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特点
描写风筝外形特点的句子

描写风筝外形特点的句子1. "风筝如一只展翅翱翔的鹰,骨架精细,翅膀栩栩如生。
"2. "“蝴蝶”风筝翩翩起舞,色彩斑斓的翅膀在阳光下闪烁着梦幻般的光泽。
"3. "细观“金鱼”风筝,红艳的鳞片绘得惟妙惟肖,仿佛能看见它在空中悠然游弋。
"4. "“蜈蚣”风筝身长百节,形态生动,犹如一条巨龙腾空而起。
"5. "“燕子”风筝线条流畅,剪纸艺术般的造型充满了古朴与灵动之美。
"6. "“凤凰”风筝华美绚丽,五彩羽翼在风中轻轻摆动,尽显高贵气质。
"7. "“龙头蜈蚣”风筝融合了中华传统元素,龙头威猛,蜈蚣身躯蜿蜒曲折,极具视觉冲击力。
"8. "“卡通人物”风筝形象活泼可爱,丰富的色彩和细节刻画使其活灵活现。
"9. "“几何图形”风筝以简约线条勾勒出抽象美感,独特的设计令人耳目一新。
"10. "“京剧脸谱”风筝将国粹艺术融入其中,浓墨重彩的脸谱在蓝天白云间格外醒目。
"11. "“星星月亮”风筝以其明亮的颜色和象征意义,仿佛将夜空中的繁星皓月揽入怀中。
"12. "“中国结”风筝将传统的吉祥图案化为实体,红色丝线编织的中国结在风中摇曳生姿。
"13. "“青花瓷”风筝饰以经典的青花纹样,蓝白相间的图案流露出浓厚的古典韵味。
"14. "“彩虹”风筝拥有七彩斑斓的色泽,宛如天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5. "“飞机”风筝逼真的造型配以鲜艳色彩,让人瞬间联想到遨游天空的壮志豪情。
"16. "“帆船”风筝巧妙地模拟了船只在海面上乘风破浪的场景,展现了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17. "“猫头鹰”风筝眼神犀利,羽毛纹理清晰可见,如同黑夜中的守望者在空中盘旋。
非遗文化风筝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风筝文化。
风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民间智慧。
下面,我将从风筝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承与发展三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讲述这一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风筝的历史渊源风筝起源于我国,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据《汉书》记载,春秋时期鲁班曾制作木鸢,其飞行原理与风筝相似。
到了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为风筝的制作提供了优质的材料。
自此,风筝开始在我国民间流传,逐渐发展成为一项独特的民间艺术。
风筝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我国古代,风筝不仅是娱乐休闲的工具,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人认为,风筝可以传递神灵,驱邪避灾。
因此,风筝在民间有着极高的地位。
在唐宋时期,风筝更是成为了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挥毫泼墨,创作了大量关于风筝的诗词歌赋。
二、风筝的艺术特色风筝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以下是风筝的几个主要特点:1. 形态各异:风筝的造型丰富多样,有龙、凤、鱼、虫等动物形象,也有亭台楼阁、山水风光等景物。
这些造型各异的风筝,展现了我国丰富的文化底蕴。
2. 颜色鲜艳:风筝的色彩鲜艳夺目,红、黄、蓝、绿等色彩搭配和谐,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3. 线条流畅:风筝的线条流畅优美,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画卷,给人以艺术上的熏陶。
4. 制作精巧:风筝的制作工艺精湛,从选材、剪裁、染色到组装,每一个环节都要求严格。
这种精巧的制作工艺,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智慧。
5. 飞行技巧:风筝的飞行技巧独特,既能展现风筝的优美姿态,又能体现飞行者的技艺。
三、风筝的传承与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风筝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传承与发展。
以下是风筝传承与发展的几个方面:1. 教育传承:许多学校开设了风筝制作课程,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和喜爱风筝文化。
2. 文化活动:各地举办风筝节、风筝比赛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爱好者,使风筝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风筝的描述及特点作文

风筝的描述及特点作文说起风筝,那可是我童年里最鲜活的一抹色彩。
在那片广阔无垠的草地上,风筝就像一个自由的精灵,在空中肆意舞动。
我记忆中的那只风筝,是爸爸亲手为我做的。
它的骨架是用细细的竹条精心扎成的,爸爸那双略显粗糙但十分灵巧的手,将竹条弯曲、捆绑,每一个连接处都绑得结结实实,确保风筝能够承受住风的力量。
那竹条的颜色带着点微黄,透着一股自然的清香,仿佛还残留着竹林里的清新气息。
风筝的面儿是用一张薄薄的纸糊上去的。
这纸可不是普通的纸,而是爸爸精心挑选的那种韧性极好的宣纸。
纸面洁白如雪,光滑细腻,当阳光洒在上面时,还会微微泛出柔和的光泽。
爸爸用米糊小心翼翼地将纸粘在骨架上,每一个角落都粘得平平整整,没有一丝褶皱。
风筝的图案就更有意思啦!爸爸用毛笔蘸上五颜六色的颜料,在上面画了一只威风凛凛的老鹰。
那老鹰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在俯瞰着大地,寻找着猎物。
它的翅膀张开着,线条流畅而有力,好像随时都会一飞冲天。
老鹰的羽毛色彩斑斓,有棕色的、黑色的、还有金黄色的,层次分明,栩栩如生。
当这只风筝完工的时候,我简直爱不释手。
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去外面放风筝。
来到那片空旷的草地,我兴奋地拿着风筝,爸爸则在后面帮我托着。
“三、二、一,跑!”爸爸一声令下,我就像一只脱缰的小野马,撒开腿拼命地跑了起来。
风在耳边呼呼作响,我能感觉到手中的风筝在拼命地想要挣脱我的束缚,飞向蓝天。
“放线,放线!”爸爸在后面大声喊着。
我赶紧一边跑,一边松开手中的线轴。
只见风筝晃晃悠悠地飞了起来,刚开始的时候,它飞得还不高,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跌跌撞撞的。
但是随着风越来越大,风筝也越飞越高,越飞越稳。
我仰头望着天空中的风筝,它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那只老鹰仿佛真的活了过来,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它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而下,时而左右摇摆,像是在向地面上的我展示它的英姿。
这时,草地上的小伙伴们都围了过来,他们仰着头,眼睛里充满了羡慕和惊叹。
写风筝的外形特点作文

写风筝的外形特点作文英文回答:A kite is a type of flying object that is typically made of a light frame covered with paper or fabric. It is usually diamond-shaped, with a long tail attached to it. The frame of a kite is often made of bamboo or other lightweight materials, which allows it to be easily lifted by the wind. The covering material can be decorated with colorful designs or patterns, adding to the visual appeal of the kite.Kites come in various sizes, ranging from small ones that can be flown by children to large ones that require multiple people to handle. The size of the kite depends on the purpose and the wind conditions. Some kites are designed for recreational purposes, while others are used for competitive kite flying events or even for scientific experiments.One of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a kite is itsability to soar high in the sky. When the wind catches the kite, it generates lift and allows the kite to ascend. The tail of the kite helps to stabilize it and keep it in the air. The string or line attached to the kite is used to control its movements and keep it from drifting away.Skilled kite flyers can perform various tricks and maneuvers with their kites, such as loops, dives, and spins.In addition to it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 kitealso holds symbolic meanings in different cultures. In some cultures, kites are associated with freedom and liberation. They are seen as a way to escape the constraints of dailylife and reach for the sky. In other cultures, kites are used in religious or spiritual ceremonies, symboliz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arthly and the divine.中文回答:风筝是一种飞行物体,通常由轻质的框架和纸张或织物覆盖物制成。
风筝知识点总结

风筝知识点总结风筝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它是由风而生的,顾名思义,就是靠风力飞。
风筝要对风力的控制能力。
江苏是风筝的故乡,有着悠久的风筝飞行历史。
关于风筝的历史由来,我国《史记》、《淮南子》、《南齐书》等都有记载。
相传古代中国发酵风筝的年代很久。
据《史记》记载:早在公元前2世纪,战国时期艾特湃因为安伯倡导过用风筝断江,计谋成事。
现代风筝的诞生是在公元17世纪,风筝从中国传向日本,日本传向西方。
目前,风筝已经成为一种有形的工艺品,风筝在地方非常普遍。
关于风筝的种类:风筝分为平面风筝、立体风筝两大类。
平面风筝:即表面的平而无凹凸起伏的风筝。
立体风筝:就是在平的领导的凸起部分有起伏。
而风筝可以按用途来分为七大类:健身风筝、对战风筝、传统风筝、长空风筝、运动风筝、登高风筝和玩具风筝。
风筝作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蕴含了老祖先智慧和技艺,还展现了人们的文化追求和审美情趣。
可以说,风筝已然成为了一门艺术。
与此同时,风筝也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户外活动,可以锻炼人们的身体,增强人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风筝的结构原理:风筝的飞翔原理是在受到风力的作用下,风筝的表面产生了气流,气流中嘉是气压的原理,从而使得风筝能够飞翔。
风筝的制作工艺:风筝的制作工艺源远流长,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风筝的结构设计和制作工艺对风筝飞行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常还需要一些特殊工艺制作,应根据风筝结构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裁缝方式、缝合点、接口部分处理、骨架的支撑,日用材料的特点合理设计工艺。
风筝的绘画技艺:古代风筝上多绘有龙凤、花鸟虫鱼、书法、图案图像等,对手法、布局、颜色搭配等都颇有一定难度。
现代风筝的绘画技艺更加精深,新式风筝要求渐变彩绘、精美内容创作、气息鲜明。
此外,还有雕刻、剪纸等风筝艺术。
风筝的飞行技艺:风筝飞行技艺是风筝运动的核心要素之一,其中有许多的飞行动作,如前身、后身、横向移动、盘旋爬升、一线天空行等。
完善的飞行技艺能让风筝飞行更具有观赏性,提高风筝运动的艺术价值。
风筝的特点

风筝的特点风筝,古称“鸢”,潍坊又称潍都,鸢都,由此得名,可见潍坊制作风筝历史的悠久。
用竹子扎制骨架,高档丝绢蒙面,手工绘画。
工艺与美术的结合,体现了风筝的玩赏价值,随着国际风筝交流的逐渐频繁,风筝这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在新形势下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品。
其种类有软翅类,硬翅类,龙头串式类板子类和立体桶子类等。
它不仅被广泛用于放飞、比赛、娱乐,而且已经成为美化人们生活的时尚装饰品。
风筝是潍坊的象征,每年的风筝节是潍坊以风筝拉动经济发展的一个活动。
潍坊风筝经过历史演变和横向传播,逐渐形成了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艳丽、起飞灵活的传统风格与艺术特色,和京式风筝、津式风筝等交相辉映,鼎足而立。
潍坊风筝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和生动的气韵,扎制博采众家之长,特别在风筝的造型结构和绘画色彩上,把制作木版年画的工艺移植到风筝上,把国画的传统技法,运用到风筝的绘制上,形成了造型优美、扎工精细、色彩艳丽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风筝的一个重要流派。
潍坊风筝的艺术造型特点和风格: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艳丽、品种繁多、起飞灵活。
在中国的风筝家族中,潍坊风筝历史悠久,题材丰富、广博。
以其材料的奇特选用,设计的夸张变形,画工的年画技法,以及放飞的巧用力学原理,构成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神韵,蜚声古今中外。
虽然对于风筝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认为风筝的起源在中国,大约在8世纪时传播到世界各国。
一般而言,由于亚洲地区盛产竹材,适合各种自由曲线的结构设计,并且与神话传说相结合,所以风筝造型千变万化且富个人色彩;而西方国家因为缺少竹材而以玻纤或碳纤为材料,在风筝造型及色彩上力求鲜明、简洁,多以单纯的色块来表现。
不过由于材料、气候和民俗习惯的差异,而演化出各式各样、形态多变的风筝,例如北方的沙燕传到东南亚后,就转化成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印度、泰国等各型月筝;而硬拍和米字结构传到韩国发展成风穴风筝,传到日本,则以浮世绘风格传扬于世。
描写风筝的特点,200字左右作文三年级

描写风筝的特点,200字左右作文三年级English: The kite is a colorful and lightweight object that can be
flown in the sky. It is usually made of thin paper or fabric and is attached to a long string. When the wind catches the kite, it lifts it into the air, and the string allows the person flying the kite to control its movements. Kites come in various shapes and sizes, and they are often decorated with intricate designs and patterns. One of the most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a kite is its ability to soar and glide in the sky, bringing joy and excitement to those who fly it.
Translated content: 风筝是一种色彩丰富、轻盈的物体,可以在天空中放飞。
它通常由薄纸或织物制成,并系在一根长长的绳子上。
当风吹动风筝时,它会被带起到天空中,而绳子则可以让放风筝的人控制其移动。
风筝有各种形状和大小,通常装饰有精美的设计和图案。
风筝最独特的特点之一就是它能够在天空中翱翔飞行,给飞行者带来愉悦和兴奋。
风筝的特点

风筝的特点
(一)玩具风筝:作为一般玩具的风筝.它们往往没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没有特殊的性能,但是简单、便宜、易于普及,是数量最多、流传最广的风筝品种.
(二)观赏风筝:这类风筝的艺术价值较高,有着诱人的图案、色彩和造型,不只放飞时十分优美,而且挂在屋子里也是很好的装饰品.如蝴蝶、蜈蚣、脸谱、凤凰、仙鹤等.
(三)、特技风筝:这类风筝只注重特技性能,如能进行空战,能上下翻飞,能在空中变色等等,着是一种技巧性很高、竞技性很强的风筝.
(四)、实用风筝:这类风筝能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如进行空中摄影、通讯、救生、科研、气象探测,或作为无线电天线牵引车、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风筝及各地风筝特点
民间工艺 | 风筝 / 2014-07-16 / 莱诺/ 5437℃
猜你喜欢:
∙传统风筝的吉祥寓意和风筝文化
∙风筝的大师谢春生教大家做一个简易的风
∙糊风筝—选材、剪裁、裱糊、矫正
∙关于中国风筝及各地风筝特点
∙风筝的起源与历史
∙放风筝的益处和风筝的体育功能
∙做只风筝放飞春天吧民间达人教你制作
∙关于北京沙燕风筝及沙燕风筝制作
∙八卦风筝制作方法及八卦风筝图片
∙肥沙燕风筝制作方法肥沙燕风筝图片
风筝初名“纸鸢”,又名“风鸢”、“纸鹞”、“风鹞”、“纸鸦”等,是起源于中国而遍及于世界各地的玩具之一。
它不但是孩子们的宠物,也深受成年人的喜爱;它不单是玩具,还是精美的工艺品。
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在日本、美国、新加坡、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放风筝还成为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体育项目,几乎每年都要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地区性或国际性的风筝赛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北京、潍坊等地也举办了几届规模盛大的国
际风筝节,很多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展示他们精心制作的风筝作品和他们精湛的放飞技艺。
因而风筝还含有友谊、和平等美好的内容。
风筝由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风筝在竹篾等的骨架上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
风筝源于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
相传“墨子为木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
”“鸢”就指风筝。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风筝源于春秋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
相传“墨子为木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
”“鸢”就指风筝。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当今,中国放风筝活动,在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风筝是世界上最早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
本质上风筝的飞行原理和现代飞机很相似,绳子的拉力,使其与空气产生相对运动,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
在一些国家的博物馆中至今还展示有中国风筝,如美国国家博物馆中的一块牌子醒目的写着:“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英国博物馆也把中国的风筝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风筝大约在14世纪传入欧洲,这对后来的滑翔机和飞机的发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各地区
1、北京风筝
北京风筝的艺术造型大体有七种:
扎燕--又名京燕,是北京创制出来的。
它又分胖、瘦扎燕和雏燕三种。
硬翅--又叫"米"字,因骨架结构似"米"字而得名。
一般做成孙悟空、钟馗或者花篮。
软翅--大多是立体仿形的。
如蜓蜒、凤凰、鹰、蝴蝶、螃蟹、孔雀等。
对燕--又叫担子,一根竹担起两只风筝。
一般做的是燕子、蝴蝶、鸽子,放飞起来,双双追逐,初期如生。
拍子--分软、硬拍子,很像块平板。
做成八角、菱形或者瓢虫形象。
这类风筝必须拖个长长的尾巴或穗子,其它.几类风筝则不须带尾。
串儿--蜈蚣或龙形风筝。
筒儿--宫灯、水桶形状的风筝。
北京风筝至今保持着骨架精巧、彩绘严谨、雍容华贵、观赏价值较高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北京风筝的代表是:曹氏风筝、金氏风筝、哈氏风筝。
北京风筝近几年发展很快,新秀辈出。
2、潍坊风筝
潍坊风筝在漫长岁月的发展过程中,以其独特的艺术个性,代代相传,和京式风筝、津式风筝交相辉映、鼎足而立,并在题材、造型、绘画等方面有所创新。
潍坊风筝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和生动的气韵,扎制博采众家之长,特别在风筝的造型结构和绘画色彩上,把制作木版年画的工艺移植到风筝上,把国画的传统技法,运用到风筝的绘制上,形成了造型优美、扎工精细、色彩艳丽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风筝的一个重要流派。
潍坊风筝的艺术造型特点和风格: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艳丽、品种繁多、起飞灵活。
在中国的风筝家族中,潍坊风筝历史悠久,题材丰富、广博。
以其材料的奇特选用,设计的夸张变形,画工的年画技法,以及放飞的巧用力学原理,构成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神韵,蜚声古今中外。
3、天津风筝
天津风筝的代表是魏元泰,人称"风筝魏"。
他以风筝造型、图案彩绘、放飞技巧的不断创新而著称。
他博采众长,技艺精湛,在风筝上打眼、扣挥、扎结,用锡焊铜箍衔接风筝骨架的首、身、翼、层,数丈长的风筝能折叠装进一尺大小的盒子或纸袋,携带方便。
他制作的蝴蝶风筝在空中可以自动调换位置,飞机风筝能撒传单,小鹰风筝能两翅扇动,两眼启闭。
1915年2月20日,魏元泰扎制的14只风筝.在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凿成而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
"风筝魏"以巧夺天工的构思,奇特的扎制技术,美观的色泽而获得国际天津风筝的特色突出表现在骨架扎绑技巧和图案色彩方面。
风筝造型在传统的基础上,别出新意,其构思与绘画令人耳目一新。
"风筝魏"曾设计制作出一种风答甩降落伞的装置,技巧很高,但制作较简单。
用直径10毫米左右的软质芦苇管或硬草板纸做成直形筒子,套于风筝线上,装一钢丝弯成的、直径1毫米左右的钩子,小降落伞挂在钩柄上,放飞时,风吹降落伞打开,带动装置沿着风筝线上行。
在离风筝1米处,固定的横棒铜丝与钩柄接触即向后退,使钩子脱落,五彩的降落伞便满天飞舞了。
后来,他的弟子又创作了"弦上飞"、"鸟鸣式"等各种新式样的风筝。
4、南通风筝
南通风筝的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简朴的造型、高低音交响的哨笛装置和富丽典雅的工笔彩绘。
南通风筝的基本样式可以分为"板鹞式"与"活鹞"。
南通风筝最具有特色的是它的音响装置,在风筝上,成排成行的装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哨笛,数目从一百到三百只不等。
南通风筝被称为"空中交响乐"。
5、江南风筝
南京风筝的代表作是木版印刷的传统风筝"双鱼"和"路鹰"。
江南许多地方,灯节一"落灯"(过了农历正月十八),风筝就陆续升天了。
清明、重阳节前后是放风筝的高潮。
江南风筝名目繁多,样式各异。
软翅小型风筝到处可见,闽南一带最简单的是"瓦刀"块,方方的一片。
广东阳江县扎制的一种"灵芝"风筝,高三米,顶架铜弦巨弓。
在高空受风鸣响,声传十余里,深受人们喜爱。
还有一种名叫"崖鹰"的风筝,可以在一条线上同时放飞三只。
飞翔时两只在上,一只在下,轮番调换位置,忽上忽下,动作优美,据说曾经引得林中栖息的鸟类误以为同类招唤而赶来合群嬉游。
阳江的"娱蚁"风筝,独具一式,头部是联蚁的写实形状,最长可达一百五十节,总长十余丈,腾空后如长蛇飞舞,栩栩如生。
6、台湾风筝
台湾风筝的造型特点:强调特征、概括简化、夸张变形。
台湾风筝以软翅造型见长。
一类是取自然物体的部分美妙线条构成风筝的形状,另一类是模拟自然物的形状构成风筝。
主要有陀螺、龙、八角、中国城、老鹰、蝴蝶、蜻蜓、金鱼挑、双鱼、海燕、七星、海鸥、宫灯、飞虎、蜈蚣、大蝴蝶、大彩蝶等21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