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延误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案
航空公司的航班延误影响与应对措施

航空公司的航班延误影响与应对措施航空业是现代化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航班延误问题时有发生,给乘客和航空公司都带来了诸多不便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航空公司的航班延误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航班延误的影响1. 影响乘客旅行计划和体验航班延误对乘客的旅行计划造成了严重干扰,导致乘客错过连程航班或其他重要活动,使旅行变得不可预测和不稳定。
长时间的飞机滞留也使乘客感到不适和疲劳,降低了旅行的舒适度和体验。
2. 经济损失航班延误会导致乘客的额外费用增加,比如额外的住宿、餐饮和交通费用。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他们需要支付滞留乘客的补偿费用,并承担延误所带来的额外燃料和人工费用,这会给航空公司的经济造成一定的负担。
3. 影响形象和信誉航班延误会给乘客留下不满和抱怨的印象,对航空公司形象和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乘客往往会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航班延误的经历,这也会引起更广泛的舆论关注,对航空公司形象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二、航班延误的应对措施1. 完善预防措施航空公司应该注重飞行安全和机械维护,并合理制定航班时刻表,预防航班延误的发生。
他们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天气预报等因素,进行预测和调整,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2. 提供实时信息和保障服务当航班延误发生时,及时向乘客提供准确的信息,并为乘客提供必要的保障服务,如提供免费的餐饮、住宿、交通和通讯设备等。
航空公司可以通过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和使用手机应用程序等方式,向乘客提供最新的航班信息和个性化的服务。
3. 加强协调合作航空公司与机场、航空管制部门和地面服务供应商之间应加强有效的协作机制和信息共享。
通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航班延误和突发情况,寻找最佳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航班延误对旅客和公司的影响。
4. 改进客户补偿机制针对航班延误带来的不便和损失,航空公司应制定合理的补偿政策。
这包括提供经济补偿、退款、里程奖励和优先待遇等方式,以挽回乘客满意度并重塑良好的客户关系。
航空公司的航班延误原因与解决方案

航空公司的航班延误原因与解决方案航空旅行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的交通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航班延误问题却时有发生,给乘客和航空公司都带来不便和损失。
本文将就航班延误的原因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航班延误的原因1. 天气因素天气是航班延误的常见原因之一。
气象恶劣条件如霾、风暴、雷电等都会影响飞机起降或飞行安全,使航班无法按时起飞或迫使航班改道。
此外,在特定季节如雨季或雪季,天气不稳定导致航班延误的可能性也增加。
2. 机械问题机械故障是航班延误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飞机的各项部件如发动机、起落架、电子设备等若发生故障,航空公司需要停飞进行修理或更换,从而导致航班延误。
由于安全性必须得到保障,航空公司必须对机械故障采取严谨的修复程序。
3. 空域限制和空管问题航空公司的航班还可能因为空域限制和空管问题而延误。
特定时段或特定地点的空域可能因其他航班的安排或空管系统繁忙导致航班无法正常起降,需要等待或改变航线。
空管系统因技术故障或人为失误也会导致航班延误。
4. 乘客因素乘客因素也是导致航班延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乘客迟到、过安检时间过长、行李问题等都可能导致航班延误。
特别是在高峰期,乘客的不合理行为会影响航班的准点起飞。
二、航班延误的解决方案1. 引入高科技和先进设备航空公司可以引入高科技和先进设备来减少航班延误的风险。
例如,利用天气预测系统,提前预测天气变化,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做好航班调度。
在机械故障方面,航空公司可通过加强设备维护、提升检修水平,及时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问题。
2. 加强航空公司内部管理良好的内部管理对于减少航班延误至关重要。
航空公司应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让不同部门之间能够迅速协调与合作。
同时,航空公司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各个岗位人员的能力与技术水平,以应对突发事件。
3. 加强政府与航空公司的合作政府在航空交通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加强与航空公司的合作,共同解决航班延误问题。
分析航空业中延误和取消航班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分析航空业中延误和取消航班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一、航空业中延误和取消航班的原因1. 天气原因天气是导致航班延误和取消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恶劣天气条件,如暴风雨、大雾、雷电等,会对飞行安全产生严重影响,迫使航空公司取消或延迟航班。
2. 机械故障飞机机械故障是导致航班被取消或延误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当飞机在起飞前或途中出现故障时,为了确保乘客安全,航空公司通常会选择取消或延迟该架次的航班。
3. 航空交通管制航空交通管制是指为了保障飞行安全和流量管理而采取的控制措施。
当某个地区的空域过于拥挤时,控制塔会限制起降数量,导致延误或取消部分航班。
4. 乘客登机问题乘客登机问题也是造成航班延误或取消的原因之一。
例如遇到乘客滞留或拒绝配合安检等情况,航空公司可能会选择取消或推迟航班。
5. 航空公司内部问题航空公司内部管理问题也是导致航班延误或取消的一个因素。
例如,飞行员、机组人员和地勤人员的时间安排不当、运力不足以及工作流程不顺畅均有可能导致航班出现问题。
二、解决航空业中延误和取消航班的方案1. 提前计划和准备航空公司应提前根据天气预测、机械故障情况以及交通管制等因素对航班进行评估,并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延误和取消的发生。
2. 技术改进与维护升级为了降低飞机机械故障率,航空公司需要加大对飞机技术的研究与升级投入。
定期维护保养以及对设备进行先进的监控系统和诊断技术的引入可以帮助在早期阶段发现潜在故障并修复。
3. 加强合作与协调航空公司应与相关部门和机场管理方加强合作和协调,优化航班时刻表,确保地面服务以及飞行服务的高效率运行。
4. 提高乘客体验航空公司可以通过提高乘客服务质量、加强乘客信息共享等方式来减少乘客登机问题的发生。
同时,积极推广在线值机和自助登机等便捷服务,减少传统人工值机所带来的延误。
5. 加强内部管理航空公司需要改善内部管理流程和规范,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以确保各项工作流程的顺畅进行,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失误的发生。
航空业中航班延误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

航空业中航班延误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一、航空业中航班延误问题的根源1.1 机场拥堵和空域限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航空旅客数量不断增加,导致机场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机场管理能力无法满足需求,造成航班延误。
同时,空域限制也是一个关键因素,部分地区空域受到军事活动或其他原因的限制,导致航班需要绕行或改变飞行路径。
1.2 天气影响天气是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恶劣天气条件会影响飞行安全,例如暴风雨、大雾、雷暴等。
当天气状况无法满足起降条件时,航空公司会选择延误或取消航班,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1.3 航空公司操作及技术问题在一些情况下,航空公司内部操作和技术问题也可能导致航班延误。
例如,维修设备故障、机组人员出现健康问题、登机手续混乱等。
这些问题需要时间来解决,并可能导致航班计划被打乱。
二、解决航班延误问题的方案2.1 完善机场基础设施和管理为了解决机场拥堵问题,需要加强对机场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
增加跑道数量、停机坪面积和候机楼容量,以提高机场运营效率。
同时,优化航班和航空公司调度安排,确保各个环节的协调运作,减少延误情况的发生。
2.2 加强空域管理与科技应用改善空域管理是减少航班延误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提高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和技术设备的精度和容量,并强化通讯协调能力,减少航班需绕行或避让其他飞机的次数。
科技应用也可以帮助提前预测天气状况,并及时做出相应安排。
2.3 提升天气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建立完善的天气信息收集体系,并将其与航班调度系统紧密结合,能够更快速、准确地掌握天气变化情况。
这样一来,航空公司可以提前做出合理安排:如暂停起降、转移出发地或目的地等,以尽量避免航班延误情况发生。
2.4 加强航空公司内部管理和协调航空公司需要加强内部管理,确保飞机设备正常运行,严格实施维修计划,提高飞机可靠性。
同时,在人员培训方面投入更多资源,提高机组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此外,加强与机场、航空管制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也是减少航班延误的重要措施。
航空航班延误分析分析航空航班延误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航空航班延误分析分析航空航班延误的原因和解决方案航空航班延误分析——原因和解决方案航空航班延误在现代社会的航空交通中很常见,无论是商务旅客还是观光旅行者都可能受到延误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航空航班延误的原因,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航空航班延误的原因:1. 天气条件:恶劣的天气条件是航班延误的常见原因之一。
强风、暴雨、大雪等极端天气状况会导致机场关闭或限制起降,从而使航班无法按时进行。
2. 机械故障:航空器的机械故障是另一个常见的延误原因。
在飞机维护和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需要修理或更换零部件,航班可能会受到延误影响。
3. 空中交通管制:航空交通管制是确保飞机安全运行和航班顺利进行的系统,但它也可能导致航班延误。
当机场交通拥堵或气流不稳定时,空中交通管制会限制航班起降,造成延误。
4. 机组和工作人员不足:机组人员和地面工作人员的不足也是导致航班延误的一个因素。
如果航空公司无法调配足够的机组或地面服务人员,航班可能会无法按时起飞或到达。
5. 安全检查和手续办理:安全检查和旅客手续办理也是导致航班延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安全检查需要时间,而且如果旅客手续办理过程繁琐,则可能导致登机延误。
二、航空航班延误的解决方案:1. 系统改进:航空公司应不断改进其预订、安检、登机和行李处理等系统。
通过引入更高效的技术来提速每个环节,从而减少延误的可能性。
2. 天气预测和警告系统:航空公司可以与气象部门合作,建立更准确的天气预测和警告系统。
这将使航班能够提前做出调整,以减少天气原因导致的延误。
3. 提前规划备用机组和地面人员:航空公司应提前规划备用机组和地面服务人员。
这样可以在人员不足时迅速调配,保证航班按时进行。
4. 改进安检和手续办理流程:航空公司可以通过简化安全检查和旅客手续办理过程来减少延误。
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更高效的流程可以加快处理速度,提升整体效率。
5. 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国际航班延误需要各国航空公司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航班延误因素分析与其应对策略

航班延误因素分析与其应对策略航班延误因素分析与其应对策略一、引言航空运输作为一种快捷、高效的交通方式,在现代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航班延误问题一直困扰着航空公司和乘客。
航班延误不仅给乘客带来诸多不便,还给航空公司带来经济损失和声誉风险。
因此,深入分析航班延误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提高航空运输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航班延误的常见因素1. 天气因素:恶劣天气是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包括强风、暴雨、大雪等恶劣天气条件,可能导致起降困难和能见度低下,迫使航班延迟或取消。
2.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航空运输日益繁忙,管制区域内的交通流量增加,导致空中交通管制不堪重负,引发航班延误。
这包括起飞间隔时间的延长、航空公司在途中必须绕行等。
3. 维护保养技术故障:航班延误还可能由飞机本身的技术故障导致,例如机械故障、电子设备故障等。
这些问题需要在延误后得到处理,才能保证飞机的安全运行。
4. 航空公司管理问题:航空公司自身管理问题也是航班延误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组织不善、调度不当、机组人员不足或不称职等问题,都可能导致航班延误。
5. 机场管理问题:机场的管理效率、设备质量以及协调能力也会对航班延误产生影响。
比如,机场地面服务设施不足、跑道维护不当、停机位不足等,都可能引起航班延误。
三、航班延误应对策略1. 天气信息预测和提前引导:航空公司应建立起自己的气象监测中心,及时获取天气信息,并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提前引导乘客和飞机避免恶劣天气带来的飞行障碍。
2. 加强航空交通管制管理:航空交通管制部门应加强对航空公司和空中交通的协调,通过相应的调度措施,合理安排航班的起降间隔,从而减少航班的延误。
3. 提高飞机维护保养的质量和效率:航空公司应加强对飞机维护保养的重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避免由于技术故障导致航班延误的情况发生。
4. 健全航空公司管理体系:航空公司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调度系统,确保航班的准时起降。
航空公司的航班延迟问题分析与改进方案

航空公司的航班延迟问题分析与改进方案一、引言航空旅行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航班延迟问题却经常使乘客们感到沮丧和烦恼。
航班延迟对乘客和航空公司都造成了巨大的不便和损失。
因此,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航班延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期减少航班延迟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原因分析1. 天气问题:天气是导致航班延迟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恶劣天气条件如大雨、暴风雪和雷暴可能导致机场关闭或限制起降。
这种情况下,安全必须放在首位。
2. 机械故障:飞机出现机械故障是导致航班延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飞机复杂的工作机制,即便是一个微小的问题也可能导致飞机无法正常起飞或降落。
3. 航空流量管制:当某个特定时段内有过多的飞机需要同时起降时,航空管制部门可能要求航空公司减少飞行密度,这会导致航班延误。
4. 航空公司运营问题:管理不善、人力资源短缺、设备维护不及时等航空公司内部问题也可能导致航班延迟。
例如,如果航空公司没有足够的地勤人员,在登机和行李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延误。
5. 乘客因素:一些延迟是由乘客自身造成的,如旅客迟到或未能按时登机。
这些因素虽然与航空公司无关,但仍然对整个运行过程产生影响。
三、改进方案1. 提前计划和充分沟通:为了预防天气引起的延误,航空公司可以提前根据天气预报进行计划并通过各种渠道向乘客做出相关通知,以便他们作出相应调整。
通过短信提示或电子邮件提醒乘客关注潜在的航班变动情况。
2. 客户关怀和危机管理:当飞机出现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延误时,航空公司应积极与乘客进行沟通,提供准确和及时的信息,并为受影响的乘客提供适当的关怀,如餐食和住宿安排。
此外,建立一个有效的危机管理团队,以处理突发情况,并及时解决各类问题。
3. 加强机场基础设施建设:航空公司应与相关机场合作,共同投资并改进现有的跑道、停机位等基础设施。
提高机场设备的维护和更新速度,以减少由于设施不足导致的航班延误。
4. 提高员工培训质量:合格、熟练且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员工是保证航班正常运行和服务顺畅进行的关键。
航空公司的航班延误分析与解决方案

航空公司的航班延误分析与解决方案航空运输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交通方式,不可避免地面临航班延误的问题。
航班延误既影响了旅客的行程安排,也给航空公司带来了负面影响和经济压力。
因此,分析航班延误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航空公司来说非常重要。
一、航班延误的原因分析航班延误的原因多种多样,下面将从天气、机械故障、人为因素和交通管制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天气:恶劣天气是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风、暴雨、大雪等极端天气条件可以限制飞行的安全性,并导致机场关闭或限制起降。
在这种情况下,航空公司应该及时调整航班计划,提前通知旅客,并提供灵活的改签和退票政策,以减轻旅客压力。
2. 机械故障:飞机的机械故障是航班延误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机械故障需要时间和资源来解决,因此航空公司应建立完善的维修体系,确保飞机在每一次航班之前都经过严格的检查和维护。
此外,航空公司还可以提前准备备用飞机,以尽可能减少因机械故障引起的航班延误。
3. 人为因素:航班延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为因素,比如乘客延误登机、安检等程序、航空人员的工作问题等。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航空公司可以通过提供更加便利和高效的登机服务、合理安排航空人员的工作时间,并加强与机场管理方的协作来解决人为因素引起的航班延误。
4. 交通管制:航班延误的最后一个原因是交通管制。
在拥堵的航空交通中,飞机可能需要等待起飞或降落,从而导致航班延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航空公司可以与机场和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合作,通过优化飞行路径和航班计划,减少交通管制对航班的影响。
二、航班延误的解决方案针对以上分析的原因,下面提出几个解决航班延误问题的方案:1. 天气预警系统:航空公司可以建立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及时获得精确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
通过提前调整航班计划,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起降,最大程度地降低天气因素对航班的影响。
2. 维修团队和备用飞机:航空公司应该加强对飞机维修团队的培训和管理,并配备充足的备用飞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班延误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案摘要随着我国航空运输的迅速发展,航班延误问题也日益严重。
不仅影响航空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而且严重威胁着民航系统的安全,已经引起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
本文根据网站数据,对比国内民航总局发布数据,分析数据差异原因是由于国内外航班延误的定义与统计方法的不同造成的,根据2013年民航总局发布的航班正常性定义,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5-6],对国内航班延误情况进行评价。
并综合考虑航班延误的影响因素,考虑各因素间波及延误,建立航班延误的动态排队模型[4],得出各因素延误比重和影响程度。
在此基础上,针对航空公司因素对航班延误的排对模型进行优化,并进一步提出优化措施。
针对问题一,本文在综合考虑航空公司、机场、天气、资源限制和旅客等航班延误原因及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估航班延误水平的指标体系。
利用模糊矩阵一致表,使用模糊层次物元分析法[10],得到各因素重要程度排序。
利用模糊隶属度矩阵,并结合最大隶属度原则采用加权平均法求得评价矩阵,并归一化处理后得到评价结果为一般延误。
针对问题二,本文只考虑中大型机场。
先对航班延误的指数分布进行了合理的数理推导,并利用MATLAB软件对选用的样本数据进行拟合,验证了飞机起飞和降落服从泊松分布,航班延误符合指数分布。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航班延误的动态排队模型,然后借助于MATLAB软件对机场数据进行模拟,得出航空公司因素发生频率最高,影响最大;流量控制发生频率较高,影响大;天气因素发生频率较高,影响较大;军事活动发生频率一般,但影响大;机械故障频率较低,影响较大;机场和旅客因素频率较低,影响较小。
针对问题三,在模型二所得结果的基础上,对航班延误的动态排队模型进行优化[7],主要针对航空公司因素,设定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得出最优服务率。
并进行模型检验与评价。
关键字:航班延误;层次物元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泊松分布;指数分布;排队模型目录1 问题重述 (3)2 问题分析 (3)2.1问题一的分析 (3)2.2问题二的分析 (3)2.3问题三的分析 (3)3 模型假设 (3)4 符号说明 (3)5 模型一的建立与求解 (5)5.1 国内外航班正常性统计办法比较 (5)5.1.1 国外航班正常性统计办法 (5)5.1.2 国内航班正常性统计办法 (6)5.1.3 国内外统计方法对比 (6)5.2 航班延误水平评估指标集 (6)5.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7)5.3.1 建立指标集 (7)5.3.2 确定评判集 (7)5.3.3 权重的确定 (7)5.3.4 建立第二层模糊评判矩阵 (9)5.3.5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10)5.3.6 结果分析 (10)6 模型二的建立与求解 (10)6.1 航班延误因素分类 (10)6.2航班延误的指数分布验证 (11)6.3 排队模型 (13)6.4 航班延误的动态排队模型 (14)6.5 模型求解 (15)6.6 结果分析 (16)7 模型二的优化 (16)7.1 优化模型建立 (16)7.2 模型检验 (17)7.4.1加强空域流量控制 (18)7.4.2合理增加航线数量 (18)参考文献 (19)附录 (20)1 问题重述香港南华早报网根据 的统计称:中国的航班延误最严重,国际上航班延误最严重的10个机场中,中国占了7个。
其中包括上海浦东、上海虹桥、北京国际、杭州萧山、广州白云、深圳宝安、成都双流等机场。
根据以上资料,统计国内国际航班延误数据并研究以下问题:(1)评价报道所述结论是否正确。
(2)分析我国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
(3)针对我国航班现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2 问题分析2.1问题一的分析问题一要求评论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内容是否属实。
首先,我们查阅题目所给网站 和国内外其他各大航空公司的网页和一些主要统计部门的相关信息,得到关于年度航班延误的一些统计指标,并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国内航班延误定义,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国内主要航班进行航班延误评价,得出结果对 上调查结果,给出评价。
2.2问题二的分析问题二要求我们分析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
根据收集得到的数据,我们发现,导致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是航空公司,流量控制,天气,军事活动,机场和旅客等因素。
为了问题分析的方便,考虑对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处理,考虑航班延误的波及效应建立航班延误动态排队模型,运用MATAB对四个机场数据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得出航班延误的主要影响因素。
2.3问题三的分析问题三要求提出航班延误的改进策略,本文在模型二结果的基础上,然后从航空公司入手,构造排队的优化模型,并进行模型检验与评价,最后为航班延误提供了两条建议。
3 模型假设模型一(1)假设所查找数据真实可靠;(2)假设航班延误趋势无重大变动;模型二(1)假设在其它情况都正常时,航班延误具有波及性;(2)假设机场采用的是双跑道混合模式;(3)假设所选用机场闭环的每个机场具有相同的特质;4 符号说明模型二模型三5 模型一的建立与求解5.1 国内外航班正常性统计办法比较5.1.1 国外航班正常性统计办法BTS同时统计航班的离港准点率(Departure on time performance)和到港准点率(Arrival on time performance)。
航班如果在计算机订座系统(CRS)显示的计划时间后15分钟内离(到)港,则该航班统计为离(到)港正常。
这里的离(到)港时间是指航班的撤(挡)轮挡时间,不是离地(落地)时间。
美国航班正常统计范围为航班量占国内定期航班总量1%以上的14家主要航空公司,在航班量占国内定期航班总量1%以上的29个大型机场之间的定期国内航班正常情况,不包括国际航班以及其他性质的飞行。
美国将航班不正常原因分为5大类:航空公司、恶劣天气、国家民航系统(National Aviation System)、前班飞机晚到、公共安全。
其中国家民航系统原因是指由非天气、机场运行、空中交通容量与管制等原因导致的航班不正常。
公共安全原因是指在候机楼或广场进行旅客疏散、因安全问题重新登机、安检设备故障、过安检等待超过29分钟引起的航班不正常。
5.1.2 国内航班正常性统计办法2013年民航局开展航班延误专项治理,并在行业内发布了2013年版的航班正常统计办法。
新办法的正常统计标准相比2012年变化较大,不再以航班的起飞、落地时间作为航班正常的判定标准,而是以航班的挡/撤轮档时间作为判定标准。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航班即判定为正常航班:(1)航班时刻管理部门批准的离港时间前后5分钟之内撤轮挡,且按航班运行正向进程起飞,不发生滑回、中断起飞、返航、备降等特殊情况;(2)不晚于航班时刻管理部门批准的到港时间挡轮挡。
不正常原因方面,各类航班不正常原因分为天气、航空公司、航班时刻安排、军事活动、空管、机场、联检、油料、离港系统、旅客、公共安全共11大类。
相比2012年版的方法,不正常原因删除了流量大类,增加了航班时刻安排大类,类别总数维持不变。
新增航班时刻安排大类考虑到我国日益紧张的机场时刻资源对航班正常性的影响,总体上能够反映客观的运行情况。
5.2 航班延误水平评估指标集通过对各种文献资料的统计,总结出导致航班延误的原因可以分为天气原因、航空公司原因、空中交通管制原因和旅客自身原因等等。
将导致航班延误的因素细化并进行分类研究后,根据科学性、客观性和时效性的原则,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确定了由自然条件、机场管理、机械设备、资源限制和旅客条件 5 个一级指标和 25个二级指标共同构建的机场航班延误水平的评价体系。
5.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5.3.1 建立指标集设定航班延误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指标集 U ,按其不同属性分成若干个互不相交的指标子集。
一级指标:{}54321,,,,U U UU U U = 二级指标:{}{}{}{}{}55545525154645444342414353433323132524232221215141312111,,3,,,,,,,,,,,,,,,,,,,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5.3.2 确定评判集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物元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可以较大地提高各个权重指标的客观性。
通过向三位民航专家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建立判断矩阵:⎥⎥⎥⎥⎥⎥⎦⎤⎢⎢⎢⎢⎢⎢⎣⎡=18/12/19/15/18152/1225/117/14/19271252/142/111A⎥⎥⎥⎥⎥⎥⎦⎤⎢⎢⎢⎢⎢⎢⎣⎡=12/118/16/12121112/119/16/181911616112A⎥⎥⎥⎥⎥⎥⎦⎤⎢⎢⎢⎢⎢⎢⎣⎡=19/13/17/15/19121132/112/1171211511113A根据三位专家的判断矩阵,通过MATLAB 计算可以分别得到其特征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后,可确定三位专家给出的第一层因素的权重(程序及结果见附页)。
根据物元分析法,构造权重复合物元矩阵R⎥⎥⎥⎥⎦⎤⎢⎢⎢⎢⎣⎡=0418.00613.00371.02938.02123.02941.01572.00603.00591.02773.03618.04211.02299.03043.01913.054321321M M M M M c c c R 确定标准物元oj R ,节域物元pj R⎥⎦⎤⎢⎣⎡=)0613.0,0371.0()2941.0,2123.0()0591.0,1572.0()4211.0,2773.0()3043.0,1913.0(54321M M M M M C R pj pj其中列元素行第中第是11R ),5,,2,1(31++===j i a j ad ij ni ijj 。
由oj R , pj R 物元确定关联函数物元ij R其中,()()()()()().;j j ij j ij j ij j j j ij ij j ij a d a d a k d a d b d a a k d a --=<--=>时,时,计算专家效率矩阵v R对原权重复合物元矩阵 R 进行修正,得修正复合物元矩阵 ,即航班延误统计第一层指标因素的权重[]0473.02650.00963.03460.02455.0=A W同理可确定航班延误等级评估的二级指标向量1B (自然延误)、2B (航空公司延误)、 3B (机械设备延误)、4B (资源限制延误)5B (旅客延误)的权重分别为 [][][][][]1865.02106.01965.01485.02579.02075.01673.01427.01224.01376.02225.01276.02859.02265.01411.02189.02201.01873.02208.01844.01874.02386.01303.01997.03216.01098.054321=====B B B B B W W W W W5.3.4 建立第二层模糊评判矩阵邀请30位空管, 机场和航空公司的一线人员组成专家组,对中国14年航班延误统计情况进行评判, 评判时分别在五个评判等级上对某项评估要素作属于或不属于的二值逻辑判断, 即当认为该要素属于该等级时记 1,否则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