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创造人类ppt(西师大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女娲造人》ppt课件

豪迈的)。
神通广大: 本指法术广大无边,现用来形容本领极大,办法极多。 莽莽榛榛: 草木丛生的样子。
210 01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 第一部分(1~3):引出女娲造人的想法。 ➢ 第二部分(4~16): 叙述女娲造人的过程。 ➢ 第三部分(17): 叙写女娲解决了造人后的麻烦。
210 01
寂寞孤独 自豪欣慰 忙碌疲倦 …………
“人”的心理、 情感、活动
想像 真实合理
210 01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
3.结合女娲形象,体会想象的特点。
大胆奇特 合情合理
想象
210 01
女娲 造人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品味语言
第四段中作者对女娲采用了什么描写?突出女娲什么特点? 作者采用动作描写,如“走”“蹲”;神态描写如“笑”“假装生 气”。这些描写突出了女娲是个活泼、可爱的女神。正因为她的可爱, 当她感到孤独时,她才想到造人,造和自己一样的人。
210 01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生字正音
开辟( pì ) 澄澈(chénɡ ) 掺和( chān ) 绵延( yán )
女娲( wā )
莽莽榛榛(பைடு நூலகம்zhēn )
掘( jué )
幽光( yōu )
捏( niē )
踪迹( zōnɡ )
疲倦不堪( juàn kān )
210 01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理解词语
210 01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女娲造人
起因
行走原野 灵机一动
感到孤独 该添点什么 创造像自己的生物加入到世间
过程
揉团黄土造第一个人
藤条一挥
解决人类延续问题 分男女 创造后代
神通广大: 本指法术广大无边,现用来形容本领极大,办法极多。 莽莽榛榛: 草木丛生的样子。
210 01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 第一部分(1~3):引出女娲造人的想法。 ➢ 第二部分(4~16): 叙述女娲造人的过程。 ➢ 第三部分(17): 叙写女娲解决了造人后的麻烦。
210 01
寂寞孤独 自豪欣慰 忙碌疲倦 …………
“人”的心理、 情感、活动
想像 真实合理
210 01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
3.结合女娲形象,体会想象的特点。
大胆奇特 合情合理
想象
210 01
女娲 造人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品味语言
第四段中作者对女娲采用了什么描写?突出女娲什么特点? 作者采用动作描写,如“走”“蹲”;神态描写如“笑”“假装生 气”。这些描写突出了女娲是个活泼、可爱的女神。正因为她的可爱, 当她感到孤独时,她才想到造人,造和自己一样的人。
210 01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生字正音
开辟( pì ) 澄澈(chénɡ ) 掺和( chān ) 绵延( yán )
女娲( wā )
莽莽榛榛(பைடு நூலகம்zhēn )
掘( jué )
幽光( yōu )
捏( niē )
踪迹( zōnɡ )
疲倦不堪( juàn kān )
210 01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理解词语
210 01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女娲造人
起因
行走原野 灵机一动
感到孤独 该添点什么 创造像自己的生物加入到世间
过程
揉团黄土造第一个人
藤条一挥
解决人类延续问题 分男女 创造后代
《女娲造人》ppt课件

件下所做出极丰富想象力的解释。
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 探索,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因此,女娲造人这一神话故事 中蕴含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都是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
15
作业:
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手法扩写《夸父逐日》 字数在300字以上。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 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初
读
课
文
①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
●
整
体
感
知
孤独寂寞;她想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
入到世间,让世间显得生机勃勃。
5
②女娲是怎样创造出人类的?
揉泥造人
挥藤造人
③女娲是怎样让人类繁衍生息的呢? 男女配合,繁衍生息。
比
较
将课文与课后《风俗通》中的短文比较阅读。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阅 《风俗通》中关于女娲的记载
哀 词
中国古代
中 国
神话
古
代
神
话
亦申
售舌
古女
事
新
隔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神话故事新编》, 原题为《女娲创造人类》,选入 本课时改为现在的题目。
课文是根据《风俗通》里有 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而成 的一篇神话。
什么是神话?
神 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其所接触的 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不能正确地解释 而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故事。
读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
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 人缝。 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译文:
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 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
《女娲造人》ppt课件

四、重点赏析
1.“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 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工作着,工作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女娲不辞辛劳、 夜以继日地劳动的过程,使女娲的形象更鲜明、更具体。
2.“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 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语 有何表达效果?
“掘”“掺”“揉”等动词用得非常准确,生动地刻画了女娲 造人的一系列动作和过程,表现了女娲造人时的认真。
五、女娲造人的具体工作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 法?
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象的。神话是在科学水平 她不发达 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作出科学、准确的 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索自身起,所以只好借助想象来解决这个 问题,而这种大胆又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 想象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 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研究,所以, 这种想象力、创造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
3.女娲的仁爱表现在哪些细节中?
(1)“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 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2)“她一心想把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 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四、课堂小结
本文的主人公女娲是神,具有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方法 体现了“神”的威力,而在细节的处理上,作者又赋予了她人的心理、 人的情趣、人的生活体验,从而使想象内容既显“神威”,又合 人情事理。女娲之所以要造人,是因为她感到寂寞孤独,造人的愿望 自然而真实;采用模仿自己的样子造出人形的方法,是出于水中自己 倒影的偶然诱发,极富于人类经验;“人”的产生,使女娲精神上有 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晚霞里,星光下,女娲的忙碌疲倦,正显露出一 位母亲勤劳、智慧、伟大的身影。
《女娲造人》ppt课件

2.复述课文,对照《风俗通》中关于女娲的记载, 找出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容易看出作者 的想象力?
《风俗通》中关于女娲记载的译文
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女娲揉团 黄土造成人。这项工作太繁多了,女娲忙不过 来,就把一条枯藤放到泥潭中,拉出来,溅出的泥 点子就成了人。所以富贵的人是捏出来的黄 土人,贫贱的人用绳索甩出来的。
女娲是本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广大的 “神”,同时她又是人,有着孤独、喜怒、满足、欣 慰等人类特有的情感体验;她夜以继日地工作,也 会因忙碌而感到劳累、疲倦,也需要思考和休息,这 些无不体现出人类母性的慈爱与伟大,而她造人的 目的和过程也正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 精神。 在造人的过程中,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快乐,她忙 忙碌碌,像母亲一般勤劳、慈爱。她有人的情感,人 的心态,人的智慧,人的生活体验。从她身上,我们 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象的,但又是真实的,是合乎实 际生活的情理的。
2.阅读第4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要写女娲在池 子边的情景?
这里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塑 造了一个活泼可爱、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的女神形象,她同样有着和人一样的情 感,而不是高高在上、冷冰冰的一尊神 像。而在池子边看到自己的倒影也正好 给了女娲造人的一点灵光。
3.课本143页旁批问题 ”说也奇怪”是神话、 童话等作品中常用的话。作者为什么要这么 说?
内容探究
1.课本142页旁批问题 女娲是一个女神,却处处 显示出人的特性。边读边画出文中的有关语句。
女娲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非常孤 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 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 之情,她会笑,还会假装生气。她灵机一动:“世间 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 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 间呢?”就是她的这种想法与创造力,让人类诞生 了。她揉泥成团造人、挥藤洒泥造人的方法体现 了“神”的威力与智慧。
《女娲创造人类》PPT课件2 (共17张PPT)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 女娲又是怎样创造人类的?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上有了太阳、 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也有了 鸟兽虫鱼,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 无论怎样说,总不免显得有些 荒凉寂寞 。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 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女娲一 天当中可以变化70次。有一次,女娲行走 莽莽榛榛 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 在这片 象,感到非常 孤独 。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 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使它生气蓬勃 起来。
想着,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 起一团黄泥,掺了水,在手里揉团着, 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娃娃模样的小 东西。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 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 的喊 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15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 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 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上有了太阳、 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也有了 鸟兽虫鱼,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 无论怎样说,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 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女娲一 天当中可以变化70次。有一次,女娲行走 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 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 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使它生气蓬勃 起来。
想着,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 起一团黄泥,掺了水,在手里揉团着, 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娃娃模样的小 东西。
12
想着,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 起一团黄泥,掺了水,在手里揉团着, 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娃娃模样的小 东西。
想着,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 起一团黄泥,掺了水,在手里揉团着, 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娃娃模样的小 东西。
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 女娲又是怎样创造人类的?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上有了太阳、 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也有了 鸟兽虫鱼,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 无论怎样说,总不免显得有些 荒凉寂寞 。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 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女娲一 天当中可以变化70次。有一次,女娲行走 莽莽榛榛 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 在这片 象,感到非常 孤独 。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 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使它生气蓬勃 起来。
想着,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 起一团黄泥,掺了水,在手里揉团着, 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娃娃模样的小 东西。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 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 的喊 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15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 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 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上有了太阳、 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也有了 鸟兽虫鱼,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 无论怎样说,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 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女娲一 天当中可以变化70次。有一次,女娲行走 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 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 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使它生气蓬勃 起来。
想着,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 起一团黄泥,掺了水,在手里揉团着, 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娃娃模样的小 东西。
12
想着,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 起一团黄泥,掺了水,在手里揉团着, 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娃娃模样的小 东西。
想着,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 起一团黄泥,掺了水,在手里揉团着, 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娃娃模样的小 东西。
《女娲造人》ppt课件

“人”的心理、 想像
情感、活动
真实合理
我的舞台
你还可以想到哪些创造世界、创 造人的神话?
中国神话和外国的神话有 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请大家阅读上帝造人的文字 资料,并说说女娲造人和上 帝造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女娲造人”和“上帝造人”对比
相同点: 1、先有天地万物再出现人; 2、人都是神造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 3、人都是用土造的; 4、人都是神根据自己的形象造的; 5、人都有男女的区别 ……
女娲先造人,再分男女;…… 7、上帝让男人造女人,是为了帮助男人;
女娲造女人,是为了繁衍后代;
“女娲造人”和“上帝造人”对比
相同点及原因: 1、先有天地万物再出现人;人一出生就有了环境
2、人都是神造的,
都无法解释生命的起源
而不是生来就有的; 3、人都是用土造的;
与土地关系密切; 人死后归于泥土
4、人都是神根据自己的形象造的;
每个民族的神话都有自己的烙印,但你见过哪个 民族的神话里有我们这么多战天斗地的抗争故事?
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的就是要 生存就得靠自己,不能靠苍天。这比“神爱世人”听起 来残酷,但非常现实。
我们从小听到大,并口口相传给下一代的这些神话 故事,体现的绝不仅是故事那么简单。每个文明在初期 都是有神论,但唯独我们的文明不畏惧神,也许正因为 我们深刻理解老子的那句话,所以我们的祖先从不把生 存的希望寄托于神的眷顾,也因此,很多人说中国人没 有信仰。呵呵,没信仰的民族能存续5000年吗?
却让他们屹立至今。
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在一场讲 座中,向台下近千名学生分享、解读中国神话故事, 并不下十次用激情的语调总结中国神话故事的内核: 中华民族特征。
《女娲造人》PPT优质课件

(2)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动作描写。“掘 起”“掺和”“揉团”等动词用得极其准确,将女娲造人的过程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表现了女娲创造人类时的认真。
(3)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神态描写。写女娲为自己创 造的生物感到喜悦。把女娲的母性生动地刻画了出来,给人以亲切温柔之感。
答案
课文增加的内容有: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②人造出来之后的欢欣喜悦 场面;③女娲像常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④作者的评述。 其中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鼓舞的场面以及对女娲的人性化描写最能表现 作者的想象力。
第六单元
21 女娲造人
袁珂
-.
教 学 目 标
1
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2
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象 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
欲望。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新课导入——《风俗通》中有关女娲的两则短文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 人;贫贱凡庸者,引縆人也。(译文: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抟捏黄土造了 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 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 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4)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 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动作描写。这一系列动词写出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体现出女娲的聪明智慧。
(3)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神态描写。写女娲为自己创 造的生物感到喜悦。把女娲的母性生动地刻画了出来,给人以亲切温柔之感。
答案
课文增加的内容有: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②人造出来之后的欢欣喜悦 场面;③女娲像常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④作者的评述。 其中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鼓舞的场面以及对女娲的人性化描写最能表现 作者的想象力。
第六单元
21 女娲造人
袁珂
-.
教 学 目 标
1
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2
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象 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
欲望。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新课导入——《风俗通》中有关女娲的两则短文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 人;贫贱凡庸者,引縆人也。(译文: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抟捏黄土造了 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 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 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4)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 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动作描写。这一系列动词写出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体现出女娲的聪明智慧。
《女娲造人》PPT教学课件

【解析】A项中,“澄”应读 chéng; B项中,“抟”应读tuán; C项中,“掺”应读chān。
课堂检测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捏泥 气概 枯滕 兴高彩烈 B.女娲 溅落 泥潭 疲倦不堪 C.揉团 掘起 掺合 莽莽榛榛 D.踪迹 绵延 泥桨 眉开眼笑
【解析】A项中,“滕”应为“藤”,“彩”应为“采”; C项中,“合”应为“和”; D项中,“桨”应为“浆”。
【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气概】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态度、举动或气势(专
指正直、豪迈的)。 【疲倦不堪】表示疲倦的程度很深。 【绵延】延续不断。
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复述课文。 2.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整体感知
2.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1—4):女娲决定在天地间创造一种像自己 的生物。
第二部分(5—16):写女娲造人的过程。 第三部分(17、18):女娲想出一个可以让人类长久绵 延的好办法,那就是男女配合,繁衍生息。
精读细研
再读课文,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1.女娲为什么造人?
孤独寂寞;她想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加入到世间, 让世间显得生机勃勃。 2.她是怎么造人的?
精读细研
神性:神通广大。
(造人过程非常神奇)
女
娲
爱美、也会寂寞
人性: 充满母性光辉
勤劳、聪明
既是神 通广大的神, 也是充满七 情六欲的人。
女
娲 语
文 人 教
造 版
七 年
2
第
级
课 时
人 上
册
课堂检测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捏泥 气概 枯滕 兴高彩烈 B.女娲 溅落 泥潭 疲倦不堪 C.揉团 掘起 掺合 莽莽榛榛 D.踪迹 绵延 泥桨 眉开眼笑
【解析】A项中,“滕”应为“藤”,“彩”应为“采”; C项中,“合”应为“和”; D项中,“桨”应为“浆”。
【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气概】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态度、举动或气势(专
指正直、豪迈的)。 【疲倦不堪】表示疲倦的程度很深。 【绵延】延续不断。
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复述课文。 2.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整体感知
2.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1—4):女娲决定在天地间创造一种像自己 的生物。
第二部分(5—16):写女娲造人的过程。 第三部分(17、18):女娲想出一个可以让人类长久绵 延的好办法,那就是男女配合,繁衍生息。
精读细研
再读课文,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1.女娲为什么造人?
孤独寂寞;她想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加入到世间, 让世间显得生机勃勃。 2.她是怎么造人的?
精读细研
神性:神通广大。
(造人过程非常神奇)
女
娲
爱美、也会寂寞
人性: 充满母性光辉
勤劳、聪明
既是神 通广大的神, 也是充满七 情六欲的人。
女
娲 语
文 人 教
造 版
七 年
2
第
级
课 时
人 上
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词语
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神通广大: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生气蓬勃:富有生命力和活力。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不堪表示程度极深。
5
2020年10月2日
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 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天地无人
黄泥捏人
创造许多人
分为男女,延续后代
6
2020年10月2日
你觉得女娲是个什么样的 神?她有怎样的精神?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1
2020年10月2日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了解女 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2.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3.会认读课文生字词。
2
2020年10月2日
关于人是从哪里来的。你 们知道有哪些说法吗?
3
2020年10月2日
4
2020年10月2日
“人”一落下来就具有生命,开口叫她“妈妈”。“妈 妈”的呼喊,使死寂的大地获得了生机,更充满了人 间的温情爱意和天伦之乐。“人”的产生使女娲得到 了做母亲的自豪感和欣慰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 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女娲辛劳地工作着。晚霞里,星光下,女娲忙碌 疲倦,显露出一位母亲勤劳、智慧、伟大的身影。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14
发挥联想与想象续写句子: 1.牵牛花开放啦…… 2.早上打开窗户,哇…… 3.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13
2020年10月2日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10
2020年10月2日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假如你是远古时代和女娲一样的一位大 神,你会出于什么原因去造人?你能拿出比女 娲更神奇的造人方法吗?
11
2020年10月2日
1.学习了这篇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 想?
2.向同学介绍自己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 有关女娲的其他故事。
12
2020年10月2日
想象大比拼
聪明
有智慧
考虑周全 神通广大
7
2020年10月2日
为什么女娲产生了造人的愿望?
盘古开天辟地后,虽有广阔天地、莽莽原野, 但气氛死寂。女娲感到孤独寂寞,她觉得在 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 它生气蓬勃起来,便产生了造人的愿望。
8
2020年10月2日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 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