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章上机题作业

合集下载

《数字信号处理》课后上机题#优选.

《数字信号处理》课后上机题#优选.
n=0:length(sn1)-1;
subplot(2,2,2);stem(n,sn1,'.')
title('(b)系统1的单位阶跃响应');
xlabel('n');ylabel('s(n)')
%系统2
xn=[1,zeros(1,30)];
%xn=单位脉冲序列,长度N=31
xi=filtic(B2,A2,ys);
实验报告
第一章: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
*16.已知两个系统的差分方程分别为
(1) y(n)=0.6y(n-1)-0.08y(n-2)+x(n)
(2) y(n)=0.7y(n-1)-0.1y(n-2)+2x(n)-x(n-2)
分别求出所描述的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
解:(可附程序)
(1)系统差分方程的系数向量为
subplot(2,2,1);stem(n,hn1,'.')
title('(a)系统1的系统单位脉冲响应');
xlabel('n');ylabel('h(n)')
xn=ones(1,30);
%xn=单位阶跃序列,长度N=31
sn1=filter(B1,A1,xn,xi);
%调用filter解差分方程,求系统输出信号sn1
%设差分方程(2)系数向量
%系统1
xn=[1,zeros(1,30)];
ys=0;
%xn=单位脉冲序列,长度N=31
xi=filtic(B1,A1,ys);
%由初始条件计算等效初始条件输入序列xi
hn1=filter(B1,A1,xn,xi);

《数字信号处理》(2-7章)习题解答

《数字信号处理》(2-7章)习题解答

第二章习题解答1、求下列序列的z 变换()X z ,并标明收敛域,绘出()X z 的零极点图。

(1) 1()()2nu n (2) 1()()4nu n - (3) (0.5)(1)nu n --- (4) (1)n δ+(5) 1()[()(10)]2nu n u n -- (6) ,01na a <<解:(1) 00.5()0.50.5nn n n zZ u n z z ∞-=⎡⎤==⎣⎦-∑,收敛域为0.5z >,零极点图如题1解图(1)。

(2) ()()014()1414n nn n z Z u n z z ∞-=⎡⎤-=-=⎣⎦+∑,收敛域为14z >,零极点图如题1解图(2)。

(3) ()1(0.5)(1)0.50.5nnn n zZ u n z z --=-∞-⎡⎤---=-=⎣⎦+∑,收敛域为0.5z <,零极点图如题1解图(3)。

(4) [](1Z n z δ+=,收敛域为z <∞,零极点图如题1解图(4)。

(5) 由题可知,101010910109(0.5)[()(10)](0.5)()(0.5)(10)0.50.50.50.50.50.5(0.5)n n nZ u n u n Z u n Z u n z z z z z z z z z z z --⎡⎤⎡⎤⎡⎤--=--⎣⎦⎣⎦⎣⎦⋅=-----==--收敛域为0z >,零极点图如题1解图(5)。

(6) 由于()(1)nn n a a u n a u n -=+--那么,111()(1)()()()nn n Z a Z a u n Z a u n z z z a z a z a a z a z a ----⎡⎤⎡⎤⎡⎤=---⎣⎦⎣⎦⎣⎦=----=-- 收敛域为1a z a <<,零极点图如题1解图(6)。

(1) (2) (3)(4) (5) (6)题1解图2、求下列)(z X 的反变换。

数字信号处理 第二章习题

数字信号处理 第二章习题

1 为因果序列,故收敛域为: z 2
8
(2) (n n0 ) n0 0
解:
X ( z)
n


x(n) z n
n
(n n0 ) z n
X ( z) z
n0

1 n n0 (n n0 ) 0 other
1 n0 z
z 0.5 左边序列 0.5 z 2 双边序列 右边序列 z 2
16
采用围线积分法求解:
3 2 X ( z) 1 1 0.5 z 1 2 z 1 3(1 2 z 1 ) 2(1 0.5 z 1 ) 5 7 z 1 1 1 (1 0.5 z )(1 2 z ) (1 0.5 z 1 )(1 2 z 1 )
z1 1, z2 2
X(z)的收敛域为
左边序列 z 1 1 z 2 双边序列 z 2 右边序列
24
F ( z) X ( z) z
n 1
z ( z 3) ( z 3) n 1 z zn ( z 1)( z 2) ( z 1)( z 2)
z 2
21
当收敛域为: z 2 0.5
1 n n 1 x(n) 3( ) u (n) 2 u (n 1) 2
22
收敛域为: z 2
右边序列
n 0 ,围线c内有2个1阶极点
x(n) Re s[( z 0.5) F ( z), 0.5] Re s[( z 2) F ( z), 2] ( z 0.5) 5z 7 zn ( z 0.5)( z 2) ( z 2)
双边序列
n 0 ,围线c内有1个1阶极点

数字信号处理课后习题答案(全)1-7章

数字信号处理课后习题答案(全)1-7章
因此系统是非线性系统。
第 1 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
(6) y(n)=x(n2)
令输入为
输出为
x(n-n0)
y′(n)=x((n-n0)2) y(n-n0)=x((n-n0)2)=y′(n) 故系统是非时变系统。 由于
T[ax1(n)+bx2(n)]=ax1(n2)+bx2(n2) =aT[x1(n)]+bT[x2(n)]
第 1 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
题4解图(一)
第 1 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
题4解图(二)
第 1 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
题4解图(三)
第 1 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
(4) 很容易证明: x(n)=x1(n)=xe(n)+xo(n)
上面等式说明实序列可以分解成偶对称序列和奇对称序列。 偶对称序列可 以用题中(2)的公式计算, 奇对称序列可以用题中(3)的公式计算。
(2) y(n)=x(n)+x(nN+1)k 0
(3) y(n)= x(k)
(4) y(n)=x(n-nn0)n0
(5) y(n)=ex(n)
k nn0
第 1 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
解:(1)只要N≥1, 该系统就是因果系统, 因为输出 只与n时刻的和n时刻以前的输入有关。
如果|x(n)|≤M, 则|y(n)|≤M, (2) 该系统是非因果系统, 因为n时间的输出还和n时间以 后((n+1)时间)的输入有关。如果|x(n)|≤M, 则 |y(n)|≤|x(n)|+|x(n+1)|≤2M,
=2x(n)+x(n-1)+ x(n-2)
将x(n)的表示式代入上式, 得到 1 y(n)=-2δ(n+2)-δ(n+1)-0.5δ(2n)+2δ(n-1)+δ(n-2)

数字信号处理答案第二章

数字信号处理答案第二章

数字信号处理答案第⼆章第⼆章2.1 判断下列序列是否是周期序列。

若是,请确定它的最⼩周期。

(1)x(n)=Acos(685ππ+n ) (2)x(n)=)8(π-ne j(3)x(n)=Asin(343ππ+n )解 (1)对照正弦型序列的⼀般公式x(n)=Acos(?ω+n ),得出=ω85π。

因此5162=ωπ是有理数,所以是周期序列。

最⼩周期等于N=)5(16516取k k =。

(2)对照复指数序列的⼀般公式x(n)=exp[ωσj +]n,得出81=ω。

因此πωπ162=是⽆理数,所以不是周期序列。

(3)对照正弦型序列的⼀般公式x(n)=Acos(?ω+n ),⼜x(n)=Asin(343ππ+n )=Acos(-2π343ππ-n )=Acos(6143-n π),得出=ω43π。

因此382=ωπ是有理数,所以是周期序列。

最⼩周期等于N=)3(838取k k =2.2在图2.2中,x(n)和h(n)分别是线性⾮移变系统的输⼊和单位取样响应。

计算并列的x(n)和h(n)的线性卷积以得到系统的输出y(n),并画出y(n)的图形。

(a)1111(b)-1-1-1-1-1-1222222 3333 3444………nnn nnnx(n)x(n)x(n)h(n)h(n)h(n)21u(n)u(n)u(n)a n ===2 2knhkx)()(按照折叠、移位、相乘、相加、的作图⽅法,计算y(n)的每⼀个取样值。

(a) y(0)=x(O)h(0)=1y(l)=x(O)h(1)+x(1)h(O)=3y(n)=x(O)h(n)+x(1)h(n-1)+x(2)h(n-2)=4,n≥2(b) x(n)=2δ(n)-δ(n-1)h(n)=-δ(n)+2δ(n-1)+ δ(n-2)y(n)=-2δ(n)+5δ(n-1)= δ(n-3)(c) y(n)= ∑∞-∞=--kkn knuku a)()(=∑∞-∞=-aa n--+111u(n)2.3 计算线性线性卷积(1) y(n)=u(n)*u(n)(2) y(n)=λn u(n)*u(n)解:(1) y(n)= ∑∞-∞=-kknuku)(-)()(kknuku=(n+1),n≥0 即y(n)=(n+1)u(n) (2) y(n)=∑∞-∞=-kk knuku)()(λ=∑∞=-0)()(k kk n u k u λ=λy(n)=λλ--+111n u(n)2.4 图P2.4所⽰的是单位取样响应分别为h 1(n)和h 2(n)的两个线性⾮移变系统的级联,已知x(n)=u(n), h 1(n)=δ(n)-δ(n-4), h 2(n)=a n u(n),|a|<1,求系统的输出y(n).解ω(n)=x(n)*h 1(n) =∑∞-∞=k k u )([δ(n-k)-δ(n-k-4)]=u(n)-u(n-4)y(n)=ω(n)*h 2(n) =∑∞-∞=k kk u a )([u(n-k)-u(n-k-4)]=∑∞-=3n k ka,n ≥32.5 已知⼀个线性⾮移变系统的单位取样响应为h(n)=an-u(-n),0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完整word版)数字信号处理答案第二章

(完整word版)数字信号处理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2.1 判断下列序列是否是周期序列。

若是,请确定它的最小周期.(1)x (n )=Acos(685ππ+n ) (2)x (n)=)8(π-ne j(3)x (n)=Asin(343ππ+n ) 解 (1)对照正弦型序列的一般公式x (n )=Acos (ϕω+n ),得出=ω85π。

因此5162=ωπ是有理数,所以是周期序列。

最小周期等于N=)5(16516取k k =。

(2)对照复指数序列的一般公式x (n )=exp[ωσj +]n,得出81=ω。

因此πωπ162=是无理数,所以不是周期序列。

(3)对照正弦型序列的一般公式x (n)=Acos(ϕω+n ),又x (n)=Asin (343ππ+n )=Acos (-2π343ππ-n )=Acos(6143-n π),得出=ω43π.因此382=ωπ是有理数,所以是周期序列。

最小周期等于N=)3(838取k k =2.2在图2.2中,x (n )和h(n)分别是线性非移变系统的输入和单位取样响应。

计算并列的x (n )和h (n)的线性卷积以得到系统的输出y(n ),并画出y(n)的图形。

(a)1111(b)(c)111110 0-1-1-1-1-1-1-1-1222222 33333444………nnn nnnx(n)x(n)x(n)h(n)h(n)h(n)21u(n)u(n)u(n)a n ===22解 利用线性卷积公式y(n )=∑∞-∞=-k k n h k x )()(按照折叠、移位、相乘、相加、的作图方法,计算y(n)的每一个取样值。

(a ) y (0)=x (O)h (0)=1y (l )=x (O )h(1)+x (1)h (O)=3y (n)=x(O)h (n )+x (1)h(n-1)+x(2)h (n —2)=4,n ≥2 (b) x(n )=2δ(n )-δ(n-1)h(n)=-δ(n)+2δ(n —1)+ δ(n —2)y(n )=-2δ(n)+5δ(n —1)= δ(n-3) (c ) y (n )=∑∞-∞=--k kn k n u k u a)()(=∑∞-∞=-k kn a=aa n --+111u (n )2。

中国科学院刘艳老师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章上机作业

中国科学院刘艳老师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章上机作业
给出求解思路和结果分析给出matlab实现源程序和程序注二解题思路由于试验中涉及到一个点目标在平面上绕单位圆作圆周运动则可以将问题分为xy两个方向解决最后再用xy方向上的信号合成观测信号
一、上机作业要求
假设一个点目标在 x,y 平面上绕单位圆做圆周运动,由于外界干扰,其运 动轨迹发生了偏移。其中,x 方向的干扰为均值为 0,方差为 0.05 的高斯噪声; y 方向干扰为均值为 0,方差为 0.06 的高斯噪声。 1、产生满足要求的 x 方向和 y 方向随机噪声 500 个样本; 2、明确期望信号和观测信号; 3、试设计一 FIR 维纳滤波器,确定最佳传递函数:hopt Rxx 1Rxs ,并用该滤波器 处理观测信号,得到其最佳估计。 (注:自行设定误差判定阈值,根据阈值确 定滤波器的阶数或传递函数的长度) 。 4、要求 3 中,也可以选择 Kalman 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采用哪种滤波器可以自 由选择。 5、分别绘制出 x 方向和 y 方向的期望信号、噪声信号、观测信号、滤波后信号、 误差信号的曲线图; 6、在同一幅图中绘制出期望信号、观测信号和滤波后点目标的运动轨迹。 7、实验报告要求: 给出求解思路和结果分析,给出 MATLAB 实现源程序和程序注 解。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图 1 x 方向上的期望信号、误差信号、观测信号、滤波后信号
图 2 y 方向上的期望信号、误差信号、观测信号、滤波后信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 3 滤波后的信号与原始信号的对比 图 3 中原始信号为红色, 滤波后信号为绿色。滤波后的结果与期望还是比较 接近的, 基本上实现了最优滤波功能。中心出现的点可能与滤波中的卷积运算有 关,卷积使信号长度增加,从而出现了中心点。
if
ey<1e-2 break;

数字信号处理 课后习题答案 第2章.docx

数字信号处理 课后习题答案 第2章.docx

习题1.设X(e"。

)和r(e JC0)分别是印7)和)仞的傅里叶变换,试求下面序列的傅里叶变换:(1) x("-"o) (3) x(-n) (5) x(")y(")(7) x(2n)⑵ x*(〃)(4) x(") * v(«) (6) nx(n) (8) /(〃)解:⑴00 FT[X(/7-Z70)] = £x(〃一〃o)e—S令n r = n-n0,即〃=n' + n Q,贝!J00FT[x(n-n o y\=工》(〃')以"''*""="初。

乂(烈)00 00(2)FT[x («)] = £ x* (n)e*= [ £ 戏〃)攻以]* = X* (e「W=—00 w=—00(3)00FT[x(—")]= 〃)e*"令=一〃,则00FT[x(—”)]= Zx(〃')e" =X(e—〃")”'=—00(4)00 x(〃) *'(〃)= ^\x(jrT)y(n -m)W=-0000 00FT[x(n) * v(w)] = Z【Z x("y("-初)]e""' n=-<x> w=-oo k = n-m,贝U00 00FT[x(ri)*y(ri)]= £[ £x(初) k=—CD W=-0000 00k=-<x> m=—cc= X(e5(em)_00 00 1时[x(M)贝〃)]= Z》(〃)贝〃)e「9 = Zx(〃)[-Lf/(em'"'"d 渺]e-加""=—00 〃=—00 2l "1 00=—£ Y(e j0)')2l " n=—<x>1 伙=一L "口")*?®"、技或者FT[x{n)y{ny\ = —「171 »兀oo(6)因为X(e,")= »("初,对该式两边口求导,得到叫、)=-J £仗"如=-jFT[nx(n)]因此矶孙(〃)]=j至@3)dco00⑺ FT\x(2ri)\=加n=-(x)令n' = 2n ,则FT[X(2W)]= £x(z/)e 7 %W--00,且取偶数00 1 r r・l 八1°0 . 1 00 . 1£?kO + (T)“x(")厂=| 广伽+£ef ("广伽〃=—oo 匕匕〃=—oo 〃=—00=L「xa*+x(/*E)F7[x(2z?)] = | X(e‘2") + X(—e'尸)(8) F7[X2(»)]= J X2(77)6^»=-OO利用(5)题结果,令x{n) = y{n),则F巾2(”)] = _£x(em)*X(eS) = —「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信号处理作业实验题报告
第一章16.(1)
实验目的:
求解差分方程所描述的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

实验要求:
运用matlab求出y(n)=0.6y(n-1)-0.08y(n-2)+x(n)的单位脉冲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的示意图。

源程序:
B1=1;A1=[1, -0.6, 0.08];
ys=2;
%设差分方程
xn=[1, zeros(1, 20)];
%xn=单位脉冲序列,长度N=31
xi=filtic(B1, A1, ys);
hn1=filter(B1, A1, xn, xi);
%求系统输出信号hn1
n=0:length(hn1)-1;
subplot(2, 1, 1);stem(n, hn1, '.')
title('单位脉冲响应');
xlabel('n');ylabel('h(n)')
xn=ones(1, 20);
sn1=filter(B1, A1, xn, xi);
%求系统输出信号sn1
n=0:length(sn1)-1;
Subplot(2, 1, 2);
stem(n, sn1, '.')
title('单位阶跃响应');
xlabel('n');
ylabel('s(n)')
运行结果:
实验分析:
单位脉冲响应逐渐趋于0,阶跃响应保持不变,由此可见,是个稳定系统。

第二章31题
实验目的:
用matlab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实验要求:
用matlab画出系统的极,零点分布图,输入单位阶跃序列u(n)检查系统是否稳定。

源程序:
A=[2, -2.98, 0.17, 2.3418, -1.5147];
B=[0, 0, 1, 5, -50];
subplot(2,1,1);
zplane(B,A);
%求H(z)的极点
p=roots(A);
%求H(z)的模
pm=abs(p);
if max(pm)<1 disp('系统因果稳定'),
else,disp('系统因果不稳定'),end
un=ones(1,800);
sn=filter(B, A, un);
n=0:length(sn)-1;
subplot(2, 1, 2);plot(n, sn)
xlabel('n');ylabel('s(n)')
运行结果:
实验结论:
该系统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