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1-2011能源管理体系全套文件(能源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

合集下载

iso50001 能源管理体系

iso50001 能源管理体系

iso50001 能源管理体系
ISO 500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

该标准为组织提供了建立、实施、维护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的框架和方法,旨在帮助组织有效地管理和减少能源消耗,以提高能源绩效和降低能源成本。

ISO 50001于2011年发布,是基于PDCA(Plan-Do-Check-Act)循环的管理体系标准。

它可以适用于各种规模和类型的组织,包括企业、机构、政府部门等。

通过实施ISO 50001标准,组
织可以建立一个全面的能源管理体系,包括能源政策、目标、计划、操作和控制,以及能源性能指标和监控机制。

ISO 50001的实施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利用能源效率改进的机会,优化能源使用,并有效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提高能源效率,组织可以减少能源成本,增加竞争力,并提高社会形象。

ISO 50001标准的认证认可由第三方机构进行,该认证能够向
外界证明组织已经建立并有效实施了能源管理体系,符合国际标准要求。

总结来说,ISO 50001是一项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旨在帮助组
织通过有效管理和减少能源消耗来提高能源绩效和降低能源成本。

它提供了一个框架和方法,帮助组织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认可向外界证明其符合国际标准要求。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i 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要求以及使用指南,帮助组织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能源管理体系,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成本,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能源管理体系概述能源管理体系是指组织对能源使用进行管理和优化的一套系统。

它基于i so50001标准,通过设立能源政策、制定能源目标、落实能源管理计划以及持续改进等步骤,帮助组织实现能源效率的提升和能源消耗的降低。

2.1i s o50001标准简介i s o500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 SO)制定的用于能源管理的标准,于2011年发布。

该标准提供了一套适用于各种组织的能源管理要求,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实施、维护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

通过按照is o50001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组织可以逐步实现能源的持续改进。

2.2i s o50001能源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构建符合is o50001要求的能源管理体系对于组织意义重大。

首先,能源管理体系可以提高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能源成本。

其次,能源管理体系可以提升组织形象,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形象。

最后,能源管理体系可以促进组织的创新和优化,推动绿色发展。

三、能源管理体系要求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包括能源目标、能源政策、能源管理计划、能源数据管理、能源审查等方面。

以下是is o50001对这些要求的详细描述。

3.1能源目标组织应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能源目标,包括能源效率的提升、能源消耗的降低等方面。

能源目标应该明确、量化,并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同时,组织需要确保能源目标能够监测和评估。

3.2能源政策能源政策是组织制定和实施能源管理的基本指导方针。

能源政策应包括对能源的承诺、责任、目标、法规遵守等方面内容,并由组织高层进行批准和发布。

3.3能源管理计划能源管理计划是组织为实现能源目标而制定的实施方案。

能源管理计划应包括能源数据采集与分析、能源消耗评估与监测、能源改进措施的制定与实施等内容。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ISO50001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ISO50001

文件编号:NYGLCX—2008—A 受控状态:受控XXXX集团XXX公司能源管理程序文件2013年6月18日发布实施相关术语能源管理体系:用能单位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能源方针并管理其用能活动。

用能单位:消耗能源的独立核算单位或其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

能源因素:在用能单位运营全过程中,对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有影响的过程和环节。

重要能源因素:指对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过程和环节。

能源方针:用能单位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宗旨和方向。

目标:用能单位所要实现的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总体要求。

指标:为实现部分或全部目标而设定的、量化的、可测量的绩效要求。

关键岗位:能源管理岗位和重点用能设施、设备操作岗位。

基准:用能单位为评价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绩效,通过对历史数据收集与分析,确定的某一年(或某一时期)能耗指标、能源利用效率。

标杆:用能单位参照比对的、同行业同类型活动可得的最佳能源利用水平。

能源管理绩效:用能单位实施能源管理活动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

能源管理方案:用能单位为挖掘节能潜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针对能源因素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不符合:未满足要求。

目录修改记录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一、目的控制矿井能源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和资料,确保各有关场所使用有效的版本,为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可靠的保证。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能源体系文件和资料的管理与控制。

三、职责㈠环保科技中心负责能源管理手册和能源程序文件的控制。

㈡办公室负责矿发文件和上级来文的控制,其他外来文件由接收部门控制。

㈢各单位负责本职能范围内第三层文件的编制和控制。

四、工作程序㈠工作流程编制批准发布实施更改换版评审㈡文件的分类1、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分为三个层次:⑴能源管理手册;⑵能源程序文件;⑶第三层文件。

2、能源管理手册是阐述企业的能源方针、目标,对组织的机构、职责权限以及标准要求进行总体描述的文件。

(ISO50001-2011)节能管理规范(4P)

(ISO50001-2011)节能管理规范(4P)

节能管理规范(ISO50001-2011)本制度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措施,减少能源购入、储存、加工转化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所称能源,是指原料煤、燃料煤、电力、蒸汽、汽油,以及压缩空气等。

公司能源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环境,追求持续发展,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管理措施,把产品能源消耗降到最低”的目标方针;坚持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主要负责人对全公司能源管理工作负责,职能部室、分厂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的能源管理工作负责;坚持实行分工、分级负责制。

公司各分管副总在总经理领导下对分管范围内的能源管理工作负责,各职能部室和管理人员对职责范围内的能源管理工作负责。

具体如下:一、燃煤的管理1、物资供应处负责燃料煤的采购,确保煤炭质量和数量满足生产需要;质量控制处负责燃煤的验收、检验工作。

进库的燃煤由生产技术处原材料验收组按规定取样,再送入质量控制处进行工业分析。

入窑的燃料煤由质量控制处取样并分析。

2、燃煤的计量工作由设备保全处电气主管负责。

衡器按规定及时进行校验,确保计量准确无误。

3、物资供应处必须保质保量供应生产用燃煤。

4、购入燃煤必须经计量、质量验收后方可使用,凡未经计量、质量验收的燃煤不得使用。

5、进厂的燃煤要按矿点、粒度进行分堆堆放,严禁混堆。

燃煤的使用必须按照质量控制处的要求进行合理搭配,并经计量后方能进入预均化场进行均化。

在燃煤入库均化过程中,运输汽车、道路上的煤必须清理干净,转入库内,杜绝浪费现象。

6、制造分厂负责原煤堆场的管理工作及预均化布煤的倒运,在质量验收合格后利用铲车将不同矿点的煤收堆。

在堆煤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煤的损失,路上的撒煤要及时回收。

7、财务审计处会同有关部门每月底进行一次煤库盘存,做到账物相符,收支平衡。

二、电力的管理1、生产区和生活区的电力一、二级计量由设备保全处电工段负责抄录、汇总,每月向财务、生产等相关部门进行报送。

ISO50001文件控制程序

ISO50001文件控制程序

ISO50001文件控制程序一、目的ISO50001 文件控制程序的目的在于确保与能源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得到有效的管理、控制和更新,以保证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并为相关人员提供准确、一致和最新的信息。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与 ISO50001 能源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包括但不限于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外来文件等。

三、职责1、能源管理负责人负责批准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发布和修订。

2、能源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审核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并对文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和检查。

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文件的编制、使用、保管和更新,并确保文件的执行。

四、文件分类1、管理手册阐述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方针、目标、组织结构、职责和程序等总体要求。

2、程序文件描述为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所涉及的各项活动的流程和方法。

3、作业指导书详细说明具体操作和执行的步骤、方法和要求。

4、记录表格用于记录能源管理活动的结果和数据。

5、外来文件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客户要求等外部来源的文件。

五、文件编号为了便于文件的识别、检索和管理,对各类文件进行统一编号。

编号规则应具有唯一性、系统性和可追溯性。

例如:管理手册:EM-01程序文件:EMP-01作业指导书:EMWI-01记录表格:EMF-01六、文件编制1、文件编制应遵循 ISO50001 标准的要求,结合本组织的实际情况,确保文件的内容准确、清晰、完整和可操作性。

2、编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了解能源管理的相关要求和业务流程。

3、文件编制完成后,应进行内部评审,确保文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七、文件审核1、能源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文件进行审核,审核人员应包括相关部门的代表和专业人员。

2、审核的重点包括文件的内容是否符合 ISO50001 标准的要求、是否与本组织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

3、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给编制人员进行修改。

八、文件批准1、经过审核修改后的文件,由能源管理负责人批准发布。

iso 50001 能源管理体系

iso 50001 能源管理体系

iso 50001 能源管理体系ISO 50001是国际上广泛应用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旨在帮助组织有效管理能源使用,提高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本文将介绍ISO 50001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以及其在能源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一个系统性的方法,帮助组织识别和实施能源效率改进措施,从而实现能源消耗的减少。

该标准要求组织制定能源政策和目标,并建立一套能源管理体系,以确保能源的有效利用和持续改进。

ISO 50001的实施需要组织进行能源管理的全面评估,包括能源使用情况的收集、分析和监控,以及能源效率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ISO 50001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确定能源政策和目标、进行能源管理体系规划、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检查与评审、持续改进。

首先,组织需要确定能源政策和目标,明确能源管理的方向和目标。

然后,根据能源政策和目标,制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规划,包括确定能源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制定能源检测和数据收集的方法,以及建立能源性能指标和能源计划。

接下来,组织需要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包括进行能源使用的监控和测量,收集能源数据,识别能源消耗的关键环节,制定能源效率改进措施,并进行能源管理的培训和宣传。

在实施过程中,组织需要定期进行能源管理的检查与评审,以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最后,组织需要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通过分析能源数据、评估能源效果、识别问题和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

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在能源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组织明确能源政策和目标,建立起明确的管理框架,推动组织在能源管理方面的持续改进。

其次,ISO 50001要求组织进行能源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通过对能源使用情况的深入了解,可以发现能源浪费和低效的环节,制定相应的能源效率改进措施。

此外,ISO 50001还要求组织进行能源管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能源意识和参与度,推动能源管理的全员参与。

能源管理体系(ISO50001)管理手册

能源管理体系(ISO50001)管理手册

能源管理体系(ISO50001)管理手册1. 引言能源管理体系(ISO50001)是一个为组织提供能源管理的框架,旨在帮助组织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的国际标准。

本管理手册旨在为组织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提供指导。

2. 范围本管理手册适用于所有有意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组织。

它包含了组织顶层管理对能源管理体系的承诺和支持。

3. 角色和职责3.1 高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是能源管理体系的最终责任人。

他们应确保组织的能源政策和目标与能源管理体系保持一致,并为能源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3.2 能源管理代表能源管理代表是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者和监督者。

他们负责制定能源管理计划、监控能源消耗和效率,并推动能源管理体系的改进。

3.3 所有员工所有员工应积极参与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改进。

他们应遵守能源管理政策和目标,并提供有关能源消耗和效率的信息。

4. 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根据ISO50001标准的要求,能源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方面:4.1 能源政策和目标组织应制定和实施能源政策,并设定能源目标,以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4.2 能源管理计划和程序组织应制定能源管理计划和程序,以确保能源的有效管理和监控。

计划和程序应包括能源消耗的跟踪、能源效率的评估和改进措施的实施。

4.3 能源绩效指标和评估组织应制定能源绩效指标,并定期评估能源绩效。

评估结果应作为能源管理体系改进的依据。

4.4 能源管理文件控制组织应控制能源管理相关文档的编制、审查、发布和更新。

文档应准确、及时地提供相关能源管理信息。

4.5 能源意识和培训组织应加强员工的能源意识和培训,以提高能源管理的效果。

培训内容应包括能源管理的原理、技巧和方法。

4.6 内部和外部沟通组织应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内部和外部沟通机制,以确保能源管理的有效传播和合作。

4.7 能源管理体系的审核和改进组织应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手册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手册

En 管理手册En management manual未经公司之书面许可, 任何个人和团体不得全部或部分复制、使用或引用本标准。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document shall not be copied or disclosed without authorized permission.Q/Z XXXXXXXX 有限公司 发布2019-07-30发布2019-08-01发前言本标准是我公司在能源管理体系活动中,依据ISO 50001:2018版要求进行编制,规定了我司能源管理体系的基本结构,是实施和保持能源管理应长期遵循的文件。

本标准编写格式参考GB/T1.1-2000、GB/T1.2-2002编写。

本标准由XXXXXXX公司有限公司综合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焦XXXXXX有限公司综合部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XXXXXXX公司综合部制定本标准起草人:XXXX本标准批准人:发布令本公司依据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要求》、RB/T101-2013《能源管理体系电子信息企业认证要求》等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编制A/0版《En管理手册》。

本《En管理手册》确定了本公司的能源管理体系范围,阐明了本公司的能源管理方针和目标、组织结构、人员职责和管理要求。

是指导本公司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是本公司开展各项能源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也是向顾客和认证机构提供节能环保保证及信任的依据,要求公司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不断提高我公司全体员工的节能降耗意识,持续改进本公司的能源管理综合水平。

经审查,本《En管理手册》符合本公司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及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现正式批准发布,自2019年08月01日起正式实施。

手册现行版本:A/0总经理:2019年07月30日任命书各位员工:为加强能源管理,进一步提高能源方面管理水平,经研究决定按照ISO50001:2018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能源管理体系,现特任命:XXXXXX 先生为公司En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其主要职责是:1)确保按ISO50001:2018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能源管理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001-2011能源管理体系全套文件(能源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第1 页共147 页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能源管理手册文件编号:AL/NYSC-2017版本:受控号: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17年11月28日实施日期:2017年11月28日第2 页共147 页能源管理手册修订记录第3 页共147 页发布令能源管理手册发布令为了建立并不断完善公司能源管理体系,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高效低耗生产,依据《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SO50001:201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12),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了《能源管理手册》第一版,本手册描述了XX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适用于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涉及生产、产品及单位管理相关过程的能源管理活动。

阐明了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能源方针和目标,是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面贯彻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法规性文件,是实施能源管理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第三方审核的重要文件。

经审定,现予以批准颁布,本手册自2017年11月30日起实施。

本手册是公司能源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建立并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为准则,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批准: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第4 页共147 页能源方针发布令全体员工及相关方:我公司能源方针经广泛征集,充分讨论研究,现予发布实施,要求全体员工认真执行,请相关方密切配合。

能源方针:遵守法规清洁生产创新改造提高能效内涵:一、遵守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削减能源用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创新改造,持续改进能源绩效,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合理用能,建立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支持高效产品和服务的采购,支持积极改进能源绩效的设计。

五、为积极制定能源目标、指标提供方向和框架。

总经理: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第5 页共147 页关于公布能源目标、指标的通知各相关单位:为保持能源体系有效运行,不断提高能源绩效,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结合公司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制定了能源目标、指标,现予以公布如下: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能源目标、指标清单能源目标、指标分解清单第6 页共147 页2019年能源消耗情况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第7 页共147 页企业简介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综合性化学药品生产企业,为股份制企业,下辖XX有限公司、XX药业(XX)有限公司、XX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三大全资子公司,控股XX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前身为XX市第三制药厂,1998年改制组建XX药业有限公司,2011年7月1日正式更名为XX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现为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XX省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XX省泰山学者药学特聘专家设岗单位,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XX省企业技术中心、XX 省抗生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XX省静脉营养大容量注射剂工程实验室。

公司占地1000余亩,现有员工3000 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900 余人,总资产近20亿元。

长期以来,公司秉承“推陈出新,诚实守信”的企业理念,以创新驱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2011年跻身国内制药企业50强。

公司产品涉及大输液(非PVC软包装输液、PP塑瓶输液、玻璃瓶输液)、水针剂、冻干粉针剂、片剂、膏剂、滴眼剂、胶囊剂和小原料药等八大剂型400多个规格的产品,其中XX药业输液产品总产能全国第三,单厂产能位居国内第一,水针产量居XX省第一位。

十三五期间,XX药业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首要工作,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合资、增资等多种形式进行融资,增加新产品研发投入,提高新产品技术含量,努力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25亿元的宏伟目标,为中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目录第8 页共147 页第一章范围第二章引用文件第三章术语和定义第四章能源管理体系要求4.1 总要求4.2 管理职责4.3 能源方针4.4 策划4.5 实施与运行4.6 检查4.7 管理评审第五章附录附录1 能源管理体系公司机构图附录2 能源管理体系职责分配表附录3 程序文件目录附录4 能源管理人员附录5 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图第9 页共147 页第一章范围1.1 能源管理体系覆盖范围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能源生产运行工序,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能源供应、计量、控制等相关的管理活动。

1.2 公司覆盖的部门(见附录1能源管理公司结构图)。

1.3 能源管理手册是公司公司能源管理体系的核心:1)本手册规定了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2)本手册规定了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相关要求;3)本手册适用于本公司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能源管理体系与标准的符合性,并为第三方认证或评价提供依据。

第10 页共147 页第二章引用文件2.1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能源管理手册的引用而成为能源管理手册的条款,能源管理手册引用文件为:1)GB/T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2)GB/T29456-2012《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3) ISO50001:201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第11 页共147 页第三章术语和定义能源管理手册采用ISO50001:201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及《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12)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

3.1 边界公司确定的物理界限、场所界限或次级公司界限。

3.2 持续改进不断提升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循环过程。

注1:建立目标并发现改进机会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注2:持续改进能实现整体能源绩效的不断改进,并与公司的能源方针一致。

3.3 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

3.4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5 能源电、燃料、蒸汽、热力、压缩空气以及其他类似介质。

注1:在本标准中,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各种形式,可被购买、贮存、处置、在设备或过程中使用以及被回收利用。

注2:能源可被定义为一个系统产生外部活动或开展工作的动力。

3.6 能源基准用作比较能源绩效的定量参考依据。

第12 页共147 页3.7 能源消耗使用能源的量。

3.8 能源效率输出的产品、能源、服务或绩效,与输入的能源之比或其他数量关系。

3.9 能源管理体系用于建立能源方针、能源目标、过程和程序以实现能源绩效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的集合。

3.10 能源管理团队负责有效的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活动并实现能源绩效持续改进的人员。

3.11 能源目标为满足公司的能源方针而设定,与改进能源绩效相关的、明确的预期结果或成效。

3.12 能源绩效与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关的,可测量的结果。

3.13 能源绩效参数由公司确定,可量化能源绩效的数值或量度。

注:能源绩效参数可由简单的量值、比率或更为复杂的模型表示。

3.14 能源方针最高管理者发布的有关能源绩效的宗旨和方向。

注:能源方针为设定能源目标、指标及采取措施提供框架。

3.15 能源评审第13 页共147 页基于数据和其他信息,确定公司的能源绩效水平,识别改进机会的工作。

3.16 能源服务与能源供应、能源利用有关的活动及其结果。

3.17 能源指标由能源目标产生,为实现能源目标所需规定的具体、可量化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公司或其局部。

3.18 能源使用使用能源的方式和种类。

如通风、照明、加热、制冷、运输、加工、生产线等。

3.19 相关方与公司能源绩效有关的或可受到公司影响的个人或群体。

3.20 内部审核获得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考核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执行程度的系统、独立、文件化的过程。

3.21 不符合不满足要求。

3.22 公司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或其结合体,或上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其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

第14 页共147 页3.23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的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24 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注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

注2:程序一旦形成文件,“形成文件的程序”将被频繁使用。

3.25 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从事活动证据的文件。

注:记录可用作可追溯性文件,并提供验证、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依据。

3.26 范围公司通过能源管理体系来管理的活动、设施及决策的范畴,可包括多个边界。

3.27 主要能源使用在能源消耗中占有较大比例或在能源绩效改进方面有较大潜力的能源使用。

3.28 最高管理者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公司的人员。

第15 页共147 页第四章能源管理体系要求4.1总要求4.1.1 目的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4.1.2 范围适用于公司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

4.1.3 职责1)最高管理者负责相关职能的分配及资源的配置,任命关键岗位的人员,指定关键管理岗位的代理人;2)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

4.1.4 要求在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应:1)根据标准要求,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编制必要的文件,按照文件要求公司具体工作的实施;体系建立后应确保日常工作按照文件要求持续有效运行,并不断完善体系和相关文件;2)界定能源管理体系的管理范围和边界(见第一章范围规定);3)策划并确定可行的方法,以满足标准各项要求,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

4.1.5支持性文件1)《文件控制程序》2)能源管理公司机构成立文件(附件一)第16 页共147 页3)任命书(见附件二)4)能源管理公司结构框图(见附图一)5)PDCA方法(见附图二)第17 页共147 页4.2管理职责4.2.1 目的明确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权限,以保持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

4.2.2 范围适用于公司的机构设置、职能分配和关键岗位人员的任命及授权。

4.2.3 职责1)最高管理者对管理体系建设做出承诺并任命管理者代表和批准组建能源管理团队;2)管理者代表指定相关人员开展能源管理活动,并明确职责权限;3)各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开展能源管理活动。

4.2.4 要求1)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者承诺支持能源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具体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落实:⑴确定能源方针,并实践和保持能源方针;⑵任命管理者代表和批准组建能源管理团队;⑶提供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所需要的资源,以达到能源绩效目标;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业技能、技术和财务资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