵炳南名老中医)

蜂窝组织炎·痈疖疔疮·用外科秘方·(赵炳南名老中医)

蜂窝组织炎·痈疖疔疮·用外科秘方·(赵炳南名老中医)【组成】金银花15~30g 连翘9~15g 公英15~30g 赤芍9~15g 花粉9~15g 白芷6~9g 川贝母9~15g 陈皮9~15g 蚤休9~15g 龙葵9~15g 鲜生地15~30g【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活血止痛。

【主治】蜂窝织炎,痈证初起,深部脓肿化脓感染,属毒热壅滞者。

症见局部突然肿胀,迅速结块,表皮酸红,灼热疼痛,日后逐渐扩大,变成高肿发硬,或疼痛转剧烈,痛如鸡啄,按之中软有波动感,发热不退,口渴,舌苔黄腻,脉象弦滑、洪数等症状。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方中大剂金银花、连翘、公英、龙葵、蚤休清热解毒;花粉、赤药、鲜生地凉血活血护阴;川贝、白芷、陈皮理气活血透脓。

蚤休【加减】伴有高热毒热炽盛者,可加局方至宝丹、紫雪散或加生玳瑁9g;合并消渴症者,加生白芍、生甘草。

【点评】本方以清热解毒为主,兼有活血内托之功。

适用于痈症、蜂窝织炎等一切深部感染,属于毒热壅阻经络,气血阻隔者,脓未成则促其内消,脓已成则促其溃破。

多年应用于临床,疗效颇佳。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活血止痛之功。

金银花【验案】尹某某,男,32岁。

臀部肿痛发热已8天。

初时臀部初起一小红疙瘩,轻微痒痛,逐渐加重,伴有发冷发热,注射“青霉素”数日不效。

现仍发热,口干,不思饮食,大便干,小便黄赤。

因局部肿痛影响走路。

检查:体温38.8℃,左侧臀部红肿范围约8cm×5cm,灼热明显,有压痛拒按,触之稍软,但波动不明显。

左侧下肢活动受限,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30.1×109/L。

脉弦数,舌苔黄厚,舌质红。

西医诊断:左臀部蜂窝织炎。

中医辨证:毒热壅滞,发为臀痈。

立法:清热解毒,活血内托。

予消痈汤3剂,服药后,体温38.6℃,臀部红肿渐退,疼痛仍剧烈,尤以夜间为甚。

局部波动明显,局麻下切开一小口,流出脓汁约100ml,用红粉纱条填塞,继以清痈汤治疗。

治面瘫中药熏蒸方

治面瘫中药熏蒸方

偏方秘方艾叶18克,蝉蜕、全虫各6克,红花、当归、伸筋草、防风各12克,桂枝、苏叶各9克,蜈蚣1条。

加水适量,煎沸后关至小火,熏蒸患部15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

可治面瘫(面神经炎)引起的麻木、僵硬、歪斜。

一般连用20天左右,症状可得到明显缓解。

专家点评:中医认为,面瘫多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而发。

药物熏蒸是中医常用的一种外治法。

熏蒸是通过热、药双重作用而取效,热能松驰皮肤、肌肉纹理,药物分子(药物热气)更易渗入面肌毛孔,进而达到活血通络、祛风解痉的效果。

艾叶性温,有温经通络、祛寒逐湿、活血理气功效,同时有抗菌、镇痛作用。

红花、当归为活血化瘀要药,善治各类气滞或寒凝血瘀病证。

蝉蜕能散风热、透疹、定惊,且有镇静、抗惊厥、解热作用。

全虫(全蝎)、蜈蚣均为熄风镇痉、攻毒止痛之要药,常用于治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等症。

防风、伸筋草祛风胜湿、通络止痛。

桂枝性温,祛风寒、温通经脉,与防风相配,治风寒头痛、寒湿痹痛功效佳。

苏叶芳香疏散,能发表散寒、理气和营。

蝉蜕、苏叶均质轻气薄,善透达于面,合用祛风发表、宣通郁气之力更强。

以上诸药相伍,可起温经通络、祛风活血、祛湿止痛之功效。

本方用于面瘫初期或症状轻微者,能起到一定缓解症状或“纠偏”效果;如能配合药物、针灸治疗,康复效果会更佳。

但是,对于面瘫严重或病程日久者,不建议使用。

注意:熏蒸时,面部别离汤液过近,热度要适宜,以免造成烫伤。

治面瘫中药熏蒸方桂皮水除口臭◎文/毕良佳有口臭的人,可以尝试用桂皮煮水漱口。

将大约两杯的水煮沸,然后加入一块桂皮,煮五分钟左右。

冷却后,盛放在干净的容器中,每天早餐及晚餐后喝一大口,含在嘴里一分钟,鼓动两腮与唇部,使桂皮水在口腔内与牙齿、牙龈充分接触,反复冲洗口腔各个部位,然后再用清水漱口。

这样做可以减少口腔内的细菌数量,从而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需要提醒的是,桂皮中含有黄樟素,不能进肚子里。

此外,受潮发霉的桂皮不可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汤剂对面部蜂窝组织炎的治疗
近几年来我们配合选用中药汤剂即“单味蜈蚣汤”治疗颜面部蜂窝组织炎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用药简单、方便效果好经济。

临床资料
选门诊及入院面部蜂窝组织炎的患者特别是重点选择对抗生素过敏体质及大量用抗生素治疗后效果不佳者或小儿应用抗生素困难者配合服用中药汤剂治疗均取得明显临床效果。

即疼痛消除水肿消退化验白细胞恢复正常范围。

方法:取一味中药(蜈蚣)即为“单味蜈蚣汤”。

取蜈蚣后用温火将之煎为黄色勿焦。

用1杯水温火煎至1分钟(≤分钟)煎后取之药水分次早晚口服连续用~剂即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用量:1岁以上幼儿<.g/日1岁以下.5~.8g/日成人最多不超过1.g/日。

讨论
口腔及颜面部蜂窝组织炎是一种多发及常见疾病。

感染原因成人以损伤及牙源性感染多见小儿以腺源性感染多见。

本病可发生于单一的面部各间隙但由于面部的各间隙又相互沟通所以也可发生面部多间隙的感染。

主要症状是局部的血管扩张、充血而使组织渗出出现局限性水肿表面皮肤潮红、热感、由于局部的水肿压迫末梢神经出现疼痛组织水肿使之细胞代谢障碍组织即可发生坏死而化脓临床触诊检查有波动感。

祖国医学讲该病为风湿、风热、火毒之邪内挟痰火瘀结于少阴、阳明之络或肝胃火毒上攻挟痰凝结或肝脾血
热兼有气滞血瘀蕴毒或为皮肤破损毒邪乘间隙内侵入所致若风毒痰火肝胃火毒上攻发为颈痛治疗原则以抗炎止痛。

临床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大部分均能获得治愈。

但临床工作中仍可发现有部分患者对抗生素的治疗不佳出现抗药性及过敏体质者或小儿患者在用药时因惧怕针剂而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治疗时也同样受到相应的困难。

单味蜈蚣汤是采用单独一味中药蜈蚣按上述方法及用量炮制而成其汤无味无毒凉后次/日服用。

对幼儿患者用药时可少量加入糖类或果汁类以便儿童饮用。

功效:活血定惊止痛攻毒消炎散结。

治疗颜面部蜂窝组织炎的原则是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祛邪即以清热解毒、引邪外出为主使之炎症消散吸收及局限扶正则为补益气血或调理脾胃为辅。

颜面部蜂窝组织炎即为外感风热火毒之邪。

单味蜈蚣汤具有攻毒、消炎、止痛、散结之功效即可清热解毒引邪外出而使炎快速消散局限而吸收。

局部消炎后脾胃毒火也可使之消除而治愈该汤剂也可以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及轻重变化而配制加、减处方使效果更加。

单味蜈蚣汤的优点:①单独一味中药易掌握。

即配制加、减处方后炮制方法不变。

②炮制过程不复杂方便只注意炮制蜈蚣时勿焦防失功效加减处方时用水量可加大些。

③对抗生素有抗药性治疗不佳或对抗生素过敏体质者更应配合选用该中药汤剂以增加疗效。

④小儿患者对抗菌药物应用较为困难该汤剂口服无味同时可以加入糖及果汁类等便于服用。

⑤根据多年来我们配合临床应用该汤剂治疗
颜面部蜂窝组织炎。

与其他应用抗生素相比疗效快缩短治疗时间个别单独应用该汤剂仍有明加的疗效基本无无效者因为经济更易被广大市民及农村患者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