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优秀教案:混龄玩沙活动:挖池塘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教案《挖池塘》

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教案《挖池塘》

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教案《挖池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教材第四章《小小建筑师》,详细内容为利用沙子进行创造性游戏,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让孩子们体验合作、想象和创造的过程。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挖池塘”,引导孩子们在沙池中挖出各种形状的池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和故事创编。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池塘的基本形状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 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和保护生态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在挖池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有意义的角色扮演和故事创编。

重点:让孩子们掌握挖池塘的基本技巧,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沙池、小铲子、小桶、模型池塘、故事卡片等。

2. 学具:每组一个沙池、小铲子、小桶、模型池塘、故事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孩子们观察真实的池塘图片,引导他们说出池塘的形状、特点。

(2)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见过或想象中的池塘,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用沙子挖出一个漂亮的池塘,讲解挖池塘的技巧。

(2)引导孩子们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独特的池塘,并展示给大家。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孩子们按照分组,开始挖池塘。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给予鼓励和表扬。

4. 角色扮演和故事创编(10分钟)(2)教师引导孩子们根据角色扮演,创编有趣的故事。

(1)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2)教师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挖池塘》2. 内容:(1)池塘的形状和特点(2)挖池塘的技巧(3)角色扮演和故事创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创作一个关于池塘的故事。

幼儿园混龄玩沙活动挖池塘教案

幼儿园混龄玩沙活动挖池塘教案

幼儿园混龄玩沙活动挖池塘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挖池塘的工具和技巧,知道沙子的特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沙子,以及合作搭建沙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玩沙活动的兴趣,体验合作挖池塘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挖沙工具(小铲子、小桶、小勺等)、积木、水桶、水壶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沙坑、安全的环境。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沙坑,引发幼儿对挖池塘的兴趣。

2. 讲解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幼儿注意挖掘过程中不要伤到自己和他人的手,不要离水太近,防止弄湿衣服。

3. 示范挖掘技巧: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挖沙工具挖掘沙子,教给幼儿正确的挖掘方法和姿势。

4. 幼儿自主挖掘: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挖沙工具,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开始挖掘沙子。

5. 合作搭建沙池:幼儿将挖出的沙子搬运到一起,合作搭建一个沙池。

6. 创意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利用积木、水桶等物品装饰沙池,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四、活动总结:1. 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挖池塘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2. 教师点评:肯定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幼儿继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在家附近的安全沙坑进行挖沙活动。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沙坑区域增加更多挖沙工具和装饰物品,丰富幼儿的玩沙体验。

3. 主题延伸:开展“海洋世界”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海洋生物,将挖沙活动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六、活动步骤:1.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沙坑,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挖出一个池塘。

2.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挖沙工具,讲解挖掘技巧,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3. 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挖沙工具,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开始挖掘沙子。

4. 教师引导幼儿将挖出的沙子搬运到一起,合作搭建沙池。

5. 幼儿利用积木、水桶等物品装饰沙池,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意搭建。

6. 教师组织幼儿相互参观,交流分享各自挖池塘的过程和感受。

幼儿园混龄玩沙活动挖池塘教案

幼儿园混龄玩沙活动挖池塘教案

幼儿园混龄玩沙活动挖池塘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沙土,了解沙土的特性和用途。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使用工具挖沙、铲沙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物质准备:沙坑、铲子、桶、水、小动物玩偶、遮阳帽等。

2.2 环境准备:选择一个安全的户外沙坑场地,确保活动场地无障碍物。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引导阶段: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沙坑,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挖池塘。

3.2 实施阶段:幼儿分组进行挖池塘活动,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3 总结阶段: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挖池塘的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四章:活动注意事项4.1 确保活动场地的安全,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4.2 注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幼儿学会相互帮助、相互尊重。

4.3 教育幼儿爱护环境,活动结束后,要让幼儿一起清理场地。

第五章:活动延伸5.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挖池塘活动。

5.2 环境教育:让幼儿观察沙坑的变化,了解沙土对环境的影响。

5.3 艺术创作:让幼儿用沙土创作作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第六章:活动实施步骤6.1 开场介绍:教师带领幼儿聚集在沙坑旁,介绍活动目的和注意事项。

6.2 分组进行: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将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分配一定的工具和材料。

6.3 示范指导:教师亲自示范如何安全地使用工具挖沙,并指导幼儿如何合作挖池塘。

6.4 开始挖沙: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用铲子、桶等工具挖沙,建造池塘。

6.5 创意发挥:在挖沙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发挥创意,设计自己的池塘形状和特征。

第七章:教学活动7.1 沙土探索:教师准备一些沙土样本,让幼儿触摸、观察,了解沙土的质地和颜色。

7.2 挖沙比赛:组织一个挖沙比赛,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挖掘最大的沙坑,培养竞争和合作精神。

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教案《挖池塘》

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教案《挖池塘》

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教案《挖池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教材第四章《玩沙乐趣多》,详细内容为“挖池塘”。

通过该活动,让幼儿在玩沙的过程中,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池塘的基本特征,知道池塘是由水、泥土和生物等组成的。

2. 培养幼儿在玩沙过程中,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池塘的特征,并能用沙子表现出池塘的形状。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在玩沙过程中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沙盘、小铲子、小桶、水、泥土、植物模型等。

学具:每组一套沙盘、小铲子、小桶、水、泥土、植物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附近的池塘,让幼儿了解池塘的基本特征,引导幼儿观察池塘里的水、泥土和生物等。

2. 例题讲解(5分钟)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挖池塘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1)每组幼儿用小铲子、小桶挖出池塘的形状。

(2)将水倒入池塘,使池塘变得湿润。

(3)在池塘边缘添加泥土,模拟泥土岸。

(4)在池塘里放置植物模型,营造生态环境。

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挖池塘的过程和感受。

5. 清理与整理(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清理沙盘,整理学具。

六、板书设计1. 池塘的基本特征:水、泥土、生物等。

2. 挖池塘步骤:挖出形状、加水、加泥土、放置植物模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附近的池塘,画出心中的池塘。

2. 答案:幼儿作品,以创意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幼儿了解不同地区的池塘特点,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后续活动中,可以增加其他自然景观的制作,如小桥、流水等,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幼儿园混龄玩沙活动挖池塘教案

幼儿园混龄玩沙活动挖池塘教案

幼儿园混龄玩沙活动挖池塘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沙土,了解沙土的特点和挖池塘的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用工具挖沙、搬运沙子。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体验挖池塘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沙坑、挖沙工具(铲子、勺子、小桶等)、防护用品(雨衣、雨靴等)、水桶、小鱼玩具。

2. 环境准备:选择一个宽敞、安全的沙坑,确保活动场地平整。

三、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沙坑,引发幼儿对沙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沙土有什么特点吗?今天我们要进行一个挖池塘的活动,你们准备好了吗?”2. 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强调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要挖得太深,以免发生意外。

3. 示范挖池塘的方法: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工具挖沙、搬运沙子,引导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工具。

4. 幼儿分组挖池塘: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活动。

5. 挖池塘比赛:教师设立一个比赛环节,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比一比哪个小组挖的池塘最大、最漂亮。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在家附近的沙坑进行挖沙活动,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2. 主题延伸:开展“保护环境”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沙土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挖沙技巧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价活动对幼儿的影响。

3. 通过幼儿的分享,了解幼儿对活动的心得体会,评价活动的教育效果。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尖锐物品,防止幼儿受伤。

2. 注意沙坑的深度,避免挖得太深,造成安全隐患。

4. 关注每位幼儿的情绪和需求,确保每位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七、活动资源准备:1. 沙坑:提供宽敞、安全的沙坑,为幼儿挖沙提供场所。

2. 挖沙工具:准备足够的铲子、勺子、小桶等工具,方便幼儿使用。

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精品教案《挖池塘》

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精品教案《挖池塘》

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精品教案《挖池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教材第五章《小小建筑师》,详细内容围绕“挖池塘”这一主题,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解和体验自然环境中池塘形成和作用,同时锻炼他们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池塘基本概念,知道池塘在大自然中作用。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幼儿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池塘作用,培养他们环保意识。

2.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动手实践,掌握挖池塘基本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铲子、小桶、模型池塘、图片、视频等。

2. 学具:沙子、水、小石头、植物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解池塘在大自然中美丽景色,引发他们对挖池塘兴趣。

2. 讲解示范:向幼儿介绍挖池塘基本步骤和技巧,并进行示范。

3. 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沙子、水、小石头等材料,让他们动手实践挖池塘。

4. 互动交流:在实践过程中,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心得和经验。

5. 例题讲解:针对幼儿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6. 随堂练习:让幼儿在指导下,尝试独立完成挖池塘任务。

六、板书设计1. 《挖池塘》2. 内容:(1)池塘基本概念(2)池塘作用(3)挖池塘步骤和技巧(4)小组合作与沟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家里容器和沙子,尝试挖一个小池塘,并观察记录池塘变化。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发现部分幼儿在动手操作方面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课后解其他自然景观,如湖泊、河流等,培养他们环保意识和热爱大自然情感。

同时,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进行创作,如挖小河、堆小山等,提高他们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池塘作用,培养他们环保意识。

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教案《挖池塘》

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教案《挖池塘》

幼儿园小班混龄玩沙活动教案《挖池塘》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材,活动章节为《大自然的朋友》。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沙土、了解沙土的特性、学习挖池塘的方法以及观察沙土中的生物。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沙土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2. 帮助幼儿了解沙土的特性和挖池塘的方法,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观察和交流的能力,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挖池塘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让幼儿观察沙土中的生物,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和分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沙土、塑料桶、小铲子、小碗、放大镜、记录本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沙土盆、小铲子、小碗、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到户外沙土场地,让幼儿自由玩耍,感受沙土的乐趣。

2. 认识沙土:向幼儿介绍沙土的颜色、质地等特性,让幼儿触摸沙土,感受沙土的触感。

3. 学习挖池塘:示范如何挖池塘,讲解挖池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让幼儿分组进行挖池塘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 观察沙土中的生物: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沙土中的生物,如蚂蚁、蚯蚓等。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观察到的生物。

5. 分享与交流: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挖池塘经验和观察到的生物,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沙土的特性2. 挖池塘的方法3. 沙土中的生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在户外挖一个池塘,并观察池塘中的生物。

2. 答案:幼儿与家长一起挖池塘的过程、观察到的生物以及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活动幼儿积极参与,对沙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挖池塘和观察生物的过程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部分幼儿在交流分享时显得较为内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2. 拓展延伸:下一节活动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沙土作品创作,让幼儿发挥创意,用沙土制作各种动物、植物等形象,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小班课堂游戏教案】混龄玩沙活动 挖池塘

【幼儿小班课堂游戏教案】混龄玩沙活动 挖池塘

一、活动名称:【幼儿小班课堂游戏教案】混龄玩沙活动挖池塘二、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促进混龄儿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探索兴趣。

三、活动准备:1. 沙坑或沙箱2. 挖沙工具(如小铲子、小勺子等)3. 模具(如小桶、小杯子等)4. 辅助材料(如水、石头、小树枝等)四、活动过程:1. 开场介绍: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讲解安全注意事项。

2. 自由探索:幼儿自由选择挖沙工具,探索沙子的特性和使用工具的方法。

3. 挖池塘:教师引导幼儿合作挖一个池塘,讨论并决定池塘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4. 创意构建:幼儿使用模具和辅助材料,在水池中创建各种场景,如河流、岛屿等。

5. 作品展示:教师鼓励幼儿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促进交流和分享。

五、活动延伸:1. 教师组织幼儿一起清理活动现场,培养责任感。

2. 开展户外观察活动,如观察沙土中的小动物或植物。

3.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参与幼儿的创作过程。

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活动名称:【幼儿小班课堂游戏教案】混龄玩沙活动挖池塘七、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促进混龄儿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探索兴趣。

八、活动准备:1. 沙坑或沙箱2. 挖沙工具(如小铲子、小勺子等)3. 模具(如小桶、小杯子等)4. 辅助材料(如水、石头、小树枝等)九、活动过程:1. 开场介绍: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讲解安全注意事项。

2. 自由探索:幼儿自由选择挖沙工具,探索沙子的特性和使用工具的方法。

3. 挖池塘:教师引导幼儿合作挖一个池塘,讨论并决定池塘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4. 创意构建:幼儿使用模具和辅助材料,在水池中创建各种场景,如河流、岛屿等。

5. 作品展示:教师鼓励幼儿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促进交流和分享。

十、活动延伸:1. 教师组织幼儿一起清理活动现场,培养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龄玩沙活动:挖池塘
温州五幼中小班陈跃南董美灵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各玩沙工具,手眼协调地挖沙坑。

2、初步体验将沙和水有利结合,使玩沙活动更富情趣。

3、培养幼儿分工合作,以大带小的团体协作精神,感受接近大自然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一次性台布六条、水桶四个、废品制作的洒水壶若干个;各种塑料玩具(小鸭、小鱼、乌龟、螃蟹、青蛙等);活动前收集(小草、落叶、枝条若干);大场地沙池一块。

2、布置场地:将“小鸭、小鱼、乌龟、螃蟹、青蛙等”塑料玩具散放于沙池的各个地方。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的“热身运动”
1、教师将幼儿带到沙池边,观看沙池。

引导幼儿谈话:“哇!今天我们的沙池里来了好多的小客人,他们是谁呀?”幼儿答:“小鸭、小鱼、乌龟、螃蟹、青蛙。

”师:“我们下去和他们一起玩好吗?”(调起幼儿的积极性后)教师请幼儿做好进入沙池的准备。

(脱鞋袜、卷袖口与裤口)
2、进入沙池,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学沙池里的小动物:我学小鸭摇摇摆、我学小鱼游呀游、我学青蛙跳跳跳、我学螃蟹横着走、我学乌龟爬呀爬,爬呀爬,爬呀爬,爬到妈妈身边来(请小朋友爬到老师身边集中)。

(二)引题让幼儿产生兴趣
1、师:“今天小动物们和你们玩得可开心啦!可是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们知道他们是住在哪里的吗?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幼儿开始自由讨论)。

2、小结:哦,原来它们的家在水里,那我们今天就在沙池里,给它们安一个家吧!来进行“挖池塘”好吗?
(三)教师讲解活动玩法和要求
玩法:先请幼儿在沙池里挖一个大坑作池塘,接着将挖好后将一次性台布铺在池塘底部(防止水很快渗入沙里);再把“池塘”灌满水,然后将各种玩具放进“池塘”,最后在完成的作品加上一些装饰。

(四)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1、两位老师协商以大带小原则,分别将中班小班幼儿分成六组。

2、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的情况,指导他们进行分工合作活动,中小班幼儿一起合作挖沙坑;中班幼儿进行铺池塘、运水灌水;小班幼儿进行找、送小动物进池塘等。

3、活动时,提醒幼儿不要将沙弄到眼睛或鼻子等五官部位,要注意他人的
安全和卫生,懂得照顾小班幼儿。

4、教师点评活动情况,让幼儿相互欣赏各种各样的“池塘”作品。

活动结束:
1、师幼一起整理玩沙工具和玩沙场地的卫生。

2、帮助幼儿做好清洗手脚,穿好鞋袜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