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考试《咨询心理学》重点知识(十二).docx

心理咨询师考试《咨询心理学》重点

知识(十二)

中西方心理咨询跨文化比较

一、心理咨询中国化问题中出现的矛盾

1、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矛盾:人本主义强调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以提高人的自尊、自爱和自助能力为其首要目标。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浓厚的家庭观念及其反对突出个人的主导思想相冲突。

2、心理冲突社会化与病理化的矛盾:在西方,将心理咨询看作是解除自身烦恼的有效手段之一。许多人将心理咨询过程看作是一个了解、自我享受的过程——成为社会发达的标志。在中国,则是以医学模式来认识人的心理冲突。

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前者是平等;后者是医患关系。

4、自我暴露与好面子心理的矛盾:文化差异。

5、指导与不指导的矛盾:国外,要求咨询人员尽量在谈话过程中尽量不对来询者提出任何直接的建议与劝说。它还力图通过认真的倾听与不断的提问来积极启发来询者独立地思考其当前面临的问题。而中国,来询者期望从他们那里得到直接的指导与教诲,而不是被动的倾听与提问。否则易于将咨询者对他的尊重当作无能的表现。

另外,还有判断与不判断的矛盾。

6、偶发性与持续性的矛盾: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谈话过程,而不是一两次的偶发性谈话。它需要时间来培养咨询人员与来询者之间的相互信任与沟通。它是咨询人员对来询者施加影响的关键。

7、个人咨询与集体咨询的矛盾:如治疗小组,对于人的自我暴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有些困难。

8、中立性与报恩性的矛盾:

核心在于文化差异、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矛盾。

西方心理咨询模式在中国社会普及中的4个突出矛盾

一、权威性与非权威性的矛盾

西方:平等交流。

中国:期望值高、指点迷津;或者无主见、无能力。

二、判断与非判断的矛盾

西方:自我探索、情绪释放。

中国:个人观点;自身经历。

三、指导与不指导的矛盾

西方:对方去思考、自助。

中国:多给予具体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