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初中化学的第一节课
化学初中第一课时教案

化学初中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实验操作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熟悉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安全规则和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3. 能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
教学重点:1. 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安全规则;3. 化学实验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熟悉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安全规则;2. 掌握化学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1. PPT课件;2. 实验器材和药品: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试管刷、盛液瓶、玻璃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内容和目标;2. 让学生自由讨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解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5分钟)1. 通过PPT讲解化学的定义;2. 讲解原子、分子、化合物、元素等基本化学概念。
三、讲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实验装置(15分钟)1. 介绍实验室安全规则,如穿戴实验服装、戴安全镜、实验台清洁等;2. 简要介绍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如试管、试管架等。
四、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15分钟)1. 老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试管、试管架等实验装置;2. 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观察化学反应的现象。
五、总结与扩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 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六、作业布置(5分钟)留作业:预习下节课内容,完成一定的预习任务。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操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室安全意识。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实验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化学自学入门课程教案

初中化学自学入门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初中化学自学入门课程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知识,提高化学基础功底,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良好基础。
适用对象:初中生
教学内容:
第一课:化学的基本概念
1.1 什么是化学?
1.2 化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3 化学实验的基本要素
第二课:物质的分类
2.1 物质的分类及其特点
2.2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2.3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第三课:原子结构及周期表
3.1 原子的基本结构
3.2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及分类
3.3 元素周期律规律
第四课:化学反应
4.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4.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及其影响
4.3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教学方法:
1. 自学: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参考资料等,自主学习各个知识点,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思考:学生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思考和总结,提出问题和疑惑。
3. 讨论:学生可组织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问题解答。
4. 实践:学生可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或模拟实验,加深理解和实践能力。
课程评估:
1. 定期小测验:每个知识点学习完毕后,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掌握程度。
2. 课程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课程测试:结课时进行综合测试,评估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情况。
希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对化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为今后深入学习化学打下良好基础。
上好一堂化学课的方法

上好一堂化学课的方法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怎样上好一堂化学课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上好化学课的方法以供大家学习。
1、激发学习兴趣“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
上好第一节化学课,对培养今后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尤为重要。
初中学生第一次上化学课,总是存在好奇的心。
所以,我们想要上好第一节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要设置许多问题“催化”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加速”他们主动地学习。
例如,绪言课一开始就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化学?”学生面面相觑,不能回答。
老师再问:“氢气球为什么能飞?”“如果改用口吹的气球,它能不能飞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用口吹的气球不能飞。
”对于这些疑问,老师可不作答,既而还可以再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热天时食物为什么会腐烂?”“铁为什么会生锈?”“煤气为什么会致人死亡?”“人胃里的胃酸过多可以用什么药治疗?”等等。
恰当的设置“问题”,在学生面前不断地提出他们暂时还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在无尽的问题中产生求知的浓厚兴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使其永不满足。
2、利用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动有趣的实验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对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本身对它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加上他们早已枯燥了书本的理论知识,迫切想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应运时,利用化学实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在认真做好课本上的第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同时,要多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
例如:在第一节课是可以先避开书本,做几个趣味性很强的实验“烧不坏的手帕”、“空杯生牛奶”、“魔棒点灯”等等,让学生睁大好奇的双眼,然后再引入新课,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对化学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另外,课后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思考,去钻研,有利于提拔化学拔尖人才。
3、展现化学实用性我们生活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人人有关,衣食住用样样离不开化学,化学教师就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让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结合,时时给化学提供实用的机会。
初中刚入门化学教案

初中刚入门化学教案
主题:化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掌握原子、分子、离子等概念;
3. 学会化学式的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的基本概念;
难点:原子、分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简单介绍化学学科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二、讲授(15分钟)
1. 化学的基本概念
2. 原子、分子、离子的定义
3. 化学式的表示方法
三、示范与练习(10分钟)
教师示范如何用化学式表示一些常见的物质,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分组合作完成练习题。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进行讨论并总结化学式表示的规律和要点。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完成课堂练习题,复习本节课内容。
六、课堂总结(5分钟)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对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知识点,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课堂设计中,应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概念。
同时,课后作业和复习也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
初中化学第一课教案

初中化学第一课教案
课题:化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学科的定义和涵盖内容。
2. 掌握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基本概念。
3. 知晓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安全常识。
4.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 化学的定义及其学科涵盖内容。
2. 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区分及其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
1.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安全常识。
2.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实验器材;
2. 教师备课笔记、教辅书籍。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化学学科的定义和涵盖内容,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呈现(20分钟)
1. 介绍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基本概念以及区分方法;
2. 展示相关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实验中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操作演示(15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的乐趣;
2. 强调实验中的安全常识,确保学生的安全。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 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对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认识;
2.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习要点。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相关作业:复习本节课内容,预习下节课内容;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学科的学习和探究。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初中化学教案:开学第一课教学建议

初中化学教案:开学第一课教学建议在第一次化学课上,我们需要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了解化学是什么以及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为初中化学开学第一课所拟定的教学计划。
一、引入(10分钟)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并具有化学意义的概念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我们可以询问学生们知不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等问题。
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例子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为什么溶在水中的糖水是无色的,但是加入食用色素后却会变成彩色?二、实验活动(40分钟)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针对初中生的实验应该做到简单易懂、易操作,同时要体现出化学实验的魅力,让学生们从中感受到化学的乐趣。
1. 实验名称:醋酸反应实验实验材料:醋酸、红色菜汁、小苏打实验步骤:(1) 将红色菜汁倒入试管中。
(2) 加入适量的醋酸,观察试管内液体的变化。
(3) 在另一个试管中加入少量的小苏打。
(4) 将两个试管合并,观察试管内液体的变化。
实验原理:红色菜汁含有酸性物质,加入醋酸后,醋酸和酸性物质反应,使液体变成红色。
加入小苏打后,它所含的碱性物质可以中和红色液体中的酸性物质,使液体变成蓝色或绿色。
2. 实验名称:火山喷发实验实验材料:小苏打、醋、小瓶子实验步骤:(1) 将小苏打倒入小瓶子中。
(2) 用漏斗将少量的醋加入小瓶子中。
(3) 观察小瓶子内液体的变化。
实验原理:小苏打和醋发生反应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压力使液体剧烈起泡,喷出类似于火山爆发的效果。
三、课堂讨论(15分钟)在完成实验后,我们可以与学生们一起进行课堂讨论,讨论实验的结果,探讨各种化学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例如,在醋酸实验中,当加入小苏打时,为什么液体会变成蓝色或绿色?产生了什么化学反应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更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能力。
四、实验总结(5分钟)在实验结束后,我们需要和学生们一起总结实验的目的、步骤和结果,并让学生们回答一些提问,以检验他们对实验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初中化学第一教案

初中化学第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科学的定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明确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3.认识物质的基本性质,理解化学元素、化学物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化学科学的定义及其应用。
2.物质的基本性质。
3.化学元素、化学物质和化合物的概念辨析。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PPT课件、实验器材等。
2.学生准备化学笔记本、学习用具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引导学生讨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让学生理解化学科学的定义。
2.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并让学生认识实验中的风险。
3.介绍物质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物质的分类及其特点。
4.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元素、化学物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区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5.通过实例和实验展示化学基础知识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课堂练习
1.解释“物质”和“化学”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2.举例说明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3.简要介绍自己所知道的一种元素、一种化学物质和一种化合物,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化学概念,增加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通过实
例和实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实验安全,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初中化学_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腐蚀性。
2、掌握正确的稀释浓硫酸的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盐酸的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浓硫酸、浓盐酸标签的识读,初步学会搜集信息的方法。
2、通过对酸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引领学生进一步发展实验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和实验视频,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素养。
二、重难点教学重点: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及特性。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盐酸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流程【引入】①展示一组问题:②通过对学生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几种酸的提问,同时写出它们的化学式,使学生对“酸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进而引出课题。
第一环节:认识浓盐酸、浓硫酸[标签识读]:多媒体展示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标签,通过识读,指导学生筛选出其中的有用信息,如:化学式、密度、溶质质量分数、等信息。
[指导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浓硫酸和浓盐酸的颜色、状态,并打开瓶塞观察现象,指导学生将观察、阅读、思考的结果填写在学案上的表格中。
[特别强调]:1、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瓶口形成“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
2、工业用盐酸因含有少量杂质而略带黄色。
3、正确的闻气味的方法:不可凑近瓶口,要用手在瓶口处轻轻扇动,仅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第二环节:浓硫酸的特性[讲解]:1、浓硫酸的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2、稀释浓硫酸:浓硫酸在溶于水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3、浓硫酸的腐蚀性: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4、分析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时,溶液组成的变化,指导学生填写在学案上。
第三环节:实验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一)[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那么盐酸也具有相同的性质吗?[学生完成实验后,师生小结]: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的活动同学们的参与
(老师走上讲台)上课!起立,老师好!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回礼!同学们笑。
同学们,知道我在九年级将和大家学习什么学科吗?化学!
对!化学,其实化学对于我们大家一点都不陌生。
知道全世界最高的科学奖项是什么吗?诺贝尔奖!
对!非常正确。
可是,大家可能还不知道,诺贝尔本身是一个化学家。
同学们油然起敬。
有的同学心里在想,那化学的作用是什么?它研究那些东西呢?同学们作思考状。
稍作停顿,我们初中化学就像一幢9层楼的房子(9章)。
同学们马上翻书。
孩子们,当我们从妈妈的肚子钻出来,来到这个世界上,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是哭!
为什么哭呢?茫然。
原来呀,当我们一来到这个地球上,不小心吸了一大口物质,但我们又不知道那是什么,于是我们就被吓哭了。
笑。
我们吸的第一种物质是什么呢?空气!
空气的成分是什么?是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呢?茫然。
还有,我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天要喝的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物质的组成是化学要研究的。
在医院里危重病人都要立即进行输氧,为什么医生没有给病人输煤气呢?笑。
原来呀,氧气才能供给呼吸,而煤气有毒,会使人中毒死亡,化学要研究物质的性质。
现在我告诉你,等到我们学习到第六单元的时候,你们就知道:你妈妈戴的钻戒和我们的铅笔芯的组成,是一模一样的,那孩子们,你愿意拿妈妈的钻戒来老师这里换大把的铅笔吗?笑摆头。
既然钻戒和铅笔芯的组成相同,它们的价值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呢?以后我们会知道:原来它们的结构不相同,化学要研究物质的结构。
我们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在我们家里用途最广的金属是铁,它是怎样从铁矿石中冶炼出来的呢?在我们使用的过程中又很容易出现什么现象呢?生锈!
物质的变化是化学要研究的。
版书:化学研究物质的:,并提示“物质”与“物体”的区别。
观察一下学生的表情,从中找一个最兴奋的孩子,问:某某同学,你的人生梦想是什么?说出来大家分享。
我的梦想就是做化学家!
那你知道化学家的摇篮在哪儿吗?迟疑。
同学们,化学家的摇篮在实验室,下面我先做一个实验请大家观察。
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提示观察实验的初步方法。
观察到耀眼的白光,惊呼。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矫健的二十九个巨人脚步,看到了吗?看到了!
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步入鸟巢的巨人脚步中一定含有什么反应?举手、“镁的燃烧”兴奋、成就感溢于言表。
请同学想一想,金属镁燃烧后,还是不是金属镁?变化以后生成新物质了没有?激烈讨论,学生达成共识:金属镁燃烧后不再是金属镁。
变化以后生成了新物质。
请同学回想一下,我们在小学自然常识课里所学过的发明蒸气机的故事,瓦特观察到水由液态变为气态,但我们翻开水壶盖,又看到了什么?又看见了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水。
那水由液态—气态—冰的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没有?没有!
物质的变化有哪几种?从什么的角度加以区别经过讨论,学生轻松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论,并知道二者的本质区别。
有一天老师不在家,有人敲门,当我的妻子打开门的时候,家里进来两个尼姑模样的人,进门就问:你的先生叫孙向前吗?我的妻子问“对呀,请问你有什么事?”“唉呀,不得了啦,你看”于是尼姑拿出一张白纸放在桌上,然后“天灵灵,地灵灵”的一番折腾,并抽出一柄短剑在空中乱舞,一会儿功夫,白纸上便出“血灾”两个字学生聚精会神。
见此情景,我的妻子面无血色,因为她正爱着你们的老师哩。
学生笑。
有血光之灾,那还了得,“请问大师那如何是好?”“不要慌,你出伍佰元钱,我替你到五台山为你先生消灾”学生表情凝重。
下面我为同学们做一下试验:拿出一张事先用无色酚酞试液写过字的白纸展示给学生看,然后在白纸上再喷上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爱化学”三个鲜红的大字,跃然纸上。
学生释然,窃笑,师娘受骗了。
孩子们,不学好化学不行啊。
学生再笑。
学生举手:老师,我们知道了化学的重要!那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呢?
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呢?你们听说过贝多芬吗?贝多芬给你们什么启示?学生疑惑,贝多芬是音乐家,与化学有什么关系呀?
贝多芬,贝多芬,背了才会多得分!学生大笑。
从前有三个青年人都是泥瓦匠,他们都是建筑工人。
有一个老者问其中的一个小伙子:“小伙子,你在干什么呀?”“我在砌墙。
”老者问另一个青年人同样的问题,答曰“我在挣工资”。
第三个青年人回答到:“我正在地球表面建造最高大,最雄伟的建筑物”。
你们猜猜三十几年后,几个小伙子的情况怎么样?学生对望。
三十几年后,当三个小伙子都已变成了老人,当年的第一个小伙子,成了熟练的建筑工人,仅此而已;第二个小伙子,儿孙满堂,因为他挣到了足以养活妻儿的生活费;而当年的第三个小伙子成了举世闻旬的建筑家。
经他设计的著名建筑物遍布世界的多个城市。
这些建筑物都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
楚天都市报载:前年湖北省有一个高考学生,高考结束后,武汉地区十多名化学权威,进行了专题答辩,事后,所有的专家在他的鉴定书上一致写道“化学达到硕士研究毕业生水平”。
当记者采访这名考生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很喜欢化学!半信半疑。
孩子们,我不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莫名其妙,那谁是最好的老师呀?
稍顿,“孩子们,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孩子在书的扉页上写道“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笑声淹没了下课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