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线路工程测量

合集下载

工程测量规范最新版本

工程测量规范最新版本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第1章 总则第2章 平面控制测量2.1 一般规定2.2 设计、选点、造标与埋石2.3 水平角观测2.4 距离测量2.5 内业计算第3章 高程控制测量3.1 一般规定3.2 水准测量3.3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第4章 地形测量4.1 一般规定4.2 图根控制测量4.3 一般地区地形测图4.4 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第四节 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 4.5 工矿区现状图测量4.6 水域地形测量4.7 地形图的修测第5章 线路测量5.1 一般规定5.2 铁路、公路测量5.3 架空索道测量5.4 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5.5 架空送电线路测量第6章 绘图与复制6.1 一般规定6.2 绘图6.3 编绘6.4 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6.5 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6.6 打样与胶印第7章 施工测量7.1 一般规定7.2 施工控制测量7.3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放样7.4 灌注桩、界桩与红线测量7.5 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第8章 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8.1 一般规定8.2 竣工总图的编绘8.3 竣工总图的实测第9章 变形测量9.1 一般规定9.2 水平位移监测网9.3 垂直位移监测网9.4 水平位移测量9.5 垂直位移测量9.6 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附录一 本规范名词解释附录二 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三 方向观测法度盘和测微器附录四 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五 建筑物、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值的计算公式附录六 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附录七 本规范用词说明工程测量规范-总则工程测量规范第1章 总则第1.0.1 条为了统一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测绘资料,保证其成果、成图的质量符合各个测绘阶段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制订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PPT课件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PPT课件

1 绪论
1.1 高速铁路定义
国际铁路联盟对高速铁路的定义:
通过改造原有线路,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 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 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

国 1.
对 2.
速 度
3.
的 4.
界 5.

时速100~120公里称为常速; 时速120 ~ 160公里称为中速或准高速; 时速160 ~ 200公里称为快速; 时速200 ~ 400公里称为高速; 时速400公里以上称为特高速。
全长1069公里,设15个客运站;桥隧比67%; 2005年6月23日开工,2009年12月通车运营; 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全程运行时间3小时; 设计行车间隔3分钟,每天开行列车达201对。
2020/5/11
.
12
1 绪论
1.6 中国高铁发展历程 ➢ 领跑——
2010年12月3日,京沪高铁创造了486.1km/h的铁路运营试验的世界最高速 度——中国高铁,领先世界
2020/5/11
.
3
1 绪论
1.2 高速铁路分类
优点:技术成熟,经济,与 既有路网的兼容性好。 缺点:噪声大。
按驱动方式划分
轮轨系统高速铁路
优点:速度快,噪声小。 缺点:技术不成熟且造价高, 与既有路网不兼容。
磁悬浮铁路Biblioteka 上海磁悬浮——世界唯一磁悬浮营运线路
列车在钢轨上运行 2020/5/11
列车悬浮在轨道上
工程测量学
第十章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
2020/5/11
.
1
主要内容和重点
主要内容:
1 绪论
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

工程测量学习题

工程测量学习题

《工程测量学》习题习题表示供学生复习是需要完成的练习题。

习题分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和少量计算题。

学完每章后,可以对照习题在书上和指导书上完成。

名词解释所列的名词属于应该掌握的基本概念或基本知识,一般都可以直接在书本上查到,看书时可在书上标出来。

填空题属于应该掌握的基本概念,一般都也可以在书本上找到,可以直接回答在该指导书上,我们编排时尽量考虑空出的大小。

选择题在于考察读者的对知识掌握的程度,需要真正的理解,一般来说,难度要大一些。

选择题也可以直接回答在指导书上。

计算题不多,但很重要,根据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待提高,所列计算题是应该在课外独立做的练习。

2.1 第1章2.1.1名词解释FIG;Engineering Surveying;Engineering Geodesy;纵向结构体系;横向结构体系;相邻课程;专用仪器2.1.2填空题1.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包括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______ 几何实体的______ ___和抽象几何实体的______ __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 工程测量学主要包括以______ __为对象的工程测量和以______ _ 为对象的______ __两大部。

3. 工程测量按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三个阶段分为______ __、______ __和______ __。

4. 工程测量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模拟或数字的______ __的获取与表达;______ __ __ 及数据处理;建筑物的______ __;大型精密设备的______ ____ 测量;工业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工程变形及与工程有关的各种灾害的______ ____________;工程测量专用仪器的研制与应用;______ __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等。

5. ____ _ 在《史记》中对夏禹治水有这样的描述:“陆行乘车,______ __,泥行乘撬,山行乘撵(jú),左准绳,____ _ 、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10铁路公路曲线测设

10铁路公路曲线测设

167第十章 曲线测设曲线测设是施工测量中的常用方法,是测量工作的一项重要技术。

它是几何大地测量学中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为地形测图、测量和各种工程测量建立控制点的常用方法第一节 线路平面组成和平面位置的标志铁路与公路线路的平面通常由直线和曲线构成,这是因为在线路的定线中,由于受地形、地物或其他因素限制,需要改变方向。

在改变方向处,相邻两直线间要求用曲线连结起来,以保证行车顺畅安全。

这种曲线称平面曲线。

铁路与公路中线上采用的平面曲线主要有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如图10-1所示,圆曲线是具有一定曲率半径的圆弧;缓和曲线是连接直线与圆曲线的过渡曲线,其曲率半径由无穷大(直线的半径)逐渐变化为圆曲线半径。

根据铁道部公布的《铁路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在铁路干线线路中都要加设缓和曲线;但在地方专用线、厂内线路及站场内线路中,由于列车速度不高,有时可不设缓和曲线,只设圆曲线。

在地面上标定线路的平面位置时,常用方木桩打入地下,并在桩面上钉一小钉,以表示线路中心的位置,在线路前进方向左侧约0.3 m 处打一标志桩,写明主桩的名称及里程。

所谓里程是指该点离线路起点的距离,通常以线路起点为K 0+000.0。

图10-2中的主桩为直线上的一个转点(ZD ),它的编号为31;里程为K 3+402.31,K 3表示3 km ;402.31 表示公里以下的米数,即注明此桩离开线路起点的距离为3 402.31 m 。

第二节 圆曲线及其测设一、圆曲线概述 (一)圆曲线半径我国《新建铁路测量工程规范》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规定,在正线上采用的圆曲线半径为4000、3000、2500、2000、1800、1500、1200、1000、800、700、600、550、500、450、400和350米。

各图10-3 圆曲线及其主点和要素图10-1 图10-2168级铁路曲线的最大半径为4000米。

Ⅰ、Ⅱ级铁路的最小半径在一般地区分别为1000米和800米,在特殊地段为400米;Ⅲ级铁路的最小半径在一般地区为600米,在特殊困难地区为350米。

工程测量学考试复习要点

工程测量学考试复习要点

工程测量学复习要点武汉大学X X第一章绪论1、定义一: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项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一般的工程建设分为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三个阶段。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这三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

2、工程测量学的内容划分:工程测量按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三个阶段分为“工程勘测”、“施工测量”和“安全监测”三大部分。

(1)规划设计阶段(工程勘测阶段):主要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和剖面图,另外还要为工程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勘探以及水文测验等测量工作。

(2)施工阶段(施工测量阶段):建立施工控制网,工程建筑物定线放样,施工质量控制,开挖与建筑方量测绘,工程竣工测量,变形观测及设备的安装测量。

(3)运营管理阶段(安全监测阶段):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监测:水平位移、沉陷、倾斜、以及摆动等定期和持续观测3、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1)工程测量中的地形图测绘(2)工程控制网布设及优化设计(3)施工放样技术和方法(4)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5)工程测量的通用和专用仪器(6)工程测量学中的误差及测量平差理论。

4、工程测量常用的技术:(1)常规地面测量技术(2)卫星定位技术(GPS)(3)影像技术(4)水下地形测量技术(5)特种量测技术(6)信息管理技术。

5、工程测量的特点:(1)与其它测量的相同点:基本理论、方法、观测手段、平差原理及仪器使用相同1)测量精度要求变化大,从高精度测量到低精度测量2)有特殊的测量仪器和特殊的点位装置3)测量场地小、干扰大(作业环境复杂)4)测量时间性强,数据多5)工程背景要求高。

第二章工程建设中的测量工作与信息管理1、(1)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主要是提供地形资料。

取得地形资料的方法是,在所建立的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面测图或航空摄影测量。

(2)施工建设阶段的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地标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作为施工与安装的依据。

工程测量重点

工程测量重点

一.名词解释1.线路定测:定测是对批准的初步设计方案,将选定的线路测设到实地上和所进行的有关测量2.广义可靠性:是测量系统发现和抵抗粗差与系统误差的能力,以及减小偶然误差的能力3.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直接依据静止的液体表面(水平面)来测定两点(或多点)之间的高差,则称为液体静力水准测量4.自由设站法:是测量和放样的一种方法。

它包括了极坐标法,但比极坐标法更方便灵活,测站位置可自由选取5.IBIS9989:IBIS是一种基于微波干涉技术的创新雷达,称为地基合成孔径干涉雷达系统或远程微型变雷达测量系统6.基准线法测量:是构成一条基准线(或基准面),通过测量获取沿基准线所布设的测量点到基准线(或基准面)的偏离值(称偏距或垂距),以确定测量点相对于基准线的距离的测量,是工程测量学的一种特殊测量,常用于监测直线型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和大型线性设备的安装检验7.倾斜测量:确定地面或建筑物倾斜值的测量称为倾斜测量8.挠度:一种特殊的变形位移值,相对于水平或铅垂基准线的弯曲线称挠度曲线,曲线上某点到基准线的垂距称该点的挠度9.投点:投点就是将点从一个高程面上垂直投放到另一个高程面上,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物几何中心的放样10.工程控制网的基准:就是网平差求解未知点坐标时所给出的已知点数据,对网的位置、大小和方向进行约束,使平差有唯一解11.深度基准面:海图及各种水深资料所载深度的起算面称为深度基准面12.竣工总图:是工程竣工后按实际和工程需要所绘制的图,能真实反映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情况13.建筑限差:是指建筑物竣工后实际位置相对于设计位置的极限偏差,又称设计或施工允许的总误差14.归化法放样:归化法是将放样和测量相结合的一种放线方法。

先初步放样出一点,再通过多测回观测获取该点的精确位置,与带放样量比较,获得改正量(归化量),通过(归化)改正,,得到带放样点15.曲线测设:包括曲线主点测设和曲线点放样,平面和高程放样,曲线中线和边线放样16.变形监测:是对监视对象或物体(简称变形体)进行定期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17.三维控制网:网点为三维坐标的控制网18.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Enginnering Surveying)二.简答题1.工程测量控制网包括哪些精度准则1)网的总体精度——可通过置信超椭球的以下准则描述:E准则、体积最小准则、方差最小准则、平均精度最小准则、均匀性和各项同性准则;2)点位精度——用赫尔默特点位误差表示;3)相对点位精度——用相对误差椭圆描述;4)坐标未知数函数的精度2.工程测量中的测量、测设和放样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测设:利用控制点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的过程工程建(构)筑物的施工放样,就是将图上设计的工程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和要施工的要求,以一定的精度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工程施工的依据。

工程测量第十章 曲线测量

工程测量第十章  曲线测量

第三节 缓和曲线
三、缓和曲线的插入方法及参数计算
铁路和公路缓和曲线的插入方法都是将圆曲线向曲线内侧 移动,以使圆曲线与加设的缓和曲线相切。但铁路曲线插入缓
和曲线是保持圆曲线半径R不变,将圆心向内侧移动,圆曲
线弧由于半径发生变化,做不平行内移
第三节 缓和曲线
第四节 加缓和曲线后的圆曲线综合要素 计算和主要点设置
一、曲线要素计算
为了测设曲线的各主点,并计算它们的里程,需要计算出 切线长T,曲线长L,外矢距E0和切曲差q等综合要素。
第四节 加缓和曲线后的圆曲线综合要素 计算和主要点设置
第四节 加缓和曲线后的圆曲线综合要素 计算和主要点设置
二、主要点里程(桩号)计算
主要点的里程计算与无缓和曲线时圆曲线的主要里程计算
第一节 路线平面组成和曲线测量工作概述
第一节 路线平面组成和曲线测量工作概述
三、曲线测量
线路曲线测量工作就是根据地面已测设的直线转点桩(
ZD1、ZD2„)、交点桩(JD1、JD2)用测量仪器和工具按一 定的方法将曲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用木桩按规范详细地标 定到地面上。
第二节 圆曲线及其测设
一、圆曲线主点测设
第二节 圆曲线及其测设
(二)偏角法
1. 偏角计算公式
2. 测设方法
第三节 缓和曲线
一、缓和曲线的概念
是缓和曲线的必要条件,实用中能满足这一条件的曲线可
作为缓和曲线,如回旋线(辐射螺旋线)、三次抛物线等。我 国铁路、公路的缓和曲线一般采用辐射螺旋线。
第三节 缓和曲线
第三节 缓和曲线
二、缓和曲线的方程式
第六节 遇障碍时的曲线测设
第六节 遇障碍时的曲线测设
在置镜点用切线偏角法设置曲线,如用平转法时,必须掌

第10章线路工程测量

第10章线路工程测量
圆曲线
直线
缓和曲线
2、中线测量的概念
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道路中心线的平面 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并测出其里程。即测设直线 上、圆曲线上或缓和曲线上中桩。
三、交点JD(intersecting point)的测设
(一)定义:路线的转折点,即两个方向直 线的交点,用JD来表示。
(二)方法: 1.等级较低公路:现场标定。 2.高等级公路:测地形图——图上定线——
勘察设计是在规划路线上进行路线勘测与设 计的整个过程,依据公路技术标准的高低和 地形复杂的程度,分两阶段设计(初测和定测) 和一阶段设计(定测)。
(一)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初测(preliminary survey) 定测(location survey)。
同学们好!
欢迎来到
第10章 线路工程测量
在本章,您将要学习计算线路工程设 计放样参数和实施中线测量即路线中心 线包括起点、转折点和终点的平面位置, 并具体地标定在现场上,测定路线的实 际里程及圆曲线主点的测设及详测
教学内容
线路勘测设计阶段的主要测量工作(初测控制测量、 带状地形图测绘、中线测设和纵横断面测量);
design survey) 道路施工测量(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第10章 线(道)路工程测量
线路工程是指长宽比很大的工程,包括铁路、公路、 供水明渠、输电线路、各种用途的管道工程等。这 些工程的主体一般是在地表,但也有在地下的,还 有的在空中,如地铁、地下管道、架空索道和架空 输电线路等。用发展的眼光看,地下工程会越来越 多。在线路工程遇到障碍物时,要采取不同的工程 手段来解决,如遇山打隧道,过江河峡谷架桥梁等。 线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线 路工程测量,简称线路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已知 JD : k 3 573.36 求曲线测设元素及主点桩号 1、T=62.293 L=120.777 E=9.477 D=3.809 2、主点桩号
y 2436
设计圆曲线 R=2000m
JD k 3 573.36 T zy L yz
1 2
62.293
k 3 511.067 120.777 k 3 631.844
第 10 章 线路工程测量
一、目的与要求
学习目的 线路测量是公路铁路、城市道路、给水排水、水利水电、输电线路等线路工程 勘察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勘测、设计、定位、放样等施工前的专业性测量工 作。掌握与线路工程相关的勘察测量技术是是本部分内容学习的目的之一。 学习要求 1.掌握线路图上选线及里程桩的设置。 2.掌握圆曲线的测设方法。 3.掌握线路纵断面图的测绘。 4.掌握线路填挖土方量的计算。
式中,x0,y0 为缓圆点(HY)或圆缓点(YH)的坐标。 图 12-27 3、缓和曲线的插入方法
图 12-28
缓和曲线是在不改变曲线段方向和保持圆曲线半径不变的条件下,插入到直线段和 圆曲线之间,如图 12-28。缓和曲线的一半长度处在原圆曲线范围内,另一半处在原直
线段范围内,这样就使圆曲线沿垂直切线方向,向里移动距离 p,圆心 O 移至 O,显然 p sec OO 2 。插入缓和曲线之后,使原来的圆曲线长度变短了。 插入缓和曲线之后,曲线主点有 5 个,他们是:直缓点 ZH、缓圆点 HY、曲中点 QZ、 圆缓点 YH 及缓直点 HZ。 4、缓和曲线常数的计算
JD
T R tg

2
L R

180
E R(sec

2
1)
D 2T L
2、主点桩号的计算 JD 的桩号由中线丈量中得到,根据交点的桩号和曲线测设元素,计算主点的桩号。
zy 桩事情= JD 桩号-T yz 桩号= zy 桩号+L
L QZ 桩号= yz 桩号- 2
D JD 桩号= QZ 桩号+ 2 (校核)
xp x0 Rcnxop 4931.70 50 cn330 4975.0m yp y0 R op 5018.30 50 330 4993.30m
Lecture3:
§11-4 缓和曲线测设
1.基本公式 缓和曲线是直线与圆曲线间的一种过渡曲线。它与直线分界处的半径为 ,与圆曲 线相连处的半径与圆曲线半径 R 相等。 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的曲率半径 与该点到曲线起 点的长度成反比,如图 12-26。 1 或 l=C ∝ l 式中,C 是一个常数,称为缓和曲线的半径变更 率。 当 l=l0 时, R ,所以: Rl 0 C
(12-17)
tan 0
由图 12-29 得知,
y0 x0 y0 x0
0 ∵ 0 很小,故 将式(12-15)代入上式,并取至二次项, l 0 0 0 6R 3 ∴
-18)
tan 0
( 12
缓和曲线常数,亦可以 R 和 l 0 为引数,由曲线表第三册第二表查取,如表 12-15。 表 12-15 缓和曲线常数
(12-13) 根据测设要求的精度,实际应用中可将高次项舍去,并顾及到 C =R l0,则上式变为 l5 xl 40 R 2 l 02 l3 y 6 Rl 0 (12-14) 式中 x、y 为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的直角坐标,坐标原点为直缓点(ZH)或缓直点(HZ) ; 通过该点的缓和曲线切线为 x 轴,如图 12-27。 l 为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 P 到 ZH(或 HZ)的曲线长; l。为缓和曲线总长度。 当 l= l0 时,则 x = x0,y = y0,代入式(12-14)得: l3 x0 l 0 0 2 40 R 2 l0 y0 6R (12-15)
2)穿线 通过大多数临时点或平均位置定出一条直线 AB。 3)交点 相交直线 AB、CD 确定后,交点 B 点安丁,瞄准 A,例转望远镜,在视线方向 JD 概略位置。前后打下骑马桩,采用正例镜分中 定 a,b 挂上细线,安 J 于 c,定 c,d. 细线相交处 JD。 2、转点的测设
相邻两交点互不透视,或直线较长,设轻点,作为量距和照准的标意。 (1)两交点间设转点
JD4 , JD5
互不通视, ZD 为初定,安 J 于 ZD ,正例镜分中延长直线
JD5 JD5 JD4 - ZD 至 JD5 , 的 偏差为 f 。
e a f ab
ZD 横移的距离
(2)延长线上设转点
JD7


JD8
JD JD7 JD 互不通视, ZD 初定,安 J 于 ZD ,正例镜照准 。俯视 8 ,分中得 8 。
(3)穿线交点法测设交点 利用图上导线点与纸上定线的直线段之间的角度和距离的关系,将中线的直线段独立地测设到
地面上,相邻直线延长定出交点。 1)放点 图上量
1 2l1l2
DI 安 J,后视 Db,向右测设
1 2 在方向线上量 l1l 2
图上 D6、D7 作导线边的垂线,量支距
l1l 2 ,导线点的垂足,用方向架定垂线方向,测设距离。
二、教学内容概况
(一) 、具体教学内容:
章 节 主 要 内 容 1、 初测 2、 定测 3、 交点转点测设 4、 转折角测定 1、圆曲线主点的测设 2、圆曲线详细点的测设 1、 圆曲线主点的测设 2、 缓和曲线详细点的测设 1、 基平测量 2、 中平测量 一般性了解内容 课时安排
§10-1 概述 §10-2 中线测量
图 12-26
式中,l0 为缓和曲线总长。 l C 是缓和曲线的必要条件,实用中能满足这一条件的曲线可作为缓和曲线,如 辐射螺旋线、三次抛物线等。我国的缓和曲线均采用辐射螺旋线。 2、缓和曲线方程式 按照 l C 为必要条件导出的缓和曲线方程为: l5 l9 xl 40C 2 3456C 4 7 11 l3 l l y 6C 336C 3 42240C 5
0 、 0 、m、p、x 、y 等称为缓和曲线常数,其物理含义及 0 0 几何关系由图 12-29 得知: 0 ——缓和曲线的切线角,即 HY(或 YH)点的切线角与 ZH (或 HZ)点切线的交角;亦即圆曲线一端延长部分所对应的圆心 角。 0 ——缓和曲线的总偏角。 m ——切垂距,即 ZH(或 HZ)到圆心 O 向切线所作垂线垂足 的距离。 图 12-29 p——圆曲线的内移量,为垂线长与圆曲线半径 R 之差。 x0、y0 计算见式(12-5) ,其它常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l 180 0 0 2R l 0 180 1 0 0 3 6R 3 l l0 m 0 2 240 R 2 2 4 2 l l0 l0 p 0 24 R 2688 R 3 24 R (12-16) 下面我们推证式(12-16)中最常用的两个常数 0 和 0 ,见图 12-29。 (一)(一) 求 0
180 I 2 180 90 30 90 165 2 =
S ( JD2 0) R /
1 90 50 / 70.71 2 2
x0 XJD2 S cos 20 5000 70.71cos165 4931.70m y0 yJD2 S 20 5000 70.71 165 5018.30m

§10-3 圆曲线测设
2
§10-4 缓和曲线测设 §10-5 路线纵横断面的测量
2
(二) 、建议教学安排:
Lecture1:
§11-1 概述 初测:在指定范围内布设导线,测量路线各方案的带状地形图和纵断面图,收集水文、地质资 料,为低上定线,编制比较方案等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定测: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模断面测量、局部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11-2 中线测量 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路中线测设到地面上。 包括交点和转点的测设,转折角度测定,中桩测设及圆曲线测设。
X i , Yi
已知:交点 JD2 的偏角 I 90

R 50m
yJD2 5000m
JD2 的里程 k1 300
XJD2 5000m
JD1 JD2 的方位角
12 30
P 点的里程 k1 276.18m
x ,y (一)求圆心 0 的坐标 0 0
20 12 I
ab 2
Lecture2:
§11-3 圆曲线测设 路线由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须用曲线加以连接,圆曲线又称单圆曲线,是最常用的 一种平石曲线。 先进行曲线主点的测设,即曲线起点,中点,终点的测设,先控制测量,后逐部没测量, 后在主点间进行加密,按规定的桩距测设曲线的其它各点。 一、圆曲线主点的测设 1、圆曲线测设元素的计算 的偏角为 ,曲线的半径为 R,主点测设元素的计算公式
l 设 i 为所测点至原点间的弧长。
i为li 所对的圆心角。
则 Pi 的坐标,
xi Ri yi R(1 cos i )
i
施测步骤: 1)从
li 180 R
zy 点开始用钢尺沿切线方向量取 P 的横坐标 X ,得垂足 N 。
i i i
2、全站仪极坐标法(在统一的测量坐标系中,任意已知控制点上设站,放任何曲线的点)关键 计算点在测是坐标系中的坐标。
JD8

JD8
重合或偏差 f 在容许范围内,则 ZD 可定,否则,量出 f , ZD 应横移的距离
e
a f a b
二、转折角的测定 路线由一个方向偏至另一方向,偏转后的方向与原方向间的夹角。
右 180
左 180
c
测右角,定分角方向线 三、里程桩的设置
3) QZ 点:从交点沿分角方向线量取处矢距 E,打桩。 二、圆曲线详细测设 1、切线支距法 以曲线的 zy 或 yz 点为原点,切线为 x 轴,过原点的半径为 y 轴,根据坐标 x,y 测设曲线上各 桩点 Pi。 测设时分别从曲线的起点和终点向中点各测设曲线的一半, 采用整桩距法设桩, 即弧长 l(20m, 10m,5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