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团理论与工艺
球团理论与工艺

有害元素少、粒度组成均匀、冷态强度高及无热爆现 象特点,在合理炉料结构下对高炉冶炼是十分有利的
*沙钢曾配到70%pellets
第二 市场角度对球团炉料的需求
☆高碱度烧结矿与氧化球团矿搭时球团矿的用量在1996年就普遍达到20% 以上, 最高达70%
指 标 2007年标准 一级钠基/钙基 67.87 400/200 15/5
1970年标准
一 >60 >120 >12 ≥99 <10 级
级 二
别 级
蒙脱石含量/% 2小时吸水率/% 膨胀容/mL/g 粒度(-0.074mm)% 水分/%
60~45 120~100 12~8 ≥99 <10
≥99 <10
• 3)带式焙烧机:仅有两台,包钢(1973年日本引进, 162m2,110 万 吨 / 年 ) ;鞍钢 ( 1989年 , 澳大利亚引进 , 321.6m2,200万吨/年) • 4)链箅机-回转窑:发展较晚,78年在沈阳立新铁矿链篦机 (1.8x20.5m),回转窑(2.5x24m)试验装置,承德、南京和首钢相 继改造,90年代前才4条生产线,目前超100万吨/年有28条 以上.
•0.1.4 球团分类
*根据球团矿固结温度和气氛的差异 :
氧化球团矿
冷固球团矿 金属化球团矿
*根据球团矿的碱度
酸性球团矿 熔剂性球团矿(添加熔剂)
0.1.5 铁矿氧化球团生产方式
竖炉法
带式焙烧机法
链篦机一回转窑法
酸性球团矿烧结机焙烧新工艺
0.2 其它有关概念
1)炉料 (burden,charge):凡供冶炼用的原料 (natural lump ores,agglomerates,coke and fluxes) 2)生料(green materials): 未经高温处理的直接供冶炼用的炉料-lump ores, cold bonded pellets 3)熟料(agglomerated materials): 在入炉前经高温处理的供冶炼用的炉料 4)熟料比(the ratio of agglomerated materials): 入炉冶炼的含铁原料中,熟料所占重量百分比
球团理论及工艺

!!!!!!!!!!!!!!!!!!!!!!!!!!!!!!!!!!!!!!!!!!!!!!!!!!!!!!!!!!!!!!!!!!!!!!!!!!!!!!!!!!!!!!!!!!!!!!!!!!!!!!!!!!!!!!!!!!!!!!!!!!!!!!!!!!!!!!!!!!!!!!!!!!!!!!!!!!!!!!!!!!!!!!!!!!!!!!!!!!!!!!!!!!!!!!!!!!!!!!!!!!!!!!!!!!!!!!!!!!!!!!!!!!!!!!!!!!!!!!""""第四篇球团理论及工艺第一章球团技术概述第一节球团概述一、球团的概念球团是人造块状原料的一种方法,是一个将粉状物料变成物理性能和化学组成能够满足下一步加工要求的过程。
球团过程中,物料不仅由于滚动成球和粒子密集而发生物理性质,如密度、孔隙率、形状、大小和机械强度等变化,更重要的是发生了化学和物理化学性质,如化学组成、还原性、膨胀性、高温还原软化性、低温还原软化性、熔融性等变化,使物料的冶金性能得到改善。
球团的基本任务除利用精矿和粉矿制成球状冶炼原料外,还可生产用于直接还原的金属化球团矿以及将其应用于综合利用回收有用金属。
二、球团方法分类造块方法可分为三类:烧结、球团和压团。
压团是发展最早的一种造块方法,且过程简单,其产品团块可直接使用或者经过热处理后再使用。
团块的冶金性能良好,但加工成本较高。
同时与需要造块的铁精矿或粉矿的巨大数量相比,压团设备的生产能力有限。
所以,铁矿石压团法并未能在钢铁工业中得到发展。
・!"#・第一章球团技术概述球团法是一种新型造块方法,自投入使用以来发展迅速。
其产品不仅用于高炉,而且用于转炉、平炉或电炉。
球团矿与压团团块相比,具有以下几点优越性:(!)适于大规模生产;(")粒度均匀,能保证高炉炉料的良好透气性;(#)孔隙率高,还原性好;($)冷态强度高,便于运输和贮存,不易破碎等。
球团理论与工艺球团焙烧的理论基础

4 球团焙烧旳理论基础
4.3球团焙烧旳固结机理 固相固结 (1)固相固结旳实质
固相固结:球团内旳矿粒在低于其熔点旳温度下旳相互粘结, 并使颗粒之间连接强度增大。
在生球内颗粒之间旳接触点上极难到达引力作用范围。但是,高 温下晶格内旳质点在取得一定能量时,能够克服晶格中质点旳引力, 而在晶格内部进行扩散。
所以O2-比铁离子旳扩散慢得多。
4 球团焙烧旳理论基础
B 氧化速度 磁铁矿球团氧化过程 ①在低温下,磁铁矿表面形成很薄旳γ-Fe2O3,伴随温度升 高,离子旳移动能力增长,此γ-Fe2O3层旳外面转变为稳定旳 α-Fe2O3。 ②温度继续提升,Fe2+扩散到γ-Fe2O3和Fe3O4界面上,充填 到γ-Fe2O3空位中,使之转变为Fe3O4,Fe2+扩散到γ-Fe2O3和 O2界面,与吸附旳氧作用形成Fe3+,Fe3+向内扩散,同步, O2-向内扩散到晶格旳结点上,最终全部成为α-Fe2O3。
4 球团焙烧旳理论基础
4.2球团预热 预热(300~1000℃)是生球干燥后,在进入焙烧之前旳一
过渡阶段。 在预热过程,多种不同旳反应,如
磁铁矿转变为赤铁矿 结晶水蒸发
水合物和碳酸盐旳分解 硫化物旳煅烧等
4 球团焙烧旳理论基础
4.2球团预热
这些反应是平行进行或者是依次连续进行旳,对成品球旳 质量和产量都有主要旳影响。
①充分旳反应时间;
②足够旳温度;
③界面能继续减小
旳条件下,这些颗粒便聚结,
进一步成为晶粒旳汇集体。
4 球团焙烧旳理论基础
(2)固态下固结反应旳原动力
细磨物料(铁精矿)具有高度旳分散性,具有严重旳晶格 缺陷,表面自由能高,处于不稳定状态,具有很强旳降低其能 量旳趋势。
球团理论与工艺

第一页,共七十六页。
• 3)球团矿形状一致,粒度均匀,料层透气性好,宜选用低负压 风机(带式焙烧机或链箅机—回转窑)
4)大多数球团原料中不含固体燃料,所需热量由液固体或气体
燃料燃烧提供,即由燃料燃烧供热,且可循环使用 10.1.2 三种主要球团生产方法比较
球团生产应用较为普遍的方法有竖炉球团法、带式焙烧机和链箅 机—回转窑球团法。
第十三页,共七十六页。
• 10.4 竖炉法焙烧球团矿
10.4.1 概述
1)发展史
竖炉法应用最早,自美国伊利公司第一座竖炉以来
*1960年竖炉生产球团矿产量占70% *1970年竖炉生产球团矿产量占18.1% *1976年竖炉生产球团矿产量占13.3% *1980年竖炉生产球团矿产量占9% 关键是单炉生产能力小,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竖炉为16m2 国外有竖炉球团厂37家,110座竖炉,最高产量2700万t
11 TCS球团竖炉回收了干燥系统的废气余热以预热助燃风,使助燃风平均温度达到260310℃,并且燃烧室压力仅为6~8kPa,(节能型竖炉使助燃风温度达600℃以上,燃烧室
压力仅为12~15kPa。),因而可减少电耗和煤气消耗,正常生产状态下,高炉煤气消耗已
降至170~220m2/吨球,另外TCS球团竖炉结构简单,维修费用低。
国外球团厂广泛采用皮带轮式混合机
第十二页,共七十六页。
• 2)方式 国外经验:非熔剂性球团矿—— 一段 熔剂性球团矿—— 二段 鞍钢200万t 带式机— 二段混合(一段轮式,二段强力)
10.3.3 造球
1)设备
圆盘——国内 圆筒——国外(60%以上) 2)相同点及差别 *工艺原理相同 —— 滚动成球 *Disc有分级作用,Drum则无
球团理论与工艺2造球理论

球团理论可以应用于教育培训,帮助学生和教师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和团队合作。
造球理论的应用领域
网球
造球理论应用于网球的球制作, 可以提高球的性能和稳定性,提 升球员的比赛体验。
高尔夫球
乒乓球
造球理论应用于高尔夫球的制作, 可以改进球的飞行轨迹和回弹性, 提高击球的精确性。
球团理论与工艺2造球理 论
介绍球团理论与造球理论,以及相关的球团工艺。探索球团理论与造球理论 的应用领域。以总结和展望结束。
球团理论简介
球团理论是基于团队合作的理论,强调团队成员的协作与合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它还研究了团队中不同角 色的作用和贡献。
造球理论简介Biblioteka 造球理论是关于球的制作过程的理论。它研究了球的材料、结构、制造方法,以及球的性能和特点。这些理论 为球的设计和生产提供了指导。
总结和展望
通过对球团理论与工艺的介绍和应用领域的探索,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未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的推动,球团理论与工艺将继续发展,并为我们带来更多新的应用。
球团工艺简介
球团工艺是制作球团的过程。它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加工和成型球团,以 及对球团进行质量控制和测试。球团工艺是球团设计和制造中至关重要的一 步。
球团理论的应用领域
足球训练
球团理论可以应用于足球训练,帮助球队提高团队合作和配合能力,以及提高球队的整体表 现。
企业管理
球团理论可以应用于企业管理,帮助团队成员理解自己的角色和职责,提高团队的协作和合 作能力。
造球理论应用于乒乓球的制作, 可以提高球的旋转和弹跳性,增 加比赛的娱乐性和挑战性。
球团工艺的应用领域
1
体育比赛
球团生产的工艺与理论

-200目达到>95%要求,还要进行成分化验,要求硼(B) 的含量要≥3.5%。
球团矿生产工艺流程: 三、球团矿生产工艺流程:
精粉A 精粉B
粘结剂
中和混匀
高炉料仓
配
料
混 合
造 球
园辊筛分
焙 烧
细磨
成品球
破碎筛分
返矿(<5mm)
配料、 第二章 配料、混合和造球
1.配料:目前有圆盘给料、电振给料、皮带称给料三种 形式给料。配料主要有容积法和重量法两种方法。容积法 是根据料的堆比重不同,用圆盘给料机的闸门控制配料的 一种方法。由于原料的堆比重不同,用圆盘给料机的闸门 控制配料的一种方法。原料的堆比重随其湿度和粒度不同 而发生波动,加上闸门并不是十分可靠,往往被下降的料 挤压后发生变化,各种原料也不是不可被压缩的,还受料 在仓内的高度不同也发生变化,造成配料发生较大的误差, 误差一般均>5%,为了克服这种配料误差大的缺点,各厂 在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1)在安装时要求圆盘中 心与料仓中心相一致; (2)保持料仓中一定高度的料面; (3)保持圆盘盘面四周具有一定的粗糙度;
近三十多年来,尤其七十年代以来世界球团产量增加很 快。1977年国外球团总产量达到2.4亿吨。目前世界球团年 总产量约4.0亿吨左右。在我国球团生产的发展总的说是缓 慢的,但在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球团生产也以一定的速 度在发展着,“八五”期间鞍钢投产了一座年产200万吨的 带式焙烧机,首钢改建的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年产目前 已超过100万吨,本钢、济钢、莱钢、长钢、新抚钢、津西铁 厂等企业新建了一批竖炉氧化球团。继首钢二系列年产200 万t链篦机-回转窑的设计投产,近几年来,我国掀起新建 链篦机-回转窑的热潮,武钢、柳钢、昆钢、鞍钢、莱钢、 太钢、八钢等企业建了十多条生产线,武钢在鄂州建了一座 年产500万t的最大生产线,最近首钢和鞍钢已计划新建几条 大型带式焙烧机生产线。近几年来我国球团矿每年都以高于 30%
球团理论与工艺课件

发展新型球团生产工艺的探索与实践
探索新型干燥技术
研究新型的干燥技术,如微波干 燥、真空干燥等,提高球团矿的
干燥效果和降低能耗。
探索新型焙烧技术
研究新型的焙烧技术,如脉冲焙 烧、悬浮焙烧等,提高球团矿的
焙烧效果和降低能耗。
实践新型生产工艺
将新型的生产工艺应用于实际生 产中,如连铸连轧、短流程等,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冷却
将焙烧后的球团进行冷却处理,以防止其过 热或产生裂纹,同时使球团矿的内部结构更 加稳定。
04
球团生产质量控制
原料质量与配料控制
原料质量
确保球团原料如精矿、熔剂等的质量稳定, 并严格控制粒度、品位等参数。
配料控制
根据球团矿的质量标准,精确控制配料比例, 确保球团矿的冶金性能和物理性质。
成球质量与焙烧控制
感谢您的观看
T行破碎、筛分、冷却等处理,得到最 终的产品。
02
球团理论基础
球团形成的物理化学基础
1 2 3
粉矿的表面性质 粉矿的表面能、粉矿的比表面积、粉矿的表面电 性。
球团形成的润湿性 粉矿的润湿性、添加物对润湿性的影响、温度和 压力对润湿性的影响。
球团形成的粘结机制 机械力粘结、化学反应粘结、分子间粘结。
球团生产的工艺流程
原料准备
包括细磨矿石、精矿粉或返料的准备,以及 黏结剂和水的添加。
造球盘上滚动成球
将原料和黏结剂混合后,在造球盘上滚动成球。
干燥
对成型的球团进行干燥,去除多余的水分。
预热
将干燥后的球团进行预热处理,提高球团的温度。
焙烧
将预热后的球团进行焙烧,使球团矿化并获得所 需的强度和冶金性能。
环保设施与运行管理
球团理论与工艺4球团焙烧的理论基础

球团形成的化学过程
物料化学成分变化
在球团形成过程中,某些成分可 能发生化学反应,如氧化或还原 反应,从而改变球团的化学性质。
矿物相变
在高温下,球团中的矿物可能发 生相变,如铁氧化物的磁铁矿向 赤铁矿转变,从而影响球团的物 理和化学性质。
气体逸出与固定
在高温下,球团中的气体可能逸 出或被固定,如碳被固定在球团 中形成还原气氛,影响球团的还 原性能。
球团理论与工艺4球团焙烧的理论基 础
目录
• 球团形成理论基础 • 球团焙烧理论基础 • 球团焙烧工艺控制 • 球团焙烧设备与技术
01
球团形成理论基础
球团形成的物理过程
物料破碎与混合
将原料进行破碎和混合,使其达到适宜的粒度和成分 分布。
造球
通过滚动和摩擦力将物料粘结成球状,同时排除多余 水分。
球团干燥与硬化
传热与传质
焙烧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传递和物质的传递,对 球团焙烧的动力学过程有重要影响。
反应速率控制
不同焙烧阶段的反应速率不同,控制反应速率是 实现优质球团焙烧的关键。
03
球团焙烧工艺控制
球团焙烧温度控制
总结词
温度是影响球团焙烧过程的重要因素,控制温度的稳定和适宜是保证球团质量的关键。
详细描述
球团焙烧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球团中固相反应的速率和程度,以及液相的产生和流动。 适宜的温度范围通常在1200℃至1300℃之间,具体温度应根据不同原料和工艺要求而 定。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球团过烧、黏结剂烧损,而温度过低则可能导致固相反应不充分、
04
球团焙烧设备与技术
球团焙烧炉设备
回转窑式焙烧炉
利用高温烟气加热球团,使其达到焙烧温度,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0
600
400
1
2
3
4
0
5
10
15
20
Hale Waihona Puke 25时 间 , min
5
30
3)焙烧带(1200~1300℃)
3段:铁氧化物的结晶和再结晶,晶粒长大,固相反应,部 分液相形成,球团矿体积收缩及结构致密化;
4)均热带
4段:温度低于焙烧带,并保持一定时间使内部晶体长大, 尽可能发育完善,矿物组成均匀化,消除部分内应 力;
• 3)氧化时间 等温条件下,非熔剂性球团矿氧化时间可用扩散方程表示:
t
d2
1
3
1
w
2
1
1
w
3
k 2
3
其中w
—
氧化转化度,
w
1
d
x 3
d3
d— 球团直径,cm
x— 氧化带深度,cm
t— 氧化时间,s
k— 氧化速度系数,cm2/s.
球团完全氧化时,w=1,
t完
d2 6k
k与介质含氧量有关,介质若为空气:k=(1.2∓0.2)x104cm2/s;
若为纯氧, k=(1.4∓0.1)x10-3cm2/s。
• 9.2.2 球团矿脱S
1)预热为强氧化气氛,有利于脱S,脱除90%以上。磁铁矿中 硫一般以黄铁矿(FeS2)、磁黄铁矿(FeS)形式存在。
FeS
2)脱S反应 FeS2在200∼300℃即开始分解 FeS2= FeS + S S + O2= SO2↑ 2 FeS + 7/2 O2 = Fe2O3+ 2SO2↑
*结构破坏主要表现为裂纹和爆裂 湿度差引起收缩不均,表里收缩不匀时产生应力,应力> 球表面的拉应力或剪应力极限时,生球表面产生裂纹,削 弱球团强度。 在降速干燥阶段,内部扩散控制为主,水分主要透过蒸汽 由内向外扩散的方式进行干燥,当传热过多,蒸汽多,来 不及扩散到表面,球内蒸汽压↑,当压力超过干燥表层的 径向和切向抗拉强度时,球团产生爆裂,结构遭破坏。
2)氧化机理 ①氧化阶段及其产物 从200→1000℃,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4Fe3O4 + O2 →6r - Fe2O3 (200~400℃) 第二阶段:r - Fe2O3 →a- Fe2O3 (400~1000℃) ②氧化途径 成层状由表面向球中心进行,符合化学反应的吸附—扩散学 说 *大气中O2被Fe3O4颗粒吸附时,Fe2+ → Fe3+ + e,导致O2电 离,O2+e →2O2-,上述反应引起Fe3+ 扩散。 *氧化反应起主要作用的是Fe3+ 、Fe2+ 、 O2-在固相层内的扩 散,其中O2-扩散最慢。 O2-失去电子变为原子,又不断与电 子结合变为O2-的交换方式扩散。每次由O2- →O的瞬间,在晶 格结点间移动一段距离。
• 9.3 球团矿焙烧固结的机理
烧结矿固结靠液相将颗粒粘结起来,其固结又称液相固结。液
相量30~70%。
球团矿固结靠固相固结,即固体质点扩散反应形成连接桥 (颈),液相粘结起辅助作用(液相量5~7%),取决于SiO2含 量,SiO2 少,液相量少,否则液相多,焙烧时球团相只相互粘 结,透气性↓,产量↓。
① Fe3O4氧化成Fe2O3时晶体结构变化 由等轴晶系→六方晶系,新生晶体表面原子有较高的迁 移能力,有利于颗粒间形成晶桥。
② 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几乎相当于焙烧球团矿总热量 的一半,所以充分氧化有利于节能。
不利影响③ 氧化不充分时,有剩余Fe3O4进入高温焙烧带,易形成 (与SiO2)低熔点物质,在球团内部出现液态渣相,冷 却时收缩,使球团内部出现同心裂纹,导致强度↓,还 原性恶化。
③ 影响固相扩散反应的因素(四个因素) * 温度T:T↑,V扩↑ * 粉碎度(细度) ↑, V扩↑
* 活化能降低:晶形转变 结晶水分解 →活化晶格 →活化能↓,V扩↑ 固溶体形成
* 液相:液相存在,对固相物质的扩散提供通道,也↑ V扩, 强化固相扩散反应。预热段(900 ∼1000 ℃)进行的反应 主要是固相扩散反应。
• ④ 固相扩散反应类型(三种类型) a.Fe2O3单元系 Fe2O3固相扩散是球团矿固结的主要形式。
9.3.1固相扩散反应及其固结机理 1)固相扩散反应
①塔曼温度
固态物质间开始反应的温度称为塔曼温度。 盐类、氧化物:T塔=0.57 T熔 硅酸盐、有机物:T塔=(0.8~0.9)T熔
• ② 固相扩散反应动力 细磨物料具有高分散性,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晶格缺陷严重, 在塔曼温度时质点可进行位移。 内扩散— 晶体内质点位置的交换 外扩散— 晶体内质点扩散到晶体表面,也可扩散到与之相邻 晶体内进行化学反应或聚集成较大的晶粒。
5)冷却:
~ 5段:1000℃下降到100 200℃,冷却后便于皮带运输,冷
却过程中,尚未氧化的Fe3O4→ Fe2O3.。
• 9.2 球团中磁铁矿氧化及脱硫
9.2.1 Fe3O4氧化机理
生产球团矿的原料主要是Fe3O4,也有赤铁矿,磁铁矿氧化为 Fe2O3对球团固结有重要意义。 1)磁铁矿充分氧化成Fe2O3对球团固结的意义
4)提高生球破裂温度的途径
*添加粘结剂 *逐步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和气流速度 先在低于T爆下干燥,水分↓, T爆↑,再提高干燥温度。 *抽风+鼓风相结合
9.球团的焙烧理论基础
9.1 概述
9.1.1 目的
~ 生球干燥后,干球抗压强度只有80 100N/个。满足不了运
输和高炉冶炼要求(>2500N/个)。 提高球团矿的强度有许多方法,但95%通过焙烧固结,5%通
过低温固结。
9.1.2 常用设备
竖炉 带式焙烧机 链箅机—回转窑
• 9.1.3球团矿焙烧过程
分为5个过程:
1)干燥(200∼400℃)
1段:水分蒸发,部分结晶水分解;
2)预热(900∼1000℃)
2段:脱除少量水,磁铁矿
氧化成Fe2O3,碳酸盐
硫化物分解,氧化,
1400
固相反应;
1200
1000
温度 , ℃
review
• 1)干燥目的
中间作业,生球的破裂温度低于预热温度,故应先干燥,否则结 构遭破坏,球层透气性↓,焙烧作业生产率↓,成品球质量↓。
2)干燥过程 = 表面汽化 + 内部扩散 3)干燥过程中生球的行为:
*生球强度的变化:生球主要靠毛细力的作用,使粒子彼此粘 结在一起而具有一定的强度。随着干燥的 进行,球的强度↑;大部分毛细水排除后 (还有触点态毛细水),球出现强度峰值; 毛细水消失,球的强度↓;失去弱结合水瞬 间,颗粒靠拢,分子力的作用,球的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