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唐朝诗人罗殷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诗中“平陈业”指的是( )A.灭掉陈朝B.创立科举制C.统一度量衡D.开通大运河2.“琼花缀玉扬州梦,稻米流脂汴水情。

百里龙舟经过处,千年漕运赖通行。

”这是对安徽泗县的隋朝大运河遗址的抒怀。

诗句体现出大运河的开通( )A.加速了当地造船业的发展B.有利于沿岸的科技进步C.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D.加强对流域水质的保护3.唐太宗在《诫皇属》中提道,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

”不可不察也。

以下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是( )A.知人善任B.从谏如流C.轻徭薄赋D.戒奢从简4.“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郡县制B.分封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5.“唐史臣称(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宋)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

二人道不同,同归于治,此天所以佐唐使中兴也。

”以上材料可以佐证( )A.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B.唐玄宗统治后期,任人唯亲C.唐玄宗励精图治,重用贤能D.唐太宗用人唯贤,唯才是举6.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A.唐太宗统治前期B.唐太宗统治后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玄宗统治后期7.唐代广泛流行“胡装”“胡食”“胡乐”,统治者还在不同场合宣扬“四海一家”“混一戎夏”的思想。

这表明唐朝( )A.民族政策开明B.中央集权强化C.社会风气保守D.文学艺术多彩8.文物具有重要的史证价值。

下列图片呈现的文物既能证明唐朝的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A.陕西秘色瓷B.骑驼乐舞俑C.越窑青瓷D.邢窑白瓷9.“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

2020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及答案

2020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1.日本的唐招提寺在每年的6月5日,即鉴真忌辰的前一天举办纪念法事。

而只有在这一天,平日难得一见的国宝“鉴真和尚坐像”才会和公众见面。

鉴真东渡日本发生在()A.隋朝时期B.秦汉时期C.唐朝时期D.宋元时期2.(题文)有人这样赞美京杭大运河:“翻开人类历史的记录本,从没有一页如中国大运河一般,将人类勤劳与勇气、文明与智慧标记得如此熠熠生辉。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A.长安B.涿郡C.余杭D.洛阳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诗歌主要描述了开元盛世时期()A.政治清明B.科举兴盛C.民族融合D.经济繁荣;开元盛世4.小明以“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局面B.唐玄宗时出现“开元盛世”局面C.唐太宗时吐蕃是唐王朝的一部分D.都城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5.《三国演义》卷首语这样说:“有道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在东汉末年到南北朝近400年分裂后,隋朝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你知道隋统一时间是A. 581年B. 589年C. 618年D. 605年6.唐朝时,该国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

这个国家是()A.日本B.天竺C.大食D.大秦7.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 )A. 581年B. 589年C. 605年D. 618年8.如今,许多中小学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9.科举制度被西方人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他们认为“(科举考试使得)即使是国家中最贫穷的人也只能说,如果他命运不济也是‘天意如此’,他的同胞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他提升自身的地位……”这主要是指科举制度()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B.保证了官吏的清正廉明C.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D.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10.下列的工具,发明于唐朝而且用于灌溉的是()A.翻车B.曲辕犁C.筒车D.水排11.下列有关黄巢起义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攻入长安,建立政权B.以失败而告终C.起义军转战大半个中国D.推翻了唐王朝12.日本共派遣遣唐使13次,人数多时一次就有500余人。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3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共5套03含答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3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共5套03含答案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4 分)
(3)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2 分)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的音符 (4)请举出这段时期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2 分)
(5)请举出这段时期因贪图享乐而导致唐朝衰落的君主。(2 分)
“一笑置之”的理由应该是( )
A.唐朝北方无边患
B.长城已彻底失去防御作用
C.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D.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
12.下图所示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是( )
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C.将唐典章引入日本
D.促进民族交融
13.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国后向人们描述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B.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C.灭亡唐朝,建立新政
D.给唐朝统治以致打击
20.唐朝灭亡后,我国历史再次进入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事不断,人民生活困苦。
以下对五代十国的评价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延续
B.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均为武将
C.分裂中蕴含着统一的趋势
D.五代在北方,十国在南方
图四
(4)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与商业的繁荣之间有何内在联系?根据上面四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开 元盛世”的含义。(4 分)
[衰亡原因总结] 材料三“(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司马光《资治通鉴》 (5)何为“安史之乱”?它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对唐朝有何影响?(3 分)
C.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D.加快了隋朝的灭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测试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1题)1、我国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吏开始于( )A.西汉B. 三国C. 隋朝D. 唐朝2、位于淮水与黄河之间的一段河叫()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3、下列不属于隋朝做出重要贡献的是()A.重新统一中国B.开凿大运河C.开元盛世局面D.开创察举制4、古代的长安被称“六朝古都”,许多统治者曾定都于此。

下列朝代定都长安的有()①西汉②东汉③隋朝④秦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5、“将兴辽东之段,自洛口开渠达涿郡,以通漕运”,这条运河是指()A.通济渠 B.永济渠 C.会通渠 D.邗沟6、隋朝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

这样做的目的是()A.完善中央集权 B.防止宰相权重难制 C.扩大民主权力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7、右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

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②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④ 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D.②③8、.扬州是惟一与中国古代大运河同生共长的城市。

近年来,扬州多次举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致力于运河遗产的保护、运河名城间的交流和合作。

古代大运河开凿始于( )A.吴王夫差 B.隋炀帝 C.元世祖 D.乾隆帝9、淮北市博物馆陈列了许多近年发掘出来的大运河文物。

右图中隋朝大运河流经今安徽省境内的一段是(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10、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中,兵部隶属于下列哪个机构管辖( )A、中书省B、门下省C、内史省D、尚书省11、隋朝重新统一南北是在( )A.581年 B.605年 C.601年 D.589年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请回答:(1)从材料一,你得到关于大运河的历史信息是什么?(3分)(2)除大运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1)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1)

“励精为治”。他尤其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发展经济,注意减轻农民负担,他统治前期,唐朝进
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因此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重用
人才。
故选:A。
【点评】准确识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
8.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
(判断对错)
15.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是姚崇。
(判断对错)
三.辨析题(共 2 小题)
16.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唐的繁荣是在隋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创新的结果。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将长江南北的经济更紧密地
联结起来,唐朝受惠于这条运河很多。唐承隋科举制并有所变革,使大批出身庶族的才俊之士得
点滴学堂整理 以进入仕途,为唐代文化带来新的面貌。 唐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时代精神。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频繁交往,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经过 吸收、改造、创新,成为唐文化中色彩绚烂的成分。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和通
合的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6.“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被唐太宗比喻为“一面镜子”的是( )
A.房玄龄
B.马周
C.魏征
D.尉迟敬德
微信搜索关注【初中网课学习】公众号,获取更多资料
微信搜索关注【初中网课学习】公众号,获取更多资料
二.填空题(共 5 小题)
11.一些重要人物为隋唐盛世做出贡献:
(1)他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励精图治开创繁荣局面:

(2)他先后进谏了 200 多次,被唐太宗称为知得失的镜子: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隋唐时期,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途径是()A.建立军功 B.努力耕织 C.参加科举考试 D.依靠门第出身2.苏辙在《栾城集》中写道:(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其中,“朝廷”指的是以下哪一个?A.金 B.北宋 C.南宋 D.西夏3.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这个时期的社会特点是()①政治清明②经济发展③社会安定④物价低廉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徐州市的户部山有条状元街,“状元”一词和哪种制度有关()A.分封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九品中正制5.被唐太宗称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的大臣是A.魏征 B.宋璟 C.狄仁杰 D.姚崇6.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A.洛阳、涿郡 B.洛阳、余杭 C.涿郡、余杭 D.余杭、涿郡7.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北方。

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南宋在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由北方向南方的转移。

下列关于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说法不不确的是A.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B.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C.广州、泉州都有发达的造船业D.长安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8.据说隋炀帝是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而开凿大运河的。

你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经济交流 B.加强对全国的统治C.沟通五大河流 D.便利南北交通9.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10.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杨坚夺权建立隋朝③大运河的开凿④隋炀帝在江都被杀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②①③11.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盛况,当时的皇帝是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12.我国古代书法史上有“颜筋柳骨”、“颜骨赵姿”的说法,下列作品中能反映“颜筋”、“颜骨”的是A.B.C.D.13.隋朝是一个富强文明而又暴虐短命的王朝,38年的历史就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又瞬间灭亡。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第I 卷(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答题卡内。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局面曾交替出现,但统一始终是主流。

结束西晋末年以来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2.中国民间自古有给小孩佩戴“长命锁”的风俗,这寄托了家族对子孙后代的期盼。

右图是一枚银质的“长命锁”,它反映了( ) A.科举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B.白银逐渐成为我国主要货币C.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D.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杰出成就3.盛世修运河,运河兴盛世。

据《新闻联播》报道: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广西平陆运河项目(见右图)于2022年8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

历史上曾有一条运河从 南到北,连接五大水系,将我国东部地区紧密连接在一起,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

这条运河是( )A.灵渠B.都江堰C.大运河D.邗沟4.《旧唐书·李密传》中这样描写隋朝末年的社会状况:“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出现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是( )A.出现八王之乱B.各国诸侯长期混战C.隋炀帝统治时沉重的徭役和兵役D.爆发隋末农民起义5.唐朝某位皇帝经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其统治期间出现的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的治世局面是(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6.下列是唐朝前期三位很有作为的皇帝。

按照其在位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唐太宗一唐玄宗-武则天B.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C.唐玄宗-武则天一唐太宗D.武则天一唐太宗-唐玄宗7.中国古代出现过“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治世局面。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在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300多年的政权分立时期,结束这种局面是在哪个朝代建立之后?A。

东晋 B。

西晋 C。

陈朝 D。

隋朝2.2016年3月19日CCTV-9首播大型人文纪录片《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其中心是?A。

长安 B。

洛阳 C。

余杭 D。

涿郡3.(2016·辽宁名校月考) 有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 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A。

促进了中外交流 B。

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4.(2016·XXX月考) 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

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A。

权臣当道 B。

XXX的暴政 C。

土地兼并严重 D。

隋末农民起义5.史学家XXX认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

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A。

西周实行分封制 B。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

元朝推行行省制 D。

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6.《XXX说XXX:武则天》由《百家讲坛》讲稿改编而成,深入浅出,读来引人入胜。

该书中之所以肯定XXX主要是因为?A。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

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

重用有才能的人7.对比分析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XXX统治前期出现的“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相比,最大的不同是?A。

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B。

政治比较稳定 C。

经济繁荣发展 D。

国力强盛8.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区太和寨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一次阶段性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范围:第一单元时间:60分钟满分:100 出题人:郝丽敏陈玉侠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
1.这是中国历史之中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但它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

同时其在政治上确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影响深远。

那么这个朝代就是
A.唐朝
B.西汉
C.隋朝
D.东汉
2.图片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图片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的是
A.大运河
B.都江堰
C.长城
D.曲辕犁
3.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A.扬州、北京
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
D.广州、杭州
4.“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唐代诗人李敬芳的这首《汴河直进船》评述了大运河的利与弊。

你知道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
A.便利隋炀帝的出游 B.巩固西南边防
C.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D.巩固隋朝统治
5.年号多取吉利吉祥、国泰民安的含义,或是显示皇权的神圣。

“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其中用“贞观”作为年号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6.李隆基亦称唐明皇。

712年至756年在位,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

李隆基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最为鼎盛的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那么,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中宗
D.唐德宗
7.金榜题名源于我国古代科举考试。

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分别开始于
A.秦朝、唐朝 B.唐朝、唐朝
C.隋朝、隋朝 D.隋朝、唐朝
8.“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

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

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戒日王
9.13岁的他即赞普位。

即位后,训练军队,很快平息各地的叛乱,统一各部,定都逻些(今拉萨),建立了吐蕃奴隶制政权。

采取许多措施鼓励百姓学习和运用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农牧业生产,使吐蕃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迅速呈现中兴之势。

材料中的他就是
A.怀仁可汗
B.尺带珠丹
C.松赞干布
D.颉利可汗
10.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武则天
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

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11.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12.“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在这里主要赞扬科举制度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官员素质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废除了门阀制度
13.莫高窟是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观察下列该窟中的壁画和雕塑,我们可以发现莫高窟也是我国哪一宗教的艺术宝库?
A.佛教
B.道教
C.儒家
D.伊斯兰教
14.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 《史记》
B 《资治通鉴》
C 《水经注》
D 《大唐西域记》
15.脍炙人口的唐诗深受人们喜爱,唐代诗人辈出。

郭沫若:“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他赞誉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16.有位收藏家最近从古董市场上购得一座彩陶马,上面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黄、绿、青三色,经专家鉴定是真品,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制作的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7.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

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A. 王羲之、吴道子、李白
B. 王羲之、吴道子、杜甫
C. 张旭、顾恺之、李白
D. 张旭、顾恺之、杜甫
18.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朝时印刷的
A.《甘石星经》 B.《金刚经》 C.《唐律疏议》 D.《黄帝内经》
19.诗仙太白系列酒独具“窖香浓郁、醇和绵软、甘冽净爽、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

荣获了中国优质酒、全国酒类评比金奖、五届四川名酒、重庆名酒等220多项荣誉。

那么,你知道该系列酒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哪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呢?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柳公权
20.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二、材料与问答
21. (共15分) 请你仔细观察右图,结合所学
(1)右图描述的是_________(水利工程的名
称)?(2分)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4分)
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3)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
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
填字母)(3分)
(4)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6分)
22.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下图中,图一为大雁塔,图二为小雁塔。

唐朝时,新科进士齐集大雁塔下
题名留念。

武举进士则在小雁塔题名。

图一图二
材料二: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明经考试中,有一种“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

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材料四: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代的什么选官制度?其中的武举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开始的?(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李世民统治时期的情况,你认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的“帖经”试题会助长什么不好的学习方法?进士科考诗赋在唐代有什么积极影响?(4分)
(4)读了材料四,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分)
23.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人物,作出了许多重要的成绩。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下列历史人物的问题。

(14分)
图一图二图三
(1)图一中的历史人物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其在位时的年号是贞观,那么他就是谁?其为了加强汉藏友谊,把谁嫁到了吐蕃?(4分)
(2)图二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们称她的统治为什么?(4分)
(3)图三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远赴天竺学习佛教,他就是谁?其归国后著有一部书籍名叫什么?(6分)
七下历史第一单元检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1-10 CABDB BDBCB 11-20 DBADB DBBAD
二、材料题
21.(1)隋;大运河
(2)北京;杭州
(3)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4)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18分)
22.(1)科举制,武则天
(2)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3)是会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知识。

促进了唐朝诗歌的发展和繁荣。

(4)科举制在唐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选官制度。

(8分)
23.(1)唐太宗文成公主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唐太宗,玄奘,《大唐西域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