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干扰问题分析方法和案例
GSM无线干扰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网络 内部原因的存在,使其 在一 定程度上还受到 网络 内部因素的影响, 如 同频干扰、 邻频干扰, 以及其它因网络参数设定不 当而造成的干扰 。 这些干
扰 的存 在 给 网络 的 正 常 运 行 带 来 了 不 良影 响 。作 为 网络 优 化 的 核 心 问 题 ,
QUA L TY( 质量) K R. KOR B I T ( 误码 率1
2 . 1外 界频 率干 扰
依据 K l 1 F NE软件 对小 区的测
量质 量进 行 统 计 , 并 取 平 均 值 确 定 小 区 各 个频 点质 量 的大 小 。 在 实 际 工作 中 一 般 认 为 在 一 个 B T S 中 如 果 仅 是 少 部 分 频 点 的 QUAL T Y值在 1 左右是频 率干扰引起 的,如果是 大部分频点值 均在 1 左
0< 0 . 2 % 4< 3 . 2 % l< 0. 4 % 2<0 . 8 % 3< 1 . 6 % 5<6 . 4 % 6< 1 2 . 8 % 7 < 25 . 6 %
解决无线 干扰就 显得越来越 重要。本文对产生无线 干扰 的原 因进 行了分 析, 介绍 了日常测试干扰的方法, 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 2干 扰产 生 的原 因分 析 网络 于扰 的 原 因 主 要 分 为 两 大类 : 外 界 频 率 干 扰 和 设 备 交 调 干 扰 。 邻 频干扰是指 K+1 、K一1 频道, 对工作在 K频道 的基站 引起 的邻频干扰 。 邻 频干扰 的大 小取 决于接收机 中频滤波器的筛选 能力 以及发信机 在相邻频 道 通 带 内的 边 带 噪 声 。
小, 具体表示如下: T A值
0
T XP W R- - MA X、B s — T xP wR— MI N 等 小 区功 率 参 数 设 置 不 合 理 。 如
GSM系统上行干扰分析

GSM系统上行干扰问题的分析GSM系统上行干扰问题的分析GSM移动通信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发展相当成熟的阶段,在实际的网络优化工作中,发现GSM 系统受到的上行干扰问题已经成为网络优化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上行干扰会使系统掉话率增加,减少基站的覆盖范围,降低通话质量,使网络指标和用户的通话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摩托罗拉GSM系统中采用IOI指标来衡量系统受到上行干扰的程度。
IOI(Intereference on idle)表示话音信道在空闲模式下收到的上行噪声信号强度。
例如:如果某话音信道的IOI统计值为15,则表示系统在该时隙收到的上行干扰噪声电平为-110dbm-15=95dbm,-110dbm为系统的参考电平。
该统计指标是基于时隙统计的。
如果IOI统计大于10,一般认为基站受到较强的上行干扰,由此会产生掉话和话音质量差的情况,需要进行解决。
上行干扰分类及产生原因,解决方法:根据在实际网络优化工作中长期对IOI高问题的分析,基本上可以认为IOI高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无线系统自身问题造成IOI高无线系统自身问题一般集中在天线器件、基站接收通路的问题上,由于基站子系统问题造成的上行干扰高存在以下规律:IOI统计值随话务量变化,话务量高时,IOI也随之增高,到了深夜话务量降低后,IOI统计恢复正常。
一般如果出现这样的规律,首先要考虑无线子系统的问题。
图1为正常情况下在基站接收到的GSM上行信号频谱(中国移动为890Mhz—909Mhz)。
图2为某基站高话务量时测试到的上行频谱。
从图2的频谱中可以明显看出,GSM200K的脉冲信号已经进乎方波,分不清信号与噪声的区别。
从指标和频谱上分析,基本上判断该小区的天线由于老化造成性能下降,引起上行信号干扰问题,更换新天线后,频谱恢复正常,IOI统计从忙时20左右降低到1左右,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除了天线问题引起上行干扰外,接收通路的器件老化、损坏也会造成频谱异常,具体问题需要现场测试分析解决。
GSM干扰实战解决

外部干扰排查指导书1 外部干扰排查分析通过网管系统我们只能作出初步的判断,确认干扰的程度,干扰范围。
为了确保隐患的暴露和问题的最终解决,到达站点后,还应该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外界干扰和网内干扰、需要准备的工具:频谱仪,低互调负载,两端N头射频电缆,N型阴头到SMA型阳头转接头,活动扳手2把,8/10小扳手1把,斜口钳,工业酒精,扎带若干,C网滤波器、八木天线等。
1.1 网内干扰1.1.1同邻频干扰GSM不可避免的需要频率复用,当两个使用同一频点或者相邻频点的小区之间复用半径过小时,很容易引起同邻频干扰。
而市区部分高层可以接收多个小区的信号,越区覆盖明显。
1.1.2直放站干扰直放站干扰主要由三个原因产生:直放站耦合器互调,直放站设置不当和直放站安装不当。
对于光纤直放站,在基站系统中需要增益耦合器,而由于耦合器接头问题等,都会产生无源互调。
宽带直放站对整个上行通带所有信号进行放大,包括有用信号和噪声信号都被同步放大。
虽然并不影响覆盖区域的上行信号信噪比,但是过大的底噪直接影响施主基站的上行干扰,特别是在覆盖区域还存在干扰源的情况下更为严重。
由于直放站安装环境,采用天线性能,施工安装的问题,都可能对G网引入干扰。
1.2 外界干扰由于现网还存在不少CDMA网络,雷达,干扰器等,都可能对G网接收产生干扰,既有窄带干扰信号也有宽带干扰信号。
对于这类干扰信号无法通过G网自身优化得到解决,需要通过规避或者排查干扰源来解决。
部分外界干扰具有不稳定性,表现为随机出现,例如干扰器等。
1.2.1C网干扰因为CDMA和GSM频率非常接近,如果GSM基站对C网的隔离不够,则很容易产生干扰,特别是C网下行很容易干扰GSM 900M上行,抬高接收噪声。
C网对G网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阻塞效应:C网信号幅度过大,导致G网射频前端低噪放饱和,从而干扰G网上行信号的正常接收。
2、杂散效应:C网下行信号与G网本振的的高阶互调产物,落入中频带内。
GSM常见的干扰

GSM常见的干扰一、概述GSM常见的干扰在GSM系统中,为提高系统容量,必须对频率进行复用。
频率复用就是指同一频率被相距足够远的几个小区同时使用。
同频复用小区之间的距离就叫复用距离。
复用距离与小区半径之比称作同频干扰因子。
对于一定的频率资源,频率复用越紧密,网络容量越大,复用距离越小,干扰就越大。
上述频率复用引起的干扰是网内干扰(或叫系统内干扰),除此之外,GSM网络还可能受到自身硬件设备所产生的干扰和来自其它系统的网外干扰。
干扰是影响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通话质量、掉话、切换、拥塞均有显著影响。
如何降低或消除干扰是网络规划、优化的重要任务二、网络干扰产生的现象2.1、当网络存在较大干扰时,手机用户经常会感觉到以下现象主被叫失败,主叫听到“嘟、嘟、嘟”后就掉线(不同的手机提示音可能不相同)。
通话过程中经常有断续、杂音、静音,甚至掉话。
2.2、网络存在干扰时,从话统上看,会有以下现象上行干扰将体现在干扰带话统中。
要结合干扰带门限设置和具体使用场景,例如边际网频率计划宽松,频点复用度不高,若话统中出现2级,就有可能存在干扰;而对于市区频率复用度大,若话统中出现4~5级,就要重点考虑是否有干扰存在。
SDCCH、TCH指配失败次数多。
掉话次数多或掉话率高。
切换成功率低。
接收电平/质量性能测量中出现高电平、低质量统计值比例高。
2.3、路测会发现切换失败次数多。
高电平,低质量。
三、GSM干扰源分类我们一般将干扰大致分为三类:硬件设备导致的干扰,网内干扰,网外干扰。
3.1、硬件故障硬件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器件的老化导致大功率输出时异常频谱出现;另一个是天馈器件产生互调信号。
3.1.1、故障TRX故障:如果TRX因生产原因或在使用过程中性能下降,可能会导致TRX放大电路自激,产生干扰。
CDU或分路器故障:CDU中的分路器和分路器模块中使用了有源放大器,发生故障时,也容易导致自激。
3.1.2、互调干扰天线老化、跳线接头氧化、或连接故障等导致互调产生,导致小区高干扰。
《CDMA基站与GSM基站干扰分析与解决方案》范文

《CDMA基站与GSM基站干扰分析与解决方案》篇一一、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CDMA(码分多址)和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作为现代无线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对用户而言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多种原因,CDMA基站与GSM基站之间可能会产生干扰,这将对通信质量和网络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分析这两种基站间的干扰现象,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重点。
二、CDMA基站与GSM基站干扰分析1. 同频干扰:CDMA和GSM网络使用的频段存在重叠的可能性,这可能导致同频干扰的发生。
当两个系统的信号在相同频段上传播时,它们可能会相互干扰,导致接收端无法正确解码信号。
2. 邻道干扰:除了同频干扰外,邻道干扰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由于CDMA和GSM基站的发射功率、天线增益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对相邻信道产生干扰,影响通信质量。
3. 互调干扰:互调干扰是由非线性器件引起的,如基站的发射机和接收机。
当这些器件处理多个信号时,可能会产生新的频率分量,这些分量可能会对其他信道产生干扰。
三、干扰的危害1. 通信质量下降:干扰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如通话中断、数据传输速率降低等。
2. 网络性能下降:干扰会影响基站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导致网络性能下降。
3. 用户满意度降低:由于通信质量和网络性能的下降,用户满意度也会随之降低。
四、解决方案1. 频率规划与优化:通过合理的频率规划,避免CDMA和GSM基站使用相同的频段。
同时,对基站的发射功率、天线增益等进行优化,以减少邻道干扰。
2. 使用滤波技术:在基站的发射和接收端使用滤波器,以减少同频和邻道干扰。
此外,使用具有良好互调性能的器件也可以有效减少互调干扰。
3. 引入抗干扰算法:在基站和移动终端中引入抗干扰算法,以识别和消除干扰信号。
这可以提高通信质量和网络性能。
4. 定期检测与维护:定期对基站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GSM网络的干扰分析及解决对策

目录概论一、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原理1.1无线电波传播理论1.2 系统总体结构1.3 无线空中接口及协议1.4数字微蜂窝的概念1.5 频率的配置及规划与干扰的联系二、天馈线系统简介2.1 天线的分类与覆盖要求2.2 天线的工作原理2.3 天线的重要技术特性2.4 天线的分集技术与抗干扰的关系2.5 天线波瓣宽度与增益之间的关系三、GSM系统网络干扰分析与解决对策3.1 无线干扰的分类3.2无线干扰产生的原因3.3 几种常见抗干扰技术的介绍3.4 实际干扰情况的分析与处理3.5 未来系统间无线干扰的预测与解决对策四、干扰问题案例分析五、总结概论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GSM系统已经成为最成熟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全球绝大多数移动运营商都采用了这种系统。
预计到2008年底,总户数将达到10亿,占全球移动通信用户中枢的84%。
同事随着GPRS的开通和大力发展,GSM系统已经平滑过渡到2.5G移动系统,而且有85%的GSM移动通信运营商选择GSM-GPRS-EDGE-3G的发展道路。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移动网络不断扩容,网络的规划也一再随之调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现有网络均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而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无线网络干扰。
GSM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个干扰受限系统,无线干扰将引起误码率增加,使通话的语音质量下降,数据传输时的差错增加;干扰严重时,甚至使无线信道由于干扰电平达到门限值而闭塞,引起频率资源的浪费,是影响无线网络掉话率、接通率等系统指标的重要因素。
一、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原理移动通信中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是处于移动中,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只能依靠无限电波来传输,因此无线通信是指利用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经过空间传播的通信方式。
1.1 无线电波传播理论1.1.1陆地移动通信的特点1. 移动台的天线比较低由于无线传播路径总是受到地形及人为环境的影响,移动台的天线又总是处在各种地形环境和复杂的人为建筑、树林中,这使的移动台接收的信号为大量的散射、反射信号的叠加。
GSM上下行干扰分析

GSM上下行干扰中,哪个影响较大?为什么?分析一:个人觉得应该是下行干扰更加严重的。
因为在GSM系统中,主要是频率的合理分配、利用和功率的控制两方面的问题,而基站的发射功率远大于手机的发射功率。
而在GSM中的干扰主要分为由频率产生的干扰(同频干扰、邻频干扰、互调干扰)和功率产生的干扰(阻塞干扰、远近效应)。
分析二:上行干扰更加严重。
如楼上说的,基站功率比手机功率大,所以不容易被干扰,即使出现干扰,只要频带不是很宽,也就会干扰1个基站的下行,基站的每个扇区的信道数量有限,但手机是所有信道都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手机会自动登记到相邻的其它基站去了。
如果是上行,就不同了,接受天线的灵敏度是很高的,微弱的信号也会对基站产生干扰,而且因为下行是正常的,所以该基站覆盖范围内的手机还是会继续登记在这个基站工作,这种干扰的情况就是你看信号满的,接不到电话,打不出去,通话质量不好,用户立马就感觉到了。
GSM系统上下行干扰分析在GSM系统中,干扰主要分为由频率产生的干扰(同频干扰、互调干扰)和功率产生的干扰(阻塞干扰、远近效应)上行干扰:干扰机、直放站、干放(CDMA的带外干扰、CDMA的直放站的带外干扰,GMS本身的无线直放站的自激(上行不匹配)的引起的干扰和各类干扰器(如公安、军区、各类考试))对网络而言,比较复杂,多为带外干扰,干扰源一般都不好找。
●分析:通常我们所处理的BAND干扰均是上行干扰。
手机的发射功率一般都很小,很容易干扰到手机的上行网络,有时即使手机发射功率达到最大,效果依然不明显,直接影响手机的通话质量,而且此时的手机发射功率过大,辐射也会相应的增大。
另外,基站接受天线的灵敏度很高,微弱的信号也会对基站产生干扰,假如下行正常,那么该基站覆盖范围内的手机还是会继续登记到这个基站工作,这种情况通常就是MS满格信号,却接不了电话、也打不了电话,即使能打通,通话质量也会很差,极大的影响用户感知度。
●解决:1)可使用不连续发射(DTX)和跳频技术DTX分为上行DTX和下行DTX,是采用话音激活检测(V A D)技术,在不传送话音信号时停止发射,限制无用信息的发送,减少了发射的有效时间,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干扰电平,并能延长电池寿命。
GSM-R网外干扰问题的分析处理及经验

表1 201 3-07—1 5GI MS系统Abi s 接口监测数据
发。垫起篓时、间,
切警时垫间行
车’号3
切BC换 C前H 切BC换 C后H
频点
频点
切换 前 /J \区
切换 后 /J \区
切换前 切换后 TCH频点TCH频点
切 换发起 原因
切换 结果
08 55: 30:700 31 0 ms 601 92
1案例分析
1.1案 例描述 自2013年7月15目10:08开始,北京铁路局GSM—R
核心节点GSM—R接口监测系统( GI MS) 和列控设备动态 监测系统( DMS) 终端分别陆续报某高速铁 路C3业务连 接中断和无线超时告警,均发生在该高速铁路K1 9一K20 附近,且均为上行列车。截至1 7:3 0,造成当日GXXX 等9列高 速列车由C3 降级至CTCS一 2级列控系统 ( C2) 运行,对当日该高速铁路C3业务的正常运用构成较大影 响。
( 电平) 正常。继续对该区域进行不问断的往复持续扫 频,14 20左右发现 在DJ KXLS—ZZD03基 站下CHl 016 频点场强存在非规律性突发增强现象,即正常情况下场 强在一90 dBm左右,而非规律性的场强变化最高值可达
16
20l 4年第1期
维护创新
铁 路 ■ _蜂
技木! 刿j 。:/J
09: 37:24:1 45 32 5 ms
61 01 2
1 007
1 001
DJ KXLS—ZZD0 3 DJ KXLS—ZZD0 2
1 00 7
1 001
Be t t e r Ce l l 成功
1 0:08:21:450 1 1:00:22:2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SM干扰问题分析方法和案例目录1引言 4 2干扰对基站的影响 4 3干扰的来源 43.1基站的内部干扰源 43.1.1 TRX故障 43.1.2 CDU或分路器故障 43.1.3 杂散和互调 53.2基站的外部干扰源 53.2.1频率规划不当引起的干扰 53.2.2直放站 53.2.3雷达站 53.2.4模拟基站 53.2.5其它同频段通讯设备 5 4干扰的测试工具 54.1频谱仪的基本知识介绍 54.2定向天线 6 5干扰的测试方法 65.1内部干扰的测试方法 65.2外部干扰的测试方法 65.3外部干扰源的收索方法7 6典型案例分析76.1白银模拟基站干扰76.2 云南不明干扰的测试86.3 涟源直放站干扰86.4甘肃的干扰问题96.5内蒙“干扰带”问题分析报告96.6阿盟雷达干扰分析11基站干扰问题分析方法关键词:GSM、干扰、直放站、雷达摘要:本文对GSM基站开局维护中所碰到的各种干扰现象进行了分析,并详细描述了干扰源定位的方法。
1引言随着公司GSM系统的规模应用,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干扰问题,本文对这些干扰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给出了定位问题的方法,以作为今后网络维护的借鉴和指导。
2干扰对基站的影响当基站内部存在同频干扰,或者基站受到外来的同频信号的干扰时,正常的通讯信号就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通话效果上看,会出现以下情况:1. 通话时经常听不到对方的话音或者背景噪音很大。
2. 固定打移动,移动打移动,经常碰到网络繁忙的提示音。
3. 通话过程经常有断续感,容易出现掉话。
如果进行基站话务统计,会发现:1、有高达3-5级干扰带出现。
2、拥塞率高。
(在信令传递过程中,由于信令信道受到外界的干扰,从而导致SDCCH或TCH指配失败)3、掉话率远高于正常要求;(由于外界干扰,导致切换命令信令误码或话音信道过差而导致切换失败)。
4、误码率高。
(有时即使上行接收电平达到-70dBm,接收误码率也可能大于12.8%)3干扰的来源.1基站的内部干扰源基站内部的干扰可能有以下原因产生:.1TRX故障由于TRX生产出现纰漏或者在使用中出现性能下降,可能会导致TRX放大电路自激,影响接收性能。
.2CDU或分路器故障CDU中的分路器或分路器模块使用了有源放大电路,如果性能不好,也容易形成自激干扰。
.3杂散和互调如果基站功放板的带外杂散超标,或者CDU中双工器的收/发隔离过小,都形成对接收通道的干扰。
此外,如果CDU的三阶互调指标不满足要求,也会有发射信号的互调分量进入接收通道,形成干扰。
.2基站的外部干扰源.1频率规划不当引起的干扰如果当前小区可以收到足够强的同频或邻频信号,那么,这些信号会对当前小区形成干扰。
通过调整频率规划,可以避免这类干扰问题发生。
.2直放站直放站是早期网络建设普遍采用的扩展基站覆盖距离的有效方式,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如果使用不当,非常容易形成对基站的干扰,直放站存在以下两种干扰方式:(1)由于直放站本身安装不规范,施主天线和用户天线没有足够的隔离度,形成自激,从而影响了该直放站所依附基站的正常工作。
(2)由于直放站是宽频带非线形放大器,其互调指标远远大于协议要求。
如果功率开得比较大,其互调分量很大,非常容易对附近的基站形成干扰。
.3雷达站有些七、八十年代设计的分米波雷达,使用的频率与GSM相同或相近,由于其发射功率非常大,功率等级一般都在几十到几百千瓦范围内,其带外杂散比较大,也很容易对附近的基站造成干扰。
.4模拟基站模拟移动基站使用的频段与GSM频段有一段重合,根据国家的要求,模拟基站应该退出GSM频段,但实际上,有些地方没有完全退掉,当GSM选择与其相同的频点时,就会受到模拟基站的干扰。
.5其它同频段通讯设备通讯设备种类繁多,有些单位采用了不符合现行通讯标准的频段,占用了GSM频段,造成其覆盖区域受到干扰。
4干扰的测试工具.1频谱仪的基本知识介绍测试干扰信号的主要工具为频谱分析仪,这是一个高性能的宽带信号接收机,可以显示接收信号的频谱。
不同的型号的频谱仪有不同接收频段和接收灵敏度,正确地使用好频谱仪比较关键,下面针对频谱仪的几个关键指标进行简单介绍:1、输入频率:频谱仪可以接收到的频率范围,该指标决定可以测试到的干扰信号的频率范围;2、灵敏度:一般把信号带宽为1HZ的最小接收电平定义为频谱仪的接收灵敏度。
HP85系列的频谱仪接收灵敏度可以达到-142dBm以下。
信号带宽为xHz的接收灵敏度=1Hz的灵敏度+10logx,如200kHz的GSM信号的接收灵敏度为:-142dBm+10log(200*1000)=-89dBm;3、接收信号分辨带宽(RBW):即频谱仪可以分辨的最小信号带宽,该参数设置越小,仪器的接收灵敏度越高,即仪器本身噪声越低;4、视频滤波带宽(VBW):是指频谱仪混频后中频滤波器带宽,带宽越窄,曲线越平滑;5、中心频率(F0):指当前频谱仪的可测试频谱的中心频率;6、带宽(SPAN):指当前频谱仪的可测试的频谱宽度;7、输入信号衰减(ATT):当有大信号输入时,需要对信号进行适当衰减,如果不衰减,频谱仪本身可能会产生大量互调分量,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以下是常见干扰测试用频谱仪的只要技术指标:.1定向天线定向天线用于干扰源的收索,天线的方向性越强,增益越高,收索的能力越强,最好使用宽频带的对数周期天线,这种天线的频带宽,增益高,方向性强。
2干扰的测试方法.1内部干扰的测试方法1、设置频谱仪到合适状态:对于900M基站:f0=902mHz,SPAN=30mHz,ATT=0,RBW=30kHz,VBW=30kHz;对于1800M基站:f0=1745mHz,SPAN=50mHz,ATT=0,RBW=30kHz,VBW=30kHz。
2、拧开CDU分路器输入端接头,把分路器输出信号接入频谱仪进行测试,如果杂散频谱电平小于-80dBm为表明没有内部干扰存在,如果大于-80dBm,则表明基站内部的CDU或TRX 受到干扰或自激。
3、如果有内部干扰,则进一步确认是CDU的,还是TRX的。
首先确认TRX载频板,断开TRX与分路器的连接电缆,使用频谱仪测试TRX主集或分集接头,如果如果杂散频谱电平小于-80dBm为表明TRX正常,否则需要更换载频板。
4、检查发射带内的干扰。
首先把频谱仪设置在基站发射频带内,由于基站输出功率较大,所以要对输入信号进行衰减,一般ATT设置为40dB,再把CDU的tx_test信号引入频谱仪进行观察,确定是否有干扰信号产生。
.2外部干扰的测试方法当我们确定干扰是由外部原因引起时,首先要确定干扰源的所在的方向和频谱分布情况。
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利用基站现有的天馈和射频前端的低噪放进行测试,1、首先把频谱仪设置到合适状态,见5.1节。
2、选择被干扰小区的分路器输出口。
为了不影响基站正常工作,一般选择空闲的输出端口(接有负载),主、分集都可以。
3、拧开选定的接头,用同轴电缆把分路器输出信号引入频谱仪;4、观察频谱仪的频谱分布情况,仔细查找出异常的干扰信号。
干扰信号电平的计算方法如下:(1)天线口干扰电平= 频谱仪实测干扰电平-15dB塔放增益+ 3dB缆损- 7dB分路器增益例:天线口干扰电平= - 65dBm-15+3-7=-84dBm注:缆损随电缆长度不同而变化。
判断干扰电平是否影响系统的标准为:(1)对系统不产生影响的天线口干扰电平最大值=-108dBm灵敏度- 9dB同频干扰=-117dBm。
(3)对系统不产生影响的分路器输出口干扰电平最大值=-117dBm+15-3+7= -98dBm.3外部干扰源的收索方法通过基站分路器输出口可以确定干扰源的大致方位,如果需要进一步寻找干扰源的具体位置,就需要走出机房,使用前面介绍的高方向性定向天线进行收索,收索步骤如下:1、在受干扰的小区内,选择一个不受周围建筑物阻挡的测试点。
2、设置好频谱仪,接好定向天线。
3、如果有转台,可以把天线放在转台上,使得天线的波束指向正前方,且垂直极化放置,如果没有状态,可以由一个人双手把天线举过头顶。
一边慢慢转动天线,一边观察频谱仪信号变化,一当有异常信号出现时,就立即固定天线方位,慢慢改变天线的仰角,使得接收信号强度最大。
4、仔细分析信号频谱分布,确认是干扰信号,记录信号强度和定向天线波束的方位角和俯仰角。
5、沿着天线波束的方向,寻找新的测试点,回到2进行测试,直到找到干扰源为止。
3典型案例分析.1白银模拟基站干扰测试步骤及现象:1、从华为基站的分路器输出口,用频谱仪扫描频谱:GSM下行频段(935-960 MHz)除工作频段有谱线外,无异常谱线。
GSM上行频段(890-915 MHz)内有一宽带强干扰(903M~920M,最大幅度为-65dBm,频谱为不连续脉冲形,频谱包络为门形),该干扰间歇出现,频率约为每秒2~3次;2、将华为基站全部关闭,发现上行干扰依然存在;3、将爱立信模拟/数字基站全部关闭上行干扰依然存在;4、将机房内所有设备全部关闭,上行干扰依然存在;5、使用定向天线在白银市区进行收索,发现干扰源位于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办公大楼上;6、在当地无委、局方的配合下打开了干扰源的机柜,确认是一个900M多载频宽带放大器,用于向下属厂矿发数据,与我们所要找的干扰频谱完全相同;7、将该干扰源关闭后,干扰减弱了80%,剩余的20%经定位来自于白银铝厂,与白银公司办公大楼上的干扰属于同一个系统。
8、将白银铝厂的干扰源关闭后,干扰全部消失。
通话过程中断续或掉话现象同时消失。
9、经过几天的统计,通话过程断续已不存在,掉话率为0.2%远小于5%的要求。
至此干扰问题彻底解决。
.2云南不明干扰的测试1、现象描述:干扰每天都会出现,时间大致在中午12点至下午2点和下午3点至5点。
每天出现的具体时间和时长不固定,有时只在其中的一个时段出现。
2、干扰的频谱特征干扰的频谱为单一频点(附加调制)。
频点稳定,初步定为调频信号,信道间隔25kHz,为模拟系统。
3、测试定位记录3月9日在外贸局测试,干扰在东南方向,频点911.8MHz,强度-88dBm;3月10日上午在苍山饭店测试,干扰在东北方向,频点912MHz,强度-92dBm;3月10日下午在阿鹏公司(息龙路与文昌街交界)测试,干扰在西北方向;3月11日在联通大厦测试干扰在东偏南方向,频点911.8MHz,强度-83dBm。
4、分析及基本结论由以上测试数据可知:干扰出现的频段在911.66MHz~912MHz之间,覆盖108,109,110三个频点,其中以911.8MHz出现的次数较多。
干扰源的位置,大致在珠海公园,州博物馆至洱海码头一带。
由于干扰出现的时间随机,持续时间短,再加上测试点受各种条件的制约,难以找到具体的干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