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综合题答案
工程材料习题

第一章概论习题(一)解释名词晶体、金属键、离子键、分子键、共价键。
(二)填空题1.材料科学的任务是揭示材料的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2.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两个方面。
3.晶体物质的基本特征是4.固体中的结合键可分为四种,他们是金属键、离子键、分子键、共价键。
5.结合键是指在固体状态下,当原子聚集为晶体时,原子之间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力。
6.共价键比分子键具有更大的结合力。
7.简单金属的结合键是金属键,过渡金属的结合键是金属键和共价键。
8.金属晶体比离子晶体具有较好的导电能力。
(三)是非题1.晶体是较复杂的聚合体。
2.结构材料是指工程上要求机械性能的材料。
3.物质的状态反映了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它们的热运动。
4.比重较大的金属是黑色金属,比重较小的金属为有色金属。
(四)选择正确答案1.在原子的聚合体中,若原子间距为平衡距离,作规则排列,并处于稳定状态,则其对应的能量分布为:a.最高;b.最底;c.居中。
2.决定晶体结构和性能最基本的因素是:a.原子间的结合能;b.原子间的距离;c.原子的大小。
3.金属键的特征是:a.具有饱和性;b.没有饱和性;c.具有各向同性。
4.共价晶体具有:a.高强度;b.低熔点;c.不稳定结构。
5.稀有金属属于:a.黑色金属;b.有色金属;c.易熔金属。
(五)综合分析题1.试比较离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的结构特征及性能特点。
2.试比较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在结合键上的差别。
3.石墨(大部分为金属键)和金刚石(全为共价键)都是纯碳,但前者是电的良导体而后者是电的不良导体。
试根据金属键和共价键的特点解释这一现象。
第二章金属结构习题(一)解释名词致密度、晶格、晶胞、单晶体、多晶体、晶粒、亚晶粒、晶界、晶体的各向异性、刃型位错、空位、间隙原子。
(二)填空题1.同非金属相比,金属的主要特征是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塑性,不透明,有光泽,正的电阻温度系数。
清华大学工程材料习题1

答: 1、 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 Ⅰ、_______________ Ⅲ、_______________
; ; ; ; ; ;
2、 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 Ⅱ、 _______________ Ⅳ、 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15 分, 每空 0.5 分) 填空题(
得分: 得分:
1、实际金属中的晶体缺陷有 、 和 。 2、对低碳钢进行的静拉伸试验,可获得的力学性能指标有刚度、 、 等。 3、按化学成分来分,工程材料可分为 、 、 和 四类。 4、按用途可将合金钢分为 、 、 三类。 5、奥氏体是碳在 。 6、铸铁是指含碳量大于_____________%的铁碳合金。 ,在 200℃时晶体结构为 。 7、纯铁在 1150℃时晶体结构为 8、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微电池,其中的__________极被腐蚀。 9、每个面心立方晶胞实际含有__________原子,致密度为____________。 10、固溶体一般分为 固溶体和 固溶体。 11、相图的基本类型有 、 、 、和 等。 12、过冷度是 和 之差。 13、油适用于过冷奥氏体稳定性较 的各类合金钢的淬火冷却。 14、结晶过程是依靠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来实现的,这两个过程是 和 。
专业: 专业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学号: 学号
二、单选题:以下各题请将正确的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 单选题:以下各题请将正确的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不选、 括号内 选答案者,该小题不得分。 选答案者,该小题不得分。(本大题 16 分,每小题 1 分) 1、25 钢的平均含碳量为: ( ) 得分: 得分:
清华大学 工程材料历年试题

2004年试题一、名词解释1)结构材料2)功能材料3)钢的合金化4)钢的应变时效5)高速钢(风钢)6)钢结硬质合金7)钢的热稳定性8)麻口铸铁9)HT200和QT450-1010)特殊黄铜二、填空题1)材料的使用性能是指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性能,它包括材料的_________性能、_________性能和___________性能2)材料的组织状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用钢以_________性能为主,_________性能为辅;机器零件用钢以_________性能为主、_________性能为辅。
4)钢中合金元素的强化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5)钢中合金元素的存在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6)机器零件用钢的力学性能要求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7)热作模具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类。
8)塑料模具用钢应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莱氏体是指______和______两相共存的共晶反应产物,主要表现在______铸铁中。
10)石墨晶体在空间上呈______结构,因而石墨在铁液中生长如不受外界影响时具有______特性。
11)石墨铸铁中石墨呈球状分布,因而这种工程结构材料的______高同时______好。
12)根据二元Al-Si相图,当含Si量超过共晶点(12.5%Si)后,获得的结晶组织为______,其中Si晶体有两种结晶形态,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三、问答题1)以汽车发动机曲轴为例,说明工程金属材料选材的一般原则。
2)汽车发动机缸体、减速机齿轮和耐酸泵泵体三个零件选用何种工程结构金属材料制造为好?为什么?3)何为调质处理?调质钢的性能特点是什么?某材料成型模具要求用调质钢制造,请推荐一种钢材,简要介绍该模具的制造过程。
工程材料第二版习题解答

第一章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一、材料的性能(一)名词解释弹性变形:去掉外力后,变形立即恢复的变形为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当外力去除后不能够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变形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疲劳强度:当应力低于一定值时,式样可经受无限次周期循环而不破坏,此应力值称为材料的疲劳强度。
σ为抗拉强度,材料发生应变后,应力应变曲线中应力达到的最大值。
bσ为屈服强度,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
sδ为塑性变形的伸长率,是材料塑性变形的指标之一。
HB:布氏硬度HRC:洛氏硬度,压头为120°金刚石圆锥体。
(二)填空题1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疲劳强度2 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断面收缩率3 摆锤式一次冲击试验和小能量多次冲击试验, U型缺口试样和V型缺口试样4 洛氏硬度,布氏硬度,维氏硬度。
5 铸造、锻造、切削加工、焊接、热处理性能。
(三)选择题1 b2 c3 b4 d f a (四)是非题 1 对 2 对 3错 4错(五)综合题 1 最大载荷为2805.021038.5πσ⨯=F b断面收缩率%10010810010⨯-=-=A A A ϕ 2 此题缺条件,应给出弹性模量为20500MP,并且在弹性变形范围内。
利用虎克定律 320℃时的电阻率为13.0130℃时的电阻率为18.01二、材料的结合方式 (一)名词解释结合键:组成物质的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结合键,主要有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分子键。
晶体:是指原子在其内部沿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一类物质。
非晶体:是指原子在其内部沿三维空间呈紊乱、无序排列的一类物质。
近程有序:在很小的范围内(一般为几个原子间距)存在着有序性。
(二)填空题1 四,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分子键。
2 共价键和分子键,共价键,分子键。
3 强。
4 强。
(三)选择题1 a2 b3 a(四)是非题1 错2 错3 对4 错(五)综合题1晶体的主要特点:○1结构有序;○2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3有固定的熔点;○4在一定条件下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工程材料习题与辅导第四版答案(1)(1)

c. 10%
(8)铁素体的机械性能特点是
a.强度高、塑性好、硬度低 硬度低
b. 强度低、塑性差、
c.强度低、塑性好、硬度低
(9)面心立方晶格的晶体在受力变形时的滑移面是
a.﹛100﹜
b.﹛111﹜
c.﹛110﹜
(10)体心立方晶格的晶体在受力变形时的滑移方向是
a.〈100〉
b.〈111〉
c.〈110〉
(5) 典型铸锭结构的三个晶区分别为( 表面细晶区 )、( 柱 状晶区 )和( 中心等轴晶 )。
(6) 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比溶剂的强度和硬度( 高 )。
(7) 固溶体出现枝晶偏析后,可用(扩散退火)加以消除。
(8) 一合金发生共晶反应,液相 L 生成共晶体( )。共晶 反应式为( L—(α+β)),共晶反应的特点是( 在恒温下进行, 三相共存 )。
(19)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上贝氏体呈( 氏体呈( 黑色针状 )状。
羽毛
)状,下贝
(20) 马氏体的显微组织形态主要有( 板条状 )、( 针状 ) 两种。其中( 板条马氏体 ) 的
韧性较好。
.6
一、填空
(21)钢的淬透性越高,则其 C 曲线的位置越( 靠右 ), 说明临界冷却速度越( 小 )
(22)马氏体是一种( 铁 )磁相,在磁场中呈现磁性;而奥 氏体是一种( 顺 )磁相,在磁
(12) 用显微镜观察某亚共析钢,若估算其中的珠光体体积分 数为 80%,则此钢的碳的质量 分数为( 0.62%C )。
(13) 钢在常温下的变形加工称为( 冷 )加工,而铅在常 温下的变形加工称为( 热 )加工
(14) 造成加工硬化的根本原因是( 性变形抗力增加 )。
位错运动受阻,引起塑
清华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答案

清华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答案《晶体结构与缺陷》第⼀章习题及答案1-1.布拉维点阵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且每个结点都是等同点。
1-2.论证为什么有且仅有14种Bravais点阵。
答:第⼀,不少于14种点阵。
对于14种点阵中的任⼀种,不可能找到⼀种连接结点的⽅法,形成新的晶胞⽽对称性不变。
第⼆,不多于14种。
如果每种晶系都包含简单、⾯⼼、体⼼、底⼼四种点阵,七种晶系共28种Bravais点阵。
但这28种中有些可以连成14种点阵中的某⼀种⽽对称性不变。
例如体⼼单斜可以连成底⼼单斜点阵,所以并不是新点阵类型。
1-3.以BCC、FCC和六⽅点阵为例说明晶胞和原胞的异同。
答:晶胞和原胞都能反映点阵的周期性,即将晶胞和原胞⽆限堆积都可以得到完整的整个点阵。
但晶胞要求反映点阵的对称性,在此前提下的最⼩体积单元就是晶胞;⽽原胞只要求体积最⼩,布拉维点阵的原胞都只含⼀个结点。
例如:BCC晶胞中结点数为2,原胞为1;FCC晶胞中结点数为4,原胞为1;六⽅点阵晶胞中结点数为3,原胞为1。
见下图,直线为晶胞,虚线为原胞。
BCC FCC 六⽅点阵1-4.什么是点阵常数?各种晶系各有⼏个点阵常数?答:晶胞中相邻三条棱的长度a、b、c与这三条棱之间的夹⾓α、β、γ分别决定了晶胞的⼤⼩和形状,这六个参量就叫做点阵常数。
晶系a、b、c,α、β、γ之间的关系点阵常数的个数三斜a≠b≠c,α≠β≠γ≠90o 6 (a、b、c 、α、β、γ) 单斜a≠b≠c,α=β=90≠γ或α=γ=90≠β 4 (a、b、c、γ或a、b、c、β) 斜⽅a≠b≠c,α=β=γ=90o 3 (a、b、c)正⽅a=b≠c,α=β=γ=90o 2 (a、c)⽴⽅a=b=c,α=β=γ=90o 1 (a)六⽅a=b≠c,α=β=90o,γ=120o 2 (a、c)菱⽅a=b=c,α=β=γ≠90o 2 (a、α)1-5.分别画出锌和⾦刚⽯的晶胞,并指出其点阵和结构的差别。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习题答案.doc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习题答案第1章练习和答案1第2章练习和答案8第3章练习和答案11第4章练习和答案15 《晶体结构与缺陷》第1章练习和答案1-1。
勇敢格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它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每个节点都是一个等价点。
1-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每个节点都是一个等价点。
1:首先,不少于14种点阵。
对于14种晶格中的任何一种,在不改变对称性的情况下,都不可能找到一种方法来连接节点以形成一个新的晶胞。
第二,不超过14种。
如果每个晶体系统包括四种晶格,即简单晶格、平面晶格、体晶格和底晶格,那么在七个晶体系统中有28种布拉瓦晶格。
然而,这28种晶格中的一些可以在不改变对称性的情况下连接成14种晶格中的一种。
例如,体心单斜可以连接成底部中心单斜晶格,所以它不是一种新的晶格类型。
1-但是这28种晶格中的一些可以连接成14种晶格中的一种,而不改变对称性。
例如,体心单斜可以连接成底部中心单斜晶格,所以它不是一种新的晶格类型。
1.单位胞元和原胞元都可以反映晶格的周期性,即单位胞元和原胞元的无限积累可以获得一个完整的完整晶格。
然而,晶胞需要反映晶格的对称性。
在这个前提下,最小体积单位是单位单元。
然而,原始单元只需要最小的体积,而勇敢晶格的原始单元只包含一个节点。
例如:BCC单元中的节点数为2,原始单元为1。
催化裂化装置单元中的节点数为4,原单元为1。
六边形网格单元中的节点数为3,原始单元为1。
如下图所示,直线是单位单元格,虚线是原始单元格。
虽然原始细胞只需要最小的体积,雅鲁藏布江晶格的原始细胞只包含一个节点。
例如: BCC单元中的节点数为2,原始单元为1。
催化裂化装置单元中的节点数为4,原单元为1。
六边形网格单元中的节点数为3,原始单元为1。
如下图所示,直线是单位单元格,虚线是原始单元格。
立方立方立方立方六边形晶格1:晶胞中相邻三条边的长度A、B和C以及三条边之间的夹角α、β和γ分别决定晶胞的大小和形状。
这六个参数被称为晶格常数。
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综合题答案

第一章6、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哪些缺陷?它们对性能有什么影响?答: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异类原子。
点缺陷造成局部晶格畸变,使金属的电阻率、屈服强度增加,密度发生变化。
线缺陷:位错。
位错的存在极大地影响金属的机械性能。
当金属为理想晶体或仅含极少量位错时,金属的屈服强度σs很高,当含有一定量的位错时,强度降低。
当进行形变加工时,为错密度增加,σs将会增高。
面缺陷:晶界、亚晶界。
亚晶界由位错垂直排列成位错墙而构成。
亚晶界是晶粒内的一种面缺陷。
在晶界、亚晶界或金属内部的其他界面上,原子的排列偏离平衡位臵,晶格畸变较大,位错密度较大(可达1016m-2以上)。
原子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原子的活性较大,所以对金属中的许多过程的进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晶界和亚晶界均可提高金属的强度。
晶界越多,晶粒越细,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越大,塑性越好。
8、什么是固溶强化?造成固溶强化的原因是什么?答:形成固溶体使金属强度和硬度提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固溶体随着溶质原子的溶入晶格发生畸变。
晶格畸变随溶质原子浓度的提高而增大。
晶格畸变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使金属的滑移变形变得更加困难,从而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9、间隔固溶体和间隔相有什么不同?答: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一种成分和性能均匀的,且结构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之中。
间隙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溶剂相同。
第二章1、金属结晶的条件和动力是什么?答:液态金属结晶的条件是金属必须过冷,要有一定的过冷度。
液体金属结晶的动力是金属在液态和固态之间存在的自由能差(ΔF)。
2、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答:液态金属结晶是由生核和长大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来实现的。
液态金属结晶时,首先在液体中形成一些极微小的晶体(称为晶核),然后再以它们为核心不断地长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6、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哪些缺陷?它们对性能有什么影响?答: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异类原子。
点缺陷造成局部晶格畸变,使金属的电阻率、屈服强度增加,密度发生变化。
线缺陷:位错。
位错的存在极大地影响金属的机械性能。
当金属为理想晶体或仅含极少量位错时,金属的屈服强度σs很高,当含有一定量的位错时,强度降低。
当进行形变加工时,为错密度增加,σs将会增高。
面缺陷:晶界、亚晶界。
亚晶界由位错垂直排列成位错墙而构成。
亚晶界是晶粒内的一种面缺陷。
在晶界、亚晶界或金属内部的其他界面上,原子的排列偏离平衡位置,晶格畸变较大,位错密度较大(可达1016m-2以上)。
原子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原子的活性较大,所以对金属中的许多过程的进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晶界和亚晶界均可提高金属的强度。
晶界越多,晶粒越细,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越大,塑性越好。
8、什么是固溶强化?造成固溶强化的原因是什么?答:形成固溶体使金属强度和硬度提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固溶体随着溶质原子的溶入晶格发生畸变。
晶格畸变随溶质原子浓度的提高而增大。
晶格畸变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使金属的滑移变形变得更加困难,从而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9、间隔固溶体和间隔相有什么不同?答: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一种成分和性能均匀的,且结构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之中。
间隙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溶剂相同。
第二章1、金属结晶的条件和动力是什么?答:液态金属结晶的条件是金属必须过冷,要有一定的过冷度。
液体金属结晶的动力是金属在液态和固态之间存在的自由能差(ΔF)。
2、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答:液态金属结晶是由生核和长大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来实现的。
液态金属结晶时,首先在液体中形成一些极微小的晶体(称为晶核),然后再以它们为核心不断地长大。
在这些晶体长大的同时,又出现新的品核并逐渐长大,直至液体金属消失。
3、在实际应用中,细晶粒金属材料往往具有较好的常温力学性能,细化晶粒、提高金属材料使用性能的措施有哪些?答:(1)提高液态金属的冷却速度,增大金属的过冷度。
(2)进行变质处理。
在液态金属中加入孕育剂或变质剂,增加晶核的数量或者阻碍晶核的长大,以细化晶粒和改善组织。
(3)在金属结晶的过程中采用机械振动、超声波振动等方法。
(4)电磁搅拌。
将正在结晶的金属置于一个交变的电磁场中,由于电磁感应现象,液态金属会翻滚起来,冲断正在结晶的树枝状晶体的晶枝,增加了结晶的核心,从而可细化晶粒。
4、如果其他条件相同,试比较在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晶粒的大小。
(1)金属模浇注与砂模浇注;(2)变质处理与不变质处理;(3)铸成薄件与铸成厚件;(4)浇注时采用震动与不采用震动。
答:(1)金属模浇注比砂模浇注,铸件晶粒小;(2)变质处理比不变质处理,铸件晶粒小;(3)铸成薄件比铸成厚件,铸件晶粒小;(4)浇注时采用震动比不采用震动,铸件晶粒小。
5、为什么钢锭希望尽量减少柱状晶区?答:柱状是由外往里顺序结晶的,品质较致密。
但柱状品的接触面由于常有非金属夹杂或低熔点杂质而为弱面,在热轧、锻造时容易开裂,所以对于熔点高和杂质多的金届,例如铁、镍及其合金,不希望生成柱状晶。
6、将20kg纯铜与30 kg纯镍熔化后慢冷至如图l—6温度T1,求此时:①两相的化学成分;②两相的质量比;③各相的质量分数;④各相的质量。
解:①两相的化学成分L相成分:ω(Ni);50%ω(Cu)=50%②两相质量比:合金成分:ω(Ni)=80% ω(Cu)=20%二相的质量比:Qα/Qβ=(60-50)/(80-60)=0.5③各相的质量分数二相的质量分数:ω(α)=(60-50)/(80-50)=33.3%ω(L)=1-33.3%=66.7%④各相的质量。
二相质量:Qα=(20十30)×33.3%=16.65(kg)Q L=50一16.65=33.35(kg)7、求碳质量分数为3.5%的质量为10kg的铁碳合金从液态缓慢冷却到共晶温度(但尚未发生共晶反应)时所剩下的液体的碳质量分数及液体的质量。
解:L中的碳质量分数:w(C)=4.3%L中的质量分数: w (L)=(3.5-2.11)/(4.3-2.11)=63.5%L的质量:Q L=10×63.5%=6.35(kg)8、比较退火状态下的45钢、T8钢、T12钢的硬度、强度和塑性的高低,简述原因。
答:硬度:45钢最低,T8钢较高,T12钢最高。
因为退火状态下的45钢组织是铁素体+珠光体,T8钢组织是珠光体,T12钢组织是珠光体+二次渗碳体。
因为铁素体硬度低,因此45钢硬度最低。
因为二次渗碳体硬度高,因此T12钢硬度最高。
强度:因为铁素体强度低,因此45钢强度最低。
T8钢组织是珠光体,强度最高。
T12钢中含有脆性的网状二次渗碳体,隔断了珠光体之间的结合,所以T12钢的强度比T8钢要低。
但T12钢中网状二次渗碳体不多,强度降低不大,因此T12钢的强度比45钢强度要高。
塑性:因为铁素体塑性好,因此45钢塑性最好。
T12钢中含有脆性的网状二次渗碳体,因此T12钢塑性最差。
T8钢无二次渗碳体,所以T8钢塑性较高。
9、同样形状的两块铁碳合金,其中一块石退火状态的15钢,一块是白口铸铁,用什么简便方法可迅速区分它们?答:因为退火状态的15钢硬度很低,白口铸铁硬度很高。
因此可以用下列方法迅速区分:(1)两块材料互相敲打一下,有印痕的是退火状态的15钢,没有印痕的是白口铸铁。
(2)用锉刀锉两块材料,容易锉掉的是退火状态的15钢,不容易锉掉的是白口铸铁。
(3)用硬度计测试,硬度低的是退火状态的15钢,硬度高的是白口铸铁。
10、为什么碳钢进行热锻、热轧时都要加热到奥氏体区?答:因为奥氏体是面心立方晶格,其滑移变形能力大,钢处于奥氏体状态时强度较低,塑性较好,因此锻造或轧制选在单相奥氏体区内进行。
11、下列零件或工具用何种碳钢制造:手锯钢条、普通螺钉、车床主轴。
答:手锯锯条用T10钢制造。
普通螺钉用Q195钢、Q215钢制造。
车床主轴用45钢制造。
12、为什么细晶粒钢强度高,塑性、韧性也好?答:多晶体中,由于晶界上原子排列不很规则,阻碍位错的运动,使变形抗力增大。
金属晶粒越细,晶界越多,变形抗力越大,金属的强度就越大。
多晶体中每个晶粒位向不一致。
一些晶粒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接近于最大切应力方向(称晶粒处于软位向),另一些晶粒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与最大切应力方向相差较大(称晶粒处于硬位向)。
在发生滑移时,软位向晶粒先开始。
当位错在晶界受阻逐渐堆积时,其他晶粒发生滑移。
因此多晶体变形时晶粒分批地逐步地变形,变形分散在材料各处。
晶粒越细,金属的变形越分散,减少了应力集中,推迟裂纹的形成和发展,使金属在断裂之前可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从而使金属的塑性提高。
由于细晶粒金属的强度较高、塑性较好,所以断裂时需要消耗较大的功,因而韧性也较好。
因此细晶强化是金属的一种很重要的强韧化手段。
13、与单晶体的塑性变形相比较,说明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
答:①多晶体中,由于晶界上原子排列不很规则,阻碍位错的运动,使变形抗力增大。
金属晶粒越细,品界越多,变形抗力越大,金属的强度就越大。
②多晶体中每个晶粒位向不一致。
一些晶粒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接近于最大切应力方向(称晶粒处于软位向),另一些晶粒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与最大切应力方向相差较大(称晶粒处于硬位向)。
在发生滑移时,软位向晶粒先开始。
当位错在晶界受阻逐渐堆积时,其他晶粒发生滑移。
因此多晶体变形时晶粒分批地逐步地变形,变形分散在材料各处。
晶粒越细,金属的变形越分散,减少了应力集中,推迟裂纹的形成和发展,使金属在断裂之前可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因此使金属的塑性提高。
14、金属塑性变形后组织和性能会有什么变化?答:金属发生塑性变形后,晶粒发生变形,沿形变方向被拉长或压扁。
当变形量很大时,晶粒变成细条状(拉伸时),金属中的夹杂物也被拉长,形成纤维组织。
金属经大的塑性变形时,由于位错的密度增大和发生交互作用,大量位错堆积在局部地区,并相互缠结,形成不均匀的分布,使晶粒分化成许多位向略有不同的小晶块,而在晶粒内产生亚晶粒。
金属塑性变形到很大程度(70%以上)时,由于晶粒发生转动,使备品粒的位向趋近于一致,形成特殊的择优取向,这种有序化的结构叫做形变织构。
金属发生塑性变形,随变形度的增大,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
塑性和韧性明显下降。
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也叫形变强化。
另外,由于纤维组织和形变织构的形成,使金属的性能产生各向异性。
15、在图1—7所示的晶面、晶向中,哪些是滑移面?哪些是滑移方向?图中情况能否构成滑移系?答:(a)FCC:(101) 晶面不是滑移面,[110]晶向是滑移方向,但两者不能构成滑移系。
(b)FCC:(111)晶面是滑移面,其上的[110]晶向也是滑移方向,两者能构成滑移系。
(c)BCC:(111)晶面不是滑移面,其上的[101]晶向不是滑移方向,两者不能构成滑移系。
(d)BCC:(110)晶面是滑移面,晶向也是滑移方向,但不在(110)晶面上,故两者不能构成滑移系。
16、用低碳钢钢板冷冲压成形的零件,冲压后发现各部位的硬度不同,为什么?答:主要是由于冷冲压成形时,钢板形成零件的不同部位所需发生的塑性变形量不同,因而加工硬化程度不同所造成。
17、已知金属钨、铅的熔点分别为3380℃和327℃,试计算它们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并分析钨在9000C加丁、铅在室温加丁时各为何种加工?答: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为:T再=(0.35~0.4)T熔点对金属钨:T熔点=273十3380=3653KT再=(0.35~0.4)T熔点=l 279~146l K=1006~l188℃在900℃对金属钨进行加工,略低于其最低再结晶温度,应属冷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