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21课《女娲造人》课件(共25张PPT)

第21课《女娲造人》课件(共25张PPT)
(袁珂)
拓展阅读
在增加的情节中,哪些最能显出作者想象?
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②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场面; 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 ④作者的评述。
女娲造人
(袁珂)
1.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鼓舞的场面。 2.对女娲的人性化描写。
• 想象使女娲兼具神性和人性,人物形象更加真 实鲜活。
• 文本的改编,是从表达情感的需求出发的,时 代的不同,改编的内容和主旨也会发生变化。
正因有了作者大胆新奇想像的演 绎与扩充,女娲造人这个古老的神 话传说充溢着生活气息,焕发出迷 人的色彩。
本文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 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 源的好奇、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生 活条件下所作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 。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复述课文。 2.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复述情节 快速阅读,根据提示复述课文。
1.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 2.女娲是怎样创造出人类的? 3.女娲是怎样让人类繁衍生息的?
第一部分(1—4):造人原因,荒凉寂寞,差点生气
第二部分(5——16):写女娲造人的过程。 第三部分(17、18):女娲想出一个可以让人类长久绵 延的好办法,那就是男女配合,繁衍生息。
对应课文段 落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
女娲抟黄土作人
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縆泥中,举 以为人。
第①段 第5段 第⑬⑭⑮段
后女娲祷祠神,祈为女媒,因置婚姻
第⑱段
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②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场面; 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 ④让男女配合繁衍的原因。
拓展阅读
女娲造人
莽莽zhēn(榛榛 )

《女娲造人》ppt课件

《女娲造人》ppt课件

2. 女娲造出了第一个人,“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 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 妈! ’”这一句“妈妈! ”有什么内在含义?
一声“妈妈”的呼唤,使死寂的天地瞬间获得了生机,更使世间充满 了温情。这一声“妈妈”既是对人类诞生的欢呼,也是对母爱的感谢。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对自身起源的 好奇和探索,也使我们感到生而为人的 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 然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去 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因此,《女 娲造人》这一故事中蕴含的想象力和创 新意识,都是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
作业布置
上古的神话传说,原文都非常简单,我们今天听到的神话传说,都是后人 的扩写加工。下面是《淮南子》中《嫦娥奔月》的原文,请同学们充分发挥 自己的想象,对“嫦娥奔月” 进行人性化的扩写。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héng)娥窃以奔月。 ——《淮南子·览冥训》
(5)女娲不仅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又是一个温柔、慈爱的人。 她看到孩子们在周围笑着跳着的时候,她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快乐,都 忘记自己造人的辛苦了。
思维导图
神性:神通广大
女 (造人过程非常神奇)

爱美、也会寂寞
人性: 充满母性光辉
勤劳、聪明
既是神通 广大的神, 也是充满 七情六欲 的人。
联读,探究主旨
神话的特点: ①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充满奇妙的想象和 幻想; ②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都是神或半人半神, 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 ③神话故事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神 话是人类社会幼年时期的产物,是对自然现 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想象。
本文是根据《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本 文是一篇神话故事,根据古代神话的记载,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作 者合理的想象,就形成了富于人性化的演绎和扩充。“女娲造人” 的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 人类的起源做出科学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的起源, 所以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

《女娲造人》课件ppt

《女娲造人》课件ppt

和和谐共处具有重要意义。
03
环保意识与生命关怀
女娲造人的故事强调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应当
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有助
于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05
CATALOGUE
女娲造人课件内容总结
课件的主要内容回想
课件开头
扼要介绍女娲造人的背 景和传说。
特殊情节
描写女娲在造人的进程中 如何加入自己的情感和智 慧,使得人类具有特殊的 智慧和情感。
女娲造人的结果
结果描写
描写人类在大地上繁育生 息,大地变得生机勃勃。
女娲的感受
描写女娲看到自己创造的 子女在大地上快乐生活, 感到满足和欣慰。
对后世的影响
描写女娲造人的故事对后 众人类文化和信仰的影响 ,强调人类的起源和女娲 的伟大奉献。
用。
文学启示
女娲造人的故事对后世的文学创 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文学家 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丰富多彩 的作品,丰富了文学艺术的宝库

道德教化
女娲造人的故事蕴含着深厚的道 德教化意义。它教诲人们要行善 积德,尊重生命,关爱他人,这 些价值观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
了积极的作用。
女娲造人的启示
人类的起源与演变
女娲造人的故事以生动的情势揭 示了人类起源与演变的进程,使 人们对自己的起源有了更深入的
认识。
母爱的伟大
女娲作为人类的创造者,她的母爱 和奉献精神是故事中的重要主题。 这启示人们要珍视母爱,感恩母亲 的养育之恩。
创造与智慧
女娲造人的故事展示了创造力和智 慧的力量。它启示人们要勇于创新 ,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社会 的发展做出奉献。

23 女娲造人 课件(共16张PPT)

23 女娲造人 课件(共16张PPT)

开辟( Pì )
女娲( wā )
莽莽榛榛( zhēn )
澄澈( chéng)
生气蓬勃( péng)
气概( gài )
搅混( hún ) 疲倦不堪( kān )
2.下列成语意思与成语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C )
A.草木丛生的样子──莽莽榛榛 B.形容非常疲乏──疲倦不堪 C.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无所事事
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
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
神话学家。 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 注》等。
关于神话
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不能正确 地解释而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故事。
神话特点:①它是以事实为基础的。②充满奇妙的想象和幻想,非 常有趣。③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
课堂小结
女娲是这个神话中最古老的始祖母神,她毕生做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 事,一是造人,二是补天,为人类立了大功。
本文记述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表现了原始人类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和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所做出 的丰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诞生的喜悦之情。Fra bibliotek随堂检测
1.给下列词中画线的字注音。
(1)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
造人原因:荒凉寂寞,非常孤独
(2)女娲是怎样创造出人类的?
造人经过:掘泥揉团,挥洒枯藤
(3)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
造人结果:呼喊妈妈,聪明美丽, 非凡气概,跳跃欢呼
课文研读
(4)造人心情:
满心喜欢,眉开眼笑
(5)最终结果:
男女配合,世代绵延
天地无人 ——黄泥捏人——创造许多人——分为男女,延续后代。
我国远古比较著名的神话:

《女娲造人》PPT教学课件

《女娲造人》PPT教学课件
【解析】A项中,“澄”应读 chéng; B项中,“抟”应读tuán; C项中,“掺”应读chān。
课堂检测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捏泥 气概 枯滕 兴高彩烈 B.女娲 溅落 泥潭 疲倦不堪 C.揉团 掘起 掺合 莽莽榛榛 D.踪迹 绵延 泥桨 眉开眼笑
【解析】A项中,“滕”应为“藤”,“彩”应为“采”; C项中,“合”应为“和”; D项中,“桨”应为“浆”。
【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气概】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态度、举动或气势(专
指正直、豪迈的)。 【疲倦不堪】表示疲倦的程度很深。 【绵延】延续不断。
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复述课文。 2.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整体感知
2.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1—4):女娲决定在天地间创造一种像自己 的生物。
第二部分(5—16):写女娲造人的过程。 第三部分(17、18):女娲想出一个可以让人类长久绵 延的好办法,那就是男女配合,繁衍生息。
精读细研
再读课文,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1.女娲为什么造人?
孤独寂寞;她想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加入到世间, 让世间显得生机勃勃。 2.她是怎么造人的?
精读细研
神性:神通广大。
(造人过程非常神奇)


爱美、也会寂寞
人性: 充满母性光辉
勤劳、聪明
既是神 通广大的神, 也是充满七 情六欲的人。

娲 语
文 人 教
造 版
七 年
2


课 时
人 上

第21课《女娲造人》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1课《女娲造人》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举动或气势(专指正直、豪迈的)。 10. 灵敏( líng mǐn ):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
迅速反应。
11. 泥潭( ní tán ):泥坑。 12. 绵延( mián yán):延续不断。 13. 神通广大( shén tōng guǎng dà ):形容本领极大,无所不能。 14. 灵机一动( líng jī yí dòng ):形容一下子想出了办法。 15. 眉开眼笑( méi kāi yǎn xiào ):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人”的心理、 想象
情感、活动
真实合理
…………
女娲的形象
神性 女 娲
人性
神通广大
勤劳、聪明、有爱心、 有创造力
1.在造人的前后,女娲的情感有什么变化?怎样理解这种变化?
造人前:感到非常孤独。
造人后: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 再也不感觉到孤独、寂寞了。
通过女娲的心理和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她对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这种喜悦的感受,来自对生命的创造和生命所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读 写
1. 揉( róu ):用手反复推压搓弄东西,使变软或成球形。
写 2. 荒凉( huāng liáng ):人烟少;冷清。
3. 寂寞( jì mò ):清静;寂静。
4. 莽莽( mǎng mǎng):形容草木茂盛。
5. 蓬勃( péng bó ):繁荣;旺盛。
6. 澄澈( chéng chè ):清澈透明。 7. 掺和( chān huo ):掺杂混合在一起。 8. 非凡( fēi fán ):超过一般;不寻常。 9. 气概( qì gài ):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表现的态度、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女娲造人ppt课件

女娲造人ppt课件

04
女娲造人神话的探讨
神话中的象征意义
01
02
03
女娲造人
象征着人类起源的神秘和 伟大,强调了人类的创造 性和独特性。
五色石
象征着天地万物的多样性 和丰富性,暗示着人类应 该珍惜和尊重自然。
女娲补天
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 和保护,强调了人类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
神话中的哲学思考
女娲造人
01
五色石
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五色石可能是指不同种类的岩石和 矿石,这些岩石和矿石构成了地球的骨架和外壳。
女娲补天
从气象学的角度来看,女娲补天可能是指古代人们对天空 中出现异象的解释和想象,如闪电、雷鸣等自然现象。
05
女娲造人神话的传承与保 护
女娲造人神话的传承方式
口头传承
通过长辈讲述、民间艺人 表演等形式,将女娲造人 神话代代相传。
培养传承人才
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和教育,鼓励年轻人参与女娲造人神话的传 承工作,确保该神话能够长久传承下去。
THANK YOU
感谢观看
术领域的发展。
对人类思想的影响
哲学思考
女娲造人神话引发了人类对生命起源和意义的哲学思考,促使人 们思考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道德观念
女娲造人神话中的某些元素,如母爱、奉献等,对人类的道德观念 产生了影响,成为人们行为准则的一部分。
文化认同
女娲造人神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 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补天救世
女娲造人也是为了弥补天地的缺陷,挽救世界的危机。她认 为只有有了人类,才能更好地守护这个世界。
女娲造人的结果
人类诞生
通过女娲的创造,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人类,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

第21课《女娲造人》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

第21课《女娲造人》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


比读深研
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 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增添景物描写
原野广阔,草木丛生,眼前的景象必然会增加 女娲的孤独感。
利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情,引出下文女娲要 在世间添点东西的想法。
比读深研
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 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比读深研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 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
“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增添人造出后的反应、人造出来之后的欢欣场面
“兴高采烈”“跳跃”“欢呼”等词语准确地表现了第一个人获得 生命后的喜悦。
“妈妈”的呼声,使天地获得了生机,更使世间充满了温情。
与袁珂对话

这篇课文是袁珂先生根据《风俗

通》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

的,比较课文和《风俗通》中的女


娲形象,你更喜欢哪一个?

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作者是怎么丰富这些内容的?
……

女 娲 为 什 么 造 人
女 娲 怎 样 造 人


人造样
以人造
后的更
的辛多喜劳的Fra bibliotek悦人
样 让 人 类 自 己 繁 衍 生

女娲是人类还不能科学地看待世界时,通过幻 先
想创造出来的用来解释自身来源的神话形象。

神话是远古人民通过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 对 话 术方式加工过的表现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故事。
在不断发展的今天, 这已不再是一个会 诞生神话的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人类在不断进化,50万年前的人,形似猴子, 与现代人外形和生活迥异。未来50万年后的人类 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充分发挥想象力。请你对未来的人类外形和 生活作一个合理的推测。
阅读《淮南子·姮娥奔月》译文:
▪ 后羿在西王母娘娘之处得到了能够脱 离死亡的仙丹,但是后羿的妻子嫦娥却偷 偷的吃掉了仙丹,并奔到月亮上,居住于 此,变化为蟾蜍,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月 之精灵。
自学提示(小组讨论):
▪ 1、女娲是什么样的?她为什么要造人? ▪ 2、女娲是怎样造人的?造出来的人是什
么样的? ▪ 3、女娲造人前后心情怎样?
4、人类获得生命后的反应怎么样? ▪ 5、女娲如何让人类繁衍生息的?
勤思考
▪ 1、《女娲造人》是根据哪部作 品的有关资料改编的?请认真 读一读,你更喜欢哪一篇?为 什么?
世界进行拟人化。
女娲的形象
温馨提示:先用括号标出描写女娲
的重要词句,然后分析女娲是个怎样的 形象。
想象
大 胆 奇 特
女娲
合 情 合 理
“神州七号”载人飞 船
▪ 请你也发挥想象,对女 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 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 听。
有一天,女娲偷偷地溜到地球上游玩, 她被地球上鸟语花香的景象深深吸引住了。 她跟鸟儿玩耍,跟花儿逗乐。渐渐地,她觉 得这样玩不过瘾,刚刚熟悉的鸟儿自管自地 飞走了,刚刚喜欢上的花儿凋零了。于是, 她想出了一个造人的办法。她把凋落的心爱 的花儿和残枝败叶收集起来,把它们摆放成 跟自己一样的模样。然后,点上几滴清水, 轻轻一吹。啊!花儿活了,它们变成了如花 儿般美丽的女人;树枝儿活了,它们变成了 如树枝般挺拔的男人。
女 娲 造 人
袁 珂
学习目标:
1、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 想象的作用。 2、探究阅读,体会神话故事的魅力。 3、拓展阅读,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wā chéngchè
zhēn
女娲 澄 澈 莽莽榛榛
mú jì mò
péngbó
模样 寂 寞 生气蓬勃
词语解释 女娲: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 澄澈:清澈透明。 幽光:昏暗的光。 灵敏:反应快。 绵延:延续不断。 神通广大: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勤思考
▪ 2、在《风俗通》里关于“女娲造人” 的记载基础上,本文丰富了哪些内容?

女娲造人的动机 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人造出来后欢心喜悦的场面
女娲的心理活动 女娲的喜怒哀乐

…… ……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 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 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由 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对世界、 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 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只能以他们贫乏的生活 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
请同学们发挥大胆新奇的想象,进 行人性化的改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