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FDD测试频段干扰分析

合集下载

干扰分析报告以及日常排查介绍

干扰分析报告以及日常排查介绍

LTE 干扰日常分析介绍1、概述:对于移动通信网络,保证业务质量的前提是使用干净的频谱,即该频段没有被其他系统使用或干扰。

否如此,会使受干扰系统的性能以与终端用户感受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随着4G LTE 基站的逐步建设、优化,已形成了2/3/4G 基站共存的局面,系统间干扰的概率也大幅提升,在目前已建设的基站中,已发现大量的TD-LTE 基站受到干扰。

这些干扰主要包括两方面:①系统外干扰表现为:2/3G 以与FDD-LTE 小区对TDD-LTE 小区的阻塞、互调和杂散干扰,此外还有其他无线电设备,如手机信号屏蔽器带来的外部同频干扰;②系统内干扰表现为:GPS 跑偏、远端干扰、用户间同频干扰、时隙偏移干扰的一样频段信号干扰。

具体干扰可以分为如下类型:干扰表现为:特殊子帧与上行子帧PRB 的IOT 波动在干扰特点:相同频段小区区域性存在干扰,子帧1&6与2&7全频段存在干扰,干扰小区的IOT按照移动最新提出的干扰要求,TD-LTE 上行100个PRB 检测到的干扰噪声平均值超过-113dBm 即达到存在干扰,需要处理。

2、干扰判断规如此:系统外干扰判断:由于特殊子帧1前四个PRB 与子帧6后四个PRB 为空闲PRB ,正常情况下IOT指标为-117dbm〔我司的IOT提升3dbm〕,即无干扰时为-120dbm。

当子帧1的前4个PRB或子帧6的后4个PRB的IOT至少同时满足3个以与3个以上都大于-113dBm时,判断存在系统外部干扰。

2.1 系统外干扰系统外干扰主要有如下几类为:阻塞、杂散、互调、工程问题以与其他无线电设备的干扰〔如手机信号屏蔽器带来的外部同频干扰〕2.1.1 阻塞干扰判断子帧1和子帧6全部200个PRB中,至少150个PRB的IOT大于-113 dBm;且子帧1的前4个PRB且子帧6的后4个PRB的IOT至少同时满足3个以与3个以上都大于-113dBm。

符合这种条件的时段不小于3个。

LTEFDD扫频干扰测试讲解PPT学习教案

LTEFDD扫频干扰测试讲解PPT学习教案

杂散干扰 若FDD基站滤波器带外抑制上边界达 到1880 MHz ,即使FDD系 统工作 频率低 于1875 MHz频 段,当 FDD基 站与我 公司T DD基 站隔离 度不足 时,其 带外无 用信号 也将对 我公司 基站设 备造成 杂散干 扰
干扰种类
杂散干扰频谱图示
接收机底噪/dBm RB0 RB6
1572 个,目前开通1282个。 • 遵义LTE-FDD站点建设规模为726
个,目前开通676个。
城市
贵阳 贵阳 遵义 遵义
LTE-FDD建设情况表
运营商
使用频率
截至目前已 截至目前 建设规模 开通规模
中国电信 1860-1875
807
770
中国联通 1840-1860
765
512
中国电信 1860-1875
中国电信: FDD设备:均为新购
– 基站设备滤波器做到1875MHz(满足559号文) – 基站设备滤波器做到1880MHz,加装到1875MHz的带通滤波器;
中国联通: FDD设备:
– 不满足559号文:原有DCS1800基站升级 – 满足559号文:新购LTE FDD基站
第6页/共17页
FDD/TDD干扰情况介绍
干扰种类
接收机噪底 dBm 1 8
15 22 29 36 43 50 57 64 71 78 85 92 99
阻塞干扰频谱图示
频率(1880~1900MHz)无干扰
TD-LTE每RB上行底噪统计,阻塞干扰图 频谱如左图所示(1880~1900),其特 征如下:
• 阻塞干扰程全频段抬升的特性;
• 阻塞干扰在全频段抬升有一定的 波动;
三、选取高干扰小区的底噪做图

FDD-LTE模三干扰对速率影响分析及优化

FDD-LTE模三干扰对速率影响分析及优化

FDD-LTE模三⼲扰对速率影响分析及优化FDD-LTE模三⼲扰对速率影响分析及优化同频组⽹系统最⼤的挑战是邻近⼩区间的同频⼲扰,对⼩区边缘⽤户的性能将造成很⼤的影响。

同频⼲扰中,由于PCI模三相同造成的⼲扰是⽬前最常见的⼀种⼲扰,对⽤户的接⼊、切换和速率的申请都有⼀定的影响。

因此需要分析总结模三⼲扰规避原则及优化⽅法,为今后FDD-LTE⽹络的⼤规模建设提供PCI 规划依据。

⼀、PCI模三⼲扰原理简介:1、物理⼩区标识PCI(Physical Cell ID):PCI=Physical Cell ID,即物理⼩区 ID,是 LTE 系统中终端区分不同⼩区的⽆线信号标识(类似 CDMA 制式下的 PN)。

PCI 和 RS 的位置存在⼀定的映射关系,相同 PCI 的⼩区,其 RS 位置相同,在同频情况下会产⽣⼲扰。

PCI=SSS码序列ID×3+PSS码序列ID,PSS码序列有3个,SSS码序列有168个,因此PCI取值范围为[0,503]共504个值PCI值是映射到PSS、SSS的唯⼀组合,其中PSS序列ID决定RS的分布位置。

2、PCI 模3 ⼲扰:在同频组⽹、2X2MIMO的配置下,eNodeB间时间同步,PCI 模 3相等,意味着PSS码序列相同,因此RS的分布位置和发射时间完全⼀致。

LTE对下⾏信道的估计都是通过测量参考信号的强度和信噪⽐来完成的,因此当两个⼩区的PCI 模3相等时,若信号强度接近,由于RS位置的叠加,会产⽣较⼤的系统内⼲扰,导致终端测量RS的SINR值较低,我们称之为“PCI 模3⼲扰”。

⼆、PCI模三⼲扰表现及影响:1、PCI模三⼲扰典型表现:即使在⽹络空载时也存在“强场强低SINR”的区域,通常导致⽤户下⾏速率降低,严重的会导致掉线、切换失败等异常事件。

PCI 模3典型表现如下图所⽰:2、现⽹路测评估:以近期XX市LTE试验⽹扫频仪路测统计数据看,模三+模六⼲扰占⽐在7%-8%左右。

LTE干扰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介绍

LTE干扰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介绍

LTE 干扰现状、缘由分析及解决方案介绍干扰原理及分类依据干扰产生的起因可以将干扰分为系统内干扰和系统间干扰。

l 系统内干扰:系统内干扰通常为同频干扰。

TD-LTE 系统中,虽然同一个小区内的不同用户不能使用一样频率资源 (多用户 MIMO 除外),但相邻小区可以使用一样的频率资源。

这些在同一系统内使用一样频率资源的设备间将会产生干扰,也称为系统内干扰。

l 系统间干扰:系统间干扰通常为异频干扰。

世上没有完善的无线电放射机和接收机。

科学理论说明抱负滤波器是不行实现的,也就是说无法将信号严格束缚在指定的工作频率内。

因此,放射机在指定信道放射的同时将泄漏局部功率到其他频率,接收机在指定信道接收时也会收到其他频率上的功率,也就产生了系统间干扰。

主要的干扰具体分类如以以下图所示:系统内干扰原理lGPS 失锁干扰:GPS 失锁、星卡故障、GPS 天线故障等缘由导致时钟不同步的A 基站放射信号干扰到了B 基站的上行接收。

l 超远同频干扰:远距离的站点信号经过传播,DwPTS 与被干扰站的UpPTS 对齐,导致干扰站的基站发对被干扰站的基站收的干扰. l 帧失步干扰:帧偏置配置不当、子帧配比不全都等缘由会导致基站间的上下行帧对不齐,导致SiteA 的下行干扰到了SiteB 的上行,形成帧失步干扰。

l 重叠掩盖干扰:A小区和B 小区存在重叠区域(同频邻区必定会存在确定的切换区域),由于两个小区之间的信号不是全都的,不正交,会形成干扰。

l 硬件故障干扰:设备故障是指在设备运行中,设备本身性能下降等造成干扰包括:RRU 故障,RRU 接收链路电路工作特别,产生干扰;天馈系统故障,包括天线通道故障,天线通道RSSI 接收特别等,天馈避雷器老化,质量问题,产生互调信号落入工作带宽内。

系统间干扰原理l 杂散干扰:由于放射机中产生辐射信号重量落入受害系统接收频段内,导致受害接收机的底噪抬升,造成灵敏度损失,称之为杂散干扰。

l 互调/谐波干扰:不同频率的放射信号形成互调/谐波产物。

FDD-LTE干扰分析排查_v1.0讲诉

FDD-LTE干扰分析排查_v1.0讲诉
2. 被干扰小区,基站的状态。看是否存在告警, 3. 区分内部外部。关闭周边其他站点,查看干扰还存在与否。 4. 如为内部干扰,检查数据配置,GPS时钟,站点故障,越区覆
盖。 5. 如为外部干扰,使用排除法和扫频定位法结合来确定。
内部干扰—GPS时钟故障
如果FDD LTE使用GPS时钟,基站GPS时钟存在故障时,则本基站 就会和周边基站时钟不一致,也就是时间帧不一致,这样就会 影响切换,给别的站点带来严重干扰。
处理方法—外部干扰排除
2. 经过实地扫频,通过八木天线进行扫频定位,对2扇区干扰信号主要来源于京 开高速以东居民区内。
处理方法—外部干扰排除
3. 在居民区域内扫频发现该区域内移动、联通信号覆盖差,当地居民安装了比 较多的手机信号放大器,在信号放大器天线附近能够扫到有LTE上行频段内的 宽带干扰信号,与天面扫频的干扰信号波形类似。
OMC 指标
接通率 掉线率 切换成功率
干扰排查目的
明确是系统内干扰还是系统外干扰
对于系统外的干扰,要提供相关分析材料推动局 方找当地无线电管理部门去定位消除干扰 对于系统内的干扰,尽量消除,消除不了的,采 用相关算法或措施合理规避
目录
• 概述 • 干扰原理 • 排查手段及方法 • 异系统干扰分析 • 案例
1. 目前上行受干扰频 带主要在前15M内, 受影响RB数75个左 右。
2. 目前后台取出RSSI 指标为-60dbm
处理方法—内部干扰排除
1. 站点无告警,且参数配置正确。说明基本不是站点故障或者参数配置 导致干扰。
2. 将基站小区关断,RRU功放关断,小区的RRU无输出功率,后台查询 RSSI值几乎无变化,说明排除站点施工工艺不好抬高了RSSI。
频段 中国联通

LTE常见干扰频谱图-(26276)

LTE常见干扰频谱图-(26276)

LTE常见干扰频谱图-(26276)TD-LTE常见干扰波形图通过网优集中优化平台统计各厂家OMC上每小区(全天24小时)系统上行每个PRB上检测到的干扰噪声的平均底噪电平值,筛选出高于-110dBm的小区,并将一个月之内出现5次以上的小区定义为LTE高干扰小区。

1)DCS1800杂散干扰频域100个RB典型特征为前端RB底噪较高,后端RB底噪较低,干扰带宽一般为前10M。

2)FDD-LTE设备杂散干扰3)DCS1800及其升级为FDD-LTE设备的杂散干扰4)DCS1800天线互调干扰5)GSM900二次谐波或二阶互调干扰7)FDD-LTE天线互调干扰多个rb抬升,其余rb无底噪抬升。

8)干扰器或直放站干扰(F频段)9)干扰器或直放站干扰(D频段)10)时钟失锁导致的干扰11)WLAN杂散干扰12)帧偏置导致的干扰13)MMDS干扰14)仿真伪基站干扰15)DECT干扰(数位增强无线电话系统)16)PHS干扰17)RRU外泄或光模块外泄干扰单个rb凸起,底噪不抬升。

18)远距离同步干扰(大气波导)频域整体均有抬升,中间6个RB(47-52)抬升更明显,其他RB全部抬升。

干扰类型分类频域特征影响范围产生原因处理优先级排查难度系统内干扰远距离同频干扰中间6个RB抬升更高全网大面积大气波导、高站★★★★☆★★★★★GPS故障RB7、RB48-51及RB92明显抬升故障站点周边大片GPS故障、跑偏★★★★★★★☆☆☆数据配置错误暂无小范围时隙配置错误、帧头偏移★★★★☆★★★★☆系统间干扰杂散干扰前高后低单个站点DCS1800、FDD ★★★★★★★☆☆☆宽频干扰全频段抬升单个站点FDD、干扰器★★★★★★★★★☆互调/谐波干扰几个RB尖峰突起单个站点GSM900、DCS1800 ★★★☆☆★★★☆☆其他干扰暂无单个站点TDS、其他干扰源★★☆☆☆★★★★☆。

电信FDD干扰移动F频段LTE小区分析

电信FDD干扰移动F频段LTE小区分析

电信FDD⼲扰移动F频段LTE⼩区分析1、概述近期发现数个站点底噪⾼于-100dbm,且⼲扰的RB分布集中在左边,即可能是低频段造成的⼲扰。

2、⼲扰现状及统计从现⽹噪声系数来看,⾼于-100dBm且⼲扰不明的站点主要有两个:2.1 5⽉份问题站点⼲扰情况通过统计5⽉1⽇⾄30⽇的噪声系数,发现问题站点近⽇来底噪稳定,波动不超过4dBm:龙⼭路F底噪新区创业园F底噪⼲扰源固定处于低频段,前50个RB⼲扰⽐较强烈:龙⼭路F⼲扰情况新区创业园F⼲扰情况2.2 5⽉份问题站点指标情况这两个站近⼀个⽉来,⽆线掉线率⽐较稳定,未出现明显异常。

23⽇后因核⼼⽹问题导致⽆线掉线率升⾼,并⾮由底噪⾼影响。

⽆线掉线率公式:UE Context异常释放次数/(UE Context正常释放次数 UEContext异常释放次数)*100%龙⼭路F掉线率新区创业园F掉线率这两个站近⼀个⽉来,切换成功率也⽐较稳定,没有受⼲扰影响明显。

23⽇后因核⼼⽹问题导致切换成功率略有下降,并⾮由底噪⾼影响。

切换成功率公式:(⼩区eNodeB间同频切换出成功次数⼩区eNodeB间异频切换出成功次数⼩区eNodeB内同频切换出成功次数⼩区eNodeB内异频切换出成功次数)/(⼩区eNodeB间同频切换出尝试次数⼩区eNodeB间异频切换出尝试次数⼩区eNodeB内同频切换出尝试次数⼩区eNodeB内异频切换出尝试次数)*100%龙⼭路F切换成功率新区创业园F切换成功率3、⼲扰源分析3.1 扫频仪扫频数据分析使⽤扫频仪对龙⼭路基站附近地⾯的1850-1880MHZ频段进⾏扫频,发现同站点有中⼼频点为1860MHZ的20M信号存在,说明此处应该有1850-1870MHZ的频率在⼯作。

4、⼩结现阶段,来⾃电信中⼼频率1860MHZ的20MLTE-FDD信号,⼯作频率为:1850-1870MHZ,已经对移动TD-LTE F频段造成了⼲扰,造成⽹络性能收到⼀定程度影响。

LTE-FDD测试频段干扰分析

LTE-FDD测试频段干扰分析

LTE-FDD测试频段干扰分析1. 概述在某运营商开始规模建设LTE-FDD试验网初期,因为使用的是1755MHz-178 5MHz和1850MHz-1880MHz这未使用的60MHz的频段,需要对该频段整体的干扰情况进行了解,并由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将优化前移到网络的建设前,建设一张精品网络,为LTE-FDD试验网和商用建网提供技术支撑,保障网络的性能质量。

本文基于以上考虑,研究对该频段可能的干扰情况,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2. LTE频段理论底噪RBW(ResolutionBandwidth)扫频仪频率分辨率,代表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能够被清楚的分辨出来的最低频宽差异。

NFrev(NoiseFactor)为扫频仪接收噪声系数,决定扫频仪接收机灵敏度。

理论低噪=-174 10*log(RBW) NFrev (公式2-1)测试过程中,设置以下参数:1. RBW取值为15KHz,2. NFrev为噪声系数,不同的扫频仪该值不同,根据扫频仪厂家提供为8d B,得到本次测试的理论低噪为-124dBm.3. 频谱干扰分析对1755MHz-1785MHz的频段和1850MHz-1880MHz的频段进行可能的干扰分析。

1755MHz-1785MHz的频段1. 该频段被非法占用2. 阻塞干扰:DCS1800(上行频段1710MHz-1755MHz)3. 杂散干扰:DCS1800(上行频段1710MHz-1755MHz)4. 互调干扰:a) DCS1800(上行频段1710MHz-1755MHz,下行1805MHz-1850MHz)b) GSM900/E-GSM(上行频段889MHz-909MHz)c) CDMA下行频段(下行频段870MHz-880MHz)5. 二次谐波:a) GSM900/E-GSM(上行频段889MHz-909MHz使用)b) CDMA下行频段(870MHz-880MHz)1850MHz-1880MHz频段1. 该频段被非法占用2. 阻塞干扰:a) DCS1800(下行频段1805MHz-1850MHz)b) F频段(1880MHz-1920MHz)3. 杂散干扰:a) DCS1800(下行频段1805MHz-1850MHz)b) F频段(1880MHz-1920MHz)4. 互调干扰:a) GSM900/E-GSM(下行频段934MHz-954MHz)b) DCS1800(上行频段1710MHz-1755MHz,下行1805MHz-1850MHz)5. 二次谐波:a) GSM900/E-GSM(下行频段934MHz-954MHz)4. 扫频工作在某城市安排对1755MHz-1785MHz和1850MHz-1880MHz频段,在晚忙时进行扫频工作,扫频测试采用同一套扫频设备,问题定位采用同一套频谱分析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述
在某运营商开始规模建设LTE-FDD试验网初期,因为使用的是1755MHz-1785MHz和1850MHz-1880MHz这未使用的60MHz的频段,需要对该频段整体的干扰情况进行了解,并由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将优化前移到网络的建设前,建设一张精品网络,为LTE-FDD试验网和商用建网提供技术支撑,保障网络的性能质量。

本文基于以上考虑,研究对该频段可能的干扰情况,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2. LTE频段理论底噪
RBW(ResolutionBandwidth)扫频仪频率分辨率,代表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能够被清楚的分辨出来的最低频宽差异。

NFrev(NoiseFactor)为扫频仪接收噪声系数,决定扫频仪接收机灵敏度。

理论低噪=-174+10*log(RBW)+NFrev (公式2-1)
测试过程中,设置以下参数:
1. RBW取值为15KHz,
2. NFrev为噪声系数,不同的扫频仪该值不同,根据扫频仪厂家提供为8dB,
得到本次测试的理论低噪为-124dBm.
3. 频谱干扰分析
对1755MHz-1785MHz的频段和1850MHz-1880MHz的频段进行可能的干扰分析。

1755MHz-1785MHz的频段
1. 该频段被非法占用
2. 阻塞干扰:DCS1800(上行频段1710MHz-1755MHz)
3. 杂散干扰:DCS1800(上行频段1710MHz-1755MHz)
4. 互调干扰:
a) DCS1800(上行频段1710MHz-1755MHz,下行1805MHz-1850MHz)
b) GSM900/E-GSM(上行频段889MHz-909MHz)
c) CDMA下行频段(下行频段870MHz-880MHz)
5. 二次谐波:
a) GSM900/E-GSM(上行频段889MHz-909MHz使用)
b) CDMA下行频段(870MHz-880MHz)
1850MHz-1880MHz频段
1. 该频段被非法占用
2. 阻塞干扰:
a) DCS1800(下行频段1805MHz-1850MHz)
b) F频段(1880MHz-1920MHz)
3. 杂散干扰:
a) DCS1800(下行频段1805MHz-1850MHz)
b) F频段(1880MHz-1920MHz)
4. 互调干扰:
a) GSM900/E-GSM(下行频段934MHz-954MHz)
b) DCS1800(上行频段1710MHz-1755MHz,下行1805MHz-1850MHz)
5. 二次谐波:
a) GSM900/E-GSM(下行频段934MHz-954MHz)
4. 扫频工作
在某城市安排对1755MHz-1785MHz和1850MHz-1880MHz频段,在晚忙时进行扫频工作,扫频测试采用同一套扫频设备,问题定位采用同一套频谱分析仪。

4.1. 测试路线
测试路线尽量遍历某市一环内的主要道路,测试车速不超过35km/h。

4.2. 扫频参数设置
根据第2章节公式2-1,计算理论缔造为-124dBm。

5. 扫频测试结果
5.1. 1755MHz-1785MHz&1850MHz-1880MHz频段测试结果
总体扫频测试1755MHz-1785MHz频段平均值-118.6dBm,1850MHz-1880MHz频段平均值116.1dBm。

从平均信号强度值以及表5-1采样点信号分布表来看,在路面上,
1850MHz-1880MHz频段的干扰要强于1755MHz-1785MHz。

表5-1采样点信号强度分布表
1755MHz-1785MHz频段
整体底噪较低,个别区域有接收到较强电平信号,底噪有所抬升。

在扫频过程中发现在1780MHz-1785MHz频段上存在一定量的干扰,根据第3章节的分析,初步判断可能存在
GSM900(890MHz-892.5MHz的二次谐波或者二阶互调)上行干扰或者是DCS1800三阶互调干扰。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对于1755MHz-1785MHz是FDD-LTE的上行频段的情况,干扰主要影响的是基站的接收,路面扫频不能完全对干扰情况有完整的认识,建议在选点建网时,对天面上该频段做进一步的扫描。

1850MHz-1880MHz频段
在扫频过程中发现1850MHz-1855MHz的干扰最为严重,考虑到该5MHz频段邻近DCS1800现网的频段,可能存在严重的阻塞干扰或带外杂散干扰;其次是1875MHz-1880MHz,该5MHz 频段邻近TD-SCDMA/TD-LTE频段,也可能存在阻塞或是带外杂散干扰。

5.2. 1755MHz-1785MHz
为了更好的了解该30MHz的频段的情况,将该30MHz的频段按照间隔5MHz分为6个子频段。

从表5-2中,我们可以看到1755MHz-1775MHz整体干扰都较小。

1755MHz-1775MHz(30MHz)
表5-2 5MHz间隔采样点信号强度分布表(1755MHz-1775MHz)
5.3. 1850MHz-1880MHz
为了更好的了解该30MHz的频段的情况,将该30MHz的频段按照间隔5MHz分为6个子频段。

从表5-3中,我们看出1860MHz-1870MHz的干扰最小,越向频段的边缘,干扰越严重,其中最为严重的是1850MHz-1855MHz。

在扫频的过程中,发现该城市1880MHz-1900MHz该20MHz已经被LTE使用,但是对1875MHz-1880MHz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1850MHz邻近DCS1800(下行频段1805MHz-1850MHz)GSM设备由于在网时间长,射频器件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较大。

从整体上分析,要降低该频段的干扰,其中重点在于对邻近的DCS1800的可能存在的阻塞和杂散干扰,以及防止可能的非法占用的情况。

1850MHz-1880MHz(30MHz)
表5-3 5MHz间隔采样点信号强度分布表(1850MHz-1880MHz)
6. 干扰定位案例
6.1. 1755MHz-1785MHz干扰案例
在对1755MHz-1785MHz频段扫频过程中,在靠近篆塘公园的路段连续发现信号强度为-102dBm左右的强信号,后台查看干扰频点,均发现在1781.82MHz的中心频点,带宽为400KHz 的频带上有信号强度为-102dBm的信号。

根据该干扰信号的特点,计算890.91=1781.82/2,评估为GSM900的上行二次谐波干扰。

(图6-1,6-2,6-3)
图6-1 干扰点图6-2 干扰点地理位置
图6-3干扰点频谱图
测试人员携带频谱分析仪,来到干扰点附近的公交汽车站(图6-4),根据第3章节频谱干扰分析以及之前扫频分析,怀疑是GSM900/E-GSM(上行频段889MHz-909MHz使用)的二次谐波的干扰,采取移动号码手机拨测的方式,发现每次使用移动号码拨测的时候,在1783.7MHz出现干扰信号,强度为-73.56dBm,频宽为430KHz(图6-5)。

计算1783.7MHz/2=891.85MHz,
查看附近站点频点使用情况发现CI:12661,TCH:891.8MHz(图6-6)。

该结果符合初步估计的结果,该频段用于上行,因此干扰的产生是UE在发射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谐波,这类干扰的主要需要终端厂家在生产时对射频器件严格把关。

图6-4 测试点图6-5 干扰点频谱图
图6-6干扰小区位置图
6.2. 1850MHz-1880MHz干扰案例
在对1850MHz-1880MHz频段扫频过程中,在西昌路靠近昆明一中的路段连续发现信号强度为-105dBm—-95dBm的采样点。

说明该区域存在干扰,接下来使用频谱仪对该区域进行问题定位。

图6-7干扰区域
测试人员携带频谱分析仪,来到干扰点附近的华兴酒店(图6-8),根据第3章节频谱干扰分析以及之前扫频分析,怀疑是GSM900/E-GSM(下行频段934MHz-954MHz使用)的二次谐波的干扰。

以下是对一个干扰频点的定位案例
第一步(图6-9和6-10):
频谱仪发现在中心频点1872.75MHz,有信号强度在-69dBm—-74.53dBm的干扰信号,根据波形带宽(540KHz-590KHz)和时域持续时间(0.6ms-0.72ms),怀疑存在GSM900的二次谐波或者是二阶互调。

第二步:
计算1872.75MHz/2=936.38MHz。

第三步:
查看附近移动频点发现CI:21153,TCH:936.4MHz和938MHz。

结论:
该核查结果符合初步估计的结果,在测试过程中,当八木天线指向华兴酒店的时候,频谱仪上干扰明显出现,其他方向干扰基本没有,因此干扰的产生可能是华兴酒店楼上的基站在发射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谐波和二阶互调干扰。

临时关闭怀疑干扰小区,发现干扰不存在。

华兴酒楼天线位置
图6-8 测试环境图6-9 1850MHz-1880MHz整体情况
图6-10 1872.75MHz频域信号干扰情况
7. 结论
随着4G时代步伐不断加快,对网络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致力于建设精品网络成为运营商的必然选择。

然而精品网络的建设,必须建立在细节品质的基础上,对频段的干扰的了解和及时处理。

如果在建网之前没有对干扰进行很好的排查,以后再进行大规模整改将需要投入非常巨大的人力和成本,并且还会影响用户的体验。

这也体现爱立信一直以来崇尚的在建网初期全面考量,变扑火式为预防式的优化理念,与此同时爱立信已经为多个运营商成功部署优质的LTE网络,并且得到广泛的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