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MR不处理分析报告案例
汽车导航emc失效对策案例集锦

一、背景介绍汽车导航系统作为现代汽车的重要配件之一,通过卫星定位技术为驾驶员提供导航、路况、位置信息等服务,极大地提高了行车安全和便利性。
然而,由于汽车导航系统中存在的电磁兼容(EMC)问题,导致一些汽车导航系统失效,给驾驶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二、汽车导航emc失效对策案例集锦1.案例一:汽车导航屏幕闪烁某品牌汽车的部分车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导航屏幕闪烁的问题。
经调查发现,这一现象是由于汽车导航系统的主控模块与其他控制模块之间存在电磁兼容问题导致的。
针对这一问题,汽车制造商加强了主控模块的屏蔽设计,并对产品进行了升级,最终解决了汽车导航屏幕闪烁的问题。
2.案例二:导航系统漂移另一部分汽车导航系统出现了导航漂移的问题,即导航显示的位置与实际位置存在偏差。
经过分析发现,这一问题是由于车载导航系统与车辆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引起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汽车制造商对导航系统的天线和接收模块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车辆中的其他电子设备进行了电磁干扰测试,最终解决了导航系统漂移的问题。
3.案例三:导航系统定位失败部分汽车导航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定位失败的问题,即无法获取当前位置信息。
经调查发现,这一问题是由于汽车导航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定位模块失效引起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汽车制造商对导航系统的定位模块进行了改进,并加强了系统的电磁抗干扰能力,最终解决了导航系统定位失败的问题。
4.案例四:导航系统无法启动还有一些汽车导航系统出现了无法启动的问题,即无法正常开机运行。
经分析发现,这一问题是由于汽车导航系统的供电模块受到电磁干扰引起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汽车制造商对导航系统的供电模块进行了改进,并加强了系统的电磁抗干扰能力,最终解决了导航系统无法启动的问题。
三、对策分析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汽车导航系统出现失效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系统中存在的电磁兼容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汽车制造商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汽车导航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测试和优化设计,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干扰-子帧配比不同导致掉话分析和问题处理

子帧配比不同导致掉话分析和问题处理1 现象描述室分系统,电梯门口天花板上有一个天线,主要覆盖电梯门口的信号(PCI=500,图中圆圈即为天线位置,PCI为500的小区覆盖电梯门口和1F-10F),测试时所在楼层为14楼,楼层内的信号由另外一个小区覆盖(PCI=501)。
除电梯口前通道外,整层楼的信号都比较强RSRP在-60~-75之间,SINR>24,室分打点测试时,一旦路过电梯口,特别是在电梯口天线下,RSRP会降低到-141,SINR也会降到-10,出现掉线的情况。
测试的时候两部终端同时测试,一部上行,一部下行。
2 告警信息无3 原因分析1、初步分析认为可能是RS功率设置过大导致干扰。
因为整层楼的室内区域比较小(在30平米左右),两个小区存在交叠覆盖,产生相互干扰。
所以首先将PCI为500的小区的RS功率降低3dB,发现掉话的情况同样存在,证明和RS功率关系不大;2、继续分析是否两个小区之间的相互邻区漏配了,导致掉话。
后经查看信令发现终端并不存在MR上报不处理的情况,并且后台核查邻区配置后确定两个小区的双向邻区均已经配置,则排除邻区漏配问题。
3、由于初步简单分析并没有查到原因,所以后面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4 处理过程1、首先确定掉话问题,根据测试的结果显示,在电梯厅门口RSRP会突然陡降,然后掉话;2、排除邻区漏配的原因。
邻区已配置且参数配置正确,可排除邻区漏配导致掉话的情况。
因为刚开站,参数都是按照规划参数进行配置的,没有仔细的核查所有的参数配置;3、排除设备告警方面的原因。
核查操作日志,设备故障,告警和外部事件进行核查,没有设备故障,之前的告警也已经消除,没有发现问题;4、排除上行干扰原因。
由于之前的步骤都没有查出问题,所以接着就怀疑是不是因为存在干扰,所以进行了NI跟踪,结果是环境很干净,干扰问题排除;5、核查网规网优参数。
在核查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问题,PCI为500的小区配置的子帧配比为SA1(2:2),而PCI为501小区配置的子帧配比为SA2(3:1),由于PCI为500的小区不光覆盖电梯门口,同时也覆盖1楼至10楼,而7楼为提高上行速率,修改了子帧配比。
电磁干扰导致磁共振图像伪影故障案例分析

维修工程188 ZHONGGUO YIXUEZHUANGBEI中国医学装备2023年8月第20卷第8期 China Medical Equipment 2023 August V ol.20 No.8*基金项目: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cstc2020jscx-sbqwX0012)“区域(涪陵、南川、武隆)国产医疗器械应用与评价”①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医学装备科 重庆 408000②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工程科 重庆 400000③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信息统计科 重庆 408000*通信作者:*******************作者简介:石胜陵,男,(1970- ),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从事大型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和维护保养工作。
[文章编号] 1672-8270(2023)08-0188-03 [中图分类号] R445.2 [文献标识码] BCase study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artifact failure caused by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SHI Sheng-ling, CHONG Yin-bao, SHI Sheng-hua//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8):188-190.[Abstrac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artifact failures from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issues are increasingly frequent and complex in magnetic resonance equipment. Detailed analysis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ources, coupling paths, sensitive components and solutions of magnetic resonance equipment were presented through typical cas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nstallation, maintenance, quali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s.[Key words]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mage artifact; Case study; Quality control[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Med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Fuling Hospital, Chongqing 408000, China.[摘要] 电磁兼容性(EMC)问题引起的磁共振图像伪影故障在磁共振设备中日益频繁和复杂,通过详细分析典型案例中磁共振成像(MRI)设备的电磁干扰源、耦合途径、敏感部件等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以避免MRI设备伪影故障的发生。
MR覆盖质量较差

MR覆盖质量较差背景这份文档旨在分析和解决MR(小区边缘覆盖率)覆盖质量较差的问题。
在通信网络中,MR通常用来评估小区的覆盖状况和性能。
当MR覆盖质量较差时,可能会影响用户体验和网络性能。
问题描述MR覆盖质量较差可能表现为以下情况:- 在小区边缘,信号弱且容易掉话;- 数据传输速率较慢;- 用户体验不佳,无法稳定连接网络。
分析原因影响MR覆盖质量的因素很多,可能包括以下几点:1. 基站布局不合理:基站布设位置选择不当,导致信号传播受限,无法覆盖到小区边缘。
2. 天线设置不当:天线方向角度不合理,导致信号无法有效覆盖到小区边缘。
3. 基站功率调整不当:基站功率设置不合适,导致信号强度不够,无法覆盖到小区边缘。
4. 建筑物遮挡:周围高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遮挡信号,影响覆盖质量。
5. 信号干扰:周围电磁设备、其他无线信号源干扰造成信号质量较差。
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改善MR覆盖质量:1. 优化基站布设:合理选择基站位置,确保信号能够覆盖到小区边缘。
2. 调整天线角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天线方向角度,提高信号覆盖范围。
3. 合理调整基站功率:根据小区情况和需求,适当调整基站功率,保证信号强度到达小区边缘。
4. 减少遮挡物:移除或减少建筑物、树木等可能遮挡信号的物体。
5. 优化信号源布置:合理布置设备、减少信号干扰。
以上是改善MR覆盖质量的一些建议措施,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整,以提升覆盖质量和用户体验。
结论对于MR覆盖质量较差的问题,我们需要全面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
通过优化基站布设、调整天线角度和功率、减少遮挡物以及优化信号源布置,我们可以提升MR覆盖质量,改善用户体验和网络性能。
MR覆盖专项优化案例分析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蒲松龄
调整后茶丰峽1小区主覆盖(原旁瓣)方向实景图
调整前RSRP分布图 调整后RSRP分布图
通过RF调整、增加 RS参考功率、形 成衔接覆盖,改善 用户集中区域信号 覆盖效果能够有效 改善MR覆盖率值。
第 11 页
六、MR覆盖率差解决案例(沙县翠绿小学)
现场图片
天馈核查
MR覆盖率差小区方向
沙县翠绿小学 1小区使用 18dbi增益定 向天线,实地
调整覆盖方站点连片覆盖、RF调整控制覆盖距离
是否孤站、是否高山站过覆盖严重
第8页
五、MR覆盖率差解决案例(茶丰峽路段)
沙县RF调整前DT测试
说明:沙县琅口到沙县琅口茶丰峡路段(茅坪村),信号非常弱,平均电平在-110左右,SINR也因此
比较差,茅坪村为聚集居住区和交通要道,因此琅口茶丰峽1小区和沙县琅口1小区都进入了MR覆盖率差 小区列表里。
3、信令流程如下图:
第1页
二、MR采集应用场景
▪ 小区话务分布分析:分析通话过程中的周期性测量报告,可获得话 务在小区内的分布情况,为网络优化工作(调整小区功率、增加载 频、调整站址分布等)提供依据。
▪ 无线覆盖的实时评估:采集测量报告,获得小区内的无线覆盖情况, 节省运营商日常路测费用支出。
▪ 切换分析:采集切换前/后的测量报告,获得切换区的地理分布和无 线环境信息;分析切换过程中使用资源,定位特定资源的故障,提 高切换成功率;分析切换流程的信令,统计切换原因、切换失败原 因。
第4页
四、MR覆盖率差解决方案(覆盖篇)
覆盖不合理
控制下
倾角。
新增站 点补盲 补弱
站点高、过覆盖严重、覆盖 方向与设计规划不符;城郊
MR问题主要处理方法介绍--华为

MR问题小区分析处理方法常用测量报告MR分析流程参考:一、主分集问题1.1主分集差异判断天馈的分集一般用于提高上行接收的增益,一般会有3db左右的增益。
理论上天馈的主集和分集电平应该是一样的,单由于多径效应,天馈的主集接收电平和分集接收电平会有略有差别,但正常情况下差别不会太大。
我们可以通过主分集电平的这个特点,通过分析主分集电平差异是否过大,判断出天馈是否有问题。
然后结合实际小区的数据,分析小区下主分集差异大的载频的分布规律,来判断出天馈故障的具体故障点。
根据对应载频所在的站点的数据配置情况进行分析,看相差大的载频的分布规律,确定故障模式。
1.2主分集差异过大处理流程1.3主分集问题处理案例主分集异常案例1—双工器问题【问题描述】H09Y153主分集平均差值为16.21(数据采取3月25~27日晚忙时)。
【处理过程】1)1小区正常,将1,3小区天馈对调指标观察,问题未转移,排除天馈系统问题,天馈调回;2)更换DDPU,指标观察,主分集差值降低,问题解决。
【处理效果】处理后指标观察,主分集差值降低到10db以下,恢复正常:主分集异常案例2—馈线接头问题【问题描述】•H29364费县三南尹H293641 ,主分集平均差值为18db(数据采取2011/9/6)。
【处理过程】•1)A\B通道馈线接口对调,问题转移,排除基站设备问题;•2)重做B通道馈线接头,指标观察,恢复正常。
•【处理效果】•更换馈线接头后,指标统计主分集差值降低到10db以下,恢复正常。
•主分集异常案例3—接收线问题【问题描述】H09T35郯城高峰头一村A,3小区主分集平均差值为-19db(数据采取2011/9/6)。
【处理过程】1)A\B通道馈线接口对调,问题转移,排除基站设备问题;2)重做B通道馈线接头,指标观察恢复正常。
【处理效果】更换馈线接头后,指标统计主分集差值降低到5db以下,恢复正常。
二、上下行链路平衡问题2.1 上下行链路平衡判断GSM系统是一个双向通信系统,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都有自己的发射功率和路径衰落,为了使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就要保证每个小区的链路达到基本平衡(上下行链路平衡),可以促使切换和呼叫建立期间,移动通话性能更好。
【切换专题】MR不处理总结文档v1

1 MR不处理问题总体分析对5月20日拉网log进行分析,共有1295次MR上报,发生了690次切换尝试。
经过逐一分析,共有617次MR没有经过处理。
(注:从终端log中,有多次切换尝试没有对应的A3测量事件,原因为Log中有A3事件的MR上报,但没Assistant没有统计进来,或发生在log的开头位置等,本文不进行分析)。
即有47.5%的MR没有被处理。
MR不处理的总体原因分布如图:说明:配置问题:专指由于网络没有配置邻区,或者有重复PCI,导致MR不处理的情况。
发生重建:多次上报MR(一般大于三次)后,网络没有响应,随后发生RRC连接重建立的情况。
缺少日志:由于终端log是在5月20日拉网得到,没有网络侧log,并且由于时间久远,eNB 上DBG日志已经被冲掉,并且网络配置也有可能被更改过,造成目前无法定位。
未明确:从现在终端log中,难以准确定位出问题所在。
下行失步:指由于终端连续一段时间收不到有效信号后,造成掉线或者RRC连接重建立。
正常周期上报:现行网络除了配置A3事件上报外,还配置了周期上报的测量,上报内容为最强邻区。
在RRC连接重配中可以看到,此测量ID不用于A3事件的测量ID。
此时上报的MR不是A3事件,故网络不进行切换。
流程嵌套:在上一次切换重配还没有完成,专用资源还没有重配完毕时又发生MR上报情况,或者已经下发切换的RRC连接重配,但尚未发送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时,又有MR上报给原小区。
丢失:专指终端上报2~3次相同内容的MR,但往往最后一个会被处理,前一个或第二个没有被处理2 具体分析2.1 配置问题2.1.1现象以2:06:36发生的8次MR没有响应为例。
终端服务小区为三台山2,每隔200ms上报一次A3事件的MR,前8次上报的邻区PCI都为144,为苏堤南口2小区。
最后的MR中RSRP比服务小区RSRP高7dB。
而最后一次MR中,增加了一个邻区,PCI为145,RSRP比服务小区高5dB仅接着,网络下方了向PCI为145小区切换到的重配命令。
核磁共振波谱仪管理典型案例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核磁共振波谱仪管理典型案例
一家制药公司用于质量控制的核磁共振波谱仪(NMR)设备出现了管理问题,导致该
设备无法正常使用,最终影响了公司的产品研发和生产。
经过调查,该公司发现以下管理问题:
1. 设备维护不到位:该设备长期处于未使用状态,导致设备内部部件生锈,需要大量
维护和更换。
但公司并没有按照厂家要求进行定期维护,导致设备故障频发。
2. 操作人员缺乏培训:该公司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不够全面,导致操作人员对设备
的操作不熟练,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弱。
有些操作人员对设备的使用说明也不太理解,
导致了设备的误操作。
3. 设备管理不规范:该公司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缺少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无法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损坏,也无法有效解决设备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该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
1. 重新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状态,
同时加强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维护能力。
2. 加强设备操作人员培训:加强操作人员对设备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处理问题的
能力,确保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正确地操作设备,并负责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3. 制定设备管理制度:建立设备使用、管理和维护的规范和制度,制定操作规范和管
理流程,加强对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通过以上措施,该公司成功解决了核磁共振波谱仪管理问题,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和质量,为公司的研发和生产活动保驾护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不处理分析报告
1 现象描述
C国LTE项目,做上行拉网测试时,UE从M站点FE2切换到N站点FE2,切换成功后,N站点FE2测量控制消息还没有下发,UE又上报测量报告,基站不处理,导致掉话。
前台信令截图
2 告警信息
无
3 原因分析
【问题结论】
UE从A小区成功切换到B小区后,如果B小区测量控制消息还没有下发,UE就上报测量报告要求切换到C小区,此时UE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measId是沿用A 小区下发给它的测量控制消息中的measId(因为没有收到B小区下发的测量控制消息,故无法更新),因为测量报告中的measld与B小区预期的不一致,故B小区不处理测量报告。
【原因分析】
(1)UE 从M 站点FE2(A 小区)切换至N 站点FE2(B 小区),M 站点FE2(A 小区)作为目标小区时下发的测量控制消息中预期的measIdObjectId=1,之后上报的测量报告中measId=1,两者一致,故M 站点FE2(A 小区)处理测量报告,UE 成功切换到N 站点FE2(B 小区)。
(2)UE 成功切换到N 站点FE2(B 小区)后,从前台信令可以看出,N 站点FE2(B 小区)还没有下发测量控制消息,UE 就上报测量报告。
从后台虚拟用户跟踪信令可以看出,在UE 上报多个测量报告(measId=1)后, N 站点FE2(B 小区)才下发测量控制消息(预期measIdObectId=2),两者不一致,故之前的测量报告,基站不处理,导致切换失败。
A 站点FE2作为目标小区下发
的测量控制消息
(3)该问题是在切换时出现了RRC重配置流程与MR测量报告嵌套,正常情况下,在测量控制还未下发前,UE是不会上报MR测量报告的,一般情况下,有两个原因会导致该问题发生:
1、终端UE问题,终端设计不符合协议;
2、上行信号质量较差,干扰严重。
4 处理过程
调整M站点FE2功率,降低干扰。
测试发生切换失败时,区域的SINR<-5dB,RSRP为-100dbm左右,调整完M站点FE2功率后,区域的SINR>-3dB,RSRP 为-95dbm左右,复测未出现该问题;
5 学习心得
切换过程中,如果基站没有下发测量控制消息,或者UE没有收到测量控制消息,UE就无法更新其上报MR的内容,这样将导致UE想切换时,基站侧预期的MR 与实际的MR不一致,基站不处理MR,最终导致切换失败。
这种问题发生的频率不高,出现问题时应先排除上行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