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与浮力常见题型(一)
压强浮力专题(含答案)

压强浮力专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图是()A.B.C.D.2.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C.一个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所受浮力约为2ND.家用电脑的额定功率约为1000W3.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用b物质制成实心长方体,并将其放入水中,则物体在水中最终()A.漂浮B.悬浮C.沉底D.无法判断4.如图甲所示,物体A是一个正立方体,重力为4.8N,硬杆B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另一端固定在A底部。
现缓慢向容器中倒入密度为 的某种液体至A刚好浸没,硬杆B受到物体A的作用力F的大小随水深h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杆的质量和体积,g取10N/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密度 为0.8×103kg/m3B.硬杆B的长度为6cmC.液体深h为13cm时,仅将硬杆B撤去,物体A在原来的位置保持静止D.液体深h达到13cm后继续向容器内倒入液体,F可能增大为4.8N5.下列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张报纸平铺在水平地面上产生的压强约为1000PaB.一个普通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NC.鲁能巴蜀中学教室的大气压可达到1000mmHgD.海洋里100m深处的鱼受到海水的压强约为106Pa6.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内装两种不同液体,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液体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距离容器底部等高的位置有A、B两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 A和p B,则()A.m甲>m乙,p A>p B B.m甲=m乙,p A>p BC.m甲=m乙,p A<p B D.m甲<m乙,p A=p B7.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甲图:用力推另一只船,自己的船也动起来,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乙图: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丙图:探头在水中越深,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越大D.丁图:沿纸条上方吹气,纸条会飘起来,说明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8.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手托起一个鸡蛋的力是2N 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kgC.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约为1.5×105Pa D.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面积约为100cm2 9.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如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通过小车推出物体的远近,判断小车动能大小。
压强浮力例题及练习(含答案)

压强浮力例题讲解及练习例1 张强同学家的高压锅盖上标有“××铝制品厂18cm压力锅”的字样,他测得高压锅限压阀的质量为70g,排气孔的横截面积约为10mm2.问这个高压锅工作时,其内部水蒸气的最大压强为多大?若锅盖面积为260cm2,则它所能承受的压力至少多大才能保证安全?(设大气压P0=105Pa)解析①高压锅内部的压强乘以排气孔的横截面积就是内部的蒸汽压力,当蒸汽压力等于限压阀的重力与外部大气压力之和时,高压锅处于平衡状态,据此即可求出高压锅内部水蒸气的最大压强.②为了能保证安全,锅盖所需要承受的压力应该等于锅内的蒸汽压力减去外部大气压力.解答①排气孔的横截面积为:S1=10mm2=10-5m2,限压阀的质量为:m=70g=0.07kg,锅内最大气压为:P0S1+mg=PS1,则P=P0S1+mgS1=1.0×105Pa×10-5m2+0.07kg×10N/kg10-5m2=1.7×105Pa;②锅盖面积为:S2=260cm2=2.6×10-2m2,锅盖所承受的最小压力为:F=P?S2-P0S2=1.7×105Pa×2.6×10-2m2-1.0×105Pa×2.6×10-2m2=1.82×103N.答:其内部水蒸气的最大压强为1.7×105Pa;它所能承受的压力至少为1.82×103N时才能保证安全.例2.(04湖北黄冈)(综合题)如图所示,是小明为防止家中停水而设计的贮水箱。
当水箱中水深达到1.2m时,浮子A恰好堵住进水管向箱内放水,此时浮子A有体积露出水面(浮子A只能沿图示位置的竖直方向移动)。
若进水管口水的压强为1.2×105Pa,管口横截面积为2.5㎝2,贮水箱底面积为0.8m2,浮子A重10N。
求:(1)贮水箱能装多少水?(2)浮子A的体积应多大?解:⑴V=Sh=0.8m2×1.2m=0.96m3M=ρV=1.0×103㎏/m3×0.96m3=960㎏⑵当浮子恰好堵住出水管时,F浮=GA+F压F压=pS=1.2×105Pa×2.5×10-4m2=30Nρ水Vg= GA+F压=10N+30N V=6×10-6m2例3.(04福建漳州)有一艘质量为2.0×106kg的运输船,在一次海难中沉入海底,打捞船利用超声波测出沉船到海面的距离约100m;潜水员潜入海底,找到沉船的一个舱盖,面积约0.5m2,打开它进入船舱,察看情况,以便制定打捞方案,打捞沉船的方案之一是用许多浮力代绑在船身上,每个浮力袋的体积约10m3,利用这些浮力袋受到的浮力使船上浮(海水的密度是1.03*103kg/m3)求:(1)海水对舱盖的压强(2)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请你再求出两个物理量。
浮力压强计算题(含答案)_(1)

浮力计算题1、如图15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重200N,水深为0.5m,木块的体积为4dm3,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试求:(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是多少?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若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第(1)问中的大还是小?2、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求:(g取10N/kg)(1)圆柱体受的最大浮力。
(2)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3)圆柱体的密度。
3、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
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
g=10N/kg)求:(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2)物体的体积:(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4、(9分)一根木头重为1600N,体积为0.2m3,漂浮在水面上,g取10N/kg.求:(1)木头的质量;(2)木头的密度;(3)木头受到的浮力.5、一带阀门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是300cm2,装有13cm深的水。
正方体A边长为12cm,重25N,用细绳悬挂放入水中,有1/6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11所示。
试求:(1)A受到的浮力,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若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4.92N,通过阀门K缓慢放水,当绳子刚要被拉断的瞬间,容器中液面下降的高度。
(取g =10N/kg)6、如图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2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1N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g取10N/kg)7、密度是0.6×103 kg/ m3的木块,体积是4 m3当它浮在水面上时,取g=10 N/kg,求:(1)木块重力;(2)木块受到的浮力;(3)木块排开水的体积;(4)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8、如图所示,水面上漂有一块体积为2米3的浮冰,露出水面的体积为0.2米3,。
压强浮力中考典型题

压强浮力中考典型题
一、一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A. 物体的密度
B. 物体的体积
C. 物体在水中的深度
D. 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答案)D
二、将一个木块放入水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与什么力平衡?
A. 木块的重力
B. 木块对水的压力
C. 水对木块的压力
D. 木块对地球的引力(答案)A
三、一个铁球和一个木球,体积相同,浸没在水中,哪个受到的浮力大?
A. 铁球
B. 木球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答案)C
四、一个密闭的容器内装有水,将一个空心的铁球放入水中,铁球漂浮在水面上,当向容器内加盐使水变成盐水时,铁球的浮沉状态会如何变化?
A. 仍然漂浮
B. 沉入水底
C. 悬浮在水中
D. 无法确定(答案)A
五、一个潜水艇在水下匀速上升时,它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如何?
A. 浮力大于重力
B. 浮力小于重力
C. 浮力等于重力
D. 无法确定(答案)C
六、将一个物体从水面缓慢浸入水中,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继续向下移动,物体所受浮力会如何变化?
A. 一直增大
B. 一直减小
C. 先增大后不变
D.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C
七、两个体积相同的球,一个是铁球,一个是木球,将它们同时放入水中,哪个球受到的浮力大?(假设两球均完全浸没)
A. 铁球
B. 木球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答案)C
八、一个物体漂浮在液面上,如果将该液体换成密度更大的液体,物体在液面下的体积会如何变化?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答案)B。
压强浮力专题(及答案)

压强浮力专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紧刹车闸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B.石头沉入水底,是因为石头不受浮力的作用C.用重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是否竖直是应用了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性质D.看到有人掉入湖里的冰窟,应匍匐前进救人,这是为了减小人对冰面的压强2.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在石块下沉过程中所受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A.浮力和压强都减小B.浮力和压强都增大C.浮力减小,压强不变D.浮力不变,压强增大3.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用b物质制成实心长方体,并将其放入水中,则物体在水中最终()A.漂浮B.悬浮C.沉底D.无法判断4.如图所示是航母舰载飞机训练时的图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过程,飞机受到平衡力B.飞机飞离航母时,惯性将消失C.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浮力变小D.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是机翼上下空气流速差产生的5.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 ,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
现将体积相等的A、B两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乙A悬浮,物体B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
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A物体的密度为ρA、受到的浮力为F A,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B物体的密度为ρB、受到的浮力为F B。
已知S乙等于4S甲。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1=p2,F1=4F2B.4p1=p2,4F1=F2C.F A=2F B,ρA=2ρB D.2F A=F B,2ρA=ρB6.电动自行车因方便、快捷深受人们的喜爱。
下列关于电动自行车结构及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刹车装置相当于省力杠杆B.电动自行车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车鞍做成宽且软是为了减小压力D.电动自行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7.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中分别装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甲乙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点的压强等于B点的压强B.若甲乙液体的质量相等,则C点的压强小于D点的压强C.若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液体的质量等于乙液体的质量D.若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液体的质量小于乙液体的质量8.乒乓球前进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旋转方向会沿不同的径迹运动。
压强、浮力中考题型汇编

压强、浮⼒中考题型汇编第⼀节压强 1. 物体表⾯上的⼒,叫压⼒。
压⼒的作⽤效果与和有关。
物理学上,把物体上受到的压⼒叫压强。
公式是,单位是,符号是。
2. 如图13-1所⽰,A 、B 两个正⽅体,它们的边长之⽐为2:1,重⼒之⽐为4:3,先将B 放在⽔平桌⾯上,再将A 叠放在B 的正上⽅,则A 对B 的压强与B 对桌⾯的压强之⽐P A :P B 。
3.啄⽊鸟的嘴⽐较尖,这对它的觅⾷很有好处:当啄⽊鸟⽤嘴敲击树⽊时,听到有空洞的声⾳,说明害⾍住在⾥⾯。
它的嘴尖,相当于减⼩了与树⽊之间的,增⼤了对树⽊的,这样有利于将树⽊啄破,取出⾥⾯的害⾍。
5.下列⽣活中的实例,属于增⼤压强的是()A.滑雪时,在脚上穿滑雪板B.软包装饮料的吸管有⼀端被削尖C.铁轨铺在枕⽊上D.推⼟机上安装的两条履带8.冬天⼩华在“⽩鹭公园”结冰的湖⾯上玩耍时,不⼩⼼压破冰⾯掉进了冰窟窿,公园的⼯作⼈员需要接近冰窟窿去营救他,旁边⼀块有长、宽都差不多的⽊板,为了救⼈,应建议⼯作⼈员采取以下措施是(A.⽴即跑向冰窟窿B.将⽊板铺在冰⾯上,从上⾯爬过去救⼈C.从冰⾯上爬过去救⼈D.从冰⾯上直接翻滚过去9、⼀块砖平放在⽔平地⾯上,将它切去⼀半,剩下的⼀半对地⾯的压强( )A 、⼀定是原来的1/2 ;B 、⼀定和原来的⼀样;C 、⼀定是原来的2倍;D 、条件不⾜⽆法确定。
10、如右图所⽰,物体重10 N ,它与竖直墙⾯的接触⾯积是0.5 dm 2,现⽤24 N 的⽔平⼒把物体按在墙上,墙⾯受到物体的压⼒和压强分别为()A.10 N ,2×103 PaB.10 N ,4.8×103 PaC.24 N ,2×103 PaD.24 N ,4.8×103 Pa9.画出图13-4所⽰,两图中物体A 受到物体B 压⼒的⽰意图。
10. 军事上坦克要越过敌⽅的壕沟,有⼈提出了⼀种简易的⽅案:条履带着地⾯积为2.5m 2,⽓囊能承受的最⼤压强为2×105Pa 带与⽓囊接触⾯积⾄少为多⼤?(设坦克的前后重是均匀的)第⼆节 1. 如图13-5所⽰,瓶中⽔从⼩孔A 、B 些,说明液体的压强随的增加⽽增⼤。
(压强与浮力)常见题型精选,题型一:两物体连接问题

(压强与浮力)常见题型精选专题一:两物体连接问题2018年2月8日于例1、如图所示,金属块A 用细线悬挂在漂浮在水中的木块B 下面,静止后木块B 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 1,木块B 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 1,若将细线剪断再将金属块A 放在木块B 上面,静止后金属A 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 2,木块B 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 2,则下面关系式成立的是(D )A .V 1=V 2,P 1=P 2B .V 1>V 2,P 1<P 2C .V 1<V 2,P 1>P 2D .V 1=V 2,P 1<P 2解:把物体A 和B 看做一个整体,两种情况都是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AB 的总重力,浮力相等.在同种液体中,浮力相等,则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相等. V 1=V A +V B -V 排,V 2=V A +V B -V 排,所以V 1=V 2.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根据P=ρgh ,第二种情况下木块B 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大,受到的液体压强就大.P 1<P 2.类似题:如图所示,金属块甲用细绳吊于物体 M 下方,金属块乙放在 M 上方。
在甲、乙金属块的作用下,物体 M 都刚好浸没在水中静止。
则( AD )A. 甲的重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B. 甲的重力可能小于乙的重力C. 甲的体积一定大于乙的体积D. 甲的体积可能等于乙的体积例2、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盐水、水、酒精,将木块A 、金属块B 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液体中,待A 、B 静止时,比较三个容器中木块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强p1、p2、p3的大小关系应是______________。
解:由图可知木块A 和金属块B 在甲、乙两图中都是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它们的总重力,甲、乙两种情况中A 、B 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则甲图中木块A 排开水的体积等于乙图中金属块B 和木块A 排开M 甲乙 M水的体积和,所以甲图中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大于乙图中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甲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大于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所以甲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大于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即P1>P2由图丙可知,图丙中木块A处于漂浮状态,木块A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金属块B下沉,金属块B受到的浮力小于金属块的重力,则图丙中A、B两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小于它们的重力和,所以丙图中排开水的体积小于乙图中排开水的体积,在乙、丙两种情况下B排开水的体积相等,所以丙图中A排开水的体积小于乙图中A排开水的体积,所以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大于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所以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大于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即P2>P3类似题: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A)A.P 甲>P 乙>P 丙B.P 甲=P 乙>P 丙C.P 甲<P 乙=P 丙D.P 甲=P 乙=P 丙解:由图可知木块A和金属块B在甲、乙两图中都是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它们的总重力,甲、乙两种情况中A、B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则甲图中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等于乙图中金属块B和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和,所以甲图中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大于乙图中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甲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大于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所以甲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大于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由图丙可知,图丙中木块A处于漂浮状态,木块A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金属块B下沉,金属块B受到的浮力小于金属块的重力,则图丙中A、B两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小于它们的重力和,所以丙图中排开水的体积小于乙图中排开水的体积,在乙、丙两种情况下B 排开水的体积相等,所以丙图中A排开水的体积小于乙图中A排开水的体积,所以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大于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所以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大于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故选A.例3、如图,放有铁块的杯子漂浮在水面上,如果把铁块用细线悬挂在杯底,杯子和铁块受到的浮力将(不变),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①把铁块和杯子看做一个整体,根据漂浮状态下F浮=G物,由于铁块和杯子的重力和始终不变,所以杯子和铁块受到总浮力不变;②由阿基米德原理知,杯子和铁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液gV排,因为总浮力一直保持不变,且ρ液和g均不变,所以V排也不变,因此前后水面的高度h 是不变的,又因为P底=ρ液gh,ρ液gh始终不变,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例4、如图所示,挂有实心铁块的平底试管漂浮在水面,如果将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试管仍漂浮,则下列说确的是(D)A.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B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C .试管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减小D .试管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分析:如图所示和将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两种情况均为漂浮,并且总重不变,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得出两种情况下受到的水的浮力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深不变,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得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如图所示排开水的总体积等于试管排开水的体积加上铁块排开水的体积;将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二者排开水的总体积等于试管排开水的体积,因为前后排开水的总体积不变,所以试管排开水的体积变大,试管下表面所处深度变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得出试管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的变化情况.例6、如图所示,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在水下体积的1/3,若在木块上放一个重为5牛的物体,木块正好全部浸入水中,求:(1)木块的密度 (2)木块的重力解答:(1)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F 浮=G 木,即ρ水gV 排=ρ木V 木g,所以ρ木=V 排ρ水/V 木,再根据V 排和V 木的关系,可计算得出ρ木=0.75×103Kg/m 3,(2)当木块上放一物体时,把木块和物体当作一个整体,它们仍然漂浮在水上,设整体受到的浮力为F 浮1,则可列出关系式:F 浮1=G 木+G 物=ρ水gV 排=ρ水gV 木,即:G 木+5牛=ρ水gV 木,(1)因为ρ木:ρ水=3:4,所以(1)式可以变形为:G 木+5牛=(4/3)ρ木gV 木,进一步变形为:G 木+5牛=(4/3)G 木所以:G 木=15牛。
压强与浮力好题+解析

压强与浮力好题+解析一、压强和压力典型题目分析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F容器底=G同一底面水柱;P容器底=ρ液gh=G柱/S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F桌面=G;P桌面=G/S甲F<G液乙 F=G液。
丙F>G液图3甲容器口大底小,对液体提供向上的支持力的,不仅仅是容器底部,周围侧壁对液体也提供向上的支持力,这就减轻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使F<G。
乙容器的侧壁对液体也有作用力,但方向是水平的,不能减轻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所以F=G。
丙容器的侧壁对液体的力的方向向下(依据:压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垂直),使容器底部不仅承受液体的重力,还要承受侧壁对液体向下的压力,使F>G。
由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并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所以在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时,应先根据公式p= ρgh求出液体的压强,再根据F=pS求出压力。
3.压力与压强的变化分析①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块对桌面的压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在滑动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始终等于木块的重力,(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力的等效作用点)所以F不变,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所以f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因为受力面积减小,所以压强变大.故答案为:不变;不变;变大.②(2011年上海市)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P B和压力F A、F B的关系是(P A>P B,F A>F B)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液体压强不一定只能用ρ液gh分析,若为柱体,亦可用G柱/S)③(2011年北京市)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1和S2,且2S1=3S2.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2,且p2=2p1.将A球浸在甲容器的液体中,B球浸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液体静止后,甲、乙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A、B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F2,ρ1<ρ2B.F1=F2,ρ1<ρ2C.F1<F2,ρ1>ρ2D.F1<F2,ρ1<ρ2密度大小关系不难判断,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和题目条件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强与浮力)常见题型精选 一、两物连接问题例1、如图所示,金属块A 用细线悬挂在漂浮在水中的木块B 下面,静止后木块B 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 1,木块B 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 1,若将细线剪断再将金属块A 放在木块B 上面,静止后金属A 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 2,木块B 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 2,则下面关系式成立的是(D )A .V 1=V 2,P 1=P 2B .V 1>V 2,P 1<P 2C .V 1<V 2,P 1>P 2D .V 1=V 2,P 1<P 2解:把物体A 和B 看做一个整体,两种情况都是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AB 的总重力,浮力相等.在同种液体中,浮力相等,则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相等. V 1=V A +V B -V 排,V 2=V A +V B -V 排,所以V 1=V 2.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根据P=ρgh ,第二种情况下木块B 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大,受到的液体压强就大.P 1<P 2. 类似题:如图所示,金属块甲用细绳吊于物体 M 下方,金属块乙放在 M 上方。
在甲、乙金属块的作用下,物体 M 都刚好浸没在水中静止。
则( AD )A. 甲的重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B. 甲的重力可能小于乙的重力C. 甲的体积一定大于乙的体积D. 甲的体积可能等于乙的体积例2、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盐水、水、酒精,将木块A 、金属块B 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液体中,待A 、B 静止时,比较三个容器中木块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强p1、p2、p3的大小关系应是______________。
解:由图可知木块A 和金属块B 在甲、乙两图中都是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它们的总重力,甲、乙两种情况中A 、B 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则甲图中木块A 排开水的体积等于乙图中金属块B 和木块A 排开水的体积和,所以甲图中木块A 排开水的体积大于乙图中木块A 排开水的体积,甲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大于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所以甲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大于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即P1>P2由图丙可知,图丙中木块A 处于漂浮状态,木块A 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金属块B 下沉,金属块B 受到的浮力小于金属块的重力,则图丙中A 、B 两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小于它们的重力和,所以丙图中排开水的体积小于乙图中排开水的体积,在乙、丙两种情况下B 排开水的体积相等,所以丙图中A 排开水的体积小于乙图中A 排开水的体积,所以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大于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所以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大于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即P2>P3M 甲乙M类似题: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A)A.P 甲>P 乙>P 丙B.P 甲=P 乙>P 丙C.P 甲<P 乙=P 丙D.P 甲=P 乙=P 丙解:由图可知木块A和金属块B在甲、乙两图中都是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它们的总重力,甲、乙两种情况中A、B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则甲图中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等于乙图中金属块B和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和,所以甲图中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大于乙图中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甲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大于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所以甲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大于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由图丙可知,图丙中木块A处于漂浮状态,木块A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金属块B下沉,金属块B受到的浮力小于金属块的重力,则图丙中A、B两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小于它们的重力和,所以丙图中排开水的体积小于乙图中排开水的体积,在乙、丙两种情况下B排开水的体积相等,所以丙图中A排开水的体积小于乙图中A排开水的体积,所以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大于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所以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大于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故选A.例3、如图,放有铁块的杯子漂浮在水面上,如果把铁块用细线悬挂在杯底,杯子和铁块受到的浮力将(不变),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①把铁块和杯子看做一个整体,根据漂浮状态下F浮=G物,由于铁块和杯子的重力和始终不变,所以杯子和铁块受到总浮力不变;②由阿基米德原理知,杯子和铁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液gV排,因为总浮力一直保持不变,且ρ液和g均不变,所以V排也不变,因此前后水面的高度h 是不变的,又因为P底=ρ液gh,ρ液gh始终不变,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例4、如图所示,挂有实心铁块的平底试管漂浮在水面,如果将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试管仍漂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C.试管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减小D.试管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分析:如图所示和将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两种情况均为漂浮,并且总重不变,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得出两种情况下受到的水的浮力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深不变,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得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如图所示排开水的总体积等于试管排开水的体积加上铁块排开水的体积;将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二者排开水的总体积等于试管排开水的体积,因为前后排开水的总体积不变,所以试管排开水的体积变大,试管下表面所处深度变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得出试管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的变化情况.D .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水面高度不变例6、如图所示,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在水下体积的1/3,若在木块上放一个重为5牛的物体,木块正好全部浸入水中,求:(1)木块的密度 (2)木块的重力解答:(1)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F 浮=G 木,即ρ水gV 排=ρ木V 木g,所以ρ木=V 排ρ水/V 木,再根据V 排和V 木的关系,可计算得出ρ木=0.75×103Kg/m 3,(2)当木块上放一物体时,把木块和物体当作一个整体,它们仍然漂浮在水上,设整体受到的浮力为F 浮1,则可列出关系式:F 浮1=G 木+G 物=ρ水gV 排=ρ水gV 木,即:G 木+5牛=ρ水gV 木,(1)因为ρ木:ρ水=3:4,所以(1)式可以变形为:G 木+5牛=(4/3)ρ木gV 木,进一步变形为:G 木+5牛=(4/3)G 木解:A 单独漂浮时所受浮力F 浮1=GA=mAg=ρ水gV 排;所以A 排开水的体积V 排=mA /ρ水=0.12kg /1000kg/m 3=1.2×10-4m 3; 所以A 的体积为V=2V 排=2×1.2×10-4m 3=2.4×10-4m 3=240cm 3;AB 完全浸没后,受到的浮力:F 浮=ρ水g×2V=1000kg/m 3×10N/kg×2×2.4×10-4m 3=4.8N ;所以F 浮=G A +G B =4.8N ;所以B 的重力为G B =F 浮-G A =4.8N -0.12kg×10N/kg=3.6N ;例7、如图所示,在一块浮在水面的长方体木块上放一质量为272克的铁块甲,木块的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拿掉铁块甲,用细线把铁块乙系在木块下面,木块的上表面恰好也与水面相平,则铁块乙的质量为:312克(g 取10牛/千克,铁的密度为7.8×103Kg/m 3) 解答:设铁块乙的质量为A 千克,铁块乙的体积为V 铁,则根据题意和左右两图可得到代数式为:G 木+2.72牛=ρ水gV 木 (1)G 木+Ag =ρ水g (V 木+V 铁) (2)将(1)式代入(2)式,可得:Ag -2.72牛=ρ水gV 铁,即:10ρ铁V 铁-2.72牛=ρ水gV 铁可求得V 铁=4×10-5立方米,故A =312克类似题:有一长方体木块浮在水面上,在木块上面放一个重G的铁块后,木块刚好浸入水中,取出铁块,在木块的下面挂另一 个重为G1的铁块时,则木块也恰好没入水中,如图所示,求G 与G1的比值。
(铁的密度为7.8×103Kg/m 3)解:由图可知,当G 和G1都在水中时,整体所受的浮力要大些,这个增加的浮力正好等于G1-G ,即:F 浮=G1-G ,两边同除以一个G1,可变形为: G ∕G1=1-F 浮∕G1,因为F 浮=ρ水g V G1,G1=ρ铁g V G1故:G ∕G1=34∕39例8、一木块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2/5,在木块上部放一个重物A ,或在其下部吊一个重物B (不计细线的重力和体积),能使木块刚好全部浸没在水中,若 A 和B 的密度都为ρ,则A 与B 的体积之比是( )解:设A 、B 的体积分别为V A 、V B ,重力分别为G A 、G B ,木块重力为G 木,取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力的平衡得:G 木+G A =ρ水gV 木…①G 木+G B =ρ水g (V 木+V B )…②解法一:如图,A 和B 漂浮在水面上,F 浮=ρ水V 1g=G A +G B =G A +ρB V B g ,--------①将石块B 从木块A 上取下,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漂浮、石块下沉,二者受到的浮力:F 浮′=ρ水V 2g=G A +F 浮B =G A +ρ水V B g ,--------②①-②得:ρB V B g -ρ水V B g=ρ水V 1g -ρ水V 2g ,所以:V B =ρ水(V 1-V 2) /(ρB -ρ水)=(1g/cm 3×2dm 3)/(3g/cm 3-1g/cm 3) =1dm 3=0.001m 3B 在水中下沉,静止时,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加上支持力,即F 浮B +F 支=G B , F 浮B =ρ水V B g=1×103kg/m 3×1000cm 3×10N/kg=10N ,G B =ρB V B g=3×103kg/m 3×1000cm 3×10N/kg=30N ,∴F 支=G B -F 浮B =30N -10N=20N .故选B .了题中给中的条件。
ABA ================================== 解法二:当B 放在A 上时,有F 浮=G A +G B 。
ρ水V1 g =ρA V A g +ρB V B g 所以V1 =(ρA V A +ρB V B )/ρ水当B 取下放入水中有 F 浮′=F A 浮+F B 浮因为B 浸没在水中 F B 浮=ρ水V B g A 仍漂浮有F A 浮=G A =ρA V A g 所以 F 浮′=ρA V A g +ρ水V B g 即ρ水V2 g =ρ水V B g +ρA V A g 因此V2=(ρ水V B +ρA V A )/ρ水因为 V1-V2=2dm³=0.002m³所以 (ρA V A +ρB V B )/ρ水-(ρ水V B +ρA V A )/ρ水=0.002m³解得 V B =0.001m³容器对石块B 的支持力 F B =G B -F B 浮=ρB V B g -ρ水V B g =(ρB -ρ水)V B g =20N 点评:这种方法也不容易,也需要有相当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